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埃及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论古埃及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一、试论古代埃及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瑞[1](2021)在《古埃及平民群体研究(公元前2686-106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民群体是古埃及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石之一,也是衡量古埃及社会走向的重要指标之一。古埃及从古王国开始到新王国结束(公元前2686年到1069年)是古埃及文明独立发展完善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一长达1500余年的历史时期,平民群体完成了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发展阶段。本文以埃及语中的群体性词汇瑞麦特(rmT)、赖赫特(rxyt)、涅杰斯(nDs)、涅木虎(nmHw)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这些词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古埃及平民群体的发展和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处于准群体的萌芽状态,文献中主要的平民群体性词汇有瑞麦特(rmT)、赖赫特(rxyt)、赫恩迈麦特(Hnmm.t)。虽然这一时期平民群体尚未形成,但是在瑞麦特(rmT)和赖赫特(rxyt)群体中已经初见平民群体的端倪,并出现了社会分层的现象。平民群体的一般特征也在这一时期初步成型。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涅杰斯(nDs)群体开始展现平民特征,并以自我意识的觉醒为标志宣告了古埃及平民群体的正式形成。原有的具有平民群体属性的瑞麦特(rmT)和赖赫特(rxyt)则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瑞麦特(rmT)成为区别于外国人的具有埃及民族性质的称呼,而赖赫特(rxyt)则开始逐渐向着平民群体总称的方向发展。第一中间期的赖赫特(rxyt)群体分裂后平民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完全具备平民属性的群体,这些非典型平民群体的出现喻示着平民群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并展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平民群体的新特征开始细化,平民群体分层呈现复杂化趋势,平民群体的社会流动也有一定加速。中王国时期随着赖赫特(rxyt)群体的重塑,统治者加大了对平民群体发展的干预。可以说古埃及平民群体的诞生和发展一直处于埃及统治者们的干涉和推动之下。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是平民群体的巩固和成熟的时期。赖赫特(rxyt)群体完全具备了平民群体的特征,并且在统治者的主观定义下,成为了平民群体的统称。自此开始,赖赫特(rxyt)群体等同于古埃及平民群体,这也标志着平民群体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涅木虎(nmHw)群体替代涅杰斯群体成为了平民群体中的代表,非典型平民群体也得到了一定的巩固,统治者将其同样纳入到自己的统治基础中去。平民群体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是新王国时期平民群体发展的主题,然而,涅木虎群体中不再出现真正跨阶层式的晋升却也意味着古埃及阶层固化的开始。纵观古埃及平民群体的发展,平民群体的重要性呈不断上升趋势,甚至一度成为国王抗衡宗教势力的中流砥柱。平民群体发展的起伏及其社会流动的动向与国家政治、经济状况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古埃及平民群体的发展既是古埃及文明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古埃及文明发展的结果。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柴斐[3](2020)在《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文中提出西方园林与东方园林、伊斯兰园林共同构成了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作为早期人类造园活动的蓝本与珍贵的园林艺术源泉,其独特的园林风格及数量众多的优秀作品闻名遐迩,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园林艺术殿堂的瑰宝。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身与世界关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本论文以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小品为研究对象,即始于古埃及经由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再到17世纪法国和18世纪英国所形成的、类型与风格多样的园林之中的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与西方古典园林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小品追根溯源,探寻其发展轨迹与不同阶段的演化特点。同时,结合历史与哲学、社会与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艺术理论,以从古埃及到18世纪西方古典园林发展黄金期为历史轴线,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即按照其发展的五个时期——蕴育、形成、发展、成熟及演变期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通过梳理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的历史脉络,结合社会形态变更、历史重大事件影响、文化思潮的兴起及艺术形式的演变等各方面因素,以具体的园林案例为佐证,研究各时期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在文化内涵、功能形式、材质结构、应用类型、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总结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在形成演变中所呈现的发展规律、演变特征和启示意义,以期为推动我国园林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借鉴。

卫雪[4](2019)在《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文中认为尖底瓶应是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无论如何理解仰韶文化的内涵特征,尖底瓶都与仰韶文化有关。本文在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尖底瓶体型大小、形态结构等为分类标准建立新的分类体系,运用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将尖底瓶分为中小型和大型两大类,每类之下又可细分为亚类、小类,各类尖底瓶拥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可分别代表独立的演变序列。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共存关系,将其演变过程分为三期四段,以关中地区为核心的渭水流域是其分布中心,周邻文化均受其影响。针对尖底瓶的功能和用途,历来存在汲水器与酒器等诸多争议。本文以仰韶文化的相关发现为基础,运用设计学方法,参考材料、制作技术及使用方式,通过模拟实验,并结合陶器残留物的分析结果,认为尖底瓶是储酒器,中小型尖底瓶兼作饮酒器,并着重探讨了尖底、小口及腹部双耳的功能意义。模拟实验证明,尖底瓶形体越大,器壁越薄,则分段数量就越多,结构复杂者尤甚。由于尖底不便放置,分段制作应始于腹壁,其次制作、粘接尖底,再次分段制作、粘接肩颈部,最后粘接口部,耳部安装方式多样。分段制作工艺使尖底瓶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隐性特征,其一,分段制作、延时粘接的干湿度差异,使得粘接处的紧密度不均匀,在搬运移动时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尖底瓶双耳的功能与此有关,且大小有别,具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其二,尖底内壁结构由平整光滑向保留泥条筑痕、甚至刻意按压指窝痕的演变,始终没有引起注意。分析认为尖底的主要功能在于沉淀分离、澄清酒液,而后人们利用凹凸不平的内壁结构强化了沉淀物的稳定性。尖底瓶的小口结构不适于谷物酒发酵,但便于封盖和开启,口部的发展演变可能与封盖方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使用功能的模拟实验表明,尖底瓶的核心结构确为尖底,该结构在集中稳定沉淀物、减少渗水性方面优势明显。尖底瓶规格大小的背后,实际隐含着功能及使用特点的差异。由于尖底瓶核心结构是尖底,其主要功能是沉淀分离,一旦人们找到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沉淀分离技术和方法,不便放置的尖底很快被淘汰,尖底瓶便消失于史前文明之中了。

