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器应用技巧(六)

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器应用技巧(六)

一、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仪的应用技巧(六)(论文文献综述)

任玲[1](2021)在《脉冲喷吹气流偏斜对滤筒清灰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除尘中,滤筒/滤袋的脉冲清灰,存在气流偏斜的现象,该现象不仅会导致滤筒清灰不均,而且会缩短滤筒的使用寿命。本实验将采用数值模拟、实验测试和工业试验对气流偏斜的影响参数开展研究,揭示喷吹气流偏斜对滤筒清灰性能的影响规律。(1)通过纹影方法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喷孔直径对清灰气流偏斜角度影响最大、其次喷孔的分布、最后是喷吹压力。其中,偏斜角度大小与喷孔直径呈现正相关,两者的影响关系可用表达式θ=0.04452*d^2+0.05714*d+1表征;喷孔偏斜程度均沿喷管轴向逐渐降低,偏斜角度最大减小50%。(2)针对不同喷吹压力、不同喷孔直径和不同喷吹距离,以常压脉冲实验探究气流偏斜对滤筒压力影响。结果显示气流偏斜主要是作用在滤筒的上部(壁面最大差值可达796.2Pa),对滤筒中下部的影响较小(最小差值可为2.8Pa)。其中,喷吹压力由0.4MPa增至0.5MPa时,滤筒整体压力峰值增大,但气流偏斜作用滤筒侧壁上的压力差值变化不大。喷吹距离由60mm增加至270mm的过程中,各开孔面积下滤筒上部受偏斜作用形成的压差先减小再增加,最佳工况为喷孔直径14mm、喷吹距离240mm、喷吹压力0.4MPa。同一喷吹管上各喷孔对应滤筒之间的偏斜影响呈现为滤筒1>滤筒2>滤筒3。(3)探究工业常用的直角导流喷嘴对偏斜气流的矫正作用,结果表明,采用直角导流喷嘴可以大大改善气流偏斜现象及其不利影响,滤筒上部迎流面和背流面压力差值百分比由27.2~47.62%降至10~20%。应用新型诱导喷嘴对偏斜气流进行优化实验,最终将最大差值百分比降为2.53%,但气流压力损失有所增大,与喷孔气流相比,侧壁压力损失约30%。(4)工业覆粉实验结果验证了,矫正前滤筒上部表面存在明显粉尘残余量差距,最大为88g,远离脉冲阀的滤筒粉尘残余量少于靠近脉冲阀的滤筒;矫正后滤筒外表面粉尘残余量差值相比于矫正前降低了44.32%,且滤筒之前粉尘残余量关系与洁净气流喷吹实验结果相符。

古康[2](2020)在《某企业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镀加工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精尖机械加工领域。但是,由于电镀加工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铬、镍和氰化物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也使电镀成为全球三大高污染工业之一。本研究以西安某企业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项目改造为例,对其处理系统的提质增效做了系统研究。该企业原废水处理系统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在运行多年以后,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进一步严苛,逐渐显现出原建设标准较低、设计水量过大造成能耗浪费、部分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存在缺陷、缺乏高效的深度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未实现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等问题,导致废水净化处理不能稳定达标。为此启动了废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改造项目,在有效利用原有设备设施的条件下,优化设计、合理布局,提出了针对废水反应设施、深度处理工艺、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改造设计方案。经对改造后的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和经济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我国制造企业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针对原系统建设标准较低不能满足长远发展需要、设计水量过大造成能耗浪费、工艺设计缺陷造成废水反应不充分等问题,通过提高设计标准、升级处理工艺,将原“硫酸亚铁除氰法”改为“碱性氯化除氰法”,通过两级破氰提高系统氰化物的去除率,并对其他废水反应池进行同步改造,废弃原地下废水反应池,在地面新建符合条件的各路废水反应池;针对缺少深度处理系统的问题,通过在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设以“超滤+反渗透”的多重物化组合处理单元为核心的深度处理系统,确保经净化后的水质能达标排放;针对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的问题,通过建立包含废水处理系统全过程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水处理工艺过程进行监视、管理和操作,实现连续进水、连续处理、连续出水、自控运行、在线监测等。经过升级改造后,对处理系统进行了持续90天的运行监测,结果显示处理水检测项目均符合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对“国土资源大量开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等可能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区域”所要求的最高标准,总铬、总镍、总氰化物、悬浮物、pH值等各项检测指标处理完全达标,达到了预期的提质增效目标。监测结果充分证明了“化学处理与超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多重物化组合工艺对混合电镀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经核算,该项目升级改造后处理1m3电镀废水的运行成本为56.31元,较之前节省了约14元。该项目的实施较改造前既节约了经济费用和管理成本,也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刘德智[3](2020)在《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灭火效果及其化学动力学灭火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哈龙灭火剂严重破坏臭氧层,现已被禁止生产与使用。开发替代哈龙灭火剂成为消防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全氟己酮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较低的臭氧消耗潜能。但是研究人员发现贫燃条件下全氟己酮在低浓度时具有助燃效果,未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气溶胶爆炸实验(FAA-ACT)。为抑制全氟己酮的助燃效果,采用混合气体的方法,引入全氟三乙胺作为全氟己酮的协同灭火介质。首先利用杯型燃烧器研究不同浓度全氟己酮作用下的火焰高度、火焰宽度,并获取其临界灭火浓度;为研究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的协同灭火机理,利用热解实验装置研究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产物。并针对全氟三乙胺灭火剂,利用Gaussian软件对其热解反应及其产物与H、OH自由基反应进行理论计算。具体结论如下:(1)全氟己酮在低浓度情况下会发生燃烧强化现象;当全氟己酮浓度为3%左右时,燃烧强化现象最为显着。在添加全氟三乙胺后,能够有效抑制了低浓度下全氟己酮的燃烧强化现象;全氟三乙胺的临界灭火浓度约为4.86%。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的混合灭火气体中,全氟三乙胺体积分数超过10%后,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具有较好的协同灭火效果。(2)保持停留时间为10s,全氟己酮的初始热解温度为500℃,700℃完全热解。全氟己酮热解产物主要为全氟异戊烷、C3F8、C4F10等。当热解温度为500-650℃,全氟异戊烷含量最多。当热解温度为650-700℃,由于全氟异戊烷的进一步分解,体积分数不断下降,C4F10含量最多。保持停留时间为10s,全氟三乙胺的初始热解温度为600℃,750℃完全热解。全氟三乙胺热解产物主要为C4F9N,C3F7N、C2F6、C3F8。增加停留时间至20s,C4F9N,C3F7N体积分数有所下降,C3F8体积分数有较大增加。(3)全氟三乙胺热解共存在4条反应路径,经过2条有势垒反应路径分别生成顺反异构产物cis-C4F9N和trans-C4F9N。C4F9N与H自由基反应体系中,加成反应所跨越的能垒最低,是最主要的反应路径并生成产物Mb1和Mb2。在Mb1和Mb2后续反应过程中,β-C-C断键反应为主要反应路径。C4F9N与OH自由基反应体系中,OH自由基加成至C=N中碳原子上的生成Ma1成为主要反应路径。且在后续反应中,β-C-C断键反应与H原子的异构反应成为主要反应路径。

