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风化带划分及承载力确定

软岩风化带划分及承载力确定

一、软质岩石风化带的划分与承载力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谢一凡[1](2021)在《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以广州某建筑地基为例》文中认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中,于其浅部工程使用段常常会出现软硬互层,即地基岩层呈现软、硬相间的情形,导致软质岩层中嵌岩桩的承载力计算难以得到准确结果。本文主要以广州某超高层建筑的软岩嵌岩桩基础为例,通过对嵌岩桩承载机理研究,分析了规范推荐的承载力计算结果,采用有限单元数值模拟分析等,对软岩嵌岩桩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作用机理和荷载传递特性,发现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桩端和桩侧阻力共同发挥作用时效果最好,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在嵌岩比rh/D大于5时,桩端阻力基本失去其作用。(2)采用规范推荐的公式对案例工程中的嵌岩桩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桩端阻力、桩侧摩擦力、容许应力等方面的设计计算,并通过现场大量的静载实验获取的Q-s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当桩身穿过软硬互层时,单桩承载力由桩经过的岩土层(即桩周岩土)性质确定逐渐转变为由桩自身的条件控制,设计的桩端持力层岩石强度设计值在25MPa以下比较合适,当地基岩石强度出现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嵌岩深度来满足单桩承载力的设计要求,由强度等效公式简单换算;使用地基规范算出的特征值是桩基规范的1.2倍。(3)嵌岩桩桩-岩荷载传递控制微分方程表明,一部桩体内压应力σ(z)分转换成桩-岩之间的剪应力τ(z),桩侧岩土以-τ(z)或qs(z)的应力场形式于水平方向扩散至周边岩土层中,桩体内压应力沿桩身以递减后,余力向下传递,直至削减为零,当其余力传至桩底持力层扩散于桩底以下3D深度范围之中。(4)运用MIDAS软件建立了简化的嵌岩桩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不同尺寸的嵌岩进行了桩身轴力、应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并与现场监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软岩中桩身顶部以下2D深度内轴力与桩柱受力性质相似,应力主要集中于桩体内,未向桩周岩土扩散;随着桩入土长度增加,桩身内轴力呈非线性速减,以应力场的形式向桩周边岩土层快速扩散,达到桩下部1D范围内桩身轴力可减弱至桩顶荷载的8%左右。不同直径的桩身轴力则随深度变化呈现聚拢的一致性,而桩内应力则于桩顶段呈发散型,至桩底收敛。(5)通过对不同尺寸桩的嵌岩比计算、实测以及MIDAS软件的综合分析,可得出嵌岩比rh/D=1~3比较合适,本案例中的软岩嵌岩比在1.6左右为最佳。

张晓波[2](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是应对城市发展规模上限约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建立具有科学性、可对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体系,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本文以潼湖新区为案例,开展地下空间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及承载状态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开发适宜性,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解析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了案例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特征,分析了不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及水土污染等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问题,其中,不良工程地质为软弱层欠压实、软硬接触带承载力不均以及破碎带稳定性差等;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9月强降雨期的残丘区及平原区;以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已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初步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实现集成应用。从环境地质条件、水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敏感地质体等方面进行单要素评价,根据综合资源环境承载本底及状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原理,纳入城市预期发展规模及人口规模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关系,集成评价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3)定量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利用地表和地下两大系统中地质环境、水土环境、敏感地质体、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五个子系统中2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双向等级,揭示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承载状态总体盈余的综合承载特征。案例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之间、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与地下建筑以及地表建筑之间的三种耦合形态。

徐朋威[3](2020)在《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江西境内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建、桥梁等工程项目选择风化红层作为其基础持力层。截至目前,针对江西省典型泥质粉砂岩红层风化程度的分层评价及各风化层承载力确定方面尚未见有较为系统的专门研究,造成目前工程实践中被广泛用作持力层的泥质粉砂岩风化层承载力取值过于保守,其天然的充足的承载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开展泥质粉砂岩风化带分层评价及各风化层承载特性的研究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为生产实际需要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国内外文献及现场调研、搜集统计大量红层场地勘察资料,综合工程水文地质学、室内外土工试验、数理统计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以江西红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为研究重点,对现有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用于泥质粉砂岩风化层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对指导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丰富了地区性软岩工程地质理论及工程实践。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调研典型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红层地质条件,通过试验及数理统计分析点荷载强度、标贯及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与弹性波波速四个量化指标在泥质粉砂岩风化程度分层评价中的适用性。取样开展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基本性质测试及三轴试验,分析其强度、变形、水理性等特性;三轴试验结果显示水对重塑泥质粉砂岩黏聚力劣化作用明显,相同压实度下随含水量增加黏聚力持续减小;分析了泥质粉砂岩静态崩解现象及崩解物形态、粒径变化特征,其耐崩解性指数随崩解循环次数的增加呈负指数关系递减。(2)借助数值模拟,参考区域地层条件建立均质及非均质地基模型进行参数演化分析,探讨了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数、基础宽度等对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按不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误差及适用性,数值模拟所得荷载沉降曲线与相应破坏模式下的特征基本相符。(3)对现有不同方法确定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工程勘察实践着手,统计分析了赣抚等地区大量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不同风化带原位测试成果,初步拟合了区域性的fak-N(或N63.5)统计关系式,即可以按式fak=15.63N+26.63、fak=24.30N63.5+28.55依据原位触探击数评价相应泥质粉砂岩风化层的承载力。统计计算了按岩石饱和及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折减评价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时的折减系数取值,折减系数统计平均值分别为0.56和0.43,均较接近于规范中折减系数“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取值的上限0.5。

