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研究中的难题

人体研究中的难题

一、人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薛冉[1](2020)在《古言今意—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声乐演唱的情理导构》文中指出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孔子是坚持以“仁”的音乐精神核心,倡导“文质彬彬”、“和”的音乐审美态度,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标准,和“尽善尽美、移风易俗”的音乐审美功能。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探究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与建构的作用。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来研究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解读孔子“文质彬彬”的音乐美学思想,然后与声乐演唱中的技术和艺术相对应,提出“文质彬彬”、技艺相融的声乐演唱基本原则。第二部分,首先对这一观点进行史学解读,然后与声乐表演中的声音与情感尺度相对应,并提出在声乐表演中,声音与情感表现才是表演与审美的最高境界。第三部分,首先,通过深度阐释孔子着名的哲学思想——“移风易俗、尽善尽美”,将此哲学美学思想引用到声乐艺术的功能价值方面来讨论,对声乐艺术的审美主旨与实用功能进行全面理解,并上升到“美善”关系上来分析把握声乐艺术的功能意义。通过对于孔子的这些音乐美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本人在声乐艺术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一些启发和体验、自身的演唱和学习的经历通过实例来展现与解读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当代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和难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使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能够与现代的声乐演唱技巧找到一个有机的契合点,从而焕发出一种新的理论维度和新的理论视角。对于当代声乐学习演唱实践,产生一种新的规范的意义。

叶长红[2](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郝晓茹[3](2019)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在的包含了对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思想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对于新时代我国的精神需要的问题,马克思的精神需要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的精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从经典着作的角度对之进行思想的追根溯源,虽然马克思在其着作中没有系统的论述,但是人的精神需要的思想散见于马克思的着作的各个时期,所以有必要对之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根据马克思对人的精神需要思想的散见的论述,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伦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发展需要三种精神需要,有助于我们针对性地进行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的思想。首先,根据人的本质的特点,将人的需要概括为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并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马克思的人的精神需要的起点——“现实的个人”、人的发展的动力、实践进行了阐述。再次,分析人的精神需要的结构。最后,总结了人的精神需要发展的价值指向,并结合现阶段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分析。

宿大伟[4](2019)在《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的问题一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这个看似浅显却又深奥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古今中外苦苦求索的众多学者、文人。同理,关涉到教育中“人”的讨论,也是教育学界学术同仁感到困惑而又绕不开的话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伴随着“人学”研究的兴起,教育中“人”的话题也变得日益活跃起来。教育人学作为一项全新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业已进入诸多学者的研究视线,构建教育人学理论的有益尝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现有的教育人学理论却略显不足,既没有自足的教育人学理论,也没有对教育人学的概念予以清晰界定,更不能给教育人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由是,应进行教育人学的深入研究,但更为关键的是找到建构教育人学理论的着力点。本文拟从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人学思想出发,尝试构建一个教育人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并进行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还运用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比较与国内分析相结合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尝试建构一个教育人学的理论范式,系统阐述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建构教育人学的具体过程,以充实教育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从逻辑上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共七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的背景和教育人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绪论对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情况,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对本文论述的“教育人学”概念进行了界定。教育人学作为一项不可回避的课题,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如何进行教育人学理论探究,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从“人学”研究出发。“人学”与教育人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因此,本文对国内外“人学”的发展,从起源、内容、理论方面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为教育人学研究进行必要的奠基。其次,对康德人学思想三大批判论述基本梳理。对康德人学思想相关的《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实践理性批判》(道德理论)、《判断力批判》(目的论)论述进行必要阐释,以紧扣论文的主题: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再次,从现有的教育人学研究挖掘资源。对教育人学研究现状,从起源、内容、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廓清,为康德视角下教育人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借鉴。第二部分(第一章)是对教育人学本体之思的概述。其目的是找到教育人学的立论根基,为教育人学研究找到支点。本章以教育人学的逻辑进路为出发点,明晰了教育人学有两个进路:一个进路来源于“人学”,另一个进路来源于对“人”的哲学思考。随后,对康德人学思想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分析康德思想的特点,它既是“人学”又是对“人”的哲学思考。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身立法”、人是“知、情、意”之人的人学思想内容,是康德思想知识论、道德理论、目的论的高度概括。康德人学思想的这些内容成为教育人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所以,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的教育人学就由知识论、道德理论、目的论构成。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实践理性批判》(道德理论)和《判断力批判》(目的论)建构了教育人学。该部分对康德知识论、道德理论和目的论进行了必要的逻辑梳理,并以此为蓝本进行了教育人学知识论、道德理论和目的论的建构,分为三个标题:教育人学知识论的统整、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建构、教育人学目的论的审思。