裴世东[5](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窦金启[6](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叶琳娜[7](2019)在《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 ——从译着《日本之音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出发》文中研究表明小泉文夫(1927-1983),日本民族音乐学家。以日本的音阶研究为起点,对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地区的音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依靠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地进行音乐文化人类学的考察,不仅在学术领域,甚至对大众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始终关注日本的音乐教育问题并提出许多前瞻性意见。小泉文夫对于我国音乐学研究亦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我国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人。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的小泉文夫的译着,且介绍性文章屈指可数,但是在中国音乐学者的研究中,却广泛地汲取了小泉文夫的音乐理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日本传统音乐(邦乐/音阶、音调、节奏理论/民谣等);(二),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三),音乐文化、现象和音乐教育;从上述可见,小泉文夫的音乐研究对于中国音乐学界意义深远。译着《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主要围绕日本传统音乐而展开,以日本民谣和童谣的广泛采谱调查研究为契机,深入了解日本音乐的基本性格,重构日本音阶,并对构成音乐的三要素(音阶、节奏、曲式),用简明扼要易懂的表述使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译着共分为三个部分:(一)世界中的日本音乐;(二)日本传统音乐;(三)日本音乐的基础理论。作者通过比较音乐学的方法所提出的核音概念和四度音阶理论为中心的科学的音阶研究,确立了划时代的日本音阶论,打开了日本音乐研究的新局面,这一精辟的论述基本上结束了日本音阶论的争论。论文(书评)题为《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从译着《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全面探讨研究小泉文夫其人及其音乐理论贡献,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一)小泉文夫的音乐探寻之路;(二)以日本童谣民谣的广泛采谱为契机;(三)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平行现象);(四)倾听世界的声音;(五)音乐与社会构造的关系等来一窥这位日本民族音乐学先驱。寄期望通过较为全面、多方位的论述来试图还原一位真正的民族音乐学者。

王阳[8](2019)在《试论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治理 ——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文中研究表明共和国末年,罗马确立了在东地中海地区的统治地位,成为环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希腊化的东方与西部行省不同,这里文明发展程度高,已有非常完善的制度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罗马来说,如何有效治理东地中海地区是巨大的挑战。本文用五个章节的内容就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治理展开阐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政策演变。在共和国后期,罗马元老院奉行不干涉政策(Laissez-faire),通过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努力维持东地中海地区被马其顿国王与塞琉古国王打破的平衡局面,并在战后通过建立盟邦制继续保持东地中海世界的秩序。但是,随着马其顿行省和亚洲行省的建立,罗马的不干涉政策出现了松动,并以米特拉达梯战争作为导火索,开启了全面征服东方的历史进程。共和国末期的罗马军事将领们在征服中推行的一系列举措,成为帝国时期治理东地中海地区的重要基础。第二章阐述了罗马帝国的行政治理措施。罗马在东地中海地区继续推行行省统治制度,并在其框架下展开司法审判和维持治安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和城市自治体系。另外,奥古斯都在东地中海地区建立起行省议会制。在行省领土之外,东地中海地区还存续着众多的附属王国。尽管附属国王的地位不断退化,但他们在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帝国在经济方面的举措。农业是帝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东地中海地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农作物品种繁多。在罗马统治下,出现了三种土地类型,即城市领地、神殿土地和皇室地产。在这些土地上,佃农制被普遍推行。罗马在东地中海地区征集多种税收,构成帝国国库的重要来源。这一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趋于规范化。在钱币体系方面,帝国采取了中央监管和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方略。在境内贸易方面,东地中海地区形成了商业贸易圈和商业中心,甚至带动了意大利和帝国西部地区的商贸发展。东地中海地区作为东方远距离贸易路线的终端,在帝国的商贸活动中处于关键地位。帝国通过军事征服、政治兼并和外交手腕在客观上掌握了对东方远距离贸易的主动权。第四章阐述了罗马东部的边疆防御体系。这一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本都海—外高加索疆域、幼发拉底河疆界和阿拉伯边疆。这三部分的边疆防线各具特色,因而罗马的具体治理方式也不完全一样。第五章探讨了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宗教文化治理。奥古斯都在东地中海地区建立起皇帝崇拜,并在帝国境内大力推广。皇帝崇拜以城市为基础,并得到行省议会制的制度保障,旨在确保被征服民族对帝国和皇帝的忠诚。东方本土宗教在希腊宗教的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局面。罗马的统治有利于东西方宗教的融合与发展。罗马政府对东方一神教也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拉丁语作为罗马官方用语得到罗马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因东方本土语言和希腊语的竞争而陷入了困境。