陈德加[4](2020)在《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是一种线状人工建筑物,是直接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将穿过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省份,认清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开展云南省公路工程自然区划研究对云南的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成果为:(1)论述了云南省复杂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2)参考了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及经验,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区划指标系统;(3)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比较符合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在提出云南公路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rc Gis为技术平台和Auto CAD完成了云南省公路地貌区划、云南省公路气候区划、云南省公路岩土区划、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及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5)在以上公路各单项区划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曹周阳[5](2013)在《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堤填料路用性能及振动压实工艺研究》文中指出在秦巴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必然要穿山越岭,跨越河谷,因此,在修筑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变质软岩隧道弃渣、削坡弃方和路堑挖方,弃料外运堆积要占用土地且需要防护措施,与此同时,还存在路堤填土缺少,运输便道修筑困难,取土距离远等问题,如果要用砂砾作为路堤填料,则须从河道中挖取,这就会破坏河床及当地环境,若能将这些变质软岩用作路堤填料,不仅可降低公路建设成本,还可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然而,变质软岩具有遇水后强度降低、易风化、受压易破碎等不良性质,变质软岩填料在碾压后,粗颗粒填料级配变化较大,路堤遇水还会产生湿化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可导致路面不平整和结构反射裂缝等病害,而现有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对变质软岩能否用作高速公路路堤填料及相应的施工工艺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因此,论文结合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研究》(2009318812004),依托十(堰)天(水)和柞(水)小(河)高速公路的建设,通过室内与现场试验,结合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分析,对秦巴山区变质软岩的工程特性及其填料的路用性能、振动压实工艺及检测方法与标准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岩石的磨片与偏光显微镜试验,对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变质岩进行了成分分析及定名,研究了变质岩的内部结构成分及其是否含有亲水性矿物;通过膨胀试验和耐崩解试验,研究了变质岩的自由膨胀率和压力膨胀率及循环耐崩解指数规律;对风干与不同浸水时间的变质岩进行了点荷载强度试验,对变质岩的点荷载强度做了四级划分,即坚硬岩Is(50)≥5.0MPa,较坚硬岩2.5MPa≤Is(50)<5.0MPa,软岩0.4MPa≤Is(50)<2.5MPa,极软岩Is(50)<0.4MPa,由此可知,除长英质斑状糜棱片岩以外,其它的变质岩在浸水饱和后全部为软岩;点荷载强度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实际工程中人工破碎后不规则岩块的强度,避免了选取可加工成规则试件所需的较大岩块而引起的单轴抗压强度偏高的问题。2.通过变质软岩填料的击实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以功能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击实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中的单位体积击实能量(击实功)和振动能量计算公式,分析了能量大小对变质软岩填料最大干密度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在标准击实能量下粗颗粒含量不同时的最大干密度值;通过承载比(CBR)试验,分析了击实功对CBR值的影响,得到了填料CBR值及其随击实功的变化规律,这为评价变质软岩填料的路用性能提供了依据。3.通过室内大型压缩试验,采用单线法、双线法与循环加载法分别研究了变质软岩填料在不同荷载下的浸水湿化沉降规律,得到了三种荷载下的湿化应变值及相应填高荷载下的湿化沉降量,并建议了最大填料高度。运用有效应力原理,根据颗粒接触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结合压缩试验所加荷载,估算了颗粒间的接触压应力。对变质软岩填料的大型压缩试验进行了颗粒流模拟,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得到了颗粒内部强弱力链接触情况、孔隙率变化规律、平均接触力、最大接触力和顶部颗粒压缩位移的变化规律,这为解释压缩试验过程中填料内部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4.通过室内大型三轴试验,研究了风干和饱和状态时变质软岩填料在四种围压下的应力应变规律,分析了偏差应力和围压对湿化应变的影响。针对路堤填料的湿化沉降,基于不同的计算步骤,将单线法与双线法在有限元模型中分别给予了实现,以编制的邓肯-张模型有限元子程序为基础,采用单线法模拟了不同工况下路堤湿化沉降,并与室内大比例浸水载荷试验路堤的沉降进行了对比,单线法能较好地反映路堤的湿化沉降规律,用浸水载荷试验结果估算的现场路堤湿化沉降量可满足规范对路堤沉降的要求。5.根据振动压路机的基本原理,以功能原理为基础,推导了单位体积填料压实所需振动压实能量的计算公式,结合击实试验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认为变质软岩填料路堤的压实度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要求时,压路机的振动能量应大于相应压实度下的击实功和室内振动能量,通过计算压路机振动压实能量并与之相比较后,可选取合适吨位的碾压机械及强振压实参数(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和轮迹重叠系数),通过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公式为强振压实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

李智诚[6](2011)在《长沙红层工程性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属首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长沙红层工程性质进行探讨,对比统计过去各个不同地段、不同勘察单位和不同规程规范在对红层的描述、工程测试方面的歧见和误差,提出了针对性的经验指标。全文四个主要章节,主要围绕红层的沉积环境;红层的物理性质;红层的分布分带;红层的力学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的燕山运动,使得白垩系的分布范围约占全省的22%。白垩—第三系地层沉积时,由于当时气候干热,沉积地层多呈红色,故沉积盆地多称红盆,沉积岩称红砂岩、红砂板或红层。本次研究广泛收集长沙市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以及岩土测试所获取的资料,对长沙红层的物理指标包括矿物成分、颜色、比重、容重、剪切波速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统计:长沙红层中水云母(伊利石)的含量偏高,且未见高岭石、蒙脱石等不稳定粘土矿物。这表明长沙红层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所以,虽然作为典型的软质泥岩,其浸水崩解泥化、失水风化崩裂的特征明显,但与其他地区的某些泥质岩相比长沙红层的胀缩性并不显着。本次研究对长沙红层的平面分布与垂直分带以及风化分带的规律性进行了分析,对应用红层风化层作为提出了建议。湘江东岸的广大地区,第四系松散层下除在烈士公园至洪山庙一线以北,捞刀河以南出现元古届板岩以外,其余地段均有红层出露。红层岩性、岩相在横向上不均匀,纵向上旋回性明显,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岩石或相同岩石的不同部位因主要造岩矿物的类型、结构构造、胶结物及胶结程度的不同,其稳定性与抗风化能力不同造成的。本次研究对红层的工程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地基承载力和桩基承载力的规范取值偏低的情形进行了剖析,并根据现场试验的结果和工程实例提出了合理取值的建议。在长沙红层的取样测试过程中,岩体强度已被极大的削弱,因此,利用长沙红层作为基础持力层时,对重要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f值的提出,不宜简单按照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用GBJ7-89给定的Ψ值进行折减之后计算。根据长沙市各工程勘察院所结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以天然状态下的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作为frk值,折减系数Ψ值取0.4-0.8。根据长沙地区工程经验,并经过原位载荷试验验证,红层各风化层的端阻力标准值q。在下列范围内取值,工程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强风化:2000-2400KPa;中等风化:3200-4800KPa;微-未风化:5400~8000KPa。

