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一、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高锦萍[1](2021)在《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符合护士处方权申请资质的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的处方药物及其处方形式,以期为我国今后护士处方权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试点的实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法及德尔菲法对我国皮肤科及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的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进行研究。1.文献调研法:以护士、护士处方权、皮肤科等作为关键词在Pub Med、CINAHL、Scopus等外文数据库查找国外皮肤科及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的相关资料,在国外官网上查询美国(俄亥俄州)、英国、澳大利亚、英国及南非护士处方集,翻译以上处方集中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药物,同时参考我国最新版的《临床药物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以此制定初始问卷。2.半结构访谈法:通过文献回顾和课题组讨论形成半结构访谈提纲,遴选皮肤科4名医疗专家与4名护理专家、烧伤整形科4名医疗专家和4名护理专家对初始问卷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专家意见对咨询问卷进行修改、整理,最终形成第一轮护士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问卷。3.德尔菲法:在同意授予护士处方权的专家中遴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纳入标准为:(1)副高及以上职称;(2)在相应的专业领域有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3)本科及以上学历;(4)严谨求实,自愿参与,其中(1)-(3)条,符合两条即可。因此皮肤科护士药物处方权问卷遴选了山西、福建、湖北等10个省和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皮肤科36名专家,32名专家全程参与,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名。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问卷遴选了福建、湖北、山西等8个省和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烧伤整形科3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32名专家全程参与,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名。结果:1.皮肤科护士处方药物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皆为0.81。确定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护士可开具的皮肤科药物共13大类63种药物,其中倾向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31种、协议处方17种、延长处方10种、延长处方或调整处方3种、独立处方1种、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1种。各处方形式具体的药物为:(1)独立处方形式的1种药物:碘伏;(2)协议处方形式的17种药物:氧化锌、高锰酸钾、淀粉、呋喃西林、薄荷脑、莫匹罗星、夫西地酸、尿素、尿囊素、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康福、复合维生素B、钙尔奇;(3)延长处方形式的10种药物:溴苄烷胺、樟脑、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馏油、复方硝酸益康唑、卡泊三醇、他卡西醇、水乐维他;(4)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形式的31种药物为:硅油、鞣酸、硫酸锌、达克罗宁、杆菌肽、黏菌素、克林霉素、氯化氨基汞、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煤焦油、鱼石脂、对氨苯甲酸、二氧化钛、酮洛芬、布洛芬、复方克霉唑、复方卤米松、米诺地尔、维生素B1、丙硫硫胺、呋喃硫胺、长效核黄素、烟酸、烟酰胺、泛酸钙、维生素B4、芦丁、阿法迪三、维乐生、多维元素片;(5)延长处方或调整处方形式的3种药物:水杨酸苯酯、依托芬钠酯、复方曲安奈德;(6)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形式的1种药物:炉甘石。2.烧伤整形科护士处方药物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1。最终确定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的外科用药为5大类26种药物,其中11种药物处方形式倾向于协议处方,9种药物倾向于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4种药物倾向于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各有1种药物分别倾向于独立处方、独立处方或延长处方。各处方形式具体药物为:(1)倾向协议处方形式的11种药物: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醋酸蓖麻油、磺胺嘧啶银、康瑞保、美宝湿润烧伤膏、新的肤医用硅酮凝胶、液状石蜡、莫匹罗星软膏、过氧化氢溶液;(2)倾向于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的9种药物:碘酊、高锰酸钾、呋喃西林、口服洗肠散、愈创蓝油烬、依托芬那酯乳膏、鱼石脂软膏、吸收性明胶海绵、布洛芬乳膏;(3)倾向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的4种药物:苯扎溴铵、乙醇、醋酸氯已定、戊二醛;(4)倾向独立处方的1种药物:聚维酮碘;(5)倾向独立处方或延长处方的1种药物:软肥皂溶液。结论: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初步得出我国三甲医院皮肤科护士可开具13大类63种皮肤科药物和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5大类26种烧伤整形科药物,处方形式以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和协议处方为主。两轮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较高,因此本研究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刘艳晶[2](2021)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致病性禽流感是H5亚型和H7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它不仅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而且还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疫苗免疫是中国防治禽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禽流感病毒突变率高,疫苗株应定期测评,必要时进行更新。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通过对禽流感监测、病毒分离鉴定及现用疫苗对流行病毒免疫效果评估表明,从2019年起,H7N9变异株在我国出现,与原三价疫苗中H7N9 H7-Re2病毒的抗原性存在差异,攻击H7-Re2株疫苗免疫鸡后,免疫鸡不能获得完全保护,需要进行疫苗种毒更新;而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抗原性相似,现有疫苗可以起到完全保护的作用,因此不需要更新种毒。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进行H7N9禽流感疫苗种毒更新,构建出针对H7N9病毒抗原变异株的重组禽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命名为H7-Re3株。