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分析

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分析

一、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分析及其控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鸿雁[1](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陈国玲[2](2017)在《滇池流域沉水植物对水体氨氮浓度指示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部分湖泊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沉水植物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衰退和消失的现象普遍存在,pH的升高是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重要因素,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氮源,是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素。前期的野外调查中发现在氨氮浓度污染状况差异极大的河流间沉水植物种类差异极大,我们推测沉水植物可能是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敏感指标。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水体氨氮浓度的响应模式,探讨导致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的驱动因子,选用沉水植物作为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指示性生物,可以深入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为沉水植物的恢复以及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通过室内控制培养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探究不同pH值环境下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氨氮浓度,结合沉水植物野外调查数据、水质监测数据和相关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探究不同pH值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水体氨氮浓度的指示作用,寻找滇池入湖河流(船房河、大清河、海河和宝象河)水质氨氮浓度的指示性生物。研究结果如下:(1)入滇河流中共发现5种沉水植物,分别为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海草花(Ottelia acuminata)。不同河段间沉水植物的种类和优势物种存在极大差异(如:在氨氮浓度污染极其严重的海河未发现有沉水植物生长,氨氮浓度污染较严重的宝象河以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为优势物种,在氨氮污染较小的船房河和大清河的下游河段以黑藻为优势物种)。(2)PCA分析、RDA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是沉水植物分布变化和沉水植物种类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黑藻相比,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较喜好富营养和碱性环境。(3)室内培养发现低浓度的氨氮促进沉水植物生长,但高浓度的氨氮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氨氮对沉水植物死亡率的影响受pH值限制,当pH值升高时,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氨氮浓度下降(如:随着pH值从7上升到8.5,导致黑藻死亡的氨氮浓度从12mg/L下降到2mg/L,导致金鱼藻死亡的氨氮浓度从高于16mg/L下降到3mg/L,导致篦齿眼子菜死亡的氨氮浓度从高于16mg/L下降到8mg/L)。因此,氨氮和pH的协同作用是沉水植物死亡衰退的驱动因素,且pH值越高,驱动作用越明显。(4)野外调查发现,当黑藻为优势物种、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为偶见物种时,河段水体氨氮浓度低于1mg/L时,pH低于8。当篦齿眼子菜和金鱼藻为优势物种、黑藻是偶见物种时,水体氨氮浓度为0.53 mg/L时,且pH低于8。而当河段内未发现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生长时,其水质氨氮浓度超过8 mg/L时,且pH为88.5,这样的野外调查结果与室内培养结果比较相一致。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的出现与否和优势物种的变化可以作为特定pH条件下水质氨氮浓度污染状况的评价指标。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滇池入湖河流水质监测、沉水植物的恢复以及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韦力元,王真,洪松[3](2016)在《气象与水质对滇池草海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滇池的叶绿素a含量与气象条件、水质因子的关系,利用滇池地区气候资料检测数据和滇池草海水质理化指标监测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来分析叶绿素a与总磷、总氮、透明度、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等水质因子及光照、温度、风速、降水等气象条件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水质因子中总磷与滇池草海叶绿素a含量正相关,而总氮、透明度分别与叶绿素a负相关;(2)气象条件中总辐射、降水量对滇池草海叶绿素a含量影响显着。滇池草海中总氮已经超过常规研究中对叶绿素a限制的上限,已经完全不再限制叶绿素a的生长。因此滇池草海水体可能是磷限制性湖泊。因此现阶段滇池富营养化的控制以控制总磷水平为主,同时提高水体透明度,短期控制中可以考虑采用人工降雨等气象控制予以辅助。

