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一、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1](2020)在《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位于水陆交互地带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湿地也是全球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干扰最为严重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特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地矛盾突出,湿地被干扰与资源被破坏的问题尤为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与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的信息化管理与决策亟待加强。寒区湿地是我国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湿地类型,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半数的自然湿地为寒区湿地,且很多还是江河源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在生态保护与利用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保护区是嫩江水系的主要发源地,该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以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很多珍稀水禽繁衍的主要栖息地,但由于寒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比较简单,系统调节能力较弱,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尤为敏感,近些年的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导致多年冻土融化加快,同时森林耗水量大幅度减少,高位湿地退化现象严重,湿地面积呈现总体减少趋势。这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与干旱等重大自然与生态灾害加剧,也会引发了下游湿地水文过程的显着变化。因此,本研究对近40年来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进行信息提取,并通过动态变化研究正确了解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时掌握湿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变化特征,为湿地的保护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Sentinel-1号雷达等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其它地形辅助数据,并根据构建的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类体系,提取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资源分布信息,开展南瓮河湿地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研究,监测分析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在近40多年来的分布特征及面积转移变化情况。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构建了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类体系,提取了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地资源分布信息。研究综合野外实际调查所获得的结果,以《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检测技术规程》和《湿地公约》中有关湿地分类的准则为参考,构建了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分类体系。将研究区范围内所含有的景观类型划分为以下7大类型:水体、阔叶林、耕地、草本沼泽、森林湿地、人工用地、针阔混交林。并通过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的分类提取方法,提取了1976年至2018年共9期的南瓮河湿地分类信息。(2)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方法提取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总体分类精度在88%以上,Kappa系数为0.84,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制图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其中草本沼泽的制图精度在85%以上,森林湿地的制图精度更是达到了91.79%,总体来说该方法能将绝大部分类型较好地进行区分。(3)推演出了近40年来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布格局的演变规律。在1976-2018年间,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总面积在逐渐减少,面积一共减少了139.21km2。其中森林湿地的转出面积较大,森林湿地退化严重,而草本沼泽变化较小。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的变化对研究区内中海拔地区的影响较为明显。湿地的变化主要稳定在海拔370-550米范围内,在1976-1997年和1997-201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森林湿地、草本沼泽以及水体三种类型在海拔400-450米之间变化最为明显,其中森林湿地的面积减少最大。近20年以来,人类活动明显加剧,景区和道路等人工用地的建造,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湿地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破碎化加剧。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呈现出一定的起伏变化,近10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开始明显降低,湿地的优势景观类型退化越来越突显,生物多样性面临减少。(4)根据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历史变化及现状,对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提出保护建议。根据对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格局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湿地变化的原因,进而从建设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监测管理系统、适度减少人类活动、加强寒区湿地保护的管理、扩大宣传力度进而提高民众对湿地保护意识、继续加强对寒区湿地的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提出有关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的保护对策。

李晨露[2](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文中指出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为了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一系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是当前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非农建设占用、撂荒和非粮化,景观破碎化严重等。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进行有效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永农保护存在的问题,对于落实优质耕地的永久性保护、维持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可以快速处理大量遥感影像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GEE由于其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集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农田、森林和水体等自然资源的长时序动态变化监测。因此,本文借助GEE平台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现状的动态性监测,掌握永久基本农田的利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永农保护问题,提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杭州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采用1114景Landsat 5 TM、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分别构建目标年份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份的影像堆栈,利用随机森林法生成了杭州市三期土地利用分类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在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结合谷歌影像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情况,评价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以期为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如下:(1)在GEE海量数据库和强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下,本文利用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Landsat系列数据,在分类过程中考虑了物候因素,在去云处理后创建了包含光谱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多维数据集,并运用机器学习分类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出了总体精度90%左右的2000、2010和2018年杭州市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2018年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和2017年永农划定成果中耕地面积相对误差13%左右。(2)通过对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和其耕地动态变化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耕地占比保持在70%以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态势,水体和林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在向林地和水体流出的同时,大量水体流入为耕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萧山大江东、余杭区、富春江沿岸等地区。但是耕地整体稳定性较高,三期都保持不变的耕地面积占永农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数量减少的耕地分布靠近东北平原地区,而数量小幅增加的则主要靠近山地丘陵,前者连续性较优于后者,潜在反映了耕地占补空间和质量不平衡问题。由于东北部平原水网地区如萧山区和余杭区的耕地连片度高,耕地重心偏东,总体呈“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尽管近二十年来,永农中耕地整体平整度提高,但是细碎耕地破碎化程度加重。对于萧山区、余杭区等平原地区的优质连片耕地要重点改善空间形态和规整程度,利用耕地整理、提质改造等手段提高耕地连片程度和生产能力,而杭州市外围区县通过工程提升耕地规整程度的潜力较大。(3)在GEE和谷歌历史影像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发现了杭州市永农保护现实性问题:1)存在农业结构调整利用耕地,包括坑塘养殖和苗木种植;2)生产条件、耕地质量和地理位置良好的农田存在闲置、撂荒现象,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3)建设占用耕地,包括非农建设和设施农用地等占用耕地。针对监测结果,为了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落实永农空间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提出了3点建议:1)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破坏耕地质量的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管控和刚性管控;2)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和监管政策;3)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钟滨[3](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庐山是长江中下游大平原上的“生态交汇岛”,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庐山同时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期受到人为活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大,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在自然保护区中,植被是保护区的主要覆盖类型,植被的覆盖情况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掌握保护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科学分析植被与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保护区制定可持续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庐山竹林向周边邻近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边界扩张蔓延趋势日益明显,毛竹扩张严重干扰周围原始植被,并引发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庐山森林景观格局。