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一、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w in resourceful city(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21)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因其发展特点与模式使得许多城市开始出现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流失、公共服务能力低下等系列城市问题,面对人居环境建设乏力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务院发布的《规划》中界定的四种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以其中115座地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综合当前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与人居环境的理论内涵,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探索城市内部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期为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资源型城市整体系统发展较为均衡,其中自然系统优势较为突出,而居住系统的均值则整体较低,有待改善。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中,成长型与衰退型城市的建设较为乏力,成熟型城市发展较为稳定,再生型城市的发展较为优越。(2)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值空间分异性特征明显,空间上表现出“中间值高、两边值低”及“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其中高值区城市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地区,空间分布不连续;较高值区的城市空间分布较为零散;中值区在中部地区分布较多;综合指数较低的城市分布最多,空间上主要呈条状分布于西部地区;低值区则在“东北”与“西南”地区呈现两极分布格局。(3)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中各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态势,且均呈现出空间分异性特征;在系统可持续性测算中,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好,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次之,支撑系统可持续发展测度值较低,而居住系统的负向因子高于正向因子,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4)通过计算中国资源型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度,探索城市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程度。其中,轻度失调阶段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且城市多数为资源衰退型城市;而系统濒临协调的城市数量最多,城市类型以成长型和成熟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呈现“团”状分布特点;初步耦合协调的城市多为资源成熟型城市,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及东部地区。

张帅[2](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已经难以实现,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开始显现。城市收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加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人地高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缩概念引入到城市系统中开展研究。首先界定城市收缩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城市综合收缩及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对中国城市收缩及其时空分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基于传统的人口视角,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对城市人口收缩进行结构化解析。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先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并结合综合视角和结构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收缩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视角,中国收缩城市明显增长且区域差异显着。在收缩城市数量及严重程度上,2012-2018年综合收缩城市有25个,人口收缩城市59个,经济收缩城市45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在收缩城市的时空演变特征上,2015-2018年相较于2012-2015年各类型收缩城市数量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从以东北三省为主开始向全国其他省区蔓延。在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上,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经济-社会全维度收缩型和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且全维度收缩型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型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上,各类型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而老工业城市的收缩占据东北收缩城市的主体地位,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少于短期收缩城市。(2)基于结构视角,中国城市收缩因等级规模和区位分布而不同。从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看,2012-2018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数量最多,有23个,其次为中等城市,有17个,大城市9个,特大城市1个,而超大城市没有出现收缩现象,且2015-2018年较2012-2015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变化不明显;另外在空间分布上,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从收缩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看,2012-2018年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而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自相关看,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东北三省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集聚区。(3)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具有自身特色。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医疗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均在0.7以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其中的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更为显着,根据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作用机理。由此归纳总结基于驱动机理的城市收缩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城市吸附型,资源主导产业枯竭型,行政区划调整型,政策导向型以及其他因素型,而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极化效应依然显着,导致周边城市或区域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中西方城市收缩成因的最大不同。(4)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当多元化。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所在具体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振兴城镇化战略、城市精明收缩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等角度来灵活应对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脆弱型城市要选择适当的精明收缩以谋求发展;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城市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而对于所有收缩城市,提升城市的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康旭华[3](2021)在《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面对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与能源供给不足,生产生活用能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大矛盾,各国和地区纷纷选择合作以共同应对发展难题,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全球气候谈判等为代表的能源合作屡见不鲜。在国内,能源及其相关的气候和低碳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同时也肩负着自身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时期,需要寻找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措施。因此,将能源合作这一时代命题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从要素组合视角研究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为中观层面能源合作相关问题奠定微观基础,为资源型经济相关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导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为其探寻突破路径。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论、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案例研究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层层深入展开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和立场与方法论指导,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阐明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空间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要素水平与垂直联系以及系统超循环理论,从不同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及演进规律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吸收和运用雷布津斯基定理、增长极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熊彼特制度要素作用理论,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展开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而,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的作用进行了阶段性梳理,运用熵权法、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十个省(区)能源合作对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本文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和约束,总结了资源型地区能源合作的动因,笔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天然就是能源合作的参与者,需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多种能源合作获得多元要素,以参与水平分工;双向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益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同的能源合作类型将对资源型经济产生差别化作用,能源合作引入要素作为“负熵流”,对资源型经济耗散作用回归稳态会产生重要作用。