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消防采取6项新举措振兴老工业基地

吉林省消防采取6项新举措振兴老工业基地

一、吉林消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采取6项新举措(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嫦鸿[2](2020)在《“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前,国内研究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学者们越来越多,取得许多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遗产仍知之甚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遗产时间线处在前有更古老的近代工业遗产,后有布局更神秘发展更迅猛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中间位置,导致“一五”时期工业遗产易被忽略。然而“一五”时期工业建设是新中国第一次引入外资发展国内重工业的重大战略布局,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前三章的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目前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明确文章研究内容、意义及目的。第二章查阅并整理文献书籍资料,梳理“一五”时期全国范围内以及四川地区的工业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并对“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展开历史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五”时期四川地区的重要工业建设项目共计33项,主要集中于成都、绵阳两地,其中156项实际有6项建设于成都。第三章详细梳理“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建设历史,“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是四川省现代工业建设的开端,其规划建设模式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开端,对四川地区的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法,收集历史图片、现场资料,结合文献研究法,依托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建设省情,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的构成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涉及电力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工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11个行业大类的行业特征。深入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得出工业遗产沿铁路分布以及靠近城市中心建设呈毗邻式的项目选址分布特征等结论。第五章结合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及比较分析法,研究“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征;研究得出较东北地区工业基地的历史价值而言,“一五”建设是四川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起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四川地区“一五”时期的电子工业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有极高的科技价值;同时四川地区有着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历史符号价值,对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在现代发挥社会文化价值有很大帮助。第六章采用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分析目前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的策略。最后,第七章内容主要是总结本论文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四川地区“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李响[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谢忠强[4](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易大东[5](2012)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文中提出中国地大物博,疆域面积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历来就极不平衡。作为执政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从毛泽东重点发展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到邓小平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到胡锦涛的统筹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日臻成熟与完善,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标志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新发展为选题,主要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依据或基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主要是中国产党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自主艰辛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包括生产地域分工与协作论、生产力平衡分布论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论;二是西方经典经济学家的区域经济理论,包括平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二、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提出前,我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及战略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做出了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具体而言,从建国到6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以平衡沿海与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将经济布局中心放在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带,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基地。60年代中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急剧变化,多方面的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接踵而至,党中央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不得不首先考虑国防安全,由此形成了以备战为中心的,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的思想。长达10多年的“三线建设”,使广大的战略后方基本上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布局的大调整。但因过于注重政治和国防意义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了过去3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逐步提出了“两个大局”、“共同富裕”等思想。区域经济政策也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片面强调区域均衡发展转向着重利用和发挥区域优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允许、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重点,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心逐渐向东部沿海倾斜。为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党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灵活的特殊政策,先后开辟了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由此形成了一条从南到北沿海岸线延伸的对外开放地带。与此同时,党中央还着手解决贫困问题。1982年,我党率先在甘肃、宁夏等地开展扶贫试点工作,以此为起点,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始由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这是党的区域经济战略的第二次重大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地发展起来,但同时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以江泽民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由此形成了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新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做出了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体系、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部署。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形势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国。非典的侵袭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弊端,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以此为契机,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并由此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针。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而形成的。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主要包括: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崛起。针对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党中央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确立了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坚持抓好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这些举措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谐西部,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金融政策,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树立了长远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等。为了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党中央确立了东部地区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目标。为了帮助“中部崛起”,党中央提出了在中部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党中央为加快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完善管理机构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种援助政策。针对我国区域开发的无序状况,党中央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为我国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中央还要求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并以此作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前景展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新特点。经过60多年的探索,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已日趋完善和成熟,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使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二是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区域病,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的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三是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来确保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局限,经济学知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尚属开创性的工作,因此文中错漏、不足之处必然很多,敬请专家指正。