在教育人学知识论建构中,主要聚焦康德知识论“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进而论证了教育人学知识生成路径,一是教育人学知识具有“生成性”特征,二是教育人学知识具有“潜在性”特征。在教育人学道德理论建构中,主要抓住康德德育论主旨及“理性”、“自由”、“道德律”、“至善”、“人是目的”等几个概念,深刻分析了康德道德思想的逻辑性、内在性、自律性、形式性等特征,提出了教育人学道德论的几个实施路径:1.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德育应处于核心而非在边缘;2.“自由”、“理性”、“道德律”的贯通:德育是内在提升而非外在强制;3.追求“至善”:德育是自我修行而不是知识化灌输;4.“理性本身是目的”:人是目的而不能当手段。在教育人学目的论审思中,主要以康德“内在目的论”为向度,提出了教育人学要坚持内在目的论,并具体阐释了教育人学持守内在目的途径。第四部分(第五章、结论)对教育人学作了一个理论总结。第五章以“教育人学的理论弥合”为主题,具体阐述了康德虽然是理性主义,亦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的“意志在自然概念下形成自然意志,在自由概念下形成自由意志”为总根源,论述了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野。但是康德论述“人”是以“完整的人”为目的。所以,教育人学应进行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的整合。这也是完善康德“人是目的”之哲学宗旨。结论,主要对整个论文的建构思路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胡云皓[5](2019)在《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人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幸福问题从来都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立足于当代中国,对幸福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既是迫切的理论任务,也是重要的实践要求。目前学术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幸福问题和马克思幸福观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国外学者侧重于从异化理论角度对马克思幸福观进行探讨,国内学者侧重于从伦理学、社会学与政治学等角度考察,而从马克思人学视野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所以,在马克思人学的理论层面,运用文本解读、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内涵,揭示其当代价值,有助于推进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工作。论文包括四个部分,即绪论、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过程、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幸福观的本质内涵与辩证本性、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幸福观在此不是指马克思对其本人生活状态的主观感受与价值评价,而是指从马克思的理论立场出发对于幸福问题的系统回答。西方思想史中的诸多思想家对人与幸福的理解,是马克思幸福观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人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构建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幸福观是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其个人的特殊社会经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并在他不同时期的经典文本中有所具体展现。幸福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马克思幸福观在本质上是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在马克思看来,幸福是指现实的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因自身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和状态,其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辩证统一,核心内容是指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以满足,实现条件是不断摆脱异化、争取自由解放。马克思幸福观具有浓重的人学属性与辩证特征,蕴含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境界提升的统一、劳动主体创造价值与满足主体多元需要的统一、社会成员的个人幸福与社会集体的普遍幸福的统一等方面。在社会生活领域中,马克思幸福观有助于引导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确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摆脱生存困境;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层面,它要求治国理政要以人民幸福为核心目标,在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幸福需要。

徐东[6](2019)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内在统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诞生伊始,对自身的探索就从未停止。从古至今的哲学家,都垂青于人的研究。从自然物质组成的人,到人是客观或主观精神的附属物,再到现实的、感性活动中的人,整个人学史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虽然关于人的学说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但是,相较于人是物质和人是精神、意念而言,真正对人作出现实性理解的当属马克思。他将人从物质和虚幻的状态下抽离出来,成为实实在在的、感性的、从事社会性活动的个人,是他赋予了人真正的意义。马克思有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远大志向,他在早期文章《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以下均称《辩论》)中就开始关注到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他初次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以下均称《评‘社会改革’一文》)中提出人的实质问题;他还在一系列的文章中揭示人的真正本质问题,他系统地阐述了对人的理解,并赋予人最现实的意义。随着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随之发生转变,历经从抽象理解到科学规定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有人的最高本质、类本质、实践——社会性本质等三种规定,此三种规定虽是以不同的标准对人进行的区分,却存在内在统一性。同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之间,既有横向的包容关系(单向包容),也有纵向的递进关系,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主要经历了从抽象思辨到感性具体,由抽象性的人到现实具体的人的纠偏过程,并在不断纠偏过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逐渐趋于统一,最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社会的人。本文意在厘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间的内在联系,从事实和逻辑两方面把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意在从宏观上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内在统一。

李飞[7](2018)在《马克思个体思想初探》文中认为自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以来,人的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人学就正式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题。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个体是人的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存在形式,个体有区别于群体、人类共同体的独特性存在意义。因此,个体思想的研究是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关于个体思想的论述主要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手稿》、《提纲》、《形态》、《宣言》)等文本中。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文本中的个体思想进行分析,进而对马克思关于个体思想的核心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重点考察马克思关于个体的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思想,以及个体的解放问题,从而为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个体”或者说“个人”,是马克思着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马克思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有关个体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来展开自己有关个体思想的论述的。