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语用错误及启示

高中英语教学的语用错误及启示

一、语用失误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高莹[1](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语用意识调查研究》文中认为

李磷珂[2](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还是将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习得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语用能力不足,语用失误频发,不利于其今后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应采取一定的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本研究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某中学的45名学生和4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语用能力测试卷、调查问卷、半结构化访谈等形式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注重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通过对研究对象实施两轮行动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2)如何进行以语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用教学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在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到以下发现:(1)该班学生语用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且学生之间语用能力的差距较大。学生语用失误现象频发,且出现在各种言语行为中。这主要是由于该校教师不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意识不足,在教学中常常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且教师自身的语用能力不高。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习惯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而且学生的不具备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少自主涉猎关于中外文化及语用差异方面的知识。(2)通过两轮行动研究的反思和调整,最终采用了由提供元语言信息、提供真实情境输入、练习、反馈、优化阅读教学以促进理解和表达和加强文化意识教学等方法构成的语用教学模式。(3)笔者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进行的显性语用教学设计及在第二轮行动研究中加入的文化意识教学和读写课的优化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虽然通过本研究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如何通过各种课型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较为系统的训练和提升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

闫月荣[3](2021)在《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为了学习语法、词汇的利用工具,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它与语言学习的目的相吻合。同样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可谓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不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英语测试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所划分的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浏览查阅英文诗歌散文、报纸期刊、国外名着以及英文说明书等非专业性的英文阅读材料并能抓住其基本文意;找出或获取文本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观点或态度的相关信息;能根据语篇情境、上下文意、构词法以及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含义;能够分析篇章层次,理解关键从句,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结局。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热情,最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目前大部分传统的英语阅读授课模式过于强调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上述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的实现更仔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而Halliday的以语篇为依托的词汇衔接理论侧重培养学习者的篇章衔接意识,它不仅关注字词句等基础语言单位的衔接关系,还兼顾文章结构和体裁,与高中生需要达成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相吻合。因此,本实证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的词汇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以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为辅助来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解答“在词汇衔接模式的指导下,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词汇衔接意识等方面有何种程度的变化?”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以语篇为基础的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他们的词汇衔接意识有何种变化。”本研究抽取了哈尔滨市某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级各有50人。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采取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而对照班的阅读教学模式保持不变,实验时间为期4个月,在实验尾声,将之前所收集到的来自各个测量工具中的实验数据结合SPSS 24.0统计手段进行探讨。由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受试对象的阅读理解成绩比对照班受试对象的成绩要高,且涨幅较为显着;根据调查问卷的前后测变化情况、实验中期的受试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量表结论汇总来看,学生对待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在解决英语阅读实际问题时所展现的词汇衔接意识得到了增强。由此可知,基于词汇衔接手段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丰富高中生一贯的阅读理解技巧,使其英语阅读习惯向好发展,并且还可以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互为表里。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对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展望建议:教师应当不断精进自身对词汇衔接理论基础知识的内化、有规律地设计英语阅读操练活动并辅之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要努力积累英语语用基础知识、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课后的英语写作练习,加深“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英语技能的相得益彰。

杨婷[4](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因此,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为着这一教育目的的达成和教学重点的转换,《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应运而生。《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运用为导向,能为选才提供权威测评标准,能为育才提供科学的教学指导。育才之路非朝夕之程,小学英语教育正“在路上”。本研究的目的是把握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通过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结果多角度探寻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提升方略。本研究抽取了安徽省H市四所不同类型学校的629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作为试测样本,依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设计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以获得英语语用能力现状数据。研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描述性分析,探究了H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总体水平以及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性别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之间的差异性状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并结合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分析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英语语用能力提升方略。