如何对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科学认知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及其机理,构建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模式已迫在眉睫。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将1988-2017近30年的遥感数据与地理国情普查、林业资源调查等多源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林业调查数据相融合的庐山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要素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机理进行分析。宏观上针对保护区主要覆盖类型植被的覆盖情况(NDVI)进行动态监测,对庐山保护区1988-2017年18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保护区近30年NDVI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情况,探究区域NDVI时空变化规律。微观上,结合高分二号和Landsat卫星数据,构建典型植被竹林的遥感定量反演模型,获取竹林演变和质心迁移趋势,分析竹林扩张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基于宏观与微观分析,结合气候、地形、人为活动等驱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保护区植被时空演变规律和机理。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建立NDVI变异性和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机制,并对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划界线进行了优化分析,为保护区制定管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分布格局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影像和样地数据,通过遥感的技术手段提取多层次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掌握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分类、NDVI特征、竹林信息的时空分布格局。基于高分二号的竹林信息定量提取,辅以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取得的效果最好,竹林分类生产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达到90%以上。庐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中,林地、竹林、草地三种地类占保护区面积的80%以上,其中林地面积1988-2013年间持续上升,2013-2017年小幅下降。从NDVI分布上看,近30年保护区NDVI均值为0.663,整体上看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值中间高,四周低,保护区边缘地区由于靠近建筑区及道路,NDVI均值较低。整体上竹林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以0.92/a的速度减少,从空间分布上看,总体上竹林面积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竹林在1200-1446m高程范围内分布最少,主要分布在400-600m和600-800m高程范围内;竹林在黄棕壤分布最少,主要分布红壤和黄壤中,其中在红壤中分布的面积比例最大;竹林在坡度类型上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斜坡>陡坡>缓坡>急坡>平坡;竹林在坡向类型上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2)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特征通过计算土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度和转移矩阵来分析各类土地类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林地变化程度较为稳定,变化程度较为激烈的均为建设用地及裸地、竹林和耕地。林地在1988-2017年间,不发生转变的比率均在90%以上,主要转变类型为竹林和耕地;建设用地及裸地主要转变成林地和耕地;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和竹林;竹林主要转变成林地和耕地。从保护区不同分区来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综合动态度中,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程度比较接近,变化程度较小,实验区的综合动态度较为激烈。从不同研究时期来看:1988-2013年间综合动态均呈现降低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放缓;2013-2017年间区综合动态均呈现剧烈上升趋势。通过对NDVI变化情况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近30年来庐山NDVI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以0.017/10a的趋势减少,NDVI值从1988到1993年一直下降,1993至1996年NDVI值持续上升;1996-2002年间NDVI变化幅度较少;2002-2017年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于2013年降入谷底后开始快速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保护区NDVI长时间序列变化趋势,通过耦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结果分析,将NDVI变化趋势分为轻微减少、显着减小、显着增加、轻微增加、基本不变五个类型,五个类型占保护区总面积比例顺序为:轻微减小>轻微增加>基本不变>显着增加>显着减少。庐山自然保护区1988-2017年间NDVI的变异系数的结果,总体上为较低变异>中等变异>高变异>较高变异>微小变异,其所占保护区面积分别为52.54%、31.02%、7.78%、7.16%和1.51%。(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通过综合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空间叠加耦合分析等方法,对森林植被NDVI时空演变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中,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为活动,整体上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度要低于实验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中,主要影响因子为高程和人为活动,保护区NDVI均值随着高程的增加而提高,NDVI均值大小在各功能分区的分布情况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NDVI变异性剧烈程度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NDVI趋势变化显着变化区域主要分布于缓坡中,显着减少区域主要分布于游客聚集密度较大区域和功能分区的核心区中;温度与保护区历年NDVI均值变化呈不显着正相关,降雨与保护区历年NDVI均值变化呈不显着负相关。通过加权质心模型分析竹林质心变化情况,庐山保护区近30年竹林质心演变的趋势和机理是往高海拔、坡度较低、阳坡的区域迁移,整体上往东北方向扩张。(4)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对策基于保护区森林植被时空演变的机理,对保护区植被时空演变进行了 NDVI变异性和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分析,从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动态监管、完善森林植被保护预警机制、优化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三个方面提出提升保护区森林植被质量对策,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深入推动庐山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黄怀萱[4](2019)在《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土地利用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物种入侵等影响导致湖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植被格局随之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演变。为了制定科学的湿地利用和保护策略,实现湿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定量掌握和研究湿地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而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两期的高分一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一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近五年土地垦殖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分析该研究区植被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合理开发鄱阳湖区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研究区域内湿地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5个样地实地调查其水陆交错带宽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人为干扰度、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垦殖土地距水陆交错带距离等指标,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鄱阳湖湿地水陆交错带现有主要植被进行汇总分类研究,将鄱阳湖地区水陆交错带现有植被配置分为了五类。然后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先对研究区域湿地周边开垦情况进行分析,再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排除人为影响较严重的区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针对该研究区域近五年的土地垦殖行为对湿地水陆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吴学伟[5](2018)在《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合作进行纲领性交叉科学研究课题,然而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索取和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致使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植被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的加剧,不仅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演替,而且严重危害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小三江平原位于三江平原的核心区域,是我国沼泽的主要分布区。50余年来在人口速增、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提升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已由昔日“北大荒”成为今日的“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并由此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以Landsat/MSS、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支持下,借助于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信息和景观格局等模型,分析1976-2013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和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和生态过程,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深入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借助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效应”的理论,从自然资源状态、环境生态压力和自然与环境响应出发,基于景观层面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揭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生态过程响应的内在机理,以此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恢复措施和途径,为区域湿地资源生态恢复、保护、生态重建和持续发展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76-2013年,小三江平原地区LUCC发生重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由以湿地等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混合景观逐步转变为以农田等人为景观为主的区域格局现状,区域土地格局结构日趋不合理。