王为[6](2011)在《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加剧的宏观环境影响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自主创新成为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的必然选择。国内外研究表明,自主创新主体能否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强劲的自主创新动力,而自主创新动力作用的发挥,则要依靠自主创新动力要素的协同促进。因此,明确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揭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是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发展,提高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国家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论文构建了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本文在界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基础上,探究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分析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构成。其次,论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结构与功能。本文在分析动力要素、环境要素间关联耦合的基础上,构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结构模型,并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功能实现原理。再次,论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本文从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流程的角度,分析自主创新动力间的诱导、驱动和转化,总结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过程。第四,论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本文从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环境入手,分析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通过系统的敏感性和可控性分析,探究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顺利运行的应具备的条件。第五,论文评价了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本文选择动力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构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进行评价。最后,论文构建了基于动力机制的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本文借鉴国内外创新政策,提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相关政策制定的主要目标与重点领域,并基于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形成、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考虑,从自主创新政策分类、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层次构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体系。

程岚[7](2009)在《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经济取得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发展阶段由生存型步入发展型的历史跨越,全社会公共需求已形成快速增长和全面调整的客观趋势,并与当前存在的公共产品相对短缺、公共服务提供的不到位和不均衡形成了尖锐矛盾。于是,如何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成员的需求程度,合理确定公共服务中基本必要的部分加以优先考虑与提供,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让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凸显出现实的必要性。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开始高度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通过十六大和十七大的相关决议和相应的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及义务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政府新时期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一种新的政治主张和政府执政理念,并逐步转化为政府公共财政的政策目标与改革实践。这样的政治和政策环境无疑为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可行性条件。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我国现有的改革举措已经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了重要的铺垫,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边界、实现手段、效果评价方法等问题的理解仍存在较大差异,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厘清并加以解决。为此,本文选择以“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研究”为题,以冀从中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和制度环境出发,以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为落脚点,为破解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等问题、推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做出尝试与努力。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以下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来体现: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如何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怎么确定?应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如何分阶段确定服务实现目标?其提供职责在政府间如何划分?公共财政制度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操作的手段有哪些?等等。本选题研究虽然属于应用经济范畴,但其内在的理论意义同样突出,表现在: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丰富和完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通过探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的理论问题,一方面对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合理阐述政府职能、财政职能和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界限,确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为政策实践提供理论的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探究公共财政制度的调整与优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作用机理,直接为中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当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初级阶段的目标可能更侧重于区域及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的目标则为实现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公共服务基本形成均等状态。为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不仅对近期公共财政制度的调整与规范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对未来中国公共财政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有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本文主要以基本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标具有显着的实践应用性,因此在研究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注重各方法的配合和补充。包括:(1)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分析方法;(2)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4)比较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抽象、规范与定性分析主要应用在一般理论分析当中,用于确立分析的思路与框架、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现实边界、总结政府与财政在均等化实现中作用的一般规律、建立作用机制等各方面;而具体、实证、定量分析则主要用于影响均等化的因素分析、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现实考察,以及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探求均等化实现的公共制度安排与可行性举措等方面。此外,针对我国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研究和其它国家公共服务供给及均等化实践与经验的借鉴,本文则广泛采用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相关技术统计手段和均衡分析工具,为研究结论提供说明与佐证,增强研究的可信性和科学性。本课题以建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为主线,按三条线索与思路展开研究:一是,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政府与财政应承担的职责。充分借鉴西方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社会正义等相关科学理论,结合科学发展观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明确现阶段及未来中长期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实现均等化的目标,构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我国基本服务均等化的现实状况进行判断,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依据。从需求总体和服务项目个体两个不同层面,全面分析和反映我国现实中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区域和城乡差异。三是,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揭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的成因和改革路径。应用实证分析的结果,着重分析其与公共财政制度的关系,探究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整个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并通过回顾并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明确本文进一步研究路径与方向以及研究框架与方法奠定基础。第二章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什么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有哪些”“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公共财政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由此构成了本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的实证分析。