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

阅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

一、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论文文献综述)

梁世超[1](2021)在《重思《什么是艺术?》中“内容”与“形式”的疑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价值已经成为共识,而他的艺术思想却不无争议。批评界多指责托氏只顾及艺术对道德内容的传达,而莫德等人认为这不过是种误读,在他们看来,《什么是艺术?》不独关注"内容",亦以"形式"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尺。不过,这一补足式的阐释仍未能忠实展现托氏运思的幽微之处。艺术评判标准在文章表层的论证话语中分属两个独立的维度,但在深层的意义结构中,又相互联结、彼此定义,由此废止这一区隔,此思路应和了托氏"整全"美学观的一贯表述。当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分离论及其暗含的褒贬臧否成为"托尔斯泰问题"的某种标准答案时,该美学观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种视角:当二者区分失效之时,才是我们最接近托尔斯泰的瞬间。

孙燕[2](2021)在《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所属学科的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文化符号学与诗学研究,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来阐释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解读路径。本论文将以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复活》(Resurrection)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的文化符号学中的“对话机制”、“异质性”、“穿越界限”、“时空观”等理论,对三部文学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进行逐步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一直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托尔斯泰也被誉为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被视为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然而,学界又很难阐释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与其宗教观之间的矛盾,往往觉得其宗教观有碍于他的艺术创作,甚至于不自觉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宗教不仅丰富着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体裁和表现形式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只有把托尔斯泰的创作艺术与他的宗教思想的精神探索融为一体,综合研究,发掘托尔斯泰创作艺术的内在机制,才能对托尔斯泰的文学艺术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论文的导言部分,简要概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作为方法论,在研究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与世界观之间的矛盾”问题上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学术界不同视域下的托尔斯泰研究,所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第二章旨在努力探索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时的精神历程,并揭示其创作中现实与精神对话之间形成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托尔斯泰将人与上帝同一的理想,等同于实现“自然至善”,使得小说文本,从表层上来,记载着“战争”与“和平”的历史生活,但却在深层展示着人物受宗教思想的洗礼,走向自然和谐的心理活动。由此,小说形成了生活与心灵双层交织和互动的独特对话形式,造就了小说双层叙述的独特艺术形式。第三章深入探究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的思想与艺术的互动,作家把上帝理解为爱与至善,与上帝的同一就是与“爱”的同一。在此基础上,该小说创作由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同一,形成了一个中心由外向内编织的网状结构。第四章旨在探讨晚年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与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作家从人类的精神本质出发,提出博爱、尊重、忍耐和救赎的“救世思想”。与此相呼应,在小说《复活》中,作家构建了“现实”、“上帝”、“自我”三个有限的空间层次,并以此来表现多维而无限的世界,凸显了艺术文本的空间模拟机制。第五章借助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发掘托尔斯泰小说创作及其独特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形成的缘由。论文梳理了托尔斯泰丰富的人生履历和创作历程,表明他一生在不同的符号圈之间不停地穿越界限,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这就为作家创作的独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指出,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天人关系”的嬗变,直接导致了三部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的形式迥异和变迁,同时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综上所述,本论文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托尔斯泰创作,主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长篇小说。据此,论文对托尔斯泰不同时期的宗教思想与艺术创作进行参照和对比,揭示三部作品在意义再生机制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将洛特曼的理论建构与托尔斯泰的文艺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加深对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又能够加深对于托尔斯泰创作的认知,尤其是对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矛盾问题的阐释,为我国文学批评界解读文学经典,提供值得借鉴的途径。

冉德君[3](2020)在《契诃夫小说的象征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在世界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俄国传统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意识的作家。他在延续现实在主义传统的同时,又将许多现代主义的艺术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引领了时代先河,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对20世纪文学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契诃夫不同创作时期的小说作品入手,针对其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详细阐述和深入研究,并总结其特色,以此探究契诃夫小说象征艺术的影响。本论文在结构上包括绪论、主体、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绪论对“象征”与“象征主义”进行概念的界定和阐释,论述俄国象征主义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分析身处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过渡时期的契诃夫,其作品呈现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征,并梳理当前契诃夫小说的研究现状,概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一章“契诃夫小说的象征运用”,结合契诃夫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从意象象征、情节象征、环境象征、人物象征等不同角度分析其小说的象征手法。第二章“契诃夫小说的象征特色”,从象征与情节的融合性、象征客体的系统性、象征细节的反复性三个方面研究契诃夫小说象征的独特性。第三章“契诃夫小说象征艺术的影响”,主要是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入手,分析契诃夫小说象征艺术对俄国象征主义者、域外作家及文学思潮的影响。