通过上述讨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治理并非一开始就具有深思熟虑的政策和计划明确的目标,而是经历了从临时性的应对、适时的调整,到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再到形成完备的统治体系的长期发展过程;另外,鉴于东地中海地区独特的历史轨迹与文化背景,虽然历经罗马帝国的长期统治,但相对而言,东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化程度不深。第二,罗马得以维持东地中海地区长治久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罗马军队所向披靡的威慑力,罗马统治者灵活务实的治国方略,以及帝国境内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等。第三,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建立的霸权统治,对古代世界及其文明的发展演进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与此同时,这种霸权统治对被征服民族和罗马自身的历史发展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后果。因而应辩证地评价罗马统治的影响。

程佳佳[9](2019)在《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趋向,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以综合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角度的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范式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范围内的解析,以期获得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性现象的理论支撑与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问题给予澄清,提出基于复杂性的保护范式。论文首先关注了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科学,对中外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溯;对当代文化遗产复杂性趋向所表现出的显性和隐形特征进行阐述;对其产生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总结了复杂性趋向的既有认识与理解后提出今天的简单性范式在应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问题时表现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将城市规划学科对该问题的研究视野提升和扩展至当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将复杂性范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中,从基于复杂性范式中总结要点,架构出分析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问题的解释性框架并解析。随后,使用代表最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复杂性的范式加以探讨。最终对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式进行反思,提出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后续思考和展望。本文研究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视角,以公认的几个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复杂性范式入手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的复杂现象,从科学哲学及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复杂性进行探究,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之路,以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全文(含附录)共16万字,图表图纸共108张。

刘爱广[10](2019)在《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文中研究说明甲午一役,使得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切感触到“千年变局”意涵,此后,外患愈趋愈烈,国亡无日之感时时萦绕在中国上空。面对此一危局,传统知识体系营构出的思想资源,难以应对;中西海通后,欧风美雨携带各式西方知识涌入中国,晚清士人藉此编制出繁复多样的知识空间以御艰危时局。既往研究对于晚清民族建构思想来源的讨论多集中于传统资源与西方理论两者之间,实则两者之外,诸如波兰、朝鲜、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域外亡国,亦在晚清中国思想脉络中充当了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亚非亡国中,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近代又因“外债”亡国,与晚清中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为国人关注。甲午至武昌起义间,埃及亡国史透过报刊、教科书等媒介,借以弹词戏曲、竹枝词等表达形式广为流传,化为亡国象征,时常出现在政治讨论、启蒙话语塑造中。就讨论主题而言,“外债”“文明”“改革”是中心话题。埃及曾经的改革,因借“外债”终致失败亡国,成为时人形塑“外债”等于“亡国”象征的重要凭藉,推动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画卷的展开;埃及改革故事,也促使国人思考在主权沦丧、民族帝国主义思潮盛行背景下,改革似不是唯一救亡途径,尊西与恐西之间,体现出世人对民族不能竞于世界之忧思。在对西方文明敬畏游移间,国人接受了“文明”进化沉沦论说,同时,祭起“文明”大旗,创造出埃及、中国、印度为“文明古国”的传统,借此展开中国“文明”再造重生、凤凰涅盘的想象旅程。而如何认知英国统治下埃及的近代性问题,背后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内在矛盾,若英国占领统治埃及在进化秩序中是值得赞美的合理行为,是否意味着侵略行迹具有正当性;若不合理,则需要破解西方话语中建构出的占领—进步模式。这种对西方“文明”及侵略的矛盾态度,恰是晚清民族主义表陈中矛盾、两难状况的反映。以埃及亡国史为载体讨论晚清民族主义,不仅有利于突破“兴亡史鉴”认知视角的局限,通过这一载体亦可称呈现晚清民族主义歧异多元的画卷,触及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核心问题。体悟晚清中国致力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艰辛历程,展现通往现代民族国家这一终极目标的不同路径与取向。

二、试论古代埃及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古代埃及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古埃及平民群体研究(公元前2686-106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和选题意义
    二、论文结构
    三、关于应用社会学理论的说明
    四、关于平民群体相关文献的类型和编排体例的说明
        (一)平民相关群体文献的类型
        1.金字塔铭文
        2.坟墓铭文
        3.石碑铭文
        4.纸草文书
        5.其他铭文
        (二)平民群体相关文献的编排体例
第一章 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孕育和萌芽
    第一节 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瑞麦特(rmT)与斯(zi)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宗教文献金字塔铭文中的瑞麦特