陈国玲,苏怀,兰丹,王泽丽,朱正峰[4](2016)在《不同浓度氨氮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氨氮浓度指标的指示性生物,研究不同浓度(0.2 mg/L、0.5 mg/L、1mg/L、2mg/L、4mg/L、8mg/L、16mg/L)氨氮(NH4+-N)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株高、分支、鲜重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2mg/L、0.5mg/L、1mg/L)氨氮促进黑藻生长,高浓度(2mg/L、4mg/L、8mg/L、16mg/L)氨氮抑制黑藻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为416mg/L的氨氮导致黑藻死亡,且浓度越高死亡率越大,当浓度为16mg/L时,试验至第4周黑藻全部死亡。野外调查发现,黑藻为优势物种的河段,其水质氨氮浓度不超过1mg/L,黑藻为消失性物种的河段,其水质氨氮浓度不低于4mg/L。室内培养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一致,因此,黑藻可以作为水质氨氮浓度的指示性生物。

余敏[5](2016)在《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启动、最大增长的春化过程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2014年实验证实滇池铜绿微囊藻具有春化作用,这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人类开始认识到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活动对低温有需求。为认识滇池铜绿微囊藻大暴发的条件,需要了解该藻高温休眠后藻生长启动的低温诱导关系、藻大暴发需要的春化过程,以及冬季变化的低温与藻春化过程的关系等,为此,开展了不同变温实验和诱导低温连续诱导实验,分析藻春化过程与诱导低温间的关系,研究藻高温休眠后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和藻最大增长率的春化过程、低温间的掩盖作用、间断春化过程的累积作用等。实验结果与结论如下:结果与分析:(1)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诱导时间/诱导低温)实验中,31℃高温休眠处理1d后,最短诱导时间与诱导温度的关系呈“V”型,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为12h/14℃、11h/13℃、9h/12℃、7h/11℃、6h/10℃、7h/9℃、8h/8℃、10h/7℃,10℃为最适诱导低温。(2)藻增长的最大春化过程实验中,藻增长率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增长率与诱导时间呈正相关。当处理时间达到45d时,藻增长率由最初的17.7%达到最大值42.2%。表明10℃低温作用于藻时,藻最大增长率的春化过程是45d/10℃。(3)诱导低温间的掩盖作用实验中,当处理温度由14℃→13℃→12℃→11℃→10℃降低时,增长率从1.1%上升到27.0%;,当处理温度由10℃→9℃→8℃→7℃降低时,增长率从27.0%下降到3.8%,诱导低温间有掩盖作用。(4)诱导低温间的累积作用实验中,当处理温度由14℃→13℃→12℃→11℃→10℃降低时,10℃间断出现共12d,12d时的增长率为27.0%,与10℃连续处理处理12d的增长率26.2%一致,说明诱导低温间具有累积作用;当处理温度由10℃→9℃→8℃→7℃降低时,诱导低温间不具有累积作用。(5)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饱和密度实验中,藻类经低温诱导后的生长趋势都为:藻增长缓慢→藻增长快速→藻增长趋于平稳→藻逐渐死亡,当藻增长趋于平衡时藻达到饱和密度为1010个/L。(6)对滇池铜绿微囊藻的定义讨论分析,滇池的铜绿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9℃,太湖的铜绿微囊藻为25℃。研究结论:(1)最适诱导低温的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最短。(2)滇池铜绿微囊藻暴发需要特定的春化过程(低温过程)。(3)强诱导低温掩盖弱诱导低温的藻春化作用,但在107℃内,这种掩盖作用是短时间的。(4)诱导低温在1410℃波动对藻作用过程中,最强低温的间断春化过程具有累积作用,而诱导低温在107℃波动交替对藻作用过程中,最强低温的间断春化过程则没有累积作用。(5)滇池的铜绿微囊藻藻生长的饱和密度为1010个/L。(6)生长在滇池的铜绿微囊藻是铜绿微囊藻中适应云贵高原湖泊的一个生态型,即滇池铜绿微囊藻,学名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Dianchi Lake。

刘敏[6](2014)在《近百年来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历史与影响机制 ——以沉积物摇蚊幼体为例》文中指出人类活动引发的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很多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位于滇中地区的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过度开发,使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湖泊营养盐大量富集、水生植被大面积消失、蓝藻持续爆发,湖泊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渐消退。水体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生物生物量与群落变化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开展湖泊调查与水质评价的重要生物指标。现代调查表明近三十年来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在优势种和生物量等方面出现明显变化,但对其变化的长期历史及主要驱动因素的识别还缺乏系统研究,对该重要生态系统组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滇池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并为开展有效的生态修复与湖泊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摇蚊幼体这一重要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应用湖泊沉积物多指标分析并结合现代监测数据,重建了近100年来滇池湖泊水体环境变化的历史与摇蚊幼体的响应模式,通过与现代监测数据近三十年的对比评价沉积物摇蚊指标的可靠性,进一步对沉积物中摇蚊生物量与群落变化的分析,定量甄别了控制其生物量与优势种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了滇池湖泊生产力与水生植被的变化对摇蚊群落变化起驱动作用。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滇池湖泊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与现代监测数据显示的变化趋势一致。滇池湖泊中摇蚊的总密度在近几十年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且目前摇蚊群落以耐缺氧的物种Chironomus密度最大,而以前的优势物种Einfeldia近年来基本消失。(2)沉积物色素记录显示,20世纪60年代滇池开始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同时水生植物的覆盖度逐渐降低且优势种明显变化,两个因素共同对摇蚊群落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

