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

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邹耀仁,王赟,王淑一,张源源,孟繁辉[1](2021)在《黄渤海地区FY-4A闪电成像仪(LMI)探测效果评估》文中认为基于大连和青岛地区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数据,对FY-4A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 LMI)在黄渤海地区的探测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针对2019年大连地区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绝大多数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探测的雷电脉冲发生在强回波区,回波强度为30 dBZ,强回波区的云顶高度超过9 km, FY-4A LMI探测到的组(group)数量与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探测的雷电脉冲数量之比平均值为0.2,变化范围为0.15~0.26;针对2019年青岛地区5次强对流天气过程,FY-4A LMI探测的group数量较少,其与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探测的雷电脉冲数量比值的平均值为0.34,变化范围为0.27~0.4,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和FY-4A LMI测到的雷电活动的空间位置比较一致,都基本处于强对流核心区域。总体来看,FY-4A LMI在黄渤海地区的探测效率比较低下。

李颖[2](2021)在《洪泽湖水质演变趋势与驱动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洪泽湖位于江苏省北部淮安、宿迁两市(33°06′~33°40′N,118°10′~118°52′E),为淮河流域最大湖泊,是重要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来源,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枢纽。然而,随着淮河中上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人口增长,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加之围垦、养殖、泥沙淤积等原因,使湖区环境容量不断减少,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洪泽湖长时间内发生多次污染事故。因此,本文利用2008年-2018年洪泽湖区域气温、降水、水文、水位和入湖河流及湖泊水质等数据,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M-K)检验、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构建河流水质参数评价(WQI)、污染物通量计算等方法,揭示洪泽湖水质长期演变的趋势和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8年洪泽湖周边的年平均气温为15.29℃,年降水量均值为989.08mm,降水集中在夏季。蒋坝水位多年均值为12.95 m,吴家渡水量多年均值为224.34亿m3。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入湖径流的变异系数极大,径流量极度集中。线性拟合结果显示洪泽湖气温、降水、径流量、水位有所上升。M-K非参数趋势检验结果显示,月均温、累积月、蒋坝水位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上升趋势不显着;入湖水量Z值为2.001,p值小于0.05,通过显着性检验,上升趋势显着。时间序列分解(EEMD)结果中,气温的IMF1、IMF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31%,波动变化周期为12月;而累积月降水量的IMF1、IMF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7%,波动变化周期为4月和12月。水位IMF1、IMF2的方差贡献率为20.83%和31.00%,累积贡献率为51.83%,波动变化周期分别为准4月和准12月。入湖水量IMF1、IMF2的方差贡献率为34.08%和32.23%,累计贡献率66.21%,波动变化周期为4月和8月。2)2008年-2018年洪泽湖入湖河流溶解氧浓度均值为8.15 mg/L(Ⅰ类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为5.78 mg/L(Ⅲ类水),氨氮平均浓度为1.53 mg/L(Ⅴ类水),总氮平均浓度为3.57 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23 mg/L(Ⅳ类水),WQI均值为57.44,处于“中”水平。东部河流水质较好,西部北部河流水质较差。洪泽湖周边河流多数处于“中”水平(50<WQI<70),西民便河、维桥河、古山河处于“低”水平(WQI<50)。M-K趋势检验法显示,2008年-2018年83.3%的入湖河流高锰酸盐指数下降趋势显着(Z<0 p<0.05),44.4%入湖河流氨氮浓度下降趋势显着,总氮总磷下降趋势显着的入湖河流占比分别为33.3%和27.8%;而44.4%的入湖河流WQI上升趋势显着(Z>0,p<0.05)。2008年-2018年淮河长期入湖氮磷总量的估算显示,氮磷营养盐输入与径流量大小变化密切相关,变化明显。自2013年后,淮河的入湖营养盐通量随水量相应增加,在2017年达到峰值,总氮、总磷入湖营养盐通量分别为8.49万吨、0.43万吨。3)洪泽湖溶解氧浓度的多年均值为8.95 mg/L(Ⅰ),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为4.33 mg/L(Ⅲ),氨氮的浓度均值为0.25 mg/L(Ⅱ),总氮浓度均值为1.72 mg/L(Ⅴ),总磷平均浓度为0.08 mg/L(Ⅳ),叶绿素a浓度均值为0.008 mg/L。水质指标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过水区的溶解氧、总氮、总磷浓度均值较高,而溧河洼、成子湖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较高。总氮与总磷的浓度季节差异较大,总氮冬春季节浓度较高,夏秋季节浓度较低,总磷冬春季节浓度较低,夏秋季节浓度较高。M-K非参数趋势检验结果,成子湖、溧河洼和过水区的总氮、总磷的总体变化不明显;成子湖和溧河洼的溶解氧上升明显,而高锰酸盐指数下降明显;过水区溶解氧浓度缓慢上升,氨氮浓度下降显着,但成子湖和溧河洼氨氮下降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洪泽湖水质与入湖河流水质相关系数较高,相关性较强,不同湖区受到入湖河流水质变化的影响有所差异。水文气象因子与水质相关性的结果中,溶解氧与气温降水成极显着负相关,水量变化与入湖河流水质指标的浓度关系密切,水位则与洪泽湖的水质指标浓度相关性较强。4)2011年-2018年洪泽湖叶绿素a浓度下降显着,营养状态有所好转。突变点检验结果中,洪泽湖叶绿素显着下降的突变点集中在2014年-2015年。GAM模型分别模拟不同湖区的营养状态指标叶绿素a与水质指标、水文气象因子关系。比较发现,高锰酸盐指数对各个湖区影响叶绿素a浓度变化影响强烈。