        (二)世俗文献中的瑞麦特
        (三)世俗和宗教文献中的斯
        (四)世俗和宗教文献中的瑞麦特和斯
        (五)古王国时期瑞麦特群体和斯群体的比较分析
        1.古王国时期瑞麦特(rmT)群体分析
        2.古王国时期斯(zi)群体分析
        二、赖赫特(rxyt)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宗教文献中的赖赫特(rxyt)
        (二)头衔mdw-rxyt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三)古王国时期赖赫特群体分析
        1.古王国时期rxyt的词义解析
        2.古王国时期头衔mdw-rxyt中的rxyt群体的词义
        三、赫恩迈麦特(Hnmm.t)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赫恩迈麦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古王国时期赫恩迈麦特群体分析
    第二节 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特征
        一、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群体规范
        (一)平民群体的从属性
        1.瑞麦特“群体”与国王、神明的从属关系
        2.宗教文献中其他平民属性的群体与瑞麦特“群体”的关系
        (二)平民群体的自由身份
        1.平民群体与官员之间的从属关系
        2.官员管理下的身份自由的瑞麦特“群体”
        二、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社会分层
        (一)瑞麦特“群体”的内部分化
        (二)赖赫特“群体”的内部分化
    小结
第二章 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涅杰斯(nDs)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涅杰斯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涅杰斯群体分析
        二、原有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一)瑞麦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赖赫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三)原有平民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1.瑞麦特(rmT)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2.赖赫特(rxyt)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节 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特征
        一、涅杰斯群体的特征
        (一)涅杰斯群体的平民特征
        1.涅杰斯群体的从属性
        2.涅杰斯群体的自由身份
        (二)涅杰斯群体的时代特征
        1.平民身份的觉醒
        2.社会公众的认同
        二、平民群体的新特征
        (一)平民群体分层的复杂化
        (二)非典型平民群体的发展
        1. “经济精英”的对立面——穷人
        2.政治精英的“追随者”
        3.官员口中的“悲惨的人”
        (三)平民群体的社会流动
        1.动乱时期平民群体的流动
        2.和平时期平民群体的流动
    小结
第三章 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巩固和成熟
    第一节 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涅木虎(nmHw)群体相关文献翻译和分析
        (一)涅木虎群体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翻译
        (二)涅木虎群体分析
        二、赖赫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赖赫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赖赫特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1.狭义上的赖赫特群体的内涵
        2.广义上赖赫特群体的内涵
    第二节 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特征
        一、涅木虎群体的特征
        (一)涅木虎群体的平民特征
        1.涅木虎群体对于统治阶层的依赖
        2.涅木虎群体的自由身份
        (二)涅木虎群体的时代特征
        1.群体意识觉醒
        2.社会地位整体提升
        3.晋升渠道多样
        4.职业身份凸显
        二、赖赫特群体的身份完善
        三、非典型平民群体的巩固
        四、古埃及平民群体的成熟
        (一)赖赫特群体的成熟
        (二)平民群体的融合和流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原始文献与图像资料
    二、外文学术着作
    三、外文学术论文
    四、工具书
    五、中文学术着作及论文
附录
    一、非典型平民群体相关文献翻译和注释
    二、表格
        (一)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时期头衔mdw-rxyt整理
        (二)新王国时期赖赫特(rxyt)群体相关头衔整理
    三、缩略语
        (一)杂志与着作
        (二)博物馆
    四、英文中文对译表
后记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研究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归纳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
2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概述
    2.1 西方古典园林研究概述
        2.1.1 西方古典园林的概念
        2.1.2 西方古典造园理念
        2.1.3 西方古典园林类型与风格发展
    2.2 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概述
        2.2.1 园林建筑
        2.2.2 园林小品
        2.2.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
        2.2.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蕴育期
    3.1 早期西方园林建筑小品
        3.1.1 早期园林类型与园林要素
        3.1.2 早期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雏形
    3.2 古埃及园林建筑小品
        3.2.1 古埃及园林发展背景
        3.2.2 古埃及园林的类型
        3.2.3 宅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2.4 祭祀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2.5 生产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2.6 古埃及园林建筑小品起源特征
    3.3 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
        3.3.1 古希腊园林发展背景
        3.3.2 古希腊园林的类型