本研究首先对重组H7N9亚型H7-Re3株的生物特性、传代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毒株在鸡胚上能稳定传代且生长滴度高,对鸡胚和鸡均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鸡能抵御流行病毒的攻击,因此该毒株是理想的灭活疫苗毒株。随后,用H5亚型Re-11株、Re-12株和H7亚型H7-Re3株病毒分别接种鸡胚培养,收获感染鸡胚液,经浓缩、甲醛溶液灭活后,乳化制成3批三价灭活苗,并进行疫苗性状检验、对鸡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以及抗体和攻毒保护关系试验。结果显示,3批疫苗均合格;以2 m L/羽的剂量接种家禽,均无副作用。按建议剂量接种后,免疫后21 d,SPF鸡H5亚型Re-11株、Re-12株、H7亚型H7-Re3株平均HI抗体效价在7.7 log2以上,SPF鸭3种毒株HI抗体效价在1:124~1:148之间,商品鹅3种毒株HI抗体效价在1:32~1:44之间;用H5亚型2.3.4.4d分支、2.3.2.1d分支和H7N9效力检验毒株及流行株攻击免疫家禽,免疫家禽均无发病死亡且不排毒。以上结果表明,3批H5+H7三价灭活疫苗免疫鸡和水禽后能够对2019年监测到的H7N9抗原变异株及H5亚型2.3.4.4d分支、2.3.2.1d分支的代表毒株攻击提供完全免疫保护。疫苗接种后HI抗体与攻毒保护关系的研究表明,免疫鸡H5亚型Re-11株、Re-12株和H7亚型H7-Re3株HI抗体≥4log2时可对H5和H7亚型相应效检毒株攻击提供完全保护;H5亚型和H7亚型3种HI抗体≥1:10的免疫鸭,可为同源H5亚型和异源H7亚型效检毒株提供完全保护。最后,我们评估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H7-Re3株)的临床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两方面,选取山东某场白羽肉种鸡、哈尔滨某场商品蛋鸡、宁夏某场蛋种鸡和山东某场种鸭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鸡群和鸭群按照各自程序免疫三价疫苗后,均表现正常,疫苗安全性良好,同时能够让免疫鸡和鸭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能够保护鸡群和鸭群免受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攻击。本研究表明,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对鸡和水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该疫苗已于2020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H5和H7禽流感的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孟晓郁[3](2021)在《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居民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普遍存在,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判断与评估主要是通过检测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浓度限值进行综合对比,容易忽视污染物间的协同作用,不足以客观准确的判别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和生物指标的检测,筛选对室内空气污染敏感的生物指标,从而建立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的新方法。主要发现如下:对保定市新装修住房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42个新装修居室中的检出率高达100%,其中主卧的甲醛平均浓度为0.13mg/m3,超标率为76%;TVOC平均浓度为0.86 mg/m3,超标率为85%。装修材料是影响新装修室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颗粒板材的使用易产生甲醛污染,使用环保材料纤维板应关注TVOC污染。分析暴露前后人体生物指标的变化发现,室内空气污染短期暴露可刺激呼吸道的舒缩功能,影响小气道呼吸功能,PEF变异率可以用来初步判断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甲醛污染易引起人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降低,淋巴细胞(Lym)水平升高。TVOC污染易引起白细胞介素(IL)-1β、免疫球蛋白(Ig)A、IgG和集落刺激因子(CSF)水平升高。比较有呼吸净化器的志愿者暴露前后和无呼吸净化器的志愿者暴露前后的各生物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发现室内环境空气综合污染可引起WBC、Neu、TNF-α水平显着降低,IL-4、IL-6、IgA和IgG水平升高。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物指标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对人体生物指标影响的分析结果,筛选出了受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影响的指标,包括:Neu%、Eos%、Eos#、Lym%、IL-6、IL-10和CSF。利用这些生物指标进行综合指数计算,与通过环境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的环境污染等级相对应,发现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小于1.417时,室内环境空气不存在污染。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在1.418到1.502之间时,室内环境空气存在轻度污染。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大于1.503时室内环境空气为重污染。将暴露后生物综合指数与上述范围对照,可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评估。本研究建立了生物指标综合指数与污染等级对照表,进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评估,是对用生物指标检测评估室内空气污染的新探索,可为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完善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改进室内污染评估方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王博[4](2021)在《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海蛇属蛇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全球共70余种,我国分布有17种,优势种为平颏海蛇(Hydrophis curtus,H.curtus)和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H.cyanocinctus),在北部湾及海南、福建近海最为多见。海蛇毒是由多种蛋白、多肽和小分子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和多种酶类,致死性极强。由于海蛇种类、地域分布及猎食对象的不同,海蛇毒中所含的蛋白种类和占比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海域平颏海蛇毒(H.curtus venom,Hcu V)和青环海蛇毒(H.cyanocinctus venom,Hcy V)的组成,比较分析两者差异情况,本部分以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海蛇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其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对两种海蛇毒的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组学基础之上,我们又进一步对海蛇毒相关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应用Illumina Hi Seq?平台对我国两种海蛇毒腺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获得38,710和35,716条unigenes序列。