马克思的个体思想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基础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的第一部分,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阐释马克思个体的内涵及特征。首先,梳理马克思在《手稿》与《形态》中关于现实性的论述,主要从个体与生俱来的自然性、个体存在区别于社会的否定性和个体生活的物质性三个方面说明现实性之所指。其次,本文从《手稿》到《提纲》从个体所处的社会和个体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维度,来探索个体的社会特性。再次,个体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个体不是先验性的存在,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还从个体形成、个体存在和个体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马克思个体思想的历史性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存在的实践性维度来谈马克思的个体思想。马克思所谈的是有现实生活的个体,也是实践的个体,实践是个体的存在方式,也是个体的本质。实践视角是马克思个体思想的重要维度。第三部分,讨论马克思个体思想的旨归。马克思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在个体实践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的实践。改变世界的目的是为了人,最终是为了每一个人,即马克思的个体思想的最终指向是个体的解放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个体思想的理论价值。从马克思的个体思想出发,来更好的把握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即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从马克思个体思想从发,来看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也由此来思考几种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最后,从马克思个体思想出发,来审视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个体思想。

孟楠[8](2017)在《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和实现这样宏伟而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强大崛起,教育振兴,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事。搞好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对大学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方向的校准、目标的确立、模式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决定大学前途与命运,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文化实力,更标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立德树人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首先是基于依据更科学更权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学理上确保研究的价值方向;其次是基于大学过往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学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传统教育中就一直被取“仕”思想惯性束缚;建国后形势的胁迫、政治及政治运动对大学教育的异化;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和学校,育人被冷落,树人被遮蔽,人被“工具”异化,道德不仅丧失了崇高,而且也失去了根基。最后,基于国家崛起对有德性有理想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业难以为继。立足人学视域、研究问题,力求大学教育回到它的原点——人,回归它的本真——育人,完成根本任务——树人,这是本研究的核心价值追求。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从文化切入,依据和思路是,首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它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越,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抵制技术理性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冷漠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积极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依据文化的逻辑,会超越各种认知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对于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价值、当代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对策的提出,都具有方法论的作用。为此,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成果、发展脉络梳理开始,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现实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思路和框架。前后两大部分。前四章紧紧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人学中的主要观点,将视角放在了指向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公民等领域,从立德的范畴论域和树人的内在本质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确立了大学立德树人生命文化、德育文化和智育文化等主体要素,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体美诸方面。人学的指向和文化的视角,保证了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何为立德、何为树人以及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后半部分,围绕大学“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论述。文化的视角,使“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研究,超越了过去技术性、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的层面,透过具体对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策略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面去挖掘。为此,确定了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共三章的内容。精神文化中包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宗旨,并从人学和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学理上的依据,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举措和技术方案的层面。制度文化在分析大学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基础上,超越了一般制度制定、制度范围、结构和实施等范畴,重点论述了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从制度的价值追求、作用功效、管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及大学章程等层面,回答了大学制度及制度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方向把握、体系和能力提高与完善等问题。大学物质文化一章,依据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在界定范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物质文化中怎样立德树人的主要文化要素进行论述,明确了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环境技术文化的内涵、统领的理念、价值追求、建设方向、建构策略、基本路径,突出强调了服务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侧重阐述了实施中资源的统筹、协同、整合,尤其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及对大学物质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族复兴依靠大学造就培养有道德能创新的一代新人;新人造就要“以文化人”,德在文化濡养中而立,人在化人环境中而树!

