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青贮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一、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鼐[1](2020)在《四种蒙药植物提取物对青贮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选取4种蒙药植物并制备提取物,在实验室环境下研究其对乳酸菌、大肠杆菌这两种主要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且可直观的观察到数量的变化,再根据微生物试验结果选取1种蒙药植物作为紫花苜蓿青贮添加剂,进行高通量微生物测序分析,探究蒙药植物提取物对青贮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微生物的影响。将室内离体培养试验与高通量微生物测序分析相结合,研究了蒙药植物土木香、苦参、诃子与苍术对青贮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室内离体培养试验得出,四种植物均可对青贮饲料中的微生物起到一定影响:土木香提取物对植物乳杆菌表现出促进作用,4种添加浓度均显着(P<0.05)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随着浓度增加土木香对乳酸菌及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越明显;苦参对大肠杆菌存在明显抑制,对两种乳酸菌均促进;苦参3%的浓度开始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并促进植物乳杆菌,且显着促进了混合乳酸菌,表现出选择性抑制特征;四种添加浓度的诃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存在极显着(P<0.01)抑制,对植物乳杆菌、混合乳酸菌有促进作用,但是均不显着;苍术1%的浓度显着促进植物乳杆菌、抑制混合乳酸菌,抑制大肠杆菌(P<0.05);2%、3%与4%的浓度对三种菌类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显着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P<0.05);经过室内离体培养实验可看出土木香与苦参的添加效果较好,为了继续探究其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影响,在青贮30天后进行pH值得测定,最后选取以土木香作为紫花苜蓿青贮添加剂进行高通量微生物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添加浓度(1%和2%)均对乳酸杆菌具有极显着(P<0.01)的促进作用,其中1%的促进效果较好,对室内离体培养实验从基因水平上进行了验证;然而两种浓度并未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却对短芽孢杆菌属存在极显着(P<0.01)的抑制作用。两种添加浓度对曲霉菌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青霉菌属与赤霉菌属均存在极显着(P<0.01)的抑制作用,其中高浓度添加对青霉菌属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而低浓度添加对赤霉菌属的抑制作用表现较为明显。将土木香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可通过抑制真菌微生物,促进乳酸菌产生的机制来提高紫花苜蓿青贮品质。本实验室内离体实验所选取的菌株均为经过一定提纯筛选的特定单一菌株,因此实验结果稍有偏差,日后应从苜蓿青贮调制中筛选其机制内的多样化菌株,并将筛选出菌株进行离体培养,继而可更加直观明确的看到蒙药植物添加剂对青贮调制内具体微生物的数量影响。

王敏[2](2020)在《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牧和舍饲是我国肉牛的两种主要饲养方式,在日粮、饮水、环境、饲养管理与动物福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传统上,我国西部和北部是肉牛的主产区,以放牧饲养为主;随着农区粮食资源的逐年丰富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舍饲肉牛养殖迅速发展,已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舍饲养殖可根据肉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日粮配比,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缩短育肥时长,增加养殖效益。随着肉牛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肉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牛肉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放牧养殖因其饲养环境天然、绿色、无污染,其牛肉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开展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营养代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对比研究,对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蒙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体重400 kg左右,体况相近、健康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建立肉牛放牧和舍饲模型,试验期为120天。分别采用HPLC、GCMS、ICP-MS、ICP-OES、ELISA、HE染色和MASSON染色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日粮、饮水、管理等差异,及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优质肉牛饲养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肉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肉牛在饲草营养、饮水质量、饲养环境及动物福利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放牧肉牛新鲜牧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总体含量较为均衡,优于舍饲肉牛的苜蓿、谷草、青干草和玉米秸秆等饲草;放牧肉牛饮水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及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均次于舍饲肉牛饮水(p<0.05);放牧肉牛的给料给水次数、饲养密度、环境噪音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等福利指标均显着优于舍饲肉牛(p<0.05)。