我们将毒腺的转录组数据在公共数据库(NR、KEGG、GO、KOG、Swiss Prot)中进行了功能注释,在NR数据库中,两种海蛇毒腺注释序列来源最多的3个物种均为Notechis scutatus,Pseudonaja textilis,Ophiophagus hannah;在KEGG注释中,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注释了10,949和10,683条unigenes,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和疾病发生相关的路径中;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位点检测,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转录组中分别发现了15,171和12,908个SSR位点,其中以单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类型占比最高,均超过了50%。通过与Uni Prot动物毒素库(Uni 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Blast比对,在两种海蛇毒腺中总共筛选到了17种蛇毒蛋白,充分挖掘了海蛇毒腺中蛇毒蛋白功能基因的资源。2.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得Hcu V和Hcy V蛋白组分的原始肽段,匹配检索Uni Prot动物毒素数据库,在Hcu V和Hcy V中分别鉴定到47和38种毒素相关蛋白。根据功能分类,鉴定到的毒素相关蛋白可归为15个家族,主要包括:三指毒素、蛋白酶类、磷脂酶类、富含半胱氨酸毒素蛋白类、毒素因子、离子通道抑制剂等。这些毒素多见于蛇类,但也有少数见于其它有毒生物,包括蜘蛛(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Lychas mucronatus)、芋螺(Conus textile)等。3.通过毒素蛋白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毒素家族在Hcu V和Hcy V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的蛋白组成也有一定差异。Hcu V和Hcy V中比例最高的两类毒素均为三指毒素(主要包括短链和长链神经毒素)和磷脂酶A2,在Hcu V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和38%,在Hcy V中分别为69%和22%,与文献报道的不同海域海蛇毒的组成及占比有明显差异。两种海蛇毒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cu V和Hcy V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0.34 mg/kg和0.24 mg/kg,都有很强的致死性;两种海蛇毒均检测到明显的神经毒性、磷脂酶A2活性,以及微弱的蛋白酶活性和间接溶血毒性,但无明显的促凝与抗凝活性,这些活性检测结果与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本部分通过对Hcu V和Hcy V进行多组学分析,并结合蛇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揭示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组成的分子多样性,也提示毒素蛋白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咬伤症状表现和致死效应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后续研制针对我国海域海蛇咬伤中毒的抗毒血清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其抗毒效果评价海蛇毒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突触传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海蛇毒的毒性极强,可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率高,目前针对海蛇咬伤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是尽快注射抗毒血清,但我国仅生产几种抗陆地蛇毒血清,对海蛇咬伤救治效果不佳。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域、不同种类的海蛇,其毒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研制特异性针对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的抗毒血清,本论文第二部分即以我国海域优势种平颏海蛇毒为抗原,经过抗原处理、免疫马匹、抗体纯化等步骤,制备了高效价的抗毒血清;并进一步对抗海蛇毒血清的体内外抗毒效果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抗毒血清的有效用量和使用时机,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0.6%甲醛浓度灭活毒素再添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使毒素抗原获得最大的免疫原性,免疫马匹后50天采血可获得最高效价的马血清;经过酶消化、硫酸铵沉淀、超滤、柱层析等抗体纯化步骤后,抗海蛇毒血清中抗体F(ab’)2蛋白纯度达到91.6%,杂质大量减少,同时具备较好的毒素中和能力。2.抗平颏海蛇毒血清(H.curtus antivenom,Hcu AV)体外抗毒实验结果显示,Hcu AV对平颏海蛇毒和青环海蛇毒均有良好中和效果:1 m L Hcu AV能够对抗1.2 mg平颏海蛇毒或0.9 mg青环海蛇毒,使半数实验动物存活,提示Hcu AV能交叉中和多种海蛇毒,并为体内实验的抗毒血清用量提供了依据。3.Hcu AV体内抗毒实验结果显示,海蛇咬伤中毒后注射Hcu AV能显着提高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但需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前)尽早注射足量抗毒血清才能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预防用药和延迟用药均无法降低中毒死亡率。同时,Hcu AV能有效减轻海蛇毒造成的多器官病理学变化。本部分以平颏海蛇毒为抗原,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抗平颏海蛇毒马血清,能有效中和Hcu V和Hcy V,覆盖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海蛇咬伤后尽快注射足量抗毒血清,能显着地降低中毒死亡率,保护机体脏器免受损伤,为今后抗海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三部分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海蛇毒由多种酶类、非酶类蛋白和多肽、小分子物质组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毒素。海蛇毒除了剧烈的毒性之外,也含有多种结构特异、功能新颖的活性物质,具有多样的药理学效应如: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海蛇毒中的活性物质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部分以我国南海海域平颏海蛇为研究对象,分离其毒腺组织,利用M13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然后以内毒素LPS为靶标分子,经过多轮淘选,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通过基因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与性质分析等,最终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了一段功能性多肽,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对内毒素的拮抗效果。本部分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高质量的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库容达到2.2×109,随机测序验证外源插入片段准确无误;c-Myc标签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插入片段在噬菌体外壳表面得到了高效的展示。2.以LPS为靶标分子,经过4轮固相淘选、阳性克隆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等过程,获得了一段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多肽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肽富含碱性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23.15,理论等电点为10.76,在中性溶液中携带正电荷;该多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氨基与羧基端呈现出双亲性结构,能够与带负电荷疏水性的LPS特异性结合。