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结算准备金可跨市场划转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结算准备金可跨市场划转

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 结算备付金可跨市场划拨(论文文献综述)

Yao Lanqu[1](2021)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风险的法律规制 ——以证券交易后程序为中心》文中认为

张剑[2](2021)在《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后自九十年代以来经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证券市场机构化水平逐年提高,外资专业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正常态化进入中国A股市场投资。值此国内资本市场新的历史时期,各类市场参与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最新的深化改革措施包括了沪深交易所分别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交易制度新规方面提出了建设性修改,这使得原有的两融业务(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正面临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itutional Investor)等境外机构投资者更好更多参与的新发展机遇。本论文以A证券公司为例,通过运用基本竞争战略框架理论系统性地分析了A证券公司的两融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核心竞争要素,并重点运用竞争战略理论的价值链分析工具,和资源基础观RBV(Resource Based View)理论中VRIO(Value,Rarity,Imitability,Organization)模型分析识别A证券公司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竞争优势业务及发展机遇所在;依托该公司传统优势的QFII客户领域,梳理如何进一步推进两融业务的具体方向,探索归纳在现有制度下QFII参与两融业务的场景及主要运营风险,最终构建完善、有效的QFII客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方案体系。切实可行的证券公司QFII客户两融业务方案,将有助于提升证券公司对QFII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将降低包括证券借贷业务在内的杠杆类业务的运行风险,也将切实保障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权益,从而促进证券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并将为本行业服务境外机构客户的标准提供实践参考,同时还检验了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孙汉康[3](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认为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钟金龙,孙海昕,李晓戎,周雷,刘忠一,刘天啸,谭斌[4](2017)在《中国证券市场结算参与人及委托结算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一、证券市场结算参与人制度概述(一)结算参与人制度1.结算参与人制度起源1570年伦敦开设了世界第一家商品交易所——英国皇家交易所,1602年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在荷兰成立;随后,在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设立了不同的证券、期货交易所。交易所起步阶段,各类交易所并未形成正式的结算机构,结算主要靠组织者自身力量进行组织,早期的证券、期货市场由于缺乏相关基础制度的约束,导致结算成本很高,甚至有时完不成结算。此时,结算机构应运而生。同时,为了防范和化解结算风

邓斌[5](2017)在《PB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国PB业务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PB业务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产品、新的规则,同时在井喷式的增长背后也埋藏了诸多新的风险,各类新问题接踵而至。本文对我国PB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重点研究了 X券商在运营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和规避的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或启发,同业的其它公司在PB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遇到类似场景予以借鉴。本文第一章为概述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了 PB业务的基本概念,以及风险和风险防范的概念和理论。第三章阐述了国外的PB业务发展过程和现状,总结了近几年国内PB业务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发展路径与现状的异同点。第四章重点针对PB业务流程中的主要风险,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探究对应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案。第五章为结论和建议部分。对PB业务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总结归纳,提供了风险防范的措施和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PB业务中的投资监督环节风险、产品估值环节风险、资金交收环节风险、份额登记环节风险和以上各环节的共性风险。其中共性风险又涵盖法律风险、道德风险和信息技术系统风险,并提出了对应各风险点的防范建议。

张华[6](2014)在《深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七年的发展,社会各界对股权激励计划的认知逐步深入,其相应需求被提上公司制度计划的议程同时正在为更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而作为证券市场后台服务的登记结算功能在协助上市公司成就股权激励过程中必然起到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形成有效互动登记结算模式是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作发展所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通过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计划现状及存在的相关研究来看,欧美国家学者对股权股激励业务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国内学者对公司股权激励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对上市公司这一特定群体登记模式的研究相对有限,回顾国内现有研究文献,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①研究主要是套用西方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缺乏有效的针对性;②研究较多偏重于单一层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尚未能探讨出更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本文在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登记结算服务优化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这一维度进行剖析,总结出作为支撑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后台中枢登记结算模式所面临如何满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且在研究结论中提出建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服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互动性,以期上市公司在高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方案时登记结算服务起到助推作用。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结合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挖掘当前我国深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在具体实施中所存在的弊端,就股权激励形式较单一、激励方案所达不到预期效果、行权资金、相应产生的税收繁重等问题提出完善股权激励方案的思路。首次以登记结算模式角度出发,论述登记结算模式在配合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所提供登记结算服务功能外,对于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还有更多服务功能可以挖掘。面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登记结算可以为股权激励的监管部门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修改提供协助和参考,同时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务操作领域的研究做一定补充,以期对上市公司成就股权激励方案时有所借鉴。