韩笑[9](2017)在《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简明教程”)是一部经由联共(布)中央审查、斯大林亲自主持编写的苏共党史教科书,全书“以列宁和斯大林的革命实践活动为主线”,全面总结联共(布)55年间(1883年—1937年)在建党、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基本经验,1938年10月该书在苏联正式出版发行后迅速传入我国,以其“有史有论、以论为主、文字简明、利于普及”的文本特点,成为延安时期和建国初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点书目,并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建国初期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共在继延安时期后在全党掀起了学习《简明教程》的第二次高潮,其中以高校党校的学习尤为突出。本文正是以建国初期为宏观历史背景,以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活动为主线,并运用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法、历史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试图对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活动做一系列考察并深刻揭示其对我国当前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刻影响和经验启示。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论文的写作缘起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基本研究思路、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通过对建国初期我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崇苏思潮”的形成、中共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中共党组织建设的新变化等的论述深刻揭示出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从中共领导人对《简明教程》的高度评价和推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延安时期中共学习《简明教程》的经验教训和《简明教程》文本及其学习辅助资料的出版发行等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出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原因和条件;第四部分从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教学规定、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师资培训和业余党校的学习概况等方面详细介绍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具体情况;第五部分从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后的学习风气,广大教员和学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状况的变化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方法论认识的变化等方面揭示出建国初期我国高校党校开展学习《简明教程》的活动实效;第六部分从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理论学习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效的方法论要求、形成“知行合一”的理论教育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等方面深刻揭示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对当前我国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活动的经验启示。

邱萌萌[10](2016)在《吕祖《道德经释义》中的内丹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德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丰富和卓有成效的。本文的选题,建立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吕祖秘注《道德经释义》中的内丹思想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和深化,因而构成了现有的格局和内容。本文着重文本解读,结合理性思辨,吸收已有成果,进行深入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吕祖《道德经释义》蕴含的内丹思想,结合道教内丹学,进行初步而细致的探讨。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以及简述道教内丹学的思想来源及基本建构。第二部分从吕祖《道德经》中内丹思想的学术背景涉及到的道教内丹学与入手,分析其内在联系。这一部分将会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从吕祖秘注《道德经释义》中所蕴含的道凝万物的思想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将从其顺逆本体论来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解剖,分析吕祖《道德经释义》中的内丹思想的内涵。这一部分将会分成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首先从炼丹的必备三要素之药炉火进行分析炼丹的要素,其次从吕祖《道德经释义》的炼丹之术即取坎填离来进行分析说明炼丹的方法,最后从炼丹的步骤即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四个步骤来阐述修炼内丹的步骤过程。第四部分在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来分析吕祖秘注《道德经释义》中的现代价值。以道教内丹学为视角,在钟吕内丹学的内丹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探讨吕祖《道德经释义》的内丹思想内涵及当代价值。

二、人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古言今意—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声乐演唱的情理导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文题释义
    (二)论述逻辑与基本内容
    (三)学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文质彬彬”——声乐演唱中的技、艺关系
    (一)文质彬彬”的史学解读与美学释义
    (二)“文质彬彬”在声乐演唱中的对应理解
        1.“质”对应形式与技术性
        2.“文”对应内容与艺术性
        3.“文”、“质”相合,技艺相融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尺度
    (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史学解读与美学释义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声乐演唱中的对应理解
        1.投情、移情之情由心生
        2.理性、理智之理循法度
        3.入情入理,自有其妙
三、“尽善尽美”、“移风易俗”——声乐演唱的审美性与社会功能性
    (一)声乐演唱的审美主旨
    (二)声乐演唱的社会功能
        1.认识功能
        2.教化功能
        3.治疗功能
        4.激励功能
        5.娱乐功能
    (三)以美通善,美善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3)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内容、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内容
        1.3.2 方法
        1.3.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的需要思想中的人的精神需要
    2.1 马克思的需要思想的概述
        2.1.1 需要是人的本质