刘杨[4](2019)在《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管理部门对企业污染源监测的频次、范围也逐年增大。目前我国存在环境监测管理压力增大与人员不足、监管能力不够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建立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进行污染源监测管理。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并遏制自动监控设备数据造假、偷排偷放的环境违法行为,是环保部门面临的难题之一。本论文针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的水质监测管理,首先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构建了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并用于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监测,以为我国城市污染源自动采样监测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进行了调查。镇江市国控污染源企业共有29家,其中污水处理厂21家,其它生产型企业8家。29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为重点污染源企业,其中征润州污水处理厂、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污水处理厂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是典型的代表性企业。2.基于镇江市国控污染源的现状,构建了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动采样系统,二是自动监测系统。3.对镇江市29家国控污染源企业安装了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业(征润州污水处理厂、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污水处理厂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传统的手动采样、手动监测方法和构建的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出水水质,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该系统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四家企业处理设施出口COD在5-50mg/L之间,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对于COD,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征润州污水处理厂、大港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氨氮均为0.1-1.0mg/L,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小于15%,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出水口氨氮的浓度均大于1.0mg/L,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对于氨氮,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四家企业出水口总磷的浓度范围均在0.025-0.6mg/L之间,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对于总磷,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四家企业出水口pH值监测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分析精度较高,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对于四家企业出水口石油类,采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监测时相对误差偏大,其中大港污水处理厂石油类和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排口石油类的相对误差均超过40%。所建立的自动采样监测系统不适于对石油类进行自动采样监测。

陈宪丙[5](2019)在《管内流动水中蒸汽淹没射流直接接触冷凝特性的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冷水中蒸汽淹没射流的直接接触冷凝因具有较高的传热和传质速率而受到密切关注,且广泛应用在余热回收、蒸汽蓄热器、混合式加热器和核反应堆泄压等系统中。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结合的方法对管内流动水中蒸汽淹没射流的直接接触冷凝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搭建了管内流动水中蒸汽淹没射流的可视化实验系统,运用高速摄像系统记录透明实验段内蒸汽淹没射流冷凝现象,结合MATLAB数字化图像处理方法获取了明确的汽液界面,识别了汽羽形状并提取其特征参数,包括穿透长度和界面积。在较宽的流动工况范围(喷嘴出口蒸汽质流密度226-750 kg/(m2·s),二次流入口水温7.5-66.8℃:,水流Re数7000-32215)系统分析了蒸汽射流凝结汽羽形态、射流穿透特性和传热特性。在150个实验工况下总计观察到5种典型的汽羽形状:半球形、锥形、收缩-膨胀-收缩形、椭圆形和发散形,并绘制了以蒸汽质流密度、过冷水温和水流Re数为坐标轴的汽羽形态三维分布图。随着喷嘴出口蒸汽质流密度和过冷水温的升高,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明显增大。然而,当水流Re数增大时,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将会大幅减小。实验测量的无量纲汽羽穿透长度在0.8-4.5之间,基于经典的大空间蒸汽射流无量纲穿透长度的一维模型,考虑水流Re因素并提出流动水中蒸汽射流无量纲穿透长度的一维模型。将喷嘴出口蒸汽质流密度、入口水温和水流量分别无量纲化为无量纲蒸汽质流密度,凝结驱动势和水流Re数,基于这三个无量纲参数拟合140个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得到无量纲汽羽穿透长度的关联式,预测值和实验值的偏差在±25%范围内。流动水中蒸汽射流的平均传热系数明显高于静止水中蒸汽射流的平均传热系数。随着蒸汽质流密度和过冷水温的增大,平均传热系数呈降低趋势。然而随着水流Re数的增大,平均传热系数不断升高。实验测量的平均传热系数范围为1.6-5.5 MW/(m2·K),拟合140个工况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Nu数的预测关联式,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均在±20%范围内。基于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采用粒子模型(Particle Model)计算相间传递,其中将热相变模型以表达式语言(CEL)的形式嵌入ANSYS CFX软件计算相间传热和传质速率,建立了基于界面积和相间传热传质的冷凝模型。结合膨胀波和压缩波理论揭示不同汽羽形态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相界面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对轴向的总压、水的动压、蒸汽动压和静压分布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汽羽尾部的总压突跃现象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沿喷嘴轴向的热力学参数分布,发现在较小的蒸汽质流密度下,蒸汽从喷嘴喷出时只发生微弱膨胀,然后在压缩波作用下汽羽流向向内弯曲,形成锥形汽羽。在较高水温条件下,蒸汽从喷嘴喷出后,首先经历压缩过程,压缩波使流向向内弯曲,然后经历微弱膨胀使流向向外弯曲,最后经历一段压缩波使流向向内弯曲,因而汽羽在两个压缩波和一个膨胀波作用下形成收缩-膨胀-收缩形汽羽。在较高蒸汽质流密度和水温条件下,蒸汽从喷嘴喷出时其压力高于环境压力,将进一步膨胀加速,在膨胀波作用下蒸汽流向向外弯曲,当蒸汽膨胀到小于环境压力时发生压缩波,蒸汽流向向内弯曲,先后经历一个膨胀波和一个压缩波使得汽羽呈椭圆形。模拟发现蒸汽从喷嘴喷出后继续膨胀加速,在喷嘴外达到超音速流动,此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基于界面的总体热平衡即蒸汽流入速率和冷凝速率的动态平衡,分析了相界面结构随汽水参数的变化。模拟发现随着蒸汽质流密度和水温升高,使得汽羽穿透长度增加且汽液界面扩张。然而随着水流Re数的增加,使得汽羽穿透长度缩短且汽液界面收缩。随着蒸汽质流密度增加,界面处局部传热系数增大。随着入口水温增大,局部冷凝速率下降。水流Re数对局部冷凝特性影响较大,随着水流Re数增大,局部传热系数增大且局部冷凝速率升高。汽液界面的尺寸变化取决于冷凝速率快慢,并会影响冷凝速率。当冷凝速率升高会导致汽液界面收缩。当冷凝速率降低时,汽液界面向外扩张。结合含气率云图分析蒸汽射流轴线总压分布,发现在汽羽尾部发生压力突跃现象,同时水的动压在此位置也出现压力突跃,因此水的动压突跃是导致汽羽尾部总压突跃的主要因素。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了不凝气体对纯蒸汽射流下典型汽羽形态的影响,运用图像处理计算了无量纲汽羽穿透长度和平均传热系数。研究的不凝气体含量在0-1%之间,相比纯蒸汽淹没射流条件,发现在1%的不凝气体含量下无量纲汽羽穿透长度延长16-70%,平均传热系数下降12-50%。建立流动水中含不凝气体的蒸汽淹没射流冷凝的数值模型,通过气相的组分输运方程考虑不凝气体的影响。