肖骞益[7](2013)在《关于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思考和建议》文中指出我国的资产托管业务始于1998年商业银行托管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银行理财、信托财产、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QDⅡ、QFⅡ等十多个领域,成为商业银行一项潜力巨大、领域宽广、发展迅猛的新兴业务。2012年5月北京召开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是证券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里程碑式会议。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创新大会之后,监管部门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创新发展思路和措施,研究策划回归券商五大基础功能的需求也更加的迫切起来。托管业务,是做为监管部门鼓励创新业务的五大核心之一。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提出了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环境下,开展资产托管业务。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是由证券公司作为托管服务提供方,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承担传统方式中商业银行的托管服务职责,履行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保管、清算对账、资金划付、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等职能,并向委托人、管理人提供资产托管信息披露报告等各项服务。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业务概述;第二部分为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落地实施设计。第三部分内容为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设计。这部分分别从运作架构、资产安全保管、账户体系、资金清算、资金划付、资产估值、会计核算、投资监督、信息披露、业务档案管理等十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是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技术实现方案设计,从技术系统平台的角度阐述对业务的自动化支持。第五部分为主要风险因素及对策设计。这一部分对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和讨论应对策略。第六部分为结论。这部分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

张莉[8](2012)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过程中集约化的中台登记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公司的组织架构里面,现有登记结算管理处于证券业务链末端、对业务未发生直接作用,负责整个公司的登记存管、清算、客户资金管理、交收业务和部分核算业务,被归为后台职能部门。而经纪、自营、资产管理、投行等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处于证券业务链的前端,被归为前台业务部门。现有的登记结算模式主要特征是:历史原因造成公司资源按业务条线分割,各业务条线内部仍嵌入了部分后台业务,前后台职能界定模糊;后台职能部门整合公司资源的赋权不足,现在被定位为业务跟随型模式,在业务部门引领下有序开展工作。该模式在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初期具有积极作用,对各证券公司抢占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证券公司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需要向集约化方向转变。证券市场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项交易业务的实现方式、技术架构及清算交收等日益复杂,前后台部门对各项业务的认识差距日益加大,传统的后台部门支持模式难以为继,证券公司组织架构和职能的调整势在必行。随着券商业务品种日益丰富、前台部门业务人员流动性加大、各公司开始追求规范化和精细化发展的环境下,负责开拓市场的业务条线和负责业务实现的支持条线逐步分离是必然趋势。前台部门希望能更集中精力于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节,提供更多的业务种类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由于各项新业务的实现方式日益复杂,券商的登记结算业务职责界限不明晰,前台部门难以直接与后台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后台部门对前台业务反应迟缓、相互推诿,需要有明确的部门来分析前台部门各类业务对登记结算的需求,提出整体结算解决方案,并就后续环节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从而促成业务需求的高效实现。在此过程中,逐步将部分分散的登记结算业务集中进行高效运作,成为中台管理部门。目前,证券行业内证券公司成立了清算部门负责登记结算工作,是券商业务正常运营和开拓创新的基础,也是资金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规范和优化的前提,是作为券商经营后台和主要的风险控制环节,大部分的登记结算业务已实现集中管理,从工作性质看,券商登记结算业务定位于后台支持工作,由于定位于后台,登记结算工作尚未实现集约化管理。本文阐述了以证券公司登记结算条线的流程重构作为切入点,将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和职能进行集中,逐步完成登记结算职能整合和业务架构调整,建成集中客户账户管理、集中清算、集中交收和资金管理、集中客户资金核算四个基础体系,并通过中台登记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通过对登记结算中心建立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证券公司业务创新需要登记结算业务实现集约化管理的结论。提出了体系建立的具体设想和实施框架,从专业化、资源共享、业务流程重构以及部门职责调整等方面为证券公司集约化登记结算管理寻找理论基础,这种模式的优势体现在:1、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公司的灵活性;2、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3、控制业务风险;4、实现资金资源共享;5、强化登记结算管理,提升竞争力,帮助战略的实现。通过对证券公司登记结算业务的整合,将结算的职能前移,梳理结算支撑的有效路径,努力满足业务需求,确定最佳的登记结算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当中,结算管理部门逐步完成由业务跟随向业务推动转型,从而助推券商的创新业务开展。最后,本文就证券公司实施集约化中台管理案例和实施新业务的集约化登记结算管理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两家券商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它们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期获得在证券行业应用中台集约化登记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的实践启迪。

