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一、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苗艳敏[1](2021)在《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岭南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土卑地湿,湿热蕴蒸,易致痿证多发。独特的地理环境亦富产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的的岭南草药。历代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论治不乏真知灼见,有研究价值。本研究尝试整理历代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经验,挖掘治痿岭南草药,以期为痿证的现代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评述与数据挖掘法相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资料查找、鉴别和整理。将搜集到的一手资料拍照保存,整理成word文档,按照历史阶段汇编整理。本研究方法着重阅读的是相关古籍原着。现代痿证论治则以知网和图书馆搜集医案医论为主。理论述评:采用传统阐释、病证分析、追根溯源、横纵向对比、归类总结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认识痿证历程和痿证论治学术源流进行梳理,探索其学术内涵及临床价值。数据挖掘:对临床诊治痿证患者的一手资料,整理筛选,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多维分析,挖掘用药特点,分析痿证治疗的临证经验。结果:共查阅古籍约121本,与痿证相关的岭南医籍共42本。明以前主要有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李珣《海药本草》、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方》、明·盛端明《程斋医抄秘本》等。清代医着最多,占29本,主要有叶茶山《采艾编翼》、刘渊《医学纂要》、何梦瑶《医碥》、郭元峰《脉如》、黄岩《医学精要》、邓友凤《虚痨立卓》、潘名熊《叶案括要》、陈耀辰《南医辨论》、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民国时期主要有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论文第一部分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主要从痿证病名病位认识、病因病机、治疗及治痿南药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病名和病位: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晋唐时期痿证有其候无其名,宋代首见痿证之名,清代见痿证分类命名。对痿证相近疾病鉴别始于明代,首鉴痿和厥;清代鉴别种类渐增,清后期曾超然率先将痿证与脚气病进行区分。病位方面,综合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募原偶记》中关于筋膜等同于募原的解析、《内经》关于筋、筋膜和募原的相关理论、清·陈珍阁《医纲总枢》关于卫筋位置、形状和功能的描述,以及痿证的临床表现,推知“筋膜”联络大小粗细不同的“筋”成一张网,密布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受血气滋养,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则发病。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2.病因病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认识日益复杂。晋唐宋元时期以内虚不足为主;明代受李东垣、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影响,病因主要为脾胃不足及湿热浸淫;清代随引进医家增多,病因更加丰富,有内虚、气机不畅或经络失调等。痿证整体以内虚为主,有内伤虚损、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肺热叶焦和湿热浸淫也较为多见。3.痿证治疗: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晋唐宋元时期主要为补虚损和补肝肾;明代重视脾胃,祛湿热,调气机;清代新增清肺热、分经论治、调情志等治法,尤以补法丰富。痿证治疗整体以补虚为主,其次为清肺热、除湿热和调脾胃等治法。元代释继洪在补虚方面提出很多精辟的观点,并在岭南后世医家中印证。如补虚应合脏腑之宜,脾肾双补谨防燥肾和濡脾。清代则出现分脏补益的趋向,如刘渊分补肝、脾、肾三脏之虚;邓友凤将损分为上中下分别补之等。释继洪指出精髓虚损,黄芪当归鹿茸地黄,未必滋补,多损胃气。岭南医家补肝肾精血,虽多用血肉有情之品,但常加苁蓉、巴戟或附子等温热之药,茯苓、牛膝等祛湿通脉之品;或加舶茴香温中理气,重视温通,通补兼施,以顾护胃气。释继洪还指出,补药不宜久服。针对痿证病程长的特点,邓铁涛及其学术传承人刘小斌治疗痿证时,在保持核心治法不变的前提下,常开具2~3个处方,对核心处方之外的补益之药适时调换,轮换使用,以减少药之偏性。外伤致失血过多可用十全养荣汤。内伤气虚血弱可用大补卫筋汤,其中马钱子为治痿痹的传统有毒中药,现代研究显示其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治疗痿证。现代临床常配伍甘草减毒增效。岭南医家治痿亦重视调畅气机,如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焦升降失常;肺热叶焦,清肃失调,可用熟地、知母、黄柏滋阴清肺热;或用麦门冬、沙参、石斛等养肺胃之阴,桑叶、杏仁、生石膏等清泄肺热,清润并举,或参“大气论”用薏苡仁、百合、淮山、桑白皮等甘寒退热之剂等;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除用桂枝温通外,亦可参“心病须心性医”,效仿慧能尊者,观见自身心性等。岭南气候常以湿热为患,多用东垣清燥汤、羌活汤清热燥湿,调畅气机;若湿热伴阳虚,清热燥湿之时,亦加川乌、肉桂等温经通络;湿热较重亦可用小胃丹攻之。但肝肾素虚,亦可见风寒侵袭致痿,治宜用麻黄、独活之类,或豨莶草、桑叶等先祛风寒之邪,再行补益。4.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选病用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如明盛端明抄录孙思邈论治脚气;清·何梦瑶学宗王肯堂,用药又兼顾岭南气候特征,慎用祛风、除湿或温补之药;清·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等。另一特点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如清·邓友凤将喻嘉言的大气论用于痿证治疗;民国卢觉愚借助中西药理知识,创造性运用越婢加术汤治愈伴热象之痿证。5.岭南三部草药着作中,仅“十大功劳”明确标注可治痿证。根据痿证临床特征,“强腰脚”、“壮筋骨”等类药亦可用于痿证治疗。经整理此类药物共有31味,其中卖木子早在《开宝本草》中已有记载;清·潘名熊率先将千年健用于足痿的治疗;邓铁涛治疗痿证常加五爪龙、牛大力等南药。十大功劳、辣椒头、走马箭等可制成痿证食疗方。