从汽羽形态、气相中的空气质量分数分布、轴向热力学参数分布、局部传热系数和局部冷凝速率等分析了不凝气体对蒸汽射流冷凝特性的影响。模拟发现当蒸汽中掺有不凝气体时,汽羽穿透长度延长,不凝气体主要分布在界面附近,从传热和传质两个方面形成阻力。分析轴向热力学参数发现当不凝气体含量升高时,喷嘴内膨胀越来越不明显且冷凝速率下降,导致三相混合区内的压力波动幅度降低。由于不凝气体的非凝结特性,其动量衰减较慢,所以在混合区内不凝气含量越高,其对应的流速也就越高。不凝气体使得界面处局部传热系数和局部冷凝速率降低,这是不凝气体导致汽羽延长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管内流动水中蒸汽淹没射流冷凝得到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丰富了直接接触冷凝换热理论,为相关工业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张凯[6](2019)在《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文中提出燃煤发电是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燃煤烟气中的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环境质量。SO2的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有重要意义。低共熔溶剂(DES)是一种由氢键受体(HBA)和氢键供体(HBD)组成的熔点低于其单一组分的二元或多元混合物。低共熔溶剂具有优良的性质,在SO2捕集领域展示出巨大优势,然而目前报道的低共熔溶剂不能有效吸收烟气中低浓度的SO2。本文旨在设计能够吸收低浓度SO2的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研究其对SO2的吸收规律及吸收机理,考察乳酸对其吸收和解吸SO2的调节性能,获得其比热容数据,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依据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2的强酸置弱酸机理,设计合成了以甜菜碱(Bet)和左旋肉碱(L-car)两种内盐为氢键受体、乙二醇(EG)和水(H2O)为氢键供体的内盐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研究了 Bet-EG DES、L-car-EG DES、Bet-H2O DES 及 L-car-H2O DES 对 SO2 的吸收规律及吸收机理。结果表明,四种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均对S02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在40℃ 下,L-car-EGDES(nL-car:nEG=1:3)对 2 vol%SO2(平衡气为 N2)的饱和吸收量为 0.820 mol S02/mol L-car(0.151 g SO2/g DES)。S02 的饱和吸收量不受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摩尔比的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四种低共熔溶剂均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在吸收解吸重复五次后,对SO2的饱和吸收量没有下降。通过分析吸收前后低共熔溶剂的核磁共振(NMR)及红外光谱(FTIR)谱图,推测内盐中-COO-为SO2吸收位点。(2)依据功能化离子液体中自由胺基与SO2的酸碱作用,设计合成了以咪唑(Im)、2-甲基咪唑(2-MeIm)、2-乙基咪唑(2-EtIm)和2-丙基咪唑(2-PrIm)为氢键受体、丙三醇(Gly)为氢键供体的咪唑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考察了其对SO2的吸收性能。在40℃下,四种低共熔溶剂(nHBA:nHBD=1:2)对 2 vol%S02 的饱和摩尔吸收量为 1 mol S02/mol HBA,支链烷基个数不影响低共熔溶剂对SO2的饱和摩尔吸收量,Im-Gly DES(nIm:nGly=1:2)对SO2有最高的饱和质量吸收量,Im中N(1)为SO2吸收位点。CO2和NO不影响Im-Gly DES对SO2的吸收。当吸收温度为 40℃、解吸温度为 100℃时,Im-Gly DES(nIm:nGly=1:2)对 0.2 vol%SO2净质量吸收量高达0.161 g SO2/g DES,且吸收后的SO2可被快速解吸。Im-Gly DES的再生实验表明,Im-Gly DES可多次用于SO2的吸收并保持稳定的SO2饱和吸收量。(3)提出采用廉价、稳定和水溶性好的氢氧化钠来替代昂贵的有机碱制备低共熔溶剂的思路,以降低吸收剂成本,提高吸收剂稳定性。合成了低黏度的乳酸钠(NaLa)-H2O DES。在 40℃下,wNaLa=50%的 NaLa-H2O DES对2.5 vol%SO2的饱和质量吸收量为0.130 g SO2/g DES,并可将进口浓度为 0.096 vol%的 SO2 脱除至 0 vol%。SO2 在 NaLa-H2O DES 中的饱和质量吸收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NaLa含量及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1H NMR分析NaLa-H2O DES长时间的结构稳定性,在重复使用60天后(吸收温度为40℃、解吸温度为100℃),NaLa-H2O DES结构没有发生改变,表明NaLa-H2O DES具有非常好的结构稳定性。(4)再生能耗是可再生脱硫技术的主要成本。本文以NaLa-H20 DES吸收SO2的化学平衡方程式为基础,提出通过添加乳酸来调节多类吸收剂对SO2吸收和解吸性能的思路,以降低再生能耗和SO2解吸剩余量。当解吸温度相同时,乳酸的添加可显着降低SO2的解吸剩余量,SO2的解吸剩余量越低,所对应的气相中SO2(出口 SO2)浓度越低。乳酸在含水的吸收剂中有更明显的调节效果。当乳酸与NaLa的摩尔比为0.2:1时,对于进口 SO2浓度为 5500 mg/m3(约 0.2 vol%),出口 SO2浓度为 50 mg/m3(约0.0018 vol%),解吸温度为120℃的工艺条件,理论上可节约30%的蒸汽消耗量。此外,乳酸的添加可加快SO2的解吸速率,且不影响L-car-H2O DES和NaLa-H2O DES的再生性能。(5)吸收剂的比热容是重要的热力学数据。本文使用BT 2.15微量量热仪测量了 45℃-9O℃下两种内盐型(nHBA:nHBD=1:3)及四种咪唑型(nHBA:nHBD=1:2)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Bet-EG DES、L-car-EG DES、Im-Gly DES、2-MeIm-Gly DES、2-EtIm-Gly DES 和 2-PrIm-Gly DES),并采用二次经验多项式对温度及比热容进行关联。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Im-Gly DES的比热容对温度较其它低共熔溶剂更为敏感。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远小于相同条件下水的比热容。较小的比热容使得低共熔溶剂只需较少的热量即可实现其较大幅度的温升,有利于脱硫过程。

陈琳[7](2019)在《发动机水套内沸腾传热过程及缸盖应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车载重型发动机受市场和环境的压力冲击,其升功率的越来越高,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再加上高涡轮增压、超高压喷油和精密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广泛应用,导致发动机缸盖等关键零部件的热负荷越来越高以至造成开裂破坏。过冷沸腾换热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被逐步应用于高功率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与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相比过冷沸腾流动换热能够促进缸盖温度的均匀分布,降低缸盖的热应力,提高组件使用耐久性,防止组件故障。然而过冷沸腾换热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发展尚不成熟,如果对沸腾控制不好极易形成过度沸腾甚至膜态沸腾,反而对关键零部件造成损坏。为了弄清过冷沸腾流动在发动机中的换热特性,以有效地利用并控制发动机缸盖中的过冷沸腾流动换热过程,亟需在简单通道中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的手段探索过冷沸腾的换热特性,再逐步过渡到在实际发动机中探索过冷沸腾流动换热特性及其对发动机气缸盖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设计矩形截面底侧加热的沸腾试验平台,模拟发动机缸盖关键部位的冷却通道。通过调控通道结构尺寸、冷却系统压力、底侧加热功率和冷却介质种类、流动速度及温度来模拟发动机冷却参数及运行工况变化。使用热电偶测量加热块的温度,着重探讨以上参数变化对加热块表面温度、壁面换热热流及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影响。并依据试验数据对叠加Chen模型进行修正和验证。等比例制作柴油机的透明模型,使用高速摄影机对缸盖关键部位的流动特征进行拍摄,使用MATLAB编程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数字处理以获得缸盖鼻梁区等关键部位的流场分布。