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

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

一、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任许利[1](2021)在《七氟醚通过上调水通道蛋白4表达增加小鼠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脑胶质淋巴系统是介于大脑脉管系统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特殊血管旁间隙,起到运输脑脊液和排出脑内废物的功能。由于该血管周围间隙的功能和结构与胶质细胞密切相关,并发挥类似淋巴系统功能,故命名为胶质淋巴系统。在胶质淋巴系统中脑脊液流动可将营养物质和药物输送到脑实质,并从大脑深处快速清除代谢废物,如乳酸和β-淀粉样蛋白(Aβ)。当胶质淋巴系统功能障碍时,毒性代谢产物排出能力降低,导致废物在脑实质内积累,在脑实质内积累,引发神经炎症反应,最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同时,胶质淋巴系统功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也可参与神经炎症反应。因此,现认为胶质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可能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作为一种与手术和麻醉相关神经性疾病,与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相似性。例如,一些研究证明,患者脑脊液Aβ聚集和Aβ/tau比值增加可能与术后长期认知改变有关。因此,我们推测胶质淋巴系统与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病理因果关系。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与术后认知功能改变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七氟醚是目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因此,本实验中我们选择4%七氟醚作为研究因素,研究七氟醚对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和小鼠行为学改变影响,并浅探其诱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为动物实验:首先研究七氟醚对小鼠的行为学和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影响。术前3天为Morris水迷宫的位置导航测验阶段(即参考记忆测试),每天让小鼠是熟悉适应环境4次。手术当天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七氟醚组的两组,行小脑延髓池内注射伊文思蓝。然后,对照组小鼠保持清醒和自由活动,而七氟醚组则继续维持七氟醚(4%)麻醉。在维持4 h后七氟醚麻醉结束,再经过4 h复苏后,两组小鼠都完全清醒并能自由活动。所有小鼠进行旷场实验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待行为学测试完毕后,小鼠都立刻安乐死并解剖大脑,观察大脑表面伊文思蓝的多少,推测七氟醚对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变化。其次,评估新型水通道蛋白4抑制剂(TGN-020)对小鼠的胶质淋巴系统和行为学的影响。此实验结果显示TGN-020在短期内只发挥特异性抑制AQP4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单次对中枢神经影响较小,不会明显改变小鼠行为学。所以后续实验中不再单独设立TGN组。最后,在七氟醚麻醉状态下,研究TGN-020是否影响胶质淋巴系统功能,以及是否能改善七氟醚麻醉造成的行为改变。此时将小鼠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七氟醚组和七氟醚+TGN组三组小鼠,分别行小脑延髓池穿刺术注射伊文思蓝,以便观察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和小鼠认知行为学的变化。通过体内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观测三组脑组织内的总荧光含量;通过免疫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三组血清中的伊文思蓝含量,检测伊文思蓝经胶质淋巴系统回流入血液循环的多少。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IL-6的表达。之后,通过荧光免疫学方法检测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第二部分为细胞实验:利用星形胶质细胞浅探七氟醚增加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相关机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蛋白激酶C(PKC)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IL-6的表达。通过氮蓝四唑显色法去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通过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七氟醚和TGN-020对星形胶质细胞膜总钾通道电导性的影响。最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统计比较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 A)进行的统计。结果:1.在经过4%七氟醚麻醉4h后,小鼠在麻醉复苏早期(苏醒后4h)表现出明显的行为改变。4%七氟醚明显增加胶质淋巴系统功能。2.小脑延髓池穿刺明显增加小鼠IL-6的分泌,而七氟醚引起的炎症相对较弱。3.七氟醚可增加小鼠脑内水通道蛋白4和PKC表达,降低SOD的含量进而减弱对超氧化物的清除作用。同时七氟醚还降低星形胶质细胞钾道开放水平。4.TGN-020作为新型水通道蛋白4抑制剂,明显抑制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在单次使用8h内不会引起小鼠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5.在4%七氟醚麻醉过程中,TGN-020能发挥抑制胶质淋巴系统功能。还可以缓解七氟醚对钾通道的抑制作用,改善因七氟醚麻醉引起的行为学异常。结论:1.高浓度七氟醚可增强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星形胶质细胞的水通道蛋白4和PKC的表达有关。2.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增加可引起过多炎症物质随脑脊液入脑,引起神经性炎症,导致小鼠行为学改变。3.TGN-020作为一种新型的水通道蛋白4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七氟醚引起的胶质淋巴系统功能亢进,并改善小鼠的行为改变。

杨小荣[2](2021)在《BNP/NPR-A/PKG/BKC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的活化状态及调控作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观察化学性刺激大鼠前列腺后血浆P物质及β-内啡肽的含量变化,相应脊髓节段星型胶质细胞活化的状况,建立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模型(NPP),为研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取6只用作假手术组,其余18只于前列腺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然后再随机分为造模3d、7d、10d组,每组6只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浆S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并结合Imagepro-Plus6.0图像测量软件检测大鼠脊髓中枢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值)变化。结果:1、HE染色:造模3d组炎症反应轻微,7d组炎症反应强烈,10d组炎症反应与7d组基本一致、达高峰;2、ELISA法检测:各模型组大鼠血浆SP物质含量高于假手术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免疫荧光染色:各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GFAP表达的总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SP物质、β-内啡肽ELISA检测结果及GFAP表达的检测结果与前列腺炎症反应程度在时相上基本一致。结论:CFA诱导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以引起血浆中疼痛递质P物质释放增加及β-内啡肽释放减少,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活化及其标志物GFAP表达增强,并使大鼠产生明显的炎性疼痛,在CFA刺激后第7天疼痛最强烈并稳定。第二部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BNP及NPR-A的活化状态目的:研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造模过程中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及NPR-A的表达水平,探讨BNP/NPR-A介导的信号通路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的关系。方法:100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取5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余50只于前列腺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然后再随机分为建模3、7、10、14、28d组,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腺腔形态、血管扩张程度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及NPR-A的表达情况。结果:1、前列腺组织HE染色情况:3d组炎症反应轻微(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和间质内可见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7d组炎症反应强烈(血管扩张充血严重且破裂,血管周围和间质内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10d组炎症反应与7d组基本一致、达高峰,14d及28d组炎症反应轻微;2、BNP及NPR-A的表达情况:实验组中3d组、7d组、10d组、14d和28d组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NPR-A表达量较对照组上调,其中7d、10d组上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前列腺炎症反应程度在时相上基本一致。