杨小帆[4](2020)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女性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女性形象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作品中一直关注女性形象,关心女性问题。《战争与和平》是其第一部代表作,被赞誉为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在歌颂俄国人民热爱和平、英勇顽强的同时,再现了社会历史生活的恢宏画面,更以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俄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前途的探索、对人性的呼唤以及对道德完善的渴望。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以娜塔莎、玛丽娅为中心,结合海伦、丽莎和索尼娅等女性人物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女性人物形象特点,探求托尔斯泰的女性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正文第一章论述《战争与和平》的经典性,展现恢弘壮阔的史诗特点和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第二章主要分析《战争与和平》中的五位女性形象,从人物的外貌、行为、性格和命运四方面入手,阐述其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女性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特征。第三章剖析不同性格与品质下女性形象的命运结局与差异,探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表现出的女性审美观、女性幸福观和女性价值观,较为客观地反映作者的价值取向、家庭思想和道德准则。结语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具有内在美、贤妻良母和爱国奉献的特点,托翁的女性观既符合当时社会观念,也对当今时代具有启示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刘枝叶[5](2020)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文中研究指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就十分重视刊载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有关俄苏文学的学术动态也长期保持关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考察《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俄苏文学译介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摘取其中有关俄苏文学评论的文献,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梳理,深入探究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对杂志中有关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设置进行分析,追踪相关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总结期刊栏目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内在联系。第一章以1978年至2019年《外国文学研究》中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进行总体评介。首先筛选出《外国文学研究》创刊以来刊载的所有关于俄苏文学研究的文章,然后对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对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考察。经过统计和分析,样本反映出的俄苏文学研究发展情况与国内总体研究发展进程基本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整体水平.我国俄苏文学研究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受国内整体环境的影响,俄苏文学研究发展缓慢;到8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迎来新的起点,对俄苏文学的研究更加历史、客观,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也不断深入;90年代,苏联解体对中俄文学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数量有所下降,但在质量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开拓性进展;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有关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突出,包括巴赫金理论在内的文论研究也迎来了繁荣期。第二章以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学界对此类作家作品关注度的变化以及具体研究成果进行历时性考察。从《外国文学研究》上已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来看,研究热度较高的作家有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高尔基等。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国内研究述评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往往不尽相同.本章将对样本中高频出现的作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梳理1978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上刊载过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各作家研究的总体脉络,进一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以来设置的俄苏文学专题栏目为研究对象,对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最早设立的有关俄苏文学研究的专题栏目是在1979年第4期,题为“‘苏联当代文学是禁区吗?’笔谈”,此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还相继增设了多种类型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如俄苏作家纪念专栏和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其中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步被打造成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特色栏目。结语部分整体回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中俄学术研究做出的贡献。从1978年至今,国内的俄苏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也始终坚持对俄苏文学保持关注。由于该刊在具体文章的选取上,能够准确把握学术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对杂志上刊载的俄苏文学研究文献进行整体研究时,能够发现这些学术成果与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关注热点高度契合。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不断调整办刊策略,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力求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致力于“传播中国话语、沟通中外学术”。与此同时,杂志更加注重中俄学术的对话,多次主办学术研讨会,还打造了俄苏文学研究的特色栏目,在促进中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鲁宁[6](2020)在《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识字教学是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开端,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培智学校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是生活、学习的基础能力,是培智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直观教学法是提高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干预研究,了解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发展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进而为识字能力训练提供实证依据和教育建议。本研究关注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干预的效果,探讨直观教学法在提高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为培智学校教师提供学生识字能力干预手段,并提出教育建议。本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法和综合抽测法进行研究。选取培智学校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18人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按班级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研究采用《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测验》作为评量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测量,并通过《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测验记录表》记录测验结果。实验中运用29个经过筛选的生词作为干预材料,对实验组进行10周,每周2次,每次30分钟,共计20次的直观教学干预。本研究探讨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对识字能力各要素的影响状况。分析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总体干预效果、各要素干预效果、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的变化情况。本研究的结论包括,第一,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正确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具体运用三个方面均有显着的积极影响。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干预训练,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在正确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方面进步最快,具体运用方面次之。第三,直观教学法对智力障碍学生识字能力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的教育建议包括,第一,充分运用模像直观、实物直观、动作直观、语言直观和实践直观这一系列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第二,从准备活动、出示教学目标、新授、学生练习、教师回馈、学生独立练习六个环节入手,使用直观教学法的技巧,管理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第三,教学步骤力求简单具体清晰,指导语简短有力,语气清楚坚定。第四,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本研究的研究建议包括:第一,进一步增加被试数量。第二,扩展干预环境。第三,加强观察者一致性的测量。第四,开展个案研究。