本研究为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通过各项数据对比分析以及结合教师访谈结果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整体水平达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要求的二级水平,但是处于较低水平;英语语用能力四个二级维度能力水平排名为:语用理解能力(书面)>语用理解能力(口语)>语用表达能力(书面)>语用表达能力(口语)。2.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英语语用能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城市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达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要求的二级水平,农村学生未达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要求的二级水平,且在英语语用能力四个二级维度上均显示两者存在显着性差异。3.将学生总体按照性别进行划分,女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与男生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英语语用能力高于男生。4.城市学校男女生和农村学校男女生英语语用能力发展状况不一。城市学校男女生英语语用能力及英语语用能力各维度发展均不存在差异,发展较为均衡;农村学校男女生英语语用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在英语语用能力各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将学生按照学校类型、性别两个维度进行划分,英语语用能力水平状况为:城市男女生>农村女生>农村男生。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水平较低,本研究从“深度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生自主提升英语语用能力路径”三方面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提升方略。

刘依芳[5](2020)在《句法象似性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语法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对三维动态语法观明确了解,语法应将形式——意义——使用结合起来。大多数学生对语法学习的认知停留在规则的记忆,不能真正理解语法作为英语语言的架构支撑所反映的认知意义。句法象似性是指在语言结构上,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的象似关系,主要有三大原则: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在此基础上,象似性将语言结构与人的认知机制、生活体验相联系。将句法象似性运用在高中语法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减轻学习负担,增加语法兴趣,另一方面响应新课标对三维动态语法观的要求,教师能够以一个新的视角将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重新建构对语言的认知。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课堂观察法,将学校最近月考成绩作为参考,选取两个英语水平较为接近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将句法象似性运用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以前后问卷调查结果、访谈结果、实验后测成绩为数据支撑,进一步论证句法象似性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性。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句法象似性的探讨,提出整体认知策略、语言迁移策略、图形-背景策略、语用象似策略,增加学生语法敏感度,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以句法象似性的三个基本原则为基点,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开展象似性认知语法课堂。研究对语法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句法象似性下的语法课堂四阶段教学:语言感知,认知体验,指导发现,巩固练习。句法象似性下的语法教学能触发学生对语言的认知机制产生思考,将语言与学生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减轻学生学习英语压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法敏感度,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朱秀丽[6](2020)在《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历来受到高中阶段师生的重视。但是,在词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重视词汇的音、形、义,而忽视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英语词汇的学习多停留在词汇的字面意思上,不了解词汇的文化蕴含,于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就会发生理解或语用的失误,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本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Schumann(1978)的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 Adaptation)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究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能否有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本研究中,文化意识即跨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词汇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方面,所以笔者主要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怎样影响学生词汇文化知识的习得?(2)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怎样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研究笔者选取莱芜凤城高中两个英语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的高一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则采用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词汇教学方法进行词汇教学,实验时长三个月。实验首先通过两次词汇文化知识测试来检验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又采用“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来检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对收集到的前测、后测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用SPSS软件对两个班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词汇文化知识的习得。在本研究的词汇教学实验中,笔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文化渗透,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词汇所蕴含的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神话传说、社交礼仪、禁忌语、委婉语等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极大地增加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研究证明了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调查问卷可知,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随着文化知识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本研究进一步说明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导入渗透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习得英语词汇,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英语词汇的学习离不开它所代表的文化,并能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周丽[7](2020)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呈现及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语用学研究领域,语言能力理论的发展告诉我们,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两部分。在语言教学中两者不可或缺,前者事关语言使用的正确与否,后者关系到语言使用的恰当与习惯。学习者既要学习目的语的语法知识,又要注意学习目的语的语用知识。语法知识涉及单词发音、拼写、组词造句等语法规则,语用知识涉及语言使用中交际双方如何选词造句,如何得体恰当地使用话语,或者说如何按照目的语的语用规则使用语言。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既要注意学生的词汇语法教学,更要重视他们的语用教学,即语言表达习惯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自然地道的英语。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以语言知识和语法为中心,教师主要侧重语言结构本身,关注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对词汇语法知识的理解上,他们很少注意,甚至基本忽略学生语用知识的教学,致使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高分低能。