结论:BNP,NPR-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神经节中表达上调;BNP及NPR-A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炎性疼痛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第三部分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神经节痛觉神经元K离子电流的影响目的: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鞘内注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检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脊髓中枢神经节痛觉神经元K离子电流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余40只于前列腺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模型;于造模第7天开始鞘内注射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前列腺炎性疼痛组,鞘内注射BNP组,鞘内注射PKG抑制剂+BNP组,鞘内注射BKca抑制剂+BNP组,每组10只。BNP鞘内注射5天后分别提取脊髓中枢神经节,膜片钳技术检测C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上K离子电流。结果:C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上K离子电流的情况:1、前列腺炎性疼痛组较假手术组K离子电流减少;2、鞘内注射BNP组较前列腺炎性疼痛组K离子电流增加;鞘内注射PKG抑制剂+BNP组较鞘内注射BNP组K离子电流减少;鞘内注射BKca抑制剂+BNP组较鞘内注射BNP组K离子电流减少。结论:激活BNP/NPR-A/PKG/BKCa信号通路能降低NP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神经节中痛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恢复痛觉神经元的超敏状态,起到抑制疼痛的作用。第四部分鞘内注射BNP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镇痛作用目的:观察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NPP)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CD11B)表达的变化,探讨鞘内注射BNP缓解NPP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为BNP用于临床治疗NP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组(NPP模型)、NNP+鞘内注射BNP组(BNP组),每组各10只,采用CFA前列腺内注射建立NNP模型,然后鞘内注射BNP 5d后取L6-S1段脊髓;2.免疫荧光法并结合图形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FAP及CR3/CD11B含量的变化。结果:GFAP及CR3/CD11B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NPP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NP+鞘内注射BNP组GFAP表达及CR3/CD11B表达均低于N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BNP可使NNP大鼠模型L6-S1脊髓GFAP及CR3/CD11B表达下调,能够抑制NNP引起的慢性疼痛。

赵腾[3](2021)在《NMDA受体亚基GluN2A/GRIN2A功能丧失型基因突变所致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精准药物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NR)是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主要受体。其作为一种配体门控型的离子通道,在突触内主要参与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的产生及传递,在突触外还可参与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突触前GABA释放,进而影响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产生。而构成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突触信号和抑制性突触信号的失衡是形成癫痫的重要原因。因此,NR应该是影响神经元网络兴奋/抑制平衡的关键因素。通过一些临床病例及细胞水平受体功能分析证实,NR功能增强型(Go F)基因突变和功能丧失型(Lo F)基因突变均可导致癫痫。而作为NR的亚基之一,GluN2A/GRIN2A突变的患者中78%表现为癫痫,是目前NR基因变异相关癫痫研究的重点。目前,Lo F型NR基因突变所致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转基因动物水平进行在体、离体电生理及行为学研究,进而明确该型基因突变致病的特点和机制意义重大。另外,一些变构调节剂可以逆转部分基因变异所致的NR功能异常。通过细胞水平筛选并在动物水平干预,可能筛选出对Lo F型NR较为有效的正向变构调节剂(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 s,PAMs),从而为临床精准化治疗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方法:本课题以临床报道及细胞水平受体功能分析证实较为典型的Lo F型突变GluN2A/GRIN2A-V685G为研究位点。首先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细胞水平进行NR功能验证,并根据文献资料选择了孕烯醇酮硫酸酯(PS)、24(S)羟基胆固醇(24(S)-HC)、妥布霉素、花生四烯酸、D-丝氨酸、精胺以及谷氨酸、甘氨酸做为备选药物在细胞水平进行敏感药物筛选,选出1-2种最为敏感的药物作为干预药物。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法制备GluN2A/GRIN2A-V685G转基因小鼠,而后将小鼠分为空白组(WT)、功能丧失型突变组(Lo F)、空白治疗组(WT+drug)、突变治疗组(Lo F+drug)。在行为学方面,观察各组小鼠自发癫痫发作的情况,进行癫痫等级评分。若无自发癫痫的表型,则在各组建立高热癫痫模型,评估癫痫发作的阈值(发作潜伏期)。应用新颖物体识别实验(NOR)以及新颖物体位置识别(NOL)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认知状况;应用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抑郁行为状况。在体检测各组小鼠皮层脑电图异常放电水平,并将各组小鼠断头取脑,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NR所介导的电流(EPSC)以及GABA能中间神经元所介导的m IPSC水平,同时检测全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变化。最后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luN2A亚基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本课题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细胞水平进行了NR功能验证,结果显示转染GRIN2A-V685G突变c DNA的蛙卵表面NR电流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功能基本丧失。将备选药物应用到转染细胞,结果显示24(S)-HC可以部分逆转该突变的NR功能。结合相关文献,最终选择可以增加脑内及血清24(S)-HC水平且已经临床应用于抗HIV治疗的依法韦仑(efavirenz,EFV)作为干预药物。而后将动物分为了WT组、Lo F组、WT+EFV组、Lo F+EFV组。行为学评价显示,各组小鼠均未出现自发性癫痫发作,在建立高热惊厥模型后,Lo F组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较短,而Lo F+EFV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则较Lo F组明显延长,各组小鼠的发作强度和发作时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在认知功能评价中,各组在新颖物体识别实验(NOR)中无明显差异,在新颖物体位置识别实验(NOL)中,Lo F组与WT组差异也无显着性,但观察趋势可见Lo F组小鼠较WT组识别指数稍有降低。而Lo F+EFV组的NOL识别指数较Lo F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性,可见Lo F小鼠可能存在空间记忆能力减退,而EFV可以逆转这种趋势。在抑郁行为评估中,各组小鼠均未发现明显差异,且Lo F组和Lo F+EFV组小鼠在悬尾不动实验中不动时间反而更短。在体电生理学检测显示Lo F组小鼠的皮层脑电图出现癫痫样放电(seizure-like events,SLEs)的频率明显增加,而Lo F+EFV组则较少出现SLEs,说明EFV可以部分抑制突变小鼠的脑内异常放电。随后利用膜片钳进行突触内NR电流(EPSC)水平检测显示Lo F组电流幅度和最大电流面积均明显降低,Lo F+EFV组则较Lo F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着性。m IPSC水平检测显示各组电流的振幅峰值(peak amplititude)检测中未发现明显差异,但在电流发放频率(event frequency)检测中,Lo F组较WT组明显下降,而Lo F+EFV组则无下降。随后进行全细胞动作电位检测显示与WT组相比,Lo F组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动作电位阈值有所下降,动作电位幅度值增加,动作电位输入电阻增加,相同电流刺激下动作电位根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而Lo F+EFV组较Lo F组在动作电位上述指标中有逆转的趋势,但差异无显着性。而后进行的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组在GluN2A表达中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GRIN2A-V685G突变可使GluN2A亚基配体结合结构域(ABD)功能障碍,致谷氨酸效力丧失,进而导致NMDA受体功能障碍。(2)GluN2A/GRIN2AV685G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内NR介导的EPSC降低,而由突触外NMDAR参与的GABA能中间神经元所介导的m IPSC也下降。使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增高。(3)GluN2A/GRIN2A-V685G转基因小鼠容易出现癫痫发作,其皮层脑电图可见异常放电增多。(4)抗HIV药依法韦仑(EFV)可以通过增加脑内24(S)羟基胆固醇水平来部分恢复GluN2A/GRIN2A-V685G突变所致的NMDAR功能丧失,减少皮层的异常放电,抑制转基因小鼠的癫痫发作。