(2)本文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系统论分析发现,分析发现在能源合作带来的要素流动基础上,不同要素组合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作用。其中,水平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内部产生的实质性变化,表现形式依要素组合各异,主要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垂直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在构成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和均衡效应。二者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资源型经济中能源要素主导地位的涨落,促进了不同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演进。(3)通过对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这四类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水平层面,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能够产生收入效应,初期可促进其转型,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能源投资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可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可产生推动作用。在垂直层面,能源贸易合作通常会对能源要素产生极化效应,而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可以发挥极化效应或均衡效应,由此影响资源型经济能源要素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其转型效果。(4)论文在运用熵权法对2005-2019年十个资源型省(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效果进行了基本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对象在检验期间参与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在水平层面分别通过收入效应、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垂直层面,分别通过极化效应(能源贸易合作)和均衡效应(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对能源要素主体地位分别产生强化和弱化作用,从而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起到反向和正向影响。(5)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影响进行阶段性梳理,本文得出结论:山西省的能源合作由量变到质变、从单向到双向,在不断演进中逐步实现合作领域的清洁化;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也随能源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型能源合作内在质量的改善及相互间的联合开展,由能源产业内部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体系,沿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地区协调—生态环境的效果路径循序渐进地显现出来;能源合作是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的“捷径”之一;而开放程度不高、对高质量要素吸收不够,对转型引领作用不足、各类合作结合乏力与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山西省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发挥。(6)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开展多种类型的能源合作,并根据转型需求吸收高质量要素,促进转型发展。在能源贸易合作中,应增加高附加值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贸易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吸收高质量要素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贸易收入的资本化。在能源投资合作中,应避免投机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合作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提升能源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领域。在能源技术合作中,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国内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内部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技术研发与转化。目前,能源治理合作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着力在能源基金利用与监管和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以及统一能源金融和碳交易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要素组合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作用角度分析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中,借鉴前人将空间经济学的极化效应运用至要素组合的方法,进一步将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在经济体内要素构成上的均衡效应,补充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构建了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本文在地区合作层面上,将能源合作划分为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并将散见于个别研究的具体化能源合作纳入同一个研究体系,运用同一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推演出不同类型能源合作间的演进规律,从而勾勒出能源合作体系的概貌,其中的个别观点和内容对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能源合作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统计的部门和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为代表,经过长期调研、数据搜集、整理,梳理出其参与各类能源合作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阶段性梳理,掌握了充足详实的现实数据和研究方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第一,由于实证检验对象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文未将能源服务贸易合作纳入能源贸易合作的研究中。今后,可将能源贸易合作单独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第二,鉴于研究重心关系,在对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进行机理分析时,本文未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分,而是淡化了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作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三,尽管本文已经竭尽所能对省级能源合作数据进行挖掘和梳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今后,笔者将进一步钻研统计方法,以便深化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张慧峰[4](2021)在《“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时代的印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发展壮大,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同时伴随着各种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出现,资源优势反而成为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孝义市作为山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带来的种种问题,2009年孝义市出现在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孝义市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为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孝义市逐渐调整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近些年,孝义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同时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越来越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凸显,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孝义市如何继续推进其转型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发展理念的形成、“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山西省转型发展被赋予厚望等社会背景都为孝义市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要面对各种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发展严峻、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都是孝义市转型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实现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举措。针对孝义市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等措施来促进孝义市进一步转型发展。推进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既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同时也能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赵玮璇,马骁,卢昱周[5](2021)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双重结构转型》文中指出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历了由资源型部门向非资源型部门、由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双重结构转型过程。以全国24个省份的110个资源型城市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双重结构转型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长期过程中国有部门和资源型部门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的结论,并分析了金融抑制和市场垄断程度这两种外部约束因素对双重转型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抑制主要通过间接效应扭曲了资源配置,进而影响了体制转型的过程,减缓了国有经济占比下降的速度;而资源型城市的市场垄断性越强,其发展转型就越难以进行。