刘坤坤[3](2020)在《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小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缓解方法研究 ——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文中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城市热环境效应。城市热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已影响到人们的各个方面,小至人的生活舒适度,大至气候的变化,因此,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研究大多聚焦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业化水平高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热环境问题关注较少;同时,研究重点更多在于分析热环境影响机制及形成原因,对缓解措施的分析探究较少。本文旨在以中小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现状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小城市的热环境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温度较高的区块尝试提出定量化的缓解方案,为中小城市热环境及热异常缓解提供一些借鉴。以桐乡市主城区为研究区,采用大气校正法对2019年8月21日的Landsat-8 TIRS数据进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差异;再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现状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地表温度与各地类比例的关系,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选取热异常区块,对此提出定量化的缓解措施,分析模拟缓解措施的效果。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结果,建成区边界内外呈现明显的温度差异,高温区与低温区的分界线基本与建成区边界吻合。经统计,建成区边界内平均地表温度为32.16℃,而边界外为29.54℃,两者相差达2.62℃,说明城区存在热环境问题。中小城市作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对象,其热环境问题确需引起关注。(2)对地表温度(LST)与各地类所占比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LST=31.143-0.030×耕地比例+0.025×工矿比例+0.012×其他建设比例-0.026×绿地比例-0.031×水域比例。根据上述回归模型,工矿、其他建设比例均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其中工矿对地表温度上升影响最大;耕地、绿地、水域呈负相关,且水域的降温效果最好。(3)结合高分遥感影像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对研究区内部典型样区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城市热环境问题不仅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还受土地利用格局、规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为探索城市热异常缓解措施,从研究区选取了一个高温区块,结合该区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功能定位提出了两种热环境缓解方案,应用回归模型对缓解方案进行模拟和计算,发现这些措施可以将试验区块的平均地表温度降低1.06℃,具有较显着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小城市热环境研究提供参考,提出的改善措施,亦可为热异常区块的缓解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姚豫奇[4](2020)在《四川盆地土地利用及成都地区城市化的气象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迅速,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双星城市群,研究这种变化对气象乃至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资料、气象站的站点观测资料、ERA-Interim和NCEP再分析资料为研究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及其对盆地及盆地典型城市气温的影响,之后又使用耦合城市冠层方案的WRF模式和不同时期的下垫面资料进行敏感性试验,对成都地区城市化对当地夏季和冬季气候和冬季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主要是绿色植被,在盆地内部主要是农业与自然植被镶嵌体和农田。1981年~1990年四川盆地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主要变化为旱地的大面积增加;1990年~2000年盆地内大量旱地变为水田和农业与自然植被镶嵌体;2000年~2010年盆地内水田面积减小,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面积增大,成都、重庆两地城市面积持续扩张,但成都较重庆城镇扩张速度和面积都大。1980年~2017年,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在大部分地区起升温作用,且升温作用有越来越强的趋势,成都和重庆气温变化趋势和盆地气温变化大致相同,成都城市化的升温作用较重庆强。(2)成都地区城市化使夏季城区上空出现增温区域。城区地表气温升高约2.8℃,边界层高度升高约150m,冬季地表气温平均升高约0.6℃,边界层高度升高约25m。夏冬两季气温日较差均减小。受城市化影响,成都地区夏季和冬季2m相对湿度减小,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小,且夏季变化程度强于冬季。(3)成都城市化使地表的粗糙度增加,进而使夏季和冬季风速在城区减小,减小约0.1m·s-1~0.6 m·s-1,但夏季风速减小区域较冬季更大。城市化还使城市上空低层散度减小,辐合作用增强,垂直速度增大,夏季水汽往高层输送明显。夏季,城市化作用使日平均和白天时段降水量在城区的迎风区和下风区均增加,夜间降水量在下风区域增加,对迎风区域影响不明显。(4)在重污染和无污染期间,成都城市化均使2m气温显着升高,且升温范围一致,城市化也使城区上空出现升温区,升温时段集中在午后和有逆温层出现时段,但在无污染期间升温区域较重污染期间范围大,且强度更强。城市化也使2m相对湿度减小,且减小范围一致,无污染期间城区相对湿度减小值较重污染期间偏低。(5)成都城市化会使城区日平均边界层高度升高,日平均风速减小,且与AQI变化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在重污染和无污染期间,城市化使城区及下风区域风速减小,但是减小值和减小范围有所不同,在重污染期间,风速减小区域集中在城市的背风侧城区及其下风区,在迎风区风速无明显减小,而在无污染期间,城市化使整个城区及其下风区域风速均减小,且风速减小值较重污染期间大。城市化还使城市扩张区上空垂直速度增大,但无污染期间垂直速度增大的范围及高度均比重污染期间大,城市化也使城区边界层高度在重污染期间升高值较无污染期间小。