首先明确均等化的研究视角和评价方法;其次,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全面分析我国现实条件下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化和瓶颈制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和产出状况,分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总体差异;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个体服务项目差异进行分析。通过对总体和个体项目的水平分析与评价,为均等化研究提供现实的依据。第四章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的财政原因探究。本章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分政府行为与财政职能界定不清、二元结构下公共资源配置倾斜、政府间事权与财力不对称、地方政府竞争的变异行为,以及转移支付均等化不力等诸多层次,试图全方位探究造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的财政成因。第五章是国外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与化均等的经验和借鉴。力求从国外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均等化的实践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借鉴。第六章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思考。根据原则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定位——基础——重点——配套这一基本思路,对如何完善公共财政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通过确立原则、目标模式及评价体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政府及公共财政的定位,明确政府与财政的职责;进而着力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为均等化目标实现奠定基础;核心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机制安排,即转移支付制度。并在最后对实现均等化的外部环境与配套措施进行广泛的探讨。本文的主要观点是: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纳入的范围和均等化标准的确定应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相适应;2)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偏低,尚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区域、城乡与居民之间的差异较大;3)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形成的因素众多,公共财政因其涉及政府职能的界定、公共资源的配置、财政关系的处理、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异以及财力调节机制成为其中重要的因素;4)应突破单一政策支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模式,明确现阶段均等化重点、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构建服务型政府和民生财政为定位、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基础、以健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重点、以改善社会环境为配套,全方位打造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与保障。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实现理论基础的拓展。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学基础(福利经济学理论)、社会价值标准(社会正义理论)、实现机制的构建路径(公共财政理论)、实现主体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理论)等多个角度,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理论依据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特别将科学发展观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分析中,增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注重各理论依据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与梳理,提高了理论的指导意义。二是紧密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和制度环境,按照服务性政府和民生财政的要求,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外延边界,同时构建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全面准确研究和评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水平奠定技术基础。三是提出了“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分阶段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目标模式作为我国应有的现实选择。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和政策选择研究的单一性和局部性,全面探究和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范围广泛,涉及的内容复杂,加之数据采集的困难和作者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的研究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遗憾。如:对基本公共服务产出水平的分析仅限于义务教育、就业与保障、卫生医疗、公共文化与安全等主要项目而非全部;而且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中更多关注的是“数量差异”,而对具有隐蔽性和难测度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异”,如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差异等没能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比较;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也只是作为对策目标而建立,没能加以实际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后续跟进研究的方向与空间,本人将为此不断付出努力。

王福君[8](2009)在《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以跨国公司为转移主体、以高端产业为转移领域、以兼并和收购为转移形式、以价值链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为手段、以中国为主要接受国家五个新趋势。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目前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迎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加快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明确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基本原则、具体部署以及依托的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承担着为我国大部分基础建设、大型项目等提供装备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的衰退,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成为了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但横向上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因此,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以辽宁省为例来分析装备制造业升级,不仅可以为辽宁省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路径选择,有利于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在辽宁经济中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增长极效应,同时为其它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借鉴。在实际的装备制造业研究中,国内学者多站在全国的角度为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理论参考,而较少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站在区域层次来研究装备制造业升级,这无疑使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选择路径及其对策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在理论体系层面和经验探讨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的形势,提出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应该选择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具体对策以及制度对策。这不仅是现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理性选择,也是把辽宁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条现实途径。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阐明了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概括地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贡献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二、三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是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产业内升级理论、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基础理论进行综合述评;第二章主要阐述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动力机制和测度分析;第三章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主要从经验启示、国际、国内(区域)和行业四个角度,探讨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模式、经验等,为后面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分析奠定基础。这三章的基础理论阐述将为本论文后两章的实证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铺垫,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出发,阐述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空间特点和综合特点,并运用“七因素分析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表现及成因。第五章是在前面理论分析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演化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应采取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对策选择和制度对策。结论:在总结正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针对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到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以便将来研究使之更加趋于合理、完善和系统。