刘新胜[7](2010)在《青岛地区CFG桩的应用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化岩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各地风化层厚度不一,青岛地区风化岩埋藏较浅,完整性较好,稳定性较高,压缩性低,承载力高,因此常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以往研究重点集中在各种特殊地基土上的CFG桩的工程性质,对风化岩地基上的CFG桩工程特性研究较少。本文收集、整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对青岛地区CFG桩的一些工程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对青岛市崂山区的两个工地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竖向静载试验:(1)青岛地区风化岩埋藏较浅,稳定性高,压缩性低,以风化岩地基为持力层的CFG桩没有下刺入,沉降很小。(2)通过静载试验的验证,以风化岩地基为持力层的CFG桩复合地基在进行桩的设计时,可以采用较稀疏的布桩方式即可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2.对胶州市某工程进行了地基土和CFG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1)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计算时,要进行深度修正,当存在超载时,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2)根据勘察资料,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重新计算,利用静载试验验算,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为工程节省了造价,节约了工期。

肖雄丙,李安乐[8](2009)在《缅甸某地泥岩的工程地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泥岩是一种由粘土矿物固化而成的沉积岩,泥岩的工程地质特征与泥岩的成分和时代成因密切相关。结合缅甸某地工程实例,简要论述泥岩质量分级,泥岩在空气中和水中的稳定性,抗压强度试验,泥岩的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等。

董卫卫[9](2009)在《中国公路岩土区划方法及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域辽阔,岩土类型多样、性质复杂。岩土是公路工程的建设环境和载体,影响到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建筑材料利用率和施工难易程度等。开展公路岩土区划研究,认识岩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和特征,对公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根据研究对象,以《中国工程地质图》(任国林等,1:400万)和《中国第四纪地质图》(张宗祜等,1:250万)作为基础图件,按照岩土类型等级划分原则及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矢量化,分别编制了《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分布图》(1:800万)和《中国公路土类型分布图》(1:800万),通过叠加最终得到《中国公路岩土类型分布图》(1:800万),作为岩土区划的基础数据,对中国公路岩土类型分布及规律进行研究。论文根据系统理论原则,采用“系统方法”、“分形方法”等区划方法,建立了中国公路岩土区划指标体系:以“大地构造”和“岩土复杂指数”分别作为一级区划的主要和辅助指标;以“平均强度指数”和“岩土类型”分别作为二级区划的主要和辅助指标。建立了“岩土复杂指数”和“平均强度指数”的计算模型。结合“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区划方法,通过GIS空间分析计算,得到了《中国公路岩土区划图》(1:800万)。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岩土区和42个二级岩土区,并进行了分区说明,区划结果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公路工程岩土条件的基本分布规律,并根据公路工程实际需要和相应的原则、方法,得出了中国公路岩土分区系列图件,可为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彭柏兴[10](2009)在《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其大直径嵌岩桩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浏盆地属地洼盆地。盆地内的长、株、潭地区广泛分布着白垩系砾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崩解等特殊性质。近年来,红层嵌岩桩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和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但完整的试桩资料和实测成果不多,制约了人们对其承载机理的全面认识。深入了解红层的工程特性是有效利用红层的先决条件,加强对湘浏盆地红层工程特性及其桩基承载性状研究对长株潭城市一体化的规划、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和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湘浏盆地的地质形成条件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红层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对红层嵌岩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从地质环境演化、分布范围、地层和岩类划分等角度出发,对红层软岩的发育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红层工程性质主要受盆地构造部位、岩性特征、岩相特征、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及构造作用等因素影响,建立了红层演化模型。(2)通过X-衍射、热物理分析、膨胀试验、崩解试验、压水试验、动力参数测试、单轴抗压试验、剪切试验、载荷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等手段,对红层的风化分带、抗压强度、承载力取值及路基填料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参数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红层动、静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为红层风化程度与岩体强度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3)通过对4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单桩静力载荷试验,分别采用滑动测微计和应变计测试桩身轴力的变化,研究了红层嵌岩桩的承载性能、桩身轴力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性状。结果表明,红层嵌岩桩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特性,Q-s曲线呈缓变型;桩身轴力传递规律和桩侧阻力的发挥与覆盖层厚度、桩长、桩周土性质密切相关。由于红层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发挥极限侧阻所需位移仅为2~6mm,测试得到的极限侧阻力远高于规范值,表现出强化效应,端阻力和侧阻力并非同步发挥。(4)综合分析了嵌岩段侧阻力的研究成果、侧阻力的激发机理。应用剪切试验、基岩内桩侧摩阻力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及桩身应力测试对湘浏盆地内泥质粉砂岩的嵌岩段桩侧阻力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方法确定结果的差异根源。