李思宇[4](2021)在《基于冷冻电镜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离子通道广泛地分布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中,在众多生理过程中都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离子通道又可以具体划分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机械门控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调节,除去电势变化、配体分子或表面张力这类固有的影响因素外,化学小分子和多肽类也可以对离子通道活性起到调控作用。对离子通道的活性调控研究是离子通道领域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对我们理解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电压门控离子通道KAT1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ASIC1a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结构生物学技术和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对上述离子通道的门控调节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对KAT1的超极化激活机制进行了研究。KAT1是一个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整流钾通道,存在于拟南芥中。我们解析了 KAT1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为3.2 A。这是第一个植物中的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电镜结构。我们发现,KAT1是一个同源四聚体,并且是“非结构域交换”的通道。其每一个单体都包含了六根螺旋形成的跨膜结构域、延伸到胞内区的C-linker结构域和C端的CNBD结构域。KAT1具有典型的钾离子选择性过滤器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渗透钾离子。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发现,KAT1通道的孔道区处于关闭状态。KAT1是一个严格的超极化门控离子通道,我们对KAT1的S4螺旋上的带正电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带正电氨基酸残基对电压感受非常重要。虽然KAT1结构中包含CNBD结构域,但是无论是结构分析或是功能实验,我们均发现cGMP不能对KAT1的通道活性进行调节。在KAT1通道中,S4-S5 linker是一段短loop结构,这个linker区域与C-linker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两个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削弱,则会导致通道不能正常开放。这表示S4-S5 linker和C-linker之间的相互作用是KAT1通道门控调节的关键。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对多肽毒素如何结合并调控人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活性进行了研究。人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hASIC1a)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ASIC1a通道主要参与疼痛感知、学习记忆等生理过程,是潜在的药物靶点。hASIC1a通道的活性受到质子浓度的调控,同时还有多种因素可以对通道活性进行调节,比如多肽毒素。非洲黑曼巴蛇毒Mambal对hASIC1a活性起到抑制作用。经过多重蛋白表达纯化优化步骤和结构解析方法的选择,我们最终利用冷冻电镜解析了 hASIC1a的apo状态和Mamba1-hASIC1a复合物的结构,分辨率分别为3.56A和3.9A。与已解析的鸡源ASIC1(cASIC1)结构相比,处于静息状态的hASIC1a与cASIC1通道具有相似的结构,是一个同源三聚体,其门控机制与cASIC1相似。Mamba1毒素主要结合于hASIC1a的胞外结构域,当毒素与通道结合后,通道局部发生了构象变化。Mamba1将hASIC1a锁定在关闭构象。我们发现虽然Mamba1对hASIC1a和cASIC1的亲和力相似,但毒素对hASIC1a的抑制作用强于对cASIC1通道的抑制作用。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结构比较,我们发现了对hASIC1a和cASIC1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rg155和Glu102-Asp165对(分别对应于cASIC1中的Leu156和Arg103-Glu168),导致了hASIC1a和cASIC1对Mamba1的反应不同。

张刘洋[5](2020)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分属中最为严重的类型,该病被认知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需紧急恢复血流供应,挽救缺血心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针对STEMI患者的首选策略,能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然而,目前仍存在诸多与PCI相关的临床问题需要被解决,其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最重要的临床问题之一。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是由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环氧酶、脂氧酶和细胞色素P450三大代谢通路的作用下生成的几百种活性脂质分子的总称。这类代谢产物中的很多分子与心血管疾病中涉及到的生物学过程有关,在诸如炎症、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过程中发挥危害或保护性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对于PCI手术前后病人的类二十烷酸的整体代谢模式改变情况也尚未阐明。本工作的目的是利用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与STEMI患者血浆样本中阐述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类二十烷酸代谢谱的整体变化规律;发现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关键代谢产物;并在细胞模型中研究关键代谢产物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方法利用小鼠经冠脉结扎/再通手术建立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超声心动、Evans blue-TTC双染色检测验证动物模型成功建立;收取STEMI患者PCI手术前后7个时间点(手术前30分钟、手术后6小时、手术后12小时、手术后24小时、手术后72小时、出院前1天、出院后28天)的血浆样本,并充分记录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生命特征、既往疾病史、院前用药、心脏超声、心梗面积、CKMB、c Tn I等心脏损伤标志物水平等)。利用基于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小鼠MIRI模型心脏组织及STEMI患者血浆的类二十烷酸代谢谱(包括环氧酶、脂氧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通路下的84种代谢产物)。通过由Mann-Whitney U检验、ANOVA方差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所组成的筛选原则,筛选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关键代谢产物。建立缺氧复氧过程诱导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I/R模型(缺氧12小时,常氧条件6小时),在此模型中研究关键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在小鼠心脏组织中共检测到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68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小鼠经冠脉结扎/再通手术建立的IR模型与对照组相比,类二十烷酸代谢谱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1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5-HETE,I/R组升高)对代谢组的整体差异贡献最大;经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到7种具有显着性变化的代谢产物,其中16-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6-HETE)在I/R组降低至低于检测限),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ETE)在I/R组升高约2.08倍(p=0.011),15-HETE在I/R组升高约2.11倍(p=0.014),18-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8-HETE)降低约70%(p=0.001),血栓烷素B2(TXB2)升高约1.46倍(p=0.048)。对20位STEMI患者在7个时间点收集到的共计140个血浆样本进行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分析,共检测到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68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STEMI患者接受PCI手术前后类二十烷酸代谢谱发生明显变化,其中6-k-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对代谢组的整体差异贡献最大;通过对代谢产物时程曲线的聚类分析发现,不同代谢产物的时程曲线展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缺血再灌注早期阶段(6小时)造成16-HETE水平的升高(ANOVA p=0.006);中期阶段(1272小时)造成二羟基二十碳三烯酸(DHET)类代谢产物的升高(ANOVA p<0.05)以及TXB2、脂氧素A4(LXA4)的降低(ANOVA p=0.005);后期阶段(72小时之后)造成6-kPGF1α(ANOVA p=2.71E-08)和白三烯B4(LTB4)(ANOVA p=0.0004)的升高;此外前列腺素D2和E2(PGD2、PGE2)在整个过程中持续性降低。研究结论经Mann–Whitney U检验和PLS-DA多元统计所得数据的综合考量,结合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的已知功能,我们认为包括12-HETE、15-HETE、16-HETE、18-HETE、TXB2在内的5种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在小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经过对ANOVA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PLA-DA多元统计所得数据的综合考量,并结合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的已知功能,我们认为包括6-k-PGF1α、TXB2、PGD2、PGE2、LXA4、LTB4、16-HETE、20-HETE、5,6-DHET在内的9种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在STMEI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与STEMI患者关键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的比较显示:TXB2和16-HETE可能在动物模型与STEMI患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系统性地研究类二十烷酸代谢谱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整体变化规律,全面理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类二十烷酸系统的整体特点,完整勾勒出多种类二十烷酸分子之间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水平变化的总体脉络,针对类二十烷酸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改变提出了对类二十烷酸具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齐晓非[6](2020)在《CFTR参与超声对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超声能够穿透较长距离而能量衰减比较少,可以精确地聚焦于局部组织,这使得超声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超声能够无创治疗某些疾病如结石、肿瘤,超声在医学上最常见的应用是诊断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超声能进行无创切除颅内部分组织而治疗帕金森病、改善抑郁症症状等。