郑茜,段立曾[7](2014)在《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继而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已有的研究从富营养化特征、机制、演化以及生态、工程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其1980—2010年湖泊水体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生化需氧量及营养状况指数等均指示和记录了近30年来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特征及演化过程。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的典型性与差异性、富营养化演化及其修复现状的背景下认为: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好转大多只是季节性或区域性迹象,云南高原湖泊整体上乃处于持续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状态,部分湖泊因为周边农业用地和建设的扩展已经导致湖泊处于不可恢复状态,抚仙湖、阳宗海等湖泊周边因开发需水量大,导致湖泊水位出现快速下降和湖容大量减少。进一步对云南高原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开展更大时间尺度的研究,特别是湖泊变化机理的研究和趋势预警的升级是今后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汤浩[8](2012)在《离岸消浪堰式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掠夺式的开发以及不合理的利用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湖滨带生态系统被严重退化。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湖滨带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研究和实践,然而对恢复以后的效果评价还比较欠缺。本文以无锡市太湖贡湖湾离岸消浪堰式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生态修复效果。离岸消浪堰式湖滨生态修复工程系采用离湖岸线一定距离的桩基消浪堰,在湖堤硬质化、湖滨植被带缺失的湖滨带实现控浪促淤,形成半封闭型的人工湖湾以恢复湖滨植被带的工程措施。修复工程形成了堰内挺水植物区、堰内沉水植物区和堰外开阔水体3个生境梯度带。本研究于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工程区3个生境梯度带的水质以及底泥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比较梯度带各主要水质指标的年平均值发现,各梯度间的差异虽不显着,但仍存在一定的趋势。其中,堰内Ⅰ带、Ⅱ带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正磷酸盐和总磷的浓度总体上低于堰外的Ⅲ带,但氨氮和总氮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表明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体亚硝态氮、硝态氮、正磷酸盐和总磷的浓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氨氮和总氮的污染负荷。(2)比较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各梯度带的水质状况,亚硝态氮、硝态氮和Ⅰ带的总氮在两个时期总体上都是堰内浓度低于堰外,但生长季更显显着;氨氮在生长季内堰内浓度高于堰外,但在非生长季堰内浓度低于堰外:磷元素在非生长季较生长季改善程度更大。(3)按全年各主要水质指标变异系数的大小排序,氨氮、总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正磷酸盐和总磷依次变小,同时各指标在不同的梯度带的变幅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硝态氮和正磷酸盐在堰内的变幅小于堰外,但氨氮和总氮的变幅远大于堰外。(4)梯度带间比较,亚硝态氮、硝态氮与正磷酸盐的极大值在消浪堰内小于堰外,表明工程有助于抑制亚硝态氮、硝态氮与正磷酸盐极高浓度的出现;但氨氮、总氮在消浪堰内的极大值高于消浪堰外,工程措施在生长季末期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氨氮、总氮等水质指标的恶化。(5)水生植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工程区内底泥中营养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同时挺水植物在去除有机质、氮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能力上较沉水植物更具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离岸消浪堰式修复工程总体上有利于水质以及底泥部分指标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也易导致水体氨氮浓度过高和局部缺氧状况,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扩大堰内开敞水面的面积,增加水体的溶氧,促进硝化作用;在非生长季应积极处理水生植物的残体,减轻因腐烂分解引起的二次污染。