其中,1976年土地利用结构以自然景观(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为主,面积比例为68.28%;2000年和2013年自然景观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38.20%和19.62%,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的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 51.99%和78.19%。研究区内耕地、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增加,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接近极端的下降趋势。2)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1976年的188.39增加到2013年的269.12,且在各个行政单元都呈现增加趋势,保护区在三个时期的指数值都是相对最小。前期变化型是研究区面积最大图谱单元,面积比例为36.92%,面积最大图谱类型为“未利用地耕地-耕地”;面积最小图谱单元是反复变化型,占总面积的6.55%,“耕地-林地-耕地”是该类型的最大面积图谱模式,后期变化型的是“未利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持续变化型的为“未利用地-林地-耕地”。3)耕地和林地景观斑块数目先增加而后减少,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持续的减少趋势,居民工矿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增加趋势;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周长、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周长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呈现减少趋势,耕地景观呈现增加趋势;斑块数量随着粒度增加而呈现复杂变化;景观斑块聚集度和分维数随粒度增加呈现有规律变化;聚集度随着颗粒递增呈现线性递减趋势,散布与并列指数呈现线性递增变化趋势;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没表现出现明显的粒度效应。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1976年1.3488和0.7528降分别降到2013年的0.7928和0.4436,景观优势度则由1976年的1.2362增加到2013年的1.7922,区域各景观组分分布趋向不均匀化,面积比例差异性增加,均匀程度减小,景观格局受到某一种或者几种优势景观类型支配地位增强,优势景观类型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增强,景观完整化程度好,区域景观呈现出以耕地为基质,未利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于之中的景观格局,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区域产业结构相关。5)耕地景观在1976-2000年和2000-2013年的转入贡献率分别为55.34%和80.50%,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居民工矿用地景观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转出贡献率要高于转入贡献率;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在1976-2000年间贡献率分别为30.50%、1.86%和47.28%;耕地、林地和水域景观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而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具有较低的保留率,2000-2013年耕地景观的保留率最大,为94.85%,草地景观最小,仅为0.59%;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等变换基本反映景观组分动态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6)研究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的2.24×1010元减少到2013年的1.28×1010元,年减少率为1.15%;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加趋势,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2.29X109元增加到2013年6.16X109元,未利用地、草地和水域景观的生态服务价值则呈现出下降趋势,未利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大,为1.21×1010万元,草地景观次之,为1.74X 109元,1976年和2000年以未利用地(湿地)的生态价值为主体,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分别为72.07%和53.76%,2013年以耕地景观为主体,比例为48.075%,源于研究区景观格局由原来的湿地基质混合景观格局变为现在的农田基质的农业景观格局,呈现出以湿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转变为以农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环境。7)3期景观生态安全的全局Moran’s Ⅰ指数均为正值,表明景观生态安全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存在高-高和低-低的正相关性,低-高或者高-低的空间负相关;1976年高-高自相关类型集中分布于生态安全Ⅴ级区域,2000和2013年的高-高聚集区分布于河流沿岸和保护区内,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76-2013年景观生态安全呈现高级别向中、低级别转换变化特征,1976年以生态安全Ⅳ和Ⅴ级为主,面积比例为62.36%,2000年的Ⅲ和Ⅳ级占据较大面积比例,占总面积的54.13%,2013年的Ⅰ和Ⅱ级占据优势地位,达到68.34%。8)景观生态环境安全评估一直是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难题,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定量反演的植被盖度数据,建立研究区植被盖度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之间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关联性,揭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演变与生态系统响应的内在机理。景观生态安全和植被盖度呈现一个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0。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和0.93,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也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很好的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信息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9)基于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进行预测。自2013年一直到最终平衡状态,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而其它生态等级面积比例呈现递减趋势,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在平衡状态为72.64%,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生态安全Ⅱ级次之,为20.54%,生态安全V级最小,仅为1.10%。最终模拟结果与2013年结果相似,呈现生态安全Ⅰ和Ⅱ级占据绝对优势,其它生态等级处于次要支配地位的格局局面。

李涛[6](2017)在《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中的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益阳、常德3市共25个县市区,研究区总面积约45338 km2,地貌以平原为主,研究区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近20余年来,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洞庭湖地区的土地资源压力大增,已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洪涝灾害频发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变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产生了直接影响,进而改变了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洞庭湖地区近20余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辨析其驱动力,并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对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查阅,以洞庭湖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过程为基础,借助“3S”技术、相关生态学模型模拟以及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揭示了洞庭湖地区近20余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1)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方面: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此期间土地利用程度得到一定提升。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上呈升高趋势,但在1995年、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了较小的下降波动。(2)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方面:洞庭湖地区土地类型的面积大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耕地、建设用地及林地是洞庭湖地区20余年来面积变化最显着的三种用地类型;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时段性。(3)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方面: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域面积均表现为减少,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表现为增加,耕地与林地、耕地与水域间的相互转化较频繁。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及林地的转入,未利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于水域的转入。(4)空间变化方面:6种用地类型19902013年间的重心移动的净计距离大小依次为未利用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林地,重心移动的总计距离大小依次为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耕地>林地。研究区的耕及林地地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复杂。(2)分析了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1)碳效应方面:洞庭湖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及土壤碳密度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其整体碳汇能力减弱。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中,岳阳及常德市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比益阳市更明显。19902000年,岳阳及常德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表现强烈,2000年后趋于平缓,且20102013年间,益阳市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指数超过了岳阳及常德。这与区域的人口密度、经济与社会发展、区域行政政策不均衡有直接关系。(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面:19902013年间洞庭湖地区的ESV略有提升,区内最为突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水源涵养,其次为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这四者占据总服务价值的62%左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的是食物生产功能,不足总服务价值的3%。区内ESV高值区与低值区相互溶解渗透,次高值区对高值及低值区呈包围态势。