而且,强度适中的超声波可以在不杀死神经元的情况下增强或抑制神经元活性,在治疗运动障碍、抑郁症、焦虑和一些难治性神经精神障碍上具有很大潜力,所以近年来超声用于无创调节神经元活动成为神经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动物的在体实验表明超声作用于运动皮层可诱发肌肉收缩和肢体运动,作用于感觉皮层能引起相应的感觉,这使得超声进行无创脑刺激成为可能。目前认为超声引起生物学效应更有可能是通过超声的机械力作用而非热效应,超声能开放异源表达在蛙卵细胞膜上的机械敏感通道(双孔钾通道)引起电流,但超声对神经系统的效应是否也是通过机械敏感通道作用,通过哪一种机械敏感通道起作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囊性纤维化转导调节因子(CFTR)作为阴离子通道可介导氯离子进出细胞膜,有报道表明CFTR具有机械敏感性,可以感受细胞膜形变而引起电流。由此我们推测,超声能开放CFTR通道,并且CFTR通道参与超声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是超声神经调控的细胞和通道机制之一。方法:本研究设计分四部分实验,分别是超声对野生型神经元的作用;CFTR通道在超声调控野生型神经元中的作用;超声对CFTR基因敲除神经元的作用;超声对CFTR转染HEK293细胞的作用。首先,C57胎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采用电生理实验,记录超声刺激对神经元放电和诱发电流的影响;采用c-Fos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比超声刺激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第二,通过CFTR免疫染色和免疫印迹法验证CFTR在小鼠皮层神经元的表达;加入CFTR阻断剂GlyH101后超声对培养神经元放电频率和诱发电流的影响,以及加入GlyH101后超声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第三,全细胞电压钳下检测超声对CFTR基因敲除小鼠(CFTR-/-)皮层神经元诱发电流的作用;检测超声刺激对CFTR敲除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将获得结果与野生型神经元对比。最后,使用瞬时转染方法将CFTR蛋白表达于HEK293细胞,通过膜片钳方法检测超声对表达CFTR的HEK293细胞的作用。结果:1、超声刺激增加小鼠皮层神经元放电频率(细胞外和细胞内记录),与超声刺激前相比p<0.001;超声刺激诱发神经元产生内向电流(电流频率与超声刺激前相比p<0.05);超声刺激增加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荧光强度与超声刺激前相比p<0.01)。2、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证实离体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有CFTR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也显示小鼠皮层组织有CFTR蛋白表达。CFTR阻断剂GlyH101能抑制超声刺激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与加阻断剂前相比p<0.001),抑制超声刺激诱发神经元的内向电流(电流频率与加阻断剂前相比p<0.01),减少超声造成的c-Fos蛋白表达增加(荧光强度与加阻断剂前相比p<0.05)。3、与野生型神经元相比较,超声刺激CFTR基因敲除小鼠神经元产生的电流频率明显减少(p<0.05)。与野生型神经元相比较,超声刺激CFTR基因敲除小鼠神经元造成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4、超声刺激诱发CFTR转染的HEK293细胞产生内向电流,该电流能被CFTR阻断剂GlyH101阻断(电流频率与加阻断剂之前相比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超声能够激活离体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小鼠皮层神经元有CFTR蛋白表达;超声能够通过CFTR激活小鼠皮层神经元;敲除神经元的CFTR能减弱超声对神经元的激活作用;表达CFTR能使HEK293细胞获得对超声的反应;所以CFTR参与超声激活离体培养的皮层神经元。

邵川格[7](2020)在《镰刀菌酸抑制香蕉细胞吸收钾离子的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Foc TR4(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4)的爆发和大规模扩散,已重创世界香蕉产业,对热带地区人民经济收入和世界粮食安全带来直接威胁。香蕉是典型的嗜钾作物,且钾素水平可以影响其抗病能力的强弱,细胞质中高浓度K+可以限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前期研究发现Foc TR4分泌的镰刀菌酸(Fusaric acid,FSA)可以抑制香蕉细胞吸收K+。为解析该作用机理,本课题研究了钾素对Foc TR4生长发育的影响、FSA对香蕉根系钾离子累积的影响、钾离子通道蛋白MaAKT1与FSA的互作等,具体结果如下:(1)香蕉枯萎病与缺钾症状的关系:比较分析发现缺钾症状是Foc TR4外部症状的一部分,即(1)下部叶片及靠外的叶鞘先呈现特异黄化,初期在叶片边缘发生,然后逐部向中肋扩展,与叶片的深绿部分对比显着;(2)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低劣;Foc TR4分泌的FSA可以使香蕉植株黄化,钾含量降低,呈现缺钾症状,推测FSA是Foc TR4导致香蕉植株缺钾素的重要因子。(2)钾素水平与Foc TR4生长发育直接相关:利用不同浓度KCl和KNO3处理Foc TR4菌株,发现当基础培养基中无钾素时,Foc TR4难以生长;培养基中添加1-4 mmol·L-1K+浓度情况下,Foc TR4孢子化程度深、菌丝生长非常旺盛,但是当浓度高于5 mmol·L-1K+时,Foc TR4菌株生长明显开始受到抑制;植物细胞质中K+浓度可以保持在100-200mmol·L-1之间,推测降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Foc TR4成功侵染香蕉的策略之一。(3)FSA对香蕉细胞和根系组织钾元素累积有明显抑制作用:巴西蕉悬浮原生质体的悬浮液中添加20μmol·L-1 FSA和梯度浓度K+,钾离子荧光探针结果显示FSA可显着抑制香蕉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无论是正常培养还是缺钾培养香蕉组培苗,20μmol·L-1 FSA可明显抑制根系对钾离子的吸收和累积。同时测定活性氧代谢酶、防御作用相关的水解酶活性等,发现FSA能够降低酶活性。(4)MaAKT1的过表达:前期RNA-seq和qRT-PCR实验确定MaAKT1是香蕉根系中受FSA影响最大的、表达量最大的细胞膜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预测到FSA吡啶环中的N原子可与该基因编码的通道蛋白第648位的甘氨酸通过氢键互作;构建MaAKT1过表达载体,转化感病品种巴西蕉和模式植物拟南芥,植株表型分析发现该基因能够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并且转基因拟南芥对20μmol·L-1的FSA抗性明显增强,转基因香蕉的抗性正在评价中。

王苗[8](2020)在《利用生物信息技术预测离子通道蛋白和青蒿抗肿瘤相关蛋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子通道是位于所有细胞脂质膜中的离子渗透性蛋白质孔,不同的离子通道在不同的生物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在这些离子通道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与疾病的发生及治疗都有关系,并且已知离子通道是超过700种药物的靶标。离子通道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高通量质谱技术的迅速发展,蛋白质组学数据也在迅速积累。离子通道在细胞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在肿瘤和癌症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临床与科研的热点领域。并且,已经有研究表明中药对于治疗“通道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对离子通道的快速准确的预测分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重点是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中的文本挖掘技术找到中药青蒿与肿瘤的八个关键靶点蛋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关键靶点蛋白通过作用于细胞内离子浓度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因此进一步对离子通道进行预测分类。然后基于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其他性质及特征,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离子通道蛋白的分类器,用于确定蛋白质序列是否是离子通道蛋白质,并对离子通道蛋白质分类为家族及子家族。一旦确定了该蛋白质序列为离子通道,就可以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在本文中,采用三个评估指标:灵敏度(Sn)、总体准确度(OA)和平均准确度(AA)三个评价指标,用十倍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价。使用SVMProt、k-skip-n-gram和iFeature对处理过的离子通道数据集提取特征向量,再使用MRMD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再使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对离子通道进行预测分类。实验结果显示,SVMProt和k-skip-n-gram所提取的特征向量更具有意义,并且MRMD在特征筛选这里表现十分好,有效的提高了离子通道预测分类的准确率。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在离子通道预测分类问题中总体表现最佳。综上,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了对离子通道的预测分类精度,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离子通道进行预测分类。尤其是对比其他分类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在离子通道的预测分类中的表现十分好。通过实验找到了最合适的特征向量集和方法对离子通道进行预测分类。