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肉牛血清ALT、AST、LDH、GGT、ALP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及糖无氧酵解能力优于舍饲肉牛;放牧肉牛血清HP、IL-6、IL-8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免疫机能高于舍饲肉牛;舍饲肉牛血清EPI、PTH含量与放牧肉牛差异显着(p<0.05),提示舍饲肉牛可能受环境噪音、饲养密度、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舍饲肉牛血清BA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提示舍饲肉牛存在一定程度脂质代谢异常;舍饲肉牛尿液pH值显着低于放牧肉牛(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较少有关,提示舍饲肉牛有代谢性酸中毒风险。研究表明,两种饲养方式肉牛血尿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放牧肉牛血尿生化指标优于舍饲肉牛。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舍饲肉牛的体增重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体高、胸围和后腿围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均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研究表明,舍饲肉牛的育肥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胴体性能均优于放牧肉牛。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牛肉的蒸煮损失率、熟肉率、肌纤维等肉品质指标显着优于舍饲牛肉(p<0.05);TAA、维生素C、维生素B1、P和K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牛肉(p<0.05);提示放牧牛肉更具有营养价值。舍饲牛肉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显着高于放牧牛肉(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过少有关。综上,舍饲肉牛可能存在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免疫机能较弱、牛肉品质较差等问题,生产中加强舍饲肉牛的饲养管理,提高舍饲肉牛福利,优化舍饲日粮配比,有利于减少舍饲肉牛的应激反应,改善其代谢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舍饲牛肉的品质。放牧肉牛生产性能较低,生产中提高放牧肉牛的饮水质量,在枯草期适当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在蒙东地区青草期放牧,枯草期舍饲是最佳饲养方式。

布沙热木·阿布力孜[3](2018)在《混合菌添加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文中认为近期年来,青贮饲料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在青贮时,利用乳酸菌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的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目的。但是,由于青贮饲料纤维素含量较高,而乳酸菌不能降解纤维素,单独添加乳酸菌不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目前在国内外主要利用纤维素酶制剂来降解纤维素,提高饲料消化率。不过纤维素酶制剂成本较高,制备复杂。本论文是饲用高效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富集培养及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菌单独添加和混合添加对玉米青贮饲料添加效果的影响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富集培养主要是以不同添加量的赤霉酸对饲用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培养的影响为主要目的。按实验设计将不同添加量的赤霉酸溶液添加到等比例混合的两株乳酸菌,即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肠膜状明串株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dextran subspecies)和两株纤维素分解菌(均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进行富集培养,画出生长曲线并计算最高活菌数。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赤霉酸添加量为:0.0%、0.5%、1.0%、1.5%、2.0%)中实验组2(赤霉酸添加量为1.0%)活菌数量达到1.16×109cfu/mL,比对照组(1.62×108cfu/mL)有明显的异差(P<0.05),表明赤霉酸对饲用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饲料玉米为原料的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单独添加和混合添加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对照组(5.02)、乳酸菌组(3.77)、纤维素分解菌组(3.92)和混合菌组(3.56),混合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乳酸菌含量为对照组(1.58 mg/m L)、乳酸菌组(6.080 mg/m L)、纤维素分解菌组(3.172 mg/m L)和混合菌组(6.881 mg/m L),混合菌组比其它实验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测定纤维素含量时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对照组(65.10%)、乳酸菌组(58.00%)、纤维素分解菌组(57.30%)和混合菌组(54.30%),混合菌组比其它实验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对照组(44.30%)、乳酸菌组(41.00%)、纤维素分解菌组(39.50%)和混合菌组(35.70%),混合菌组比其它实验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木质素(ADL)含量为对照组(21.70%)、乳酸菌组(19.30%)、纤维素分解菌组(19.70%)和混合菌组(19.10%)纤维素组比其它实验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体外消化实验中,干物质(DM)消化率在各个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高于11.02%,其中纤维素组比其他实验组差异显着(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在各个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高于17.48%,其中混合菌组比其他实验组差异显着(P<0.05)。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消化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结果将为开发微生物型饲料添加剂及高品质青贮饲料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提供优质饲用菌资源。

林漫亚[4](2018)在《如何调制奶山羊的饲料》文中认为阐述了在无公害奶山羊饲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使用合格的饲料,防止有害饲料进入羊体并危害人体健康。