崔京宪[7](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陈浩然[8](2020)在《初中语文儿童题材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儿童题材作品充满儿童情趣,情感充沛,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接受品味,易于激发其阅读兴趣。儿童题材作品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塑造其健康人格,维护其自由天性,激发其想象力,助力青少年的成长。儿童题材作品在语文教育中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儿童题材作品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本研究以“部编本”教材选文为研究范围,对初中语文中儿童题材作品的教学价值及实践策略进行探讨。首先,以儿童题材作品和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儿童题材作品教学价值,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儿童题材作品教学实践奠定理论依据。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儿童题材作品篇目统计、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儿童题材作品的认知情况、选文情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在初中语文儿童题材作品教学中的儿童题材作品缺位、教学文本选编的局限、教学方式的固化的问题。再次,在对儿童题材作品的教学问题归因的基础上,优化初中儿童题材作品教学的实践策略,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通过强化儿童本位,基于儿童生命体验和能力提升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构筑灵活清晰的教学设计,明确儿童题材作品教学的基础;通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多元化、深入化解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公冶健哲[9](2020)在《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生于1919年的俄罗斯着名作家达尼伊尔·格拉宁作为伟大卫国战争的参与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伟大卫国战争题材的创作,而作家在2012年获得俄罗斯“巨着奖”的小说《我的中尉》更是为当代俄罗斯战争题材作品的书写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本文通过对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作品的阅读与分析,结合当代俄罗斯军事文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出发,以时间为依据对格拉宁所有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进行了分类与研究。本文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对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简单的说明,之后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阐释。第一章,以格拉宁创作于1975—1985年的伟大卫国战争纪实小说为研究对象,归纳作家在战争纪实小说创作中的题材选择、加工素材的艺术手法以及作品中的伦理向度和道德诉求。第二章,针对格拉宁创作于2000—2012间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在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与转型,对格拉宁在新时期创作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中的“主观意识”以及个体战争反思中的“对话性”特征进行分析与说明。第三章,对格拉宁创作于2013—2017年的伟大卫国战争作品进行分析,重点论述该时期的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中超越民族主义思维的局限、将战争本体视为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共同悲剧加以审视与思考的普世人道主义伦理观。结语。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总结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作品整体创作上的主要特点,以期说明格拉宁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在当今俄罗斯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地位与伦理价值。

赖鑫[10](2019)在《1949-196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9——1966年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这一时期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借鉴苏联教育史阶段(1949——1952年);重建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阶段(1952——1956年);建立“中国化”外国教育史学科阶段(1956——1966年)。本文以1949——1966年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对这一学科发展的三大阶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绪论部分依次说明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与该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对该研究做了细致的规划;第一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1949年前的发展概况,包括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引进(1901——1921年)及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兴盛(1921——1949年);第二章围绕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1949——1952年),系统介绍了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转向的时代背景与具体表现;第三章重点阐述了1952——195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学习借鉴苏联模式的过程,结合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对外国教育史学科由模仿借鉴苏联到探索走自主化道路的转变深入剖析;第四章重点谈及外国教育史学科艰难的“中国化”过程(1956——1966年),对这十年间外国教育史学科领域的各种变化多加提及,以便为当前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现状找到历史根源;最后一章谈的是从1949——1966年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17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与反思启示,以冀对当下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多有裨益。

二、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论文提纲范文)

(1)重思《什么是艺术?》中“内容”与“形式”的疑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评史:“内容”与“形式”的分野
二、区分与联结:托尔斯泰艺术观中的莫比乌斯带
三、“整全”的美学
四、重启“托尔斯泰问题”:思想家与艺术家

