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下乡”活动深受农民欢迎

湖南“三下乡”活动深受农民欢迎

一、湖南“三下乡”活动受农民欢迎(论文文献综述)

谢必容[1](2020)在《燕京大学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研究(1937-1941)》文中认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面临乡村改造的问题,“教育救国”的口号从那时开始广泛传播。为了“救活”乡村、“救活”中国,全国许多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团体开始自发走向乡村,设立乡村教育实验区,展开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就包括燕大教育系独自创办的三旗和冉村教育实验区。2018年2月5日,国家颁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其中提到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为全面决胜小康、建设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是解决乡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民国时期兴起的乡村教育运动虽然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但所追求的最终目的都是——振兴乡村,改善民生。因此,本文意在所搜集的相关史料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燕大教育系的乡村教育实验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史为鉴,吸取燕大教育系在乡村教育实验工作中所获取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一定的启示。首先,本文对燕大教育系开展乡村教育实验的时代背景、教育状况、思想与人才渊源以及开展原因进行了一番论述。其次,对燕大教育系的乡村教育实验区的成立、组织架构与管理人员配备等具体情况进行了探讨。在成立方面,阐释了创办实验区的目的、切入点以及选址缘由和过程;在组织框架上,燕大教育系遵循“以学校为中心推动乡村建设”的理论指导,以诚孚及冉村小学为建设中心,开设学校、社会、生计、卫生教育等四组工作体系;在管理人员配备上,以教育系乡村教育实习生为主,重在对实习生的训练,培养领袖才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分别从学校、社会、生计、卫生教育等四个方面对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工作内容进行简要论述。第四,根据对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工作的显着特点及经验的分析,简要评述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区的历史价值与推广障碍,并提出其对当代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启示:乡村服务与城市服务并重,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重视不同类型乡村人才培养,推动乡村均衡发展;科学调研与科技创新双管齐下,实现乡村“精准扶贫”;坚持乡村的整体建设与全员参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

王国强[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连云港市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以赣榆农村地区为视角,对赣榆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丰富我国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连云港市特别是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发现乡村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不高;文化队伍老化,整体素质不高;供给总体不足,水平质量不高;照搬城市建设,同质现象严重;产业融合不够,经济效益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接着,分析导致诸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文化资金投入不足;设施监管机制不健全,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不高;队伍管理机制不畅,人才引进力度不够;文化供给主体单一,供需关系脱节;外来文化冲击,文化挖掘不充分;产业管理体制落后,专业人才资源不足等。最后,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设施监督机制,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改革供给决策机制;唤醒农民文化自信,精准定位乡村文化;营造良好环境,发展文化产业等意见建议。

孙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下乡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与乡村的交流互动中,城里人向乡村的流动被称为“下乡”。“下乡”的“下”字隐含着一种从高到低、从上到下的俯视姿态,这也暗示了城市与乡村的地位不平等。近代以降,曾经出现几次下乡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到七十年代,先后出现了与下乡有关的社会思潮,并引发多次讨论。在这三次下乡思潮中,存在城市与乡村,城里人、知识分子与乡下人话语权的争夺和地位的转换。改革开放以来,下乡并未消声匿迹,反而下乡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而在下乡的过程中城市的话语权得到了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两者的对立冲突也更加明显。在新时期的城乡关系中,城市处于主导的位置,从而决定了“下乡”的性质和状况。具有国家行政职务的下乡者,在下乡的过程中充当了国家权力代理人和执行者的角色,对乡村进行驯化和改造。来自城市的下乡者,既代表了国家的权力意志,又怀着帮扶农村、农民的心态,在与农民的对话、交往中占据着强势和主导的地位。面对下乡者的教化和规训,农村表现出屈从和反叛并存的姿态。“下乡”带有启蒙性质。下乡者的城市经验,以及所握有的知识和权力,决定了其启蒙者的身份。经济、文化、科技下乡的过程中,乡村在城市的启蒙下发生了转变,走向富裕、美丽、文明。在“下乡”的话语建构中,农村的地方文化被定义为落后、愚昧、野蛮,与城市文明和趣味相区隔,丧失了合理性和话语权。“下乡”话语的建构,反映了城市的话语霸权带给乡村的“副作用”。在下乡书写中,也有少数作品对农村持缅怀和赞美姿态。承载乡土记忆和传统文化的乡村世界,不仅仅是现代城市教育和启蒙的对象,也是诗意寄托之处,是反思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一面镜子。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弊病逐渐暴露。城市的热闹与喧嚣无法带来内心的宁静平和,城市人在物质消费上欲壑难填,人与人之间充满冷漠。城市人由此向往乡村的宁静和谐、环境优美和充满人情,开始返归乡村,企图用乡村来治愈“城市病”。在这种对话关系下,乡村是城市的“乌托邦”,是城市赞美的对象。

