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市热浪再起

海外上市热浪再起

一、海外上市热浪又起(论文文献综述)

徐铭辰[1](2012)在《新能源时代:中国如何应对挑战?》文中指出能源革命新时代2012年,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高温不退",再掀热浪。1月的达沃斯论坛各国强调新能源对于推动世界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6月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再次聚焦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增长。6月18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集中讨论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的发展。面对全球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的困境,全球已然展开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各国竞相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就我国而言,新能源已从前几年的概念炒作阶段全面进军商用领域,

余黎[2](2006)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首发上市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5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大规模融入世界经济,并在世界经济中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否认又不可阻挡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趋势,为全世界所瞩目、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作为新经济企业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新经济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它有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运行规则,新的投资运作模式,需要新的金融制度支撑。于是,创业投资、二板市场应蕴而生,成为新经济的金融支持系统,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不但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更承担巨大的风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一直以来,我的导师悉心指导学长们致力于探索新经济下,创业投资、二板市场和创业投资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多方位、不断推进式的研究。陈方中(2002)在毕业论文中从网络经济学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出发,得出决定网络经济与金融支持系统结合的是网络经济的经济学性质这样的结论。进而分析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机制的产生、发展过程,并结合案例说明了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的运作过程。郑晓珍(2003)探讨新经济规律与战略投资的关系,介绍新经济背景下战略投资者的基本策略战略和运作程序。吕临华(2003)重点关注二板市场微观制度研究,比较不同海外上市制度和交易制度的优缺点,并结合新经济企业特点,提出我国发展二板市场制度方面的建议。郑荷芬(2004)从金融创新和新经济的角度对创业资本的产生与成长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新经济与创业资本的关系,着眼于创业资本的制度创新与绩效评价。作为整个系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从新经济企业的角度,结合创业投资、二板市场和创业投资者的特点,将重点放在我国科技性中小企业海内外二板市场首发上市的策略研究。由于通过资本市场IPO具有相当强的实际操作性,所以本文的研究秉承“研究致用”的原则,试图在操作层面给出及时的分析建议,这其中包括宏观的政策和微观的治理的建议,希望实效性的研究能对IPO的实践产生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角度对我国企业海内外证券市场首发上市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展开研究。引出核心主题是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首发上市策略选择。同时,将组成这一核心主题的上市地点、上

郑轶楠[3](2004)在《海外上市热浪又起》文中提出2003年12月8日,携程旅行网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共发行420万股美国存股凭证,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第一天股价就上涨了89%,收报于33.94美元,几乎翻番。仅仅过了10天,12月17日,慧聪国际资讯公司正式登陆香港创业板上市,股票名称为慧聪国际,交易代号为8292,发行价为1.09港元。据悉,慧聪国际本次上市将配售1亿股全新股份,接近岁末的寒冷让网络股上市的热潮一扫而光,这让人想起了互联网公司股票热潮时的风光日子。有消息说,盛大、腾讯在2004年第二季度前上市;2004下半年,阿里巴巴、TOM 的无线业务很可能相继上市。

张敏[4](2003)在《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兵团的挑战,而进行战略性的产业整合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将会以并购的形式大规模地展开。在入世的推动下,国内并购市场环境日益宽松,法律环境日益完善,政府和企业对并购重组意愿强烈,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们是在相当幼稚的并购水平上与跨国企业面对面较量。因此,研究并购现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深入分析入世后我国企业并购的环境变化,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我国企业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全面介绍本文,阐明了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简单介绍了并购的概念,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对并购作了分类,分别就并购产生的外因和内因,以及并购双方企业各自不同的动机出发分析了一般企业并购的动因;接着,以美国企业的并购发展为典型,回顾了国外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几年国外企业并购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了借鉴国外企业并购成功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并购之路。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简单回顾了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加入WTO一年多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变化。依次对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目前的三大并购主体,四种常用并购形式,五大并购特点,七大并购动向和四大并购趋势;然后,分别就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行为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特别对当前并购的两个热点问题——涉外并购(包括外资并购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以及企业并购后全面整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重点介绍外资并购的发展历程,并就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于绍良,刘健,刘东凯,何广怀[5](2002)在《发展,使中国人越来越自信》文中提出新华社北京电(记者于绍良 刘健)今年夏天的韩日世界杯上,许多球迷带着多姿多彩的假发在看台上载歌载舞。“这些‘头上的时装’有一多半是我们厂生产的。”河南省许昌市私营企业瑞贝卡公司经理郑有全自豪地

吴进良[6](2000)在《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并购自从8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便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企业并购的实践,企业并购的迅速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了严重挑战。目前的企业并购理论都是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和交易费用论基础上的,它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解决我国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问题是企业并购实践的客观需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紧迫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我国改革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渡时期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作为研究课题,选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是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未曾有过的,有其特殊性和阶段性,如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导致的政府行为如何界定,产权转让收入如何处置,被并购企业职工如何安置等。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企业并购就难以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将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可见,选择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为八章和一个附录共九个部分。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对企业并购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对西方的企业并购理论作了简要介绍。西方企业并购的两大动因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竞争压力的结果。企业并购效应首先是经济协同效应,它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和人力资源协同效应,其次是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再次是市场份额效应,最后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正是因为企业并购有如此多的好处,西方的企业并购高潮才一波接一波不断。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我国企业并购的兴起,既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企业并购经历了从单纯的政府甩包袱消灭亏损企业到企业为了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主动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通过并购、重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关系表现为:“全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多层次代理的产权结构模式,<WP=3>这种产权结构安排,造成了企业产权的条块分割,使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变得模糊不清和混乱,既构成了企业并购的体制障碍,又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产权结构的重组和治理结构的重塑,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职能分开。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我国企业的并购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的行政范围,政府对企业并购能否实现起决定作用。各级政府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的并购必然引起与此相关的各方面利益发生改变,这势必造成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许多经济和非经济的因素被掺杂到企业并购中来,使企业并购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并购成本非常高,同时,也造成了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矛盾冲突。政府职能的二重性,使政府在行使管理者职能和行使资产所有者职能时容易产生混淆和职能的重叠,导致了政企无法分开。政府职能的混淆使企业并购行为行政化而非经济化。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应发挥规划作用、规范作用和协调作用。政府的资产所有者职能应分离出来,政府只管政府的事,即只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企业并购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何的企业并购都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并购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其次是法律的支持与保护。目前既需要建立统一的企业并购法律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最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普遍化、社会化、规范化。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能否高效率除政府的影响外,对其影响较大的还有并购的中介机构。并购中介的作用长期被西方并购理论和我国并购实践所忽视。成熟的企业并购需要成熟的中介服务,缺少并购中介的并购市场是不健全的。企业并购运作的实践表明必须尽快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它包括:投资银行、并购顾问公司、并购经纪人、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主流。各国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一致是跨国并购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外资投入少量资本并购和控制我国国有企业,并在境外上市,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必须加强利用外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的跨国?