海米代·吾拉木[5](2016)在《棉酚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资料得知,新疆地区的种植面积达到3151万亩(2015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已超出7亿吨(2015年),其中棉花秸秆产量达650万吨(2012年)。棉花秸秆是一种产量巨大,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可再生植物蛋白饲料资源。但由于棉花全株包含着对动物生长繁殖有潜在危害的有毒物质─游离棉酚,从而限制了棉花秸秆做原料生产青贮饲料或棉籽油加工过程中的沉淀物─棉籽油泥作为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利用价值,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问题。目前,在国内外降解有毒棉酚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发酵法。虽然物理化学脱毒法对棉籽粕的解毒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处理当中也存在于成本高,营养物质易破坏等一些缺点。生物发酵法来降解棉酚是当前最安全,脱毒效果最好,生产成本低的脱毒方法。不仅可使棉花秸秆,棉籽油和棉籽油泥脱毒,同时可提高它们在饲料上的利用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1.本研究从棉花秸秆中共分离出14种菌株,通过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培养基平板划线来分离筛选出6株具有分解棉酚能力的菌株,编号分别为A1、A2、A4、B1、B2、B9。为了进一步筛选出具有较高的分解棉酚能力的菌株,对其进行复筛。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1和B9在棉酚浓度不同的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上生长较快且好。从NA平板上菌落形态观察结果显示:B1菌落正反面颜色一致、圆形、边缘不整齐、乳白色、表面有褶皱、表面湿润、中心稍隆起、透明;B1菌体细胞长约1.272.30μm,杆状、着色均匀、能够产生椭圆形芽孢、革兰氏阳性。B9菌落圆形、淡黄色、边缘不整齐、不透明、中间凸起如脊状;B9菌体细胞长约1.262.69μm,着色均匀、长杆状、革兰氏阳性。根据一些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芽胞杆菌。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来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1和B9都属于芽胞杆菌属,种名分别为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和漠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来测定棉花秸秆、棉籽、棉籽饼、食用棉籽油、未加工的棉籽油和棉籽油泥中的总棉酚和游离棉酚含量。探讨吐鲁番本地样品中各个棉花副产品中棉酚含量,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棉花秸秆中总棉酚和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0.02%和小于0.8μg/ml,棉籽中总棉酚含量为1.66%和游离棉酚含量为5949.8 mg/kg,棉饼中总棉酚含量为0.68%和游离棉酚含量为159mg/kg,未加工棉籽油中总棉酚含量为2.50%和游离棉酚含量为8033.5 mg/kg,食用棉籽油中总棉酚含量未检出,游离棉酚含量≤0.25mg/kg,棉籽油泥中总棉酚含量为5.23%,游离棉酚含量为30796.5mg/kg。对棉籽油和棉籽油泥的脱毒效果试验得知,菌株B1和B9在同样的接种量和培养温度下对棉籽油的脱毒效果有一定的脱毒作用,对棉籽油的脱毒率分别为21.1%和22.2%。但对棉籽油泥的脱毒不太理想,需要继续研究。3.将为探讨棉酚分解菌B1和B9是否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棉酚分解菌(B1、B9)与高效饲用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在2%的蔗糖溶液中混合培养,并对单独菌和混合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这三类菌株之间有无相互抑制作用。试验得知,将这三类菌株在2%的蔗糖溶液中混合培养时,混合菌达到稳定期的时间比单独菌达到稳定期的时间显着缩短,这就表明这三类菌株之间无抑制作用,彼此促进生长,为开发新型的饲料混合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林芝[6](2016)在《巨菌草青贮和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调制》文中提出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巨菌草(Pennisetum sp.)和花生秸秆调制青贮饲料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计调制巨菌草青贮和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2个试验。试验一:巨菌草青贮调制。设计了2个试验组合。第1个试验组合设对照组、添加2 ml/kg的绿汁发酵液组、添加1000 U/kg的纤维素酶组和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1000 U/kg纤维素酶(复合1组)组;第2个试验组合设对照组、添加2 ml/kg的绿汁发酵液组、添加1250 U/kg的木聚糖酶组和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1250 U/kg木聚糖酶(复合2组)组。添加剂的添加水平是按新鲜原料的质量进行计算。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在第1个试验组合中,较对照组,绿汁发酵液组的pH值、乙酸含量、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和丁酸含量极显着(P<0.01)和显着(P<0.05)降低,乳酸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P<0.05)增加;纤维素酶组的干物质回收率显着(P<0.05)升高,半纤维素含量极显着(P<0.01)降低;复合1组的pH值、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极显着(P<0.01)降低,乳酸含量和丙酸含量分别极显着和显着(P<0.01,P<0.05)增加;较绿汁发酵液组,复合1组的乳酸含量、乙酸含量、丙酸含量以及丁酸含量极显着或显着(P<0.01,P<0.05)增加;较纤维素酶组,复合1组的pH值以及气体损失率极显着(P<0.01)降低,乳酸含量、乙酸含量以及丙酸含量极显着或显着(P<0.01,P<0.05)增加。在第2个试验组合中,较对照组,木聚糖酶组的乳酸含量、乙酸含量、丙酸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着或显着(P<0.01,P<0.05)减少;复合2组的pH值、乙酸含量、丙酸含量以及氨态氮含量均极显着(P<0.01)降低,乳酸含量极显着(P<0.01)增加,气体损失率显着(P<0.05)降低;较绿汁发酵液组,复合2组的乳酸含量极显着(P<0.01)增加,干物质回收率显着(P<0.05)降低,气体损失率显着(P<0.05)升高,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升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着(P<0.01)减少;较木聚糖酶组,复合2组的pH值显着(P<0.05)降低,乳酸含量极显着(P<0.01)增加,气体损失率极显着(P<0.01)降低,乙酸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P<0.05)减少。