ESV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洞庭湖水域及其周边湿地;东部及西部地区因多为林地而成为ESV的次高值区;ESV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3市市区、各县镇驻地及其周边区域。洞庭湖地区的ESV及其动态演化还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虽然其总ESV呈上升趋势,但其自相关与聚集程度趋于减弱,即其空间分布的破碎化程度在上升,ESV高值区的聚集度也有所下降。ESV的重心主要向西稍偏北方向移动,其轨迹迁移非常缓慢,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体上呈“S”型态势,经历了“剧烈—缓慢—剧烈”的变化阶段。(3)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变动方面:研究以14种濒危鸟类为指示物种。结果发现研究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的分布范围呈现出组团状特征,1990-2013年来,热点区面积呈下降趋势;研究区鸟类栖息生境景观格局总体上趋于破碎,生境形状向简单且扁平化形态转变,生境格局呈复杂化;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对研究区的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变化影响显着,而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另外,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开展的生物保护工作、区内粗放式的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均对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的面积波动产生重要影响。(3)提出了洞庭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通过对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农业、生态林、城乡建设及工矿和自然保护等区域,对区域土地利用的主体功能进行调控;科学编制区域科学发展规划、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对洞庭湖地区进行综合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湿地生态修;施行差别化土地供应,以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着重于对环境生态环境响应最终分析结果的制图表达及生态效应与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生态环境响应的制图表达在生态保护工作的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而生态效应的环境关联性分析能够揭示引起某种环境响应的针对性要素机理。

刘明艳[7](2017)在《基于GIS/RS北京市林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林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对我国林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利用RS与GIS作为研究的技术手段,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分类统计:至2016年,北京市平原区林地(成林)面积1643.10 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24.60%,山区林地面积8444.79 km2,占山区总面积的86.75%。未来5年山区林地发展以林地保护为主;平原区林地需求量为360.38 km2。以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以费用、覆盖率、农地红线、碳吸排平衡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线性规划模型,结合造林成本系数矩阵与固碳效益系数矩阵,得到北京市2016-2020年林地利用规划模型为:maxG=448.39X1 1+561.43X12+517.24X13+159.92X14+433.05X21+542.23X22+499.55154.45X23+555.25X24+695.23X31+640.51X32+198.03X33+X34+343.62X41+430.26X42+396.39X43+122.56X44+607.04X51+760.09X52+700.26X53+216.51X54,经费约束:∑i=1n∑j=1m VijXij≤5519500;覆盖率增长约束:∑i=1nXi/S≥30%;基本农地约束:X4j≤299.47;碳吸排平衡约束:∑i=1n Xi≥997.27。使用Lingo软件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客观值为159545.73。规划结果为:2016-2020年北京市平原区有效率利用的林地面积预计新增360.38 km2,达到2027.15 km2。林地规划方案为:农地转化为林地262.37 km2,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76.63 km2;现有林地中迹地、未成林地、宜林地均未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因此将其规划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不同林分类型中,新增阔叶林面积最大,为147.85 km2,混交林次之,为132.81 km2,针叶林和灌木林较少,均为39.86 km2。以缓解道路污染为目标,利空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北京市林地利用布局的初步规划结果。

胡曼[8](2017)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延庆区公益林地块变化提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信息提取以及变化监测是林业遥感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公益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中的重要的森林类别,其动态变化监测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延庆区GF-1、RapidEye以及Spot-5三期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公益林的分类提取为主线,通过对比3种典型的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方法,以及对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中最优尺度选择和规则集建立的探讨,提高分类精度,并进行变化信息提取精度评价,分析公益林地块变化原因,为构建其动态监测体系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基于HSV变换、Brovey变换、PC变换、GS变换、Pansharp变换等5种融合方法的Spot-5和GF-1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的融合结果,采用目视分析与定量特征分析进行融合影像质量评价,结果表明5种融合算法得到的影像在亮度、清晰度、对比度以及光谱信息继承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对于Spot-5影像的来说,Pansharp融合算法更适合于在后续的分类研究中。对于GF-1影像来说,GS融合算法较另外4种融合算法表现更优越,在后续的分类研究中更有潜力。(2)基于融合后的影像,采用基于像元的三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通过基于样本的混淆矩阵进行精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法分类结果的精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前中后三期分类的精度分别为:85.64%、82.72%和87.19%,Kappa系数分别为:0.83、0.80和0.85,且该方法对于阴影区域的处理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对三种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效果排序如下:支持向量机法>最大似然法>马氏距离法。(3)对三期不同的影像进行基于多尺度分割和规则集建立的面向对象分类,分别采用面向对象的“RMAS”指标和均值方差法来选择最优分割尺度,最终确定Spot-5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分别为560,500和450;RapidEye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分别为:400,350和180;GF-1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为650,560和480。并在不同层次的分割尺度上确定面向对象分类的规则集,将像元二分模型引入到对象层次,构建FC特征值加入到规则集中,实现面向对象分类。结果显示三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精度分别为:87.1%、92.3%、92.1%,均高于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更有利于后续研究。(4)采用分类后比较法进行变化信息提取,并建立公益林变化信息提取的误差矩阵,结果显示2004-2011年及2011-2015年两次变化信息提取的结果整体精度都在87%以上,总体精度较高,漏判率、错判率都在20%以内,提取结果较佳。从2004-2015年间,公益林面积呈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有林地面积的增加,其他林地和农田植被呈减少趋势,这与国家对林业以及公益林的重视度逐渐增强,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密切关系。

赖家明[9](2016)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已实施近20年,其实施的成效如何已成为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森林监测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监测需求。随着卫星对地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监测范围、监测内容和监测时效及精度上都独具优势。因此,本研究以川西甘孜地区道孚研究区1989年、1997年TM影像,2015年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森林资源信息,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资源消长、景观格局动态、水土流失变化、森林固碳能力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遥感监测;以夹金山研究区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逐级分层提取天然林破坏信息,选设评价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对天然林破坏类型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危险性等级区划。旨在为川西林区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为我国天保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基于e Congnition 8.64遥感图像处理程序,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针对不同破坏类型筛选最优分割尺度和参数,建立了一种适合川西亚高山林区的分类识别规则集,自动提取各种天然林破坏信息。结果表明:提取地质滑坡点48个,地质滑坡面积为6.6113 hm2,道路长度19.7146km,道路面积为8.1295hm2,民居数量275处,民居面积为4.5982 hm2,总体分类精度都超过87%。(2)结合野外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采用线性、非线性和多元回归法,基于多种遥感植被指数和遥感因子,建立了川西亚高山林区最优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最优乔木林生物量模型为:Y=127.340 TM2+93.835 TM3+344.518 TM5-75.505 WVI+0.339 V13-226.322 BVI+9.664(R2=0.888,P<0.05);最优灌木林生物量模型为:Y=-49.469 TM2-141.236 TM3+0.056 BVI+16.468(R2=0.790,P<0.05)。(3)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布信息,建立了适宜于川西亚高山林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壤侵蚀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结果表明:在天保实施前(1989~1997年),强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12.38%上升到14.73%,微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9.32%下降至7.42%,土壤侵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强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14.73%下降到11.89%,土壤侵蚀恶化状况得到改善。这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土壤侵蚀。(4)经Gram-Schmidt变换,对研究区影像融合,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三期影像分类解译,提取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分布位置和面积。结果表明:1989~1997年研究区森林覆盖率由65.06%下降到62.60%,下降了2.46%;1997~2015年,天保工程实施近20年,森林覆盖率由62.60%回升至65.34%,上升了2.74%。