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民教育商业化是谬误

将国民教育商业化是谬误

一、把国民教育企业化是一种谬误(论文文献综述)

陶海洋[1](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说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燕志华[2](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姚剑文[3](2006)在《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经济形态、政治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变迁与转型,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一时“道德失范”、“诚信危机”、“信用危机”等频频印入眼帘。今日,当我们承认中国的道德建设问题同样面临着西方开启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冲击的时候,应该说中国理论界对西方学者回应现代化进程而作的对道德危机问题的理论思考的借鉴和参照,就尤显得必要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但问题在于,我国当前遭际的道德危机问题可能更复杂、更深刻,不仅存在着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断裂,而且有着中国和西方在不同地域上形成的文化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差异。因此,思考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就不仅需要关注时代性的因素,更需要关注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与西方在文化和社会政治结构差异上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性因素,亟需作中国社会政治史和伦理实践史的考察。虑及于此,这里遂转向社会政治结构分析的视角,从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结合伦理学的分析,以“道德维系机制”为立足点,在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当代中国遭际的道德危机问题。其实,道德能否发挥其功能、保持自身的稳定和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践行,不仅有社会道德体系本身的原因,也不仅有法律制度建设、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而且也离不开相应的道德维系机制。一般说来,凡是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实现了道德维系机制的转型。路德的宗教改革,恰恰在基督教通过外在的教会维系道德的机制出现危机时,成功实现了基督教通过内心对“上帝”的信仰维系道德的机制转型,为西方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主义精神”和伦理基础,避免了大范围道德危机的出现。本文以结构功能分析和比较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探讨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结构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其中,对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的分析,并不过多关注道德之合理性、科学性或真理性的形而上学式回答,而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社会政治结构转型,将道德置于历史过程和社会政治结构当中,探讨道德维系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关系。因此,将道德问题的分析从哲学、伦理学维度转向社会政治学维度,则成为本文的着力点和力求把握的主题,并试图从道德维系的角度,对中国在近现代转型中所遭致的深刻道德危机给予另一路向的解释,继而,从中探讨道德维系与政治、国家政权的关系,将道德的维系置于更稳定、更坚实的基础之上,走出现代化进程所引致的道德危机困局。本文结构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章。导言以当代中国遭际的道德危机为分析对象,在评述理论界思考道德危机及其解决之道的路向的基础上,引出本文的分析思路,即在社会政治结构当中思考道德维系问题。第一章,主要考察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生成。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孕生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和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之中,在长期的历史演化和社会政治动荡与秩序整合中逐步成型。期间,伴之于历史主体的实践选择:包括儒家知识分子尤其是原始儒家基于“天道”认识的文化道德使命对其的理论型塑和政治统治者基于政治秩序与政治合法性的需要而对它的自觉接纳与模塑。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生成是

刘东华[4](2005)在《论订单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探索色彩浓厚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教育问世后即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订单教育已愈来愈被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广泛接受;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地理论研究,订单教育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概念解析和培养模式的建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订单教育存在被泛化的倾向,似乎只要与企业联系,只要与就业有关系,就可以称之为“订单教育”。那么,订单教育缘何而起?究竟什么才是订单教育?推行订单教育的现实基础何在?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行订单教育呢?本文以此为研究的脉络,从订单教育的起源入手,逐一给出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比对、分析,考证订单教育的起源,勾勒了其产生的背景。继而归纳目前订单教育的实践形式,一一甄别,初步明确了订单教育的培养模式,并与美国社区学院的合同培训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指出“订单”仅仅是表象,订单教育在职业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要有别于其它培养模式;第二部分则是从寻求职业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切入,在辨析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并付诸实施的恰当时间的基础上,借鉴德国模块式培养方案,构建以“2+X”结构为鲜明特色的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给出了订单教育的概念诠释;第三部分分别以职业学校、企业、学生、政府为视角,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各方推行订单教育的利益诉求,明晰订单教育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具备推行订单教育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针对推行订单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建立保障机制和创建良好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行订单教育的对策性建议。

赵公明,张荣伟[5](2004)在《回眸与展望:中国教育产业化》文中研究说明

江金妹[6](2000)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文中指出

朱文琴[7](1999)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纪宝成指出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文中研究说明

