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佟显东,王要君,张馨月,青晨,周立岱[1](2020)在《皂化渣中氯化物的去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皂化渣是化工厂的一种工业废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其成份实质上是Ca(OH)2含量较低的电石灰渣。皂化渣作为一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量很高,但并没有明确的处置方法。研究利用水洗的方法,对某化工厂的皂化渣通过测定其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等因素,进而比较得出了最佳降低皂化渣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因素。

丁玉江[2](2020)在《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安徽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铁矿众多,每年会有大量的铁尾矿产生,铁尾矿是铁矿石选矿后的废弃物,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造成大量的铁尾矿堆积,不仅占用土地、堵塞河流,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受到了限制。砂石资源的紧缺激化了传统筑路材料的供需矛盾,造成了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日益增加的现状。若能将铁尾砂作为道路基层及底基层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既可以减少道路工程中对砂石资源的需求,缓解砂石资源紧张的现状,又可以有效解决铁尾矿大量堆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情况,本文综合室内试验数据、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试验路建设及后期检测结果等多个方面,对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将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和微观试验两个方面对改性铁尾砂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对其强度形成的影响。得出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主要由粘聚力和摩阻力构成的结论。2、开展了改性铁尾砂室内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质检测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冻融试验,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如下:铁尾砂和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各项物理化学性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能够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改性铁尾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传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相应技术指标;改性铁尾砂各项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铁尾砂自身级配及胶凝材料的掺量。3、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等研究了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各项性能,并结合骨架填充理论,分析研究了级配和填充度对其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当填充度小于100%时,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与填充度呈正相关关系,填充度大于100%时,则呈负相关关系;级配和配合比是影响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各项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4、通过有限元模拟技术对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两种材料的无侧限抗压试件模型,并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的研究结论,为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5、铺筑试验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研究、试验路后期检测结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路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且将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应用于道路基层能够有效的节约工程成本。

崔迎雪[3](2020)在《木质素纤维沥青改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纤维沥青改性剂是改善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的重要改性剂之一。目前,纤维沥青改性剂的种类繁多,性能参差不齐,生产成本高。木质素纤维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复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与沥青共混,能够增强沥青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开裂性能和低温抗形变性能。为了解决木质素纤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挖掘木质素纤维的可利用价值,探索新型路用木质素纤维沥青改性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原料木质素渣的成分和技术特性,利用酸水解法、碱提取法和酸沉法对木质素渣原料进行提取制备,对其进行了形貌特征、提取率、官能团与分子量等表征,并对其路用性能和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利用酸水解法、碱溶法和酸沉法对木质素渣原料进行预处理,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不同处理方法的木质素纤维并对其得率、结构特性和热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碱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 h、固液比为1:110;盐酸木质素质量比对木质素提取影响很小;其中酸水解法提取得到的木质素得率最高为90.6%。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木质素纤维基本结构保存完整,热稳定性好,其中碱溶法得到的木质素结构破坏最大,碱提木质素的热稳定性最好。以原料木质素渣、JRS木质素纤维、稻草、及酸水解法、碱提取法、酸沉法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通过高速剪切机与沥青共混制备不同掺量、不同纤维类型的沥青胶浆。随掺量增大,沥青胶浆的软化点和针入度增大,延度减小。六种纤维均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表明木质素的掺入能够增强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切破坏力。动态剪切流变学和弯曲梁实验表明木质素能够增强沥青胶浆的高温抗车辙性和低温抗裂性,木质素的最佳纤维掺量为3%,酸沉木质素的高低温性能表现最优。最后通过沥青组分模型、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和DSC试验,分析木质素增强沥青胶浆性能机理。FTIR谱图表明木质素加入到沥青中后,并未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官能团,木质素与沥青之间的混合为物理混合。SEM和DSC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吸附性能好,在沥青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优良,且两相之间形成一个界面结构即结构沥青,结构沥青的增多可以提高沥青的粘弹性,增强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抗裂性和低温性能。