王家齐[9](2012)在《高原深水湖泊磷污染源解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以贵州红枫湖为例》文中认为湖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我国60%以上湖库已呈富营养化状态且大部分限制因子为磷。因此,要控制湖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对磷等营养盐的来源做系统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治理。近年来关于太湖等浅水湖泊磷污染研究较多,而对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的深水型湖泊磷污染特别是源解析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以云贵高原乌江水系的红枫湖为例,研究喀斯特地区高原深水型湖泊水体磷污染来源、磷的形态和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模拟计算水体的磷环境容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总量控制目标和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通过对红枫湖流域进行现场布点和定期监测,研究了红枫湖水体磷污染来源特征,对红枫湖水体中磷污染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红枫湖水体中总磷通过4条主要入湖河流输入负荷为71.03t/a,羊昌河、后六河、麻线河和桃花源河输入总磷负荷比例分别为79.61%、9.97%、7.19%、3.22%。并且枯水期总磷负荷只有丰水期的44%,表明红枫湖磷的来源具有显着的季节性。4条河流中悬浮态磷与总磷比例范围为51.67%~81.63%,红枫湖外源磷输入以悬浮态磷为主。(2)红枫湖流域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总磷浓度为0.80mg/L,低于北方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总磷为0.48mg/L远低于太湖流域。水田径流总磷浓度为0.10mg/L,各种类型用地径流总磷流失负荷范围为5.5kg/hm2·a~13.44kg/hm2.a,略高于太湖流域。(3)红枫湖湖区大气降水中总磷浓度为0.082mg/L,比我国南方均值高63.4%。红枫湖大气降水悬浮态磷占总磷比例为60.8%。比太湖流域高14.1个百分点。(4)红枫湖底泥总磷平均含量为1498.2mg/kg,远比太湖底泥含量高。底泥中各形态磷占总磷比例Orp-P为58.6%,NaOH-P为29.91%,Ca-P为11.48%,这种比例结构有利于制约底泥中磷的释放。(5)红枫湖总磷负荷为102.53t/a,贡献由高到低为底泥释放、农业非点源、工业点源、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大气降水等,占总负荷比例分别为28.14%、27.52%、10.86%、10.69%、3.9%、3.29%。其次,对红枫湖水体中磷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水体磷的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1)红枫湖水体底层、中层和表层各形态磷浓度枯水期最大,丰水期最小。(2)红枫湖表层水体磷主要形态为溶解态磷,底层主要为悬浮态磷,总磷和溶解态磷浓度垂直分布均呈底层>中层>表层规律。湖区水体总磷水平分布极为不均,南湖高于北湖,水平分布趋势从高到低与水流方向基本一致。(3)红枫湖水体N/P在16.3-665之间,平均为100.7,磷为富营养化主要限制性因子。(4)要使红枫湖水体完全达到规定的饮用水水源地Ⅱ类和Ⅲ类水质目标要求,则需分别削减总磷82.97t/a和63.42t/a。最后,根据红枫湖磷源解析结果,结合该流域高原气候和喀斯特地形地貌特点,针对典型污染源进行治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绩效评估:(1)建设前置库和大型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拦截羊昌河等河流的磷输入,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和土地处理系统适宜高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有良好效果,建设生态缓冲带和生态沟渠是拦截、治理红枫湖农业面源磷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2)不同材料覆盖原位控制底泥磷释放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培养温度为20℃、覆盖材料用量为6.0kg/m2时,石灰石粉、粉煤灰、水泥对底泥中P043-的抑制率分别为34.7%、47.9%和52.0%。各种覆盖材料对P043-抑制率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要达到50%的抑制率,石灰石粉、粉煤灰、水泥用量分别为9.3kg/m2、7.8kg/m2和5.5kg/m2。从实验结果看,采用水泥作为覆盖材料原位控制底泥释放效果最好。(3)红枫湖磷污染非工程治理措施主要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考核河流为羊昌河和桃花源河,考核指标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补偿标准中化学需氧量为0.4万元/吨,氨氮和总磷为2万元/吨。以2010年相关数据核算,若实施该机制,贵阳市政府应补偿安顺市政府2565.98万元。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既可为治理污染筹措资金,又可促进当地政府加强污染防治。

史丽琼[10](2011)在《滇池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磷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池是我国着名的高原湖泊,具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水上航运、旅游观光、调节气候、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滇池对于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滇池流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入湖污染负荷逐步增加,滇池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升级,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治理滇池污染已成为摆在昆明市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论文于2010年春季(枯水期)调查研究了滇池全湖表层水、中层水、上覆水、表层沉积物间隙水的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正磷酸盐(SRP)的浓度及分布特征;以及相对应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总磷(TP)和各级形态磷包括:水溶性磷(Exch-P)、铝结合磷(A1-P)、铁结合磷(Fe-P)、钙结合磷(Ca-P)、闭蓄态铝结合磷(Oc Al-P)、闭蓄态铁结合磷(Oc Fe-P)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总结了磷在滇池水体中的纵向分布特征及横向区域性分布特征;分析了滇池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浓度分布梯度,探讨了滇池当前磷污染的主导污染源;探讨了磷元素在滇池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总磷、可溶性总磷、正磷酸盐浓度在滇池草海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外海,且在草海北部高于南部。