第二部分采用医案医论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探索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医案医论主要用于分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痿证治疗经验。经查询,陈金声、陈典周、邓铁涛、沈炎南、杨文辉、李任先等10位医家有痿证论治经验记载。其痿证论治特点可归纳为:病名与西医接轨。痿以虚为多,治以补为主;若因虚致实,可用姜黄行气活血消滞;或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若因虚引动内风,可用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除颤。注重南药的应用,如用五爪龙协黄芪益气升阳,补而不燥。现代岭南痿证论治传承出现融合多个医家思想的特点,如邓铁涛融合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的之痿证论治思想,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重用黄氏,加南药五爪龙以治痿证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常用药物为升举阳气(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甘草、五指毛桃、白术、茯苓)、补肾填精(山萸肉、熟地黄、杜仲)和理气行滞(陈皮)等之品。性味归经方面,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微寒和微温次之;甘味药物使用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辛味和苦味药物;药物多入脾经。以上用药特点反映痿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始终顾护脾胃,补而不峻的思想。对“西医疾病-中药”社团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社团重叠区域较多,反映不同神经肌肉病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出痿证治疗核心处方,按平均剂量大小排序为:黄芪(50.54)、五指毛桃(50.18)、党参(25.84)、山萸肉(13.47)、白术(13.43)、柴胡(8.68)、升麻(8.68)、当归(8.65)、甘草(5.06)、陈皮(5)。此核心处方为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方加一味山萸肉组成。由于痿证久病及肾,故在强肌健力饮中加补肝肾之山萸肉,是对强肌健力饮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用药规律,和刘小斌临床实践用药极其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论治的文献古籍梳理,以及采用医案医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岭南医家对痿证论治存在精辟的认识和真知灼见,比如释继洪关于补益的思想以及陈珍阁关于卫筋病的阐述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晋唐至今岭南医家对痿证治疗多表现为补内虚、调气机和通经脉等方面。多脏同补须兼顾各脏之宜,用药配伍须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防出现燥肾濡脾之类而影响疗效。情志疾病最伤气机,治疗时给予患者心理更多关注,调畅情志,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清代及以前岭南着名医家多为客籍,或多以引进医家思想为主治疗痿证,较少有南药使用的记载。而千年健、五指毛桃、牛大力以及豨莶草等南药在现代痿证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作用,故现代岭南医家可以尝试将更多南药运用于痿证治疗或研究中。第三,关于痿证病位,文中经过推测可知“筋膜”联络“筋”成一张网,密布缠绕周身、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是发病的内在原因,故使气机升降正常、血气充盈,并使脉络畅通为痿证治疗的一个主要法则。历代岭南医家治疗痿证亦可多见此治法的体现。

杨贵平,薛晓帆,周立春,刘东涛[2](2020)在《重症肌无力合并甲亢1例报告并文献学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导致肌肉无力和异常疲劳。发病时常合并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合并甲亢最多见。本文主要针对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甲亢患者进行分析。

谭宏韬,朱章志,林明欣,刘树林[3](2019)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阴阳六经”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阴阳六经"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记录360例甲亢住院患者临床信息,构建"阴阳六经"证型,并探讨证型与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结果:阴证男性占64.6%,阳证女性占81.5%,阴阳寒热错杂证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6.1%和53.9%(P<0.01);阴证60岁以上者占70.8%,阳证、阴阳寒热错杂证60岁以下者分别占92.6%和87.6%(P<0.01);阴证、阳证、阴阳寒热错杂证合并糖尿病比例分别为4.9%、5.3%、5.6%,合并重症肌无力比例分别为18.3%、5.3%、2.2%(P<0.05),并发甲亢性心脏病比例分别为57.3%、16.4%、15.7%(P<0.01),突眼比例分别为11.0%、61.4%、43.8%(P<0.01),甲状腺肿大比例分别为19.5%、89.9%、85.4%(P<0.01)。结论:甲亢之"阴阳六经"证型与性别、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突眼度、甲状腺肿大程度相关,呈一定的规律性,在临床辨治甲亢方面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覃诗华[4](2019)在《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初步探讨初发Graves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找出使TRAb及其他相关指标改善的治疗方案,提高中西医治疗Graves病的疗效,降低副作用,减少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初次到门诊及病房就诊,未用过任何药物,符合诊断标准的116例患者,根据其症状辨证分型为痰气热结证、肝火旺盛证、心肝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四种证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姓名、年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RAb、TPOAb、TGAb、ENU、LYM、ALT、AST指标。