黄熊伟[4](2020)在《钢桁梁桥节点BIM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程,工程的信息传递方式首先从手绘转变为电子数字信息技术表达的二维图形方式,然后由静态三维可视化模型向高度集成信息化能力的动态三维可视化模型这一趋势靠近。在这一过程中提出和推行了许多新的建筑工程理念,当今最为热点的就是BIM技术。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行业里的重要分支,当今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大多体现在定义上,对于实际工程的探索案例较为稀缺。然而,桥梁这种大跨度的承载体系,其结构的受力分析尤为重要,在受力分析中节点分析更为关键。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桥梁BIM模型在结构节点分析功能上的拓展运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桥梁的构造特点提出了族库的参数化与Dynamo参数化两种相结合的Revit建模方式,建立了上下弦杆、斜腹杆、加劲肋、横隔板等核心构件,丰富了钢板桁架桥梁的构件库。同时根据各构件相对空间位置进行拼组,建立了BIM桥梁模型。其次针对BIM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导致部分信息容易丢失的缺陷,利用Lookup插件查询杆件端点坐标、截面尺寸、和各种物理参数的C#函数表达式,通过C#编程,获取这些参数并将其转化格式为Ansys能够识别的APDL语言,来完善BIM模型与有限元模型信息交互的完整性。在完成模型的转换后,对全桥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各杆件的杆端应力。再次对于节点分析部分,根据桁架节点的设计原则,在BIM模型中建立几种不同形式的节点构造,将其导出并转化为.sat格式导入Space Claim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节点分析。最后根据Ansys中的分析结果对几种节点形式受力合理性进行比较,选出一种最优的连接方式,在其节点模型部分添加说明,阐述节点设计的依据。为有限元分析结果提供BIM信息反馈,充分体现了BIM模型的交互功能。

杨震[5](2020)在《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橡胶沥青具有总体成本较低、性能较优良等优点,但存在用油量大、储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化学改性剂处理废胶粉,从而达到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目的。结果表明:胶粉掺量28%(外掺)、活化剂掺量2.5%、交联剂掺量3%、软化剂掺量2%、剪切速率5000r/min、剪切温度180℃、剪切时间30min、发育时间45min为制备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最佳掺量和最佳制备工艺。在高温性能试验中,综合软化点与DSR试验结果可知,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较普通胶粉改性沥青(胶粉外掺18%)与SBS改性沥青(SBS外掺4.5%)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在低温延伸性方面,通过5℃低温延度试验发现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依然优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但稍逊于SBS改性沥青;但在低温抗裂性方面,由BBR试验得到普通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最好;由曲线拟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的粘度与软化点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研究储存稳定性能时,由离析实验结果可知,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要远远优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最后在弹性恢复方面,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能力最强,SBS改性沥青次之,普通胶粉改性沥青弹性恢复能力最差。最后,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探究了两种改性沥青的微观改性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实验结果可知废胶粉在化学助剂的作用下,表面粗糙和呈沟壑状,废胶粉与基质沥青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几乎与沥青相容为一体,两者结合更为牢固,性能得到提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普通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以物理共混为主并伴随有化学反应,而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既有物理共混又有化学改性;通过差热分析试验可知,废胶粉化学改性沥青的吸热稳定性优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

李艳鹏[6](2018)在《用于路基填垫土的碱渣地质聚合物的水稳性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加固碱渣,提高碱渣的水稳性能,采取制备地质聚合物凝胶的方式对碱渣进行了加固处理。文中充分利用了碱渣和粉煤灰两种废料,并尝试加入多种碱性激发剂,通过试验对多个平行试验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最优配比下的碱渣土进行了水稳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样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制备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凝胶的方式来加固碱渣。将碱渣与粉煤灰拌合,并加入Na2SO4、NaOH、Na2SiO3三种碱性激发剂,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浸水试验,选出最佳配比为SR:FA=8:2加入Na2SiO3 2%,并采取不预闷处理进行试样的制备。通过电镜扫描(SEM)试验对多种激发剂下的碱渣土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样制备的过程中,由于地质聚合物的凝胶作用,配料不闷直接制件要比预闷一晚而隔天制件强度增长2~3倍;水玻璃对粉煤灰的激发效果优于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优于元明粉。2、通过室内试验对最佳配比下的碱渣土的水稳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浸水时间的增长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碱渣土的强度都呈现出了逐渐稳定的趋势,并且龄期为60天的试样水稳性能非常稳定;通过干、湿冻融循环试验,采取两种冻融方式的试样,强度损失相差8%,质量损失相差不多;通过抗冻稳定性试验得出,碱渣土的冻融稳定次数为6次,在冻融稳定次数下的抗冻稳定系数为56%。3、通过试验对最佳配比下的碱渣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长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可知,碱渣土的强度在初期增长较快,而后增长速率逐渐减慢;通过直剪试验,测得碱渣土的c=279.78kPa、φ=63.76°;通过CBR试验,测得碱渣土的CBR值为28.91%,膨胀量为0.28%。