外海中总磷浓度以北部湖区最高,呈现出从湖区北部到南部逐渐降低的规律。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均呈现从外海北部向中部逐渐降低然后在靠近南部晋宁及东部呈贡附近湖区增高的趋势。2)总磷在外海表层和中层水中含量分别占上覆水含量72.7%、77.1%,表层水总磷浓度略低于中层水,上覆水最高;可溶性总磷在中层水和表层水平均含量稍低于上覆水,均是上覆水可溶性总磷含量的94.3%;正磷酸盐在中层水浓度略高于表层水,上覆水最高:变化趋势比总磷缓和,比可溶性总磷显着。在草海,总磷在表层和中层水中的平均浓度分别是上覆水的72.7%、76.1%,与外海的规律一致;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在表层水和中层水中的浓度基本相同。3)草海间隙水中总磷、可溶性总磷、正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是上覆水的3.45、5.61、4.97倍。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占总磷的百分比分别为84.9%、64.3%,远高于上覆水的51.8%、44.7%。内源磷当前有可能已成为草海水体中磷污染的主导源;外海间隙水中总磷的平均浓度是上覆水的1.46倍,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占总磷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10.6%、3.5%,远低于上覆水中百分比分别为25.8%、11.3%。结果与草海相反。4)滇池外海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范围为1465.27-3650.12 mg-kg-1,平均浓度为1901.92 mg·kg-1,草海总磷平均浓度已达到3349.29 mg-kg-1。滇池草海、外海两个湖区富营养化情况均非常严重,草海最为显着,具有较高的内源磷负荷。5)外海各级形态磷含量的次序为Fe-P>Oc Fe-P>Ca-P>Exch-P>Al-P>Oc Al-P,铁结合磷(Fe-P)、钙结合磷(Ca-P)、闭蓄态铁结合磷(Oc Fe-P)的含量在同一水平上水溶性磷(Exch-P)、铝结合磷(A1-P)、闭蓄态铝结合磷(Oc Al-P)与前三者含量水平相差两个数量级。草海各级形态磷含量的次序为Oc Fe-P>Fe-P>Ca-P>Al-P> Exch-P>Oc Al-P,与总磷相同,草海各级形态磷都比外海高。

二、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分析及其控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分析及其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1.3.1 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水质理化指标
        2.3.2 浮游植物样品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5 讨论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3.1 前言
    3.2 研究地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沉积岩芯柱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地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滇池流域沉水植物对水体氨氮浓度指示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水环境生物监测及沉水植物的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1.2.2 沉水植物的研究进展
    1.3 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沉水植物调查
        1.3.1 滇池流域水环境的污染状况
        1.3.2 滇池沉水植物的现代调查
    1.4 选题缘由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选题缘由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3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野外沉水植物的调查
        2.1.3 野外水样的采集
    2.2 实验室处理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室内培养实验设计
        2.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2.3 水质指标的测定
    2.4 数理统计
        2.4.1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2.4.2 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 RDA)
        2.4.3 统计与画图软件
第三章 氨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3.1 pH=7 时,氨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3.1.1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鲜重的影响
        3.1.2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株高的影响
        3.1.3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分枝的影响
        3.1.4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死亡率的影响
    3.2 pH=8 时,氨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3.2.1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鲜重的影响
        3.2.2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株高的影响
        3.2.3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分枝的影响