黄彦[5](2020)在《中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对外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空运输作为第五次交通运输浪潮,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航空运输业自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迅速增长,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参与到国内乃至世界的航空网络联系中。城市的对外联系是体现其参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航空对外联系可以体现一个城市与全球各重要城市的联系紧密度。尤其是那些与国外城市存在密切联系的城市,可以发展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城市,通过强化世界联系来参与全球竞争。从理论研究来看,已有研究重点分析的是中国作为整体同国际的航空联系以及超大城市的对外联系,但是忽略了中转性质突出的节点性城市同国外联系的相关研究。从规划研究来看,我国2017年《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文中简称《规划》)提出要建设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即确立十大节点城市,但是部分规划城市的国际客运量并不突出,那么为什么选择这十个城市,是从什么因素及哪些角度去考虑的结果?《规划》文本并没有给出说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未来规划的枢纽会不会有所调整?哪些节点城市城市应予以增补考虑?另外,节点城市的对外联系影响因素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基于国际民航组织对于国际航班客流的统计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对外联系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从节点分析视角,通过度数中心度的计算,得出我国国际航空枢纽虽然在体量上同国际上的国际航空枢纽无法比较,但是在我国国内有22个城市不仅中转性质显着,且其国际通航性质也较为突出。其次,通过空间网络可视化的分析,发现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同亚洲城市的联系最为密切,日本和韩国为亚洲城市主要联系国家,同欧洲地区的联系主要集中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法国的巴黎和英国的伦敦,同北美洲的联系近些年发展迅速,且我国同北美区域联系的首位城市逐渐由美国的旧金山转变为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再次,通过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对外联系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基础型因素和内生性因素对于国际航空枢纽的对外联系产生重要作用,即在机场规模、机场发展以及腹地经济支撑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潜力更大,更应该成为未来规划的建设点。故而,结合定量分析结果和规划名单,未来我国可能增补的国际航空枢纽为:增加厦门、杭州、青岛、武汉、郑州和沈阳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点,同时斟酌深圳与广州、重庆与成都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复建设问题。

匡奕敩[6](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肖悦[7](2018)在《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空气污染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绊脚石。基于2005-2016年中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法、核密度法、层次聚类法、空间插值法和重心迁移法,从年、季、月的时间尺度对比分析了全国及11个地区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重点讨论了气温、气压、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从全国和区域的空间尺度探讨空气质量演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空气污染有显着的时间变化规律。从年变化上看,12年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并主要表现在重污染城市的改善上,但污染较轻的清洁城市的空气污染呈略微加重趋势。从季变化上看,全国及各区域以优良和轻度污染天气居多,空气质量呈“夏优冬劣”的变化规律,SO2是冬季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而夏季以O3污染为主。从月变化上看,空气质量呈先升后降的“U”型变化趋势。(2)空气污染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性。通过空间聚类可将全国空气质量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并细分为11个区域。其中京津冀、山东半岛和黄河中游属于长期高污染热点集聚区,而云贵高原、海峡西岸和华南地区属于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冷点集聚区。华北、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四大雾霾带逐渐显现,空气污染区域一体化趋势显着,亟需建立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治理机制。(3)空气污染具有显着的空间分异性。全国空气污染呈“北重南轻、东高西低”的空间非均衡格局。近12年全国空气质量虽整体得到改善,但新疆等部分地区污染加重,期间污染范围从中东部向京津冀集中,污染形态也由集中连片分布变为零星面状分布。