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煤炭运销策略研究

市场经济下煤炭运销策略研究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运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心仪[1](2020)在《动态环境、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 ——基于伊泰集团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企业面临着飞速发展的技术变革、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复杂难测的宏观政策,其外部环境处于高度的动态变化之中,几乎无法预测其变化趋势,具有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特征。在动态环境的背景下,如果企业仅仅依靠原有计划、管理经验以及组织惯例来进行运营,就有可能会影响甚至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动态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挑战,而即兴战略可以帮助企业自发地协调各个部门,整合已有资源,及时地采取创造性行为来应对挑战。但对于即兴战略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具体影响,还鲜有研究涉及。本文通过对伊泰集团进行单案例纵向研究,挖掘企业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之间的影响路径。根据伊泰集团所面临的动态环境的转变,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探索该集团为应对动态环境变化而采取的即兴战略,同时采用平衡记分卡研究其所制定的即兴战略对战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促使企业采取一定的即兴战略,而企业即兴战略的实施在缓解动态环境的变化带给企业的挑战的同时,还可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形成企业独有的一些竞争优势,如成本优势、良好的企业形象、新兴的业务模式以及高技术的人才,进而对企业财务绩效、客户与市场、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该研究对于弥补企业即兴战略与企业战略绩效之间影响路径的逻辑断层可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并且可能为企业应对动态环境变化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郭平安[2](2020)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因低碳经济概念的产生以及大量推广,公司的营销观念也严重受此影响,公司在低碳经济环境之中,想要使其价值得到增加,就必须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生态领域的发展。煤炭行业自朝阳行业发展至今,面临夕阳西下的局面已是不争的实情,煤炭公司为更好的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是现阶段的人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煤炭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并采取绿色营销措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煤炭公司可利用循环经济形式来展开绿色营销,使其发电成本下降,进而节省能源,减少损耗以及排污量,最终使公司的竞争实力得到提升。陕煤运销集团于1998年的8月份创建,经由陕西省省政府允许,组织安排省内煤炭公司展开运销结合式的销售,履行管理煤炭规划的“六个统一”职能作用,并对煤炭运营公司的资格进行管理,属于国内首家省级煤炭联合营销公司,面对新时代下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该集团自产自销,实施了绿色化,该集团将绿色经济的发展纳入到了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中。文中针对陕煤运销集团,利用文献分析法,对绿色营销有关的原理进行了整理,并利用定性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该集团的发展现状以及营销观念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依据其所属行业具有的特性,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其现阶段绿色营销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其次,对其在绿色资本投入,绿色营销发展成本,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营销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并对这些不足做了总结。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该集团从明确绿色营销之发展的定位,结合4P理论的绿色营销策略,以及生产方面实施绿色营销的途径等;最后,从创建该公司绿色营销文化氛围,创建高效绿色营销制度,健全清洁商品系列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该集团进行绿色营销的保障性方案。本文提出的绿色营销路径,既丰富了绿色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解决了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发展的问题,也对其他高耗能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朝阳[3](20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运销策略与成本优化经济学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煤炭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和运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近几年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煤炭行业及其衍生市场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煤炭企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尴尬局面,如若不能在当下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面前需求创新和与时俱进,不主动摆脱传统煤炭行业的局限和限制,煤炭企业面临的将是失去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煤炭企业运销转型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如何优化企业成本,通过"运销转型"和"成本优化"的有效结合,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孙慧青[4](2019)在《准能集团产运销一体化决策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规划,我国各煤炭企业正面临着适应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等问题带来的企业大面积亏损等问题。在“十三五”规划期间,随着供给侧改革步调加快,要求各地方支持煤炭产业逐步走向优质煤矿增加优质产能、煤电联营增加企业效益、企业与客户之间签订中长期稳定合同的生产模式。在国家支持煤矿业大力优化产能结构的大背景下,提升准能集团企业竞争力,优化企业经营决策模式以求更高水平效益成为目前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目标。