结果表明,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确定的侧阻力偏低,提出了以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基础,按0.15~0.30系数折减计算嵌岩段极限侧阻力的取值标准,对类似地区桩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根据相关岩石破坏理论,研究了嵌岩桩端阻力的工作机理。对当前嵌岩段端阻力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同方法确定的嵌岩桩端阻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位测试成果的整理、分析,认为目前规范中关于嵌岩桩端阻力计算公式不适用于红层软岩嵌岩桩,并采用拟合方法得到了红层极限端阻力的荷载传递函数及计算公式。(6)总结了国内外嵌岩桩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行不同规范在嵌岩桩设计取值上的差异,给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红层嵌岩段总阻力的修正公式。利用统计学中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敏感性分析,综合考虑桩长、桩径、岩基强度,结合工程实例对红层嵌岩桩进行设计优化,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7)以原型桩为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红层大直径桩的桩-土-岩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对桩径、桩身模量、桩端持力层性质及嵌岩深度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软质岩石风化带的划分与承载力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质岩石风化带的划分与承载力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以广州某建筑地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桩基工程的特点
    1.3 桩基的分类
    1.4 嵌岩桩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理论分析
        1.4.2 现场实验分析
        1.4.3 有限元分析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路线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嵌岩桩在软质岩石中承载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桩-岩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2.3 软质岩层中嵌岩桩极限破坏模型假设
        2.3.1 桩侧阻力弹塑性本构模型
        2.3.2 桩端阻力弹塑性本构模型
    2.4 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侧阻力发挥机理
        2.4.1 影响嵌岩桩侧阻力发挥主要因素
        2.4.2 嵌岩桩侧阻力综合侧阻系数ζs
    2.5 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端阻力发挥机理
        2.5.1 嵌岩桩端阻性状
        2.5.2 嵌岩桩端阻系数ζp
    2.6 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侧阻力与端阻力协同发挥机理
        2.6.1 建立嵌岩桩桩-岩荷载传递控制微分方程
        2.6.2 嵌岩桩桩-岩体系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岩桩在软岩中的承载力分析
    3.1 引言
    3.2 嵌岩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分析
        3.2.1 关于现行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3.2.2 桩身材料承载能力验算
        3.2.3 静载试验
        3.2.4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加荷试验
        3.2.5 规范对比结果分析
    3.3 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3.3.1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
        3.3.2 嵌岩段极限摩阻力
        3.3.3 桩端极限承载力
        3.3.4 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3.4 工程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岩桩的MIDAS/GTS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MIDAS/GTS简介
        4.2.1MIDAS/GTS的主要功能特点
        4.2.2 MIDAS/GTS的分析求解基本流程
    4.3 模型几何尺寸的确定
        4.3.1 本构模型的选用
        4.3.2 模型材料与属性的确定
        4.3.3 划分网格与定义边界条件
        4.3.4 施工步骤和工况设置
    4.4 MIDAS GTS NX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4.4.1 初始应力场分析
        4.4.2 土体沉降云图分析
        4.4.3 桩应力轴力分析云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岩嵌岩桩的嵌岩比参数分析
    5.1 引言
    5.2 嵌岩比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5.3 工程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直径嵌岩桩在某超高层的软质岩石地基应用研究
    6.1 工程概况
    6.2 场地的环境条件
        6.2.1 勘探目的要求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桩端持力层岩石强度统计分析
        6.2.4 地下水概况
        6.2.5 主要岩土参数
    6.3 嵌岩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6.4 单桩载荷沉降分析
    6.5 单桩载荷试验分析
    6.6 嵌岩比的简便运算公式推导与承载力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多要素城市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格局与特征
        2.1.2 区位分析
        2.1.3 产业经济分析
    2.2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
        2.2.1 水文地质
        2.2.2 工程地质
        2.2.3 环境地质
        2.2.4 地球物理特征
    2.3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与“双评价”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3.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3.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3.6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评价”方法在潼湖新区的应用
    4.1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4.1.1 地质环境评价
        4.1.2 水土环境评价
        4.1.3 敏感地质体评价
        4.1.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4.1.5 城市发展预期规模及地下空间需求
    4.2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4.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4.2.3 评价结果修正
        4.2.4 结果分析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4.3.1 评价过程
        4.3.2 评价结果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惠州市潼湖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
    5.1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点
        5.1.1 开发利用现状
        5.1.2 开发利用特点
    5.2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需求评估与开发要求
        5.2.1 资源潜力与需求评估
        5.2.2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解析