使用Fluent软件计算缸盖冷却通道内的流场分布,将计算得到的特征位置的速度值与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实际发动机的水腔壁面粗糙度及相应的运行工况条件做边界将该计算模型用于实际发动机冷却水腔内的流场计算,为缸盖的温度场及应力场的仿真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将发动机试验台进行相关改造,以实现对发动机缸盖的温度测量及对缸盖冷却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可视化。在距离缸盖火力面3mm和8mm的位置加工安装热电偶,测量缸盖鼻梁区及喷油嘴附近的温度。并使用高速相机通过内窥镜对水腔内的沸腾现象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以获得拍摄范围内的平均空隙率。在发动机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研究冷却水温度、流量和冷却循环系统压力变化对缸盖温度分布及平均空隙率的影响。以发动机一维工作过程仿真和试验测量值为依托,将发动机缸盖和冷却水腔内流体进行固液直接耦合,将缸内燃烧循环与缸盖固液区域进行顺序耦合,建立发动机缸盖气-固-液三相耦合仿真模型。分别将单相流对流换热模型、单相流沸腾换热模型和两相流沸腾换热模型嵌入缸盖与水腔的流固耦合计算,并将计算得到温度值与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以寻找发动机冷却水腔中准确的换热模型。采用寻找到的较为准确的流动换热模型计算缸盖温度场分布,基于计算结果使用Abaqus对缸盖进行应力分析找出缸盖中应力最大的部位及缸盖的应力分布。并进一步探讨了冷却水温度、冷却系统压力和冷却水流动速度三个冷却参数的变化对缸盖应力分布的影响,寻找最为可靠的方式利用并控制缸盖中的过冷沸腾过程以有效改善缸盖的应力分布。

李博文[8](2019)在《转子秤计量控制算法研究及仪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大型制造工业中,准确的计量和配料是工业生产中产量、质量的保证,是节能降耗、过程自动控制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转子秤因具有计量精度高、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等优点被许多工业生产企业所青睐。而在转子秤计量控制系统中控制仪表是转子秤能否持续、稳定、可控的供料卸料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我国计量控制仪表存在计量控制算法简单、体积较大、精度低、功能少、稳定性差、应用范围有限等缺点。本文针对于我国转子秤计量控制方法的不足以及计量控制仪表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转子秤计量控制算法并对转子秤控制仪表进行设计,有效提高了国产仪表的性能和转子秤系统计量精度和稳定性,具体研究如下:(1)针对转子秤在物料输送时存在的流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对转子秤计量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转子秤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研究,对波动原因进行实际的调研及解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转子秤出料口流量计量控制以及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转子秤入料口流量计量控制的算法。通过仪表结合MATLAB模拟转子秤计量控制系统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试验图分析,验证了计量控制算法可有效降低物料波动,提高转子秤流量的稳定性。(2)针对仪表存在的精度低、功能少、稳定性差等问题,对仪表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主控芯片的运算速度、工业环境中的电磁兼容性等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计量控制仪表的功能需求进行了研究。完成仪表的硬件系统整体设计和软件系统整体设计。其中硬件电路设计有主机电路、电源电路、前向通道电路、后向通道电路、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软件设计有主程序的设计、中断程序的设计以及子程序的设计。(3)根据仪表的设计要求,使用测量仪器以及搭建实验平台等实验方法进行了对仪表程序的联调实验,测试了仪表功能以及开关量输入输出和显示屏模块的性能;进行了对仪表的前向通道和后向通道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输出的测量实验。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仪表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柏宇星[9](2018)在《矿用高速抢险泵及其推力轴承的研究》文中认为煤炭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煤矿透水事故时有发生,目前使用的煤矿透水抢险泵体积大、重量重、拆卸困难,不适用于煤矿透水事故的快速救援。本课题属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煤矿透水快速救援排水设备研究与开发(水陆两用移动式排水系统)》,项目编号:2013BAK06B02。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三方面互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矿用高速抢险泵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索。其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总体结构、水力性能、推力轴承及冷却循环回路等方面。主要工作内容和创造性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潜水泵的产品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轴承润滑理论的研究进展和水润滑推力轴承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电机冷却回路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上述三方面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对比,确定了矿用高速抢险泵对应部分内容的研究思路和设计理念,为样机的设计研发和理论研究打下基础。2.以800kW规格下GFQ200-300型样机为例,对矿用高速抢险泵整体结构及水力部件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其整体结构为上机下泵、机泵一体,采用独立的电机冷却润滑回路,高速推力轴承机构以及水仓湿定子潜水电机密封等关键技术。在同等流量、扬程的情况下,相对于目前市场已有产品,矿用高速抢险泵在长度上减少了31%,重量上减少了51.2%。3.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六种转速、四种叶轮外径以及九种叶轮导叶叶片数匹配模式对矿用高速抢险泵的外特性以及内流场分布的影响。不同转速下,随着转速的增加,同一叶轮区域内,叶轮流道后部施加的压力增大效应小于前部的压力增大效应。不同叶轮外径下,随着叶轮外径的增加,理论扬程和模拟扬程间的相对误差值变大。不同叶轮导叶叶片数匹配下,在设计点,当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时,相对改变导叶叶片数,改变叶轮叶片数对矿用高速抢险泵外特性的影响更为显着。4.根据理论模型对推力轴承的广义雷诺方程、水膜厚度方程及粘温方程通过数值离散方式进行求解。以型号GFQ200-300矿用高速抢险泵为研究对象,根据叶轮及整个机组的结构特点对理论轴向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矿用高速抢险泵运行在不同转速、流量下时,其轴向力合力大小方向各不相同。基于计算所得的轴向力,使用Matlab代码对水膜承载力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轴向力与水膜承载力分布、水膜厚度的关系。此外,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使用热流固耦合方法比较分析了轴承宽长比对推力轴承水膜承载力分布以及轴瓦变形量的影响,由分析可知0.7为矿用高速抢险泵推力轴承的最佳宽长比。5.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多功能推力轴承实验台,首次对高速推力盘进行单独的实验研究,并在实验中将推力盘水力特性,抗汽蚀性能以及推力轴承水膜特性进行了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在推力盘作辅助叶轮使用的情况下,对六种转速、三种温度工况下的水力性能与抗汽蚀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到了上述工况中的水力外特性及汽蚀曲线。区别于传统离心泵外特性曲线,转速变化下的转速比例定律对推力盘做辅助叶轮时产生的扬程不适用,且机组效率值极低,所有工况下最高机组效率值仅为6.5%,特别是在6000r/min转速下,机组最高效率值仅为6%;而且,推力盘抗汽蚀性能与转速成反比关系。获得了不同工况下水膜厚度及监测点位置上压力脉动值,表明了水膜内的压力脉动更易受到转速影响。对三种出口位置角分别为90°、45°和0°的蜗壳进行了水力性能和抗汽蚀性能的实验对比。结果揭示了随着出口位置角的减小,推力盘水力性能提升但抗汽蚀性能降低,其中最大扬程随着出口位置角改变可以提高1.47倍左右,且机组最高效率也有大幅提升,6000r/min下,改变出口位置角可将机组最高效率提高2倍。