李宇白[9](2009)在《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正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面临着变革的迫切需要。本文正是以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为研究对象,不仅比较分析了国际上主要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的特点,还从宏观上论述了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对证券市场运行安全与效率的影响,并进而提出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评估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也为资产存管与结算有关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全文分为6章,共14余万字。第一章证券持有体系经济关系分析。本章从证券持有体系的经济特征,提出了证券持有体系的内涵、属性和类型,从经济学和法学等角度分析了不同证券持有体系下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主要内容包括:(1)证券持有体系的类型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证券持有体系进行划分,从证券登记角度,可将其划分为证券直接持有与证券间接持有;从证券存管角度,可将其划分为证券透明持有与证券非透明持有。(2)证券持有体系的经济特征比较。在证券直接持有下,证券持有人的证券登记在其个人名义账户下,权属关系清晰,证券权益是完全的、可溯源的权利;在证券间接持有下,证券所有人持有的证券以名义持有人进行登记注册,享有的权利是间接的。证券间接持有相比于证券直接持有,在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和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有相当优势,而在投资者的资产安全则相对不足。(3)证券持有体系的经济关系分析。证券市场是一种复杂关系的集合体,分析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经济关系,最直接方法就是看其在交易过程中的合约关系。证券市场参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是投资者与证券中介机构与存管结算机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与存管结算机构之间的关系。存管结算机构与投资者间不直接发生经济关系,投资者与证券中介机构之间存管关系,而证券中介机构与存管结算机构之间为代理结算关系。(4)证券持有体系的国际立法进展。为统一证券持有体系的实体法规范,降低证券跨境交易法律风险,提高投资者交易可预期度,保护市场参与人利益和金融体系安全运转,提高跨境证券交易效率,国际组织积极倡议建立国际证券持有体系统一法律规范,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中介持有证券的实体法公约》。第二章客户资金存管模式研究。本章经对境外证券市场客户资金的具体形态、存放方式以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客户资金存管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基于安全性与运行效率角度,对我国客户资金存管模式的历史沿革、作用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内容包括:(1)境外主要证券市场的客户资金存管模式主要有证券中介机构存管、第三方存管和混合存管三类。客户资金存管模式与证券中介机构融资方向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并与证券存管与结算模式密切关联。证券中介机构存管模式是客户资金存管模式发展方向,客户资金存管模式是在资金安全与市场效率间寻求平衡,在市场诚信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和地区,在强调市场效率和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基本实行的是证券中介机构存管模式;而在市场诚信体系相对不健全的国家和地区,更为强调客户资产安全,实行第三方存管模式。(2)从客户资金存管制度发展历程来看,历史上我国客户资金存管制度历经了混合存管模式、三号令存管模式和独立存管模式。这三种模式均为证券中介机构存管,是基于强化证券中介机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角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市场运行效率相对较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乏诚信的证券中介机构恶意侵害客户资金行为。(3)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实行的是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我国第三方存管模式与台湾地区第三方存管模式存在本质不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存管模式,证券中介机构仍然对客户资金负有存管义务和职责,并引入商业银行监督机制,这是基于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维护市场效率权衡下的选择。(4)我国现行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存在客户资金总分平衡校验功能未能实现、客户资金封闭运行尚未实现、存管银行和证券中介机构职责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对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利影响。第三章证券存管模式研究。本章对国际上主要证券市场的证券存管模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证券存管模式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证券市场证券存管模式的具体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有:(1)从发展历程看,国际上主要发达证券市场的证券存管模式经历了分散式存管、集中式存管和证券存管国际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证券存管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证券从移动化到非移动化、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区域性存管机构到中央集中存管机构的演变历程。(2)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证券存管模式进行分析表明,随着资本国际化发展潮流,在强化市场效率和风险管控水平的情形下,世界上各国的证券市场存管与结算组织体系基本上呈现出集中化、国际化、银行化、多样化等发展趋势。证券存管模式与证券形式密切相关,证券间接持有是国际上证券市场证券存管模式主流方向。证券存管模式是在资产安全与市场效率间寻求均衡,在发达证券市场,注重于市场运行效率,主要采用证券间接持有及非透明持有;而在欠发达证券市场,更加侧重于保障客户资产安全,证券直接持有或证券间接持有及透明持有居主流地位。(3)在判断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持有类型时,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现行法规规定看,我国证券市场更多的具有证券间接持有及第二类透明持有的特征;从证券存管与结算业务规则看,在证券账户维护的实务操作中,登记结算公司事实上承担着主要职责,证券中介机构的职责相对弱化,更多的具有证券直接持有及第一类透明持有的特征。(4)我国证券存管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其特征进行的分析,仍存在证券存管模式的非单一性、证券存管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或待完善领域。第四章证券结算模式研究。本章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证券结算的内涵和功能,对境外证券市场证券结算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我国证券结算模式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证券结算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时,既要考虑市场运行的效率,但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市场运行的安全。根据风险成因的不同,可以将证券结算风险大致分为证券结算的对手方风险、运作环境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三类。(2)不同的证券市场,其证券结算的功能和服务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证券交易平台、中央交收对手方、证券交易清算、证券交收等在内的主要功能。(3)通过对境外证券市场的证券结算模式进行分析,尽管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证券结算运作模式不同,但均朝着统一金融市场这一趋势发展,在构建适合自身特点证券结算模式时,主要采取证券结算与证券登记功能明确区分、中央交收对手方、银货对付(DVP)制度、证券结算担保制度、结算参与人管理制度、证券非移动化和无纸化、融资融券制度等相关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4)作为20世纪末新兴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结算体系在技术系统上具有后发优势,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结算体系。为了防范和控制证券结算风险,维持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我国证券结算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包括建立CCP交收机制、结算参与人准入制度、结算保证金制度等风险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5)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已针对证券结算风险,制订一些风险控制措施和制度,但通过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证券结算模式尚不完善,证券结算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第五章我国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选择。