        3.3.3 庭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4 宅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5 公共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6 学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3.3.7 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3.4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
        3.4.1 古罗马园林发展背景
        3.4.2 古罗马园林的类型
        3.4.3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的起源与发展
        3.4.4 园林建筑的发展与案例分析
        3.4.5 园林小品的发展与案例分析
        3.4.6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形成期
    4.1 中世纪园林发展背景
        4.1.1 中世纪园林类型
        4.1.2 宗教及战争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4.2 中世纪园林建筑小品发展与演变分析
        4.2.1 摩尔式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4.2.2 修道院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4.2.3 城堡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4.3 形成期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4.3.1 类型追随社会形态发展
        4.3.2 功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4.3.3 应用方式受宗教文化制约
        4.3.4 内涵契合宗教场所精神塑造
        4.3.5 形式发展受象征主义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期
    5.1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5.1.1 初期台地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5.1.2 初期园林建筑及小品的案例分析
        5.1.3 初期台地式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5.2 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5.2.1 盛期台地式园林的演化背景
        5.2.2 盛期园林建筑及小品的案例分析
        5.2.3 盛期台地式园林建筑小品演变特征
    5.3 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式园林
        5.3.1 巴洛克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5.3.2 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案例分析
        5.3.3 巴洛克式园林建筑小品演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成熟期
    6.1 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6.2 法国规则式园林建筑与小品
        6.2.1 园林小品设施相关案例研究
        6.2.2 园林装饰小品相关案例研究
        6.2.3 园林建筑相关案例研究
    6.3 成熟期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6.3.1 类型回溯形成期与发展期
        6.3.2 功能发展呈现地域适应性
        6.3.3 材质应用体现巴洛克风格
        6.3.4 内涵注重君权至上的塑造
        6.3.5 形式演变受唯理主义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期
    7.1 英国自然式园林发展背景
    7.2 英国自然式园林园林建筑与小品
        7.2.1 园林小品设施相关案例研究
        7.2.2 园林装饰小品相关案例研究
        7.2.3 园林建筑相关案例研究
    7.3 演变期园林建筑小品演变特征
        7.3.1 类型的回溯与创新发展
        7.3.2 布局方式的自然化演变
        7.3.3 材质应用的返璞归真
        7.3.4 内涵注重怀古意境塑造
        7.3.5 形式发展趋于范式化
    7.4 本章小结
8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发展演变总结
    8.1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动因
        8.1.1 社会形态的演变
        8.1.2 宗教文化的衰变
        8.1.3 哲学理论的嬗变
        8.1.4 地理环境的迁变
        8.1.5 思潮观念的迭变
        8.1.6 外来文化的融变
    8.2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特征
        8.2.1 起源发展追随自然观演变
        8.2.2 表达场所精神与文化意象
        8.2.3 契合时代精神与园林风格
        8.2.4 在回溯与整合中不断创新
    8.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规律
        8.3.1 由崇拜到重塑的文化内涵
        8.3.2 由实用到多元的功能形式
        8.3.3 由基础到复合的应用类型
        8.3.4 由简易到精细的材质结构
        8.3.5 由初创到繁荣的艺术风格
    8.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启示
        8.4.1 探索传统元素的创新应用
        8.4.2 多元文化元素的杂糅融合
        8.4.3 坚守与传承古典园林文化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题解暨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1 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2 尖底瓶的时空范围
        1.2.3 尖底瓶分布范围的史前环境特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预期
第二章 尖底瓶研究现状述评
    2.1 尖底瓶的研究历程
        2.1.1 20 世纪20年代—60 年代(初始研究阶段)
        2.1.2 20 世纪70年代—80 年代(深入研究阶段)
        2.1.3 20 世纪90年代—至今(实证研究阶段)
    2.2 尖底瓶研究现状反思
第三章 尖底瓶的分类
    3.1 分类标准及结果
        3.1.1 分类标准
        3.1.2 分类结果
    3.2 甲类(中小型尖底瓶)
    3.3 乙类(大型尖底瓶)
    3.4 小结
第四章 尖底瓶的时空演变
    4.1 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4.2 分期研究
    4.3 分区研究
    4.4 源流探析
第五章 尖底瓶的成型工艺
    5.1 尖底瓶成型工艺考察
    5.2 传统制陶工艺的启示
    5.3 成型工艺的模拟实验
        5.3.1 尖底瓶主体成型工艺
        5.3.2 器耳及底部的安装与修整
        5.3.3 小结
    5.4 成型工艺的时空差异
第六章 尖底瓶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分析
    6.1 成型工艺所致的隐性特征
    6.2 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
    6.3 残留物分析结果的验证