6.以矿用高速抢险泵1250kW规格为例,应用理论结合经验公式的方法对矿用高速抢险泵的冷却循环回路进行了设计研究。结合变频高速电机内部结构,提出了正、逆两种循环形式的冷却循环回路,CFD计算结果表明逆循环回路最低压力为-107.03k Pa,远大于正循环回路中最低压力-1584.2k Pa;且两种循环回路形式下,最高温升差别不大。从避免汽蚀发生的方面考虑,最终采用了逆循环回路的方式进行冷却,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冷却循环回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吴军[10](2018)在《天然气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天然气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供应需求,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天然气。在每次进口贸易交接中,计量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Rossini型燃气热量计为基础,从能量计量的角度对天然气燃烧热值实验做了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中用甲烷代替天然气进行实验):(1)首先,根据实际系统构造从模拟角度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其是燃气点火实验过程,因为整个燃烧环境为定压,如何考虑和控制燃烧腔内的压力和甲烷、氧气、氩气三种气体的流量大小非常关键。因此需要借鉴数值模拟的结论来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结论:当甲烷流量为95mL/min、氧气流量160mL/min、氩气流量440mL/min时,甲烷可稳定持续燃烧,并且整个燃烧过程甲烷能够保证燃烧完全。(2)其次,本文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完成了甲烷燃烧实验研究,其目的在于分析通入燃烧器中三种气体流量大小是否合理。结果证实了数值模拟中各气体流量大小设置的正确性,实验中甲烷能够良好点火。并根据实验现象对燃烧器进行了多次改进,解决了燃烧中火焰脱火、回火和不稳定等影响因素。(3)最后,在组装完整个实验装置后,本文完成了实验间温度均匀性测试、电校正实验。实验间温度均匀性测试实验,分析了影响实验间环境温度均匀性的各个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改进方案。电校正实验中测得系统量热容器的当量热容为19023J/K,当量热容不确定度28J/K,相对不确定度0.15%(k=2)。

二、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仪的应用技巧(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仪的应用技巧(六)(论文提纲范文)

(1)脉冲喷吹气流偏斜对滤筒清灰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滤筒除尘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滤筒除尘器的发展及应用
        1.2.2 滤筒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1.3 除尘器清灰性能研究现状
        1.3.1 滤筒结构
        1.3.2 脉冲喷吹工况参数
        1.3.3 脉冲喷吹气流偏斜
        1.3.4 评价指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2 数值模拟与实验原理
    2.1 CFD数值模拟
        2.1.1 Fluent数值计算基础理论
        2.1.2 Fluent数值计算过程
    2.2 脉冲喷吹实验装置
        2.2.1 供气设备
        2.2.2 脉冲喷吹装置
        2.2.3 数据采集装置
        2.2.4 纹影仪
    2.3 覆粉实验装置
    2.4 本章小结
3 脉冲喷吹气流的偏斜现象
    3.1 偏斜现象的存在与观测
    3.2 不同工况下的气流偏斜现象的观测
        3.2.1 不同开孔面积下气流的偏斜现象
        3.2.2 不同喷吹压力下气流的偏斜现象
        3.2.3 同一喷吹管上各喷孔的气流偏斜现象
        3.2.4 同一喷吹管上气流偏斜的数值模拟
    3.3 不同工况下气流偏斜对滤筒清灰性能的影响
        3.3.1 实验方案与目的
        3.3.2 单一喷孔下压力峰值规律
        3.3.3 多个喷孔下压力峰值规律
    3.4 工业条件覆粉实验
        3.4.1 实验方案及设计
        3.4.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气流偏斜的矫正与优化
    4.1 偏斜的矫正
        4.1.1 矫正后气流流动状态
        4.1.2 矫正后侧壁压力峰值变化
        4.1.3 矫正前后的变化与比较
    4.2 矫正后的附粉
    4.3 偏斜的进一步优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某企业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镀行业的重要性及废水污染形势
        1.1.2 国家发展形势对电镀废水治理提出的要求
    1.2 电镀废水来源
    1.3 废水的分类及基本特点
    1.4 国内外处理电镀废水的常用方法
        1.4.1 化学法
        1.4.2 物理法
        1.4.3 生物法
    1.5 国内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企业概况及面临的废水治理压力
        1.6.1 企业概况
        1.6.2 企业面临的废水治理压力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意义
2 原废水处理系统问题解析
    2.1 原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2.1.1 原废水处理系统概况
        2.1.2 原废水处理系统水质设计指标
        2.1.3 实际运行指标
        2.1.4 实际运行情况分析
    2.2 原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2.1 建设标准较低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2.2.2 设计水量过大造成设备运行能耗浪费
        2.2.3 工艺设计缺陷造成化学反应不充分
        2.2.4 缺少深度处理系统影响出水水质达标
        2.2.5 未能实现对废水处理全过程的智能化自动控制
3 系统提质增效设计方案
    3.1 设计依据及标准
        3.1.1 设计依据
        3.1.2 设计原则
    3.2 改造技术思路
    3.3 系统水质排放标准设计
    3.4 废水反应池的设计方案
        3.4.1 废水主要来源及进水水质情况
        3.4.2 废水反应池的改造设计
    3.5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3.5.1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比选
        3.5.2 含氰废水的处理工艺改造
    3.6 深度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3.6.1 常用处理方法的对比
        3.6.2 膜分离技术常用工艺的对比
        3.6.3 强化末端处理,增设深度处理系统
    3.7 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
4 废水处理系统的提质增效改造方案
    4.1 总体工艺流程
    4.2 废水反应池的提质增效改造
        4.2.1 含氰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内容
        4.2.2 地面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内容
        4.2.3 含铬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内容
        4.2.4 酸碱综合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内容
        4.2.5 重新配备的其他附属设施
        4.2.6 主要设备设施参数
    4.3 增设深度处理系统
        4.3.1 超滤膜装置
        4.3.2 反渗透膜装置
        4.3.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施
    4.4 新建自动控制系统
        4.4.1 系统总体设计
        4.4.2 中央控制系统设计
        4.4.3 现场控制系统设计
    4.5 小结
5 提质增效后的系统运行情况
    5.1 处理后的系统水质运行监测情况
        5.1.1 采样位置
        5.1.2 采样时间及频率
        5.1.3 监测指标、方法及标准
        5.1.4 监测结果
    5.2 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机理
        5.2.1 除氰反应机理