张伟伟[9](2020)在《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文中研究表明精子是在睾丸曲细精管内完成,属于非常复杂的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有条不紊的完成,需要曲细精管的内外信号、膜蛋白等对这一发生过程进行严格有序的调控。目前认为精子形成可能与生殖细胞电位的改变密切相关。精子为了获得受精能力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附睾成熟、精子获能、超活化、趋向性,最后是精子的顶体反应。这些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变化有关。离子通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可以调节其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可以通过改变膜电位的变化推进精子的各种生理过程;受精过程中,精子外部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变,离子通道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功能的改变都会影响有性生殖物种雄性配子的发育以及受精能力。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有别于其它物种,其个体的生活环境与其它物种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华绒螯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即生殖洄游。淡水的离子浓度与海水的离子浓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华绒螯蟹在生殖迁移过程中经历了很强的离子浓度的变化。由此可见,离子浓度变化对中华绒螯蟹生殖发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钾通道为目前为止种类和亚型最多的离子通道。有报道称钾离子通道对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受精过程都有调节作用,SLO家族是钾通道一类非常特殊的通道,这类通道不仅具有电压依赖性,还对其它因素如Ca2+、Na+、Cl-、pH等具有敏感性。本文以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PCR、基因克隆等技术对SLO家族蛋白进行组织及细胞定位和序列分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生精细胞SLO通道的电生理特性和表达情况。结果如下:1、通过Western blot确定了SLO1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精巢以及其它组织内,但是储精囊内的精子SLO1表达较少。SLO2在精巢的生精细胞和储精囊内的精子均有表达,但表达出现了差异性。2、对编码SLO1蛋白的基因克隆,并将测序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slo1 cDNA序列与其它物种有相似性较高,说明其保守性较强,且与拟穴青蟹的slo1最相近;克隆slo2.2的cDNA序列与其它物种虽有相似性,但是其保守性不是很高,与小鼠和和人类有很大的差异性,且与北黄道蟹(Cancer borealis)的slo2.2最相近,关系最为密切。(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LO1介导的钙激活钾通道和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通道: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钾电流包含钙激活钾电流。随后加入不同的阻断剂IbTX、CdCl2观察该电流,发现这些阻断剂均可以将钾电流进行阻断,根据阻断的结果分析SLO1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这与前期的SLO1蛋白的免疫定位结果一致;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通道也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的生精细胞内,但是生精细胞对钠离子的依赖性不同,精子对钠离子的依赖性较强,而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对钠离子的依赖性较弱,说明SLO2在生精细胞的表达存在差异性。(4)观察SLO家族通道对精子的顶体反应的影响,发现钾通道不仅与精子的形成有关,而且还间接调节精子的顶体反应,SLO1与顶体反应相关,其不同抑制剂对顶体反应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采用含不同浓度的钠离子作用于中华绒螯蟹的精子观察其顶体反应,发现钠离子和顶体反应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也间接说明SLO2的作用可能更多在精子能动性以及获能上面。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内既有SLO1介导的钙激活钾电流,也有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电流。前者随着精子的形成分布越来越少;后者表现出精子对钠离子的敏感性与其它生精细胞不同,需要更高钠离子浓度才能激活,这与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环境密切相关。通过顶体反应诱导率实验发现,SLO1不仅与精子的形成有关,而且还间接调节精子的顶体反应,SLO1通道的关闭导致顶体反应的降低。SLO2的作用可能更多在精子能动性以及获能上面,需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

费聿东[10](2020)在《巨噬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KCa3.1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心肌梗死(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梗患者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高、预后差,电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巨噬细胞参与心梗后的炎症反应,但其对心律失常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对心梗后心脏电生理特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面,运用流式细胞术探究心梗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的水平。体外实验方面,通过免疫荧光验证巨噬细胞与心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通过转录组测序确定心梗后差异表达的基因;运用细胞共培养和膜片钳技术,探究巨噬细胞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缝隙连接抑制剂、KCa3.1抑制剂或小干扰RNA、钙池介导钙内流抑制剂等验证其电生理机制。在体实验方面,应用小鼠动态心电监测和心腔内程序电刺激等方法探究抑制KCa3.1对心梗后心脏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结果: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外周血的促炎型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01)。在心梗患者与心梗模型小鼠心脏梗死边缘区,巨噬细胞与心肌细胞形成缝隙连接。小鼠心梗后3天,梗死边缘区促炎型巨噬细胞明显增多(p<0.001)。转录组测序提示,Kcnn4是心梗后上调最显着的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其编码蛋白KCa3.1上调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体外实验将巨噬细胞与心肌细胞共培养,膜片钳测定与M0巨噬细胞偶联的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无明显改变,而与M1巨噬细胞偶联的心肌细胞的APD显着延长(APD50,p<0.001;APD90,p<0.001),缝隙连接抑制剂GAP26、KCa3.1抑制剂TRAM34、KCa3.1小干扰RNA或钙池介导的钙内流抑制剂SKF96365均可以逆转动作电位时程的延长。在体实验证实,心梗模型小鼠注射TRAM34可以明显减少诱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31)。研究结论:心梗后巨噬细胞通过缝隙连接和KCa3.1影响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和心律失常,巨噬细胞及其KCa3.1通道是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新的电生理机制和治疗靶点。

二、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七氟醚通过上调水通道蛋白4表达增加小鼠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史
    2.2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病因
        2.2.1 麻醉因素
        2.2.2 外科炎症因素
        2.2.3 易感人群
    2.3 胶质淋巴系统概述
        2.3.1 胶质淋巴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
        2.3.2 胶质淋巴系统与血管性痴呆
        2.3.3 胶质淋巴系统与睡眠
        2.3.4 胶质淋巴系统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2.4 立题依据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主要材料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准备
        3.2.2 小脑延髓池注射
        3.2.3 小鼠麻醉
        3.2.4 行为学测试
        3.2.5 伊文思蓝在脑内分布
        3.2.6 脑免疫组化检测AQP4 表达
        3.2.7 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QP4 蛋白表达
        3.2.8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QP4和PKC
        3.2.9 星形胶质细胞总SOD活性检测
        3.2.10 星形胶质细胞IL-6 检测
        3.2.11 膜片钳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总钾通道电导性
        3.2.12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高浓度七氟醚对小鼠麻醉苏醒早期行为的影响
    4.2 七氟醚增强胶质淋巴系统功能
    4.3 七氟醚增加脑内AQP4 的表达
    4.4 TGN-020 明显抑制胶质淋巴系统的功能
