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固气转移反应过程特性研究

多孔固气转移反应过程特性研究

一、多孔性固体与气体传递反应过程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谷伟[1](2021)在《二维单层C2N对VOCs多元体系的吸附特性及其光催化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丽[2](2020)在《木材/石墨烯三维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天然立体多通道且富含活性官能团-OH、-COOH的木材,与集导电、疏水及机械性能为一体的二维石墨烯有机结合,制备出一种绿色、触觉特性优良的三维导电木材,为我国人工林木材功能性改良及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新途径,并为导电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绿色材料。本文以实体木材为基质模板,氧化石墨烯(GO)前驱体进行浸渍处理,采用绿色化学法、间歇式机械力热压法、隔氧热还原法致使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在木材基质模板中原位生长,制备出三种新型三维导电木材,并对rGO在三种条件下的生长机理、材料的导电机理、材料的电磁屏蔽-吸波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实体木材基质模板的制备工艺优化。对比了杨木素材(PPW)、多次水循环处理木材(WEW)及碱法抽提木质素制备木材(AEW)的孔隙形貌结构及成分变化,将三种木材与GO前驱体结合,并通过抗坏血酸(AA)还原出木材机体内部具有导电性的rGO,得到导电木材,对三种导电木材的导电性能、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得出WEW保持了 PPW原有的三维各向异性骨架结构,孔隙连通性好,GO可畅通地进入并原位生长出连续性的rGO,形成完整的导电线路,利于电子的穿行。2.石墨粉粒度与GO分散液的关系分析。采用5种不同粒径的石墨粉制备出5种GO前驱体,对其片层尺寸、氧化程度及含氧官能团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将5种GO前驱体与WEW复合,经AA还原制备出5种导电木材,对其导电性、rGO的分布、与WEW的结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4.0μm石墨粉制备的GO(GO4)含有的游离态-COOH和-OH最多,-O-最少,最有利于与木材中的游离态-OH及-COOH发生化学键合,其横向尺寸约为1.6nm,进入到木材基质模板的三维结构中原位生长的rGO还原程度最大,构建的导电线路最完整。3.绿色化学还原法制备木材/石墨烯导电材料。首先确定出本研究的最佳还原剂为AA,之后对AA处理方式导电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GO前驱体浓度5mg·mL-1,AA浓度5mg·mL-1,水热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为100℃时,材料的纵向电阻率为36.7Ω·cm,弦向电阻率为591.4Ω·cm,径向电阻率为3231.3Ω·cm。导电材料弦向的电磁屏蔽效应在高频段39.8Ghz为18.4dB,径向在中频段26.5GHz为17.6dB,纵向在低频段13GHz为18.5dB。导电材料径向的吸波损耗在拟合厚度为4.0mm,10-15Ghz波段为-58dB,弦向为-33.5dB,纵向在拟合厚度5.0mm,35-40Ghz波段为-11.4dB。导电材料的吸水率比素材降低25%,体积膨胀率降低45%,体积干缩率降低73.3%,径向硬度提高26.4%,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均值分别增大了 25%及13%。4.间歇式机械热压力还原法制备木材/石墨烯导电材料。考察了机械热压过程中,GO前驱体浓度、热压力、热压温度及时间对rGO还原度及导电线路重新构建的影响,并对材料的电磁屏蔽-吸波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浸渍的GO浓度为3mg·mL-1,热压温度为200℃,热压时间为45min,试件压缩率达到45%时,电阻率数值分别为:纵向3.8Q·cm,径向48.04Ω·cm,弦向70.70Ω·cm。导电材料弦向的电磁屏蔽效应在26.5-40GHz范围内最大值为26.8dB,径向为18.5dB,纵向为16.3dB。导电材料弦向的吸波损耗在拟合厚度为4.5mm,35-40GHz范围内为-33.5dB,径向在拟合厚度为5.5mm时,25-30GHz范围内为-52.5dB,纵向在拟合厚度为4.5mm,35-40GHz范围内为-38.5dB,导电材料的吸水性能降低43%,体积膨胀率由素材的22.12%降低到8%,体积干缩率由素材的18.14%下降至4.43%,静曲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由素材的83.185MPa,7310.8MPa提高至168.921MPa,17563.8MPa。5.隔氧热还原法制备木材/石墨烯导电材料。用两种热法还原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处理,一是在保留木材原有力学性能前提下低温隔氧热还原法制备的导电木材,评价了木材基质模板中GO还原度对材料三维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 rGO还原度与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吸波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O前驱体浓度为3mg·mL-1,温度为210℃,时间为2h时,导电材料的弦向电阻率为2100Ω·cm,径向为6073Ω·cm,纵向为1903Ω·cm,导电材料弦向的电磁屏蔽效应在26.5-40GHz范围内最大值为13.8dB,径向为9.8dB,纵向为14.6dB。导电材料弦向的吸波损耗在拟合厚度为5.5mm,35-40GHz范围内为-31.1dB,径向为-22.8dB,纵向为-26.4dB,导电材料的吸水率降低18.6%,体积吸湿膨胀率降低78.70%,体积干缩率降低76.10%,导电材料的径向硬度降低26.25%,静曲强度提高26.56%,抗弯弹性模量提高20.75%。二是在在不考虑木材原有力学性能变化的前提下,将木材/GO复合材料在高温隔氧条件下进行处理,考察材料导电性能的变化,并对导电机理及高温条件下rGO与木材基质模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O前驱体浓度在4mg·mL-1,炭化温度750℃、时间30min的条件下,材料在纵向、弦向、径向三个不同方向的体阻率分别为0.641Ω·cm,2.153Ω·cm,2.932Ω·cm,导电材料的三维各向异性差距明显缩小,电磁屏蔽性能提高至40dB,吸波性能提高至-12dB。

赵成[3](2020)在《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油污泥,简称油泥,是在石油开采、储运、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具有数量大、难处置、毒性高、回收价值高的特点。油泥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石油应用领域的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势在必行。现阶段的油泥污染治理技术相对比较传统,比如固化/稳定化、生物降解、焚烧、热解等,都不能很好的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对新型治理技术的探究迫在眉睫。阴燃作为一种缓慢的、低温的、无火焰的燃烧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将热解的资源化和焚烧的无害化结合。同时,阴燃已被证实是一种处理高含水废物的有效机制,具有治理油泥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开展了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工作。本文首先介绍油泥样品的来源、基本物性参数以及预处理方法(预烘干和掺混);设计搭建了油泥阴燃实验台,并详细介绍每一部分的设计理念和功能作用;针对产物分析所涉及的检测设备(微量水分测定仪、自动量热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炼厂气分析仪以及紫外吸收烟气监测系统),全面的描述了功能、基本原理以及使用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物料配比(空心陶瓷柱与油泥的质量比)、空气流量、填充厚度4个参数对阴燃特性(点火温度、点火时间、阴燃传播的峰值温度以及传播时间)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油泥经过预烘干和掺混后,在实验装置内可实现自维持阴燃,说明阴燃方法治理油泥是可行的;(2)初始含水率是影响阴燃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油泥阴燃的产生和传播速率;(3)采用空心陶瓷柱与油泥掺混可提高油泥的透气性,有利于阴燃的进行;但过多的空心陶瓷柱配比会降低阴燃传播的稳定性,过少的配比将增加阴燃传播的时间;(4)适量的空气供给是保障油泥阴燃的重要条件,空气流量过低不利于提高阴燃传播速度;但过大的空气流量将使阴燃向有焰燃烧转化或者由于热量被迅速带走而熄火,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5)适当的增加油泥填充厚度有利于阴燃的传播,但传播过程的峰值温度是有上限的。对油泥阴燃产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发现:(1)经过阴燃后反应器中剩余的固体残渣只占处置前油泥总质量的14.6%,就废弃物治理而言,实现了油泥的减量化;通过对尾气的冷凝,回收了油泥中36.1%的油分以及大量的水分,实现了油泥的资源化;(2)油泥处置前呈黑褐色、粘稠状,散发刺激性气味,经过阴燃后的固态残渣为砖红色固体颗粒,无刺激性气味。经XRF检测可知,残渣主要存在的Fe、Ca、A1、Mn、Ti等金属元素和Si非金属元素,多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危害极低;经气相色谱检测可知,油泥中典型的污染成分石油烃(C10-C40)彻底消除;以上分析说明,利用阴燃技术处置油泥可达到无害化程度;(3)对阴燃尾气冷凝回收的油分,经气相色谱检测和热值分析,发现其成分与“黑柴油”类似,比煤油、柴油热值更高,预期经过一定的处理,具有资源化利用的可能;(4)经过紫外吸收烟气在线监测和炼厂气分析,发现阴燃尾气中的S02和NOx浓度较低,但是产生了部分H2、CO,以及大量的H2S,需要对尾气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