        3.2.4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死亡率的影响
    3.3 pH=8.5 时,氨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3.3.1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鲜重的影响
        3.3.2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株高的影响
        3.3.3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分枝的影响
        3.3.4 氨氮对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死亡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pH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4.1 控制氨氮浓度条件下,pH对黑藻生长的影响
    4.2 控制氨氮浓度条件下,pH对金鱼藻生长的影响
    4.3 控制氨氮浓度条件下,pH对篦齿眼子菜生长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沉水植物野外调查与水质监测结果
    5.1 沉水植物野外调查
        5.1.1 沉水植物种类和群落
        5.1.2 沉水植物的分布及其相对生物量
        5.1.3 沉水植物的相对优势度
        5.1.4 沉水植物的PCA分析
    5.2 水质测定结果
    5.3 沉水植物野外调查与水质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5.3.1 沉水植物种类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3.2 沉水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指标RDA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沉水植物室内培养与野外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6.1 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野外调查与室内培养结果对比分析
    6.2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气象与水质对滇池草海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建立模型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不同浓度氨氮对黑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生长指标测定
        1.3.1 植株平均株高增长量
        1.3.2植株平均分支增长量
        1.3.3 植株平均鲜重增长量
        1.3.4 植株死亡率
    1.4 黑藻优势度的野外调查
    1.5 河流水质氨氮浓度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氨氮对黑藻生长指标的影响
        2.1.1 鲜重
        2.1.2 株高
        2.1.3 分支
        2.1.4 死亡率
    2.2 野外调查黑藻优势度与水质氨氮浓度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5)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启动、最大增长的春化过程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1.1.2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1.1.3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1.4 微囊藻概述
        1.1.5 国内外微囊藻研究现状
        1.1.6 滇池富营养化现状
    1.2 滇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Dianchi Lake)
        1.2.1 生物学特性
        1.2.2 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活动规律及原因
    1.3 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作用的发现与意义
        1.3.1 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作用发现过程
        1.3.2 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作用原理
        1.3.3 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作用意义
    1.4 课题提出及意义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课题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2.5 创新之处
    2.6 实验材料与方法
        2.6.1 实验材料
        2.6.2 实验结果记录
        2.6.3 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的实验方法
        2.6.4 藻最大增长率的春化过程的实验方法
        2.6.5 诱导低温的掩盖和累积作用的实验方法
        2.6.6 藻生长的饱和密度的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
    3.2 藻最大增长率的春化过程(简称藻生长的最大春化过程)
        3.2.1 藻最大增长率的春化过程
        3.2.2 藻最大增长率的春化过程再现性
    3.3 诱导低温间的掩盖作用
    3.4 诱导低温间的累积作用
    3.5 藻生长的密度变化
    3.6 讨论
        3.6.1 藻高温休眠被解除的最小春化过程
        3.6.2 藻暴发与春化过程
        3.6.3 诱导低温间的掩盖作用
        3.6.4 藻春化过程的累积作用
        3.6.5 滇池铜绿微囊藻的定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近百年来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历史与影响机制 ——以沉积物摇蚊幼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滇池生态环境现状