本章从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变化以及不变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国债回购这一实例,具体分析了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对证券市场运行安全与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性特征,提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的改进方向。主要内容有:(1)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积累,市场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逐步完善,但长期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2)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经历了实物券柜台市场、证券交易所场内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场外债券市场三个主要发展过程,其国债回购有关制度设计、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不同,对债券市场运行安全和效率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3)借鉴国外经验,进行制度创新,设立独立的证券金融公司,确立客户资金信托化的第三方存管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证券存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保障客户资产安全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前提下,对现有证券持有体制进行改革,其核心是建立第二类透明证券持有模式。进一步完善制度与风险控制措施是我国证券结算模式改革的工作重点,核心内容是实行银货对付(DVP模式三)证券结算制度,并进一步建立证券结算风险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展望。本章对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的整体研究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研究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剖析国际上主要证券市场的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的具体特征,总结归纳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的内在规律以及国际经验,为我国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和指引性方向。第二,依据制度变迁以及交易成本、金融安全等方面理论,在研究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时综合考虑证券市场运行安全与效率,以及在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特征改进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独创性。第三,针对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证券市场运行实践的特殊性,深入分析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对证券市场运行安全与效率的作用机制。

岑雅衍[10](2009)在《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以监管不完备为视角》文中指出我国债券市场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市场规模、产品覆盖和市场参与度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对债券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通过改进监管来促进债券市场顺利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债券市场监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90年代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法律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出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存在不完备性。在监管组织方面,监管组织多元化的法律制度不利于市场发展。在市场行为监管方面,也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行政化、结算托管后台不统一和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在债券市场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也有法规制定部门众多、立法层次不一、法律法规的保护内容和手段还不够充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作实证研究,分析其不完备的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的建议。本文的重点是从监管不完备角度对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对债券市场的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法律规范本身,必须深层次思考这些法律制度的形成机理。虽然“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这些理论本身只是从不同角度推论出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提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并没有就政府干预本身是否完备进行讨论。公共选择理论从监管目标设定、监管利益角度提出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寻租和政治集团等理论,论证了市场监管本身必然存在的不完备性。这些不完备,在债券市场体现出来的是监管体制的不统一、监管行政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投资人法律保护力度不足。对不完备的改进,不是一时的,只有认识到监管本身存在的不完备,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持续地进行近距离实证分析,对债券监管制度进行持续的修正,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监管对市场的正激励和安全运行保障作用,才能实现监管的目的——保护投资者、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公平和效率、降低系统风险。在整篇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三章侧重监管不完备的理论和形成机理,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市场监管组织体系、债券市场行为监管和债券市场投资人权益保护角度对我国债券法律制度展开实证研究,最后一章则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债券市场监管的建议。具体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分析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贡献和不足。第二章主要是对监管不完备进行理论分析。福利经济学、诠释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和法律不完备理论,或者从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角度,或者从法律不完备角度,得出监管引入的必要性结论。但这些理论并不能得出政府干预和政府监管完备性的结论。而阿罗不可能定理、寻租理论、监管生命周期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分别从多重角度等对监管不完备进行探讨。阿罗不可能定理借助数学公理化的方法,对监管意图取得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存在提出了质疑,从监管目标实现角度论证了监管本身存在的不完备性。寻租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都是通过不同角度对政府干预和政府监管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市场主体自身各自的利益冲突,以及不同利益集团在寻租、设租、创租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方面,说明了政府监管存在不完备性。夏洛夫从监管法规的生命周期提出了监管不可能永远如其在产生期和青春期那么有生命力,在成熟期开始就出现了严重的不完备现象。委托代理理论从监管当事人关系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规制者的信息滥用,从新的角度得出规制或监管自身存在不完备的必然性。