高殷[4](2020)在《高性能SPEEK/Y型分子筛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CO2分离研究》文中提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引发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积极提出应对措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CO2的捕集显得格外重要,常用的CO2捕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低温蒸馏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中膜分离法因其环境友好、效率高和投资少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CO2捕集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为了制备高性能的混合基质膜用于CO2分离,选用磺化聚醚醚酮(SPEEK)作为高分子基质,向其中分别添加Na Y及改性Na Y制备得到混合基质膜,探究膜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制备高性能的混合基质膜,将Na Y直接添加到SPEEK基质中制备得到SPEEK/Na Y混合基质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小角散射(SAXS)及扫描电镜(SEM)对混合基质膜进行表征。考察了水含量、Na Y含量、进料气压力和测试温度对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混合基质膜在进料气为混合气条件下的气体分离性能和长时间稳定性。FTIR结果表明SPEEK与Na Y之间存在氢键作用,SPEEK与Na Y之间良好的相容性可由SEM结果证明,SAXS结果证明Na Y的加入会提高分子链间距。膜内Na Y含量为20 wt%时,气体分离性能达到最优(CO2渗透性为765 Barrer,CO2/N2选择性为63),超过了2008年的Robeson上限。膜运行360 h后,渗透性和选择性平均为730 Barrer和58,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能。这主要是因为Na Y在膜中分散均匀,且SPEEK与Na Y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得Na Y在膜内能更好的发挥分子筛分性能。(2)为了制备性能更优异的混合基质膜,我们制备得具有促进传递筛分孔的K-Na Y-NH2,随后与SPEEK共混制备得到SPEEK/K-Na Y-NH2混合基质膜,用于CO2/N2分离。采用FTIR、XRD和氮吸附对K-Na Y-NH2进行表征。并探究了水含量、K-Na Y-NH2含量、进料气压力和测试温度等对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其混合气分离性能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SPEEK/K-Na Y-NH2-20混合基质膜在1 bar和25°C下,CO2渗透性和CO2/N2选择性分别为917 Barrer和82,远远超过了2008年Robeson上限。主要是因为Na Y经过改性后,其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均有所降低,且表面带有促进CO2传递的氨基,可有效提高气体分离性能。并对混合基质膜进行混合气测试,发现在混合气中气体分离性能略低于纯气,且具有360h的稳定性,表明制备得到的混合基质膜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董甜姿[5](2020)在《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施用化肥产生的地下水氮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和抗生素复合肥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使其携带的抗生素类物质进入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导致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存在氮-抗生素复合问题。此外,畜禽和水产养殖的排泄物以及医药、污水厂废水的排放,往往也造成地下水中氮-抗生素复合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本论文跟踪领域内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管控和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论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以菌株数1:1组成的复合菌作用效果最佳。在36h-84h间能够快速生长,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8h-1。复合菌菌群主要由Pseudomonas、Serratia、Morococcus、Methylobacterium、Alistipes、Rothia组成,占95%以上,其中Pseudomonas占比达到61.81%。复合菌在进行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时,C/N不易大于8。在中性水体中,脱氮与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效果最佳。NH4+-N的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对于NO2--N的去除,随着DO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增加,但是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显着。对于NO3--N的去除,在DO浓度小于2.0 mg/L时,去除率变化不明显。DO浓度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无明显影响。该菌不适用于温度高于30℃的环境。低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SO42-对NH4+-N、NO2--N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具有抑制作用。(2)加入ST、SM、SM2、SMX后,浓度为0.5mg/L时,氮降解菌除氮效果降低并不明显。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MX>SM2>SM>ST。加入NH4+-N、NO2--N、NO3--N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增强。NH4+-N的促进效果最好,而NO2--N与NO3--N的效果相差不大。复合菌对于ST的去除,去除率与―三氮‖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对于SM、SM2、SMX的去除,去除率与NH4+-N的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与NO2--N、NO3--N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3)复合菌净化氮-磺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降解和表面吸附两种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酶的降解,氮和磺胺类抗生素酶的降解率顺序为胞内酶﹥胞外酶﹥膜周酶。最为显着的作用为体内摄取后的胞内酶降解。对于除氮,主要的酶为羟胺氧化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等,均为胞内酶。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同样以胞内酶的作用为主。另外,不同的酶对应着不同的基因。对于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分析发现,氮降解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和复合菌的OTU数目分别为811O TUs、1017 OTUs、1049 OTUs,而313个OTU是三个样品微生物群落所共有的。复合菌与氮降解菌的样本最为相似,其次为复合菌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样本,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样本间的距离较远,相似情况最差。(4)载体材料火山渣的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及吸水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99-2008)》。火山渣材料的电荷零点在pH值为5.4附近。当溶液pH值大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负电荷,当溶液pH值小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正电荷。火山渣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具有较多大而疏松的孔隙,且其化学性质稳定,粒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作为载体材料,将微生物固定。复合材料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接种量3-5%,固定时间48h,振荡速度100 r/min,固液比1:15(g:mL)。复合材料对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5)复合材料模拟渗流柱对复合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中,除氮的效果为NH4+-N>NO2--N>NO3--N,处理磺胺类抗生素时的效果为ST>SM>SM2>SMX,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氮、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均逐渐升高,最先检出的为NO3--N,在一定时间后,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穿透微型模拟柱,实验条件下的穿透时间为ST>SM>SM2>SMX>NH4+-N>NO2--N>NO3--N。穿透时间与去除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进行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研究,降解菌的注入对注入井周围以及顺地下水流的方向产生了较大影响,降解了大部分的目标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于其它的场地时,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林丹[6](2020)在《脱灰准东煤加压快速热解煤焦结构和反应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呈现碳排放量大、增速快的特点。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燃煤电厂的CO2排放量无疑加重了温室效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低碳经济下,燃煤电厂势必成为碳减排的重要对象。为了减少CO2的排放量并提高燃煤电站的发电效率,开发研制更加节能环保、清洁高效的新型发电技术迫在眉睫。