分析Graves病不同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Graves病组TR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Graves病组TRAb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TRAb水平在Graves病不同证型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2)Graves病组TPOAb、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TPOAb、TGAb水平在不同证型比较,痰气热结组、肝火旺盛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无明显差异(P>0.05)。(3)Graves病组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ALT、AST水平在Graves病组不同证型组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4)Graves病组NE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NEU水平在Graves病组不同证型组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LYM水平在Graves病组不同证型组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结论:(1)TRAb在Graves病不同证型中水平有差异,在肝火旺盛组水平最高,在气阴两虚证组水平最低。(2)TPOAb、TGAb阳性率偏高的患者Graves病发生率较高。然而不同证型分布水平上无明显差异。(3)部分Graves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ALT、AST水平升高。Graves病中医证型以肝火旺盛证组ALT、AST水平最高,在气阴两虚组ALT、AST最低。(4)Graves病患者NEU水平低于对照组,LYM水平高于对照组,NEU水平在肝火旺盛组水平最低,在气阴两虚证组最高;LYM水平在肝火旺盛组最高,在气阴两虚组最低。

周海洋[5](2019)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治前后肌肉状态和身体成分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及治疗早期肌肉力量、功能及身体成分的变化,分析治疗前及治疗早期甲亢患者身体成分和肌肉状态的恢复趋势。方法将41名甲亢患者作为研究组(男15人,平均年龄36.20±13.91岁,女26人,平均年龄36±14.91岁),50人(男25人,女2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在治疗前和药物治疗3个月时进行握力、步速和耐力测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身体成分分析,对比治疗前后肌肉状态和身体成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甲亢缓解率100%,治疗前后男性握力均值从31.45±8.53kg 升高至 40.62±4.80kg(p<0.01),女性握力均值从 20.40±4.09kg升高至23.38±3.68kg(p<0.01),治疗前握力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握力均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后男性握力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女性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男性步速从1.03±0.07m/s 升高至 1.07±0.08m/s(p<0.05),女性从 0.99±0.10m/s 下降至0.97±0.07m/s,无显着性变化(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步速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男性患者全身骨骼重量从1784±269g升高至1824±293g,有显着性升高(p<0.05),全身肌肉重量从40270±7533g升高至40550±7813g,无显着性升高(p>0.05),四肢肌肉重量从17455±4542g升高至13192±1612g,有显着性升高(p<0.01),脂肪重量从12400±2688g升高至14552±2876g,有显着性升高(p<0.01)。女性全身骨骼重量从1433±340g升高至1436±328g,无显着性变化(p>0.05),全身肌肉重量从32028±5260g升高至32145±5170g,无显着性变化(p>0.05),四肢肌肉重量从13017±2622g升高至13192±1612g,有显着性升高(p<0.01),脂肪重量从14883±3356g升高至16423±4183g,有显着性升高(p<0.01)。以40岁年龄为界线的年龄亚组分析显示,中老年男患者治疗后骨骼和肌肉重量无显着性增高(p>0.05)而脂肪重量显着增加(p<0.01),中老年女性出现全身骨重量下降(p<0.01),肌肉重量无显着性变化(p>0.05),脂肪重量升高(p<0.01)。以低于对照组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慢性甲亢肌病诊断标准,则握力的诊断率为63.4%,步速诊断率为43.9%,骨骼肌质量诊断率为31.7%,以2014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NWGS)共识报告肌少症诊断切点诊断慢性甲亢肌病,握力的诊断率为31.7%,步速诊断率为9.75%,骨骼肌质量诊断率为68.8%。结论甲亢患者握力、步速和骨骼肌质量下降,药物抗甲亢治疗可以早期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治疗早期体重增加以脂肪为主,肌肉和骨骼重量变化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男性骨骼重量恢复优于女性,小于40岁患者肌肉骨骼恢复优于40岁以上患者。肌少症诊断指标能够用于慢性甲亢肌病评估,但基于肌少症制定的诊断切点并不适用于慢性甲亢肌病。目的分析急性甲亢肌病(Acute thyroid myopathy,ATM)的临床特点及观察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延髓麻痹症状的影响。方法利用包含了延髓症状评分的调查问卷在甲亢患者中诊断ATM,将ATM患者按类随机分组法交替纳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无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并利用延髓麻痹症状评分法进行持续1周的连续评分,对比延髓功能变化。