二、把国民教育企业化是一种谬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国民教育企业化是一种谬误(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2)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3)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节 当代中国道德危机分析
        一、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之体认
        二、对当代中国遭际道德危机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的思考路向综述
        三、西方理论界对道德危机问题的思考路向简述及其对分析中国道德危机问题的启迪
        四、小结:当代中国道德维系机制的构建与道德建设
    第二节 基本概念阐析
        一、道德维系机制
        二、道德濡化
        三、道德承化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生成
    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生成基础
        一、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生成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生成的社会政治结构
    第二节 早期儒家对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理论型塑
        一、“绝天地通”与“礼崩乐坏”:早期儒家理论致思的背景
        二、由经验而先验的论证和重传统的保守倾向:早期儒家的理论思维取向
        三、道德的终极依据与道德的维系
    第三节 现实政治发展的实践选择和模塑
        一、春秋战国之混局与政治统治者的尚“法”抑“儒”之政策取向
        二、汉初之与民休息与崇尚“黄老”之学
        三、西汉的反思与儒家的复兴和独尊
第二章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结构
    第一节 国家政权的道德教化
        一、乡举里选、科举取仕的制度性道德教化
        二、吏治“官箴”的劝诫性道德教化
        三、借助家族制度的日常性道德教化
        四、型塑道德典型和象征物的激励性道德教化
    第二节 儒家文化的道德濡化
        一、儒家文化与政治法律制度的道德“化”
        二、儒家文化与个人道德素质的涵养
        三、儒家文化与家族制度的道德力量
    第三节 社会精英的道德承化
        一、儒家知识分子与承“道”意识和行为
        二、士大夫之道德风范
        三、循吏与道德教化
        四、士绅与乡村社会道德秩序
第三章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解体
    第一节 国家政权道德教化的式微
        一、皇权“天命”的陨落与道德教化职责的放逐
        二、科举制度的危机与制度化道德教化的中断
        三、传统官僚制度和宗族组织的变迁与道德教化依托的缺位
        四、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之下对国家政权道德教化的检省
    第二节 儒家文化道德濡化的衰微
        一、儒家文化的时代性危机及其边缘化
        二、法治治理理念对德治治理理念在制度上的替代
        三、文化系统道德功能和使命的弱化
    第三节 社会精英道德承化的中断
        一、“士君子”阶层的分化和转型与新型社会精英道德责任体认的淡化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精英道德价值取向的弱化
        三、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与社会精英自我“神性”内在确认的消褪
第四章 现代化转型与道德维系机制的现代性问题思考
    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解体与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相关性
        一、国家政权道德教化的式微与道德社会化的阻滞
        二、儒家文化道德濡化的衰微与社会道德秩序的脆弱化
        三、社会精英道德承化的中断与社会道德支柱的崩塌
    第二节 现代民主政治与国家政权的道德责任
        一、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二、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评述
        三、现代自由民主政治与其道德基础
        四、“政教分离”与国家政权的道德责任
    第三节 先进文化建设与道德担当
        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去“政治工具化”的理解
        二、先进文化建设与理想、崇高
        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第四节 法律制度化向度与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
        一、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二、多元道德价值与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的必要性
        三、社会主导道德价值与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的取向
结论:政教分离与“以德治国”: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政治之维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后记
论文详细摘要

(4)论订单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订单教育的起源与现状
    1.1 订单教育的起源
        1.1.1 关于订单教育起源的各种观点
        1.1.2 订单教育起源的各种观点比对
        1.1.3 订单教育的起源与背景
    1.2 当前订单教育几种主要实践形式的透视
        1.2.1 当前订单教育的几种主要实践形式
        1.2.2 当前订单教育几种主要实践形式的甄别
    1.3 订单教育与合同培训的比较
        1.3.1 美国社区学院的合同培训模式
        1.3.2 订单教育与合同培训的比较
第二章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2.1.1 “2+X”结构的构想
        2.1.2 关于“2+X”结构的思考
    2.2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2.1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理念
        2.2.2 订单教育的课程模式
    2.3 基于“2+X”结构的订单教育概念诠释
        2.3.1 订单教育的概念诠释
        2.3.2 订单教育的特征
    2.4 与订单教育德国模块化培养方案的比较
        2.4.1 德国的模块化培养方案
        2.4.2 订单教育与德国模块化培养方案的比较
第三章 推行订单教育的现实基础
    3.1 职业学校参与订单教育的动因
        3.1.1 就业拉动招生,奠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
        3.1.2 “2+X”结构易于解决专业设置的“宽”与“窄”的矛盾
        3.1.3 “2+X”结构便于实现课程开发通用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1.4 订单教育密切校企关系,利于学校拓宽办学渠道
    3.2 企业参与订单教育的现实基础
        3.2.1 订单教育有助于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矛盾
        3.2.2 订单教育培养有助于企业规避培训风险与降低培训成本
        3.2.3 用工制度的改革增大企业批量吸纳新员工的可能性
        3.2.4 企业参与订单教育有利于准确掌握劳动力能力信息
    3.3 学生参与订单教育的动力
        3.3.1 有助于改变因用工信息不对等而处于劳动力市场弱者的状况..
        3.3.2 订单教育增大个人教育选择的博弈胜算
    3.4 教育行政部门提倡推广订单教育的动因
第四章 当前订单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4.1 当前订单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
        4.1.1 订单具有不确定性
        4.1.2 职业学校推行订单教育的误区
    4.2 建立保障机制,夯实推行订单教育的内部基础
        4.2.1 企业的需求与支撑是实行订单教育的必要条件
        4.2.2 办学实力和专业优势是学校获取订单的根本
        4.2.3 建立学校与社会间的教育信息网络,学校主动寻求订单
        4.2.4 设立专门机构,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4.2.5 围绕质量评价标准,校企共同强化过程管理
        4.2.6 加大对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力度,奠定物质基础
        4.2.7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3 创建良好外部环境推动订单教育的发展
        4.3.1 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是实行订单教育的有效载体
        4.3.2 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把国民教育企业化是一种谬误(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2]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3]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D]. 姚剑文. 苏州大学, 2006(12)
  • [4]论订单教育[D]. 刘东华. 天津大学, 2005(05)
  • [5]回眸与展望:中国教育产业化[J]. 赵公明,张荣伟. 教师博览, 2004(01)
  • [6]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J]. 江金妹.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3)
  • [7]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纪宝成指出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J]. 朱文琴.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S2)

标签:;  ;  ;  ;  ;  

将国民教育商业化是谬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