    6.4 使用功能模拟实验
    6.5 小结
第七章 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1 尖底瓶出土状况考察
        7.1.1 居址出土尖底瓶
        7.1.2 墓地出土尖底瓶
    7.2 社会功能分析
        7.2.1 居址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2.2 墓葬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3 民族学材料及国外考古材料的启示
第八章 尖底瓶相关问题的研究
    8.1 尖底瓶时空分布与区域文化类型关系考察
        8.1.1 半坡期
        8.1.2 庙底沟期
        8.1.3 半坡晚期
        8.1.4 小结
    8.2 中外尖底瓶的比较研究
        8.2.1 形态结构的比较
        8.2.2 功能与使用方法的比较
        8.2.3 尖底瓶的沿用与消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 ——从译着《日本之音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前言
    Ⅰ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普遍性的发现
        日本音乐中引人注目的表现
        音乐文化的并存现状
        什么是现代音乐
        传统与现代
        日本音乐的今天和明天
        已然引起国际瞩目的日本传统音乐
        年轻一代与古老传统
        为了日本音乐的再生
        日本文化中的传统音乐
        与建筑和文学的比较
        音乐与其他领域间的平行现象
        现代和未来的可能性
        亚洲中的东方和西方
        音乐与国际政治
        互相研究
        从亚洲诸国学到的东西
        音乐的阶层化
        东方中的日本
    Ⅱ 日本之音——传统音乐入门
        正月艺能和民俗音乐
        正月艺能的种类
        民俗艺能的价值
        雅乐
        雅乐的性格
        雅乐的种类
        雅乐还一如往昔吗
        雅乐的源流
        雅乐和日本人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的种类
        佛教音乐的起源
        在日本的发展
        当今佛教音乐的意义
        琵琶乐
        琵琶乐的种类和历史
        琵琶的起源
        琵琶乐的音乐特征
        能?狂言
        能?狂言是音乐吗
        能的音乐特征
        能的时代背景
        尺八与其音乐
        尺八的种类
        作为乐器的尺八
        新尺八
        筝曲和三曲合奏
        筝曲发达的母体
        筝的起源
        筝曲的发展历程
        三曲合奏的性格
        关于胡弓
        三味线音乐
        三味线音乐的种种
        三味线的种类与发声法
        “说唱三味线”的种类
        “净琉璃”的重要性
        三味线的起源
        歌物
        三味线与现代
        大众的邦乐
        什么是大众邦乐
        清乐和月琴调
        端歌、歌泽、小歌
        现代邦乐
        古典邦乐与现代邦乐
        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世界诸多倾向
        今日问题点的整理
    Ⅲ 日本音乐的基础理论
        音素材——日本音乐中的声与乐器的音色
        乐音和噪音
        音色
        声音的音色(发声法)
        乐器的音色
        音组织——日本音乐的音阶和调的构造
        音律
        十二律
        平均律与纯正调
        三分损益
        实用音律
        音阶
        主音和核音
        窄音阶
        四度音列
        四度音列的叠加
        八度音阶
        音阶的分组
        四度音列的混合(转调)
        传统的音阶理论
        旋法
        节奏与乐式——从音乐的时间变化层面发现的特色
        有拍与无拍
        追分节奏
        无拍的节奏
        节拍
        雨垂拍子
        二拍子的原理
        二拍子以外的拍节
        乐式
        乐句的构成和结合
        传统的乐式理论
        序?破?急
    后记
        初出一览
        解说――小泉文夫――诸文化间的狭缝中川真
    译者简评《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前言
第一章 小泉文夫的音乐成长(探寻)之路以及背景时代
    第一节 小泉文夫的音乐探寻道路
        一、手握小提琴、唱着赞美诗的少年时代
        二、第二次音乐开眼
    第二节 小泉文夫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小泉对于战争的态度
        二、 西方音乐一边倒,邦乐科幸存危机
第二章 以日本童谣/民谣的采谱为契机
    第一节 以体验的音乐“活着的音乐”为着眼点——关注现代音乐的创作
    第二节《日本民谣大观》——叩开童谣/民谣研究的大门
        一、从民谣研究出发——民谣研究的重要性,采集的目的
        二、 研究发现——促进对于日本音乐音阶基本构造的研究
    第三节 从童谣民谣的研究出发,关注音乐教育的世界
        一、童谣、民谣研究与音乐教育的关联
        二、从童谣、民谣的基本性格出发——捕捉训练日本人自己的听觉耳朵
        三、带上耳朵的开放式音乐教育
第三章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第一节 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二节 关于节奏的研究
        一、日本的节奏论以及以往的研究
        二、方法论的前提——节奏的诸要素
        三、节奏研究的方论
    第三节 平行现象——日本音乐不是特殊的,而是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的
        一、音组织中的平行现象——以小泉提出的四度音列理论为例
        二、音乐文化的并存现象——以三味线乐器为例
    第四节 日本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目的——关注日本音乐的现在和未来
第四章 倾听世界的声音
    第一节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起点——《音乐事典》的工作
    第二节 音乐思考的三角点——西方、日本、印度
        一、 启程印度——开启倾听世界的旅程
        二、 从印度音乐中的即兴性看日本传统音乐
        三、南/北印度文化的差异折射出的人与音乐的关系
    第三节 从印度回归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并向着世界民族音乐进军
        一、 丝绸之路上的波斯(伊朗)音乐与日本的密切关联
        二、关注亚洲诸国的音乐
        三、对诸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第五章 音乐与人、与社会的根源关系
    第一节 音乐的本源——以爱斯基摩人存粹的音乐为例
    第二节 协作的重要性,创建人与人的和谐——以加美兰音乐和克恰克音乐为例
    第三节 音乐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伊哥洛特族的鼻笛为例
    第四节 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生存——作为媒体人的小泉
结语
谢语
参考文献

(8)试论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治理 ——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二、对选题时空范畴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政策演变