根据以上结论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薛丹[6](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其利用效率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长久以来就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有些城市以“摊大饼”形式向外扩延。2018年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61万平方公里,约是1981年的7.80倍,城市扩展系数(用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高达2.17,远远高于国际上1.12的理想系数。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少,在可利用土地少的情况下,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却更为不集约。另外,东部地区经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其经济、产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全国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环境约束等成本的上升,需要将产业和技术向西北落后地区转移,而这也给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压力。对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于节约集约利用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缩小东西差距,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助推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阐述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规模、结构、效益等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Super-SBM、GML指数和效率损失模型对西北地区39个城市2004-2018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将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详细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时序演化特征、空间关联特征和时空动态特征。接着,本文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厘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Tobi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在较低水平,2004-2018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动趋势近似呈“N”型曲线,2018年效率高值向西北地区东南侧聚集,城市群的聚集作用增强。研究期间,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最快,资源型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增长幅度最慢。从效率损失模型来看,西北地区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和环境污染的冗余率较高,环境收益的不足率较大,而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足率相对较小。(2)2004-2018年西北地区39个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差异的大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组间差异很小,组内差异占绝对支配地位,资源型城市的效率水平差异最大,省会中心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最小。核密度函数曲线揭示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集聚类型先低值聚集,后高值聚集,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演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马尔科夫链转移的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2012年之后这一现象减弱,效率水平维持在“低”和“高”类型的概率最大,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而跳跃转移的概率较小。(3)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状态,2018年聚集地区向西北地区东南侧靠拢。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拥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其他类城市次之,而省会中心城市的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4)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口密度、引进外资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会显着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土地城镇化、环境规制水平、工业用地占比和设施用地占比的提高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居住用地占比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西北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空间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和土地城镇化的回归结果分别从Tobit回归中显着的促进作用和显着的抑制作用变为了均不显着,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与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一致。(6)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是控制土地供应面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二是发挥城市群的聚集作用,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高”聚集;三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土地所承载的环境污染压力;四是继续推进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序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五是完善西北地区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六是根据各类城市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邓伟[7](2020)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能源资源的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量的39.9%,其中将近79%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问题。在实践中,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转型工作,但大多数尚未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转型效果参差不齐、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等,成为困扰资源型城市的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沿着主体、内容、客体三条主要脉络,对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转型主体职能的定位,构建了创新驱动体系的主体结构,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通过对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生命周期、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转型升级时机与模式的选择策略;通过分析主导产业在破解资源、制度和技术锁定效应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QR)和6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转型升级的4类8个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指标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存在异质性;其中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影响超过其他地区;发展阶段异质性表现为:除衰退型外,科技创新对其他三类城市影响均显着。此外,其他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在案例分析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案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投入是案例城市转型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比较案例城市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从产业发展、竞争力、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值,并结合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相对优势确定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定义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要素——主体、内容、客体。转型主体应包含一切利益相关者,尤其强调劳动者个人的作用,该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依附企业主体存在。客体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占比关系、产业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的具体配置情况。内容指一切已经、或存在潜在可能性的,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总和。对三大基本要素的界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搭建结构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的放矢的对转型升级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提出了创新体系内部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本文通过对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有助于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表面化和盲目化、动力源泉无法聚焦的难点与痛点问题。(3)本文将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引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均值的局限性,给出被解释变量的全面信息,减小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应用中,一方面研究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的影响显着性及各分位点上的显着性,另一方面将分类样本代入模型,分析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这一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使结果更加稳健有效、细致全面。