朱大彪[7](2016)在《电石渣在高等级公路路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运输市场的不断繁荣,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正在日益壮大。国家的公路工程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石灰的用量非常大,导致石灰等材料的价格上涨,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影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找一种新的可替代的且有利于环保的新型材料。电石渣是生产聚氯乙烯等工业产品时产生的废料,主要的成分是氢氧化钙。我国以往对电石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堆放或者填埋。这种处理目前已不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但是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要求的电石渣,当其混合料的强度符合要求时可以应用公路工程建设。因为电石渣是工业废料,没有生产成本,如果使用只需要承担运输装卸、人工、现场管理等费用,直接经济效益高于石灰。本文开篇阐述了国内外电石渣应用现状,然后从技术、经济、环保等角度对电石渣的应用展开了大量分析。首先,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了电石渣物化性质稳定,只要在生产中操作方法得当,能保证施工质量;然后,通过对电石渣不同条件下的试样观测,证明电石渣产生的有害金属离子及气体浓度均在国家污染标准以下,既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电石渣能够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本文分析了电石渣稳定上的强度形成机理,结合南京地区土质、水质、石灰掺量等情况,进行了标准击实、无侧限、CBR、拌土、冻融等试验,得出路床6%剂量,路堤4%剂量、底基层(电石渣:粉煤灰:土=9:23:68)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能够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以上的室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试验段铺筑,经检测质量等相当于同比例的石灰(石灰粉煤灰)稳定土。以上技术研究,充分论证了电石渣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如果能推广使用电石渣稳定类材料,可使其变废为宝作二次资源,不仅解决了公路工程造价持续上涨的问题,同时有效改善了以往电石渣集中堆放掩埋法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这将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若[8](2014)在《石灰稳定皂化渣土填筑桥头引道路堤的适用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减少路桥之间可能发生的差异沉降,防止桥头跳车,桥头引道路堤的填料应该具有轻质、高强等特性。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石灰稳定皂化渣土混合料的强度、刚度、水稳定性等路用技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配合比的石灰稳定皂化渣土混合料密度比石灰土小25%,并且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是一种良好的桥头路堤填筑材料。

李小凤[9](2014)在《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动态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公路工程投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成本却也逐年上涨,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利润率不断下降,施工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但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现状却不容乐观,成本控制意识相对较淡薄,成本控制过程控制技术和方法较落后,且往往集中于事前控制,事中和事后控制环节薄弱,导致实际成本屡超计划成本,成本控制的效果不理想。本文基于现有的公路施工成本控制理论,结合成本信息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实际工程中成本信息收集及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适用于公路项目的信息管理体系。论文对施工成本信息进行了梳理,并借鉴Omniclass分类编码体系,建立适用于公路的Hc-class成本分类体系,对成本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归类和编码,然后通过Hc-class分类表格维度的扩展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对直接成本信息进行处理,并对成本关联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合同信息进行管理。进而对Hc-class的一般运用进行阐述,即通过编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算,将与成本关联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并列举其在公路工程中产值收集、成本分析及成本预测方面的应用。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论述Hc-class在项目产值收集、施工成本对比分析及纠偏、施工成本预测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施工成本动态控制的目的。

艾秒[10](2013)在《皂化渣稳定土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皂化渣是方大锦华化工公司采用氯碱法生产环氧丙烷过程中产出的废渣,由于它是在皂化反应阶段产出的废渣,故命名为皂化渣。全国多家生产环氧丙烷的化工公司每年产出近百万吨的废弃皂化渣,这些废料堆积如山,不仅占据了工厂用地,难以处理,而且对环境有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些工业残渣是急需解决掉的问题。皂化渣主要成分是Ca(OH)2等,可代替石灰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不仅解决了堆积废渣的处理问题,变废为宝,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环境有改善作用。目前产出皂化渣的化工公司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季冻区,针对就地取材的观念,如果要利用皂化渣,最好能就近铺筑,本文针对皂化渣的路用性能试验中,主要参考了皂化渣产地附近的道路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本文从皂化渣的成分含有能生成胶结体系的化学特性,细度高的物理特性,分析其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可能;然后对皂化渣结合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测定其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不同龄期的结合料抗拉强度,判断作为铺筑材料强度是否达标,本文试验证明皂化渣结合料能够达到道路基层强度要求的标准。并对季冻区特点和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包括抗冻性、干缩性、温缩性、渗透性、水稳性进行相关研究。