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发布,对高中英语教学明确提出了语用知识教学的要求,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语用教学成为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教材是外语语境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材料,是高中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语言输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教材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至五册的教学内容与组织设计和呈现分布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呈现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教学案例研究的方式,调查分析高中课堂教学的语用教学现状,研究发现:1.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强调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教材全书共11册,每册书有五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语境开展教学,全书共55个主题语境,囊括了文化习俗、异国风情、文学艺术、自然环保、社会生活、现代科技、未来世界等各个方面。该教材不仅重视语言的学习,还重视语言的运用,强调语言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语用呈现很明显。教材每个单元由主题、功能项目、(语法)结构、阅读、写作、学生用书6部分组成,外加最后的附录部分。主题明确了每个单元语篇类型以及语篇产生的场景;功能项目直接表明了每个单元不同的言语行为以及语用功能;写作部分则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篇能力;附录中的课文注释和单元词汇也部分地体现了语用知识。3.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用知识的教学有所忽视。在课例观察中,笔者发现高中英语教师仍没有结合教材呈现的语用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很少在热身(Warming up)、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理解(Comprehending)、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小结(Summing up)、学习建议(Learning Tip)、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等九个教学步骤中融入语用知识的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用知识点明显,但关键在于教师的在教学中语用意识以及语用教学。多年来形成的重语言、语法、词汇知识讲解,忽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习惯或传统想一下改正过来,这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研究从教材入手,从教材内容设计、组织与编排的角度,展现了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至五册的语用知识内容。这一方面给予一线教师一种从语用教学的角度分析教材的案例,另一方面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如何在教学中实践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案例。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引起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对语用教学的注意,并在备课过程中从语用知识的角度出发实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洪诗莹[8](2020)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完成。本次修订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强调立德树人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用,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无论是课程方面对培养目标的调整,还是落实在学科课程标准方面的具体改变,都强调了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看,我国教育目标已将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以应对新世纪的人才需求。而教材是价值取向、知识、技能的载体,是呈现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文本。将教材落实到各学科实际教学成果中,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亦是当前教育的诉求。自古以来,语言与文化便是相互依存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文化的学习密不可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学生语言文化的学习要求,与核心素养价值理念相交融。在英语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衍生以适应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课程建设指导。而现有的实际问题是教材本身的学科素养在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对学生文化意识教育薄弱性的问题,教育者亦未能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有效结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问题,以文化品格素养为切入点,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5册)中每单元的第一篇阅读篇章为研究对象,围绕“新课程标准下文化品格素养是何种内涵?阅读篇章中内容的文化品格表征?现阶段下如何改革完善阅读教学策略方能迎合新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文化品格素养下的培养目的?”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出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要素的特点、现存问题及原因等价值取向,进而对高中英语教材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形成的实现机制给予多层面的可行性途径。关于第一部分“新课程标准下文化品格素养的何种内涵”,主要以文献法为辅助媒介,兼顾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文化视角,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从培养世界公民的立场出发,对本文中教材研究下的文化品格素养的要义给予划分。在此相关的文化品格表征研究基础上,对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分别从整体与主题两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较清晰完整地揭示所研究教材主语篇阅读中的文化品格的表征现状与问题,对于积极呼应此次新课程标准颁发实行,指导英语教材的课程理念与学科素养相适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一项基阅读于教材与学科素养下文化品格素养维度的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法与文本分析法。在研究中,此两种方法之间成为互证工具,使本研究更有意义。本论文包括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问题的起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对本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正文部分主要由四大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品格素养价值加以论述;第二章在第一章对文化品格素养划分维度的基础上,详细的从整体和主题两个部分对教材阅读文本的文化品格表征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与英语课程培养目标探析教材中现存的文化品格素养的特点与问题;第三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分别从教材本身建设、教学机制的适应性调整以及阅读教学学业评价三个方面,对所研究的英语阅读教材提出如何使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贯穿于整个英语课程学习的完善机制。第四章主要是此项研究的一些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内容基本涵盖文化品格的表征;第二,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不够全面,呈现向目的语文化方向倾斜的趋势;第三,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呈现方式上略显单一。针对研究结论二和三,本论文建议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为根本出发点,依托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文本内容,改善教学过程,完善课后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以此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警惕性,贯彻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的文化品格素养培养,提出相应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罗丹丹[9](2020)在《基于教材语用分析的高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文中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语用知识学习和语用能力培养在高中英语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依然更多的关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忽略了对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希望培养学生在语境下得体使用英语的能力。本研究希望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如下问题:(1)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用能力培养?