(4)重心分析表明,2005-2016年全国空气质量、?(PM10)和?(SO2)重心往东北方向上的迁移最显着,而?(NO2)重心则以西北方向上的迁移最显着,表明12年间东部和北部PM10、SO2污染以及西部和北部NO2污染的速度和程度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5)空气质量“夏优冬劣”的变化规律与气温“夏高冬低”的变化规律紧密相关。冬季采暖排污多,气温低,降雨少,常出现的逆温天气严重抑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而夏季降水多、温度高、城市上空对流旺盛,促进了污染物的沉积、稀释和扩散。气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压天气容易加剧空气污染,而低压天气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水和相对湿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存在前后两个明显的临界点:(1)当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未达到第一个临界点时(吸湿作用>沉降作用),吸附了大量污染物且漂浮在空中的小雨滴极易加重空气污染。(2)第一个临界点到第二个临界点之间(吸湿作用<沉降作用),随着降雨和相对湿度的增大,空气污染得到显着改善。(3)当其超过第二个临界点时(吸湿作用远小于沉降作用),降雨与相对湿度对空气污染的改善作用趋于稳定。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显着,一方面风促进了中东部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和稀释,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风也极易引发植被覆盖率低的西北地区出现沙尘现象,从而加重了空气污染。(6)从全国上看,人口集聚、经济和工业发展、能源消耗和汽车增多推动了空气质量的恶化,而科技进步和绿化提高有助于改善空气污染。从区域上看,各社会经济要素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分异性:(1)绿地覆盖对11个地区空气污染呈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2)人口密度、能源消耗、第二产业占比和民用汽车拥有量与各区域空气污染呈协同增长效应。(3)科技支出占比和人均GDP对各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双向性。科技进步推动了发达地区的空气污染,并且这种推动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长三角(0.732)>京津冀(0.114)>长江上游(0.066)>黄河中游(0.039)>华南地区(0.3)>长江中游(0.021)。但在不发达地区,科技进步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人均GDP越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改善程度越明显,并且这种改善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长三角(0.486)>京津冀(0.399)>山东半岛(0.117)>华南地区(0.101)>海峡西岸(0.011)。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揭示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成因,寻求污染治理办法,确定重点整治方向,制定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苏爱芳[8](2015)在《黄淮中西部深对流云的演变规律和组织结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卫星多通道产品和深对流识别技术,对黄淮中西部(110—1180E,30—370N)深对流云的发展演变规律、天气意义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的时空分布、生命史和尺度特征进行研究;在统计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常规、非常规资料、雷达四维变分同化反演(4DVAR)和WRF模式输出产品,采用中尺度分析、合成分析、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MCS的分类研究,包括:不同类型MCS的发展、移动规律和强对流天气特征及典型MCS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MaCS的多尺度概念模型,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黄淮中西部深对流云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气候带和地势影响,不同地区深对流活动具有不同的天气意义,其月际变化有波动性和北进、南退特征。豫北单峰型深对流日变化具有热对流特征,并表现出向东南方向传播的规律,沿淮及以南地区双峰型深对流日变化明显受天气系统驱动。黄淮中西部的MCS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可分为圆形MaCS、 MβCS和带状MaCS、MβCS。各类MCSs生消、发展方式、移动规律各具特征。高空分流区是MCS发展的主要风场环境。除带状MβCS外,其它3类均可出现80mmm/h以上较强降水,降水强度与MCS尺度关系不大。带状MCS更易出现雷暴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MCS发展初期在雷达上表现为γ或β尺度的强对流单体、多单体风暴,旺盛发展至成熟期对流合并频繁,形态复杂,成熟期易出现线状对流系统。对流合并与低层动力场的合并发展关系密切。对流初生和系统旺盛发展期产生的对流天气最明显。低空西南急流为MαCS的形成发展提供必要的水汽、能量,干冷空气入侵、强的中低层暖湿气流强迫及地面中尺度气旋和辐合线提供对流触发条件;急流辐合区的宽度和走向以及低空切变线(槽)、涡旋及湿区(相对湿度超过80%)的分布或形态特征决定MCS的形态。MβCS的形成发展一般无低空急流参与,辐合线或干冷空气入侵是其形成发展的触发条件。典型个例中,MCSs均形成于CAPE超过1000J/kg的高对流不稳定能量条件下,湿区结构和垂直风切变的差别导致对流天气强度和类型的差别。低槽(涡)切变型圆形MaCS形成环境的K指数、整层可降水量PW、垂直风切变及SWEAT指数较高,而副高边缘型的CAPE、θse85、SI指数较高。带状MaCS明显的后向发展源于冷空气的推进方式。不同类型的MCS、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MCS及系统不同部位的动力、热力结构及对流触发机制不同。PECS中部较高的CAPE、0-2km低空风切变和强天气威胁指数,有利于强降水发生,尾部较高的0-6km垂直风切变、θ se85及较低的抬升指数(LI)有利于雷暴大风的产生。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MβCS的环境的差异会导致对流结构和强对流天气不同,PW较大,0℃层较高时易出现强降水,辐合层低而薄,或干湿层交替分布时易出现风雹类强对流。初始对流一般在高能舌内或其西北侧能量锋区前沿发展,低层干冷空气入侵导致系统加强。发展旺盛的MaCS系统一般具有中低层辐合、正涡度区深厚,高层辐散强,垂直上升运动从边界层一直伸展到对流层顶的特征。地面中尺度气旋扰动和辐合线不仅具有对流触发作用,而且具有组织对流的作用,中尺度气旋扰动中心与系统低亮温中心对应。低涡切变型MCC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系统发展期,后发展的单体接近先发展的单体时,对流合并首先在中层发生,同时,两个单体内的垂直上升运动合并加强,后发展的单体爆发性发展,而先发展的单体衰亡。敏感性试验揭示了地形对MCS的发展及降水强度、落区具有明显影响。