        5.2.3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索
    5.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5.3.1 地下空间资源确权
        5.3.2 支撑主体功能区划
        5.3.3 指导地下空间分层利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红层软岩及其风化物的研究现状
        1.2.1 软岩的定义
        1.2.2 红层软岩及其风化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1.3.1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1.3.2 地基破坏发展的阶段及其破坏模式
        1.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概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西红层分布特征及泥质粉砂岩风化带的确定
    2.1 江西省白垩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概述
    2.2 江西典型红盆的形成背景及分布特征
        2.2.1 江西红色盆地的形成
        2.2.2 江西境内典型红色盆地的分布特征
    2.3 红层的风化程度分带评价
        2.3.1 岩石风化程度分带方法概述
        2.3.2 泥质粉砂岩红层风化程度分层建议方法
    2.4 气象水文条件及红层地区常见不良工程地质情况
        2.4.1 气象水文条件
        2.4.2 红层地区常见不良地质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色泥质粉砂岩的基本性质测试及三轴试验
    3.1 红层的组份及分类
    3.2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2.1 泥质粉砂岩的界限含水率试验
        3.2.2 泥质粉砂岩的颗分试验
        3.2.3 泥质粉砂岩的击实试验
        3.2.4 泥质粉砂岩的一维固结试验
    3.3 泥质粉砂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3.4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试验
        3.4.1 静态崩解试验
        3.4.2 耐崩解性试验
        3.4.3 崩解试验结果分析
    3.5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三轴剪切试验
        3.5.1 试验仪器
        3.5.2 试验方案
        3.5.3 试验方法
        3.5.4 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化红层地基承载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4.1 地基土的本构模型
        4.1.1 土体本构模型理论
        4.1.2 Mohr-Coulomb土体本构模型简介
        4.1.3 数值模拟失稳破化判据
    4.2 均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4.2.3 载荷施加形式
        4.2.4 初始地应力平衡
        4.2.5 结果分析
    4.3 非均质介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4.3.1 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4.3.2 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型建立
        4.3.3 泥质粉砂岩硬层下卧泥岩软层模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
    5.1 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5.1.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5.1.2 标准贯入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5.2 按经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5.2.1 不同规范对风化岩基承载力的取值比较
        5.2.2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统计分析
    5.3 由抗剪强度指标带入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
    5.4 按土层的物性指标查承载力表确定地基承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1.5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
第二章 云南省公路地貌分析及区划
    2.1 目的及意义
    2.2 云南地形地貌特点
    2.3 地形地貌导致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2.3.1 山地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2 坝子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3 岩溶地貌地区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4 公路地形地貌划分指标体系
        2.4.1 主要地貌类型
        2.4.2 海拔高程
        2.4.3 相对坡度与公路用地指标
        2.4.4 综合划分指标
    2.5 云南公路地形地貌区划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气候分析及区划
    3.1 目的及意义
    3.2 云南气候特点
        3.2.1 气温特点
        3.2.2 降雨特点
    3.3 气候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3.3.1 温度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3.2 降雨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4 公路气候划分指标体系
        3.4.1 温度
        3.4.2 潮湿度
    3.5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岩土分析及区划
    4.1 目的及意义
    4.2 云南岩土类型特点
    4.3 岩土类型对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4.4 公路岩土划分指标体系
        4.4.1 岩石划分指标
        4.4.2 土类型划分指标
    4.5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分析及区划
    5.1 目的及意义
    5.2 云南省水文地质特点及公路病害和对策
        5.2.1 云南省地下水类型及其特点
        5.2.2 地下水对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5.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
        5.3.1 云南地下水赋存类别
        5.3.2 云南地下水富水程度
    5.4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区划
    6.1 公目的及意义
    6.2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6.3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1 泥石流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2 滑坡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3 采空区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4 崩塌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5 地震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
        6.4.1 发育程度
        6.4.2 地质灾害类型
    6.5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7.1 综合区划方法
    7.2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5)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堤填料路用性能及振动压实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秦巴山区变质软岩填料的基本概况
        1.2.1 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2.2 变质岩的形成与分布
        1.2.3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粒径规定及其粒组的划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变质软岩填料的工程应用研究