可见,绿汁发酵液单独添加及其与纤维素酶复合添加均能显着改善巨菌草青贮的品质,在巨菌草青贮中单独添加纤维素酶的效果不大。在巨菌草青贮中单独添加木聚糖酶的效果不大,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复合添加,不仅能有效提高巨菌草青贮的品质,也能获得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复合添加的协同相乘效果。同时,证实巨菌草是适于青贮的原料。试验二: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调制。设计了使用拉伸膜裹包青贮方式调制2种混合比例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和花生秸秆单独青贮。2种混合青贮是按花生秸秆与玉米秸秆的混合比例(质量比)为5:5和7:3分别进行调制。在2种混合青贮中均设添加剂组和对照组,在添加剂组中添加乳酸菌1.0×109cfu/kg(有效菌数)和蔗糖30 g/kg,在对照组中则加入与添加剂组添加剂等体积的自来水。在花生秸秆单独(10:0)青贮中添加乳酸菌1.0×109 cfu/kg和蔗糖30 g/kg。每个处理重复3次。此外,利用地上式小型青贮窖调制花生秸秆与玉米秸秆的混合比例(质量比)为3:7的混合青贮。由此,得到4个试验组合。第1个试验组合为5:5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5:5对照组)、添加剂组(5:5添加剂组),第2个试验组合为7:3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7:3对照组)、添加剂组(7:3添加剂组),第3个试验组合为5:5添加剂组、7:3添加剂组、10:0单独青贮(10:0添加剂组),第4个试验组合为5:5对照组、7:3对照组、3:7小窖混合青贮组(3:7窖贮组)。结果表明:在第1个试验组合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组的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升高。在第2个试验组合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组的干物质含量显着(P<0.05)升高。在第3个试验组合中,与5:5添加剂组相比,7:3添加剂组的乳酸含量显着(P<0.05)增加,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降低;10:0添加剂组的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极显着(P<0.01)增加,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极显着(P<0.01)减少,pH值和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降低,干物质含量极显着(P<0.01)升高。与7:3添加剂组相比,10:0添加剂组的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极显着(P<0.01)增加,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极显着(P<0.01)减少,pH值和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降低,干物质含量极显着(P<0.01)增加。在第4个试验组合中,与拉伸膜裹包贮藏方法的5:5对照组以及7:3对照组相比,青贮窖贮藏方法的3:7窖贮组的pH值极显着(P<0.01)升高,干物质含量均极显着(P<0.01)降低。此外,较7:3对照组,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升高。与5:5对照组相比,7:3对照组的氨态氮含量极显着(P<0.01)降低。可见,乳酸菌和蔗糖对2种混合比例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不大。伴随花生秸秆比例的增加,混合青贮的品质提高,花生秸秆单独青贮的品质最好。拉伸膜裹包青贮的品质优于窖贮青贮的品质,但窖贮青贮的品质也已经达到了优良青贮水平。同时,证实花生秸秆是适于青贮的原料。

林芝[7](2016)在《青贮技术及其研究状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高品质饲料和优质牧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青绿饲草生产受季节限制,难以实现四季供应,为解决反刍动物在牧草短缺的冬季也可能吃到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应运而生。文中对几种行之有效的青贮技术进行探讨,为今后青贮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张志明[8](2015)在《复合农产品下脚料发酵生产青贮饲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下脚料是农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丢弃或焚烧农产品下脚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本文从水果皮渣中筛选乳酸菌,以木薯渣、茶渣、柑橘皮渣和豆渣为原料,研究其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并用青贮饲料喂养蛋鸡,研究其饲喂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水果皮渣中分离出12株菌,其中3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R-1和R-4为植物乳杆菌,R-5为戊糖片球菌。对三株菌的生长性能、耐酸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其中R-1菌生长快、产酸快且量大,并且能够在低温低酸环境中生长,可作为复合青贮饲料接种剂使用。2.研究R-1菌对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CK组、R-1组、SI组进行青贮试验,分别为不接种发酵、接种R-1菌液、接种市售发酵剂。青贮期45天,对青贮期间各组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发酵剂对青贮饲料影响显着。发酵品质方面,与CK组相比,R-1组、SI组的乳酸菌数量显着升高(P<0.05),pH值、酵母菌数量显着降低,霉菌在发酵45天后,三组均未检出;营养品质方面,R-1组、SI组的饲料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粗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显着降低(P<0.05)。相较于CK组和SI组,R-1组饲料pH值和纤维显着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有氧稳定性显着提高。3.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发酵前后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得到218种化合物。其中,发酵前和发酵后分别检测得到104种和147种化合物。青贮前后各组分比例分别为醛类2.19%和2.50%,醇类7.62%和3.29%,酯类14.34%和28.62%,烃类30.40%和44.01%,羧酸类0.69%和2.32%,酮类11.89%和2.03%,其它物质32.45%和19.08%。经过发酵,青贮饲料中酮类减少,酯类、烃类和羧酸类增加。4.青贮饲料对蛋鸡饲喂效果研究的,试验选取180只蛋鸡,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基础饲料、颗粒饲料、基础饲料中青贮饲料添加量为20%、30%、40%和50%,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30天,期间对蛋鸡生长性能、生产性能、鸡蛋品质以及蛋鸡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组鸡生长性能之间差异不显着,生产性能、鸡蛋品质之间差异显着。相对于其它组,30%发酵饲料添加组的鸡蛋品质提高,蛋黄黄值增加、胆固醇含量降低,综合考虑,使用30%青贮饲料添加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鸡蛋的品质。