王梓瑞[8](2020)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所开采的资源主要为自然资源当中的能源资源。资源型城市为支撑我国能源供应,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维护我国数以亿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首先整理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概念。之后总结归纳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并且给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可以使用的评价方法。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信息熵评价、模糊综合评价以及机器学习当中的集成学习等理论,综合资源型城市的城市特征,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模型。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年份间转型得分的差异以及分析城市整体的转型趋势,结合城市特征及相关指标,得出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影响最大的的几个主要因素。从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优化、社会保障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优化这五个方面收集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原始数据,根据构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展开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实证研究。

王月英[9](2020)在《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期,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目前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保任务艰巨,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短板。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煤、石油、天然气的保有储量以及目前的开采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陕西省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条件极其脆弱,水资源也严重缺乏,生态承载是更大的命题,所面临的转型问题非常典型,在西部地区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在双循环的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新格局之下,以陕西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发展特征和新时期发展要求,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转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对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首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条件和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进行关键指标识别和资源贡献程度识别后,确定了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征和转型中存在问题。基于此,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并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等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警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运用“三维结构”方式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综合分类;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对转型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模式选择和调控引导。最终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建立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系统并进行预警判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构成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子系统多方面发生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涉及到经济结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体制的重大突破,还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型城市的“结构性危机”并非突然爆发。应当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行预警判断,从以往资源枯竭后的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提前转型转变,从而减少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本,实现平稳转型,健康发展。(2)“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相互作用”是促使资源型城市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内部力量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外界力量是由资源型城市系统之外的因素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力,包括外部推动力和制约力。当压力+制约力〉拉动力+推动力时,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只有当拉动力+推动力〉压力+制约力时,资源型城市才能实现成功转型。内部拉动力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源动力,也是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分为:人口竞争力、资源支撑力、经济发展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保障力;外部推动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的辅助因素。(3)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对陕西省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的转型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相关系数高达0.912;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相关系数达到0.900;再次是经济发展力,相关系数是0.770;然后是人口竞争力,相关系数是0.477;最后是社会保障力,相关系数是0.456。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同时,从各系统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提升人口竞争力和社会保障力可以有力带动经济发展,而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之间互为有力支撑。(4)从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来看,在成熟期进行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优时期,在接近衰退期进行转型成本代价最大。选择适宜的转型时机和科学的转型模式,对降低转型成本、实现顺利转型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转型意识越早,转型力度越大,持续时间越短,转型也就容易成功。对同一资源型城市而言,在成熟期开始转型,代价最小;在资源型城市接近衰退时实施转型,代价最大。进入转型的时机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轨迹也呈现很大不同。因此,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枯竭后的被迫转型;而是基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的主动转型。应该未雨绸缪,在成长期进行提前规避转型,在成熟期进行积极转型,在衰退期进行紧急转型。(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是: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系统展开分析,发现资源型城市各项转型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经济转型能力与环境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525,经济转型能力与社会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628;而环境转型能力与资源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8。因此可以看出,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可以更好地带动环境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而通过环境转型带动资源转型,通过社会转型带动人口转型;并最终通过转型系统共同作用于资源型城市,带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为: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其中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资源环境保护是必要条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邢孟林[10](2020)在《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承担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及能源供应的任务,但其目前面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优化升级程度有限、优化升级手段趋同且针对性差以及区域协同发展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为目标,对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如下。首先,本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运行进行系统分析,在系统思想下结合调研情况对其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据此提出应从系统内部的结构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两方面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优化。随后,运用扎根理论对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的手段进行聚类,形成了系统性的三类优化模式: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主链细化专精和多元链条培育,并从经济产出、环境改善、社会发展带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几个方面探究三类模式的特征。同时,从资源竞合的角度探讨了各类模式推进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并构建了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在系统间的协同优化方面,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对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特征与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并在生态学视角下对区域协同优化的不同要素即维度间的作用规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协同优化的可能路径及其效果检验方法。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三类结构优化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可推动产业发展并改善环境问题,适用于成长和成熟期需改善环境的资源型城市;主链细化专精可使经济稳定在高增长范围内,适用于成熟期且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多元链条培育虽在经济方面效果相对较弱,但可明显改善产业结构,适用于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产业禀赋的城市。(2)按照“主链—循环—多元”三个阶段分别集中配置资源可使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效果最好。这种分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综合优化效果高于将资源粗放分散于三类结构优化模式或是集中于单一模式41.22%~129.14%。