本文以此为背景进行优化决策模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实地调研了神华公司准能集团的现有产运销体系结构。分析了产运销各个环节决策模式,发现现有决策模式中存在着各自独立决策、信息交流不及时、无法实现全局最优决策等问题,提出将企业各子公司各自决策转化为产运销一体化的决策模式构想。(2)构建了产运销一体化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在对煤炭市场进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明确优化煤炭企业管理结构是必要的,且可优先考虑电力市场需求。那么产运销一体化的前提下,理清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和相互影响因素作为调运优化模型的前提。提升企业效益问题,就可以转化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生产运输环节产能等客观条件限制作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解数学模型问题,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本多目标函数进行求最优解。调用linprog函数,以单纯形法为原理在软件中进行迭代以求最优解。(3)提出了在以产运销一体化优化模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经营方式。首先建立关键性决策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可根据限制条件求解出矿区实际各煤种产量。各煤种的对区内区外及集体数量的销售方式,各煤种经营所获利润以及集团可获得总利润均可求解。(4)验证了本文产运销一体化决策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辅助作用。以2019年1-8月实际生产经营所得的生产运输销售模式所获利润与以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决策所获利润进行对比。可以直观看出本模型结果符合生产实际的情况,且决策结果更有。论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论文有图23幅,表11个,参考文献60篇。

王坤[5](2019)在《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制约,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背景下,煤炭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煤炭企业的营销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此前提下,原有运行机制已经对煤炭营销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作为传统的国有煤炭企业,SY煤炭运销集团在当前严峻的行业形势下深陷困局,成为当前地方煤炭企业的缩影。因此,本研究选取SY煤炭运销集团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本研究首先综述了当前煤炭营销的政策与现实情况,对相关的环境问题、供销关系以及营销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同时,本研究还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力图为本研究构建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SY煤炭运销集团的具体实际,对营销行为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营销过程的宏观与微观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缺点,为企业营销策略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操作性建议。以期为煤炭营销行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杨阳[6](2018)在《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和政府依据国情适时适度调节国内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转变,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另外,我国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以来,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迅猛,诸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新产业,不仅发展快,而且低成本高利润。同时国内的企业也都相继引入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法。相比较而言,一些传统行业增长动力式微,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管理方面仍是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尤其是煤炭行业,受近几年宏观经济及煤炭市场缺少有效监管的影响,导致国内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煤炭行业大面积亏损。但煤炭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基础能源之一,未来很长时间其地位还难以被替代,在中国能源利用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基本在70%左右。并且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因此,煤炭行业作为我国传统能源行业之一,在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下,管理改革、转型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内蒙古伊泰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民营煤炭企业,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也是煤炭企业百强之一,其煤炭运销板块的业务是集团公司创业并发展壮大的根本,也是目前主营业务。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是伊泰集团煤炭运销业务的主体,该公司在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对伊泰集团的运销产业乃至全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因素着手,综合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法,分析目前准格尔运销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竞争策略及实施建议。