结果共对127名甲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诊断25名ATM患者,另有94例纳入非ATM组,其余被排除,男性ATM组评分均分为6.15±2.12,女性为5.58±2.13分,男女组分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ATM患者相较非ATM病患者握力更低(p<0.01),男性ATM患者有更高的T3、T4、FT3和FT4水平(p<0.01),女性ATM患者平均年龄更大(p<0.01),ATM组患者步速和骨骼肌质量较非ATM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按照AWGS的肌少症诊断标准,握力减弱16例(64%),骨骼肌质量下降19例(76%),匀速步行速度为3例(12%);激素治疗和无激素治疗都可以在治疗7天后达到90%以上的完全缓解率,激素治疗组在治疗第3至6天的延髓麻痹症状评分低于无激素治疗组(p<0.05),治疗第7天及以后,均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第20天后再次评分,两组患者均未出现ATM复发。结论ATM患者肌肉力量较非ATM患者差,且可能与甲状腺素水平和年龄相关,但并未出现更加严重的四肢骨骼肌萎缩,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加快延髓麻痹症状恢复,不影响1周缓解率。目的通过测序方法对以上研究中发现的两例顽固的甲亢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进一步诊断,以尝试发现新的甲亢肌病亚型。方法采集研究对象血样,利用二代测序法(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其变异位点,通过sanger法进行验证,并根据测序结果对研究对象家属进行检测。结果一例发现位于16号染色体(16q13)新的SLC12A3纯合变异,因此诊断该患者是甲亢合并Gitelman综合征,另一例未发现异常,进一步检索文献发现已报道的甲亢合并Gitelman综合征病例均来自中国和日本,大多以低钾周期性麻痹为临床表现。结论甲亢合并Gitelman综合征是潜在的低钾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并可能是东亚人群的特有合并症。

叶惠超[6](2019)在《甲亢合并血脂异常或高尿酸血症的六经辨证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其中医六经辨证与年龄、性别及血脂、尿酸等实验室相关检查的关系,以期为甲亢、尤其是甲亢合并高尿酸血症、甲亢合并血脂异常的预防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发挥中医辨证在甲亢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填写设计好的信息采集表,记录甲亢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甲亢患者六经辨证证型分布及其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特点。研究成果:本研究成功纳入180名甲亢患者。根据六经辨证分型,本组甲亢患者证型分布以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为主,共67人,占37.22%。其次为三阴阳虚寒湿证,共48人,占26.67%。阳明热盛兼气阴两伤证有21人,占11.67%。少阳寒热错杂证有17人,占9.44%。三阴阴虚热盛证有16人,占8.89%。阴阳寒热错杂证最少,有11人,占6.11%。一般情况方面,男性占总数的29.44%,女性占总人数的70.55%,各证型间男女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0.05)。年龄方面,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患者年龄最小,三阴阳虚寒湿证患者年龄最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方面,各证型间的TSH、FT4水平及anti-TPO、anti-Tg、TRAb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及阳明热盛兼气阴两虚证的FT3水平较高(P<0.05)。本组180例甲亢患者中,共有67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不同证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阳虚寒湿证及三阴阴虚热盛证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比例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Chol水平在各证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的Chol平均水平低于三阴阳虚寒湿证组及三阴阴虚热盛证,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HDL-c水平在各证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三阴阳虚寒湿证、三阴阴虚热盛证及少阳寒热错杂证(P<0.003);阳明热盛兼气阴两伤证的HDL-c水平低于三阴阳虚寒湿证(P<0.003)。Tg及LDL-c水平在各证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六经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各证型男女比例相当,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有甲亢。年龄方面,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患者年龄最小,三阴阳虚寒湿证患者年龄最大。在甲状腺功能方面,阳证患者FT3水平较高。甲状腺相关抗体方面,阳证、阴证及寒热错杂证的anti-TPO、anti-Tg、TRAb水平无明显差异。甲亢患者三阴阳虚寒湿证及三阴阴虚热盛证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多。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及阳明热盛兼气阴两伤证以血脂水平下降为主,三阴阳虚寒湿证及三阴阴虚热盛证以血脂水平升高为主。

雷川云,郭红丽[7](2018)在《治疗1例甲亢合并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例报道》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1例甲亢合并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少见病例,探讨临床工作中两种疾病重合的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