这是由于该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了后四种配置方式的主要问题:其一,将资源粗放分散于三类结构优化模式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二,资源集中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对于产业价值链的多样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没有明显贡献;其三,资源集中于主链细化专精易挤出非资源型产业并破坏环境;其四,资源集中于非资源型产业的培育不利于短期内城市的综合发展。(3)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的关键路径是以环境协同治理推动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和基础协同建设。通过对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研究发现,由于产品与能源方面的协同合作较多,目前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效果最明显,但产业价值链转型的效果却比较有限。根据多个路径的检验结果来看,这是由于环境协同治理、产业协同发展和基础协同建设三方面之间尚未形成正反馈效应。通过环境协同治理推动其余两方面的协同优化则会取得最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的三类模式。这三类模式具有系统性、内容的具体性和运用时的可操作性,突破了现有模式的简单架构与单一性的问题。(2)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仿真,发现了实现优化应采用的分期资源配置策略,该模型可用于未来10~15年不同资源配置下优化状况的仿真以及对比,从而辅助相关规划与决策。(3)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协同优化实现的基本路径,并结合实证发现了各路径的薄弱环节与可能的提升方向,可为未来更好实现资源型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二、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w in resourceful ci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w in resourceful city(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城市人居环境
    2.2 理论基础
        2.2.1 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2.2.2 地域分异理论(Rule of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2.3 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2.5 研究述评
3 研究区概况及指标体系构建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方法论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3 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
        3.3.3 指标说明
4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
    4.1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整体特征
    4.2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分异
    4.3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特征
5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发展特征
    5.1 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性探索
    5.2 城市系统耦合协调特征
6 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对策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4 人口转变理论
        2.2.5 城市精明收缩理论
        2.2.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章 综合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3.1 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1.1 城市收缩的总体评价思路
        3.1.2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3.1.3 城市收缩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分析
    3.2 城市收缩的类别与时空分异特征
        3.2.1 城市收缩的类别分析
        3.2.2 城市综合收缩时空特征
        3.2.3 分要素城市收缩时空特征
    3.3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组合分析
        3.3.1 全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3.2 双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4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3.4.1 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4.2 短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4.1 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1 规模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2 区域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收缩度模型与判定标准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数据来源
    4.3 规模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3.1 小城市收缩特征
        4.3.2 中等城市收缩特征
        4.3.3 大城市收缩特征
        4.3.4 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收缩特征
        4.3.5 不同规模结构城市收缩的横向对比
    4.4 区域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4.1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2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3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4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5 城市间收缩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
第五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理分析
    5.1 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
        5.1.1 人口增长的影响
        5.1.2 产业结构的影响
        5.1.3 市内交通的影响
        5.1.4 环境质量的影响
        5.1.5 科技创新的影响
        5.1.6 生活水平的影响
        5.1.7 医疗条件的影响
    5.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5.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3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5.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5.2.5 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5.3 基于城市收缩驱动机理的类型划分
        5.3.1 中心城市极化型
        5.3.2 支柱资源枯竭型
        5.3.3 区划调整收缩型
        5.3.4 政策引导收缩型
        5.3.5 其他因素收缩型
第六章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6.1 应对思路和应对原则
        6.1.1 应对思路
        6.1.2 应对原则
    6.2 振兴城镇化战略
        6.2.1 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
        6.2.2 营造良好市场投资环境
        6.2.3 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6.3 城市精明收缩战略
        6.3.1 控制用地规模,进行生态重建
        6.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6.3.3 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6.4 提升收缩城市韧性水平
        6.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韧性水平
        6.4.2 加强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6.4.3 吸引人才,适度鼓励生育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致谢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3)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论文的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能源合作模式、机制与效应研究述评
        1.2.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述评
        1.2.3 分工合作中要素变动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研究述评
        1.2.4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1.2.5 研究文献总体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能源合作
        2.1.2 资源型经济转型
        2.1.3 要素流动与要素组合
    2.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合作”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3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动因
        2.3.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
        2.3.2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2.3.3 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运行
    2.4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作用分析
        2.4.1 要素流动下要素组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4.2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层面作用
    2.5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演进规律
        2.5.1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类型划分
        2.5.2 资源型经济不同能源合作类型的演进规律
    2.6 小结
第3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1.1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作用的基本假定
        3.1.2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1.3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垂直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2 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