二、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皂化渣中氯化物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皂化渣含水率的测定
3 皂化渣容重的测定
4 皂化渣中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5 皂化渣中氯离子含量分析
6 液固比与浸出时间对氯离子浸出效果分析
7 振荡速度对氯离子浸出效果分析
8 小结与展望

(2)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1 改性铁尾砂原材料试验研究
        2.1.1 铁尾砂
        2.1.2 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
    2.2 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2.1 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构成
        2.2.2 强度形成机理
        2.2.3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2.4 微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铁尾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铁尾砂级配设计
        3.1.2 改性铁尾砂配合比设计
    3.2 标准击实试验
        3.2.1 试验仪器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1 试验仪器
        3.3.2 试验方法
        3.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冻融试验
    3.5 不同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掺量对改性铁尾砂强度的影响研究
        3.5.1 标准击实试验
        3.5.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5.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
        3.5.4 弹性模量试验
    3.6 其他矿山改性铁尾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6.1 南山矿铁尾砂
        3.6.2 东山矿铁尾砂
        3.6.3 和尚桥矿铁尾砂
        3.6.4 向山矿铁尾砂
        3.6.5 当涂矿铁尾砂
    3.7 改性铁尾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3.7.1 试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3.7.2 改性铁尾砂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原材料
        4.1.1 改性铁尾砂
        4.1.2 碎石
        4.1.3 试验用水
    4.2 骨架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级配设计
        4.2.1 骨料级配设计,测定VCADRC
        4.2.2 按照不同VCADRC填充密度程度计算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合成级配
    4.3 三种级配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不同填充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3.1 标准击实试验
        4.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3.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
        4.3.4 骨架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小结
    4.4 悬浮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级配设计与试验研究
        4.4.1 级配设计
        4.4.2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5 其他矿山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1 南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2 东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3 和尚桥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4 向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5 当涂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6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4.6.1 试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4.6.2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以马鞍山市向黄路为例)
    5.1 试验路段的选择
    5.2 项目简介
    5.3 向黄路改性铁尾砂路面结构验算
        5.3.1 路面结构计算
        5.3.2 计算结果分析
    5.4 试验路工程现场研究
        5.4.1 试验路相关试验
        5.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5 试验路段质量检测
        5.5.1 取芯情况
        5.5.2 试验路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5.6 试验路段通车跟踪观测
    5.7 经济效益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木质素纤维沥青改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纤维沥青胶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外纤维沥青胶浆性能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纤维沥青胶浆机理研究现状
    1.3 木质素的性质及其在沥青研究中的应用
        1.3.1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1.3.2 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1.3.3 木质素在沥青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的化学试剂与仪器
    2.2 木质素材料的制备
        2.2.1 碱溶法分离木质素
        2.2.2 酸水解法分离木质素
    2.3 沥青木质素胶浆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
        2.4.1 成分分析
        2.4.2 热重分析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4.5 分子量分析
        2.4.6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2.5 木质素改性沥青胶浆路用性能室内评价
        2.5.1 木质素改性沥青胶浆针入度测试
        2.5.2 木质素改性沥青胶浆软化点测试
        2.5.3 木质素改性沥青胶浆延度测试
        2.5.4 木质素改性沥青胶浆流变学性能测试
        2.5.5 木质素改性沥青胶浆弯曲蠕变劲度性能测试
第三章 木质素提取与表征
    3.1 引言
    3.2 不同体系下木质素组分的提取与纯化
        3.2.1 碱溶法分离木质素
        3.2.2 酸沉法分离木质素
        3.2.3 酸水解法分离木质素
    3.3 不同体系下提取木质素的特征分析
        3.3.1 不同体系下提取木质素得率分析
        3.3.2 不同体系下提取木质素形貌分析
        3.3.3 不同体系下提取木质素官能团分析
        3.3.4 不同体系下提取木质素分子量表征
        3.3.5 不同体系下提取木质素热性质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质素沥青胶浆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沥青技术性能指标
    4.3 木质素路用性能表征
        4.3.1 木质素成分分析
        4.3.2 木质素形貌分析
        4.3.3 木质素纤维常规性能分析
        4.3.4 木质素吸持沥青能力评价
        4.3.5 基于搅动水吸附法的木质素粘附性评价
    4.4 掺量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
        4.4.1 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分析
        4.4.2 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分析
        4.4.3 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延度分析
        4.4.4 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流变学性能分析
        4.4.5 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弯曲蠕变劲度性能分析
    4.5 不同木质素纤维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
        4.5.1 不同木质素纤维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分析