李小兵[8](2016)在《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与遗传学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是一种病情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离子通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反复发作的低钾血症和肌无力症状。目前认为内向校正钾离子通道障碍与部分TPP发病相关。不仅在高加索人发现存在这种相关性,在新加坡人群也存在类似的相关性。但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数量TPP患者的中国大陆人群,其潜在的基因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分析TPP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中国大陆TPP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通过基因检测分析TPP患者的KCNJ18、KCNJ2基因周围的多态性位点(rs623011、rs312691)等基因突变的遗传学特点,探讨TPP患者的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1月份至2014年1月份间5个临床试验中心的127例TP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取TPP患者及1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PCR的方法,扩增KCNJ18基因的外显子、KCNJ2基因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位点(rs623011、rs312691),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PCR产物经过纯化后DNA直接进行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的类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别回顾性分析KCNJ18基因突变患者和非KCNJ18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分析TPP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位点(rs623011、rs312691)的突变特点。结果:1、基因突变特点:(1)127例TPP患者中发现4例患者的KCNJ18基因存在杂合突变,分别为p.Q126X、p.A200P、p.K360T、p.E388K,其中p.Q126X、p.K360T、p.E388K为未报道的新突变,氨基酸保守性分析提示这4种突变的氨基酸位点在不同种群之间均具有高度保守性,其中p.K360T、p.E388K在钾通道Kir2.x蛋白家族具有高度保守性。KCNJ18基因突变导致的TPP占TPP患者的3.1%。(2)127例TPP与对照组1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因多态位点rs623011分析结果提示TPP患者的rs623011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772,对照组为0.461,AA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发生TPP的风险为对照组的11.94倍。TPP患者的rs312691位点的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0.799,对照组为0.471,CC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发生TPP的风险为对照组的10.57倍。2、临床表型特点:4例KCNJ18基因突变的TPP患者均为男性,病程持续时间为2-8小时,发病年龄19-25岁,且均表现为重度的肌无力。4例KCNJ18基因突变的TPP患者在肌无力发病前均没有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随访显示3例TPP患者出现了再次发作,甲状腺功能亢进缓解后没有再次出现肌无力症状。123例非KCNJ18基因突变的TPP患者也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6-62岁,病程持续时间为1小时至6天,约一半的患者表现为重度的肌无力症状。在治疗期间36例患者出现了再次发作,甲状腺功能亢进缓解后没有再次出现肌无力症状。127例TPP患者均存在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并伴有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3、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本研究中4种KCNJ18基因突变均与TPP相关,导致的TPP较非KCNJ18基因突变的TPP患者的临床症状更严重。但p.A200P也可导致散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提示该突变与TPP及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均相关。基因多态位点rs623011、rs312691与TPP发病相关,但其与TPP的临床表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KCNJ18基因突变为中国大陆小部分TPP患者的致病基因。该基因突变导致的TPP患者的临床表型与非KCNJ18基因突变的TPP患者的临床表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前者的临床病程比较短但症状较重,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复发率。另外,位于17q24.3上的基因多态位点rs623011、rs312691是中国大陆TPP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颜凡莉[9](2014)在《知母治疗甲亢有效成分筛选及体内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或)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所导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其临床上以高代谢征群、甲状腺肿大、突眼症、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病理上甲状腺可呈弥漫性、结节性或混合性肿大等表现。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味甘、苦,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之功效。本文先对药材知母进行提取分离,实验将药材知母通过大孔树脂、制备液相等方法制备出知母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为后续药理活性筛选做准备。并且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知母水提液进行定性分析,共检测出19个化学成分,其中皂苷类成分16个,(?)酮类成分3个。利用左旋甲状腺素钠诱导的甲亢动物模型,通过动物体重、饮水、摄食、心脏重量及血清指标评价样品治疗甲亢效果,筛选出药材知母中治疗甲亢有效成分。知母的三种提取物中,知母总皂苷可降低甲亢小鼠的体重、摄食、饮水以及心脏肥大等四项指标(P<0.05/0.01),知母水提液可显着降低甲亢小鼠的体重和心脏肥大等两项指标(P<0.05),知母(?)酮可显着降低甲亢小鼠的体重和心脏肥大等两项指标(P<0.05)。综上所述,知母总皂苷是知母中治疗甲亢的有效部位。因此,对知母总皂苷中治疗甲亢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知母皂苷BⅢ可降低甲亢小鼠的体重、摄食及心脏肥大等三项指标(P<0.05/0.01),知母皂苷BⅡ可显着降低甲亢小鼠的体重、摄食、饮水、心脏肥大以及血清游离T4含量等五项指标(P<0.05/0.01)。通过以上数据确定知母皂苷BⅡ具有甲亢治疗作用。最后比较分析活性成分在正常动物与模型动物体内代谢的比较。利用HPLC-QTOF-MS/MS技术,共检测和鉴定出原型成分和及其16个代谢产物,并发现知母皂苷BⅡ在生物体内主要经历Ⅰ相代谢反应(即脱水、去糖基化、羟基化等)。在未造模组含药血浆中检测到原型和10个代谢产物;在尿中检测到原型和15个代谢产物;在粪中检测到原型和10个代谢产物;在心、肝、脾、肾和甲状腺肿检测到原型和1个代谢产物;在肺中未检测到原型成分,检测到一个代谢产物)。在造膜组含药血浆中检测到原型和8个代谢产物;在尿中检测到原型脱水和12个代谢产物;在粪中检测到原型和11个代谢产物;在心、肝、肾、甲状腺中检测到原型和1个代谢产物在脾和肺中检测到了原型成分。综上所述,知母中治疗甲亢有效成分为知母皂苷BⅡ。口服给药后,知母皂苷BⅡ在正常动物与模型动物体内代谢产物种类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组织分布上略有不同。