    第一节 元老院的不干涉政策
        一、维系势力均衡
        二、建立盟邦制
    第二节 不干涉政策的转变
        一、行省统治机制引入东方
        二、全面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三、确立统治地位
第二章 强化行政统治
    第一节 行省统治与城市体制的完善
        一、行省总督制的运作
        二、城市化与城市管理机制的发展
        三、行省议会制的创建
    第二节 附属国王制的延续与式微
        一、附属国王的地位
        二、附属国王的作用
第三章 掌控财政命脉
    第一节 农业经济
        一、农业发展概况
        二、农业组织体系
    第二节 贡税制度
        一、行省城市的税收制度
        二、附属王国的纳贡制度(——以犹太为例)
    第三节 钱币体系
        一、罗马对城市钱币体系的控制
        二、城市钱币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商贸活动
        一、境内贸易发展繁荣
        二、远距离贸易日渐活跃
第四章 构筑边疆防御体系
    第一节 本都海—外高加索疆域
        一、边疆防御的战略意义
        二、边疆防御的多元化举措
    第二节 幼发拉底河疆界
        一、罗马与帕提亚帝国的博弈
        二、边疆防御体系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阿拉伯边疆
        一、修筑道路与增设要塞
        二、边疆防御体系的基本功能
第五章 推动宗教文化发展
    第一节 在东方建立皇帝崇拜
        一、皇帝崇拜始于奥古斯都
        二、皇帝崇拜的运作模式与制度保障
        三、皇帝崇拜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 罗马对东方的宗教政策
        一、原有宗教因素的影响
        二、罗马东方宗教政策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拉丁语的传播及其困境
        一、在政策上鼓励拉丁语的传播
        二、在实践中拉丁语面临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复杂性(Complexity)
        1.2.2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1.2.3 范式(Paradigm)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复杂性的综述
        1.3.2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1.3.3 哲学对城市规划思考的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方法创新
        1.6.2 理论创新
        1.6.3 案例创新
    1.7 研究的方法
        1.7.1 学科交叉法
        1.7.2 文献研究法
        1.7.3 系统分析法
        1.7.4 比较研究方法
        1.7.5 实例研究法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8.1 技术路线
        1.8.2 研究框架
第2章 复杂性的兴起和现状
    2.1 国外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2.1.1 复杂性的兴起
        2.1.2 科学界复杂性的主要学派
    2.2 国内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2.2.2 钱学森及其团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2.2.3 其他学者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2.3 复杂性兴起的语境
        2.3.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2.3.2 复杂性兴起的技术背景
    2.4 复杂性科学兴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2.4.1 视角整体化的意义
        2.4.2 思维复杂化的意义
    2.5 小结
第3章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其范式的现状
    3.1 显性的复杂性——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缘起和现状
        3.1.1 破坏和发掘的破和立(15 世纪到18 世纪)
        3.1.2 理论和实践的形而上(19 世纪到20 世纪末期)
        3.1.3 理论和技术的复杂化(20 世纪至今)
    3.2 隐性的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历史语境
        3.2.1 唯匠者鄙论的工匠观
        3.2.2 唯实用论的科学观
        3.2.3 唯意境论的审美观
        3.2.4 唯感知论的传承观
    3.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趋向的隐形表现——话语权
        3.3.1 话语权和AHD
        3.3.2 话语权复杂化的发展
        3.3.3 话语权的复杂化趋向
    3.4 小结
第4章 复杂性范式介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4.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性范式的困境
        4.1.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化范式的表征
        4.1.2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复杂性趋向
    4.2 库恩范式的引介
        4.2.1 库恩范式的背景
        4.2.2 库恩范式的内涵
    4.3 莫兰复杂性的引介
        4.3.1 莫兰范式的背景
        4.3.2 莫兰范式的内涵
    4.4 复杂性范式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4.4.1 历史性和价值性
        4.4.2 原真性和更替性
        4.4.3 客观性和主观性
        4.4.4 人的决定性
    4.5 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范式的不足
        4.5.1 复杂性的理论基点
        4.5.2 复杂性范式的缺陷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解析
    5.1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方法论原则
        5.1.1 还原方法和整体方法相结合
        5.1.2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5.1.3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5.1.4 理论理解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5.1.5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5.2 由复杂性析出的范式解析框架
        5.2.1 由复杂性析出范式解析框架的可能性
        5.2.2 解析框架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5.3 有序和无序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的反思
        5.3.1 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5.3.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序和无序