研究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5)基于融合影像解译结果,提取了1989、1997和2015年三个时期森林景观类型分布位置,运用ENVI5.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Fragstats4.0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监测了研究区主要森林景观类型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三个时期(1989、1997和2015年)研究区景观基质都是灌木林地,面积比例分别为:34.09%、34.27%和33.89%;乔木林地为第二重要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30.11%、26.75%和30.61%。灌木林和乔木林组成复合景观类型控制着区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在时间动态上,从斑块类型水平格局看,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以及最大斑块面积,在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下降,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增加,破碎化程度出现波动,其它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变化不明显;从景观水平格局看,三个时期边缘密度依次为32.7588、36.0567和35.2637,集合度指数依次为95.1919、96.5094和96.2046,香农多样性指数依次为0.733、0.7126和0.7523。它们均在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10年间增加,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近20年间下降。这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景观整体连通性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更顺畅,生物多样性提高,有利于生物群落的演化和发展。(6)采用建立的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测算了森林固碳能力,三个时期(1989、1997和2015年)森林固碳总量分别为:2828529.7 Mg、2623878.8 Mg、4130166.9Mg。其中,乔木林固碳量在总固碳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80.17%、77.35%和79.16%。这说明乔木林影响着研究区森林固碳能力的整体发挥。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森林固碳能力呈下降趋势,而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固碳能力呈上升趋势。说明天保工程提高了森林的固碳能力。(7)利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监测了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9~1997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中等覆盖度(40%~60%)面积比例由70.56%降为59.90%;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明显回升,中高等覆盖度(60%~80%)面积比例由19.26%上升为31.09%,增幅11.83%。这说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8)使用信息量模型法,根据破坏类型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不同单项评价因子数据,计算信息量值,评估了各种破坏类型的危险性。结果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内沟谷密度大于7km/km2、坡度大于50°且道路缓冲距离在100m以内的裸地区域,最容易发生地质滑坡;坡度在20°以内,且与居民地缓冲距离在100m到500m之间的草地区域,人为农牧活动是天然林破坏的主要类型;在高程为3500~3800m区间且郁闭度小于0.5的西北坡的有林地区域风损自然灾害是最易发生破坏类型;高程3500m以上、坡向为北坡、树种为云杉或冷杉的乔木林区最易发生雪损自然破坏。(9)基于各种破坏类型危险性信息量值,以自然断点法,区划了研究区天然林破坏危险性等级。结果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天然林各危险等级面积分布中,极重度危险性区面积707.9519hm2,占总面积的14.49%;极轻度和轻度区域面积为1968.060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28%;中度和重度区域面积2209.6133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23%。监测数据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天然林破坏整体危险性处于中间状态,只要加强保护措施,改善外部环境,危险性降低,天然林资源将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刘芳[10](2016)在《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虎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森林是否健康、生态系统是否良性循环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野生东北虎是我国特有虎,属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个国家级的虎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虎活动最频繁、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罗斯维克和巴斯维亚虎豹保护区接壤,其地理位置不仅成为了东北虎从俄罗斯、朝鲜向我国境内扩散的种源地,而且也成为了东北虎通往汪清自然保护区、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森林的必经之道。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珲春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加珲春地区野外东北虎巡护工作等实地调查,并结合3S技术以及生态位模型,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手段,对珲春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为东北虎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管理等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林业调查资料、遥感影像资料以及与东北虎出现点等相关资料的支撑下,利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以及GIS地图代数法对野生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为干扰要素最大,权重值达0.493,植被要素次之;综合分析后得出东北虎生存的栖息地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马滴达、杨泡营林站东南部,以及青龙台林场东部、北部,西北沟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均与俄罗斯虎豹保护区相接壤,是东北虎可自由穿行的林区;在保护区外围区域的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珲春的河山林场,解放林场西部、大荒沟林场西北、西部林区以及三道沟、五道沟相交接的林区带,在春化西南部、敬信南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适宜分布区面积达到了157146.73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31.25%;次适宜区分布于珲春大部分地区,且相对集中成片,面积达到了250752.28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49.87%;不适宜区主要是城镇、建筑用地、农田大片区域,占研究面积的18.88%。2、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3S技术对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及南部范围内;在珲春西南部的密江境内、春化镇境内以及中部的哈达门乡境内均有潜在分布区,这些区域均属于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且这些区域与栖息地适宜分布区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同时对东北虎向我国境内广袤森林迁移起到了重要的廊道作用。3、通过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最小耗费距离模型、GIS建模以及密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预测东北虎从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我国境内的汪清、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林区扩散和迁移时的最佳廊道路径的空间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廊道主要分布于珲春地区春化--青龙岗一带、大荒沟--解放林场一带以及西北沟--五道沟林场一带,通过路径的密度分析预测出廊道集中分布区域与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几乎相一致,说明在该区域内存在建立廊道的条件4、对珲春地区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林蛙养殖、林区放牧以及参地开垦种植已经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干扰。从保护区内水网的分布现状与林蛙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林蛙养殖进行分析,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向河流两侧进行500m缓冲,且假设该缓冲区内全部是人为活动地带,则统计出该区域面积占据了保护区的60%以上,加之林蛙场呈分散状分布于保护区内,则推断出林蛙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同时蛙场的家犬捕猎野生动物现象较频繁,粗放散养的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的破坏明显,植被结构发生改变,牲畜与野生食草性动物发生食物竞争,并对野生小动物的活动带来了干扰;参地的开垦改变了森林的结构形态,同时降低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综上所述,提出几点保护建议:通过减少人类在林区的活动,实行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移民等措施,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完善补偿机制,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巡护工作,及时清理栖息地范围内的猎套等,以此来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二、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分类与信息提取研究
        1.2.2 湿地遥感数据应用研究
        1.2.3 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水文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地形地貌特征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光学影像
        2.2.2 雷达影像
        2.2.3 其他处理
    2.3 野外调查及分类体系的确定
        2.3.1 野外调查
        2.3.2 分类体系确定
第3章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分类特征选取
    3.1 波段选择及纹理信息提取
        3.1.1 光谱特征的选取
        3.1.2 纹理特征信息提取
    3.2 淹水范围的提取
        3.2.1 多尺度影像分割的概念
        3.2.2 多尺度影像分割流程
        3.2.3 Sentinel-1 数据多尺度分割
        3.2.4 Sentinel-1 数据淹水范围提取
    3.3 训练样本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嫩江源区湿地信息提取
    4.1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信息提取
        4.1.1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4.1.2 构建随机森林模型
        4.1.3 重要性评估
    4.2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4.2.1 分类结果
        4.2.2 精度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变化分析
    5.1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年际面积变化监测
    5.2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空间转移矩阵分析
    5.3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5.3.1 基于类型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5.3.2 基于景观水平指数的年际变化分析
    5.4 地形因子分析
    5.5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及对策