陈印静[7](2018)在《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为重审与再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本论文以地方政府的商业管理为视角,阐释在国家有序计划与主动介入下,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轨道,以价值规律为调节手段的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被国家计划所取代的进程。从而揭示1949年至1966年国家如何推进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此时段国家权力、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市场经济?在研究思路上,本论文以各时期商业所有制的演进作为逻辑主线展开,并选取具有特殊性的小商业作为专题研究,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进行系统论述。中共建政早期,国家引导武汉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新旧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中共建政以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已形成,建政后中共实践了新民主主义商业,并通过改组“大公”与“小公”商业、整顿合作社商业的“商人路线”、对私营商业实行分利政策等举措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武汉在新旧政权过渡时期采取了鼓励商业转业、开展物资交流、建立新商事制度等办法恢复与发展商业。其次,“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武汉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商业从严的“五反”运动,政府加强了对私营商业的计划干预,由于限制与排挤私商过头导致商业结构失衡,政府不得不进行商业计划结构的再次调整,其结果是新民主主义商业提前走向终结,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条件。再次,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计划市场与自由市场的矛盾推动“一五”时期商业体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转型过程中借助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手段,形成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对批发商业、零售商业、小商业等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商业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最后,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一五计划”后计划体制得以建立,国家开始致力于稳固社会主义商业。由于国家局势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商业亦随之多次调适。国家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主要从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政府商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制度与行政管理层面设计与安排计划性商业;另一方面,对自由市场进行管控,打击自发商业行为,限制非计划因素。在阐释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性政策的基础上,选取小商小贩分析其特殊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小商小贩与批发商、零售商相比,具有特殊性所在,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属于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徘徊者”,国家一方面努力把其纳入计划轨道,另一方面又迫于流通需求保持其市场属性。因此,国家对引导小商小贩走社会道路过程中采取了相对特殊的吸纳方式,小商小贩处于市场与计划之间的边缘身份体现了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问题的因人制宜政策与取向。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949年至1966年,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经历了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与改组、“五反”运动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由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的历史演进。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为扩大计划市场、缩小自由市场,商业管理权力陷入“上收——下放——上收”的反复循环。作为兼具“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国家在引导小商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安排政策倾斜”与“安排过宽限制”之间的徘徊、“吸收进来”与“调整出去”的矛盾,小商贩从而成为纳入国家计划与保持市场性的“徘徊者”。在这一时期,市场与政府双方展开了长时段的博弈拉锯。面对政府在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压管控,市场并非“坐以待毙”,其“自发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中寻求可行的生存策略而难以消灭,国家面对市场的主动性一次又一次地采取了妥协姿态,乃至不惜采用阶级斗争与阶级对立的方式对其发展进行限制。武汉商业社会主义道路与湖北省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特殊性,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中,呈现具有更多自主性、更注重强化商业管理权力、更加注重对小商业的改造和安排、更注重处理商业转业所引发的利益重组、更加强调内外物资交流等特征;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直辖市城市相比较,武汉具有行政层级的一般性,因此武汉商业政策的制定与运作的自主权相较于以上城市难免受到更多限制,尤其是受到来自于省级党政等多方的影响。

陈旭忠[8](2015)在《大型煤炭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及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015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开始进入需求增速放缓、环境约束强化、超前产能建设且库存高位运行、行业结构调整“四期并存”的新常态。在该时期,煤炭企业传统的“以量补价”生产决策成功经验逐渐变得不再适用,煤炭企业生产决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局,市场需求疲软倒逼着煤炭企业进行生产决策模式转变。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遗传算法等方法,科学构建出多个煤矿多种产品的最优生产组合决策。此外,本文还针对同煤集团开发出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将构建的生产决策模型转化为信息化工具,极大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推广性。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多煤矿多产品生产组合决策模型优化阶段,本文首先将多个煤矿纳入同一煤矿生产系统,构建出具有交叉网状性、集成性、动态性和市场导向性的煤矿生产系统,并根据价值链相关理论将其划分为原煤开采、洗选加工和运输销售三个阶段;其次,按照产量和成本的维度,梳理出上述三个阶段的产量决策和成本决策的影响因素及传导方向,并推导出成本决策理论模型和利润决策理论模型;第三,按照输入变量、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对模型中的变量参数等进行模型设定,分别开发出多煤矿多产品的利润最大化、既定利润下的利润-产量和成本最小化模型,并对其模型求解进行编程开发,实现生产组合矩阵式决策。决策支持系统起到了利用决策支持相关理论简单化决策实施、规范化决策过程、准确高效决策的作用。本文分析设计的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为:(1)系统具有生产前预测、生产中控制、生产后评估的完整体系,帮助企业准确高效制定生产决策;(2)系统采用三部件架构,模型与数据关系明确;(3)采用matlab、C#多种语言混合编程,利用matlab编程简单、函数丰富的特点,节省大量编写自定义函数的工作量和难度,以及C#语言安全、稳定、简单、优雅的特点,使得系统开发成本低、效率高、适用性强;(4)模型的模拟功能使生产计划具有灵活性。