        5.3.3 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论的反思
        5.3.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的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5.4 统一和多样共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的反思
        5.4.1 统一和多样的共生
        5.4.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统一和多样
        5.4.3 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论的反思
        5.4.4 案例分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的统一和多样共生
    5.5 构成和生成兼顾——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优先的反思
        5.5.1 构成性和生成性的并重
        5.5.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成和生成
        5.5.3 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载体优先的反思
        5.5.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构成和生成
    5.6 原真和更替并重——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5.6.1 原真性和更替性的并重
        5.6.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5.6.3 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5.6.4 案例——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5.7 小结
第6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研究框架
    6.1 研究有序和无序边界的范式
        6.1.1 理论核心——混沌的边缘地带
        6.1.2 生成的过程——无序中的有序
    6.2 研究统一与多样过渡的范式
        6.2.1 理论的核心——过渡的中间地带
        6.2.2 生成的过程——多样性中的统一
    6.3 研究动态自组织的范式
        6.3.1 理论核心——动态的自组织
        6.3.2 生成的过程——自组织中的回环
    6.4 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
        6.4.1 理论的核心——转向的范式
        6.4.2 生成的过程——转向中的交替
    6.5 案例研究——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
        6.5.1 案例选取标准
        6.5.2 世遗项目——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概述
        6.5.3 耶路撒冷旧城城市规划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
        6.5.4 基于复杂性的耶路撒冷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
    6.6 案例实践
        6.6.1 现状概述和分析
        6.6.2 规划目标和策略
        6.6.3 保护范式和反思
    6.7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对结论的批判性再思考
        7.2.1 理论和实践的落差
        7.2.2 科学和社会的风险
    7.3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7.4 本研究的展望
        7.4.1 研究的不足
        7.4.2 后续的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10)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晚清民族主义研究的整体性回顾
        (二) 晚清域外史地知识传入研究回顾
        (三) 亡国史研究的学术回顾
        (四) 前人研究的空间与本文努力的方向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行文思路
    四. 重点、难点及研究路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路径
第一章 甲午后埃及亡国史的初步传播
    第一节 引论:甲午前埃及历史知识来源
    第二节 传播网络与途径:以报刊为中心的分析
    第三节 初步普及:历史教科书中的埃及
第二章 1903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引介与回响
    第一节 《埃及近世史》的译介、流传及影响
        一、《埃及近世史》在晚清的版本与叙事
        二、《埃及近世史》在晚清中国之反响
        三、余音
    第二节 北村三郎《埃及史》的翻译与书写
        一、着者与译者:北村三郎和赵必振
        二、由《土耳机史》到《埃及史》
        三、《埃及史》的主题、移译与表述
第三章 埃及亡国史的“国族化”表述
    第一节 自我书写与创造下的埃及亡国史
        一、埃及亡国史型变
        二、再现亡国场景
        三、酹酒苏彝落日红:苏彝士运河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文明的对话、追溯及反思
        一、漂浮在过去的“文明”古国
        二、古昔盛时今沉沦:文明更替中的埃及
        三、“文明”视域下黄帝/中国文明西来说再探讨
    第三节 辛亥前后:亡国话语的政治运用与社会普及
        一、时事政论中的埃及
        二、弹词戏曲中的埃及亡国史
        三、1915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再现
第四章 为何是埃及?基于域外亡国史的整体考量
    第一节 域外亡国史在晚清传播的脉络
    第二节 域外亡国声音的回荡
    第三节 追寻埃及的特殊性
结语 重塑埃及:晚清民族主义思想的世界性资源及反思
参考文献

四、试论古代埃及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埃及平民群体研究(公元前2686-1069年)[D]. 郭小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D]. 柴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D]. 卫雪. 西北大学, 2019(04)
  •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6]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 ——从译着《日本之音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出发[D]. 叶琳娜.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8]试论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治理 ——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D]. 王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D]. 程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5)
  • [10]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D]. 刘爱广.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古埃及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