于志川,王廷斌,戴志江,孙国杰,郭轶,黄美晶[9](2011)在《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1影响因素应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时,由于运输、保存可能造成缺氮,出现2次冷冻等因素使精液活力降低,甚至死亡。因此,必须确认精液品质,镜检精子的活力和数量是否达标,还要考虑这头种公牛精子与其配种母牛的抗原性。母牛如果23次用同一公牛

宋丽艳[10](2011)在《氨基酸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赖氨酸赖氨酸有L-赖氨酸和DL-赖氨酸2种。其在植物性蛋白,豆饼,玉米中含量少。因此在缺少鱼粉和豆饼不足的饲粮中需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是动物第1限制性氨基酸。根据试验,在动物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3%。L-赖氨酸盐酸盐即左旋赖氨酸盐,饲料级纯度为78%。

二、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蒙药植物提取物对青贮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技术路线图
        2.1.2 实验用蒙药植物概述
        2.1.3 实验所需菌种概述
    2.2 研究方法
        2.2.1 蒙药植物添加剂的制备
        2.2.2 微生物实验的制备工作
        2.2.3 高通量微生物测序概述
        2.2.4 紫花苜蓿青贮调制与蒙药植物添加剂筛选
        2.2.5 meta 16s细菌与meta ITS真菌DNA提取及建库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析方法
    3.2 土木香提取物对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
    3.3 苦参提取物对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
    3.4 诃子提取物对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
    3.5 苍术提取物对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
    3.6 16s微生物测序分析与结果
        3.6.1 样品16s测序质检拼接
        3.6.2 样本16s测序OTU分析与PCA分析
        3.6.3 样品16s测序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3.7 ITS微生物测序分析与结果
        3.7.1 样品ITS测序质检拼接
        3.7.2 样本ITS测序OTU分析与PCA分析
        3.7.3 样品ITs测序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我国肉牛饲养现状分析
        1.1 肉牛生产概况及饲养方式分析
        1.1.1 肉牛品种与分布
        1.1.2 牛肉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1.1.3 饲养方式分析
        1.2 牧区与农区肉牛饲养特点分析
        1.2.1 牧区
        1.2.2 农区
    第2章 肉牛代谢研究进展
        2.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及常见代谢病
        2.1.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
        2.1.1.1 糖代谢
        2.1.1.2 蛋白质代谢
        2.1.1.3 脂代谢
        2.1.1.4 矿物质代谢
        2.1.2 肉牛常见营养代谢病
        2.1.2.1 脂肪肝(fatty liver)
        2.1.2.2 蹄叶炎(laminitis)
        2.1.2.3 尿结石(urinary calculus)
        2.1.2.4 瘤胃酸中毒(rumen acidosis)
        2.1.2.5 瘤胃碱中毒(rumen alkalosis)
        2.2 血液和尿液代谢监测指标
        2.2.1 血液监测指标
        2.2.1.1 血液代谢指标
        2.2.1.2 血液酶指标
        2.2.1.3 血液激素指标
        2.2.1.4 血液免疫学指标
        2.2.2 尿液监测指标
    第3章 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3.1 生产性能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1.1 生长发育性能
        3.1.2 育肥性能
        3.1.3 胴体性能
        3.2 牛肉品质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2.1 肉色
        3.2.2 大理石花纹
        3.2.3 系水力
        3.2.4 嫩度
        3.2.5 营养成分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肉牛不同饲养方式差异研究
        1.1 材料
        1.1.1 研究区域
        1.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2.1.1 饲草采集
        1.2.1.2 水采集
        1.2.2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
        1.2.2.1 水分
        1.2.2.2 总能
        1.2.2.3 粗蛋白
        1.2.2.4 粗灰分
        1.2.2.5 粗脂肪
        1.2.2.6 粗纤维
        1.2.2.7 氨基酸
        1.2.2.8 脂肪酸
        1.2.2.9 矿物质
        1.2.2.10 维生素
        1.2.3 水质检测
        1.2.3.1 臭和味
        1.2.3.2 肉眼可见物
        1.2.3.3 pH值
        1.2.3.4 浑浊度
        1.2.3.5 色度
        1.2.3.6 菌落总数
        1.2.4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1.3 结果