决策者一方面可以根据系统决策结合经验判断调整决策计划,把经验和理论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模拟改变生产投入观察模拟生产计划,有助于决策者掌握重点生产环节和要素。在应用研究中,本文选择大型煤炭企业同煤集团下属的塔山矿、同忻矿、四台矿、马脊梁矿、煤峪口矿和忻州窑矿6个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2014年的实际生产决策进行优化,并应用上述构建的多煤矿多产品成本决策模型对其2015年生产决策进行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发现:(1)对2010-2014年的实际生产决策分别运用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模型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部分煤矿原煤开采阶段的生产变动成本与原煤产量存在非线性关系;(2)2010-2012年的最优解显示公路运量增加对马脊梁、煤峪口和忻州窑的利润有显着的正向提升作用,同煤集团可考虑有针对性地挖掘公路运输潜力,积极拓展周边范围的客户需求;(3)成本决策模型最优解显示2014年优化前后库存成本对6个煤矿总利润的贡献度68%,为应对当前市场下行趋势,同煤集团亟需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科学有序消化煤炭库存;(4)按照研究目标划分出需求萎缩、煤矿产能变动和成本管控三种情景,其中需求量变动对预期利润的平均作用弹性最大,在成本管控情境下原煤开采阶段的人工成本变动对预期利润影响较大;(5)为应对当前煤炭市场新常态,本文开发出了同煤集团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不同的情景模拟为其提供生产决策方案,辅助其制定科学有效的生产组合决策。

王晨杰[9](2015)在《煤炭运销企业营销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阐述市场经济下煤炭运销市场的特点和我国煤炭运销企业营销策略,以期我国煤炭运销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张艳[10](2014)在《基于信息共享的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历程中,由于管理思想与模式的相对滞后,煤炭相关企业及其供应链整体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局面长期存在。面对动态的市场环境、复杂的客户需求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通过“横向一体化”管理来加强供应链协同,已成为煤炭企业及供应链整体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信息共享作为供应链物流协同、信息流协同、资金流协同的关键和前提,对供应链协同运行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信息协同程度又是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协同投入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信息协同与绩效关系命题备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关注。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关于信息协同度评价以及信息协同因子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而且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多采用的是静态研究方法,运用动态分析方法的研究还较少,尚不能满足复杂动态系统的研究需求,因而对现实中的管理实践缺乏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煤炭供应链,确定以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实证研究和仿真分析,深入探讨了供应链信息协同因子对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前三章为研究的基础部分。绪论从问题导向出发,针对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提出加强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研究的意义。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围绕研究主题,对信息共享、供应链信息协同、煤炭供应链、协同绩效等核心概念予以界定,并综合运用信息论、协同论、供应链协同及系统影响因子动态分析等基础理论,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具体阐述了本文所研究煤炭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即以煤炭运销企业为核心企业的四级供应链网络结构,提出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共享实现模式,并分析了供应链协同网络自组织运行的基本特征。论文主体部分通过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和仿真分析,对信息协同度度量、协同绩效评价及信息协同因子对绩效的影响作用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在第四章,本文借鉴并改进优化Mehmet的"DSCC"方法,构建了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根据案例企业供应链网络中的9条供应链运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在建立煤炭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案例企业所选取供应链的运行绩效开展了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关于这两章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与协同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影响供应链系统运行的信息协同单因子做脉冲作用分析,进一步得出因子与因子之间的影响系数以及因子对系统的影响系数。第六章将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运用到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对协同绩效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变量条件下的协同投入与协同绩效水平的变化关系,比较不同方案条件下系统协同绩效水平的变化速度,计算出信息协同各因子对协同绩效的实际作用率,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进一步为煤炭供应链协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撑。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信息共享对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运行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采用核心企业信息托管模式,更有利于加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敏捷性、稳定性和信息共享程度。(2)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信息协同度越高,供应链绩效水平也越高;信息协同度越低,供应链绩效水平也较低。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信息协同单因子的改变对其他因子及系统整体绩效具有影响作用。其中,灵敏度、信息种类和信息广度因子对协同绩效的影响较大。