        5.5.1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演变的自然驱动力分析
        5.5.2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演变的人为驱动力分析
        5.5.3 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保护对策与建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Google Earth Engine
        2.1.2 永久基本农田
        2.1.3 耕地
    2.2 Google Earth Engine应用研究
        2.2.1 平台简介
        2.2.2 平台应用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2.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3.2 遥感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上的应用
    2.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2.4.1 国内外有关制度政策研究概况
        2.4.2 3S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2.5 研究评述
3.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3.1 杭州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土地利用概况
    3.2 永久基本农田概况
        3.2.1 数量和构成概况
        3.2.2 坡形结构概况
        3.2.3 破碎程度概况
    3.3 研究数据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及介绍
        3.3.2 数据预处理
        3.3.3 数据处理平台
4.基于GEE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检测
    4.1 思路和技术路线
    4.2 训练和验证数据集
    4.3 随机森林分类器
    4.4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4.4.1 精度验证
        4.4.2 分类结果
    4.5 变化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4.5.1 年际变化检测结果
        4.5.2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时空演变分析
    5.1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
        5.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组成变化
        5.1.2 土地利用类型流入流出分析
        5.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5.2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5.2.1 基于网格样方法的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
        5.2.2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2.3 耕地集中连片水平和集约化利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6.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监测研究
    6.1 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分布情况
        6.1.1 坡度情况分析
        6.1.2 交通情况分析
        6.1.3 质量等级情况分析
    6.2 “增加”耕地后续耕种情况监测
    6.3 “减少”耕地利用情况监测
        6.3.1 耕地撂荒情况分析
        6.3.2 农业结构调整为苗木种植情况分析
        6.3.3 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
    6.4 保护有效性监测评价和建议
        6.4.1 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和刚性管控
        6.4.2 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政策
        6.4.3 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取得新进展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基于多源数据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1.2.2 植被遥感提取研究
        1.2.3 植被覆盖信息遥感定量估算
        1.2.4 植被时空演变及其机理分析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 植被演变理论
        2.1.2 遥感技术与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研究的技术方法
        2.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2.2 NDVI特征分析方法
        2.2.3 竹林遥感分类方法
        2.2.4 竹林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3.1 位置与范围
        2.3.2 自然资源情况
        2.3.3 社会经济情况
    2.4 数据源及其处理
        2.4.1 数据源介绍
        2.4.2 数据处理
3. 土地利用/覆被多层次信息遥感提取
    3.1 土地利用分类
        3.1.1 数据准备
        3.1.2 土地利用分类图
        3.1.3 分类结果验证
    3.2 植被覆盖NDVI特征分析提取方案
        3.2.1 数据准备
        3.2.2 植被覆盖NDVI特征分析
    3.3 典型植被——竹林信息遥感提取
        3.3.1 数据准备
        3.3.2 竹林定量提取流程
        3.3.3 提取结果与精度
        3.3.4 提取结果分析
4. 庐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4.1.1 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4.1.2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4.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程度分析
        4.1.4 不同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动态程度分析
    4.2 植被覆盖NDVI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2.1 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时间变化特征
        4.2.2 近30年NDVI均值空间分布特征
        4.2.3 近30年NDVI变化趋势分布特征
        4.2.4 近30年NDVI变化趋势显着性耦合分析
        4.2.5 近30年NDVI变异性合分析
    4.3 典型植被一一竹林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3.1 庐山保护区近30年竹林时间变化特征
        4.3.2 庐山保护区近30年竹林空间变化特征
    4.4 小结与讨论
5. 庐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驱动机理分析
    5.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1 立地因子
        5.1.2 气象因子
        5.1.3 人为活动因子
    5.2 植被覆盖NDVI时空演变驱动力分析
        5.2.1 立地因子
        5.2.2 气象因子
        5.2.3 人为活动因子
    5.3 典型植被——竹林时空演变驱动力分析
        5.3.1 竹林质心迁移距离和方向
        5.3.2 竹林质心迁移驱动力分析
    5.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5.5 小结与讨论
6.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时空演变预警分析
    6.1 基于NDVI时空演变森林植被变异性预警分析
        6.1.1 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变异特征
        6.1.2 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变异性预警分析
    6.2 基于竹林时空演变趋势的保护区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机制
        6.2.1 庐山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植物时空分布特征
        6.2.2 庐山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与周围竹林最小距离分析
        6.2.3 庐山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机制
    6.3 小结与讨论
7. 庐山自然保护区优化方案分析
    7.1 庐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7.2 庐山自然保护区优化方案分析
        7.2.1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质量优化分析
        7.2.2 庐山自然保护区边界优化分析
        7.2.3 庐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优化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
    8.3 研究展望
9.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陆交错带
        1.2.2 3S技术及其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1.2.3 植被遥感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区范围的确定
3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识别与分类
    3.1 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
    3.2 调查方法
    3.3 指标选取
    3.4 实地调查数据采集
    3.5 数据处理与指标分类
        3.5.1 数据处理
        3.5.2 分类结果
4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影像数据预处理
    4.3 提取方法
        4.3.1 多尺度分割技术
        4.3.2 基于规则集的分类
    4.4 精度分析
    4.5 解译结果分析
    4.6 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
5 土地垦殖对湿地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
    5.1 确定重点研究区域
    5.2 土地垦殖对湿地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
        5.2.1 相关性检验
        5.2.2 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2.2 景观生态学
        1.2.3 生态安全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2.5 动植物资源
    2.3 社会经济状况
3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获取
        3.1.1 遥感数据
        3.1.2 其它数据源
    3.2 遥感数据处理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2 影像光谱特征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3.1 地物类型分类体系
        3.3.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提取
        3.3.3 分类后处理
    3.4 非遥感数据处理
        3.4.1 DEM获取
        3.4.2 土壤数据
        3.4.3 气候数据
        3.4.4 社会经济数据
    3.5 本章小结
4 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4.1 小三江平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分析
        4.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演变分析
        4.1.2 土地利用速率时空演变分析
    4.2 土地利用空间模型演变分析
        4.2.1 空间结构变化的研究
        4.2.2 1976-2000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4.2.3 2000-2013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4.2.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型
    4.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析
    4.4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图谱信息