第三章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监管不完备的形成机理。从利益冲突角度看,我国债券市场中客观存在着几个利益集团,分别是强效的监管利益集团、次强效的债券发行人(以及机构投资者、服务商利益)集团和弱效的个人投资者利益集团。他们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他们之间甚至各利益集团内部都存在利益冲突,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核心冲突是监管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2008年我国债券市场的中期票据风波可以说明两个主要监管集团之间的竞争和利益冲突。监管者的局限性(包括监管者的信息局限和经验局限)同样是造成债券市场监管不完备的一个原因。而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轨迹,也从另一角度对监管不完备的形成做出了解释。第四章从监管组织方面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在监管架构上出现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发改委等监管组织多元化的问题。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体系及其内在结构很好地反映了这个特点。而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债券监管体制具有统一的政府监管和完善的自律监管特点。从定价、流动性、市场成本和交易成本角度看,多元监管法律制度都存在市场和监管效率低下问题,监管组织多元化的法律制度不利于市场发展。第五章从市场行为监管方面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进行实证分析,共分四节。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对债券的发行、交易、结算、托管以及债券评级等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目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多元化监管、行政化色彩过浓、市场化不足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备等问题。第六章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对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不完备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是监管目标之一,其法律框架主要包括合同法保护、经济法强制保护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三种保护方式。债券发行人通过招募说明书等合同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属于合同法保护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具有自发性、差异性、单向性特点,因此实践中无论在保护范围还是在保护力度上都十分有限。为了弥补合同法保护的漏洞,每个国家都从市场公平和效率出发,通过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主要核心的法律制度,从公司设立、公司治理、公司破产、债券发行上市、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债券投资人保护的最低限制。这种经济法保护的方式具有强制性和普适性。证券投资资者保护基金则是新的债券投资者保护途径。第六章介绍了我国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和实践,并指出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监管不完备并非意味着监管无用,而是说明监管改进的重要性。第七章是在前六章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最急迫的是解决监管组织多元化的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债券市场统一监管的法律制度。在解决监管组织多元化问题后,必须理清我国目前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国债券监管法律体系。必须建立对新监管法规的影响分析制度,以及动态的法规审查制度,来确保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持续有效。有效的法律制度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完善监管执法,保证法律制度得以遵从。此外,还需要特别关注加强和完善投资者保护的相关制度,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是实现监管目的的重要方面。笔者最后对债券发行、自律监管、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和投资者保护等具体法律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从不完备理论探讨、不完备形成机理以及监管机构、行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三个方面对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其他的研究方法包括通过语义分析法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实证分析法对债券监管法律制度进行考察;借助(国别、类别)比较分析法分析我国债券监管现状;根据价值分析法对债券监管法律制度进行评价;使用历史分析法追溯我国债券监管法律的历史,以说明不完备的形成机理。

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 结算备付金可跨市场划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 结算备付金可跨市场划拨(论文提纲范文)

(2)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本文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A证券公司宏观环境及业务现状概况
    2.1 A证券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2.1.1 政治环境因素
        2.1.2 经济环境因素
        2.1.3 社会环境因素
        2.1.4 科技环境因素
        2.1.5 PEST分析结论
    2.2 A证券公司概况
        2.2.1 公司简介
        2.2.2 公司组织结构
        2.2.3 公司主营业务
    2.3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现状
        2.3.1 证券两融业务最新趋势
        2.3.2 公司两融业务情况简介
第3章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竞争情况及问题分析
    3.1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资源情况分析——价值链和VRIO分析模型
        3.1.1 波特价值链模型简介
        3.1.2 A证券公司业务价值链分析
        3.1.3 资源基础观VRIO模型简介
        3.1.4 公司两融业务资源VRIO分析
    3.2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竞争情况分析
        3.2.1 主要竞争对手北京Z公司
        3.2.2 其它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
        3.2.3 A公司两融业务分析小结
    3.3 公司两融业务发展三个问题
        3.3.1 两融业务客户存量增量均有限
        3.3.2 两融业务信用资金可用总量低
        3.3.3 两融业务人才及知识储备缓慢
    3.4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两融业务之前一直未允许QFII参与
        3.4.2 两融业务资金外资券商投入谨慎
        3.4.3 两融人才在外企文化中整合困难
第4章 A证券公司QFII客户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制定
    4.1 选择QFII特定客户群体发展业务
        4.1.1 两融交易需求采集
        4.1.2 客户需求动态匹配
    4.2 增资以提升信用资金的总量上限
        4.2.1 把握时机推动实施全资控股
        4.2.2 循序渐进增加两融业务资金
    4.3 促进QFII业务与两融业务人才融合
        4.3.1 存量QFII业务人才的知识储备
        4.3.2 增量两融业务人才的融合发展
    4.4 整体参考方案架构
        4.4.1 客户账户配置方案
        4.4.2 前台交易业务流程
        4.4.3 中后台支持结算业务
        4.4.4 两融业务风控要点
第5章 A证券公司QFII客户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实施
    5.1 A证券公司方案实施步骤
        5.1.1 项目组织动员
        5.1.2 制定流程分工
        5.1.3 系统开发测试