(2)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英美研究现状
    第三节 俄罗斯研究现状
第二章 历史与心灵:《战争与和平》的双层艺术结构
    第一节 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
    第二节 “我—我”:时空中的自我对话
    第三节 “我—他”:空间中的位移越界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经纬交织的异质性
第三章 “爱”的同一:《安娜·卡列尼娜》的网状叙事机制
    第一节 对话与同一:走向上帝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融入共同
    第三节 罪恶与救赎:回归本然
第四章 人性的苏醒与回归:《复活》的空间叙述机制
    第一节 怪诞的世界图景:“监狱”与“自然”
    第二节 “上帝”的审判:有限性与无限性
    第三节 双向救赎:自我与他者
第五章 丰富的人生履历: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第一节 从贵族走向平民化
    第二节 从卢梭到叔本华:自然良知与自由意志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
    第四节 批评家与小说家
    第五节 社会历史语境的越界:走向更广的文化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契诃夫小说的象征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象征与象征主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契诃夫小说象征的运用
    一、意象象征
        (一)标题的象征
        (二)物象的象征
    二、情节象征
    三、环境象征
    四、人物象征
        (一)人物身份的象征
        (二)人物外貌的象征
        (三)人物语言的象征
        (四)人物姓名的象征
第二章 契诃夫小说的象征特色
    一、象征与情节的融合性
    二、象征客体的系统性
        (一)系统性的天气象征
        (二)具有典型特征的群体形象
    三、象征细节的反复性
第三章 契诃夫小说象征艺术的影响
    一、对俄国象征主义者的影响
    二、对域外作家的影响
    三、对文学思潮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战争与和平》的经典性
    第一节 恢弘壮阔的英雄史诗
        一、百科全书式的内容
        二、独特的叙事方式
        三、细致的人物塑造手法
    第二节 丰满立体的人物百科
        一、君主和着名将领形象
        二、人民的集体形象
        三、贵族青年形象
        四、女性形象
第二章 《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天使的代表——娜塔莎
        一、热情烂漫人见人爱
        二、贤惠有爱爱国情怀
    第二节 博爱的形象——玛丽娅
        一、相貌平平虔诚宽容
        二、仁慈善良坚韧顽强
    第三节 次要女性人物
        一、放浪不羁的海伦
        二、渴望幸福的丽莎
        三、克己牺牲的索尼娅
    第四节 托翁笔下的典型女性类型
        一、纯真质朴的女性
        二、内心贪婪的女性
        三、卑微隐忍的女性
第三章 《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观
    第一节 不同性格与品质下的人生命运
        一、品行纯良与幸福人生
        二、言行放荡与悲惨下场
        三、举止懦弱与凄凉结局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的女性观
        一、女性审美观——内在美
        二、女性幸福观——贤妻良母
        三、女性价值观——爱国奉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文学期刊与文学研究关系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
    第一节 1978-198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介
        一、70年代末期对俄苏文学的评介概况
        二、8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新趋势
        三、特殊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文学故事
    第二节 1990-199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论
        一、苏联解体对9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90年代对俄苏文学的评论概况
        三、逐步深化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第三节 2000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研究
        一、不断深化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二、中国视角下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三、巴赫金理论研究的繁荣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作家作品研究
    第一节 19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二、屠格涅夫研究
        三、普希金研究
    第二节 过渡期俄苏作家研究
        一、列夫·托尔斯泰研究
        二、高尔基研究
        三、契诃夫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一、马雅可夫斯基研究
        二、肖洛霍夫研究
第三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评论的栏目设置分析
    第一节 早期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
        一、俄苏作家纪念类栏目
        二、笔谈、会议纪实与综述类栏目
    第二节 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命名与变化
        一、栏目初创时期的命名
        二、栏目名称的变化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创新与发展
        一、俄苏文论研究
        二、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
        三、对话俄罗斯文学的变迁与对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二)直观教学法运用到识字教学中的优势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直观教学法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识字能力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一、培智学校学生的识字能力情况
        (一)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能力情况
        (二)孤独症学生的识字能力情况
    二、直观教学法对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干预效果的相关研究
        (一)直观教学法的内涵
        (二)识字能力及其测量
        (三)直观教学法对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的干预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启示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教育实验法
        (二)测验法
    四、研究工具
        (一)自编《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测验》
        (二)自编《直观教学课堂观察评价表》
    五、实验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自变量
        (三)因变量
        (四)控制变量
    六、数据处理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结果比较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总体识字能力前测结果比较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识字能力三要素前测结果比较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比较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总体识字能力后测结果比较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识字能力三要素后测结果比较
    三、实验组培智学校学生识字水平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一)实验组培智学校学生总体识字水平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二)实验组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四、对照组培智学校学生识字水平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一)对照组培智学校学生总体识字水平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二)对照组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五、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识字水平前测结果比较分析
        (一)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总体识字情况前测比较分析
        (二)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前测比较分析
    六、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识字水平后测结果比较分析
        (一)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总体识字情况后测比较分析
        (二)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后测比较分析
    七、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识字能力前测与后测结果比较分析
        (一)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总体识字水平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二)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八、实验组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前测与后测结果比较分析
        (一)实验组孤独症学生总体识字水平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二)实验组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前测与后测比较分析
第五部分 讨论与教育建议
    一、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干预效果分析
        (一)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总体识字能力干预效果分析
        (二)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三要素干预效果分析
        (三)直观教学法对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识字能力干预效果比较分析
    二、产生上述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二)研究者的细致观察
        (三)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自身的特点
    三、教育建议
        (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
        (二)善于用直观教学法的步骤和技巧,管理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教学步骤简单具体清晰,指导语简短有力,语气清楚坚定
        (四)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一)进一步增加被试数量
        (二)扩展干预环境
        (三)加强观察者一致性的测量
        (四)开展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学内容一览表
    附录二 :《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测验记录表》
    附录三 :识字教学课堂实录(部分)
    附录四 :《直观教学课堂观察评价表》
致谢