(2)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语用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怎样的影响?首先,研究者以语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包含的语用知识;然后,用语用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语用能力水平;接着,以教材中的语用知识为依托开展语用教学;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用学习意识进行了调查。经过实验和分析研究者发现,通过增加文化知识输入;利用语境顺应、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知识分析材料;加强学习环节中的语境建设,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下感知语言;设置培养语用能力的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语言,可以把语用能力培养融入词汇、语篇、听力、口语等教学中。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语用能力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语用能力是一项由推理能力、话语组织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能力,语用能力的总体提高并不意味着各方面的语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对于语用的认识十分片面,他们大多只注意到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的如人的心理状态、身份地位、对话时间场合等对话语的影响。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启示,英语教学应当有培养语用能力的意识;增加从语用角度对语篇或者会话的解读;强调词汇语法等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设置应用语用知识和培养语用能力的课堂活动。

李向勤[10](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二、语用失误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用失误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核心素养
        2.1.2 语言能力
        2.1.3 语用能力
        2.1.4 语用失误
        2.1.5 行动研究
    2.2 语用能力培养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语用能力培养国外研究综述
        2.2.2 语用能力培养国内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文献简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行动研究
        3.3.2 测试法
        3.3.3 问卷调查法
        3.3.4 访谈法
    3.4 研究工具
        3.4.1 语用能力测试卷
        3.4.2 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3.5 研究程序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行动研究报告
    4.1 问题的发现
    4.2 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4.2.1 该班学生语用能力总体现状
        4.2.2 该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具体现状
        4.2.3 造成该班学生语用能力现状的原因
        4.2.3.1 教师因素
        4.2.3.2 学生因素
    4.3 问题的确认
    4.4 行动计划的制定
    4.5 第一轮行动研究
        4.5.1 教学设计
        4.5.2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结果、反思和调整
        4.5.2.1 行动结果
        4.5.2.2 行动反思
        4.5.2.3 行动调整
    4.6 第二轮行动研究
        4.6.1 教学设计
        4.6.2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结果、反思和调整思路
        4.6.2.1 行动结果
        4.6.2.2 行动反思
        4.6.2.3 行动调整的思路
    4.7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对初中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与建议
        5.2.1 对教师的建议
        5.2.2 对学生的建议
    5.3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初中生语用能力测试卷
    附录 Ⅱ 初中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Ⅲ 调查问卷回答情况统计表
    附录 Ⅳ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Ⅴ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词汇衔接模式与英语阅读的研究综述
    一、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语篇衔接的界定
        (二)词汇衔接的界定
        (三)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外研究综述
        (四)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研究综述
    二、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阅读的定义
        (二)英语阅读态度的界定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词汇衔接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
        (一)国外应用研究成果
        (二)国内应用研究成果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
        (一)复现
        (二)搭配
    二、侯易的词汇重复模式
        (一)连接和粘结的重复
        (二)中心句和边缘句
        (三)词汇重复类型
    三、语言输入假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测试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四、实验过程
        (一)词汇衔接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
    五、数据收集过程
        (一)前测数据收集
        (二)中测数据收集
        (三)后测数据收集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分析
        (二)可信度分析
        (三)因子相关性分析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一)前中后三次成绩对比分析
        (二)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三)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三、访谈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
    一、主要发现
    二、词汇衔接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的启示
        (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二)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启示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态度及词汇衔接意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2 阅读理解前测
    附录3 阅读理解中测
    附录4 阅读理解后测
    附录5 访谈提纲
    附录6 访谈转录
    附录7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8 三次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结果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实施
        1.1.2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指导
        1.1.3 小学阶段对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1.4.2 国内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1.4.3 基于《量表》的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1.4.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语用能力
        1.5.2 英语语用能力
        1.5.3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
        1.5.4 语用失误
    1.6 理论基础
        1.6.1 言语行为理论
        1.6.2 会话含意理论
        1.6.3 礼貌原则
        1.6.4 政策实施理论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
    2.1 研究设计和问卷编制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对象
        2.1.3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的编制
    2.2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2.2.1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状况
        2.2.2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一级维度比较分析
        2.2.3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二级维度比较分析