刘沈,潘阳,周益平,欧晋辉,高永娜[9](2013)在《永州市一次暴雨过程雷达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及永州市中小尺度区域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永州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0年6月19~20日发生在永州中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主要是因南支槽、高低空急流及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雷达基本产品R、V以及导出产品CR、VIL、ET、风廓线等对短时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肖艳姣,万玉发,王珏,王斌,王志斌[10](2012)在《一种自动多普勒雷达速度退模糊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一种能解决孤立风暴、高切变和强台风等情况下速度模糊问题的自动多普勒雷达速度退模糊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搜索最弱风区,第一次确定的最多两组初始参考径向和参考速度库,其中使用了相邻仰角初始参考径向应具有方位连续性的约束条件,剔除假零速度线引起的不恰当备用初始径向;然后从初始参考径向和参考速度库开始,对其周围邻近的速度库进行连续性检查,如果当前库的径向速度与参考速度的差值大于给定阈值就对其进行纠正;完成两次全方位径向退模糊处理后,算法进行径向和方位方向的强风切变检查,如果还有强风切变存在,那么通过搜索弱风切变区中有效速度库最多的径向,第二次确定一组退模糊的初始参考径向和参考速度库,再重复前面的退模糊过程,这有利于远离雷达的孤立风暴的速度退模糊。在多次退模糊过程中,判断速度模糊的标准由紧到松,切变阈值由小到大,以确保用于后面退模糊处理的参考速度的可靠性。利用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龙卷、飑线、孤立强风暴及台风等事件的1 000多个体扫资料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结果表明,速度退模糊准确率>99.5%。对于孤立风暴、高切变及强台风等复杂情况下的速度退模糊来说,新算法要优于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退模糊方案。

二、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黄渤海地区FY-4A闪电成像仪(LMI)探测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大连地区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与FY- 4A LMI观测结果对比
    2.2 青岛地区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与FY- 4A LMI观测结果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2)洪泽湖水质演变趋势与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采样点与指标测试方法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洪泽湖气候水文变化
    3.1. 洪泽湖气温、降水特征
    3.2. 洪泽湖气温、降水变化趋势与周期
    3.3. 洪泽湖水位、径流量特征
    3.4. 洪泽湖水位、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周期
    3.5. 气候变化的水文影响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洪泽湖入湖河流水质变化趋势
    4.1. 洪泽湖入湖河流水质时空特征
    4.2. 洪泽湖入湖河流水质变化趋势
    4.3. 洪泽湖入湖河流营养盐输入量评估
    4.4. 小结
第5章 洪泽湖水质变化趋势
    5.1. 洪泽湖水质时空特征
    5.2. 洪泽湖水质变化趋势
    5.3. 洪泽湖水质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4. 洪泽湖水质的时空变化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洪泽湖营养状态变化驱动分析与讨论
    6.1. 洪泽湖营养状态变化趋势
    6.2. 洪泽湖各湖区营养状态GAM模型拟合
    6.3. 洪泽湖营养状态变化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洪泽湖富营养化控制与生态修复建议
    7.1 系统开展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监测
    7.2 加强入湖污染物削减,控制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
    7.3 稳步推进退圩还湖,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7.4 重点开展成子湖富营养化控制与蓝藻水华防治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3)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小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缓解方法研究 ——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新时代来临
        1.1.2 中小城市热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1.1.3 城市热环境缓解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变
    1.2 研究意义
        1.2.1 打造宜居城市——风雅桐乡
        1.2.2 弥补中小城市热环境研究短缺
        1.2.3 为城市热环境缓解提供新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热环境与城市热岛概念辨析