直接燃用脱灰煤的发电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烟气中CO2的捕集,还可以减少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对脱灰煤的加压热解过程及其煤焦反应性展开研究能够为低阶煤的优化升级提供新的思路,为脱灰煤的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在参考国内外的加压滴管反应器(Pressurized Drop Tube Reactor,PDTR)系统的基础上,本文设计搭建了比其他实验台更易于操作的小尺寸PDTR实验平台(炉体外径仅有320mm,均热段长500mm,设计温度为1100℃,压力为1.7MPa),对系统中的加压给料机、密封结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反应管内外压力平衡设计等技术难点进行了充分考量,并对实验台的调试和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该PDTR实验系统可以提供高温高压且高升温速率的反应条件,并且能够以1~10g/h的给粉速率连续平稳运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利用化学试剂对煤质进行浸泡洗涤是常见的脱灰方式,但是不同的化学试剂对煤质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使得煤样间的反应性产生了差异。为探究四种不同单酸及HCl-HF组合酸溶液给煤质化学结构及热解反应性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几种酸洗煤样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半定量表征,并通过采用TG-FTIR的测试手段对煤样的热解过程和气相产物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酸洗的方式对煤中灰分的脱除效果最好,可将煤中的灰分降低至0.19%。酸洗之后煤样中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增多,脂肪氢和芳香氢含量减少,热解反应性增强。其中HF,H2SO4和HCl这三种单酸试剂对准东煤热解过程的影响相似,而HNO3酸洗明显缩短了煤样中的脂肪链长度,使得煤中的有机质的分支化程度加深,挥发分生成量增多,热解反应性明显增强。结合脱灰处理对煤质结构及反应性的综合作用效果,明确了脱灰方案,制备脱灰煤样品用以开展下一步研究。本文利用PDTR实验系统制备了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原煤和脱灰煤的快速热解煤焦,通过扫描电镜、氮吸附分析仪、压汞分析仪、FTIR以及Raman等测试手段获取加压热解煤焦的孔隙结构、有机官能团以及碳骨架结构等相关信息,在分子层面阐明了在加压热解过程中脱灰处理对准东煤煤焦结构的作用机制,丰富了加压快速热解过程中准东脱灰煤煤焦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研究。脱灰处理增加了煤中的微孔结构,热解压力促进了煤焦中孔隙的聚并。脱灰煤煤焦中微孔结构随热解温度增加而减少,这与原煤变化规律相反。压力对环状的芳香结构热解释放的阻碍作用大于直链的烷烃结构。在压力升高初期,抑制了挥发分的释放,在压力升高后期,促进了缩聚反应的进行。脱灰处理和热解压力对煤焦物理化学结构的改变都会对其后续的反应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TGA在恒定温度条件下以及程序升温条件下分别对加压快速热解的原煤和脱灰煤煤焦的反应性进行了计算研究。恒温测试条件下,原煤和脱灰煤在700、800℃下制备的煤焦的本征反应性随压力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而在900、1000℃下制备的煤焦的本征反应性随压力的升高单调减弱。程序升温测试条件下,原煤煤焦和脱灰煤煤焦的燃烧反应性随压力升高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700、800℃热解的煤焦的燃烧反应性均在0.5MPa达到最大值,而900、1000℃热解的原煤煤焦和脱灰煤煤焦的燃烧反应性分别在0.5和1.0MPa达到最大值。

张斌精[7](2020)在《ZrCo基多层薄壁管式反应器储氢行为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敏感性参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氢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一直是制约氢能应用的难题。金属氢化物是一种相当可靠的固态储氢介质;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净化氢、热机的组成部分、制备燃料电池,甚至用于ITER燃料循环。因此,研究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对氢能源的应用意义重大。金属氢化物储氢是利用合金材料同氢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氢气进入晶体空隙中储存。由于氢气分子的体积小,可以大量留存在晶体间隙中,因此储氢合金能够贮存数千倍体积比的氢气。同时,氢气与合金之间的反应具有可逆性,这样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环境中,储氢合金如同“海绵”一般吸收氢气,并在加温加压条件下将氢气释放。作为储氢技术的载体,金属氢化物储氢反应器在金属储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研究表明:吸放氢过程是一个热量剧烈传输的过程,如何有效地降低热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提升储氢量和储氢效率的关键。同时,在吸放氢过程中,氢气有效输运也是影响储氢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储氢反应器传热、传质及力学响应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调查,从而提出优化金属储氢容器的思路和方案。传热效果是影响储氢反应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反应器设计需优先考虑传热效果。因此,本文建立了多层环状储氢反应器的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反应器的热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对流换热框架下结构几何形状、冷却方式和材料热物理性质对热扩散行为的影响,有效表征了氢吸收的温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冷却剂的选取、氢化物的厚度及冷却管的数目对反应器发的传热性能影响较显着。此外,经过统计分析,揭示了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序列总热性能,各个因素对反应器散热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冷却剂>氢化物层厚度>冷却管型式>铝掺杂>流速>壁面导热系数>翅片布置。传质行为是影响储氢反应器效率的重要因素,高效的物质传递是反应器实现快速吸放氢的保证。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来描述反应器氢吸收和脱附过程中传热传质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耦合关系。该模型基于完善的数学物理方程,考虑了复杂多尺度、多物理耦合效应,并首次引入介孔结构来研究传质问题,同时研究了堆积床孔隙和颗粒内部孔隙两个尺度的氢气浓度分布情况。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发现,传热传质行为与化学反应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颗粒参数和填充床设计参数对氢气吸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化物颗粒粒径、孔隙率和装填方式对整个运输过程有显着影响。这意味着合适的颗粒尺寸、颗粒孔隙度和填充床的密实度是反应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此外,反应器的长径比也是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研究反应器传热传质效果的基础上,本文还评估了反应器的安全性。通过获得反应器的温度场,计算了反应器的热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区域。结果表明,冷却管壁面出会出现剧烈的应力集中,反应器内侧的应力水平会明显高于外侧。同时,本文研究了金属氢化物床特征参数对于反应器内氢气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保证供给的氢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颗粒尺寸或提升堆积床密实度都会明显提升氢化物床的氢气压力水平。而降低氢化物床的长径比对降低床内氢气压力有明显帮助。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冷却管内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压力。由于冷却管回路由数个弯头相连接,弯管处管壁的压力会出现变化,还研究了流体流速大小、流体温度和弯管曲率大小对壁面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流速超过1 m/s时,管壁的压力值会迅速升高;提升流体温度能够小幅降低壁面压力;弯管曲率半径较小时,会提升输入段管壁的压力水平;同时弯管内侧和外侧会分别形成较大负压和正压。最后,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评价,本文提出了优化反应器的思路方案。主要从提升反应器散热水平,改善反应器内氢气的传输能力,减小反应器的应力尖峰,改进结构薄弱环节等方面入手;同时尽量保证结构易于建造,力求反应器方案安全高效并适用于实际操作。本文以多层环状储氢反应器为典型代表,开展储氢反应器的热量传输、物质运输和结构安全性研究,旨在为工业级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容器的设计开发、性能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技术保障,进而促进金属储氢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武永健[8](2019)在《化学链燃烧的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化学链燃烧(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CLC)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技术,具有可近零能耗捕集CO2的先天特性,还兼具NOx排放少和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优点。目前,关于化学链燃烧的研究通常以火力发电为应用背景,大多是基于在900℃以上高温下工作的流化床反应器,并聚焦在载氧体的开发上,而针对化学链燃烧的反应特性的研究以及将其拓展应用到中低温领域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通过与催化燃烧的对比,系统地阐明了化学链燃烧的反应特性。作为一种为人熟知的燃烧技术,催化燃烧将燃料气体与助燃剂气体的气/气氧化还原反应转变为一个气/固异相催化反应,而化学链燃烧则借助于载氧体的作用,将其转变成两个可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刻独立进行的气/固氧化还原反应,即燃料气体与氧化态载氧体的氧化反应和助燃剂气体与还原态载氧体的还原反应。并且有别于催化燃烧在反应中空速保持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化学链燃烧的实质空速是不断增大的。进一步地,本文阐明了当燃料气体和助燃剂性气体被同时通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时,载氧体在直接参与化学链燃烧还原氧化(Redox)反应的同时,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催化燃烧催化活性。