    4.5 TGN-020 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4.6 TGN-020 预处理后七氟醚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4.7 TGN-020 预处理后七氟醚对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影响
    4.8 七氟醚麻醉状态下全脑NIRF成像结果
    4.9 血清伊文思蓝的含量
    4.10 TGN-020 预处理后七氟醚对脑AQP4 表达的影响
    4.11 麻醉和手术对血清IL-6 表达的影响
    4.12 七氟醚对星形胶质细胞AQP4 表达的影响
    4.13 七氟醚对星形胶质细胞PKC表达的影响
    4.14 七氟醚对星形胶质细胞IL-6 表达的影响
    4.15 七氟醚对星形胶质细胞SOD的影响
    4.16 七氟醚对星形胶质细胞总钾通道的影响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BNP/NPR-A/PKG/BKC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的活化状态及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NPP动物模型建立
        2.3 标本采集
        2.4 石蜡切片HE染色
        2.5 大鼠血浆中SP和β-EP的含量测定
        2.6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测定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前列腺组织HE染色情况
        3.2 血浆SP的检测情况
        3.3 血浆β-内啡肽的检测情况
        3.4 脊髓GFAP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GFAP的意义
        4.2 P物质和β-内啡肽的意义
        4.3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BNP及 NPR-A的活化状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2.4 大鼠前列腺组织及L6-S1 脊髓段DRG提取方法
        2.5 前列腺组织HE染色
        2.6 PCR实验流程
        2.7 Western-Blot实验流程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前列腺组织HE染色情况
        3.2 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NPR-A m RNA的表达
        3.3 L6-S1背根神经节中BNP、NPR-A蛋白表达变化
    4 讨论
        4.1 BNP/NPR-A在慢性前列腺炎性疼痛中的变化
        4.2 本部分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神经节C痛觉神经元K离子电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全细胞膜片钳所用溶液配制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鞘内注射
        2.4 标本采集
        2.5 双酶法分离DRG中的痛觉神经元
        2.6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电流
        2.7 膜片钳数据记录、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L6-S1 DRG中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K离子激活电流差异情况
    4 讨论
        4.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4.2 BNP/NPR-A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炎性疼痛
        4.3 BNP/NPR-A/PKG/BKca信号通路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
第四部分 鞘内注射BNP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镇痛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主要试剂配制
        2.3 NPP动物模型建立
        2.4 鞘内注射
        2.5 脊髓提取
        2.6 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免疫荧光检测操作流程
        2.7 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CD11B)免疫荧光检测操作流程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L6-S1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
        3.2 L6-S1 脊髓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CD11B)的表达变化
    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脊髓背根痛觉神经元突触前传递的抑制机制
    参考文献

(3)NMDA受体亚基GluN2A/GRIN2A功能丧失型基因突变所致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精准药物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癫痫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2.1.1 癫痫相关的神经结构与功能
        2.1.2 脑结构性病因与癫痫
        2.1.3 感染性病因与癫痫
        2.1.4 免疫性病因与癫痫
        2.1.5 代谢性病因与癫痫
        2.1.6 遗传性病因与癫痫
    2.2 NMDA受体基因变异与癫痫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2.1 NMDA受体的结构及功能
        2.2.2 NMDA受体的分布
        2.2.3 NMDA受体基因变异与癫痫
        2.2.4 NMDA受体基因变异的药物调节
第3章 研究内容
    3.1 细胞水平评估突变的NMDA受体功能及干预药物筛选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2 GluN2A/GRIN2A-V685G转基因鼠制备
        3.2.1 基因信息
        3.2.2 蛋白信息
        3.2.3 转基因载体构建及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3.2.4 显微注射
        3.2.5 小鼠出生与检测
        3.2.6 交配扩繁
    3.3 转基因鼠癫痫发病机制及精准干预药物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GluN2A/GRIN2A-V685G 突变对 NMDA 受体功能的影响
    4.2 GluN2A/GRIN2A-V685G突变特异性功能增强剂的筛选
    4.3 GluN2A/GRIN2A-V685G突变小鼠行为学改变
        4.3.1 GluN2A/GRIN2A-V685G突变小鼠癫痫发作的特点
        4.3.2 GluN2A/GRIN2A-V685G突变小鼠认知功能变化
        4.3.3 GluN2A/GRIN2A-V685G突变小鼠抑郁行为的表现
    4.4 通过在体及离体电生理学检测探讨 GluN2A/GRIN2A-V685G 突变小鼠癫痫发病的机制
    4.5 依法韦仑(EVF)对 GluN2A/GRIN2A-V685G 突变小鼠行为学、电生理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冷冻电镜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离子通道综述
    1.1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1.1.1 电压门控钾通道
        1.1.2 电压门控钠通道
        1.1.3 电压门控钙通道
    1.2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2.1 五聚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2.2 四聚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2.3 三聚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3 机械门控离子通道
    1.4 课题目的与意义
工作一 内向整流钾通道KAT1超极化激活机制分析
    第2章 KAT1蛋白背景介绍
        2.1 植物中钾离子通道简介
        2.2 KAT1通道功能与生理作用
        2.3 KAT1研究进展
        2.4 超极化激活HCN1通道介绍
        2.5 本课题意义
    第3章 KAT1表达纯化优化及结构解析
        3.1 KAT1克隆及病毒扩增
        3.1.1 KAT1分子克隆以及重组质粒构建
        3.1.2 用于转染昆虫sf9细胞的KAT1病毒扩增
        3.2 KAT1蛋白纯化过程
        3.3 KAT1纯化条件优化
        3.4 KAB1辅助蛋白
        3.5 KAT1-KAB1冷冻电镜数据收集与处理
        3.6 KAT1-KAB1模型搭建
        3.7 电生理功能实验对通道功能进行验证
        3.7.1 KAT1转染HEK293T细胞实验流程
        3.7.2 HEK293T记录KAT1电流实验流程
    第4章 KAT1结构分析与讨论
        4.1 KAT1整体结构
        4.1.1 KAB1对KAT1功能验证
        4.1.2 KAT1整体结构
        4.2 KAT1选择性过滤器和孔道结构域分析
        4.2.1 KAT1钾离子选择性的结构基础
        4.2.2 KAT1的孔道区处于关闭状态
        4.3 KAT1电压感受结构域分析
        4.3.1 KAT1处于去极化状态
        4.3.2 KAT1中S4螺旋的电荷分布
        4.4 KAT1电压感受结构域与孔道结构域的偶联
        4.5 KAT1超极化激活模型
        4.6 本课题小结
工作二 蛇毒多肽Mamba1结合并抑制人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机制分析
    第5章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背景介绍
        5.1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生理意义
        5.1.1 ASIC通道的分类和分布
        5.1.2 ASIC通道生理意义
        5.2 ASIC通道的药理学研究
        5.2.1 神经肽
        5.2.2 有机化合物
        5.2.3 二价和三价阳离子
        5.2.4 动物毒素多肽
        5.3 ASIC通道目前结构研究进展
        5.4 本课题意义
    第6章 hASIC1a表达纯化优化及结构解析
        6.1 hASIC1a克隆及病毒扩增
        6.1.1 hASIC1a分子克隆以及重组质粒构建
        6.1.2 用于转染昆虫sf9细胞的hASIC1a病毒扩增
        6.2 hASIC1a蛋白纯化及Mamba1-hASIC1a复合物组装过程