        1.3.1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1 饲草常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2 饲草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3 饲草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4 饲草维生素含量检测结果
        1.3.1.5 饲草矿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1.3.2 水质检测结果
        1.3.3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结果
        1.4 讨论
        1.4.1 不同饲养方式饲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1.4.2 不同饲养方式水质对比分析
        1.4.3 不同饲养方式肉牛饲养管理福利对比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代谢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2.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1.4 仪器设备及材料
        2.1.5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样本的采集
        2.2.2 样本的检测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3.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3.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4.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4.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3.2 方法
        3.2.1 育肥性能指标的测定
        3.2.2 生长发育性能指标的测定
        3.2.3 胴体性能指标的测定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
        4.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4.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
        4.2.2 肌肉颜色的测定
        4.2.3 蒸煮损失的测定
        4.2.4 熟肉率的测定
        4.2.5 大理石花纹的测定
        4.2.6 肌纤维的测定
        4.2.6.1 HE染色
        4.2.6.2 MASSON三色染色
        4.2.7 牛肉营养组分的检测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组分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4.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致谢

(3)混合菌添加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青贮饲料
        1.1.2 青贮饲料品质评定标准
        1.1.3 影响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因素
    1.2 青贮饲料添加剂
        1.2.1 乳酸菌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1.2.2 纤维素分解菌及酶制剂在青贮中的应用
        1.2.3 乳酸菌与纤维素分解菌(酶)混合添加剂在青贮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混合菌的富集培养
    2.1 背景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长量的测定
        2.3.2 细菌总数的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混合菌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3 青贮饲料的制备
    3.4 青贮饲料成分分析
    3.5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鉴定
        3.5.1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
        3.5.2 pH值的测定
        3.5.3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3.6 统计分析
    3.7 结果与分析
        3.7.1 饲用菌添加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
        3.7.2 饲用菌对青贮饲料的pH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8 小结
第四章 混合菌对青贮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水分干物质的测定
        4.2.2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4.2.3 粗蛋白的测定
        4.2.4 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原料中化学成分
        4.3.2 混合菌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4.3.3 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富集培养法有效提高混合液中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
    5.2 饲用菌对青贮饲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5.3 饲用菌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5.4 混合菌对青贮饲料化学成分的影响
    5.5 混合菌对青贮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5.6 高品质青贮饲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5.7 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4)如何调制奶山羊的饲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奶山羊的饲料配合
    1.1 奶山羊饲料的选择
    1.2 日粮配合的原则
    1.3 日粮配合的步骤
    1.4 补充精料
    1.5 配合饲料方法举例
2 引起公害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2.1 发霉变质饲料
    2.2 某些元素缺少或过多
    2.3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5)棉酚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棉酚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1.3 棉酚的检测方法
        1.4 棉酚对动物的危害