贺景平[9](2007)在《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林业从此结束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决定》从全局高度对林业的战略地位做了新的定位,明确提出要“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体系,充实执法监督力量,改善执法监督条件,提高执法监督队伍素质”,这对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监督保护好、发展培育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使之在保护生态、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实施监督,是保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必要措施和手段。完善、健全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是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有效运营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特定条件下,构建包括确认监督主体、界定监督客体、健全监督职能、落实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措施等在内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保值增值的关键环节。目前,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不顺、模式单一、政策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和基础落后的状况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要求。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的体系建设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现状入手,根据目前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的特点和缺陷,探讨如何建立一个设计科学、运转有效的森林资源监督体系,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的角度出发,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研究在当前林业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构建及其对策措施。本文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森林资源监督理论和实践,在认真研究总结多年来森林资源监督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监督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以指导森林资源监督实践,有助于对林业经济管理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一定意义上弥补了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新模式,对监督体系各部分的建设重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森林资源监督组织体系建设上,借鉴国外林务官制度及其做法,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林务官制度的具体措施;在被监督对象体系建设上,提出了转变监督理念,重点加强对贯彻执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情况和林业重大经营决策的监督及具体措施;在监督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方面,提出了增加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督工作实效性,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法制建设,为森林资源监督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问题,针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不顺,森林资源名义上是归国家所有,实际上由森工企业自管自用,政企不分,责权不清,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利用缺乏有效监控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理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做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以点带面,为森林资源监督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的措施建议。

薛云[10](2007)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努力开创全省档案工作新局面》文中认为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及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全省档案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工作任务,动员各级档案部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真抓实干,开创全省档案工作新局面。

二、吉林消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采取6项新举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消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采取6项新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一五”时期建设项目分布及相关城市发展历史
    2.1 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
        2.1.1 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背景
        2.1.2 新中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156项
        2.1.3 新中国“一五”时期156 项分布
    2.2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背景及项目分布
        2.2.1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背景
        2.2.2 四川“一五”时期建设时间
        2.2.3 四川省行政区划与本文地域研究范围
        2.2.4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建设项目与分布
    2.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重点城市发展历史
        2.3.1 成都“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历史
        2.3.2 绵阳“一五”时期城市发展历史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历史研究
    3.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建设项目建设情况
        3.1.1 成都市“一五”建设项目历史概览
        3.1.2 绵阳市“一五”建设项目历史概览
    3.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概述
    3.3 电力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3.1 成都热电厂
    3.4 电子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4.1 国营新兴仪器厂(719 厂)
        3.4.2 国营锦江电机厂(784 厂)
        3.4.3 国营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5 厂)
        3.4.4 788厂停建后新增项目
        3.4.5 国营前锋无线电仪器厂(766 厂)
        3.4.6 国营长虹机器厂(780 厂)
        3.4.7 国营涪江机器厂(783 厂)
        3.4.8 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796 厂)
    3.5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5.1 成都量具刃具厂
        3.5.2 成都机车车辆厂
        3.5.3 国营峨嵋机械厂(132 厂)
    3.6 化工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6.1 四川化工总厂
    3.7 食品加工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7.1 五粮液酒厂
        3.7.2 泸州老窖酒厂
        3.7.3 内江糖厂
        3.7.4 资中球溪河糖厂
    3.8 纺织工业建设项目历史
    3.9 教育科研
        3.9.1 高等教育
        3.9.2 科学技术研究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4.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沿革特征
        4.1.1 “一五”建设初期(1951~1953)
        4.1.2 “一五”建设中期(1954~1956)
        4.1.3 “一五”建设延续期(1957~1960)
    4.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行业特征
        4.2.1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构成分析
        4.2.2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分析
        4.2.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历史构成分析
    4.3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4.3.1 项目选址分布特征
        4.3.2 空间布局特征
        4.3.3 “厂区”空间特征
        4.3.4 “院区”空间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价值特征初探
    5.1 四川地区“一五”工业遗产价值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分析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的研究
    5.2 四川地区“一五”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典型性工业遗产建筑单体的价值分析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四川“一五”工业遗产价值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四川“一五”工业遗产价值
        5.2.4 工业遗产价值的地域性与时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6.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6.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5)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的研究
        1.2.2 关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研究
        1.2.3 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2.1 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2.1.1 马列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
        2.1.2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 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
        2.2.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2.3 以东部沿海为重点,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1)
        2.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2.3.2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2.4 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1991—2003)
        2.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
        2.4.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第3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
    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3.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3.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理论依据
    3.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3.2.1 初步探索阶段
        3.2.2 发展丰富阶段
        3.2.3 整体完善阶段
    3.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目标
        3.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