(3)根据脉冲响应分析得出的因子权重数值,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得到各信息协同因子对系统整体绩效的作用强度排序。同时,研究发现,改变各子系统的信息协同投入比例,所引起的系统绩效水平变化速度是不同的。提高核心企业及客户的投入比例,绩效改善最为显着,单独提高核心企业的投入比例比单独提高加工商或客户的投入比例,产生的绩效改善效果更明显,但是,单独提高矿井投入比例,则会降低整体绩效改善速度。因此,优先提高作用率大的影响因子,有针对性地提高影响程度大的子系统的信息协同投入比例,可以更明显地达到提高系统协同绩效总水平的目的。随着投入的等额增加,带来的绩效水平增量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初期绩效改善效果不明显,中期改善效果最为显着,后期效果会逐渐趋缓。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煤炭供应链的实证研究和仿真分析,论述了信息协同因子对协同绩效的影响作用,进一步说明了信息协同与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的探索尝试,为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命题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进而丰富和发展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和方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运销策略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运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环境、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 ——基于伊泰集团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2.1 动态环境
        2.1.1 动态环境的定义
        2.1.2 动态环境的调节作用
    2.2 即兴战略
        2.2.1 即兴战略的定义
        2.2.2 动态环境与即兴战略
        2.2.3 即兴战略与企业绩效
    2.3 企业战略绩效与平衡记分卡
        2.3.1 企业战略绩效
        2.3.2 平衡记分卡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框架设计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3 案例企业的选取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5 研究信度与效度保证
    3.6 研究指标测度
        3.6.1 动态环境的测度指标:
        3.6.2 即兴战略的测度指标
        3.6.3 战略绩效的测度指标
第四章 案例描述与分析
    4.1 案例描述
        4.1.1 伊泰集团概况
        4.1.2 伊泰集团的不同发展阶段
    4.2 案例分析
        4.2.1 初创阶段伊泰集团的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
        4.2.2 快速发展阶段伊泰集团的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
        4.2.3 转型阶段伊泰集团的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低碳经济背景下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低碳经济理论
        2.1.1 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原则
        2.1.2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2.2 绿色营销理论
        2.2.1 公司市场营销
        2.2.2 公司绿色营销理论
        2.2.3 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2.2.4 低碳经济和绿色营销的关系
    2.3 其他理论
        2.3.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第3章 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及特点
        3.1.1 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
        3.1.2 煤炭市场的特点
    3.2 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现状
        3.2.1 公司概况
        3.2.2 公司营销特点
        3.2.3 公司营销绿色营销现状
    3.3 公司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3.3.1 绿色营销观念尚未完全确立
        3.3.2 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有待完善
        3.3.3 营销人才素质较低
        3.3.4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
第4章 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发展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自然生态环境分析
        4.1.2 社会环境分析
        4.1.3 经济供求环境分析
        4.1.4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5 技术环境分析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顾客分析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4.2.3 供应者分析
        4.2.4 行业内部竞争
        4.2.5 行业外部竞争
    4.3 公司绿色营销发展的SWOT分析
第5章 陕煤运销集团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5.1 绿色营销发展定位
        5.1.1 积极树立绿色形象
        5.1.2 创建公司绿色文化
        5.1.3 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
    5.2 绿色产品策略
    5.3 绿色价格策略
    5.4 绿色促销策略
    5.5 绿色渠道策略
    5.6 绿色生产策略
第6章 陕煤运销集团实施绿色营销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保障
    6.2 制度机制保障
    6.3 资金保障
    6.4 人才保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运销策略与成本优化经济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市场经济下的煤炭运销现状与特点
    1.1 煤炭市场混乱,亟需整改
    2.1 煤炭运销市场走向多元化
    2.2 煤炭的价格和产量下降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运销策略的思考
    1.1 实现运销模式转型,推广营销模式
    1.2 借助电子商务搭建新型运销营销网络
    1.3 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煤炭企业生产力
2 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运销成本优化的思考
    2.1 建立完善、科学的运销成本管理体系
    2.2 为运销成本的指标化管理搭建完整的数据库
4 结束语