陈文龙[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随着物质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途径又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既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努力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论文突破以往研究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限,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置于农村地区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国家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重背景下深入研究,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为主题,指出了其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所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内容形式、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和问题不足,强化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提升了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论文选取了分别来自中国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个个案,在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加强了论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从机制与体制、文化与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产生问题与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研以致用”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从营造社会氛围、夯实物质养老基础、突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为老服务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寻找突破口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期推进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文章结尾部分,论文指出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应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此外,本部分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刘妙芳[6](2019)在《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2018年,全国减贫人口1386万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7%,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因病因学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规模大,脱贫能力弱、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帮助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如期实现脱贫,是“硬仗中的硬仗”。2020年,我国要确保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扶贫事业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由“重速”转向“提质”,贫困地区强力补短板,扶贫质量和成效成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国家在此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策略。驻村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模式之一,而驻村扶贫干部,则是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使命的担当者、资源的传递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在驻村扶贫工作中,众多高校也承担了大量任务。因此,高校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方面优势,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在新形势下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突破扶贫工作的新瓶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本文以湖南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为研究实例,在对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高校驻村扶贫所面临的困境。对帮扶资源、政策力度、动员农民等方面工作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文章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述了扶贫模式和相关理论基础,为研究奠定理论支撑;第三章简述了驻村扶贫模式演变及特点,分析了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存在的优势和缺陷;第四章分析了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现状与困境和模式创新方向;第五章对湖南省4所高校驻村扶贫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模式创新的启示;第六章创新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和有关政策建议。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湖南省高校在驻村扶贫过程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教育科技落后、产业机制不畅、基础条件薄弱等困境,提出着重从思想教育、科技培训、产业扶贫和治理机制等方面施策,结合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构建了“扶志、扶智、扶制、扶治”驻村扶贫新模式。本研究对湖南省地方高校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吴圆圆[7](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周银坤[8](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秦晓梁,李雨泽,王庆,廖允成[9](2017)在《农学院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前认识社会、走进农村并服务农村的重要平台及关键载体,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独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回顾我国开展"三下乡"背景来源,分析新时代加强农业大学"三下乡"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进行"三下乡"活动的有益经验,提出相应对策:"精英""普遍"两手抓,以点带面;校地企联动,建设好实践基地;实践与专业结合,内容多样化;健全保障机制,保护学生权益;结合新闻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注重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取得育人实效。

虞娅娜[10](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二、湖南“三下乡”活动受农民欢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三下乡”活动受农民欢迎(论文提纲范文)