        1.3.2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缩特性研究
        1.3.3 变质软岩填料的力学特性研究
        1.3.4 变质软岩填料湿化沉降研究
        1.3.5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实工艺及检测方法研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变质软岩的工程与力学性质研究
    2.1 依托工程的基本概况
        2.1.1 工程区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1.2 变质软岩的野外描述
    2.2 变质软岩的矿物成分分析与定名
    2.3 变质软岩的膨胀与耐崩解试验
        2.3.1 变质软岩的膨胀性试验结果分析
        2.3.2 变质软岩的耐崩解性试验结果分析
    2.4 变质软岩的点荷载强度试验
        2.4.1 变质软岩的点荷载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2.4.2 变质软岩的点荷载强度特性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与承载比(CBR)试验
    3.1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实质量评价指标
        3.1.1 压实度指标
        3.1.2 孔隙率指标
        3.1.3 空气体积率指标
        3.1.4 固体体积率指标
        3.1.5 相对密度指标
        3.1.6 其他相关力学指标
    3.2 变质软岩填料的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
        3.2.1 变质软岩填料的室内最大干密度测试方法与级配处理方法
        3.2.2 变质软岩填料的击实试验准备工作与击实能量计算
        3.2.3 变质软岩填料的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结果与分析
        3.2.4 变质软岩填料的振动台试验准备工作与振动能量计算
        3.2.5 变质软岩填料的振动台试验最大干密度结果与分析
    3.3 变质软岩填料的承载比(CBR)试验
        3.3.1 变质软岩填料的承载比(CBR)试验基本要求
        3.3.2 变质软岩填料的承载比(CBR)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大型压缩试验与颗粒流模拟
    4.1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缩试验
        4.1.1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缩试验目的、原理与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4.1.2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缩试验方案与计算公式
        4.1.3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变质软岩填料的有效应力估算
    4.3 变质软岩填料的颗粒流模拟
        4.3.1 颗粒离散元的基本原理与假定
        4.3.2 颗粒接触中的力链描述
        4.3.3 颗粒压缩模型的建立与颗粒生成
        4.3.4 颗粒集合体在自重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4.3.5 颗粒集合体在一定加载速度下的压缩变形与受力模拟
        4.3.6 颗粒集合体在一定压力下的压缩变形与受力模拟
        4.3.7 颗粒集合体在颗粒法向和切向刚度变化时的压缩变形与受力模拟
    4.4 小结
第五章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三轴试验与湿化沉降有限元分析
    5.1 变质软岩填料的大型三轴试验强度特性
        5.1.1 变质软岩填料的大型三轴试验
        5.1.2 变质软岩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5.1.3 变质软岩填料的三轴试验湿化应变规律研究
        5.1.4 变质软岩填料的抗剪强度
        5.1.5 变质软岩填料的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参数确定
    5.2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的湿化沉降数值模拟
        5.2.1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湿化沉降应用单、双线法在有限元中的实现
        5.2.2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湿化沉降的单双线法有限元模拟对比
        5.2.3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在不同湿化条件下的沉降模拟
        5.2.4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湿化沉降的室内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对比
    5.3 小结
第六章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振动压实研究
    6.1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振动压实的基本原理
    6.2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在振动压力作用下的剪切与运动
        6.2.1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在振动压力作用下的局部剪切变形
        6.2.2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在振动压力作用下的颗粒运动
        6.2.3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在振动压力作用下的波与传递
    6.3 变质软岩填料振动压实机械与参数选择
        6.3.1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统计与分析
        6.3.2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参数分析与选择
    6.4 振动压力作用下填料中应力分布与影响深度计算
        6.4.1 振动压力作用下填料中的应力分布
        6.4.2 振动压力作用下的压实影响深度计算
        6.4.3 振动压力作用下的沉降差值估算
    6.5 振动压实能量的计算
        6.5.1 振动压实能量的公式推导
        6.5.2 振动压实能量的计算例证
    6.6 振动压路机的生产效率
    6.7 小结
第七章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压实工艺与压实效果评价
    7.1 室内大比例尺变质软岩填料路堤的填筑与压实试验
    7.2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的现场填筑碾压试验(以柞小高速为例)
        7.2.1 变质软岩路堤填筑对地基的要求及摊铺方式选择
        7.2.2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振动压实的试验方案
    7.3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的现场填筑碾压试验(以十天高速为例)
        7.3.1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压实试验—实例一
        7.3.2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压实试验—实例二
        7.3.3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压实试验—实例三
    7.4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压实质量的评价
        7.4.1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的压实检测与评价方法
        7.4.2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压实后的沉降量计算与检测
        7.4.3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压实后的弯沉检测
        7.4.4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压实质量的评价之一—现场浸水载荷试验
        7.4.5 变质软岩填料路堤压实质量的评价之二—工后沉降监测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长沙红层工程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投入的工作量与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长沙红层的物理性质