        3.3.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
第4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
    4.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
        4.1.1 西部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
        4.1.3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主要问题
        4.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动
        4.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4.3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3.1 东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优势
        4.3.3 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4.4 中部崛起
        4.4.1 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4.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形成
        4.4.3 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任务
        4.4.4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第5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5.1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1.1 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
        5.1.2 加快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1.3 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2 划分主体功能区
        5.2.1 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5.2.2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5.2.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
    5.3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5.3.1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3.2 加强城市群的发展
        5.3.3 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
    5.4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
        5.4.1 我国主要经济圈和经济带发展现状
        5.4.2 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方向
第6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其前景展望
    6.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特点
        6.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时代性
        6.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可操作性
        6.1.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
        6.1.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系统性
        6.1.5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主动性
    6.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6.2.1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的区域病
        6.2.2 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
        6.2.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之间的矛盾
        6.2.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
        6.2.5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冲击
    6.3 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6.3.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
        6.3.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6.3.3 加强党的创新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
        6.3.4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创新动力的研究现状
        1.2.2 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我国及东北地区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
        2.1.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环境
    2.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结构分析
        2.2.1 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
        2.2.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结构
    2.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功能及实现原理
        2.3.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功能
        2.3.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分析
    3.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总述
        3.1.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主体划分
        3.1.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流程
    3.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启动环节
        3.2.1 启动环节中激发动力的作用分析
        3.2.2 启动环节中维持动力的转化分析
        3.2.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平稳启动
    3.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传动环节
        3.3.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信息的传递
        3.3.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的传递模式
        3.3.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有效传递
    3.4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反馈环节
        3.4.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反馈环节的目标、主体与对象
        3.4.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反馈环节的运行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4.1.1 影响因素的提出
        4.1.2 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4.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4.2.1 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介绍
        4.2.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作用的路径分析模型
    4.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4.3.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模型
        4.3.2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4.3.3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4.4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能控性分析
        4.4.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能控性的相关理论分析
        4.4.2 反馈控制与补偿控制并举
        4.4.3 有效的负反馈与必要的正反馈
        4.4.4 降低系统惯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评价研究
    5.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评价模型
        5.1.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5.1.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评价方法
    5.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评价
        5.2.1 数据获取与加工
        5.2.2 模型检验与因子确定
        5.2.3 因子得分与综合排序
    5.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状况评价结果分析
        5.3.1 综合得分结果分析
        5.3.2 因子得分结果分析
        5.3.3 行业得分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动力机制的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政策研究
    6.1 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介绍
    6.2 国内外创新政策的借鉴
        6.2.1 国外创新政策
        6.2.2 国内创新政策
        6.2.3 国内外创新政策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启示
    6.3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制定的主要目标与重点领域
        6.3.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制定的主要目标
        6.3.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制定的重点领域
    6.4 基于动力机制的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构建
        6.4.1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培育和强化政策
        6.4.2 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支撑政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由: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1.2 研究的起点: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研究成果的评价
    1.3 研究的总揽:方法、内容、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内容结构
        1.3.3 创新与不足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2.1.2 均等化、财政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2 基本公共服务的分类及构成内容
        2.2.1 基本公共服务的分类
        2.2.2 基本公共服务的构成内容
    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2.3.1 福利经济学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学基础
        2.3.2 社会正义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价值标准