        2.1.2 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2.2 马克思精神需要的概念及其内涵
        2.2.1 马克思精神需要的概念
        2.2.2 马克思精神需要的内涵
    2.3 精神需要在马克思需要思想中的地位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思想的实践存在论基础
    3.1 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的精神需要
        3.1.1 马克思的人的精神需要不是抽象的人的精神需要
        3.1.2 马克思认为人的精神需要是“现实的个人”的精神需要
    3.2 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3.2.1 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的驱动力
        3.2.2 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3.2.3 需要是推动人的发展的强大力量
    3.3 走出德国观念论,将精神需要奠基于人的实践
        3.3.1 黑格尔的思辨的精神需要
        3.3.2 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论
        3.3.3 马克思的精神需要以实践为存在论基础
第四章 人的精神需要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构建
    4.1 精神需要的主要内容
        4.1.1 伦理需要
        4.1.2 审美需要
        4.1.3 自我发展需要
    4.2 精神需要的特征
        4.2.1 精神需要具有独立性
        4.2.2 精神需要具有实践性
        4.2.3 精神需要具有发展性
    4.3 精神需要的作用
        4.3.1 精神需要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
        4.3.2 精神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素
        4.3.3 人类的发展依赖于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思想的价值指向
    5.1 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内容
        5.1.1 人的精神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异化”
        5.1.2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精神需要的发展状况
        5.1.3 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2 现阶段人的精神需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5.2.1 精神需要物质化的问题
        5.2.2 价值观取向的问题
        5.2.3 隐私的保护问题
    5.3 当代人的精神需要的实现路径
        5.3.1 加强发展生产力,树立正确的精神需要观
        5.3.2 加强文化自信,树立人的正确的价值观
        5.3.3 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人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关于康德人学思想:“三大批判”的研究
        (三)教育人学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三、概念界定
        (一)人学
        (二)教育人学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人学的本体之思
    第一节 教育人学的本体追问
    第二节 教育人学的逻辑进路
        一、人学之形成
        二、源于“人学”的教育人学
        三、源于“人”之哲思的教育人学
    第三节 康德人学本体论
        一、西方“人”学思想的自然延续
        二、康德人学思想
    第四节 教育人学的本体论架构
        一、教育人学本体论之源——康德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三大批判”
第二章 教育人学知识论统整
    第一节 教育人学知识论追问
    第二节 康德知识论与教育人学
        一、康德知识论
        二、教育人学知识论之源——康德知识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知识论的建构路径
        一、教育人学知识论的基础——“先天综合判断”
        二、教育人学知识论的逻辑路径——“知性范畴”与“感性经验”
第三章 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建构
    第一节 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追问
        一、道德——人类需要
        二、道德“育人”——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道德理论——教育人学的选择
    第二节 康德道德论与教育人学
        一、康德道德论
        二、教育人学道德理论之源——康德道德理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道德理论的实现路径
        一、德育应处于核心而非在边缘
        二、德育乃内在提升而非外在强制
        三、德育乃自我修行而非知识化灌输
        四、人是目的而不能当手段
第四章 教育人学目的论的审思
    第一节 教育人学目的论的追问
    第二节 康德目的论
        一、目的论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人是目的”的逻辑论证过程
        三、内在目的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内在目的论的实现路径
        一、前提基础——充分理解“人”的内涵
        二、终极追求——培养人、完善人、丰富人
        三、现实依托——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四、必然要求——教育外在目的论批判
    第四节 内在目的论的深化——“实践论”
        一、“实践论”是内在目的论的继承和发扬
        二、“实践论”孕育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三、“实践论”中人的生成性特征催生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四、“实践论”自身的建构性特征滋育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第五章 教育人学的理论弥合
    第一节 康德人学思想之深度挖掘
    第二节 康德意志两重说: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滥觞
    第三节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教育哲学之偏颇
        一、理性主义教育
        二、非理性主义教育
    第四节 正反合的逻辑必然要求: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的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英文期刊及着作
    二、中文期刊
    三、中文书籍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总结
    1.3 研究目的和基本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过程
    2.1 西方思想史中的幸福思想为马克思幸福观提供思想资源
        2.1.1 西方感性主义强调幸福是人的感性欲望的满足
        2.1.2 西方理性主义主张幸福应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理性的完满
        2.1.3 神学超验主义认为幸福只能来自于至善恒善的上帝
        2.1.4 空想社会主义指明人的幸福必然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2.2 马克思幸福观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2.2.1 马克思幸福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2.2.2 马克思的个人生活经历对其幸福思想的影响