        3.2.1 贸易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3.2.2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水平层面作用机理
        3.2.3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垂直层面作用机理
    3.3 能源投资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资本要素的作用
        3.3.2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3.3.3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3.4 能源投资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4 能源技术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4.1 技术要素的作用
        3.4.2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3.4.3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4.4 能源技术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5 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5.1 制度要素的作用
        3.5.2 能源治理合作的水平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5.3 能源治理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5.4 能源治理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实证检验
    4.1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4.1.1 检验对象的确定
        4.1.2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4.1.3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3.1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
        4.3.2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3.3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分析
        4.4.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4.2 模型的基准回归分析
    4.5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1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2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3 实证检验结论
    4.6 小结
第5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案例分析
    5.1 起步阶段(1978-1991):单一贸易合作作用甚微
        5.1.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1.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2 全面发展准备阶段(1992-2000):投资合作促进内部结构优化
        5.2.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2.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3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2):技术合作提升发展能力
        5.3.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3.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4 成熟引领阶段(2013 至今):完善的合作体系全面促进转型
        5.4.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4.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5 山西省能源合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5.5.1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
        5.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5.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合作作用的政策方向
    5.6 小结
第6章 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6.1.1 调整能源贸易合作结构与提高商品附加值并重
        6.1.2 积极拓展能源服务贸易合作
        6.1.3 合理分配能源贸易合作收入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投资合作的政策建议
        6.2.1 规避能源投资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6.2.2 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投资合作以优化能源投资结构
        6.2.3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化
        6.2.4 扩大外资规模与引导外资投向并重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6.3.1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6.3.2 多渠道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合作
        6.3.3 促进能源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治理合作的政策建议
        6.4.1 通过能源治理合作提高合作红利
        6.4.2 加强能源合作中的基金使用监管
        6.4.3 发展绿色金融合作以推进能源金融体系建设
        6.4.4 积极融入碳交易体系
        6.4.5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提高合作意愿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4)“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一、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理论阐释
        (一)“两山”理论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新发展理念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论述
        (一)资源型城市概述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
        (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联系
        (一)美丽中国建设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孝义市基本概况
        (一)孝义市资源禀赋
        (二)孝义市经济社会状况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历程
        (一)孝义市转型初期
        (二)孝义市转型机遇期
        (三)孝义市转型加速发展期
    三、孝义市转型发展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成就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总体氛围
    一、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新发展格局为转型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合作机遇
        (三)省政府出台相关转型政策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实践机遇
    二、转型发展面对的挑战
        (一)推进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任重道远
        (三)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困难突出
        (四)深化改革开放需持续发力
    三、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国内外成功转型经验可资借鉴
        (三)中央高度重视山西省转型发展工作
第四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思路与对策
    一、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
        (三)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探索
    二、转型发展的实践取向
        (一)坚持生态引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三)坚持开放共享,促进转型发展经验交流与合作
        (四)坚持结构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
    三、促进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
        (二)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三)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双重结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提出命题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3.2 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2 描述统计
    3.3 实证结果分析
        3.3.1 经济发展与双重转型的一般规律
        3.3.2 双重转型的外部约束因素
        (1)体制转型:金融抑制。
        (2)发展转型:市场垄断。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6)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城市土地
        2.1.2 城市土地利用
        2.1.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文献综述
        2.2.3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4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2.2.5 文献评述
    2.3 主要理论基础
        2.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3.2 区位理论
        2.3.3 效率理论
        2.3.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3.5 地租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3.1.1 研究范围
        3.1.2 城市的分类
    3.2 中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3.2.1 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土地偏少
        3.2.2 自然资源富集,但生态系统脆弱
        3.2.3 人文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落后
        3.2.4 城市规模数量有限,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3.3 西北地区所涉及的国家级战略
        3.3.1 西部大开发战略
        3.3.2 “一带一路”倡议
        3.3.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分析
        4.1.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4.1.2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4.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2.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类标准