本文通过特定的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和O2滴定实验,研究了在有O2共存条件下基于CuO/Al2O3-20I和NiO/Al2O3-20I的CO燃烧反应。结果表明,CuO/Al2O3-20I上的CO燃烧反应以化学链燃烧机理为主,而NiO/Al2O3-20I上的CO燃烧反应以催化燃烧机理为主,并且NiO/Al2O3-20I的催化活性高于CuO/Al2O3-20I。本文还指出了有别于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活性组分颗粒表面的活性位数量,化学链燃烧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不仅与其活性组分颗粒表面的晶格氧数量有关,还很大程度上与活性组分颗粒里层的晶格氧有关,且存在一个特定的晶格氧的最大“取出”深度。本文通过特定的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研究了在氧化态CuO/SiO2-80M与H2的还原反应以及其还原态与O2的氧化反应中,气相反应物的转化率和载氧体的还原/氧化率随活性组分颗粒粒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测定了晶格氧的最大“取出”深度。进一步地,有别于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初期劣化现象,本文发现了在化学链燃烧Redox反应初期,新鲜载氧体存在明显的活化现象,且其活性组分颗粒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CuO/Cu颗粒的Redox循环反应实验和反应前后颗粒粒度变化的金相显微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链燃烧中,随着Redox反应次数的增加,在原本晶体结构较为完整的活性组分颗粒中,会逐渐形成反应气体和产物气体进出的“反应通道”,且伴随着活性组分颗粒尺寸的逐渐长大。而随着“反应通道”的逐渐发达,载氧体反应性能会逐渐变好并趋于稳定。进而,本文还阐明了有别于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反应性能通常会因活性组分分散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对于化学链燃烧反应,在载氧体的活性组分颗粒的半径长大到晶格氧的最大“取出”深度之前,载氧体的团聚和烧结,即活性组分分散度的下降不会对其反应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CuO/A12O3-20I载氧体的循环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载氧体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在不断下降,但其反应活性并未明显降低。进一步地,劣化了的CuO-NiO/Al2O3-80M载氧体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晶格氧的最大“取出”深度可达十数微米,对于因粉化及团聚烧结而劣化的载氧体,往往可以采用机械研磨和造粒成型的方法来实现劣化载氧体的再生与循环利用;而对于活性组分颗粒粒度只有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催化剂,因团聚烧结而劣化后,往往不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再生与循环利用。基于上述化学链燃烧的特性,本文创新性地将基于中低温固定床反应器的化学链燃烧技术应用于转炉放散煤气的回收利用以及含NH3或NOX气体的净化等领域。针对钢铁行业转炉放散煤气的排放特点,将转炉放散煤气作为化学链燃烧的燃料气体,并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载氧体中大量的晶格氧的特性,可以将化学链燃烧应用到间歇排放、热值低且波动大的放散煤气的处理上,即在转炉放散时段和非放散时段分别将放散煤气和空气导入充填有Cu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以交替进行载氧体的还原和氧化反应过程,从而可以实现转炉放散煤气的安全清洁利用。基于此,在350℃、还原反应空速4000 h-1以及氧化反应空速159 h-1的条件下,对CuO/Al2O3-20I的Redox循环反应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历24000次循环(反应时间累计5600 h)后,CuO/Al2O3-20I仍保持良好的反应性能。通过将NH3当作化学链燃烧的燃料气体,并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氧化态具有的适当的氧化能力这一特性,可以将化学链燃烧应用到具有高N2选择性的NH3深度脱除上,即在氧化态载氧体与NH3的还原反应中,氧化态载氧体被转化为还原态载氧体,而NH3被转化为N2和H2O;随后,还原态载氧体被空气氧化再生为氧化态载氧体。结果表明,在氧化态载氧体与NH3的还原反应中,CuO/Al2O3-10IP的NH3脱除反应活性明显高于MnO2/Al2O3-10IP 和 Fe2O3/Al2O3-10IP,其 T50和T90 分别为 215℃ 和 250℃,并且三种载氧体上的N2选择性均很高,即使温度提高至350℃,N2选择性仍均保持在95%以上;而当反应气氛中同时有O2存在时,由于分子氧过强的氧化性,会导致反应的N2选择性严重恶化,当反应温度提高至300℃以上时,N2选择性均降低至80%以下。为此,针对含低浓度NH3气体的净化,提出了基于变温吸附(TSA)和化学链燃烧相耦合的TSA-CLC新工艺,即将待净化气体先通入充填有吸附剂的吸附塔,NH3被吸附剂吸附并实现与O2的分离,然后再进行后续的NH3脱附、氧化态载氧体与NH3的还原反应以及还原态载氧体的氧化再生反应等过程。与常规的选择性催化氧化(SCO)或TSA-SCO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N2选择性高、能耗低和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特点。通过将NOx作为化学链燃烧的氧化剂气体,并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还原态具有的还原能力,还可以将化学链燃烧应用于烟气脱硝上,即在还原态载氧体与NOx的氧化反应中,还原态载氧体被转化为氧化态载氧体,而NOx被转化为N2;随后,氧化态载氧体被还原性气体(如CO)再生为还原态载氧体。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还原态CuO/Al2O3-10IP和CO的NO脱硝反应包括化学链燃烧机理和催化机理,但是在整个实验温度区间(100~300℃),脱硝反应以化学链燃烧机理为主。对于燃气锅炉烟气模拟气的脱硝反应,相比于以C2H5OH、CH3OH、H2或NH3作还原气体,以CO作还原气体的脱硝性能明显更佳,空速为10000 h-1时的T90可低至125℃;而烟气中的O2则会降低CuO/Al2O3-10IP载氧体中的还原态铜物种的占比,从而恶化其脱硝反应性能。但是提高CO的添加浓度,使烟气中02过量系数λ略小于1.0,即可获得较高的NO转化率(≥ 90%)。进而,本文还研究了基于化学链燃烧原理的汽车尾气中NOx、CO和HC的协同脱除。结果表明,当λ略小于1.0时,仅用CuO/A12O3-10IP填充床虽然能实现CO的完全脱除,同时NO转化率也能达到90%,可是此时反应气氛中O2不足,导致C3H6脱除率较低。对此,本文验证了基于还原态NiO/Al2O3-10IP的C3H6水蒸重整反应和化学链燃烧脱硝反应,协同深度脱除CuO/Al2O3-10IP反应残留的NO和C3H6的技术路线,从而提出了基于CuO/Al2O3-10IP和NiO/Al2O3-10IP填充床反应器的汽车尾气中NOx、CO和HC的协同深度脱除新工艺。

李倩[9](2019)在《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特性及过程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污泥要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污泥脱水干化处理是其必要处理环节。针对目前污泥干化高能耗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先经电脱水预处理之后再经生物干化的高干脱水新工艺。其中探究了电脱水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对污泥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固体降解动力学的研究,探索了生物干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同时对生物干化过程的水分和热量进行了衡算,以期为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一条高效、低耗以及环境友好的新思路。以污泥的含水率(60.00%)为目标,以脱水时间和能耗为评价指标,优化了电脱水过程的操作条件。结果显示,选择100目聚酰胺滤布、组合压力、1000 g泥量和20 V电压时,污泥含水率从83.41%降低至60.00%的脱水时间为7.5 min,累积能耗为0.065 k W?h,此阶段为电脱水的高效低耗段。电脱水过程对污泥的生物理化性质影响较大,电脱水后污泥的C/N值增加﹑粒径变大、部分好氧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增加,此变化有利于电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干化反应。通过对电脱水污泥直接进行生物干化的研究,发现经过干化过程污泥含水率降至42.17%,水分累积去除率达41.49%,表明电脱水污泥直接进行生物干化是可行的。通过生物干化过程影响因素的考察发现,微生物菌剂对干化效果有促进作用。物料体积较大的生物干化组,其干化效果较好。较小粒径和较低初始含水率的污泥组更适合生物干化过程。电脱水污泥干化过程使能够分解脂肪酸和复杂有机物质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bacterium)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对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过程挥发性固体降解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降解模型,此模型包含了温度、含水率及曝气速率对挥发性固体降解速率的影响,此模型较适用于物料挥发性固体含量较低的生物干化过程。通过水分和热量衡算得知,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水分的蒸发是污泥含水率减小的主要途径。代谢产生水量占蒸发水量的25.11%,表明生物作用代谢出污泥细胞内的水分并借助生物热蒸发去除,达到污泥干化的目的。考察污泥不同粒径和初始含水率对生物干化过程热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热量最高和蒸发热量与生物产热量比值最低的干化组为污泥粒径较小(<3 mm)和含水率较低(38.69%)的干化组。污泥的粒径和初始含水率的协同作用对生物干化过程产热有较明显的影响。