(4)准能集团产运销一体化决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产运销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运销一体化理论
    2.2 产运销一体化优化模型及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准能集团产、运、销各环节分析
    3.1 准能集团产运销业务体系概述
    3.2 准能集团生产环节分析
    3.3 准能集团运输环节分析
    3.4 准能集团销售环节分析
    3.5 准能集团产运销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调运优化模型构建
    4.1 煤炭市场需求预测
    4.2 各环节间逻辑结构
    4.3 准能集团煤炭产运销系统动力学模型
    4.4 产运销一体化调运优化模型
    4.5 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产运销一体化运营下的决策与管理
    5.1 准能集团新模式下管理决策指标
    5.2 准能集团新模式下管理决策结果
    5.3 准能集团实际产运销数据与模型测算对比
    5.4 保障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市场营销的概念
    2.2 PEST分析理论
    2.3 市场营销理论SWOT分析
    2.4 STP营销理论
    2.5 4P营销组合策略
第三章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SY煤炭运销集团简介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结构简介
    3.2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现状
        3.2.1 SY煤炭运销集团产品现状
        3.2.2 SY煤炭运销集团销售现状
        3.2.3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渠道现状
    3.3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问题分析
        3.3.1 产品方面
        3.3.2 价格方面
        3.3.3 渠道方面
        3.3.4 促销方面
第四章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环境分析
    4.1 SY煤炭运销集团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对营销的影响
        4.1.2 经济环境对营销的影响
        4.1.3 技术环境对营销的影响
        4.1.4 社会人文环境对营销的影响
    4.2 SY煤炭运销集团微观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分析
        4.2.2 顾客分析
        4.2.3 竞争者分析
    4.3 SY煤炭运销集团SWOT分析
        4.3.1 SY煤炭运销集团优势
        4.3.2 SY煤炭运销集团劣势
        4.3.3 SY煤炭运销集团机会
        4.3.4 SY煤炭运销集团威胁
第五章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策略制定
    5.1 SY煤炭运销集团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组合策略
        5.2.1 SY煤炭运销集团产品策略
        5.2.2 SY煤炭运销集团价格策略
        5.2.3 SY煤炭运销集团渠道策略
        5.2.4 SY煤炭运销集团促销策略
    5.3 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5.3.1 加强营销建设
        5.3.2 完善薪酬制度
        5.3.3 加强贸易风险防控
        5.3.4 控制成本,重视资金管理
        5.3.5 加强关系营销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竞争战略相关理论基础
        2.1.1 总成本领先战略
        2.1.2 差异化战略
        2.1.3 集中化战略
    2.2 分析方法
        2.2.1 PEST分析法
        2.2.2 波特五力模型
        2.2.3 SWOT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分析
    3.1 伊泰集团煤炭运销体系概况
    3.2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现状
        3.2.1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3.2.2 硬件设施及储运能力
        3.2.3 货源情况
        3.2.4 煤炭外运通道
        3.2.5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模式简介
        3.2.6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成本分析
    3.3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4.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因素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因素分析
    4.2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4.2.1 区域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4.2.2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4.2.3 替代品替代风险分析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4.2.5 购买者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竞争战略选择及实施建议
    5.1 准格尔运销公司竞争SWOT分析
        5.1.1 竞争优势分析
        5.1.2 竞争劣势分析
        5.1.3 机遇分析
        5.1.4 面临的威胁
        5.1.5 基于SWOT分析的竞争战略选择
    5.2 成本领先战略实施建议
        5.2.1 货源成本领先
        5.2.2 运输成本领先
        5.2.3 生产成本领先
        5.2.4 财务成本领先
        5.2.5 合理投资,实现运营成本领先
        5.2.6 优化组织绩效方案,实现人力成本领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保障措施
    6.1 优化人员结构,推进人才兴企
    6.2 落实安全责任,降低安全风险
    6.3 加强煤质监管,保障产品质量
    6.4 注重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兴企业
    6.5 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近代中国商业史研究
        (二) 计划经济时期商业史研究
        (三) 改革开放初期商业体制改革的研究热潮
    三、问题意识与创新空间
        (一) 关键词释义
        (二) 问题意识
        (三) 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局限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局限
    五、主要研究资料
        (一) 档案类资料
        (二) 报刊类资料
        (三) 汇编类资料
        (四) 其他类资料
第一章 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