    2.1 长沙红层的矿物成分
        2.1.1 层状结构粘土矿物
        2.1.2 成岩作用过程中的粘土矿物的转化
    2.2 长沙红层的颜色
    2.3 长沙红层的比重
    2.4 长沙红层的容重
    2.5 长沙红层的弹性波速
第三章 长沙红层的分带与分布
    3.1 平面分布
    3.2 垂直分带
        3.2.1 国内外不同风化剖面分类
        3.2.2 长沙红层风化剖面的划分
    3.3 红层风化分带的规律性
第四章 红层的工程力学性质
    4.1 地基承载力
        4.1.1 经验值法
        4.1.2 试验指标计算法
        4.1.3 原位测试法
    4.2 桩基承载力
        4.2.1 国内外几种规范对桩基础设计取值的比较
        4.2.2 对长沙红层的桩基设计取值的实践
        4.2.3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5.1 主要结论
    5.2 今后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7)青岛地区CFG桩的应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青岛地区风化岩地基上的CFG 桩的理论研究
    2.1 风化岩的理论划分
        2.1.1 强风化带
        2.1.2 中风化带
        2.1.3 微风化带—未风化带
    2.2 青岛地区风化岩性质
        2.2.1 青岛地区的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
        2.2.2 青岛风化岩的风化形式
        2.2.3 青岛地区风化岩类型
    2.3 岩基上的嵌岩CFG 桩的作用机理研究
        2.3.1 嵌岩桩的划分
        2.3.2 嵌岩桩的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2.3.2.1 桩端岩石的强度准则
        2.3.2.2 桩端岩石的破坏过程
        2.3.2.3 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2.3.2.4 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确定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FG 桩在岩基上的性状试验研究
    3.1 A 工地试验
        3.1.1 A 工地试验概要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B 工地试验
        3.2.1 B 工地试验概要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A、B 两工地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与 CFG 桩有关的基础方案的优化
    4.1 工程概况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4.2 原地基处理方案
    4.3 理论研究
        4.3.1 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4.3.2 地基土的承载力
    4.4 方案的优化
        4.4.1 承载力的计算
        4.4.1.1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4.4.1.2 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4.4.2 地基土静载试验验证
        4.4.2.1 静载试验方法及结果
        4.4.2.2 CFG 桩的静载试验
        4.4.3 基础方案的经济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8)缅甸某地泥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泥岩的质量分级
2 剪切波速试验
3 泥岩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4 泥岩在水中的稳定性评价
5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软化系数
6 地基容许承载力
    6.1 规范查表法
    6.2 计算法
7 结语

(9)中国公路岩土区划方法及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岩石类型分布概况
        1.1.2 中国土类型分布概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岩土分类
    2.1 岩土的概念
        2.1.1 岩石与岩体
        2.1.2 土与土体
    2.2 岩土分类
        2.2.1 地学岩土分类
        2.2.2 工程岩土分类
    2.3 公路岩土分类有关规定
        2.3.1 岩石(体)分类
        2.3.2 土(体)分类
    2.4 公路岩土区划的分类体系
        2.4.1 岩石(体)分类体系
        2.4.2 土(体)分类体系
第三章 岩土区划方法与指标建立
    3.1 岩土区划方法和区划原则
        3.1.1 区划图框架
        3.1.2 研究方法与指导思想
    3.2 区划指标与区划方法
    3.3 土类型分布图的编制
    3.4 岩石类型分布图的编制
    3.5 公路岩土类型分布图的编制
    3.6 公路岩土区划图的编制
        3.6.1 区划制图
        3.6.2 分级及分区命名
第四章 中国公路岩土区划分区说明
    4.1 公路岩土类型分布
        4.1.1 公路工程岩石类型分布
        4.1.2 公路工程土质类型分布
    4.2 中国公路岩土区划方案
    4.3 公路岩土区划分区说明
        4.3.1 Ⅰ东北复杂岩土区
        4.3.2 Ⅱ大兴安岭复杂岩土区
        4.3.3 Ⅲ内蒙复杂岩土区
        4.3.4 Ⅳ华北低复杂度岩土区
        4.3.5 Ⅴ黄土高原低复杂度岩土区
        4.3.6 Ⅵ西北复杂岩土区
        4.3.7 Ⅶ青藏高原极复杂岩土区
        4.3.8 Ⅷ川西复杂岩土区
        4.3.9 Ⅸ西南复杂岩土区
        4.3.10 Ⅹ东南复杂岩土区
        4.3.11 Ⅺ台湾极软岩岩土区
        4.3.12 Ⅻ南海诸岛珊瑚礁岩土区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10)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其大直径嵌岩桩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层特性概述
        1.1.1 红层的界定
        1.1.2 我国红层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1.1.3 红层的基本特征
    1.2 红层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1.2.1 红层分类
        1.2.2 水岩作用
        1.2.3 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
        1.2.4 红层的岩基强度
        1.2.5 变形特性与数值模拟
    1.3 软岩嵌岩桩研究现状
        1.3.1 桩基发展历史、作用及分类
        1.3.2 软岩嵌岩桩承载性状综述
        1.3.3 软岩嵌岩桩端阻力研究
        1.3.4 软岩嵌岩桩侧阻力研究
        1.3.5 软岩嵌岩桩嵌岩深度研究
        1.3.6 嵌岩桩的模型试验研究
        1.3.7 影响因素研究
    1.4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4.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湘浏盆地构造演化与红层的时空分布关系
    2.1 概述
    2.2 湘浏盆地构造演化及地层划分
        2.2.1 构造背景
        2.2.2 演化阶段
        2.2.3 地层划分
        2.2.4 生物地层划分与时代对比
    2.3 红层基本特征
        2.3.1 宏观特征
        2.3.2 微观结构
        2.3.3 矿物和化学成分
        2.3.4 易溶盐分析
    2.4 红层分布的时空变异规律
        2.4.1 构造变形
        2.4.2 颗粒的搬运与沉积规律
        2.4.3 水平向分布(沉积)、特征
        2.4.4 纵向(风化)分带规律
        2.4.5 电阻率的纵向分布特征
        2.4.6 盆地演化环境及其地质模型
    2.5 沉积环境与红层力学效应关系
        2.5.1 沉积环境的影响
        2.5.2 矿物成分的影响
        2.5.3 粒度影响
        2.5.4 微观结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红层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3.1 概述
    3.2 红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2.1 红层的主要物性指标
        3.2.2 热参数分析
        3.2.3 水理性质
        3.2.4 动力特性
    3.3 红层的强度特性
        3.3.1 抗压强度
        3.3.2 抗剪强度及变形参数