王志鹏[10](2019)在《NOx和SO2在Ca(OH)2表面脱除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低温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是在半干法脱硫基础上,实现NOx和SO2的协同脱除,为此需要详细研究NOx、SO2在Ca(OH)2等吸收剂表面的脱除反应路径且要提高协同脱除效率,以此为背景本文研究了NOx、SO2协同脱除过程气固反应机制。首先通过原位漫反射装置测定Ca(OH)2和NOx、SO2反应的产物的光谱,分析产物成分和结构;其次用固定床实验平台研究了协同脱除效率,反应物和产物生成和消耗比例,研究温度、O2等的影响,通过间歇性通断气相反应物,研究NOx/SO2和Ca(OH)2反应过程,本文提出了详细的气相转化反应路径,从气固反应的角度角度解释反应机理;然后建立了固定床脱硫脱硝的反应模型,拟合了实验数据,获得了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衰减因子等参数,验证了反应机理,用DFT计算从微观角度解释了NOx和SO2协同脱除机理;最后通过工业化试验和应用验证了协同脱除新工艺。本文发现NO2的脱除是两个NO2先发生歧化反应,然后再和Ca(OH)2发生酸碱反应生成产物,反应前期生成Ca(NO2)(NO3),随后被NO2氧化成Ca(NO3)2。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结构经历了表面桥式硝酸盐→双齿硝酸盐→单齿硝酸盐→体相硝酸盐的变化。NO2的反应级数约等于2,NO2的脱除分两部分,N2O4反应以及两个NO2的反应。NO2能氧化Ca(NO2)2,但却很难氧化Ca SO3。NO和Ca(OH)2反应弱,产物为亚硝酸-硝基物种以及硝酸盐物种。NOx、SO2在Ca(OH)2表面协同脱除时,产物主要是Ca(NO3)2和Ca SO4,从反应物到终产物之间存在硫和氮的含氧酸盐的多分子的活性中间体,中间体分解生成终产物。1000~850cm-1之间的红外光谱先快速上升然后下降,即Ca SO3会部分的被氧化。NO和NO2可形成协同脱除。无O2时NO2和SO2协同脱除时,NO2转化成NO。O2对Ca(OH)2和SO2反应生成Ca SO3的过程无影响,但有O2时反应生成了更多的Ca SO4。Ca(NO2)2和SO2反应产物是Ca S2O6。SO2脱除过程中能同时脱除NO,1分子的NO和1分子的SO2结合。SO2或NO2时“倒扣”着吸附在Ca2+位上时,和Ca2+相邻的O2-位能协同吸附NO2或NO。在模型研究方面,提出了成核膨胀共模型用于修正反应面积,可以更好拟合有扩散影响的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分段协同脱除工艺,形成高SO2区域,实现了SO2和NOx的高效协同脱除,形成了基于半干法的同时脱硫脱硝新工艺。

二、多孔性固体与气体传递反应过程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孔性固体与气体传递反应过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木材/石墨烯三维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木质材料概述
        1.1.1 我国木材资源与利用现状
        1.1.2 人工林杨木及其功能性改良
    1.2 导电材料概述
    1.3 木基导电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木基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 性能评价与表征技术
        1.3.3 木基导电材料的功能与应用
    1.4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实体木材基质模板与GO前驱体的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设备
        2.2.3 实体木材基质模板的制备
        2.2.4 GO前驱体的制备
        2.2.5 实体木材/rGO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2.2.6 导电材料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体木材基质模板孔隙连通性分析
        2.3.2 石墨粉粒度与GO分散液的关系
    2.4 小结
3 绿色化学法制备木材/石墨烯导电材料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
        3.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3.2.2 材料制备
        3.2.3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还原剂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3.3.2 优化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3.3 rGO在木材基质模板内部的生长机理及导电机理探讨
        3.3.4 三维异性导电木材的性能分析
        3.3.5 三维导电线路的结构分析
        3.3.6 导电材料的成分分析
        3.3.7 导电材料的电磁屏蔽-吸波性能分析
        3.3.8 导电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3.4 小结
4 间歇式机械力热压法制备木材/石墨烯导电材料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3 材料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试验因素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4.3.2 材料的三维导电性分析
        4.3.3 导电材料的机理探讨
        4.3.4 导电材料的结构分析
        4.3.5 导电材料的成分分析
        4.3.6 电磁屏蔽-吸波性能分析
        4.3.7 导电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4.4 小结
5 热法还原制备木材/石墨烯导电材料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5.2.3 导电材料的制备
    5.3 低温还原法结果与分析
        5.3.1 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5.3.2 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探讨分析
        5.3.3 rGO在木材机体孔隙中的生长分布规律评价
        5.3.4 导电材料的孔隙结构分析
        5.3.5 导电材料的成分分析
        5.3.6 电磁屏蔽及吸波性能分析
        5.3.7 rGO对木材基质模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高温炭化法制备导电材料
        5.4.1 实验步骤
        5.4.2 制备条件的优化
        5.4.3 导电性分析
        5.4.4 导电形成过程分析
        5.4.5 导电材料的电磁屏蔽-吸波吸波性能分析
    5.5 小结
6 总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油泥的基本概况
    1.3 油泥的治理技术
        1.3.1 无害化技术
        1.3.2 资源化技术
    1.4 阴燃技术及其特征
    1.5 阴燃技术的发展概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油泥阴燃实验系统及方法
    2.1 样品分析及预处理
        2.1.1 样品分析
        2.1.2 预处理——预烘干
        2.1.3 预处理——掺混
    2.2 实验系统
        2.2.1 空气系统
        2.2.2 阴燃反应系统
        2.2.3 尾气处理系统
    2.3 检测仪器及使用方法
        2.3.1 微量水分测定仪
        2.3.2 自动量热仪
        2.3.3 X射线荧光光谱仪
        2.3.4 气相色谱仪
        2.3.5 炼厂气分析仪
        2.3.6 紫外吸收烟气监测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油泥阴燃方法的可行性探究
    3.1 初始含水率
    3.2 物料配比
    3.3 空气流量
    3.4 填充厚度
    3.5 本章小结
4 油泥阴燃产物分析
    4.1 固体残渣产物分析
        4.1.1 XRF检测
        4.1.2 气相色谱分析
    4.2 冷凝液产物分析
        4.2.1 气相色谱分析
        4.2.2 热值分析
    4.3 不凝性气体产物分析
        4.3.1 紫外吸收烟气在线监测
        4.3.2 炼厂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高性能SPEEK/Y型分子筛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CO2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分离CO_2的意义
        1.1.2 分离CO_2的方法
    1.2 CO_2分离技术
        1.2.1 CO_2分离膜分类
        1.2.2 CO_2分离膜机理
    1.3 磺化聚醚醚酮、NaY及其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1.3.1 磺化聚醚醚酮
        1.3.2 磺化聚醚醚酮膜在气体分离方面的进展
        1.3.3 NaY在气体分离方面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2.1.3 实验气体
    2.2 膜的制备
        2.2.1 纯SPEEK膜的制备
        2.2.2 SPEEK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2.3 表征方法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2 X射线衍射(XRD)
        2.3.3 X射线小角散射(SAXS)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5 氮气吸脱附
        2.3.6 机械性能测试
    2.4 膜的吸水性能测试
        2.4.1 总水量、自由水和结合水测试方法
        2.4.2 溶胀面积测试方法
    2.5 气体渗透性能测试
        2.5.1 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2.5.2 气体渗透系数和选择性计算
第三章 SPEEK/NaY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其CO_2分离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磺化聚醚醚酮(SPEEK)的制备
        3.2.2 SPEEK/NaY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膜的表征
        3.3.2 SPEEK/NaY混合基质膜的力学性能表征
        3.3.3 SPEEK/NaY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3.3.4 SPEEK/NaY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与Robeson上限图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SPEEK/K-NaY-NH_2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其CO_2分离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K-NaY的制备
        4.2.2 K-NaY-NH_2的制备