    2.3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差异分析
        2.3.1 不同学校类型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差异分析
        2.3.2 不同性别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差异分析
        2.3.3 同学校类型不同性别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差异分析
        2.3.4 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差异分析
    2.4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失误分析
        2.4.1 语用表达能力(口语)语用失误分析
        2.4.2 语用理解能力(口语)语用失误分析
        2.4.3 语用表达能力(书面)语用失误分析
        2.4.4 语用理解能力(书面)语用失误分析
    2.5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2.5.1 语用教学认同度高,实践率低
        2.5.2 《量表》和语用教学衔接性差
        2.5.3 结合《量表》的语用教学任重道远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影响因素
    3.1 教育部门的因素
        3.1.1 《量表》宣传不到位
        3.1.2 欠缺《量表》学习工作的组织
    3.2 教师因素
        3.2.1 对课程理念把握不清
        3.2.2 缺少基于语用能力量表的学习
        3.2.3 语用知识的缺乏
        3.2.4 语用教学意识薄弱
        3.2.5 语用教学活动形式单一
        3.2.6 语用教学活动忽视学生间个体差异性
    3.3 学生因素
        3.3.1 学生学习习惯的制约
        3.3.2 学生语言知识水平、性格差异的影响
    3.4 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3.4.1 教育评价标准、方式单一
        3.4.2 内容评价关注静态知识、忽视语用能力的监控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提升方略
    4.1 深度推进教育改革
        4.1.1 加强教师语用能力量表学习培训
        4.1.2 鼓励基于《量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4.1.3 改革成果共享
        4.1.4 重视农村学校语用教学和能力测评
    4.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2.1 精准定位自身教学职责
        4.2.2 学习语用能力量表,转变评价观念
        4.2.3 丰富教师自身语用理论基础
        4.2.4 增强语用显性教学
        4.2.5 开展多元教学活动促进语用发展
    4.3 学生自主提升英语语用能力路径
        4.3.1 在情境中感受英语的价值,增加语用信心
        4.3.2 在做中学,促进语用能力提高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1.1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水平较低
        5.1.2 不同学校学生在英语语用能力上存在显着差异
        5.1.3 女生英语语用能力高于男生
        5.1.4 不同学校类型男女生英语语用能力发展状况不同
    5.2 反思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
附录 Ⅱ: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句法象似性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语言学
        二、象似性理论
        三、关联理论
    第二节 象似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象似性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二、象似性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象似性应用于高中语法教学的理据性
    第一节 象似性与任意性
    第二节 高中语法教学分析
        一、英语课程标准
        二、教学对象
    第三节 认知体验象似
    第四节 句法象似性与语法教学
        一、距离象似性
        二、数量象似性
        三、顺序象似性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人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教学实验法
        五、课堂观察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问卷调查分析
        二、后测问卷调查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小结
    第二节 访谈结果分析
        一、访谈内容
        二、分析总结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
第五章 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句法象似性下的语法教学策略
        一、整体认知策略
        二、语言迁移策略
        三、图形-背景策略
        四、语用象似策略
    第二节 教学案例
        一、独立主格结构
        二、倒装句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启示与建议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 句法象似性应用于课堂后问卷调查(二)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后测试卷
    附录五 课堂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
    1.4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文化意识
        2.1.2 跨文化交际能力
        2.1.3 英语词汇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适应理论
        2.2.2 语言迁移理论
    2.3 外语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2.3.1 外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2.3.2 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词汇教学实施
    3.1 词汇教学及文化导入的原则
    3.2 词汇教学中导入的文化知识
    3.3 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4 词汇教学案例(见附录V)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程序
    4.6 数据统计和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5.1 学生测试分析
    5.2 调查问卷分析
    5.3 访谈分析讨论
    5.4 讨论
        5.4.1 实验前测结果讨论
        5.4.2 实验后测结果讨论
        5.4.3 问卷结果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6.2 对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性
        6.3.2 对未来的展望
    6.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英语词汇文化知识测试卷(前测)
附录Ⅱ 英语词汇文化知识测试卷(后测)
附录Ⅲ 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Ⅳ 访谈提纲
附录Ⅴ 词汇教学案例
致谢

(7)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呈现及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
        二、课堂观察
        三、研究步骤
    第五节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不同层次英语教材研究概览
        一、初中层次英语教材
        二、高中层次英语教材
        三、大学层次英语教材
    第三节 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第四节 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语用思考
        一、高中英语教材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高中英语教材语用研究的必要性
        (一)学生语用能力培养问题
        (二)语用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目标
        一、新课程标准中语言交际能力的解读
        二、语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成分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的语用能力观
        一、国外学者的语用能力观
        二、国内学者的语用能力观
    第三节 本研究采用的语用知识分析框架
        一、言语行为知识
        二、社会文化知识
        三、语境知识
        四、语篇知识
第四章 高中英语教材的语用知识呈现
    第一节 教材组成结构
    第二节 高中英语教材的语用知识呈现
        一、教材单元凸显的语用元素
        二、单元主题的语用知识
        三、功能项目的语用意义
        四、写作部分的语用能力培养
        五、课文注释的语用知识
        六、单词和词块的语用训练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高中英语语用教学课例分析
    第一节 阅读教学案例
        一、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
        二、阅读教学案例的语用分析
        三、语用教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二节 以读促写教学案例
        一、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
        二、以读促写教学案例的语用分析