(7)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初中语文儿童题材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题材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第一节 儿童题材作品为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提供资源
        一、培养审美感知力
        二、丰富审美想象力
    第二节 儿童题材作品在初中语文德育中有重要作用
        一、促进道德认知
        二、深化道德情感
    第三节 儿童题材作品有利于初中语文智育的开展
        一、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二、训练写作能力
第二章 初中语文中的儿童题材作品教学现状
    第一节 儿童题材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缺位与不足
        一、初中生对儿童题材作品的认知、学习情况调查
        二、教师对儿童题材作品的了解、教学及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第二节 “部编本”语文教材儿童题材作品选文的局限性
    第三节 初中儿童题材作品教学方式的固化
第三章 初中语文中的儿童题材作品教学实践策略
    第一节 基于儿童本位选取教学文本
        一、作品编排的优化
        二、平衡时代作品,贴近学生生活
        三、呈现多样化的价值观,训练批判性思维
        四、开发幽默儿童题材作品的文学资源
    第二节 构筑灵活清晰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衍生结构”优化教学目标
        二、灵活设计教学模式
    第三节 读写并重的长期教学策略
        一、朗读和精读文本
        二、触发式创作引导
    第四节 引导多元深入的教学活动
        一、多元深入的课堂解读
        二、多元深入的课外拓展活动
结语
附录 A 初中生对儿童题材作品的认识及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 B 教师对儿童题材作品的了解、应用及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参考文献
    一、理论着作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2 1975—1985:战时场景的纪实性再现
    2.1 原型人物的艺术塑造
    2.2 “复调”叙事下的道德主题凸显
3 2000—2012:战争历史的主观化书写
    3.1 主体视阈中的战争聚焦
    3.2 “对话”场域内的战争反思升华
4 2013—2017:全知视域中的战争观照
    4.1 人物话语间的思想表征
    4.2 空间隐喻中的普世理想表达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10)1949-196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选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一、建国前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概述(1901——1949)
    (一)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引进(1901——1921)
    (二)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兴盛与停滞(1921——1949)
        1、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兴盛(1921——1937)
        2、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停滞(1937——1949)
二、1949——1952 年的教育改革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转向
    (一)新中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起步的时代背景
        1、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定与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延续
        2、苏联教育学和教育史理论着作的引进
    (二)高等师范院校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开设
        1、师范学校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历史沿革
        2、1949——1952 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地位的确定
三、1952——1956 年外国教育史学科的重建
    (一)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转化:由西式到苏式
        1、确立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取向
        2、确立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
        3、五十年代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批判运动
    (二)苏联教育史文献的继续引进
        1、高等师范院校苏式教育史教材的采用
        2、外国教育史刊物的变化
        3、外国教育史课程地位的变化
    (三)“苏式”教育史研究队伍的培养
        1、苏联专家“来华”与中国学生“留苏”
        (1)苏联专家访华对新中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建议
        (2)中国学生“留苏”
        2、培养“苏式”外国教育史工作者的起步
        3、“苏式”培养过程对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影响
四、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中国化的艰难探索(1956——1966)
    (一)对教育史课程“苏联范例”的反思
    (二)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本土化
    (三)建立“中国化”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浅尝
        1、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2、外国教育史教材体系中国化的探索
        (1)从教材体例与教材内容来讲
        (2)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来讲
五、1949——1966 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验与教训
        1、加强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史料建设
        2、提高外国教育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3、壮大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队伍
        4、加强外国教育史领域的学术争鸣意识
    (二)反思与启示
        1、提高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地位
        2、树立学科独立意识
        3、增强学科现实意识
        4、加强对外交流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思《什么是艺术?》中“内容”与“形式”的疑题[J]. 梁世超. 俄罗斯文艺, 2021(02)
  • [2]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D]. 孙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契诃夫小说的象征手法研究[D]. 冉德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杨小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D]. 刘枝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直观教学法对三年级培智学校学生识字能力的干预研究[D]. 王鲁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8]初中语文儿童题材作品教学研究[D]. 陈浩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研究[D]. 公冶健哲. 浙江大学, 2020(08)
  • [10]1949-196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赖鑫.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阅读《托尔斯泰论教育》(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