        4.2.3 NaY-NH_2的制备
        4.2.4 SPEEK/K-NaY-NH_2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K-NaY-NH_2的结构表征
        4.3.2 膜的表征
        4.3.3 SPEEK/K-NaY-NH_2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4.3.4 SPEEK/K-NaY-NH_2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与Robeson上限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特性及危害
    1.3 地下水中“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1.4 地下水中“三氮”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1.5 地下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创新点
    1.9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测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2.1.4 地下水化学与质量
    2.2 样品采集测试
        2.2.1 采样点位置选择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3 样品检测方法
    2.3 小结
第3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特性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3.1.2“三氮”降解菌筛选
        3.1.3 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筛选
        3.1.4 复合菌的制备
        3.1.5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
        3.1.6 复合菌的作用效果
        3.1.7 降解菌特性
        3.1.8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
        3.1.9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中间代谢产物
        3.1.10 C/N、pH值、DO浓度及温度影响
        3.1.11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复合菌的制备结果
        3.2.2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分析
        3.2.3 复合菌作用效果研究
        3.2.4 单菌与复合菌的作用能力对比分析
        3.2.5 降解菌特性分析
        3.2.6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分析
        3.2.7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途径分析
        3.2.8 C/N影响分析
        3.2.9 pH值影响分析
        3.2.10 DO浓度影响分析
        3.2.11 温度影响分析
        3.2.12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相互作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4.1.2 生长规律研究
        4.1.3 降解菌相互关系
        4.1.4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
        4.1.5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
        4.1.6 降解菌相互作用
        4.1.7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菌种生长规律
        4.2.2 降解菌的相互关系分析
        4.2.3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4.2.4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4.2.5 降解菌相互作用分析
        4.2.6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5.1.2 复合菌的性能表征
        5.1.3 脱氢酶活性
        5.1.4 胞外酶活性
        5.1.5 EPS胞外聚合物
        5.1.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
        5.1.7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
        5.1.8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
        5.1.9 复合菌的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
        5.1.10 除氮降解酶活性
        5.1.11 除氮功能基因鉴定
        5.1.12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
        5.1.13 微生物菌群结构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复合菌的性能分析
        5.2.2 脱氢酶活性分析
        5.2.3 胞外酶活性分析
        5.2.4 EPS胞外聚合物分析
        5.2.5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分析
        5.2.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分析
        5.2.7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分析
        5.2.8 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的生物降解分析
        5.2.9 除氮酶活性分析
        5.2.10 除氮功能基因的分析
        5.2.11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分析
        5.2.12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火山渣负载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特性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6.1.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测定
        6.1.3 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弥散度的测定
        6.1.4 颗分试验
        6.1.5 破碎率与磨损率测试
        6.1.6 盐酸可溶率测试
        6.1.7 吸水率测试
        6.1.8 电荷零点的测试
        6.1.9 其他物理参数
        6.1.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6.1.11 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检测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载体材料与火山渣材料的简述
        6.2.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
        6.2.3 水动力弥散系数
        6.2.4 火山渣粒径分布
        6.2.5 破碎率与磨损率、盐酸可溶率、吸水率分析
        6.2.6 电荷零点分析
        6.2.7 火山渣表面微观形态分析
        6.2.8 火山渣矿物成分和物质成分分析
        6.2.9 官能团分析
        6.2.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
        6.2.1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技术的动态模拟研究
    7.1 实验部分
        7.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7.1.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7.1.3 微生物强化去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7.1.4 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
        7.1.5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试验
    7.2 结果与讨论
        7.2.1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模拟研究
        7.2.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7.2.3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7.2.4 氮、磺胺类抗生素在岩性介质中动态迁移规律分析
        7.2.5 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7.2.6 介质附着降解菌前后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分析
        7.2.7 介质的官能团分析
        7.2.8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分析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脱灰准东煤加压快速热解煤焦结构和反应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煤脱灰的研究现状
    1.3 煤热解的研究现状
        1.3.1 热解条件对煤热解的影响
        1.3.2 矿物质对煤热解的影响
        1.3.3 热解过程对煤焦反应性的影响
    1.4 煤热解反应的实验研究
        1.4.1 煤热解反应的研究方法
        1.4.2 加压滴管反应器实验系统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搭建及调试
    2.1 引言
    2.2 加压滴管反应器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
    2.3 加压滴管反应器实验系统的搭建