王晓红,南善姬,姚建华,宋春伶[10](2013)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肌无力一例》文中研究指明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肌无力是甲状腺亢进性肌病(甲亢性肌病)的1个类型,甲亢性肌病一般分为五型[1-2]:(1)甲亢伴周期性麻痹;(2)甲亢伴重症肌无力;(3)慢性甲亢性肌病;(4)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5)急性甲亢性肌病。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0岁。因四肢无力4个月加重伴视物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痿证的古代认识
    1.2 痿证的现代认识
        1.2.1 现代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第二章 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
    2.1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病名病位沿革
        2.1.1 晋唐时期:具痿证外候,无痿证之名
        2.1.2 宋元时期:首见痿证之名
        2.1.3 明代:新增肉痿、骨痿和痿邪等病名
        2.1.4 清代至民国:痿证见分类命名
        2.1.5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名病位小结
    2.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2.2.1. 内伤虚损致痿
        2.2.2 肝肾亏虚致痿
        2.2.3 脾胃虚弱致痿
        2.2.4 肺热叶焦致痿
        2.2.5 湿热浸淫致痿
        2.2.6 内生热邪致痿
        2.2.7 经络失调致痿
        2.2.8 气血失调致痿
        2.2.9 气机不畅致痿
        2.2.10 饮食不节致痿
        2.2.11 情志失调致痿
        2.2.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因病机认识小结
    2.3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治疗特点
        2.3.1 补虚益损
        2.3.2 补益肝肾
        2.3.3 通补兼施
        2.3.4 治从阳明
        2.3.5 清肺热
        2.3.6 除湿热
        2.3.7 清内热
        2.3.8 治从气血
        2.3.9 分经论治
        2.3.10 益气消痞
        2.3.11 调畅情志
        2.3.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治疗小结
    2.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的争鸣
        2.4.1 痿证可治愈性
        2.4.2 补中益气汤与补肾
        2.4.3 补阳还五汤与痿证
        2.4.4 痿证是否兼痛
        2.4.5 痿证是否可作风治
    2.5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引进学术思想的传承
        2.5.1 盛端明: 选病结合岭南气候
        2.5.2 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
        2.5.3 何梦瑶: 治痿兼顾岭南气候
        2.5.4 黄岩: 宗景岳之法,筛景岳之药
        2.5.5 邓友凤: 使理论更贴实践
        2.5.6 潘名熊: 承叶氏思想,依岭南变通
        2.5.7 黄恩荣:参王肯堂,分经论治痿证
        2.5.8 卢觉愚: 中西汇通活用越婢加术汤
        2.5.9 其他医家: 多直接引用
        2.5.10 晋唐至民国时期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特点小结
    2.6.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其他简便治法
        2.6.1 练功法
        2.6.2 针灸疗法
        2.6.3 简便廉验方
        2.6.4 治痿成药
    2.7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整理
        2.7.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2.7.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2.7.3 胡真《山草药指南》
        2.7.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小结
    2.8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讨论与小结
        2.8.1 痿证病位在筋和筋膜的探讨过程
        2.8.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小结
第三章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
    3.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特点
        3.1.1 陈金声
        3.1.2 陈典周
        3.1.3 李藻云
        3.1.4 邓铁涛
        3.1.5 沈炎南
        3.1.6 关国华
        3.1.7 杨文辉
        3.1.8 李任先
        3.1.9 何世东
        3.1.10 卓权