        5.1.4 客户推介上线
    5.2 A证券公司方案实施保障
        5.2.1 人力资源保障
        5.2.2 资金预算保障
        5.2.3 政策制度保障
        5.2.4 方案可操作性检验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3)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境外研究文献
        1.3.2 国内研究文献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适用性分析
        1.4.2 “三性”原则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2.3.1 发展现状
        2.3.2 外部环境
        2.3.3 存在的问题
        2.3.4 特点分析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4.1.1 历史数据比较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4.1.3 验证模型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4.2.1 历史数据比较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4.2.3 验证模型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4.3.1 历史数据比较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 结论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PB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PB业务的概念
        2.1.2 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2.1.3 风险的类别与特性
    2.2 基本理论
        2.2.1 风险及风险防范理论
        2.2.2 金融监管理论
        2.2.3 投资理论
3 PB业务发展现状
    3.1 PB业务国外发展现状
        3.1.1 国外PB业务的发展过程
        3.1.2 国外PB业务的现状
    3.2 PB业务国内发展与现状
        3.2.1 国内PB业务的发展过程
        3.2.2 国内PB业务的现状
    3.3 风险控制的相关法规
        3.3.1 国外金融风险监管的重要法规
        3.3.2 我国PB业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4 PB业务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4.0 PB业务各环节关系
    4.1 投资监督环节
        4.1.1 投资监督的业务概念
        4.1.2 投资监督风险识别
        4.1.3 投资监督风险防范
    4.2 产品估值环节
        4.2.1 产品估值的业务概念
        4.2.2 产品估值风险识别
        4.2.3 产品估值风险防范
    4.3 资金交收环节
        4.3.1 资金交收的业务概念
        4.3.2 资金交收风险识别
        4.3.3 资金交收风险防范
    4.4 份额登记环节
        4.4.1 份额登记的业务概念
        4.4.2 份额登记风险识别
        4.4.3 份额登记风险防范
    4.5 PB业务各环节的共性问题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投资监督风险
    5.2 产品估值风险
    5.3 资金交收风险
    5.4 份额登记风险
    5.5 各环节共性风险
参考文献
致谢

(6)深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不足及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交易费用理论与登记结算
    2.2 网络经济理论与登记结算
    2.3 股权激励及登记结算国内外的研究
        2.3.1 股权激励研究
        2.3.2 登记结算研究
    2.4 股权激励及相关登记结算法规简述
3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功能与模式
        3.1.1 股权激励登记结算功能
        3.1.2 深市股权激励现行登记模式
        3.1.3 深市股权激励现行结算模式
    3.2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的现状分析
        3.2.1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实施主要方式
        3.2.2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实施情况
    3.3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行权登记方式的不灵活
        3.3.2 股权激励对象的局限性
        3.3.3 税费缴纳方式的不健全
4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设计
    4.1 国内、外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分析及借鉴
        4.1.1 国内、外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分析
        4.1.2 深、沪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分析
        4.1.3 登记结算模式优化方面的借鉴
    4.2 股权激励期权行权方式的完善
        4.2.1 多种行权模式的并行
        4.2.2 自主行权模式的推动
        4.2.3 融资行权模式的开展
    4.3 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持续管理模式的规划
        4.3.1 股权激励对象的规范管理
        4.3.2 股权激励结算效率的提高
        4.3.3 股权激励登记结算规则的完善
5 深市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的实施效果评价
    5.1 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效果分析
        5.1.1 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以探路者公司为例
        5.1.2 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服务效果分析
    5.2 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实施的效果
        5.2.1 登记结算模式优化的科学性
        5.2.2 登记结算模式优化的可操作性
    5.3 股权激励登记存管优化模式发展趋势
        5.3.1 构建股权激励登记结算一体化服务体系
        5.3.2 提升股权激励登记结算市场服务的定位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关于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目的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创新点
2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业务概述
    2.1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内容及设计背景
    2.2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2.2.1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具有法律法规依据
        2.2.2 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2.3 证券公司已初步具备开展托管服务的基础
    2.3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2.3.1 有利于改善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
        2.3.2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
        2.3.3 有利于提升证券公司综合服务水平
        2.3.4 有利于提供个性化的托管服务
        2.3.5 不利于资产管理业务本身的平滑运行
    2.4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优势分析
3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落地实施设计
    3.1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落地工作机制
    3.2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落地的组织保障
    3.3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落地的实施安排