        4.5.2 不同木质素纤维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分析
        4.5.3 不同木质素纤维改性沥青的延度分析
        4.5.4 不同木质素纤维改性沥青的流变学性能分析
        4.5.5 不同木质素纤维改性沥青的弯曲蠕变劲度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质素增强沥青胶浆性能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沥青化学组成及物质结构
        5.2.1 沥青的组分及活性物质
        5.2.2 沥青的经典物质结构模型
    5.3 沥青与木质素的微观作用分析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3.2 扫描电镜分析
    5.4 木质素改性沥青的热学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钢桁梁桥节点BI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钢桁架桥的结构特点及BIM技术应用
    2.1 钢桁架桥的结构构造
        2.1.1 钢桁架桥的结构形式
        2.1.2 钢桁架桥的受力特点
        2.1.3 钢桁架桥的发展趋势
    2.2 钢桁架桥节点研究现况
        2.2.1 钢桁架桥的节点连接形式
        2.2.2 高强度螺栓的研究现状
        2.2.3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方法
    2.3 BIM技术的应用
        2.3.1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
        2.3.2 BIM技术的综合运用
        2.3.3 BIM技术在钢桥节点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桥梁BIM与有限元软件的模型转换技术
    3.1 软件的选取
        3.1.1 BIM软件
        3.1.2 有限元软件
    3.2 BIM模型的创建
        3.2.1 工程背景
        3.2.2 常规构件的创建
        3.2.3 复杂构件的创建
    3.3 整体BIM模型到有限元模型的转换
        3.3.1 模型转换的现状
        3.3.2 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
        3.3.3 二次开发插件的思路
    3.4 节点BIM模型到有限元模型的转换
        3.4.1 二次开发接口对于节点模型转换的局限性
        3.4.2 节点BIM模型导入Space claim的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钢桁架桥节点设计
    4.1 节点设计的力学参数
        4.1.1 钢桥整体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4.1.2 所研究节点的选择及杆端力提取
    4.2 上弦杆节点连接形式设计
        4.2.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形式
        4.2.2 插入式与对接式节点BIM模型创建
    4.3 上弦杆节点有限元计算模型
        4.3.1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导入
        4.3.2 高强度螺栓的建模
        4.3.3 高强度螺栓的预紧荷载
        4.3.4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4.4 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
        4.4.1 节点板的应力分布情况
        4.4.2 理论结果与分析模型的各螺栓应力变化规律对比
        4.4.3 螺栓摩擦合理分布情况
        4.4.4 螺栓连接方式的比选
    4.5 有限元模型对BIM的信息反馈
        4.5.1 有限元信息反馈对BIM模型的作用及意义
        4.5.2 信息反馈方法
        4.5.3 节点BIM模型展示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设备与方法
第三章 废胶粉与改性剂最佳配合比的确定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
    3.1 确定最佳配合比的正交试验研究
    3.2 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4.1 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4.2 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4.3 布氏粘度与软化点相关性分析
    4.4 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能
    4.5 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共混机理研究
    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
    5.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
    5.3 差示扫描量热(DSC)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用于路基填垫土的碱渣地质聚合物的水稳性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项目来源及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碱渣在路基工程的研究现状
        1.2.1 碱渣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碱渣在路基工程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路用性能规范要求
    1.3 地质聚合物的基本特征
        1.3.1 地质聚合物的概念
        1.3.2 地质聚合物的反应机理
        1.3.3 地质聚合物的性能特点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碱渣土的水稳性研究
    2.1 试验的准备
        2.1.1 试验的原材料
        2.1.2 试样的制备
        2.1.3 试样的养护
    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3 浸水试验
    2.4 碱渣土的水稳性研究
        2.4.1 饱水试验
        2.4.2 干-湿循环试验
        2.4.3 干、湿冻融循环试验
        2.4.4 抗冻稳定性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渣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3.1 长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2 抗剪强度试验
    3.3 加州承载比(CBR)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渣的微观结构及其强度形成机理
    4.1 物理-化学观点
    4.2 碱渣的微结构
    4.3 碱渣的结构连结
        4.3.1 碱渣主要成分之间的转换
        4.3.1.1 简单平衡体系(溶解结晶平衡)CO_2-H_2O-CaCO_3
        4.3.1.2 矿物的转变及其中镁离子的作用
        4.3.2 土的结构连结基本理论
        4.3.3 碱渣的结构连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碱渣土的电镜扫描图像(SEM)分析
    5.1 SR:FA=8:2 的碱渣土SEM分析
    5.2 SR:FA=8:2 加入激发剂的碱渣土SEM分析
        5.2.1 加入元明粉2%的碱渣土SEM分析
        5.2.2 加入氢氧化钠2%的碱渣土SEM分析
        5.2.3 加入水玻璃2%的碱渣土SEM分析
        5.2.4 加入水玻璃2%的碱渣土采取不预闷处理SEM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电石渣在高等级公路路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电石渣的基本性能研究
    2.1 电石渣的形成
    2.2 电石渣的物化性能试验
    2.3 电石渣活性衰减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影响分析
    3.1 化学成分分析
    3.2 腐蚀性(pH值)监测
    3.3 挥发性监测
    3.4 适用条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石渣稳定土配比设计
    4.1 电石渣稳定土强度反应机理
    4.2 配比试验与结果分析
    4.3 拌土试验
    4.4 电石渣剂量合理范围
    4.5 冻融试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配比设计
    5.1 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强度反应机理
    5.2 配比试验与结果分析
    5.3 合理配比范围
    5.4 冻融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试验路铺筑与跟踪观测
    6.1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6.2 试验路铺筑及检测
    6.3 效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8)石灰稳定皂化渣土填筑桥头引道路堤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原材料性质
    1.1 石灰
    1.2 皂化渣
    1.3 土
2 石灰稳定皂化渣土的工程技术特性试验
    2.1 标准击实试验
    2.2 石灰稳定皂化渣土的抗压强度试验
    2.3 石灰稳定皂化渣土的水稳定性试验
3 结论