        4.2.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益及环境污染
        4.3.1 经济效益分析
        4.3.2 社会效益分析
        4.3.3 工业污染物排放分析
    4.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5.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
    5.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5.2.1 研究方法
        5.2.2 指标选取与说明
    5.3 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5.4 GML指数及其分解
    5.5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差异特征分析方法
        6.1.2 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6.1.3 空间相关分析方法
        6.1.4 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6.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分析
    6.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6.3.1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
        6.3.2 马尔科夫链转移结果
    6.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特征分析
        6.4.1 全局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6.4.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6.5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6.5.1 LISA时间路径分析
        6.5.2 LISA时空跃迁分析
    6.6 本章小节
第七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7.1.1 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
        7.1.2 具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7.2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2.1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7.2.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7.3 本章小节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研究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法研究
        2.2.4 文献评述
3 基于主体-内容-客体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的形成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分类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素的界定
        3.3.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体
        3.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容
        3.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体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3.4.1 转型升级主体职能定位产生的影响
        3.4.2 经济增长与生命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3.4.3 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的影响
    3.5 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3.5.1 构建主体明晰的创新动力模型
        3.5.2 确定转型升级时机的科学方法
        3.5.3 比较选择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3.5.4 结合主导产业有效破解锁定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
        4.1.2 构建模型
    4.2 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4.3 区域与城市异质性分析
    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5 转型效果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以衡阳为例
    5.1 衡阳市的选择动因
    5.2 衡阳市转型效果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衡阳市主导产业优选分析
        5.3.1 主导产业优选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5.3.2 基于DEA的主导产业优选模型
        5.3.3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清晰界定主体职能地位
        6.2.2 精准把握转型升级时机
        6.2.3 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模式
        6.2.4 科学评估确定主导产业
        6.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策略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城市概念、分类方法与基本特征
        2.1.1 资源型城市概念
        2.1.2 资源型城市分类
        2.1.3 国内资源型城市主要特征
    2.2 资源型城市转型内涵与意义
        2.2.1 资源型城市转型内涵
        2.2.2 资源型城市转型意义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模型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指标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流程
        3.1.3 评价体系构建
    3.2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方法
        3.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3.2.2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3.2.3 集成学习评价方法
    3.3 基于集成学习的评价模型构建
        3.3.1 单一转型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3.3.2 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第四章 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
    4.1 城市转型基本特征及基本现状
        4.1.1 平顶山市城市基本特征
        4.1.2 平顶山市城市基本现状
    4.2 转型评价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4.2.1 转型评价数据选取
        4.2.2 转型评价数据处理
    4.3 平顶山市城市转型评价结果
    4.4 研究结论
第五章 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建议
    5.1 优化产业结构
        5.1.1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5.1.2 深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5.2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5.2.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2.2 鼓励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
    5.3 优化社会保障
        5.3.1 优化社会保障水平
        5.3.2 建设服务型社会
    5.4 保护生态环境
        5.4.1 统筹煤炭资源开发与保护
        5.4.2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研究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转型研究进展
        2.2.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2.2.2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研究
        2.2.3 资源型城市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2.2.4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2.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他问题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趋势分析
    2.5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及研究走向
        2.5.1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
        2.5.2 研究走向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新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再认识
        3.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3.1.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内涵及难点
        3.1.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目标及思路
        3.1.4 资源型城市转型未来关注要点
    3.2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力量
        3.2.1 人口竞争力是转型的能量放大器
        3.2.2 资源支撑力是转型的有力保障
        3.2.3 经济发展力是转型的基本动力
        3.2.4 环境承载力是转型的调节阀
        3.2.5 社会保障力是转型的助推剂
    3.3 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
        3.3.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冲击力
        3.3.2 国内宏观政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力
        3.3.3 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力
        3.3.4 市场需求与体制创新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促进力
    3.4 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的相互作用机制
        3.4.1 内部系统的结构调整和结构关联演变机制
        3.4.2 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相互作用的的应—压力机制
        3.4.3 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推拉”机制
        3.4.4 内部力量和外界力量的协同作用机制
    3.5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3.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变迁过程
        3.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特征与问题
    4.1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
        4.1.1 具体识别方法
        4.1.2 产出规模系数识别
        4.1.3 资源贡献程度识别
        4.1.4 识别结果分析