    1.3 摇蚊指标的生态指示意义与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幼体摇蚊研究现状
        1.4.1 国外幼体摇蚊研究动态
        1.4.2 国内幼体摇蚊研究动态
    1.5 摇蚊指标的生态环境评价应用
        1.5.1 温度
        1.5.2 营养水平
        1.5.3 湖泊水深与溶解氧
        1.5.4 水生植物
    1.6 研究问题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气候特征
    2.3 滇池流域基本特征
    2.4 人类活动与主要环境压力甄别
第三章 滇池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3.1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
    3.2 研究区流域环境资料收集
    3.3 沉积物分析
        3.3.1 沉积物测年方法
        3.3.2 摇蚊亚化石头壳的提取
        3.3.3 沉积物色素分析
        3.3.5 数据分析
第四章 滇池沉积物记录与多指标分析
    4.1 钻孔年代序列建立
    4.2 滇池沉积物摇蚊形态及其变化历史
        4.2.1 沉积物主要摇蚊幼虫亚化石形态
        4.2.2 沉积物摇蚊生物量的变化
        4.2.3 沉积物摇蚊群落结构变化
    4.3 滇池藻类变化的历史重建
        4.3.1 沉积物叶绿素变化特征
        4.3.2 硅藻群落变化特征
第五章 滇池近百年来生态环境变化历史与摇蚊群落响应特征分析
    5.1 滇池摇蚊现代调查与变化特征分析
    5.2 滇池摇蚊生物量与群落结构变化的机制探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摇蚊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现状、特征及机制研究
3 云南典型高原湖泊生态恢复及基底修复研究
4 展望 (Expectation)
    4.1 加强湖泊生态演化过程的研究
    4.2 物理、化学、生物演化过程的剖析和修复方法的结合
    4.3 机理研究和趋势预警的升级
    4.4 富营养化及其治理典型性、差异性、普遍适用性的有机统一

(8)离岸消浪堰式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富营养化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
        1.2.1 富营养化的现状
        1.2.2 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
        1.2.3 富营养化的治理
        1.2.4 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3 湖滨带的生态修复
        1.3.1 湖滨带的功能
        1.3.2 湖滨带的修复方法
        1.3.3 湖滨带生态恢复的评价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变异系数
        2.2.2 最小显着差数法
第三章 离岸消浪堰式生态修复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各梯度带氮素指标的年变化
        3.2.2 各梯度带的磷素指标的年变化
        3.2.3 各梯度带主要水质指标的稳定性
        3.2.4 生态恢复工程水质效应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离岸消浪堰式生态修复工程对底泥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梯度带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4.2.2 各梯度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高原深水湖泊磷污染源解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以贵州红枫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磷和磷循环
        1.2.1 磷和总磷
        1.2.2 磷的循环
        1.2.3 磷对环境的危害
    1.3 研究现状
        1.3.1 湖库中磷的来源研究进展
        1.3.2 湖库中磷存在形态研究进展
        1.3.3 湖库中磷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1.3.4 湖库磷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3.5 红枫湖磷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红枫湖污染现状研究
    2.1 红枫湖概况
        2.1.1 流域基本情况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环境
        2.1.4 土壤和植被
        2.1.5 人口与经济发展
    2.2 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2.2.1 环境污染事件
        2.2.2 常规监测断面设置
        2.2.3 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过程及特征
    2.3 水体营养状态分析
        2.3.1 总磷变化分析
        2.3.2 营养状态分析
    2.4 水质变化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枫湖磷污染来源解析
    3.1 前言
    3.2 样品和分析方法
        3.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3.2.2 样品分析
    3.3 入湖河流磷形态及通量分析
        3.3.1 监测断面设置
        3.3.2 结果与讨论
    3.4 红枫湖水体中磷污染源解析
        3.4.1 工业点源磷污染负荷分析
        3.4.2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磷负荷分析
        3.4.3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磷负荷分析
        3.4.4 农业非点源污染磷负荷分析
        3.4.5 大气降水磷负荷分析
        3.4.6 底泥释放磷负荷分析