        2.2.3 马克思不同时期的经典着作中幸福思想的演变概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幸福观本质内涵与辩证本性
    3.1 马克思幸福观的人学意蕴
        3.1.1 马克思考察幸福的人学立场和基本观点
        3.1.2 马克思考察幸福的人学方法论原则
    3.2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幸福观基本内涵
        3.2.1 马克思幸福范畴的本质内涵
        3.2.2 幸福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辩证统一
        3.2.3 幸福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得以满足
        3.2.4 幸福的必要条件是摆脱异化与争取自由解放
        3.2.5 幸福的实现方式是人追求和谐的生存发展状态的实践活动
    3.3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幸福观的辩证属性
        3.3.1 人的物质生活富足与精神境界提升的统一
        3.3.2 劳动主体创造价值与满足主体多元需要的统一
        3.3.3 社会成员的个人幸福与社会集体的普遍幸福的统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4.1 当代中国人若干幸福问题的人学分析
        4.1.1 当代中国人的幸福困惑
        4.1.2 当代中国人幸福观出现偏差的原因探析
    4.2 马克思幸福观与当代中国人的幸福追求
        4.2.1 引导人的价值追求
        4.2.2 确立合理的生活方式
        4.2.3 摆脱人的生存困境
    4.3 马克思幸福观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
        4.3.1 在追求人民幸福中推进现代化建设
        4.3.2 以满足人民幸福需要为目标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内在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人的理解
    (一)德国古典哲学以前对人及其本质的理解
    (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对人的理解
二、马克思的哲学转向
    (一)颠倒被颠倒的哲学
    (二)哲学关注世界的方式的转变
    (三)马克思对抽象的人的本质的批判
三、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辨定
    (一)人与神之辨: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二)人与物之辨:人的类本质
    (三)人与人之辨:人的实践——社会性本质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内在联系
    (一)人的本质规定之间的横向关系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的纠偏
    (三)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规定
    (四)马克思对各种错误人性论的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马克思个体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来源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论个体的内涵与特征
    (一)个体的内涵
    (二)个体的特征
二、马克思个体思想的实践性维度
    (一)对个体的实践性理解
    (二)个体是实践存在物
    (三)个体实践的目的是改变世界
三、马克思个体思想的旨归
    (一)有个性的个人即个体解放的实现
    (二)个体解放的途径
    (三)个体解放的代价:马克思关于文明与对抗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问题
四、马克思个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个体思想在其历史观中的核心地位
    (二)从马克思个体思想看马克思的人学革命
    (三)以马克思个体思想思考几种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四)以马克思个体思想审视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个体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根基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及中国探索的过程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三)国内外学校文化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一、人与生命
        (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存在物
        (二)人的生命是社会存在物
        (三)人的生命是精神存在物
    二、生命与文化
        (一)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二)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存在
        (三)人的生命是超越性的存在
    三、立足本原性,建构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一)生命认知中的迷失
        (二)生命文化中的实践问题
        (三)走向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
    一、德育文化中的人学的概念
        (一)对“树人”之人的理解
        (二)对“树人”之人性的把握
        (三)对“人的发展”的阐释
    二、德育文化的困境与挑战
        (一)是高科技挑战道德责任
        (二)是市场经济挑战人的价值取向
        (三)是数字化生活挑战人的价值判断
        (四)教育理念的偏差挑战德育的实践
    三、德育文化内容中的基本问题
        (一)德育文化内涵基本要素的视角
    四、德育文化现实重大问题的视角
    五、创新大学德育文化
        (一)道德文化的人学主线
        (二)要“立”真、善、美、爱“之德”以“树人”
        (三)拓展德育视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
        (四)大学“立德树人”德育文化再造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智育文化
    一、马克思人学中有关能力发展的思想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
        (一)知识的价值
        (二)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特征
        (三)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
        (二)深化科学与技术研究,创新学术文化
        (三)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注释
第五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
    二、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一)倡导新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大学理念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
        (三)树立引领社会前进的大学理念
    三、坚持文化自觉、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先锋
        (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三)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辉煌
    注释
第六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制度文化
    一、人学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
        (一)人学与制度