    4.2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现状特征
        4.2.1 地理分布特征
        4.2.2 资源环境特征
        4.2.3 社会经济特征
        4.2.4 人口分布特征
        4.2.5 空间结构特征
    4.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问题
        4.3.1 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4.3.2 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4.3.3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4.3.4 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预警判断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5.1.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
        5.1.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特征
    5.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5.2.1 转型能力系统的评判变量
        5.2.2 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5.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
        5.3.1 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2 转型能力评价方法
        5.3.3 转型能力评价结果
        5.3.4 转型系统的协同性评价
        5.3.5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对比分析
        5.3.6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5.4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判断
    5.5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判断及综合分类
        5.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预警判断
        5.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分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与调控
    6.1 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6.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构成
        6.1.2 转型成本—效益的动态分析
        6.1.3 不同时期转型的城市发展趋势
    6.2 转型模式的构建与转型响应
        6.2.1 人口发展模式转型响应
        6.2.2 资源利用模式转型响应
        6.2.3 经济转换模式转型响应
        6.2.4 环境治理模式转型响应
        6.2.5 社会保障模式转型响应
    6.3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1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原则
        6.3.2 成长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3 成熟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4 衰退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5 其他类型转型模式选择
        6.3.6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对比分析
    6.4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调控
        6.4.1 理念转型——转变传统发展理念
        6.4.2 资源转型——建立资源开发新机制
        6.4.3 经济转型——建立调节与反哺机制
        6.4.4 社会转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6.4.5 环境转型——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致谢
作者简介

(10)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资源型城市
        1.2.2 价值链
        1.2.3 产业价值链及其优化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系统工程相关理论
        2.2.1 系统的属性
        2.2.2 系统再造工程
        2.2.3 系统的评价
    2.3 生态学相关理论
        2.3.1 物质流与能量流
        2.3.2 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2.3.3 种间竞合关系
    2.4 价值链相关理论
        2.4.1 价值链
        2.4.2 产业价值链
    2.5 产业结构理论
        2.5.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5.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界定与内涵
        3.1.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界定
        3.1.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内涵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现状
        3.2.1 系统内部运行现状
        3.2.2 系统间关系运行现状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存在的关键问题
        3.3.1 缺乏产业价值链要素的系统性构建
        3.3.2 忽视价值产出与产业价值链结构的关系
        3.3.3 欠缺资源配置的系统性
        3.3.4 未能把握产业价值链跨区融合发育规律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的框架
        3.4.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的内涵
        3.4.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内部优化:结构优化
        3.4.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间融合优化:区域协同优化
4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研究
    4.1 结构优化模式的系统性构建
        4.1.1 优化模式系统性构建的方法
        4.1.2 结构优化模式编码与聚类
        4.1.3 结构优化模式的形成
        4.1.4 结构优化模式的内涵
    4.2 结构优化模式的作用特征
        4.2.1 价值创造能力的量化
        4.2.2 作用特征的量化
    4.3 结构优化模式运行所需的资源配置组态
        4.3.1 资源配置组态的分类方法
        4.3.2 各组态的内容及结构优化内涵
    4.4 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
        4.4.1 系统边界及子系统功能界定
        4.4.2 产业价值链运作子系统
        4.4.3 可持续性提升绩效监测子系统
        4.4.4 资源配置子系统
        4.4.5 基于资源配置的情境设定
    4.5 本章小结
5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研究
    5.1 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
        5.1.1 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规律描述
        5.1.2 区域协同优化的空间分布演化
        5.1.3 区域协同优化的空间趋同与分异
    5.2 区域协同优化的运行
        5.2.1 区域协同优化的生态动力
        5.2.2 区域协同优化的生态互动
    5.3 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
        5.3.1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假设
        5.3.2 区域协同优化的测度
        5.3.3 区域协同优化绩效的测度
        5.3.4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
    6.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
    6.2 结构优化模式的作用特征
        6.2.1 经济价值优化特征
        6.2.2 环境价值优化特征
        6.2.3 社会发展价值优化特征
        6.2.4 产业比较优势优化特征
        6.2.5 结构优化模式的特征总结
    6.3 资源配置优化情境仿真
        6.3.1 模型的检验
        6.3.2 主要指标各年数值分析
        6.3.3 主要指标累计值分析
        6.3.4 各类资源配置情境的特点及优化方向分析
    6.4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实证检验
        6.4.1 优化路径检验结果
        6.4.2 环境协同治理的区域协同优化
        6.4.3 产业发展的区域协同优化
        6.4.4 产业基础培育的区域协同优化
        6.4.5 区域协同优化要素间的作用
        6.4.6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检验的结果总结
7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对策建议
    7.1 合理配置优化模式与政策
        7.1.1 合理分析本地产业价值链特性
        7.1.2 及时调整政策及资源配置重点
        7.1.3 建立关键指标监控和预测系统
    7.2 提高政策规划的区域协同性
        7.2.1 促进城市及产业定位的科学化
        7.2.2 促进城市间产业价值链的关联化
        7.2.3 运用新技术推进产业价值链环节的跨市资源整合
    7.3 注重运用新技术改善产业价值链结构
        7.3.1 推进生产的需求导向
        7.3.2 合理利用介质模块
        7.3.3 以技术促进多条产业价值链结网
    7.4 推进产业生产与制造的弹性专精化
        7.4.1 促进协同合作实现弹性化
        7.4.2 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专精化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3: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内方程
致谢

四、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w in resourceful city(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 张旭.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张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D]. 康旭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D]. 张慧峰.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双重结构转型[J]. 赵玮璇,马骁,卢昱周. 生态经济, 2021(04)
  • [6]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丹. 兰州大学, 2021(09)
  • [7]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邓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 ——以平顶山市为例[D]. 王梓瑞.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9]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D]. 王月英. 西北大学, 2020
  • [10]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D]. 邢孟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