    2.2 城市热环境形成机制及驱动因子
        2.2.1 城市热环境形成机制
        2.2.2 城市热环境驱动因子
    2.3 大气校正法原理及参数计算
        2.3.1 原理介绍
        2.3.2 参数计算
    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2.4.1 城市热岛研究进展与现状
        2.4.2 中小城市热环境的研究
        2.4.3 热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2.4.4 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现状关系研究
        2.4.5 城市热环境缓解方法研究
3 研究区概况及基础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情况
        3.1.2 区位条件
        3.1.3 气候条件
        3.1.4 社会经济条件
    3.2 基础数据及预处理
        3.2.1 遥感影像数据
        3.2.2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3.2.3 其他数据
4 地表温度反演及指数分析
    4.1 地表温度反演方法选取
    4.2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精度检验
        4.2.1 反演结果
        4.2.2 精度检验
    4.3 地表温度与指数分析
        4.3.1 地表温度与建成区范围的关系
        4.3.2 LST与 NDBI的关系
        4.3.3 LST与 NDVI的关系
5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热环境格局分析
    5.1 土地利用与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析
        5.1.1 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整体分析
        5.1.2 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分级分析
    5.2 典型样区分析
        5.2.1 六个样区的选取
        5.2.2 典型样区分析
    5.3 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
        5.3.1 回归模型数据集生成
        5.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3.3 模型分析
6 城市热环境缓解方法分析
    6.1 试验区块概况
    6.2 工业园区城市热环境缓解的定量化分析
        6.2.1 方案一:空闲地的用途转换
        6.2.2 方案二:绿色屋顶和太阳能板
        6.2.3 综合降温效果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表温度分布特征
        7.1.2 地类对城市热环境贡献定量探究
        7.1.3 热环境效应改善措施分析
    7.2 展望
        7.2.1 可以考虑格网单元大小的影响
        7.2.2 热环境改善方案中可以更多地应用数学优化模型
        7.2.3 热异常缓解措施应全方位、多角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四川盆地土地利用及成都地区城市化的气象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气候的研究进展
        1.2.2 城市模式的发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WRF模式介绍
    2.1 研究区域简介
    2.2 数据来源及介绍
    2.3 研究方法
        2.3.1 基本统计量
        2.3.2 线性倾向估计
        2.3.3 OMR方法
    2.4 WRF模式简介
第三章 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影响
    3.1 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特征
    3.2 四川盆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对盆地温度的影响
    3.3 城市化对盆地典型城市气温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地区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
    4.1 资料和模拟方案设计
        4.1.1 资料选取
        4.1.2 模拟区域及参数化方案
    4.2 模拟结果验证
    4.3 对平均气象场的影响
        4.3.1 城市化对温度和边界层高度的影响
        4.3.2 城市化对水汽和能量的影响
        4.3.3 城市化对地表风场及低层垂直环流的影响
        4.3.4 城市化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地区城市化对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影响
    5.1 试验设计及模式配置
        5.1.1 试验设计
        5.1.2 模式配置
    5.2 模拟结果验证
    5.3 模拟期间城市化对风速和边界层高度的影响及与AQI的关系
    5.4 重污染和无污染期间城市化对气象要素特征的影响
        5.4.1 重污染和无污染期间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
        5.4.2 重污染和无污染期间城市化对湿度的影响
        5.4.3 重污染和无污染期间城市化对低层流场和边界层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5)中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对外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数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航空枢纽城市概念辨析
        一、航空枢纽城市
        二、国际航空枢纽城市
    第二节 国内外国际航空枢纽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影响国际航空枢纽对外联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城市间相互作用理论
        二、流动空间理论
        三、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理论