(1)燕京大学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乡村教育运动的相关研究
        二、燕京大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教育
        二、乡村教育实验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的开展背景及渊源
    第一节 乡村教育实验的开展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教育状况
    第二节 乡村教育实验开展时期的思想与人才渊源
        一、受“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开启乡村教育的大门
        二、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与成功经验的引入
        三、大批爱国知识分子下乡,推动乡村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燕大教育系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区的原因
        一、深受现代派神学思想的影响
        二、为实现“为中华民族服务”的宗旨
        三、吸引国内政府与公众资助
        四、中国本土大学的崛起与竞争
第三章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区的成立、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燕大教育系概述(1919-1952)
    第二节 乡村教育实验区的成立
        一、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的目的
        二、乡村教育实验的切入点:乡村问题的社会调查
        三、实验区选址缘由及过程
    第三节 乡村教育实验区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人员配备
        一、教育实验区的组织架构
        二、教育实验区的管理人员配备
第四章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区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节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基本过程概述(1937—1941)
    第二节 学校教育组的工作
        一、诚孚乡村师范学校——为乡小造师资
        二、区立小学——普及国民教育
    第三节 社会教育组的工作
        一、民众学校——培养乡村建设基础人才
        二、导生活动——普及识字教育
        三、巡回图书馆——提高区民文化水平
    第四节 生计教育组的工作
        一、开设工厂——解决区民的生计问题
        二、兴办乡村合作事业——培养区民的合作习惯
        三、改良籽种与提倡副业——改善区民的生计
        四、设立模范农家与开展乡村家庭访问——赢得区民的信任
        五、开展有益娱乐生活——杜绝区民不良嗜好
    第五节 卫生教育组的工作
        一、体格检查与疾病治疗——解决区民一般健康问题
        二、家庭卫生指导与卫生常识宣传——改善家庭卫生环境
        三、种痘运动与捕蝇运动——提高区民防疫意识
第五章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及经验
    第一节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
        一、具有整体性
        二、具有宗教性
        三、具有创新性
    第二节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工作的经验
        一、科学调研:以科学的社会调查为基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
        二、服务大众:教育对象具有全民性,办学措施具有科学性
        三、关注民生:实施乡村全方位建设,提升乡民生活质量
第六章 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的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对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的评价
        一、燕大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的历史价值
        二、乡村教育实验经验推广的障碍
    第二节 对当代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启示
        一、乡村服务与城市服务并重,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二、科学调研与科技创新双管齐下,实现乡村“精准扶贫”
        三、重视不同类型乡村人才培养,推动乡村均衡发展
        四、坚持乡村的整体建设与全员参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连云港市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2 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状
    3.1 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
    3.2 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成效
4 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
    4.1 存在的问题
    4.2 问题的成因
5 赣榆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5.1 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5.2 完善设施监督机制,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5.3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5.4 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改革供给决策机制
    5.5 唤醒农民文化自信,精准定位乡村文化
    5.6 营造良好环境,发展文化产业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下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城乡二元对立的视野
    2.新时期乡土小说的概念危机
    3.下乡书写研究的可能
第一章 下乡运动与下乡书写
    第一节 20世纪的下乡运动
    第二节 下乡运动与下乡书写
第二章 下乡:政治权力的植入
    第一节 下乡者的身份立场
        1.国家意志的贯行者
        2.身份的焦虑与冲突
    第二节 乡村的屈从与反抗
        1.乡村的屈从
        2.乡村的反抗
第三章 下乡:城市文明的启蒙
    第一节 掌握“资本”的下乡者
        1.城市的话语霸权
        2.文化符号的区隔
    第二节 启蒙下的乡村
        1.经济下乡
        2.科学下乡
        3.法律下乡
第四章 诗意呼唤下的下乡
    第一节 呼唤诗意
    第二节 拯救城市的乡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老年人
        2.1.2 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2.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2.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2.2.4 习近平关于养老问题的相关重要论述
        2.2.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
        2.2.6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条件
    3.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1.1 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创造了历史前提
        3.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期奠定了制度根基
    3.2 改革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创造了现实条件
        3.2.1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3.2.2 改革开放给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主要成就和重要作用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
        4.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4.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4.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4.2.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4.2.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趋厚实
        4.2.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平台载体日趋坚固
        4.2.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开始有了法制保障
        4.2.5 农村老年人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3.1 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4.3.2 维护农村老年人家庭幸福
        4.3.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3.4 推动国家向前进步
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5.1.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老年人文化建设
        5.1.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自身呈现明显不均衡现象
        5.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5.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基础薄动力弱
        5.1.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5.2.1 体制机制:国家层面
        5.2.2 文化与心理:社会层面
        5.2.3 家庭层面
        5.2.4 个人层面
6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6.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三个个案
        6.1.1 案例选择的相关说明
        6.1.2 三个个案
    6.2 三地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6.2.1 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6.2.2 将农民养老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6.2.3 县(区)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6.2.4 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6.2.5 文化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7 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7.1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7.1.1 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
        7.1.2 大力培育孝老敬亲的村风民俗
        7.1.3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
    7.2 大力夯实物质养老基础
        7.2.1 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水平
        7.2.2 大力发展产业兴村
        7.2.3 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7.2.4 大力实施“以养促建”行动计划