        4.4.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的构建
        4.4.2 1976-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4.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问题
    4.6 小结
5 小三江平原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数
        5.1.1 斑块尺度景观结构指数
        5.1.2 景观尺度的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1.3 区域景观格局空间特征结构分析
    5.2 景观组分动态变化
        5.2.1 景观组分指数计算方法
        5.2.2 景观组分转入/转出贡献率分析
        5.2.3 研究区景观组分保留率分析
    5.3 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研究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5.3.2 景观镶嵌体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5.4 土地利用的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
        5.4.1 景观结构变化的生态过程
        5.4.2 景观生态过程服务价值变化
    5.5 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5.5.1 自然因素
        5.5.2 人为因素
    5.6 小结
6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评价单元
        6.1.2 生态安全评价框架
        6.1.3 数据收集
    6.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指标
        6.2.1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6.2.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
        6.2.3 评价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6.2.4. 评价指标权重
        6.2.5 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6.2.6 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评价
    6.3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时空异质性分析
        6.3.1 景观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变化
        6.3.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4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6.4 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调控
        6.4.1 高度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6.4.2 较高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6.4.3 中等安全调控措施
        6.4.4 低和较低安全调控措施
    6.5 景观生态安全模拟预测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土地覆盖研究进展
        1.2.2 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1.3 3S技术在LUC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1.3.1 RS技术在LUC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1.3.2 GIS技术在LUC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1.3.3 GPS在LUCC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界定
    2.2 研究区社会与经济
        2.2.1 人口状况
        2.2.2 产业活动
        2.2.3 历史遗迹
    2.3 研究区自然环境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水系
        2.3.4 土壤土地资源
        2.3.5 湿地资源
        2.3.6 植物资源
        2.3.7 野生动物资源
    2.4 当前的环境问题
        2.4.1 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减少且遭受污染
        2.4.2 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工、农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
        2.4.3 其它环境问题
第三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遥感影像处理
        3.1.3 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及其空间特征
        3.3.2 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
        3.3.3 土地利用相互转化
        3.3.4 各用地类型的重心空间演化
        3.3.5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机制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
        4.1.3 敏感性分析
        4.1.4 ESV演变的空间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地利用变化
        4.2.2 洞庭湖地区ESV的变化
        4.2.3 空间自相关与冷热点区演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碳效应
    5.1 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2.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
        5.2.2 区域相对变化率分析
        5.2.3 碳汇能力空间分布制图
    5.3 研究结果
        5.3.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效应
        5.3.2 碳汇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5.3.3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导致的碳汇能力空间变化差异
    5.4 讨论
        5.4.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效应的影响
        5.4.2 空间差异的动力因素
        5.4.3 相应的土地调控建议
        5.4.4 研究展望
    5.5 小结
第六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响应
    6.1研究区环境与生物资源概况1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研究方法
        6.3.1 物种生境分布MAXENT模型
        6.3.2 洞庭湖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确定
    6.4 研究结果
        6.4.1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空间分布
        6.4.2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景观格局分析
        6.4.3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洞庭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7.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建议
        7.1.1 农耕用地区
        7.1.2 生态林用地区
        7.1.3 城乡建设及工矿用地
        7.1.4 湿地保护区
    7.2 低碳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探讨
        7.2.1 碳增汇土地利用政策
        7.2.2 基于碳减排的土地利用政策
    7.3 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管理策略
        7.3.1 土地利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7.3.2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7.3.3 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管理策略
    7.4 其他相关建议
        7.4.1 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科学发展
        7.4.2 发展生态旅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7.4.3 跟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施行行差别化土地供应
        7.4.4 保护耕地,强化管理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果
        8.1.1 建立了洞庭湖地区1990-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库
        8.1.2 揭示了洞庭湖地区近20余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
        8.1.3 分析了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8.1.4 提出了洞庭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GIS/RS北京市林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概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GIS/RS技术在林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北京市自然环境特征
        2.1.1 气候状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类型
    2.2 北京市人文地理特征
        2.2.1 政治经济概况
        2.2.2 社会文化概况
    2.3 北京市土地利用概况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地面数据
    3.2 遥感数据
    3.3 基础数据
    3.4 遥感影像预处理
4. 北京市林地利用现状与需求量
    4.1 遥感影像分类
    4.2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
        4.2.1 平原区林地利用现状
        4.2.2 山区林地利用现状
    4.3 林地需求量分析
5. 北京林地利用数量规划
    5.1 林地利用规划的要点及依据
        5.1.1 规划要点
        5.1.2 规划依据
    5.2 线性规划法原理
    5.3 基于线性规划法的北京市林地利用数量规划
        5.3.1 目标函数的建立
        5.3.2 约束条件的确定
    5.4 造林成本及固碳效益系数确定
    5.5 模型建立与结果解释
6. 北京市林地利用布局规划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林地利用布局规划
        6.1.1 栅格数据提取
        6.1.2 数据空间分析
    6.2 规划结果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延庆区公益林地块变化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植被动态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
        1.2.2 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体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文章组织与结构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概况
        2.1.2 森林资源概况
        2.1.3 分类体系概述
    2.2 研究区数据
    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2.3.1 几何校正
        2.3.2 大气校正
        2.3.3 图像镶嵌与裁剪
        2.3.4 云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影像融合
    3.1 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3.1.1 Brovey变换
        3.1.2 HSV变换
        3.1.3 GS变换
        3.1.4 PC变换
        3.1.5 Pansharp融合算法
    3.2 融合实验与评价方法
    3.3 融合效果及评价
        3.3.1 基于视觉效果的定性分析