    第二节 影响国际航空枢纽对外联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国际航空枢纽对外联系发展的基础型因素和内生性因素
        二、影响国际航空枢纽对外联系发展的外源性因素
第四章 国内城市对外联系网络特征分析
    第一节 时序特征
        一、总体发展
        二、横向比较
    第二节 空间网络
    第三节 主要发现
        一、节点年份城市总体情况和首位城市的变化
        二、节点年份新增城市地区的国际航空联系
第五章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对外联系网络和空间特征分析
    第一节 度数中心度
        一、计算方法
        二、数据处理方法
        三、计算结果
    第二节 空间网络
    第三节 主要发现
        一、整体趋势
        二、首位城市对外联系特征
        三、其他国际航空枢纽城市联系特征
第六章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对外联系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SEM模型构建及假设
    第二节 指标构建
    第三节 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预处理
        二、效度分析
        三、因子分析和指标筛选
        四、模型拟合和结果分析
第七章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目前规划总体分析
    第二节 未来华东地区可能增加厦门、杭州和青岛建设点
    第三节 未来华北地区可能继续围绕北京建设
    第四节 未来华南地区可能需斟酌深圳建设点
    第五节 未来华中地区可能增加武汉和郑州建设点
    第六节 未来西北地区可能继续围绕西安和乌鲁木齐建设
    第七节 未来西南地区可能需斟酌重庆建设点
    第八节 未来东北地区可能增加沈阳建设点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
    第一节 湘西概况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一、湘西实地考察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第三章 研究方案
    第一节 数据来源
        一、遥感监测数据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第二节 技术支持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空气质量表面生成方法
        1.4.2 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1.4.3 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空间自相关法
        2.3.2 核密度法
        2.3.3 层次聚类分析
        2.3.4 空间插值法
        2.3.5 重心迁移法
        2.3.6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第3章 中国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时间变化特征
        3.1.1 逐年变化特征
        3.1.2 季节变化特征
        3.1.3 逐月变化特征
    3.2 空间变化特征
        3.2.1 年际空间变化特征
        3.2.2 季节性空间变化特征
        3.2.3 省域空间变化特征
        3.2.4 区域空间变化特征
第4章 气象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4.1 代表城市的选取
    4.2 气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3 气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4 降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5 相对湿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6 风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第5章 社会经济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5.1 变量的选择
    5.2 模型的构建
    5.3 模型的确定
        5.3.1 共线性检验
        5.3.2 伪回归检验
        5.3.3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
        5.3.4 根据OLS确定最佳回归模型
    5.4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演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
    5.5 区域空气质量演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及分异
        5.5.1 区域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对比分析
        5.5.2 逐年各区域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附录一 :聚类系谱图
附录二 :MATLAB中用于计算11个区域核密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8)黄淮中西部深对流云的演变规律和组织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状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深对流云和MCS的识别
        1.2.2 深对流日变化的地域特征
        1.2.3 MCS的活动规律
        1.2.4 MCS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1.2.5 MCS的形成和发展
        1.2.6 MCS的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特征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主要资料
        2.1.1 静止卫星观测资料
        2.1.2 强对流天气监测资料
        2.1.3 MICAPS格式的常规和自动站观测资料
        2.1.4 NCEP再分析资料
        2.1.5 多普勒雷达资料
    2.2 主要技术方法
        2.2.1 深对流云的识别
        2.2.2 合成分析