    7.3 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突出其为老服务功能
        7.3.1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7.3.2 充分考虑照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权益
        7.3.3 充分凸显农村文化建设为老服务功能
        7.3.4 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民生建设
    7.4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7.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7.4.2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7.5 寻找有效突破口
        7.5.1 借助健康乡村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7.5.2 借助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7.6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7.6.1 领导与管理机制
        7.6.2 分工与协作机制
        7.6.3 保障机制
        7.6.4 援助机制
        7.6.5 学习推广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1.5.3 对比分析法
        1.5.4 案例研究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扶贫模式
        2.1.2 扶贫模式创新
        2.1.3 驻村扶贫模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精准扶贫理论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3 高等教育多功能理论
第3章 驻村扶贫模式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3.1 驻村扶贫模式的演变
        3.1.1 1978—198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减贫阶段的驻村扶贫
        3.1.2 1986 —1993 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的驻村扶贫
        3.1.3 1994 —2000 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的驻村扶贫
        3.1.4 2001 —2012 年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的驻村扶贫
        3.1.5 2013 年以来精准扶贫阶段的驻村扶贫
    3.2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主要特征
        3.2.1 高校驻村扶贫干部特质
        3.2.2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优势
    3.3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相对缺陷
        3.3.1 帮扶资源的配置能力相对不强
        3.3.2 贫困农户参与的动员能力相对不强
        3.3.3 政策执行力度相对不强
第4章 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现状与困境: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4.1.1 调查目的和思路
        4.1.2 调查范围和对象
    4.2 样本村情况介绍
        4.2.1 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观念落后
        4.2.2 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和教育支出占主要
        4.2.3 村民对农业新的生产方式参与度不够
    4.3 驻村干部作为和村民期盼
        4.3.1 驻村干部作为情况
        4.3.2 村民的期盼
    4.4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现状
        4.4.1 高校驻村扶贫的现有模式分析
        4.4.2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帮扶成效——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4.5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面临的困境
        4.5.1 扶贫主体思想僵化,自身动力不足
        4.5.2 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薄弱
        4.5.3 产业成果销售渠道不畅
        4.5.4 脱贫举措持续性欠缺
        4.5.5 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4.6 驻村干部的诉求和驻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方向
        4.6.1 驻村干部的诉求
        4.6.2 驻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方向
第5章 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的典型案例
    5.1 A1 高校驻B1 村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5.1.1 B1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1.2 B1 村致贫原因
        5.1.3 A1 高校驻村扶贫B1 村的帮扶措施
        5.1.4 A1 高校驻B1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2 A2 高校驻B2 村的措施与成效
        5.2.1 B2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2.2 B2 村致贫原因
        5.2.3 A2 高校驻村扶贫B2 村的帮扶措施
        5.2.4 A2 高校驻B2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3 A3 高校驻B3 村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5.3.1 B3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3.2 B3 村致贫原因
        5.3.3 A3 高校驻村扶贫B3 村的帮扶措施
        5.3.4 A3 高校驻B3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4 A4 高校驻B4 村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5.4.1 B4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4.2 B4 村致贫原因
        5.4.3 A4 高校驻村扶贫B4 村的帮扶措施
        5.4.4 A4 高校驻B4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5 案例分析
        5.5.1 四所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的相同点
        5.5.2 四所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的差异
        5.5.3 四所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的启示
第6章 创新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政策建议
    6.1 构建高校驻村扶贫新模式
        6.1.1 扶志,激发贫困村民脱贫内生动力
        6.1.2 扶智,推进基层教育科技发展
        6.1.3 扶制,构建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
        6.1.4 扶治,打造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6.2 完善驻村扶贫工作制度及相关法律
        6.2.1 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2.2 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办法,促进精准脱贫效果
        6.2.3 建立健全高校保障激励机制,提升队员工作热情
    6.3 精准扶贫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6.3.1 切实抓好学龄前、义务教育,实现精准扶贫“拔穷根”
        6.3.2 鼓励贫困人口就读职业教育,实现劳动技能就业脱贫
        6.3.3 加强高校对贫困地区学生扶持力度,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6.4 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6.4.1 统筹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有效推进产业振兴
        6.4.2 破除公共服务设施瓶颈,有效促进生态宜居
        6.4.3 夯实村级组织队伍建设,有效推动人才振兴
    6.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8)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9)农学院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下乡”活动的背景
     (一)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
     (二) 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时代背景
二、“三下乡”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 偏重“精英实践”而忽视了“普遍实践”
     (二) 企业, 社会实体对实践的准备不足
     (三) 实践内容单一, 走过场应付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 保障机制不健全
     (五) 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考评体系
        1. 缺乏对学生的实践引导机制。
        2. 缺乏对教师的任务安排机制。
        3. 缺乏对实践结果的考评机制。
三、加强农学院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一) “精英”“普遍”两手抓, 以点带面
     (二) 校地企联动, 建设好实践基地
     (三) 实践与专业结合, 内容多样化
     (四) 健全保障机制, 保护学生权益
     (五) 结合新闻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
     (六) 注重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 取得育人实效
四、结语

(10)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一、社团
        二、学生社团
        三、高校学生社团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后记

四、湖南“三下乡”活动受农民欢迎(论文参考文献)

  • [1]燕京大学教育系乡村教育实验研究(1937-1941)[D]. 谢必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连云港市赣榆区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 王国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下乡书写[D]. 孙婷. 西南大学, 2020(05)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D]. 陈文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刘妙芳.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8]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农学院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秦晓梁,李雨泽,王庆,廖允成. 高等农业教育, 2017(03)
  • [10]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湖南“三下乡”活动深受农民欢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