    3.4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客户选择标准
4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设计
    4.1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运作架构
        4.1.1 券公司作为资产托管人的职责
        4.1.2 证券公司作为托管人职责终止条件
        4.1.3 券公司作为托管人应尽义务
        4.1.4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的运作架构
    4.2 资产安全保管
    4.3 账户体系
        4.3.1 账户体系
        4.3.2 账户种类
        4.3.3 账户的开立和管理
        4.3.4 账户信息登记和资料管理
    4.4 资金清算
    4.5 资金划付
    4.6 资产估值
    4.7 会计核算
    4.8 投资监督
    4.9 信息披露
    4.10 业务档案管理
5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技术实现方案设计
    5.1 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
    5.2 资产管理业务托管服务平台整体技术架构
    5.3 托管服务平台系统拓扑结构图
    5.4 托管服务平台系统逻辑结构图
    5.5 托管服务平台各系统功能说明
    5.6 主要托管业务处理方案详细描述
    5.7 技术系统保障情况
6 主要风险因素及对策设计
    6.1 建立内部多层次的风险监督管理机制
    6.2 主要风险点及具体风险控制措施
7 结论
参考文献

(8)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过程中集约化的中台登记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
2 证券公司登记结算体系的发展及现状
    2.1 我国证券公司登记结算业务的发展历史
        2.1.1 分散登记结算阶段(1992年-2001年)
        2.1.2 集中登记结算阶段(2001年至今)
    2.2 证券公司登记结算业务的现状
        2.2.1 登记结算业务运行的总体情况
        2.2.2 券商创新发展对结算支持的要求
        2.2.3 证券行业内清算部门的现状
3 证券公司登记结算模式发展趋势探讨
    3.1 证券公司现行登记结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3.2 证券公司登记结算管理模式发展新趋势
        3.2.1 证券公司的组织架构
        3.2.2 证券公司流程重构
        3.2.3 证券公司集约化管理
4 证券公司登记结算业务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可行性
    4.1 金融行业集约化发展的先例
    4.2 客户资金安全使业务集约化管理具备了条件
    4.3 登记结算业务的专业化要求
    4.4 登记结算业务中台化集约化是证券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
    4.5 集约化中台登记结算体系的目标
        4.5.1 通过业务流程重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4.5.2 通过部门职能的调整实现登记结算职能的集中
        4.5.3 通过信息技术助推登记结算业务集约化管理
        4.5.4 通过流程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4.5.5 着重业务实现弱化人员管理
        4.5.6 规划集约面向未来创新业务发展
5 证券公司集约化中台登记结算体系的建立
    5.1 职能调整
    5.2 登记结算中心的业务架构
    5.3 集中客户账户体系建设
        5.3.1 客户账户体系流程重构
        5.3.2 集中客户账户体系
    5.4 集中清算体系建设
        5.4.1 清算体系流程重构
        5.4.2 集中清算体系
    5.5 集中交收体系建设
        5.5.1 交收体系流程重构
        5.5.2 集中交收体系
    5.6 集中客户资金核算体系建设
        5.6.1 客户资金核算体系流程重构
        5.6.2 集中客户资金核算体系
6 集约化的登记结算模式实践启迪
    6.1 HT证券公司实施集约化中台登记结算管理模式案例
        6.1.1 HT证券建设集约化中台登记结算管理模式概况
        6.1.2 实施集约化中台业务支撑的主要做法
        6.1.3 实施集约化中台登记结算管理的主要成效
        6.1.4 HT证券公司实施集约化中台登记结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6.2 HX证券公司实施新业务的集约化登记结算管理案例
        6.2.1 HX证券公司实施新业务集约化登记结算管理概况
        6.2.2 实施集约化登记结算管理在融资融券业务中的主要做法
        6.2.3 H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实施集约化登记结算管理的主要成效
    6.3 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0.4 研究理论工具和方法
    0.5 论文基本概念
1 证券持有体系经济关系分析
    1.1 证券持有体系的类型分析
        1.1.1 证券直接持有与证券间接持有
        1.1.2 证券透明持有与证券非透明持有
    1.2 证券持有体系的经济特征比较
    1.3 证券持有体系的经济关系分析
    1.4 证券持有体系的国际立法进展
2 客户资金存管模式研究
    2.1 境外证券市场客户资金存管模式比较
    2.2 我国客户资金存管模式历史沿革
        2.2.1 混合存管模式――证券市场成立之初至2001 年
        2.2.2 客户资金三号令存管模式――2001 年至2004 年
        2.2.3 客户资金独立存管模式
        2.2.4 客户资金银证通存管模式
    2.3 我国现行客户资金存管模式分析
        2.3.1 第三方存管模式的的业务架构
        2.3.2 第三方存管模式的的业务特征分析
        2.3.3 第三方存管模式作用机制分析
        2.3.4 我国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实施情况
    2.4 我国现行客户资金存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2.4.1 第三方存管模式现存的主要问题
        2.4.2 第三方存管模式的长远不利影响
3 证券存管模式研究
    3.1 证券存管模式演变历程分析
        3.1.1 有纸化背景下的证券存管模式
        3.1.2 无纸化背景下的证券存管模式
        3.1.3 CSD 的定义及在证券市场的作用分析
    3.2 境外证券市场证券存管模式比较
    3.3 我国证券存管模式分析
        3.3.1 我国现行的证券存管模式特征
        3.3.2 我国证券存管模式与公约比较
        3.3.3 我国证券存管模式具体特征分析
    3.4 我国证券存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4 证券结算模式研究
    4.1 证券结算风险分析
        4.1.1 证券结算的对手方风险
        4.1.2 证券结算的运作环境风险
        4.1.3 证券结算的系统性风险
    4.2 证券结算功能分析
        4.2.1 证券交易平台
        4.2.2 中央交收对手方
        4.2.3 证券交易清算
        4.2.4 证券交收
    4.3 境外证券市场证券结算模式比较
    4.4 我国证券结算模式分析
        4.4.1 我国证券结算的发展历程
        4.4.2 我国现行证券结算模式分析
        4.4.3 我国现行证券结算模式的特征
        4.4.4 我国证券结算风险控制
    4.5 我国证券结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5 我国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选择
    5.1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阶段性特征分析
        5.1.1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简要历程
        5.1.2 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积极变化
        5.1.3 我国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性特征
    5.2 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作用机制实例分析
        5.2.1 实物券柜台市场国债存管模式及影响
        5.2.2 证券交易所旧体制国债存管模式及影响
        5.2.3 证券交易所新国债存管模式及影响
    5.3 我国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选择
        5.3.1 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改进原则
        5.3.2 我国客户资金存管模式改进
        5.3.3 我国证券存管模式改进