        5.2.2 铬还原反应机理
        5.2.3 重金属离子沉淀反应机理
        5.2.4 深度处理系统去除机理
    5.3 处理后的系统经济运行分析
        5.3.1 设备运行能耗费用
        5.3.2 投加药剂费用
        5.3.3 处理用水费用
        5.3.4 人工费用
        5.3.5 改造前后经济性对比分析
    5.4 提质增效改造的投资成本核算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灭火效果及其化学动力学灭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全氟己酮及全氟三乙胺灭火剂研究现状
    1.3 哈龙替代物灭火剂理论计算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2 实验装置系统
    2.1 燃烧杯实验装置
        2.1.1 燃烧杯实验装置结构
        2.1.2 临界灭火浓度测量
        2.1.3 温度控制及测量系统
        2.1.4 空气供给系统
        2.1.5 灭火剂供给系统
        2.1.6 图像采集系统
    2.2 高温热解实验装置
        2.2.1 高温热解装置结构
        2.2.2 色谱仪仪器基本情况及其分析条件
        2.2.3 检测分析装置
3 计算理论基础
4 全氟三乙胺与全氟己酮的协同灭火效果及热解反应研究
    4.1 全氟三乙胺与全氟己酮的协同灭火效果
        4.1.1 全氟己酮作用下的燃烧强化现象
        4.1.2 全氟三乙胺对全氟己酮助燃现象的抑制效果
        4.1.3 全氟己酮与全氟三乙胺混合气体灭火效果
    4.2 全氟己酮、全氟三乙胺热解反应研究
        4.2.1 全氟己酮热解反应研究
        4.2.2 全氟三乙胺的热解
        4.2.3 停留时间对全氟三乙胺热解产物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全氟三乙胺热解及与H和OH自由基反应机理研究
    5.1 全氟三乙胺热解反应机理研究
    5.2 C_4F_9N与H自由基反应
        5.2.1 C_4F_9N与H自由基取代与提取反应
        5.2.2 C_4F_9N与H自由基加成反应
    5.3 C_4F_9N与OH自由基反应
        5.3.1 C_4F_9N与OH自由基的取代与提取反应
        5.3.2 C_4F_9N与OH自由基的加成反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4)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现状
        1.2.1 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简介
        1.2.2 国内现状
        1.2.3 国外现状
    1.3 镇江市水质监测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调查
    2.1 镇江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2.2 镇江市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排序
    2.3 镇江市工业废水处置情况
    2.4 镇江市国控污染源
第三章 镇江市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
    3.1 自动采样系统
        3.1.1 软件部分
        3.1.2 硬件部分
        3.1.3 水质采样器的安装
    3.2 自动监测系统
        3.2.1 化学需氧量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3.2.2 氨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3.2.3 总磷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3.2.4 在线水中油分析仪
        3.2.5 sc200 哈希在线pH计
第四章 镇江市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采样及监测方法
        4.1.3 相对偏差的计算方法
    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4.2.1 COD监测结果
        4.2.2 氨氮监测结果
        4.2.3 总磷监测结果
        4.2.4 pH值监测结果
        4.2.5 石油类监测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管内流动水中蒸汽淹没射流直接接触冷凝特性的模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蒸汽淹没射流直接接触冷凝的实验研究现状
        1.2.1 蒸汽淹没射流冷凝的流形
        1.2.2 蒸汽淹没射流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
    1.3 蒸汽淹没射流凝结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1 纯蒸汽射流冷凝的模拟研究现状
        1.3.2 含不凝气体的蒸汽射流冷凝的模拟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管内蒸汽淹没射流实验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2.1 实验系统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参数采集及测量误差
        2.1.3 实验步骤
    2.2 图像处理方法
        2.2.1 图像处理流程
        2.2.2 汽羽特征参数提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内蒸汽淹没射流的可视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管内蒸汽射流汽羽形态分类及三维分布图
    3.2 管内蒸汽射流穿透特性分析
        3.2.1 喷嘴出口蒸汽质流密度对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的影响
        3.2.2 过冷水入口温度对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的影响
        3.2.3 水流Re数对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的影响
        3.2.4 无量纲汽羽穿透长度关联式的提出
    3.3 管内蒸汽射流直接接触冷凝传热特性分析
        3.3.1 平均传热系数随蒸汽质流密度的变化
        3.3.2 平均传热系数随过冷水温的变化
        3.3.3 平均传热系数随水流Re数的变化
        3.3.4 平均传热系数拟合关联式的提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内蒸汽淹没射流冷凝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型
        4.1.1 两流体模型
        4.1.2 湍流模型
        4.1.3 相间传递模型
    4.2 网格划分和模型验证
        4.2.1 流体域和网格划分
        4.2.2 边界条件和求解设置
        4.2.3 网格独立性检验和模型验证
        4.2.4 蒸汽射流凝结汽羽与射流方向的关系
    4.3 管内蒸汽射流不同汽羽形态的形成机制
        4.3.1 锥形汽羽的形成机制
        4.3.2 收缩-膨胀-收缩形汽羽的形成机制
        4.3.3 椭圆形汽羽的形成机制
    4.4 管内蒸汽淹没射流相界面特性的影响机制
        4.4.1 速度矢量图
        4.4.2 喷嘴出口蒸汽质流密度对相界面的影响
        4.4.3 二次流入口水温对相界面的影响
        4.4.4 二次流水流Re数对相界面的影响
    4.5 管内蒸汽射流轴向压力分布特性
        4.5.1 总压分布
        4.5.2 总压、动压和静压之间的关系
        4.5.3 水的动压和总压分布随汽水参数的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内含不凝气体的蒸汽射流冷凝特性研究
    5.1 管内含不凝气体的蒸汽淹没射流冷凝的可视化研究
        5.1.1 实验系统
        5.1.2 不凝气体对半球形汽羽的影响
        5.1.3 不凝气体对锥形汽羽的影响
        5.1.4 不凝气体对收缩-膨胀-收缩形汽羽的影响
        5.1.5 不凝气体对椭球形汽羽的影响
    5.2 管内含不凝气体的蒸汽淹没射流的模拟研究
        5.2.1 数值模型修改
        5.2.2 数值模型验证
        5.2.3 不同空气含量下的含气率分布
        5.2.4 不同空气含量下的气相中空气质量分数分布
        5.2.5 不凝气体对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5.2.6 不凝气体对局部传热系数的影响
        5.2.7 不凝气体对局部冷凝速率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SO_2的来源