        3.3.2 基于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像元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及精度评价
    4.1 监督分类方法
    4.2 训练样本的选取
    4.3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4.4 分类结果及分类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及精度评价
    5.1 多尺度分割及最优分割尺度选择
        5.1.1 多尺度分割概述
        5.1.2 最优尺度选择
    5.2 规则集的建立
    5.3 面向对象分类的实现
    5.4 面向对象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公益林变化信息提取
    6.1 变化信息提取概述
        6.1.1 图像直接比较法
        6.1.2 分类后比较法
        6.1.3 直接分类法
    6.2 变化地块信息提取结果
    6.3 提取变化信息精度评价
        6.3.1 精度评价概述
        6.3.2 精度评价
    6.4 公益林变化分析
        6.4.1 各地类面积变化分析
        6.4.2 地类变化动态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1.1.2.1 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概述
        1.1.2.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述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遥感技术在林业专项信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1.2.2 遥感技术在景观格局中的研究进展
        1.2.3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1.2.3.1 资源变化监测
        1.2.3.2 灾害及健康评估监测
        1.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固碳效益中的研究进展
        1.2.4.1 森林固碳的计算方法
        1.2.4.2 森林固碳效益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气候
        2.1.3 土壤概况
        2.1.4 森林资源
    2.2 数据获取
        2.2.1 数据收集
        2.2.2 标准地设置及生物量测定
    2.3 数据预处理
        2.3.1 森林的分类
        2.3.2 标准地设置及生物量测定
        2.3.3 遥感数据处理
        2.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2.3.3.2 遥感影像分类及处理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植被覆盖动态特征
    3.1 植被覆盖度
        3.1.1 植被指数
        3.1.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3.1.1.2 归一化植被指数换算植被覆盖度
        3.1.2 植被覆盖动态分析
    3.2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分布状况
    3.3 各土地覆盖类型面积转移
        3.3.1 1989~1997林地类型面积转移
        3.3.2 1997~2015林地类型面积转移
    3.4 植被类型地形分异特征
        3.4.1 坡度分异特征
        3.4.2 坡向分异特征
        3.4.3 高程分异特征
    3.5 森林覆盖率动态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森林景观格局
    4.1 景观类型面积
        4.1.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景观类型面积及其变化
        4.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景观类型转移特征
        4.1.2.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4.1.2.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4.2 景观格局指数
        4.2.1 计算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景观指数结果
        4.2.2.2 景观指数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壤侵蚀变化
    5.1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技术路线
    5.2 土壤侵蚀强度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因素、因子权重确定
        5.2.3 土壤侵蚀强度的综合评价及其等级
        5.2.4 各因素、因子的提取
        5.2.4.1 降雨量
        5.2.4.2 坡度、坡长和沟谷密度
        5.2.4.3 土壤质地
    5.3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动态分析
        5.3.1 研究期内各时段土壤侵蚀状况
        5.3.2 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森林生物量与固碳效益
    6.1 数据的处理
        6.1.1 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6.1.2 地形数据提取
        6.1.3 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6.2 森林生物量与不同遥感因子的相关性
    6.3 森林生物量遥感模型的建立
        6.3.1 乔木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6.3.1.1 生物量数据与单波段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
        6.3.1.2 生物量数据与各植被指数之间的回归分析
        6.3.1.3 生物量与各遥感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6.3.1.4 最佳乔木林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6.3.2 灌木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6.3.2.1 生物量数据与单波段数据、各植被指数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
        6.3.2.2 生物量与各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6.3.2.3 最佳灌木林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6.4 结果与分析
        6.4.1 生物量
        6.4.1.1 生物量的计算
        6.4.1.2 生物量的结果分析
        6.4.2 固碳效益
        6.4.2.1 森林固碳量的计算方法
        6.4.2.2 森林固碳量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然林破坏信息提取及危险性评价
    7.1 研究方法
        7.1.1 天然林破坏类型划分
        7.1.2 天然林破坏信息提取
        7.1.2.1 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法
        7.1.2.2 实地调查走访法
        7.1.3 评价方法和评价因子的选择与数据提取
        7.1.3.1 评价方法
        7.1.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7.1.3.3 各破坏类型评价因子数据的提取
        7.1.4 信息量值的计算与危险性区划
        7.1.4.1 信息量值计算
        7.1.4.2 危险性区划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破坏信息提取结果及精度
        7.2.1.1 破坏信息提取结果
        7.2.1.2 信息提取精度评价
        7.2.2 各破坏类型的面积及信息量值
        7.2.2.1 地质滑坡破坏类型
        7.2.2.2 农牧活动破坏类型
        7.2.2.3 雪压损毁破坏类型
        7.2.2.4 风倒损毁破坏类型
        7.2.3 危险性分级评价结果及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东北虎种群演变及分布格局
        1.1.2. 我国东北虎所面临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野生东北虎研究概况
        1.2.2. 野生东北虎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与交通概况
        2.1.4. 人虎冲突现状
    2.2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3.1.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2.3.2.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2.3.3.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2.3.4.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4 研究方法
        2.4.1. 3S技术与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与GIS地图代数理论
        2.4.3. 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原理)模型分析方法
        2.4.4.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2.5 技术路线
3.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3.1. 栖息地生境适宜性概述
    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3.2.4.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GIS综合评价
    3.3. 结果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4.1. 生态位模型概述
    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4.2.1. 最大熵原理(MaxEnt)模型及检验
        4.2.2. 数据准备与模型应用
    4.3. 模型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1. MaxEnt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2. MaxEnt预测结果环境变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5.1. 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的概述
    5.2.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原理
    5.3. 潜在廊道预测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准备
        5.3.2. 潜在廊道预测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6.1 概述
    6.2. 林蛙养殖的影响分析
        6.2.1. 林蛙养殖现状
        6.2.2. 数据准备与处理过程
        6.2.3. 水系缓冲区处理与结果分析
    6.3. 放牧对保护区的影响
    6.4. 参地种植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嫩江源区南瓮河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D]. 刘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D]. 李晨露. 浙江大学, 2020(02)
  • [3]基于多源数据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 钟滨.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4]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D]. 黄怀萱.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5]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D]. 吴学伟. 武汉大学, 2018(06)
  • [6]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李涛.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7]基于GIS/RS北京市林地利用规划研究[D]. 刘明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延庆区公益林地块变化提取[D]. 胡曼.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赖家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6
  • [10]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D]. 刘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3S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