        6.3 hASIC1a~(△C)及复合物结构解析尝试
        6.3.1 晶体法解析hASIC1a~(△C)及复合物结构
        6.3.2 冷冻电镜解析hASIC1a~(△C)及复合物结构
        6.4 hASIC1a~(△C)及hASIC1a~(△C)-Mamba1冷冻电镜数据收集与处理
        6.5 hASIC1a~(△C)及hASIC1a~(△C)-Mamba1模型搭建
        6.6 电生理功能实验对蛋白功能进行验证
        6.6.1 hASIC1a转染CHO细胞实验流程
        6.6.2 CHO记录hASIC1a电流流程
    第7章 hASIC1a结构分析与讨论
        7.1 hASIC1a~(△C)结构分析
        7.1.1 hASIC1a~(△C)整体结构
        7.1.2 hASIC1a处于静息状态
        7.2 hASIC1a~(△C)-Mamba1结构分析
        7.3 Mamba1将hASIC1a锁定在关闭构象
        7.4 Mamba1对hASIC1a和cASIC1抑制效果不同机制研究
        7.5 本课题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缩略词表
课题设计
实验路线
实验内容
    一、动物实验
    二、临床实验
    三、细胞实验
    四、数据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
    一、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类二十烷酸组学研究
    二、STEMI患者接受PCI手术前后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研究
    三、小鼠与人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的比较
分析与讨论
    一、利用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方法研究MIRI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二、关于小鼠IR模型中的类二十烷酸组学研究的讨论
    三、关于STMEI患者MIRI过程中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研究的讨论
    四、MIRI过程中类二十烷酸代谢的系统性分析
    五、以类二十烷酸代谢通路为靶点对MIRI过程进行系统性干预的策略
    六、本工作的不足之处
结论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类二十烷酸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6)CFTR参与超声对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CFTR参与超声对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调控作用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动物和细胞
        1.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2.3 实验试剂
        1.2.4 主要液体的配制
        1.2.5 主要软件
    1.3 实验方法
        1.3.1 质粒的转化、扩增和提取
        1.3.2 HEK293细胞培养和细胞瞬时转染
        1.3.3 神经元原代培养
        1.3.4 电生理-单细胞膜片钳实验
        1.3.5 超声刺激方案
        1.3.6 免疫荧光染色
        1.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1.3.8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1.3.9 CFTR基因表达的鉴定
    1.4 统计分析和作图
    1.5 结果
        1.5.1 超声增强离体培养的皮层神经元兴奋性
        1.5.2 超声刺激诱发神经元产生内向电流
        1.5.3 超声刺激增加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
        1.5.4 CFTR蛋白在小鼠皮层神经元表达
        1.5.5 CFTR阻断剂能阻断超声对神经元的诱发放电
        1.5.6 CFTR阻断剂能抑制超声刺激诱发神经元产生内向电流
        1.5.7 CFTR阻断剂能抑制超声刺激诱发的c-Fos表达增加
        1.5.8 超声刺激对CFTR~(-/-)神经元电流的影响
        1.5.9 超声刺激对CFTR~(-/-)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
        1.5.10 CFTR在转染的HEK293细胞膜上表达
        1.5.11 超声刺激诱发CFTR转染的HEK293细胞产生内向电流
    1.6 讨论
第二部分 综述超声对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和机制
    2.1 超声对机体的作用
    2.2 超声对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
    2.3 超声对神经系统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
        2.3.1 热效应
        2.3.2 空化作用
        2.3.3 机械效应
        2.3.4 其它作用
    2.4 表达在神经元常见的机械敏感通道
        2.4.1 DEG/ENaC/ASIC通道
        2.4.2 TRP通道
        2.4.3 双孔钾通道
        2.4.4 Piezo通道
        2.4.5 NMDA受体阳离子通道
        2.4.6 CFTR
        2.4.7 其它通道
    2.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7)镰刀菌酸抑制香蕉细胞吸收钾离子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香蕉枯萎病研究进展
        1.1.1 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简介
        1.1.2 尖孢镰刀菌致病机制研究
        1.1.3 尖孢镰刀菌产毒素研究
    1.2 镰刀菌酸研究进展
        1.2.1 镰刀菌酸简介
        1.2.2 镰刀菌酸生物功能
        1.2.3 镰刀菌酸致病机理
    1.3 钾和植物病害发生的关系
        1.3.1 钾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相关机制
        1.3.2 钾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相关机制
        1.3.3 钾与生防菌协同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
    1.4 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1.4.1 高等植物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1.4.2 钾离子通道与植物抗病之间的关系
        1.4.3 毒素与离子通道之间的关系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香蕉枯萎病与缺钾症状的相关分析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
        2.2.1 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香蕉枯萎病与缺钾植株叶片的相关分析
        2.3.2 香蕉枯萎病与缺钾植株果实的相关分析
        2.3.3 实验室接枯萎病菌与缺钾植株的相关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田间香蕉枯萎病与缺钾植株叶片的比较
        2.4.2 田间香蕉枯萎病与缺钾植株果实的比较
        2.4.3 实验室接枯萎病菌与缺钾植株的比较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钾素水平影响FocTR4生理特性的分析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
        3.2.1 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培养基
    3.3 试验方法
        3.3.1 钾素水平对尖孢镰刀菌菌落形态的测定
        3.3.2 钾素水平对尖孢镰刀菌干重及产孢量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钾素水平对尖孢镰刀菌菌落形态的影响
        3.4.2 钾水平对尖孢镰刀菌干重及产孢量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镰刀菌酸抑制香蕉细胞钾离子吸收的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
        4.2.1 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培养基
        4.2.4 主要试剂及配置
    4.3 试验方法
        4.3.1 FSA和缺钾处理后香蕉植株发病率的测定
        4.3.2 FSA处理后香蕉根系钾含量的测定
        4.3.3 FSA处理后香蕉根系钾离子流速的测定
        4.3.4 FSA处理后香蕉悬浮系细胞内钾含量的测定
        4.3.5 FSA处理后对响应缺钾的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4.3.6 FSA诱导的关键钾离子通道基因的筛选
        4.3.7 FSA作用的关键钾离子通道基因靶标的预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FSA和缺钾对香蕉植株发病情况的影响
        4.4.2 FSA对香蕉根系钾吸收能力的影响
        4.4.3 FSA对香蕉根系钾离子净流速的影响
        4.4.4 FSA对香蕉悬浮细胞内钾水平的影响
        4.4.5 FSA对响应缺钾的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4.6 FSA诱导的关键钾离子通道基因的确定
        4.4.7 FSA作用的关键钾离子通道基因靶标的确定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aAKT1转基因香蕉和拟南芥的构建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
        5.2.1 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培养基
        5.2.4 主要试剂
    5.3 试验方法
        5.3.1 植物过表达载体和CRISPR/Cas 9 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5.3.2 获得过表达MaAKT1基因的转基因香蕉植株
        5.3.3 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敲除MaAKT1基因的转基因香蕉植株
        5.3.4 获得过表达MaAKT1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
        5.3.5 过表达MaAKT1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FSA的研究