        (二)制度与文化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文化
    二、大学制度文化中的迷思与反省
        (一)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中问题的理性透视
        (二)大学制度文化问题成因浅析
    三、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一)加速理念升华与观念更新
        (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三)大学治理现代化中的章程建设
    注释
第七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物质文化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蕴意和构架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要义
        (二)大学物质文化的价值追求
    二、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
        (一)课程设置及其价值观
        (二)课程体系结构
    三、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文化能力的缺失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四、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一)大学环境技术文化的要义与特征
        (二)努力建构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三)精心打造环境技术文化的新样态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关于《简明教程》的写作缘由研究
        2. 关于《简明教程》在我国的翻译出版状况研究
        3. 关于《简明教程》对中共党史影响的研究
        4. 关于《简明教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研究
        5. 关于俄国再版《简明教程》一书的看法研究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和创新之处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2. 主要研究方法
        3.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历史背景
    (一) 建国初期我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崇苏思潮”的形成
    (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新变化
    (三) 中国共产党组织状况的新变化
三、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原因及条件
    (一) 中共领导人对《简明教程》的高度评价和推崇
    (二) 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 延安时期中共学习《简明教程》的经验教训
    (四) 《简明教程》文本及其学习辅助资料的出版发行
        1. 建国初期《简明教程》文本及其部分章节内容的大量刊印发行
        2. 建国初期《简明教程》学习辅助资料的出版发行
四、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活动的具体情况
    (一) 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教学规定和学习情况
        1. 高等教育部关于高校学习《简明教程》的有关规定及其课程设置
        2. 中共中央关于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有关规定及其高级党校学习的具体情况
    (二) 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1. 分层教育法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3. 课堂讲授、自修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 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师资培训工作
        1. 建立俄语培训班
        2. 成立教师学习委员会和组织教师参加业余大学
    (四) 建国初期通过创办干部业余党校学习《简明教程》
五、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活动的实效
    (一) 有助于清除高校、党校中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 为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1. 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的方法论指导
        2. 对我国农业合作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
    (三) 有助于高校、党校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方法论
六、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简明教程》的经验启示
    (一)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理论学习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
    (二) 形成“知行合一”的理论教育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三) 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的方法论要求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吕祖《道德经释义》中的内丹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来源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道德经释义》中内丹修炼的思想渊源
    (一)先天一气,道凝万物
    (二)顺以生人,逆以成丹
二、《道德经释义》中内丹修炼的基本理论
    (一)炼丹必备三要:药炉火
    (二)炼丹方术:取坎填离
    (三)炼丹的次第步骤
三、《道德经释义》中内丹修炼的目的
    (一)性命双修,心闲性安
    (二)修仙成道,长生久视
四、《道德经秘注》中内丹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文化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古言今意—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声乐演唱的情理导构[D]. 薛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思想研究[D]. 郝晓茹.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D]. 宿大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人学研究[D]. 胡云皓.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6]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内在统一[D]. 徐东.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马克思个体思想初探[D]. 李飞.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8]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D]. 孟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建国初期高校党校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活动研究[D]. 韩笑.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0)
  • [10]吕祖《道德经释义》中的内丹思想研究[D]. 邱萌萌.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人体研究中的难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