        1.1.2 SO_2的排放及危害
    1.2 烟气脱硫技术
        1.2.1 不可再生脱硫技术
        1.2.2 可再生脱硫技术
        1.2.3 脱硫技术小结
    1.3 离子液体用于吸收SO_2的研究
        1.3.1 离子液体
        1.3.2 阳离子功能化
        1.3.3 阴离子功能化
        1.3.4 阴、阳离子双功能化
        1.3.5 离子液体吸收SO_2小结
    1.4 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的研究
        1.4.1 低共熔溶剂
        1.4.2 低共熔溶剂的分类
        1.4.3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1.4.4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
        1.4.5 低共熔溶剂的优势
        1.4.6 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
        1.4.7 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小结
    1.5 课题的提出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内盐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2.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2.3.2 甜菜碱-乙二醇与左旋肉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对SO_2的吸收研究
        2.3.3 甜菜碱-水及左旋肉碱-水低共熔溶剂对SO_2吸收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咪唑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3.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3.3.2 氢键受体对SO_2吸收的影响
        3.3.3 咪唑与丙三醇摩尔比对SO_2吸收的影响
        3.3.4 温度及S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3.5 NO、CO_2及模拟烟气流量对SO_2吸收的影响
        3.3.6 SO_2吸收过程中咪唑-丙三醇低共熔溶剂的黏度变化
        3.3.7 低共熔溶剂的热稳定性及再生性能
        3.3.8 吸收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酸钠-水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对SO_2吸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4.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4.3.2 乳酸钠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4.3.3 温度及S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4.3.4 NO、CO_2、O_2及模拟烟气流量对SO_2吸收的影响
        4.3.5 低共熔溶剂的再生性能及长时间的结构稳定性
        4.3.6 吸收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乳酸调节SO_2吸收和解吸过程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吸收剂的制备
        5.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收剂的表征
        5.3.2 乳酸对SO_2在不同种类吸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5.3.3 乳酸对SO_2在左旋肉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5.3.4 乳酸对SO_2在左旋肉碱-水低共熔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5.3.5 乳酸添加量对 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吸收0.0018 vol% SO_2的影响
        5.3.6 乳酸添加量对SO_2在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5.3.7 乳酸对SO_2在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中解吸速率的影响
        5.3.8 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在40℃和120℃下对不同浓度SO_2的吸收
        5.3.9 乳酸对低共熔溶剂再生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的测定与关联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6.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6.2.3 比热容的测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6.3.2 实验方法的验证
        6.3.3 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
        6.3.4 低共熔溶剂比热容的关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发动机水套内沸腾传热过程及缸盖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过冷沸腾流动的研究现状
    1.3 过冷沸腾流动在发动机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发动机缸盖冷却通道内沸腾传热特性模拟试验平台
    2.1 试验装置
    2.2 试验方法及运行工况
    2.3 试验参数测量处理及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过冷沸腾换热试验结果分析与模型建立
    3.1 强制对流结果
    3.2 流动沸腾换热模型发展概述
    3.3 不同试验参数对流动沸腾可视化传热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发动机缸盖内流场可视化测试分析
    4.1 发动机缸盖流场测试试验系统
    4.2 试验方法及图像处理
    4.3 流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4.4 流场的CFD仿真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发动机缸盖温度测量及水腔沸腾可视化试验
    5.1 缸盖温度测温及沸腾可视化试验系统
    5.2 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发动机气缸盖多场耦合计算及其强度分析
    6.1 发动机缸盖三相耦合模型的建立
    6.2 沸腾两相流传热数值模型及其验证
    6.3 发动机缸盖温度场计算及热机耦合应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工作总结及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转子秤计量控制算法研究及仪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粉体计量控制装置
        1.2.2 计量控制仪表
    1.3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安排
第2章 转子秤仪表功能需求分析及仪表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转子秤仪表功能需求分析
        2.2.1 转子秤的工作原理
        2.2.2 仪表设计指标分析
        2.2.3 仪表功能需求
    2.3 转子秤仪表系统总体设计
        2.3.1 仪表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2.3.2 仪表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子秤计量控制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转子秤计量控制系统计量波动原因分析
    3.3 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转子秤出料口流量计量控制算法研究
    3.4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转子秤入料口流量计量控制算法研究
        3.4.1 转子秤入料口流量计量控制算法
        3.4.2 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子秤计量控制仪表的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硬件设计
        4.2.1 主机电路
        4.2.2 电源电路设计