        2.3.3 公共财政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构建依据
        2.3.4 科学发展观理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执政理念
    2.4 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性及其影响要素
        2.4.1 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性及其影响
        2.4.2 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形成的因素
    2.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作用的一般分析
        2.5.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2.5.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3.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状况---基于供需总量和个量的实证分析
    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视角与评价方法
        3.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视角
        3.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度量指标和评价方法
    3.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现状
        3.2.1 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化
        3.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面临的瓶颈
    3.3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3.3.1 投入视角下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
        3.3.2 产出视角下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
    3.4 案例分析:我国区域公共卫生均等化---基于基尼系数的分析
        3.4.1 我国省际公共卫生服务财力的差异
        3.4.2 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服务财力的差异
    3.5 案例分析: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均等化---基于洛伦兹曲线的分析
        3.5.1 各地义务教育各阶段生均预算公用经费差异
        3.5.2 各地义务教育各阶段生均事业费和预算内支出差异
        3.5.3 各地义务教育服务差异的洛伦兹曲线检验
    3.6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总体判断
4.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的成因---透过公共财政视角的探究
    4.1 政府行为与公共财政的职能界定不清晰
        4.1.1 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淡化
        4.1.2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
    4.2 二元制结构下国家资源配置的倾斜
        4.2.1 改革开放前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评价
        4.2.2 改革开放后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评价
    4.3 政府间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4.3.1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下移与财力上收加大地方财政压力
        4.3.2 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乏制度化保障
    4.4 地方财政间竞争行为的异化
        4.4.1 政府纵向间财政竞争与基本公共服务
        4.4.2 政府横向间财政竞争与基本公共服务
    4.5 转移支付调整缺乏力度
        4.5.1 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弥补横向财力缺口的功能薄弱
        4.5.2 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及管理办法缺少科学与规范,影响均等化效果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际借鉴---着眼供给机制和均等化制度安排
    5.1 美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5.1.1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
        5.1.2 美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2 英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5.2.1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
        5.2.2 英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5.3 德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5.3.1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
        5.3.2 德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5.4 日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5.4.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5.4.2 日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5 各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5.5.1 以发展为视角,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模式的多样性选择
        5.5.2 以法制为基础,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性保障
        5.5.3 以国情为出发点,合理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5.5.4 以均等化为目标,科学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6.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聚焦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与发展
    6.1 原则与目标模式
        6.1.1 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坚持的相关原则
        6.1.2 目标模式与重点
    6.2 技术与指标体系
        6.2.1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估的现有成果及评价
        6.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衡量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6.3 定位:转换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民生财政
        6.3.1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社会发展责任
        6.3.2 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打造民生财政
    6.4 基础: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6.4.1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
        6.4.2 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促进财力和事权相匹配
        6.4.3 加快基层财政改革,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6.5 重点: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6.5.1 改革现有财力性转移支付构成,强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功效
        6.5.2 梳理简并专项转移支付体系,明确其对外溢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支持
        6.5.3 探索横向转移支付的实现路径,拓展对纵向转移支付的有力补充
    6.6 配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8)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
        三、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述评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演化进展
        三、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
        四、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研究评析
    第二节 产业内升级理论
        一、产业内升级的涵义
        二、产业内升级的目标
        三、产业内升级的经典理论
    第三节 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一、分析工具介绍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和研究现状
        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研究述评
        三、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分析
        一、国际环境分析
        二、国内环境分析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一、消费需求的引导机制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
        三、产业生命周期的内生机制
        四、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
        五、资源要素的原动机制
        六、制度条件的外部动力机制
        七、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带动机制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二、日本装备制造业赶超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三、韩国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比较
        二、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比较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度条件比较
        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区域比较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1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三、东北地区2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比较优势分析
        四、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比较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比较
        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二、装备制造业与加工制造业的比较
第四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分析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特点分析
        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特点分析
    第二节 基于“七因素分析法”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定性分析
        一、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分析
        二、国内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分析
        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五、机会比较优势分析
        六、政府比较优势分析