        3.1.1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小结
    3.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案例举隅
        3.2.6 刘小斌对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3.3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特点及传承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重症肌无力合并甲亢1例报告并文献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阴阳六经”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剔除标准
    6.研究方法
    7.“阴阳六经”辨证分型标准
        7.1阴证
        7.2阳证
        7.3阴阳寒热错杂证
    8.统计学方法
结果
    1.甲亢“阴阳六经”证型分布
    2.甲亢“阴阳六经”证型性别分布
    3.甲亢“阴阳六经”证型年龄分布
    4.甲亢“阴阳六经”证型合并症分布
    5.甲亢“阴阳六经”证型并发症分布
    6.甲亢“阴阳六经”证型突眼度分布
    7.甲亢“阴阳六经”证型甲状腺肿大程度分布
讨论

(4)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Graves病的认识
        1.1 Graves病形成的病因
        1.1.1 遗传因素
        1.1.2 精神因素
        1.1.3 免疫因素
        1.2 Graves病对各器官组织的损害机制
        1.2.1 Graves病对心血管系统的表现
        1.2.2 Graves病对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
        1.2.3 初发Graves病对消化系统的表现
        1.2.4 Graves病引起甲亢性肌病的表现
        1.2.5 Graves病对内分泌系统的表现
    2 Graves病的治疗
        2.1 支持治疗
        2.2 药物治疗
        2.3 放射碘(I~(131))治疗
        2.4 外科方式治疗
        2.5 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
        2.6 Graves病的TRAb转阴的治疗方法
    3 研究TRAb在初发Graves病中的意义
    4 中医对Graves病的研究
        4.1 中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4.2 Graves病辨证论治
        4.3 中医方药结合西药治疗
        4.4 中医理论与免疫
        4.5 中医药治疗Graves病的研究机理
        4.6 中医药在免疫学方向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研究方法
        1.7 统计方法
    2 统计结果
        2.1 两组性别比较
        2.2 两组年龄比较
        2.3 一般情况
        2.4 各证型性别分布
        2.5 不同证型年龄段分布
        2.6 不同证型年龄分布
        2.7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比较
        2.8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TRAb、TPOAb、TGAb比较
        2.9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ALT、AST比较
        2.10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NEU、LYM比较
        2.11 不同证型TRAb、TPOAb、TGAb比较
        2.12 不同证型ALT、AST比较
        2.13 不同证型NEU、LYM比较
    3 讨论
        3.1 对一般情况的分析
        3.2 初发Graves病与TRAb的分析
        3.3 初发Graves病与TPOAb、TGAb抗体的分析
        3.4 初发Graves病与ALT、AST的分析
        3.5 初发Graves病与NEU、LYM的分析
        3.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治前后肌肉状态和身体成分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前言
第一部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早期治疗前后四肢骨骼肌功能和身体成分变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第二部分 急性甲亢肌病临床特点及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研究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第三部分 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合并Gitelman综合征研究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标准值与英文缩写
附录2 急性甲亢肌病患者治疗前评分细节
综述 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的胰岛素抵抗和追赶生长
    参考文献
致谢

(6)甲亢合并血脂异常或高尿酸血症的六经辨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甲亢概述
        1.1.2 甲亢发病机制
        1.1.3 西医治疗
    1.2 中医研究概况
        1.2.1 瘿病病名释考
        1.2.2 瘿病的病因
        1.2.3 瘿病的病机
        1.2.4 瘿病的中医治疗
        1.2.5 瘿病阴阳六经辨证体系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入选及排除标准
        2.2.2 中医辨证分型
    2.3 调查方法及观察项目
    2.4 统计分析
    2.5 研究结果
        2.5.1 证型分布
        2.5.2 年龄、性别与证型分布
        2.5.3 不同证型的甲功水平比较
        2.5.4 不同证型的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比较
        2.5.5 甲亢患者证型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研究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一般情况分析
        3.1.1 证候分析
        3.1.2 性别与年龄
    3.2 甲功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特点分析