        2.3.1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主体结构
        2.3.2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给粉系统
        2.3.3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气路及预热系统
        2.3.4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取样系统
        2.3.5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冷却系统和台架结构
    2.4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调试及实验方法
        2.4.1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给粉系统调试
        2.4.2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密闭性检测
        2.4.3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温度场标定
        2.4.4 停留时间的计算
        2.4.5 加压滴管反应器的操作方法
第3章 脱灰对煤质结构及热解反应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酸洗方案及样品制备方法
    3.3 测试仪器及分析方法
        3.3.1 元素分析仪
        3.3.2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测试
        3.3.3 热重-红外联用测试
    3.4 酸洗煤结构及反应性分析
        3.4.1 酸洗煤化学结构
        3.4.2 酸洗煤热解反应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脱灰煤加压快速热解煤焦的理化结构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及加压快速热解实验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加压快速热解实验
    4.3 焦样微观结构的测试仪器及方法
        4.3.1 表面形貌测试
        4.3.2 孔隙结构测试
        4.3.3 有机官能团测试
        4.3.4 碳骨架结构测试
    4.4 加压热解煤焦的挥发分释放特性
    4.5 加压热解煤焦的物理结构研究
        4.5.1 焦样的表面形貌
        4.5.2 焦样的孔隙结构
    4.6 加压热解煤焦的化学结构研究
        4.6.1 焦样的红外结构
        4.6.2 焦样表面不同化学态的碳元素
        4.6.3 焦样的碳骨架结构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脱灰煤加压快速热解煤焦的反应性
    5.1 引言
    5.2 焦样制备及测试方法
    5.3 恒定温度条件下的本征反应性
        5.3.1 实验方法
        5.3.2 计算方法
        5.3.3 热解温度和压力对反应性的影响
        5.3.4 脱灰煤煤焦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5.4 线性升温条件下的燃烧反应性
        5.4.1 实验及计算方法
        5.4.2 热解温度和压力对反应性的影响
        5.4.3 焦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ZrCo基多层薄壁管式反应器储氢行为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敏感性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属氢化物研究进展
        1.2.2 储氢反应器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创新点
第2章 建模及场方程
    2.1 引言
    2.2 几何模型
        2.2.1 反应器模型
        2.2.2 双孔隙模型
    2.3 控制方程
        2.3.1 基本方程
        2.3.2 传质方程
        2.3.3 传热方程
        2.3.4 流动方程
        2.3.5 初始及边界条件
    2.4 基本假设与参数
    2.5 模型验证
第3章 多场作用下的传热行为
    3.1 引言
    3.2 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3.2.1 金属氢化物
        3.2.2 管壁材料
    3.3 冷却系统的影响
        3.3.1 冷却管
        3.3.2 冷却流体
        3.3.3 冷却流体的流速
    3.4 物理掺杂的影响
        3.4.1 冷却翅片
        3.4.2 铝掺杂
    3.5 反应器结构的影响
    3.6 参数敏感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场作用下的跨尺度传质行为
    4.1 引言
    4.2 多场下的传质行为
    4.3 储氢材料颗粒的影响
        4.3.1 颗粒尺寸
        4.3.2 颗粒堆积方式
        4.3.3 颗粒孔隙率
    4.4 填充床几何结构的影响
    4.5 参数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应器应力分析
    5.1 引言
    5.2 氢压
    5.3 热应力
    5.4 管道应力
        5.4.1 流体流速
        5.4.2 流体温度
        5.4.3 弯管曲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化学链燃烧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化学链燃烧的原理和优点
        1.2.2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1.2.3 化学链燃烧载氧体的研究现状
        1.2.4 化学链燃烧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转炉放散煤气的处理研究现状
    1.4 氨气的净化脱除研究现状
    1.5 氮氧化物的净化脱除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化学链燃烧的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载氧体的制备
        2.2.2 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
        2.2.3 金相显微镜表征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学链燃烧与催化燃烧在反应机理上的差异
        2.3.2 化学链燃烧与催化燃烧在反应特性上的差异
        2.3.3 化学链燃烧的新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化学链燃烧在转炉放散煤气回收利用上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载氧体的制备
        3.2.2 载氧体的表征
        3.2.3 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活性组分载氧体与转炉放散煤气的还原反应性能
        3.3.2 不同制备方法的Cu基载氧体与放散煤气的还原反应性能
        3.3.3 反应条件对CuO/Al_2O_3-20I与放散煤气还原反应性能的影响
        3.3.4 还原态CuO/Al_2O_3-20I的氧化再生反应性能
        3.3.5 CuO/Al_2O_3-20I的循环寿命
        3.3.6 基于化学链燃烧的转炉放散煤气利用新工艺
    3.4 本章小结
4 化学链燃烧在NH_3净化脱除上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载氧体的制备
        4.2.2 载氧体的表征
        4.2.3 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态载氧体与NH_3的还原反应性能
        4.3.2 不同惰性载体的Cu基载氧体与NH_3的还原反应性能
        4.3.3 反应条件对CuO/Al_2O_3-10IP与NH_3还原反应性能的影响
        4.3.4 还原态CuO/Al_2O_3-10IP的氧化再生反应性能
        4.3.5 O_2对氧化态载氧体的NH_3脱除性能的影响
        4.3.6 基于化学链燃烧的NH_3脱除新工艺
    4.4 本章小结
5 化学链燃烧在燃气锅炉烟气脱硝上的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
        5.2.1 载氧体的制备
        5.2.2 载氧体的表征
        5.2.3 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化学链燃烧原理的脱硝可行性
        5.3.2 不同活性组分的还原态载氧体的脱硝性能对比
        5.3.3 反应条件对还原态CuO/Al_2O_3-10IP的脱硝性能的影响
        5.3.4 基于还原态CuO/Al_2O_3-10IP的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性能
    5.4 本章小结
6 化学链燃烧在汽车尾气NO_x、CO和HC协同脱除上的应用
    6.1 前言
    6.2 实验
        6.2.1 载氧体的制备
        6.2.2 载氧体的表征
        6.2.3 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基于化学链燃烧原理的NO_x、CO和HC协同脱除可行性
        6.3.2 载氧体与汽车尾气模拟气的反应性能
        6.3.3 基于化学链燃烧的NO_x、CO和HC协同深度脱除新工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特性及过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污泥来源
    1.2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3 污泥干化处理技术
        1.3.1 传统污泥干化技术
        1.3.2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
    1.4 污泥生物干化技术及应用现状
        1.4.1 污泥生物干化技术含义
        1.4.2 污泥生物干化技术的影响因素
        1.4.3 污泥生物干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1.4.4 污泥生物干化技术的优缺点
    1.5 污泥电脱水技术及对污泥特性的影响
        1.5.1 电脱水技术动力学原理
        1.5.2 电脱水技术对污泥特性的影响
        1.5.3 电脱水技术的工艺设计和影响因素
        1.5.4 污泥电脱水技术应用现状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污泥电脱水及生物干化试验设备