    5.4 结果与分析
        5.4.1 pCAMBIA1300-n GFP-MaAKT1和p YLCRISPR/Cas9-g RNA-MaAKT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5.4.2 MaAKT1过表达转基因香蕉植株的获得
        5.4.3 MaAKT1基因敲除转基因香蕉植株的获得
        5.4.4 MaAKT1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
        5.4.5 FSA对MaAKT1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影响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利用生物信息技术预测离子通道蛋白和青蒿抗肿瘤相关蛋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中药青蒿及青蒿衍生物抗肿瘤的概述
    1.3 肿瘤的概述
    1.4 离子通道
        1.4.1 离子通道的定义
        1.4.2 离子通道分类
    1.5 中药对离子通道的影响
    1.6 离子通道抗肿瘤作用机制
        1.6.1 离子通道与肿瘤的发生
        1.6.2 离子通道与肿瘤转移和新生血管形成
        1.6.3 离子通道与肿瘤多药耐药性
        1.6.4 离子通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 传统离子通道研究技术进展
        1.7.2 基于机器学习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1.8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8.1 课题来源
        1.8.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青蒿与肿瘤关键靶蛋白寻找
    2.1 引言
    2.2 实验数据集
    2.3 实验方法
        2.3.1 Polyseach2
        2.3.2 Cytoscape3.7.2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机器学习离子通道的预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数据集
        3.2.2 性能评价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特征提取
        3.3.2 基于最大关联最远距离的降维方法
        3.3.3 离子通道预测模型的建立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188D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实验预测结果与分析
        3.4.2 400D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实雌果与分析
        3.4.3 588D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实验结果与分析
        3.4.4 587D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实杂果与分析
        3.4.5 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预测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机器学习离子通道的分类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实验分类结果与分析
        4.3.2 四种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实验分类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精子的形成及受精过程
        1.1.1 精子形成过程
        1.1.2 精子的获能
        1.1.3 精子的顶体反应
        1.1.4 中华绒螯蟹精子的成熟过程
    1.2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1.2.1 离子通道的功能及分类
        1.2.2 钾离子通道的分类与特性
        1.2.3 SLO家族钾离子通道
    1.3 离子通道在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1.3.1 精子成熟和受精过程中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1.3.2 离子通道与精子激活
        1.3.3 离子通道与精子的趋化性
        1.3.4 精子离子通道与顶体反应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SLO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生殖系统的定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仪器与试剂
        2.3.1 仪器
        2.3.2 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免疫印迹
        2.4.2 免疫组组织化学技术
        2.4.3 免疫荧光技术
    2.5 结果与分析
        2.5.1 SLO1 蛋白在生精细胞内的定位
        2.5.2 SLO2 蛋白在生精细胞的定位
    2.6 讨论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S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仪器和试剂
        3.3.1 仪器
        3.3.2 试剂
    3.4 实验方法
        3.4.1 RNA提取
        3.4.2 RT-PCR
        3.4.3 引物设计
        3.4.4 PCR扩增
        3.4.5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及测序
        3.4.6 s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中华绒螯蟹slo1 扩增结果
        3.5.2 中华绒螯蟹slo1 基因测序结果
        3.5.3 中华绒螯蟹slo2.2 基因测序
    3.6 讨论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SLO家族钾电流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仪器和试剂
        4.3.1 仪器
        4.3.2 试剂
    4.4 实验方法
        4.4.1 生精细胞的提取
        4.4.2 全细胞外向钾电流的记录
        4.4.3 数据统计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不同物种生精细胞全细胞钾电流鉴定
        4.5.2 SLO1 介导的外向钾电流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4.5.3 生精细胞BK电流的分布
        4.5.4 SLO2.2 介导的外向钾电流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4.6 讨论
第五章 SLO家族钾通道对中华绒螯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仪器和试剂
        5.3.1 仪器
        5.3.2 试剂
    5.4 实验方法
        5.4.1 中华绒螯蟹精子获取
        5.4.2 精子密度测定
        5.4.3 精子成活率测定
        5.4.4 顶体诱导率的分组设计
        5.4.5 精子在不同试剂下的顶体反应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精子成活率的统计
        5.5.2 不同实验组的顶体诱导率
        5.5.3 各时期占总顶体诱导率的百分比
    5.6 讨论
        5.6.1 SLO家族通道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巨噬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KCa3.1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巨噬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特性直接作用的研究
    绪论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巨噬细胞 KCa3.1 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绪论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四、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七氟醚通过上调水通道蛋白4表达增加小鼠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机制研究[D]. 任许利. 吉林大学, 2021(01)
  • [2]BNP/NPR-A/PKG/BKC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的活化状态及调控作用[D]. 杨小荣. 南昌大学, 2021(01)
  • [3]NMDA受体亚基GluN2A/GRIN2A功能丧失型基因突变所致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精准药物干预研究[D]. 赵腾.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冷冻电镜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分析[D]. 李思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研究[D]. 张刘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6]CFTR参与超声对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调控作用[D]. 齐晓非.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镰刀菌酸抑制香蕉细胞吸收钾离子的作用机理[D]. 邵川格.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 [8]利用生物信息技术预测离子通道蛋白和青蒿抗肿瘤相关蛋白研究[D]. 王苗.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
  • [9]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D]. 张伟伟. 河北大学, 2020(08)
  • [10]巨噬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KCa3.1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D]. 费聿东.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淋巴细胞膜钾通道及其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