        5.3.4 我国证券结算模式改进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10)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以监管不完备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现实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我国资本市场多样化需求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债券监管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有关名词的说明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贡献、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监管不完备理论剖析
    第一节 对政府监管一般理论的反思
        一、福利经济学及其反思
        二、诠释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及其反思
        三、法律不完备理论及其反思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对监管不完备的考察
        一、阿罗不可能定理——从目标的不可能出发
        二、寻租理论和政治集团理论——从监管者的利益出发
        三、监管生命周期理论——从进化论出发
        四、委托代理理论——从信息不对称出发
第三章 我国债券市场监管不完备形成机理
    第一节 监管中的利益冲突
        一、利益集团与利益冲突的一般性分析
        二、我国债券市场利益集团存在形式
        三、我国债券市场利益冲突探究
        四、利益冲突对债券监管不完备性的影响——一个案例
    第二节 监管者的局限性
        一、监管者的信息局限
        二、监管者的能力局限
        三、监管者局限的一个实证案例
    第三节 监管的路径依赖
        一、路径依赖理论对制度变迁的解释
        二、我国债券监管路径依赖范式
        三、路径依赖对监管不完备的解读
第四章 债券市场监管机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债券监管机构法律制度结构与特点
        一、我国债券市场多元监管机构
        二、债券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结构分析——对多元监管机构的实证考察
        三、债券市场监管法律体系国际比较
        四、我国债券监管架构法律体系特征分析
    第二节 发达国家债券监管机构特点与启示
        一、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
        二、发达的自律监管
        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监管模式的启示
    第三节 监管机构法律制度下的效率目标
        一、债券市场效率及监管机构法律制度的影响
        二、监管机构法律制度下的市场效率实证分析
第五章 债券市场行为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债券发行交易监管法律制度
        一、我国债券发行交易监管法律制度
        二、我国债券做市及做市商监管法律制度
        三、我国债券发行交易法律制度评价
    第二节 债券结算监管法律制度
        一、债券结算法律功能及其监管目标
        二、我国债券结算机构法律制度
        三、我国债券结算方式法律制度
        四、结算风险控制法律制度
        五、我国债券结算监管法律制度评价
    第三节 债券市场托管法律制度
        一、债券托管法律制度的市场功能
        二、债券托管法律制度的监管取向
        三、我国债券托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债券托管法律制度不完备分析
    第四节 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
        一、债券信用评级内涵及其监管手段属性
        二、信用评级监管主要内容
        三、美国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
        四、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法律制度
第六章 债券市场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债券市场监管目标与债券投资者保护体系
        一、债券市场监管目标之一——投资者保护
        二、有关债券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
        三、债券投资者保护法律体系建构
    第二节 投资者权益合同法保护法律制度
        一、合同法保护方式特性
        二、合同法保护的基本架构
        三、我国债券投资人合同法保护效果分析
    第三节 投资者权益经济法保护法律制度
        一、一般债权人角度下经济法保护机制
        二、债券持有人角度下经济法保护机制
        三、诉讼法的保护机制
        四、我国债券投资者权益经济法强制保护评价
    第四节 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新途径
        一、投资者保护新途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
        二、我国保护基金公司的法律地位和性质
        三、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筹资法律原则
        四、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偿付法律制度
        五、我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评价
第七章 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改进
    第一节 建立债券市场统一监管的法律制度
        一、对我国债券市场分割和监管多元化的再认识
        二、统一债券监管法律制度架构设想
    第二节 完善债券监管法律的制定与执行
        一、梳理完善现有债券监管法律体系
        二、完善债券立法的程序和方法
        三、加大债券监管法律制度执行力度
    第三节 债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改进
        一、发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改进
        二、加强中介组织和自律组织监管
        三、完善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
        四、提高债券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 结算备付金可跨市场划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风险的法律规制 ——以证券交易后程序为中心[D]. Yao Lanqu.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D]. 张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3]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4]中国证券市场结算参与人及委托结算制度研究[A]. 钟金龙,孙海昕,李晓戎,周雷,刘忠一,刘天啸,谭斌. 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6年论文集, 2017
  • [5]PB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D]. 邓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深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登记结算模式优化研究[D]. 张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7]关于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思考和建议[D]. 肖骞益.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8]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过程中集约化的中台登记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研究[D]. 张莉.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2)
  • [9]证券市场资产存管与结算模式研究[D]. 李宇白.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10]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以监管不完备为视角[D]. 岑雅衍.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新业务结算准备金可跨市场划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