    2.3 测试仪器
    2.4 测试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用于污泥生物干化预处理的电脱水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污泥电脱水工艺特性研究
        3.2.1 滤布对污泥电脱水的影响
        3.2.2 压力对污泥电脱水的影响
        3.2.3 泥量对污泥电脱水的影响
        3.2.4 电压对污泥电脱水的影响
        3.2.5 电脱水过程滤液流速特性研究
    3.3 污泥电脱水前后特性变化分析
        3.3.1 电脱水对污泥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3.3.2 电脱水后污泥的元素及粒度分布
        3.3.3 电脱水对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特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生物干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投加菌剂对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4.2.2 粒径大小和初始含水率的协同作用
        4.2.3 初始物料体积对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的作用
        4.2.4 不同重量占比的电脱水污泥在生物干化过程的影响
    4.3 生物干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4.3.1 温度的变化特性
        4.3.2 含水率的变化特性
        4.3.3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挥发性固体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5.1 引言
    5.2 生物干化过程挥发性固体降解速率动力学模型和统计指标
    5.3 影响挥发性固体降解速率常数k_T的因素研究
        5.3.1 瞬时温度的变化
        5.3.2 挥发性固体含量的变化
    5.4 挥发性固体降解速率模型
    5.5 生物干化指数特性
    5.6 微生物菌剂对挥发性固体降解速率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水分和热量衡算研究
    6.1 引言
    6.2 生物干化过程水分衡算
        6.2.1 含水率变化特性
        6.2.2 温度累积变化特性
        6.2.3 生物干化过程水分衡算结果
    6.3 生物干化过程热量影响因素及热量衡算
        6.3.1 干化过程热量影响因素研究
        6.3.2 干化过程热量衡算研究
        6.3.3 生物干化污泥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6.4 试验过程不同阶段污泥的性质
        6.4.1 不同阶段污泥的化学组分
        6.4.2 污泥的热重分析
        6.4.3 污泥发热量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NOx和SO2在Ca(OH)2表面脱除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燃煤烟气排放现状
        1.1.2 非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1.1.3 联合脱除技术
    1.2 SO_2和NO_x的异相反应问题
    1.3 Ca(OH)_2和NO_x及SO_2反应机理
        1.3.1 Ca(OH)_2和SO_2反应机理
        1.3.2 NO_x的脱除反应机理
        1.3.3 SO_2和NO_x协同脱除机理
        1.3.4 水蒸气在脱硫脱硝中的作用
        1.3.5 溶液中SO_2和NO_x脱除机理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原位漫反射红外装置
        2.2.1 原位漫反射红外原理
        2.2.2 原位漫反射红外实验装置
    2.3 固定床反应装置
    2.4 表征和分析手段
    2.5 其他实验手段
第3章 Ca(OH)_2脱除NO_x和SO_2反应产物研究
    3.1 引言
    3.2 Ca(OH)_2等化合物和脱硫脱硝产物光谱
        3.2.1 Ca(OH)_2等的红外光谱
        3.2.2 产物的红外光谱
    3.3 Ca(OH)_2单独脱除SO_2或NO_x反应产物研究
        3.3.1 Ca(OH)_2脱除SO_2
        3.3.2 Ca(OH)_2脱除NO_2
        3.3.3 Ca(OH)_2脱除NO
    3.4 Ca(OH)_2等同时脱除SO_2和NO_x反应产物研究
        3.4.1 Ca(OH)_2脱除SO_2和NO_2
        3.4.2 Ca(OH)_2脱除SO_2和NO
        3.4.3 Na OH脱除SO_2和NO
        3.4.4 SO_2和NO_x同时脱除过程中Ca SO_3氧化问题
        3.4.5 Ca(OH)_2和SO_2、NO_x反应时Ca SO_4的生成
    3.5 Ca SO_3、Ca(NO_2)_2等和NO_x、SO_2反应产物
        3.5.1 Ca(NO_2)_2和SO_2反应产物
        3.5.2 Ca(NO_2)_2和NO_2反应产物
        3.5.3 Ca SO_3和NO_2反应产物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Ca(OH)_2脱除NO_x和SO_2的反应机理
    4.1 研究思路和方法
    4.2 气-固反应条件下NO_2的脱除
        4.2.1 Ca(OH)_2脱除NO_2反应方程式
        4.2.2 Ca(OH)_2脱除NO_2反应级数
        4.2.3 NO对 NO_2脱除的影响
        4.2.4 NO_x在Ca(OH)_2表面表面反应路径
    4.3 气固反应条件下NO_2和SO_2共同脱除
        4.3.1 NO_2和SO_2脱除特性
        4.3.2 间歇性通断反应气体实验
        4.3.3 SO_2及O_2通入或切断的结果
        4.3.4 Ca(OH)_2和SO_2、NO_2反应路径分析
        4.3.5 以Ca(NO)_2为吸收剂的实验
    4.4 NO和 SO_2同时脱除特性研究
        4.4.1 NO和 SO_2同时脱除典型特征
        4.4.2 NO和 SO_2同时脱除的气相通断实验
        4.4.3 NO对 SO_2的影响
        4.4.4 SO_2和NO同时脱除小结
    4.5 NO_x和SO_2协同脱除微观机理
        4.5.1 CaO等表面的协同吸附NO_2概述
        4.5.2 CaO表面单独吸附NO_2或SO_2
        4.5.3 NO_2和SO_2在CaO等表面的协同吸附
        4.5.4 NO和 SO_2、NO_2在CaO表面协同吸附
    4.6 小结
第5章 NO_x和SO_2脱除的固定床模型研究
    5.1 前言
        5.1.1 气固反应概述
        5.1.2 脱除反应的不同阶段
        5.1.3 反应方程式与参数选择
        5.1.4 固定床实验模拟方法
    5.2 不考虑扩散过程的模拟
        5.2.1 表面吸附模型
        5.2.2 表面失活模型
    5.3 考虑扩散过程的模拟
        5.3.1 未反应核模型
        5.3.2 扩散修正的表面失活模型
        5.3.3 晶粒模型
    5.4 反应面积修正
        5.4.1 活性表面衰减因子
        5.4.2 未反应核模型反应面积修正
    5.5 NO_x脱除过程模拟
        5.5.1 NO_2脱除过程模拟
        5.5.2 NO脱除过程模拟
    5.6 小结
第6章 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
    6.1 前言
    6.2 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应用
        6.2.1 工艺流程
        6.2.2 技术应用
    6.3 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相关问题
        6.3.1 反应速度问题
        6.3.2 NO脱除的特征
        6.3.3 机理实验对工业应用的指导
    6.4 产物稳定性
    6.5 溶液中S和N的含氧酸盐的E-p H相图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NO_2~-、SO_4~(2-)、NO_2~-、NO_3~-
附录B 典型化合物的分峰表
附录C 光谱分峰方法
附录D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
    D.1 光谱K-M函数和稀释浓度关系
    D.2 光谱K-M函数和稀释浓度关系
附录E 实验条件列表
附录F 表面N_xO_y的吸收峰位置
附录G DRIFT谱图
附录H 固定床模型涉及参数以及E-p H相图成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多孔性固体与气体传递反应过程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单层C2N对VOCs多元体系的吸附特性及其光催化潜力研究[D]. 谷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木材/石墨烯三维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3]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D]. 赵成. 山东大学, 2020(11)
  • [4]高性能SPEEK/Y型分子筛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CO2分离研究[D]. 高殷.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5]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D]. 董甜姿. 吉林大学, 2020(08)
  • [6]脱灰准东煤加压快速热解煤焦结构和反应性的实验研究[D]. 林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ZrCo基多层薄壁管式反应器储氢行为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敏感性参数分析[D]. 张斌精. 西南大学, 2020(01)
  • [8]化学链燃烧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 武永健.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9]电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特性及过程规律研究[D]. 李倩. 天津大学, 2019(01)
  • [10]NOx和SO2在Ca(OH)2表面脱除机理与应用研究[D]. 王志鹏. 清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多孔固气转移反应过程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