        4.2.3 前向通道电路设计
        4.2.4 后向通道电路设计
        4.2.5 人机接口电路
        4.2.6 通信接口电路
    4.3 软件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中断程序设计
        4.3.3 子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子秤计量控制仪表性能实验
    5.1 引言
    5.2 程序联调实验
    5.3 仪表通道性能实验
        5.3.1 前向通道性能实验
        5.3.2 后向通道性能实验
    5.4 计量控制算法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矿用高速抢险泵及其推力轴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1.2.1 潜水泵
        1.2.2 轴承润滑理论发展和研究现状
        1.2.3 电机冷却系统
    1.3 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用高速抢险泵的数值计算与实验分析
    2.1 结构设计
        2.1.1 水力结构设计
        2.1.2 总体机组结构方案
    2.2 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2.2.1 三维模型
        2.2.2 网格划分
        2.2.3 边界条件设置
        2.2.4 湍流模型
    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2.3.1 稳态流场分析
        2.3.2 压力脉动
    2.4 矿用高速抢险泵实验研究
        2.4.1 实验台搭建
        2.4.2 实验方法及仪器
        2.4.3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用高速抢险泵高效设计技术研究
    3.1 叶轮转速
        3.1.1 稳态分析
        3.1.2 瞬态分析
    3.2 叶轮外径
        3.2.1 稳态分析
        3.2.2 瞬态分析
    3.3 叶片数匹配
        3.3.1 稳态分析
        3.3.2 瞬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用高速抢险泵水润滑推力轴承承载能力计算
    4.1 理论模型
        4.1.1 广义雷诺方程
        4.1.2 水膜厚度方程
        4.1.3 粘温方程
    4.2 数值求解方法
    4.3 轴向力的理论计算
    4.4 最小水膜厚度
    4.5 流固耦合机理
        4.5.1 流体控制方程
        4.5.2 固体控制方程
        4.5.3 流固耦合方程
        4.5.4 流固耦合方程求解方法
    4.6 热-结构耦合机理
        4.6.1 热弹性体的能量方程
        4.6.2 温度场与应变场耦合问题
    4.7 数学模型
        4.7.1 材料选择
        4.7.2 Ansys耦合方法
    4.8 结果分析
        4.8.1 不同温度对推力轴承的影响
        4.8.2 不同宽长比对推力轴承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用高速抢险泵推力轴承水力与承载性能的实验研究
    5.1 推力轴承实验台搭建
        5.1.1 实验推力轴瓦与推力盘
        5.1.2 主体实验段设计
        5.1.3 轴向力测试单元
        5.1.4 实验装置系统
        5.1.5 实验仪器
    5.2 实验台主要测试内容和方法
        5.2.1 水力性能实验
        5.2.2 汽蚀实验
        5.2.3 推力轴承实验
    5.3 推力盘水力性能实验结果
        5.3.1 外特性
        5.3.2 水膜承载力
        5.3.3 汽蚀特性
    5.4 出口位置角的影响
        5.4.1 水力性能
        5.4.2 汽蚀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用高速抢险泵冷却循环回路的研究
    6.1 电机换热计算
        6.1.1 电机发热量计算
        6.1.2 换热系数计算
        6.1.3 换热面积计算
        6.1.4 换热结构改进
    6.2 冷却循环回路设计
        6.2.1 结构设计
        6.2.2 循环理论计算
    6.3 数值模拟计算
        6.3.1 基本假设
        6.3.2 三维模型
        6.3.3 网格划分
        6.3.4 边界条件
        6.3.5 结果分析
    6.4 实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Ⅰ 发表论文
    Ⅱ 授权专利
    Ⅲ 参与科研项目

(10)天然气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测量燃气热值主要方法
        1.2.1 间接测量法
        1.2.2 直接测量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基于Rossini型热量计的系统原理
    2.1 Rossini型热量计测量原理
        2.1.1 配气装置简介
        2.1.2 流量测量及控制装置
        2.1.3 热量计燃烧主体装置
        2.1.4 燃烧烟气成分检测装置
    2.2 Rossini型热量计测量方法
        2.2.1 水浴绝热温升测量方法
        2.2.2 当量热容测量方法
        2.2.3 燃气质量测量方法
        2.2.4 热量修正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
    3.1 甲烷燃烧数值模拟
        3.1.1 物理模型
        3.1.2 求解器选择
        3.1.3 材料与边界条件设置
        3.1.4 求解参数设置
        3.1.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2 热量计空气中点火实验
        3.2.1 火焰燃烧理论
        3.2.2 空气中点火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3 热量计密闭抽气点火实验
        3.3.1 燃烧器改造
        3.3.2 密闭抽气点火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电校正实验
    4.1 实验间温度均匀性测试
        4.1.1 实验间搭建
        4.1.2 实验间内内环境温度控制
        4.1.3 实验间外环境温度控制
        4.1.4 实验间温度测量与数据分析
    4.2 热量计当量热容测定
        4.2.1 制冷模块设计
        4.2.2 热量计主体密封及安装
        4.2.3 实验方案设计与数据采集
    4.3 实验数据分析
        4.3.1 电加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4.3.2 绝热温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4.3.3 当量热容不确定度分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仪的应用技巧(六)(论文参考文献)

  • [1]脉冲喷吹气流偏斜对滤筒清灰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 任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某企业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研究[D]. 古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全氟己酮和全氟三乙胺灭火效果及其化学动力学灭火机理研究[D]. 刘德智. 郑州大学, 2020(02)
  • [4]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 刘杨. 江苏大学, 2019(05)
  • [5]管内流动水中蒸汽淹没射流直接接触冷凝特性的模拟和实验研究[D]. 陈宪丙. 山东大学, 2019
  • [6]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D]. 张凯.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发动机水套内沸腾传热过程及缸盖应力分析[D]. 陈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转子秤计量控制算法研究及仪表设计[D]. 李博文. 燕山大学, 2019(03)
  • [9]矿用高速抢险泵及其推力轴承的研究[D]. 柏宇星. 江苏大学, 2018
  • [10]天然气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D]. 吴军.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流量测量应用技术——流量定量控制器应用技巧(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