(9)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动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2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构成及控制
    2.1 公路施工成本构成与分类
    2.2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体系
    2.3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现状
3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信息分类及管理
    3.1 公路施工成本信息分类
    3.2 公路施工成本信息分类体系 Hc-class
    3.3 Hc-class 分类体系的应用
4 基于 Hc-class 的成本控制实证分析
    4.1 项目的基本情况
    4.2 项目产值和进度集成管理
    4.3 成本的对比分析
    4.4 成本信息的预测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10)皂化渣稳定土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皂化渣的现状及分布
        1.1.3 研究意义
    1.2 道路基层作用及性能要求
    1.3 基层材料研究现状
        1.3.1 石灰粉煤灰研究现状
        1.3.2 水泥稳定土研究现状
        1.3.3 石灰土研究现状
        1.3.4 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皂化渣性能研究
    2.1 皂化渣来源
        2.1.1 环氧丙烷背景介绍
        2.1.2 环氧丙烷生产流程
    2.2 皂化渣性质
        2.2.1 皂化渣的物理性质
        2.2.2 皂化渣化学性质
    2.3 试验土分析
        2.3.1 试验土来源分布
        2.3.2 试验用土性质
    2.4 皂化渣稳定土作用机理预测
第3章 皂化渣稳定土的力学性能
    3.1 最佳含水量研究
    3.2 抗压强度增长规律
    3.3 回弹模量
    3.4 重塑实验
    3.5 皂化渣稳定土抗拉性能
        3.5.1 弯拉强度试验
        3.5.2 间接抗拉强度
        3.5.3 抗拉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温性能与稳定性研究
    4.1 低温性能
        4.1.1 冻融强度研究
        4.1.2 冻胀性能
    4.2 体积稳定性
        4.2.1 温缩试验
        4.2.2 干缩试验
    4.3 水稳定性能
        4.3.1 水稳试验
        4.3.2 干湿循环
        4.4.3 渗水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所做工作与结论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皂化渣中氯化物的去除研究[J]. 佟显东,王要君,张馨月,青晨,周立岱. 绿色科技, 2020(12)
  • [2]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 丁玉江.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3]木质素纤维沥青改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崔迎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钢桁梁桥节点BIM技术研究[D]. 黄熊伟.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基于化学改性的废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D]. 杨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用于路基填垫土的碱渣地质聚合物的水稳性和力学性能研究[D]. 李艳鹏.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7]电石渣在高等级公路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 朱大彪. 东南大学, 2016(03)
  • [8]石灰稳定皂化渣土填筑桥头引道路堤的适用性研究[J]. 赵若. 交通标准化, 2014(12)
  • [9]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动态控制研究[D]. 李小凤.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10]皂化渣稳定土路用性能研究[D]. 艾秒. 吉林大学, 2013(09)

标签:;  ;  ;  ;  

皂化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