        1.4.1 棉酚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1.4.2 棉酚对非反刍的影响
        1.4.3 棉酚对人类的影响
        1.5 棉酚的脱毒方法
        1.5.1 物理法
        1.5.2 化学法
        1.5.3 生物发酵法
        1.6 棉酚分解菌在饲料中的应用
        1.7 国内外对棉酚分解菌的研究状况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1.8.1 研究内容
        1.8.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创新点
        1.10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棉花秸秆中棉酚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1 主要仪器
        1.3.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的初筛
        2.2 菌株复筛
        2.3 形态观察
        2.4 分子鉴定
        2.4.1 BUG+M+T培养基的配制
        2.4.2 菌株的纯化和制备
        2.4.3 菌株的鉴定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菌株的初筛
        3.2 菌株的复筛
        3.3 菌株形态特征
        3.4 分子鉴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棉酚分解菌对棉籽油和棉籽泥的脱毒效果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样品中总棉酚和游离棉酚含量的测定
        2.2 结果计算
        2.3 所用菌株的活化
        2.4 菌株对棉籽油和棉籽油泥的脱毒效果
        2.5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样品中棉酚含量
        3.2 棉酚标准曲线的制作
        3.3 棉酚分解菌对未加工棉籽油棉酚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棉酚分解菌与高效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混合培养特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实验所用菌株的活化
        2.2 菌株的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生长曲线的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6)巨菌草青贮和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青贮的技术和方法
        2.1 青贮的方法
        2.1.1 窖式青贮法
        2.1.2 塔式青贮法
        2.1.3 袋式青贮法
        2.1.4 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
        2.1.4.1 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过程
        2.1.4.2 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开发应用
        2.2 青贮的条件
        2.3 青贮的原料
        2.3.1 混合青贮
        2.3.2 巨菌草及其作为青贮原料的应用
        2.3.3 花生秸秆和玉米秸秆及其作为青贮原料的应用
        2.4 青贮的添加剂
        2.4.1 抑制性添加剂
        2.4.2 营养性添加剂
        2.4.3 促进性添加剂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添加剂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
        1.2 添加剂
        1.3 试验设计
        1.4 青贮调制
        1.5 风干样本的制备和化学成分的测定
        1.6 青贮浸提液的制备和分析指标的测定
        1.7 干物质回收率和气体损失率的计算方法
        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巨菌草的化学成分
        2.2 不同添加剂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2.2.1 添加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2.2.2 添加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原料的化学成分
        3.2 添加剂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3.2.1 添加绿汁发酵液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3.2.2 添加纤维素酶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3.2.3 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复合添加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3.2.4 添加木聚糖酶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3.2.5 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复合添加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乳酸菌和蔗糖对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
        1.2 添加剂
        1.3 试验设计
        1.4 青贮调制
        1.5 风干样本的制备和化学成分的测定
        1.6 青贮浸提液的制备和分析指标的测定
        1.7 干物质回收率和气体损失率的计算方法
        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花生秸秆和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
        2.2 乳酸菌和蔗糖对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2.2.1 乳酸菌和蔗糖对5:5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2.2.2 乳酸菌和蔗糖对7:3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2.3 混合比例对添加乳酸菌和蔗糖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2.4 贮藏方法和混合比例对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花生秸秆和玉米秸秆作为青贮原料的可行性
        3.2 乳酸菌和蔗糖对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3.3 混合比例对添加乳酸菌和蔗糖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响