二、海外上市热浪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外上市热浪又起(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首发上市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导言
    1.1 背景材料
    1.2 论题的选择
2.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首发(IPO)市场现状
    2.1 国内IPO市场发展状况和问题分析
    2.2 海外IPO市场发展状况和问题分析
    2.3 我国企业海内、海外IPO市场发展现状比较
    2.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热潮的动因分析
3.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首发(IPO)上市的策略选择
    3.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的资本市场选择策略
    3.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的上市时机选择策略
    3.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的上市中介选择策略
    3.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的股票定价策略
4.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IPO的风险管理
    4.1 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的风险分析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的风险管理
    4.3 对我国政府发展创业板市场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附录2:中小企业板新股发行(IPO)情况统计

(4)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并购简述
    2.1 并购的概念
    2.2 并购的类型
    2.3 并购的动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企业并购启示
    3.1 国外企业并购发展的历史进程
    3.2 国外企业并购新特点、新趋势
    3.3 国外企业并购对中国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综合分析
    4.1 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历史演变
    4.2 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现状
    4.3 中国企业并购的主体和并购方式
    4.4 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意义
    4.5 中国企业并购的特点
    4.6 中国企业并购动向与趋势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企业并购问题与对策
    5.1 中国企业并购存在问题
    5.2 热点问题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1. 企业并购的定义
        1.1 国际通用的兼并与收购概念
        1.2 我国对兼并与收购概念的定义与理解
        1.3 本文对并购的定义
    2. 西方企业并购的发展
    3.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
        3.1 企业并购的动因
        3.2 并购的效应
    4.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风险
        4.1 并购的交易成本
        4.2 并购的风险
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1. 中国企业并购的背景
        1.1 理论背景
        1.2 社会经济背景
    2. 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动因及特点
    3. 企业并购在我国改革中的作用
    4. 目前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地位
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1.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构成并购的体制障碍
        1.1 多层次代理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
        1.2 对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理论纷争
        1.3 对解决并购中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制度建议
    2. 国有企业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3. 企业并购中产权主体结构落差的问题
    4. 企业并购中的产权体系残缺
        4.1 我国企业并购的产权体系残缺
        4.2 国内现存的产权交易机构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1. 目前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2. 并购中政府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
        2.1 国有企业并购中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2.2 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负效应
    3. 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与职能
    4. 正确行使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职能的措施
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1. 政策问题
        1.1 财税政策
        1.2 金融政策
        1.3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
    2. 法律体系
        2.1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
        2.2 我国并购的法律现状
        2.3 构建我国的并购法律环境
        2.4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服务
    3. 社会保障
        3.1 社会保障体系
        3.2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3.3 企业并购中人员安置问题
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1. 并购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2. 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
        2.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
        2.2 并购顾问公司
        2.3 并购经纪人
        2.4 商业银行
        2.5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1. 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
        1.1 跨国并购产生的原因
        1.2 跨国并购的发展
    2. 跨国并购的利弊
        2.1 跨国并购的有利因素
        2.2 跨国并购的不利因素
        2.3 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3.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
        3.1 外资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3.2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特点
        3.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4.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4.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4.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未来
第八章 当前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1. 当前我国各种并购模式的利弊分析和经验教训
        1.1 目前我国的并购模式
        1.2 多种并购模式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1.3 我国企业并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2.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环境分析
        2.2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障碍
        2.3 我国企业并购应遵循的原则
        2.4 我国企业搞好并购的对策分析
附录Ⅰ:并购案例
    案例一:多种形式的并购──赛格模式
    案例二:反向收购、并购后的运营──万向模式
    案例三:并购动因、程序、并购后的整合、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案例四:跨地区收购──中集模式
    案例五:并购动机、中介作用、并购后的整合
    案例六:并购动机、并购后的整合──君安投资
    案例七:收购动机、收购对象的选择、收购后的整合的反例
    案例八:强弱联合──常柴模式
    案例九:跨国并购──柯达公司购并中国感光行业案例分析
    案例十:并购的社会环境
附录Ⅱ: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海外上市热浪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能源时代:中国如何应对挑战?[J]. 徐铭辰. 新产经, 2012(09)
  • [2]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内外首发上市策略研究[D]. 余黎. 浙江大学, 2006(06)
  • [3]海外上市热浪又起[J]. 郑轶楠. 中国证券期货, 2004(01)
  • [4]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D]. 张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1)
  • [5]发展,使中国人越来越自信[N]. 于绍良,刘健,刘东凯,何广怀. 新华每日电讯, 2002
  • [6]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 吴进良. 西南财经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海外上市热浪再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