        3.3.3 抗拉强度
        3.3.4 流变性
    3.4 岩石抗压强度与原位试验对比
        3.4.1 原位试验方法
        3.4.2 试验对比结果
        3.4.3 分析与讨论
    3.5 红层物理力学指标相关性研究
        3.5.1 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与天然密度的相关性
        3.5.2 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相关性
        3.5.3 旁压特征参数与单轴抗压强度的相关性
        3.5.4 旁压-波速联合测试在红层中的应用
    3.6 影响岩石强度取值的因素
        3.6.1 湿度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6.2 岩石试样的尺寸效应
        3.6.3 岩石强度的统计取值
    3.7 小结
第四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红层嵌岩桩的原型试验
    4.1 概述
    4.2 基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4.2.1 桩-土(岩)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4.2.2 荷载传递分析
        4.2.3 荷载传递性状的变化规律
    4.3 基桩荷载传递规律研究的试验方法
        4.3.1 竖向静力载荷试验
        4.3.2 Osterberg试桩法
        4.3.3 桩身应力应变测试
    4.4 红层嵌岩桩的原型试验
        4.4.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4.2 试验设计
        4.4.3 竖向荷载作用下原型桩的Q-s曲线特征
    4.5 红层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
        4.5.1 桩身轴力传递特征
        4.5.2 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分析
        4.5.3 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红层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力研究
    5.1 概述
    5.2 桩岩侧阻力工作微观机理分析
        5.2.1 滑移-剪胀机理概述
        5.2.2 滑移-剪胀机理定量分析
        5.2.3 滑移-剪胀机理的讨论
        5.2.4 滑移-剪胀机理的实验验证
    5.3 基于剪-滑扩张理论的嵌岩段荷载传递分析
        5.3.1 厚壁圆筒形孔扩张理论的基本方程
        5.3.2 厚壁圆筒形孔扩张问题弹性变形阶段解
        5.3.3 Mohr-Coulomb材料圆筒形孔扩张问题弹塑性解
        5.3.4 嵌岩段荷载传递函数的建立
    5.4 嵌岩段侧阻力的确定
        5.4.1 国外文献公式
        5.4.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4.3 试验法
    5.5 不同风化层的侧阻力试验研究
        5.5.1 全风化红层侧阻力试验
        5.5.2 强风化红层侧阻力试验
        5.5.3 中风化红层侧阻力试验
        5.5.4 侧阻力与位移的关系
        5.5.5 讨论与分析
    5.6 嵌岩桩侧阻力的影响因素
        5.6.1 孔壁粗糙度
        5.6.2 初始水平应力
        5.6.3 岩石强度
        5.6.4 桩的几何尺寸
        5.6.5 施工工艺
    5.7 小结
第六章 红层嵌岩桩端阻力研究
    6.1 概述
    6.2 嵌岩桩端阻力工作机理分析
        6.2.1 岩石本构模型与强度理论
        6.2.2 岩石破坏形式
        6.2.3 桩端岩石变形破坏机理
    6.3 嵌岩桩端阻力计算模式
        6.3.1 规程、规范法
        6.3.2 经验公式
        6.3.3 三轴应力法
        6.3.4 Hoek-Brown强度准则
        6.3.5 刚塑体理论
        6.3.6 考虑桩底沉碴影响的荷载传递法
        6.3.7 原位试验法
    6.4 不同风化层的端阻力研究
        6.4.1 全风化红层端阻力试验
        6.4.2 强风化红层端阻力试验
        6.4.3 中风化红层端阻力试验
        6.4.4 端阻力与桩端位移关系分析
    6.5 嵌岩桩端阻力的影响因素
        6.5.1 岩层形态及结构面
        6.5.2 岩石强度
        6.5.3 围岩应力
        6.5.4 地下水及岩质不均匀性
        6.5.5 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6.5.6 嵌岩深径比及桩的长径比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红层嵌岩桩承载力计算与优化
    7.1 概述
    7.2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确定方法
        7.2.1 国外嵌岩桩设计方法
        7.2.2 国内确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常用方法
        7.2.3 现行规范存在的问题及红层嵌岩桩的建议公式
    7.3 桩-土-岩共同作用的非线性计算
        7.3.1 桩-土-岩共同作用的力学模型
        7.3.2 双曲线模型的参数a、b取值
        7.3.3 荷载传递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7.4 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7.5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进行嵌岩桩优化设计
        7.5.1 嵌岩桩优化设计
        7.5.2 影响嵌岩桩设计的主要因素
        7.5.3 设计参数正交试验法的计算与分析
    7.6 嵌岩桩设计优化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7.6.1 分析目的
        7.6.2 分析步骤
        7.6.3 工程应用
    7.7 小结
第八章 竖向荷载下红层嵌岩桩工作性状有限元分析
    8.1 概述
    8.2 ANSYS软件简介
        8.2.1 ANSYS软件主要技术特点
        8.2.2 ANSYS功能应用简介
    8.3 单桩有限元分析机理
        8.3.1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基本方程
        8.3.2 有限元材料模式及设计参数
        8.3.3 非线性分析方法
        8.3.4 收敛准则
    8.4 嵌岩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8.4.1 网格划分
        8.4.2 数值试验模型参数
        8.4.3 边界条件及模型求解
        8.4.4 预期目的
    8.5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8.6 嵌岩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8.6.1 桩身模量
        8.6.2 基岩强度
        8.6.3 桩身直径
        8.6.4 嵌岩深度
    8.7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9.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软质岩石风化带的划分与承载力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以广州某建筑地基为例[D]. 谢一凡.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D]. 张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D]. 徐朋威.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4]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D]. 陈德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堤填料路用性能及振动压实工艺研究[D]. 曹周阳. 长安大学, 2013(07)
  • [6]长沙红层工程性质分析[D]. 李智诚. 中南大学, 2011(03)
  • [7]青岛地区CFG桩的应用试验研究[D]. 刘新胜.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2)
  • [8]缅甸某地泥岩的工程地质特征[J]. 肖雄丙,李安乐. 港工技术, 2009(S1)
  • [9]中国公路岩土区划方法及指标研究[D]. 董卫卫. 长安大学, 2009(12)
  • [10]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其大直径嵌岩桩若干问题研究[D]. 彭柏兴. 中南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软岩风化带划分及承载力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