    一、中共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
        (一) 建政前的中共与商业
        (二) 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特征及对中共建政的影响
    二、中共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
        (一) “大公”、“小公”商业的改组
        (二) 合作社“商人路线”的整顿
        (三) 私营商业的分利政策
    三、武汉商业秩序的新旧过渡
        (一) 商业转业
        (二) 物资交流与商业联营
        (三) 新商事制度的建立
    小结
第二章 “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一、“五反”运动的起因
        (一) 从增产节约运动到“三反”运动
        (二) 从“三反”运动到“五反”运动
    二、武汉“五反”运动始末
        (一) 由工商界“四反”走向“五反”
        (二) “五反”运动的四个阶段
    三、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一) “五反”运动的特征
        (二) “五反”运动对商人的过度打击
        (三) 商业、市场与商人思想的变化
        (四) “五反”运动后的经济变局
    小结
第三章 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局势变动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 武汉商业的新形势与商人的新矛盾
    二、武汉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一) 动员与起始阶段
        (二) 经销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三) 全行业公私合营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四) 经济改组与安排阶段
    三、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建构与运用
        (一) 借助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缘由
        (二)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管理
        (三)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运用——以零售商改造为例
    四、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一)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
        (二) 商业过渡的困境与曲折——以武汉绸布座商为例
        (三) 社会主义商业的确立
    小结
第四章 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
    一、保障计划性: 商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
        (一) 商业机构市区分工改革
        (二) “大跃进”与“大商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三) 国民经济调整与改进零售商业管理体制
    二、限制“非计划”因素: 自发商业的市场管理
        (一) 自发商业的生存策略
        (二) 自发商业的限制与管理——基于1957年的分析
        (三) 取缔计划商品流入自由市场
    小结
第五章 计划与市场间的“徘徊者”:小商贩的特殊社会主义之路
    一、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一) 小商贩的改造办法
        (二) 小商贩改造的定税政策
    二、小商贩的安排及其调整
        (一) 安排小商贩的政策倾斜
        (二) 安排偏宽及其限制
    三、残存小商贩的整顿改造
        (一) 残存小商贩的分类整改
        (二)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矛盾
        (三)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争议及处理
    四、商业整改与调整退出小商小贩
        (一) 恢复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
        (二) 退出国合商业小商贩的安排政策
    五、自发个体商贩的清理整顿
        (一) 自发个体商贩的井喷
        (二) 清理整顿自发小商贩的政策界限
    小结
结语
    一、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市场与政府间的“应然”与“实然”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型煤炭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及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煤矿生产系统及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矿生产系统的概念及决策问题
    2.2 煤矿生产系统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2.3 煤矿生产系统决策机理分析
    2.4 小结
3 煤矿生产决策的情景分析
    3.1 情景分析法概述
    3.2 情景因素分析
    3.3 情景假设分析
    3.4 不同情境下的生产决策理论模型
    3.5 小结
4 煤矿生产决策模型设计
    4.1 研究方法
    4.2 模型参数
    4.3 多煤矿多产品的利润决策模型
    4.4 多煤矿多产品的成本决策模型
    4.5 小结
5 煤矿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5.1 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
    5.2 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分析
    5.3 生产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5.4 系统开发与运行
    5.5 同煤集团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5.6 小结
6 同煤集团煤矿生产决策优化的应用研究
    6.1 同煤集团生产系统决策现状
    6.2 多煤矿多产品的生产决策实证分析
    6.3 多煤矿多产品的生产决策情景模拟
    6.4 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煤炭运销企业营销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经济下煤炭运销市场的特点
    (一) 煤炭运销市场呈现多元鼎立。
    (二) 煤炭流通环节秩序混乱。
    (三) 煤炭产量和价格大幅下跌。
二、我国煤炭运销企业营销策略
    (一) 注重市场变化, 增强现代营销理念。
    (二) 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
    (三) 调整结构,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四) 建立煤炭运销专业电子商务网络。
    (五) 建立煤炭运销新格局。

(10)基于信息共享的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供应链信息协同研究
        1.2.2 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
        1.2.3 供应链协同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1.2.4 煤炭供应链相关研究