        2.2.3 订正探空
        2.2.4 对流参数的计算
        2.2.5 中尺度数值模拟
第三章 黄淮中西部地貌过渡区深对流云的演变规律
    3.1 深对流活动频率和强对流天气的空间分布
    3.2 深对流活动的月际和日际变化
        3.2.1 不同月份环流形势特征及深对流活动的空间分布
        3.2.2 深对流的日际变化
    3.3 深对流活动的日变化特征
        3.3.1 深对流活动的整体日变化及天气意义
        3.3.2 深对流活动的发展和传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淮中西部MCS的识别、演变规律及强对流天气特征
    4.1 黄淮中西部MCS的分类判识标准
    4.2 月际分布
    4.3 生消特征
    4.4 发展演变规律
    4.5 高层风场对MCS的影响
    4.6 强对流天气特征
    4.7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基于动力分析的圆形MαCS的发展、结构及形成机制
    5.1 圆形MαCS的影响系统
    5.2 低涡切变型典型个例
        5.2.1 个例概况及天气形势
        5.2.2 卫星、雷达联合监测分析
        5.2.3 中小尺度动力辐合特征
    5.3 副高边缘辐合型个例
        5.3.1 个例概况和天气形势
        5.3.2 卫星、雷达联合监测分析
        5.3.3 中小尺度动力旋转特征
    5.4 圆形MαCS的热力条件及对流触发
        5.4.1 对流不稳定条件
        5.4.2 能量场结构和对流触发
        5.4.3 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结构
        5.4.4 地面中尺度辐合及地形影响
    5.5 对流合并及地形影响的模拟研究
        5.5.1 模拟结果分析
        5.5.2 对流合并的发展演变
        5.5.3 地形敏感性试验
    5.6 圆形MαCS的概念模型
    5.7 小结
第六章 带状MαCS不同部位的对流发展机制
    6.1 带状MαCS的形势背景
    6.2 典型PECS的合并、后向发展及强对流天气特征
    6.3 线状对流系统的形成发展
    6.4 PECS不同部位的对流形成机制
        6.4.1 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
        6.4.2 对流不稳定条件
        6.4.3 系统不同部位的能量条件和对流发展机制
        6.4.4 系统不同部位温度平流的差异
        6.4.5 系统不同部位动力结构
        6.4.6 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对流触发作用
    6.5 带状MαCS概念模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圆形MβCS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
    7.1 圆形MβCS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7.2 不同强对流天气特征的圆形MβCS的对比分析
        7.2.1 典型个例概况
        7.2.2 圆形MβCS的发展演变和结构
        7.2.3 圆形MβCS的雷达监测
        7.2.4 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7.2.5 对流不稳定条件
        7.2.6 动力场结构和对流触发
    7.3 小结和讨论
第八章 典型带状MβCS的结构和成因分析
    8.1 带状MβCS的环流背景
    8.2 典型个例分析
        8.2.1 个例概况
        8.2.2 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8.2.3 MβCS的发展演变和结构
        8.2.4 雷达监测特征
        8.2.5 对流不稳定条件
        8.2.6 动力结构和对流触发
        8.2.7 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作用
    8.3 小结和讨论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论文、主持或参与项目及学术交流情况
致谢

(9)永州市一次暴雨过程雷达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降水概况
2 大气环流背景
3 雷达产品应用
    3.1 降水过程简介
    3.2 风廓线分析
    3.3 菱角塘站点以及茶林站点强降水对比分析
        3.3.1 降水条件。
        3.3.2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VIL) 。
        3.3.3 回波顶高度。
4 小结

四、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渤海地区FY-4A闪电成像仪(LMI)探测效果评估[J]. 邹耀仁,王赟,王淑一,张源源,孟繁辉. 干旱气象, 2021(04)
  • [2]洪泽湖水质演变趋势与驱动因素[D]. 李颖. 西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小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缓解方法研究 ——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D]. 刘坤坤. 浙江大学, 2020(02)
  • [4]四川盆地土地利用及成都地区城市化的气象效应研究[D]. 姚豫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5]中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对外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彦.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6]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肖悦. 西南大学, 2018(01)
  • [8]黄淮中西部深对流云的演变规律和组织结构[D]. 苏爱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10)
  • [9]永州市一次暴雨过程雷达特征分析[J]. 刘沈,潘阳,周益平,欧晋辉,高永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4)
  • [10]一种自动多普勒雷达速度退模糊算法研究[J]. 肖艳姣,万玉发,王珏,王斌,王志斌. 高原气象, 2012(04)

标签:;  ;  ;  ;  ;  

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