        三、语用教学视野下的写作教学设计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4 的目录
    附录 2: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的第一单元阅读部分(参见第2和3页)
    附录 3: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的第三单元读写课程(参见第17、18、19 页)

(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品格素养价值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品格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素养的要义
        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素养的构成
    (二)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达到文化理解
    (三)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形成文化自信
    (四)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实现文化提升
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文化品格表征
    (一)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文化品格分布
        1.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培养内容的整体分析
        2.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培养内容的主题式呈现与分析
    (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特征
        1.所蕴含文化品格素养内容的价值多元化
        2.所蕴含文化品格素养内容的世界性
        3.文化感召彰显文化育人价值
    (三)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内容的文化性缺失
        1.跨文化意识体现不够
        2.母语文化的品格特征不明显
        3.本土文化意识还应加强
三、文化品格素养培养导向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调适
    (一)阅读前(PRE-READING)——依托文本,实现文化延伸的阅读教学策略
        1.以交融性为取向,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加工选择
        2.以直观性为侧重,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引导呈现
        3.以递进性为导向,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主题设计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完善阅读教学机制,促进文化升华的阅读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中文化互生的教学模式建构
        2.阅读教学中文化境遇创生的教学方法选择
        3.阅读教学中文化意义产生导向的教学设计
    (三)阅读后(POST-READING)——辅以阅读教学评价,巩固文化习得的阅读教学策略
        1.基于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学业评价的标准制定
        2.基于跨文化要素的阅读教学评价内容选择
        3.基于多元文化价值核心的阅读教学评价方式运用
四、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教材语用分析的高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合作原则
    2.2 礼貌原则
    2.3 交际原则
    2.4 语境顺应
    2.5 语用能力相关概念
        2.5.1 语用能力的定义
        2.5.2 语用能力的构成要素
        2.5.3 语用能力测试
第3章 文献综述
    3.1 语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3.1.1 国外语用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3.1.2 国内语用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3.2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相关研究
第4章 高中英语教材相关的语用分析
    4.1 教材基本概述
    4.2 合作原则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4.3 礼貌原则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4.4 交际原则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4.5 语境顺应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第5章 高中英语课堂中语用能力培养研究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问题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工具
        5.4.1 调查问卷
        5.4.2 访谈
    5.5 研究过程
        5.5.1 学生语用能力前测
        5.5.2 教学内容
        5.5.3 教学设计
        5.5.4 学生语用能力后测
        5.5.5 学生访谈
    5.6 教学实例
第6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6.1 语用能力前后测分析
        6.1.1 学生语用能力前测分析
        6.1.2 学生语用能力后测分析
    6.2 访谈分析
    6.3 综合分析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教学启示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学设计及反思
附录2 英语语用能力测试
附录3 访谈记录
致谢

(10)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价值
        1.3.2 理论价值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2.1.2 英语演讲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2.4.4 项目学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3.4.1 总体思路
        3.4.2 .实施步骤
        3.4.3 研究过程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5.1 数据收集
        3.5.2 数据分析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4.1.1 问题的确立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4.2.1 制定行动计划
        4.2.2 实施行动研究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4.3.1 研究过程总结
        4.3.2 行动研究结果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5.1.1 问题的确立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5.2.1 制定行动计划
        5.2.2 实施行动研究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5.3.1 研究过程总结
        5.3.2 行动研究结果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6.1.1 问题的确立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6.2.1 制定行动计划
        6.2.2 实施行动研究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6.3.1 研究过程总结
        6.3.2 行动研究结果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7.1.1 测试数据
        7.1.2 问卷调查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7.1.5 访谈
    7.2 研究反思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7.3 研究结论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7.6 研究展望
    7.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语用失误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教师语用意识调查研究[D]. 高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磷珂.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闫月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D]. 杨婷.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句法象似性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D]. 刘依芳.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6]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 朱秀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呈现及教学案例研究[D]. 周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D]. 洪诗莹.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教材语用分析的高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D]. 罗丹丹. 西南大学, 2020(01)
  • [10]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高中英语教学的语用错误及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