    3.3 甲亢与实验室相关指标
        3.3.1 不同中医证型的甲亢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特点
        3.3.2 不同中医证型的甲亢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治疗1例甲亢合并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8)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与遗传学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临床资料收集
    2.1.3 知情同意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2.3 主要仪器与耗材
2.4 主要液体配制
2.5 主要应用软件
2.6 统计学分析
2.7 主要实验方法
    2.7.1 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盐析法)
    2.7.2 KCNJ18基因突变筛查
    2.7.3 KCNJ2基因、rs623011位点、rs312691位点的突变筛查 第3章 结果
3.1 TPP患者的临床特点
    3.1.1 TPP患者的临床特征
    3.1.2 TPP患者的诱发因素
    3.1.3 TP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3.2 基因突变分析
    3.2.1 KCNJ18基因突变
    3.2.2 KCNJ2基因、基因多态性位点rs623011、rs312691分析
3.3 KCNJ18基因突变TPP患者的临床特点
3.4 非KCNJ18基因突变TPP患者的临床特点 第4章 讨论
4.1 KCNJ18基因突变及非KCNJ18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
4.2 KCNJ18基因突变的基因型与TPP的相关性分析
4.3 基因多态性位点rs623011、rs312691与TPP的相关性分析
4.4 TPP的发病机制探讨
4.5 TPP的治疗 第5章 结论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知母治疗甲亢有效成分筛选及体内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1.1 甲状腺功能亢进
        1.1.2 诊断标准
        1.1.3 病因病机
        1.1.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并发症
        1.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1.2 知母
        1.2.1 知母的来源及分布
        1.2.2 知母的化学成分
        1.2.3 知母的药理作用
    1.3 立题依据
2 知母化学成分提取制备及分析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药材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知母化学成分提取流程图
        2.3.2 知母水提液的制备
        2.3.3 供试品及对照品的制备
        2.3.4 分析方法及质谱条件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知母水提液总离子流图
        2.4.2 化学成分离子图
    2.5 本章小结
3 知母治疗甲亢药效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药材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动物与饲养环境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分组
        3.3.2 动物造模方法及阳性药的选择
        3.3.3 试验方法
        3.3.4 数据统计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知母有效部位的筛选
        3.4.2 知母有效成分的筛选
    3.5 本章小结
4 知母皂苷BⅡ在正常和模型动物的体内代谢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动物及给药方案
        4.3.2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3.3 分析方法及质谱条件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代谢产物鉴定
        4.4.2 代谢产物的分布
    4.5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 苗艳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重症肌无力合并甲亢1例报告并文献学习[J]. 杨贵平,薛晓帆,周立春,刘东涛. 智慧健康, 2020(04)
  •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阴阳六经”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J]. 谭宏韬,朱章志,林明欣,刘树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6)
  • [4]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 覃诗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治前后肌肉状态和身体成分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海洋.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6]甲亢合并血脂异常或高尿酸血症的六经辨证分布研究[D]. 叶惠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治疗1例甲亢合并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例报道[J]. 雷川云,郭红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3)
  • [8]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与遗传学特点研究[D]. 李小兵. 南昌大学, 2016(01)
  • [9]知母治疗甲亢有效成分筛选及体内代谢研究[D]. 颜凡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5)
  • [10]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肌无力一例[J]. 王晓红,南善姬,姚建华,宋春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04)

标签:;  ;  ;  ;  ;  

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