        3.4 贮藏方法和混合比例对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论文总体结论与展望
    1 总体结论
    2 总体讨论
    3 本研究创新点
    4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青贮技术及其研究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贮饲料发展状况
2 青贮方法
3 展望

(8)复合农产品下脚料发酵生产青贮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农产品下脚料研究概况
        1.1.1 农产品下脚料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1.2 几种重要的农产品下脚料在饲料工业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青贮饲料
        1.2.1 青贮饲料的原理及过程
        1.2.2 影响青贮结果的因素
        1.2.3 青贮过程中的微生物
    1.3 青贮发酵剂的研究进展
        1.3.1 青贮添加剂的类型
        1.3.2 用于青贮添加剂的乳酸菌菌种
        1.3.3 青贮乳酸菌满足的条件
    1.4 挥发性香味物质检测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发酵特性研究
    2.1 材料、设备和试剂
        2.1.1 供试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1.4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青贮水果皮渣中乳酸菌的筛选
        2.2.2 筛选菌株的鉴定
        2.2.3 菌株的生长特性研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落形态
        2.3.2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2.3.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3.4 筛选得到的乳酸菌的生长特性
        2.3.5 受试乳酸菌耐酸性试验
        2.3.6 受试菌株温度耐受试验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复合农产品青贮发酵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和试剂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常用试剂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处理组对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3.4.2 不同组对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组青贮饲料发酵前后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3.4.4 不同处理组对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3.5 讨论
    3.6 结论
第4章 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饲料香气成分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处理
        4.2.2 色谱条件
        4.2.3 质谱条件
        4.2.4 GC-MS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饲料发酵前后GC-MS分析结果
        4.3.2 发酵前后主要风味物质含量和分析
        4.3.3 发酵前后主要风味物质变化分类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复合农产品下脚料青贮饲料对蛋鸡作用效果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动物的选择
        5.1.2 实验设计
        5.1.3 饲料配方
    5.2 测定方法
        5.2.1 蛋鸡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5.2.2 鸡蛋品质的影响
        5.2.3 粪便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5.2.4 鸡饲料代谢率测定
        5.2.5 蛋鸡血清指标的测定
    5.3 结果
        5.3.1 青贮饲料对蛋鸡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5.3.2 青贮饲料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5.3.3 青贮饲料对蛋鸡肠道微生物影响
        5.3.4 青贮饲料对蛋鸡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5.3.5 青贮饲料对蛋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氨基酸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赖氨酸
2 蛋氨酸
3 甘氨酸
4 三甲基甘氨酸
5 牛磺酸

四、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蒙药植物提取物对青贮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 李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 王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3]混合菌添加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D]. 布沙热木·阿布力孜. 新疆大学, 2018(12)
  • [4]如何调制奶山羊的饲料[J]. 林漫亚. 江西饲料, 2018(01)
  • [5]棉酚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D]. 海米代·吾拉木. 新疆大学, 2016(02)
  • [6]巨菌草青贮和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调制[D]. 林芝.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7]青贮技术及其研究状况[J]. 林芝. 福建畜牧兽医, 2016(02)
  • [8]复合农产品下脚料发酵生产青贮饲料的研究[D]. 张志明. 集美大学, 2015(04)
  • [9]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J]. 于志川,王廷斌,戴志江,孙国杰,郭轶,黄美晶.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7)
  • [10]氨基酸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 宋丽艳.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标签:;  ;  ;  ;  ;  

青贮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