        七、区位比较优势分析
    第三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步骤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成分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评价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技术结构高度化评价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资产结构高度化评价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结构高度化评价
        四、装备制造业产出结构高度化评价
        五、结论
    第五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弱化的表现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比较优势演化中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与对策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技术创新推动模式
        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三、外向带动发展模式
        四、三种模式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与保障
        一、制度变迁是打破装备制造业“锁定效应”的重要外部动力
        二、制度变迁是实施装备制造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的对策
        一、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
        三、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中小企业广泛参加的自主创新体系
        四、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五、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升级
        六、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链,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制造
        七、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
    第四节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扩散,提升产业层次
        二、重视集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三、培育核心企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四、积极培育品牌竞争力,提高集群竞争优势
        五、发展壮大中场产业集群,提高综合成套水平
        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综合服务支持体系
        七、培育与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方式要多样化
    第五节 外向带动发展模式的对策
        一、利用对外贸易带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二、FDI 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第六节 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度对策
        一、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体制改革
        二、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微观)制度
        三、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宏观政策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存在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森林资源监督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森林资源监督概念界定
        2.1.1 森林及森林资源
        2.1.2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
        2.1.3 森林资源监督及其特点
    2.2 森林资源监督的地位、功能及在林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2.2.1 森林资源监督的地位
        2.2.2 森林资源监督的主要功能
        2.2.3 森林资源监督在林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2.2.4 森林资源监督的权威性
    2.3 研究森林资源监督的理论基础
        2.3.1 林业可持续发展
        2.3.2 森林有偿经营
        2.3.3 “林业分工论”与“林业分类经营”
    2.4 森林资源监督的方法及手段
        2.4.1 森林资源监督工作方法
        2.4.2 森林资源监督的主要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3.1 历史回顾
    3.2 现状分析
        3.2.1 森林资源监督取得的成绩
        3.2.2 森林资源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2.3 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3 本章小结
4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框架构建
    4.1 建立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的必要性
    4.2 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4.3 提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的依据
    4.4 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的内容、相互关系及建设重点
    4.5 本章小结
5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的组织体系
    5.1 组织体系构成及系统过程
        5.1.1 组织体系及作用
        5.1.2 体系结构
        5.1.3 组织体系运行过程分析
    5.2 体系优化分析与讨论
    5.3 森林资源监督的责任追究
    5.4 森林资源监督队伍建设
    5.5 保证组织体系有序运转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5.5.1 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监督相关关系
        5.5.2 加强对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规律的总结和探索
        5.5.3 开展有效监督,坚持依法监督,实现思维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的被监督对象体系
    6.1 森林资源监督的职责、任务及监督重点
        6.1.1 监督职责
        6.1.2 监督的主要任务
        6.1.3 监督重点
    6.2 森林资源监督的具体内容
        6.2.1 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监督
        6.2.2 营林生产监督
        6.2.3 林木采伐管理监督
        6.2.4 林地管理监督
        6.2.5 木材流通管理监督
        6.2.6 林业行政执法监督
        6.2.7 森林资源资产监督
    6.3 森林资源监督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的技术体系
    7.1 森林资源监督急需高新技术支撑的必要性
        7.1.1 新时期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形势决定其急需高新技术支撑
        7.1.2 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特性决定其急需高新技术支撑
    7.2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
        7.2.1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概念及其目标
        7.2.2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与其他有关信息系统及技术的关系
        7.2.3 建设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的条件
        7.2.4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功能
        7.2.5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结构模式
        7.2.6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7.3 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监测
        7.3.1 森林资源调查
        7.3.2 森林资源监测
        7.3.3 “3S”与林业
    7.4 森林资源监督档案管理
        7.4.1 建立森林资源监督档案管理新模式
        7.4.2 强化森林资源监督档案工作的法制建设
        7.4.3 活化森林资源监督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7.5 本章小结
8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的政策法规体系
    8.1 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中的法制建设
        8.1.1 森林资源监督法制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8.1.2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情况综述
        8.1.3 森林资源监督法制建设重点
        8.1.4 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8.1.5 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法制建设的几项建议
    8.2 森林资源监督与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8.2.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及体制弊端
        8.2.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原则及框架构想
        8.2.3 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8.2.4 推进森林资源相关配套改革
    8.3 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和机制创新
        8.3.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创新
        8.3.2 森林资源监督机制创新
        8.3.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吉林消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采取6项新举措(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一五”时期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历史研究与价值分析[D]. 王嫦鸿.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5]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D]. 易大东. 湘潭大学, 2012(02)
  • [6]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 王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7]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研究[D]. 程岚.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5)
  • [8]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D]. 王福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研究[D]. 贺景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10]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努力开创全省档案工作新局面[J]. 薛云. 兰台内外, 2007(01)

标签:;  ;  ;  ;  ;  

吉林省消防采取6项新举措振兴老工业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