        1.2.5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基础理论
        2.1.1 信息论
        2.1.2 协同论
        2.1.3 供应链理论
        2.1.4 系统影响因子分析理论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供应链信息共享
        2.2.2 供应链信息协同
        2.2.3 煤炭供应链
        2.2.4 协同绩效
    2.3 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炭供应链协同网络结构概述
    3.1 供应链协同网络构建基础
        3.1.1 构建原则
        3.1.2 结构类型
        3.1.3 核心企业
        3.1.4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模式
        3.1.5 供应链协同网络构建目标
    3.2 煤炭供应链网络结构分析
        3.2.1 四级煤炭供应链网络结构
        3.2.2 网络节点及运输通道分析
        3.2.3 核心企业界定
        3.2.4 信息共享实现模式
    3.3 煤炭供应链协同网络运行分析
        3.3.1 协同运行
        3.3.2 自组织运行
        3.3.3 合作博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
    4.1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
        4.1.1 基于信息共享的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
        4.1.2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动因分析
    4.2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
        4.2.1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的定义
        4.2.2 信息协同度度量的目的
        4.2.3 信息协同度度量方法选择的原则
    4.3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模型构建
        4.3.1 信息协同度度量模型构建的依据
        4.3.2 信息协同度度量模型构建的过程
        4.3.3 供应链信息流信息有序度指标的选取
        4.3.4 供应链子系统信息有序度度量
        4.3.5 供应链系统信息协同度度量
    4.4 实证研究
        4.4.1 企业发展背景
        4.4.2 煤炭供应链网络节点
        4.4.3 煤炭供应链网络的信息协同度度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炭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
    5.1 信息协同与绩效关系的ICP理论模型
    5.2 煤炭供应链协同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5.2.1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作用
        5.2.2 协同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3 供应链绩效指标选取的方法
    5.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协同绩效评价
        5.3.1 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5.3.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
    5.4 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度与协同绩效关系
    5.5 信息协同因子对协同绩效的脉冲响应分析
        5.5.1 对信息协同因子做ADF检验
        5.5.2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5.5.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协同对绩效影响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6.1 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应用
        6.1.1 系统动力学在协同绩效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6.1.2 系统动力学仿真步骤
        6.1.3 系统动力学仿真目的
        6.1.4 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
    6.2 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
        6.2.1 仿真建模方案
        6.2.2 条件设定
        6.2.3 因果关系回路图
        6.2.4 系统流图
        6.2.5 系统动力学方程
    6.3 实际情境仿真分析
        6.3.1 仿真结果分析
        6.3.2 调整参数对比分析
    6.4 模拟情境仿真分析
        6.4.1 情境设置与建模
        6.4.2 仿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重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运销策略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环境、即兴战略与战略绩效 ——基于伊泰集团的案例研究[D]. 杨心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低碳经济背景下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 郭平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3]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运销策略与成本优化经济学思考[J]. 张朝阳. 科技经济市场, 2020(03)
  • [4]准能集团产运销一体化决策优化研究[D]. 孙慧青.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SY煤炭运销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 王坤. 山西大学, 2019(01)
  • [6]内蒙古伊泰准格尔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杨阳.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8(05)
  • [7]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D]. 陈印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大型煤炭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及支持系统研究[D]. 陈旭忠.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9]煤炭运销企业营销策略[J]. 王晨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7)
  • [10]基于信息共享的煤炭供应链信息协同与绩效研究[D]. 张艳. 山西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市场经济下煤炭运销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