        3.4.7 红枫湖磷负荷和年累积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枫湖水体磷的时空分布研究
    4.1 前言
    4.2 样品和分析方法
        4.2.1 布点和样品采集
        4.2.2 样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枫湖水体中磷的时间分布特征
        4.3.2 红枫湖水体中磷的垂直分布特征
        4.3.3 红枫湖水体中磷的水平分布特征
        4.3.4 红枫湖水体中氮磷比分析
        4.3.5 红枫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4.3.6 红枫湖水体磷容量分析及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枫湖磷污染控制技术及政策研究
    5.1 前言
    5.2 入湖河流磷污染控制技术
        5.2.1 前置库集成技术
        5.2.2 湿地公园处理技术
    5.3 工业点源磷污染控制技术
    5.4 农村生活污水磷污染控制技术
    5.5 农业非点源磷污染控制技术
    5.6 底泥释放磷污染控制技术
        5.6.1 环保疏浚
        5.6.2 化学控制技术
        5.6.3 原位生物控制技术
        5.6.4 原位修复重要性分析
        5.6.5 原位覆盖控制技术
    5.7 原位覆盖控制底泥中磷污染释放模拟研究
        5.7.1 实验材料
        5.7.2 实验装置
        5.7.3 实验方法
        5.7.4 结果与讨论
    5.8 内源磷污染控制技术
    5.9 生态补偿机制
        5.9.1 生态补偿的主体及客体
        5.9.2 生态补偿考核河流及断面的确定
        5.9.3 生态补偿因子及补偿标准
        5.9.4 生态补偿金计算方法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创新与特色
    6.2 主要结论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滇池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磷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区域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工作执行情况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
        2.1.1 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分析
        2.1.2 沉积物中磷分级浸取发展趋势
    2.2 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释放
        2.2.1 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2.2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采样点的设置
    3.2 样品的采集
        3.2.1 水样品的采集
        3.2.2 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3.3 样品的前处理
        3.3.1 间隙水的制备
        3.3.2 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
    3.4 室验室分析
        3.4.1 水样品的分析
        3.4.2 沉积物样品的分析
第四章 水体及间隙水中磷的分布特征分析
    4.1 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磷浓度水平
    4.2 滇池水体总磷、可溶性总磷、正磷酸盐区域性分布特征
        4.2.1 滇池水体总磷分布特征
        4.2.2 滇池水体可溶性总磷分布特征
        4.2.3 滇池水体正磷酸盐分布特征
        4.2.4 滇池水体各形态磷纵向分布特征分析
    4.3 表层沉积物间隙水总磷、可溶性总磷、正磷酸盐分布特征
        4.3.1 间隙水中总磷分布特征
        4.3.2 间隙水中可溶性总磷分布特征
        4.3.3 间隙水中正磷酸盐分布特征
        4.3.4 沉积物-水界面上覆水与间隙水中各形态磷对比分析
第五章 表层沉积物中磷分布特征分析
    5.1 表层沉积物总磷及各形态磷浓度水平
    5.2 表层沉积物总磷分布特征
    5.3 表层沉积物各级磷形态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分析及其控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2]滇池流域沉水植物对水体氨氮浓度指示作用的研究[D]. 陈国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3]气象与水质对滇池草海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J]. 韦力元,王真,洪松.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10)
  • [4]不同浓度氨氮对黑藻生长的影响[J]. 陈国玲,苏怀,兰丹,王泽丽,朱正峰.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7)
  • [5]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启动、最大增长的春化过程等研究[D]. 余敏. 重庆大学, 2016(03)
  • [6]近百年来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历史与影响机制 ——以沉积物摇蚊幼体为例[D]. 刘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7]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修复研究[J]. 郑茜,段立曾. 吉林水利, 2014(03)
  • [8]离岸消浪堰式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D]. 汤浩. 南京大学, 2012(10)
  • [9]高原深水湖泊磷污染源解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以贵州红枫湖为例[D]. 王家齐. 南京大学, 2012(04)
  • [10]滇池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磷分布特征研究[D]. 史丽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