3.通过化学合成方式成功合成并纯化了该21肽,纯度超过95%,质谱测定实际分子量与软件预测的理论值相符,证明合成的多肽无误,可用于进一步实验。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对该多肽与LPS的结合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多肽与LPS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为“快结合-慢解离”。内毒素中和实验表明,该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具有明确的内毒素中和效果,因而将其命名为H.curtus Endotoxin-neutralizing Peptide,简称Hc-ENP。4.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c-ENP具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在5-10μg/m L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LPS与RAW264.7细胞的结合。Western-blot、ELISA、细胞免疫荧光等结果显示,Hc-ENP能通过抑制MAPK、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抑制LPS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活性氧含量增加等,进而发挥抗炎活性。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c-ENP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机体引发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包括:靶器官炎性细胞浸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器官组织中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组织病理改变等。本部分通过构建高质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库来进行淘选,从而获得平颏海蛇毒腺中的特定活性分子。本实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内毒素中和肽—Hc-ENP,其在体内外均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蛇基因资源,探索其开发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

方志锋[5](2020)在《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和瘙痒。特应性皮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到世界上15%-30%儿童和3%的成年人。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集中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物等方面,因此长时间使用这些药物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具体表现为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乳杆菌,双歧杆菌的丰度降低,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丰度升高,所以肠道菌群可能是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一个潜在靶点。因此,本研究对具有缓解特应性皮炎作用的双歧杆菌进行筛选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功能及作用机制,最后通过膳食干预试验评价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缓解作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利用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通过灌胃6种共32株双歧杆菌,以小鼠病理特征和免疫炎症变化为指标筛选有效的菌株,比较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结果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29和两歧双歧杆菌BI1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Th2型免疫反应,缓解特应性皮炎小鼠的病理征状。短双歧杆菌BR1、青春双歧杆菌Ad1则通过减少小鼠组织肿胀程度,降低血清IgE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从而缓解小鼠的病理症状,其余双歧杆菌菌株则对特应性皮炎无缓解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菌株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缓解了小鼠的特应性皮炎的症状,且与免疫反应的调节相关,表现出差异性的缓解作用。其次,探究了肠道菌群对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变化。双歧杆菌通过提高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调节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而改善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发现,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富集了Dorea、萨特氏菌、假单胞菌等有害菌属,因此导致涉及支链氨基酸合成、上皮细胞细菌侵入、脂多糖合成等代谢通路的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显着上调。双歧杆菌则通过提高乳杆菌、双歧杆菌、Allobacullum、毛螺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S24-7科的相对丰度而改变了DNFB诱导的有害菌和代谢活动的富集。因此,双歧杆菌的摄入抑制了有害代谢活动的过表达,还上调了脂肪酸合成、丙酸盐代谢、丁酸盐代谢、亚油酸代谢等功能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组成、代谢活动而影响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进一步基于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了长双歧杆菌CCFM1029菌株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29死菌无法缓解小鼠特应性皮炎病理症状,因此推断长双歧杆菌CCFM1029是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活动而起到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长双歧杆菌CCFM1029通过提高小鼠肠道中乳杆菌、梭菌属、葡萄球菌、毛螺菌科、糖化细菌门的细菌的丰度,从而上调小鼠肠道菌群氨基酰tRNA合成、同源重组、色氨酸代谢功能。通过粪便代谢组富集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可能是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途径,进一步验证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依赖芳香烃受体。吲哚3-甲醛作为芳香烃受体的配体,可直接激活芳香烃受体,长双歧杆菌上调色氨酸代谢活动而提高吲哚3-甲醛的含量,通过芳香烃受体阻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的生成,进而降低IL-4,IL-5的表达,抑制了Th2型免疫反应,从而缓解小鼠的皮肤病理症状。最后评估了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缓解作用效果。长双歧杆菌CCFM1029通过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降低条件致病菌志贺氏菌和不动杆菌的相对丰度,提高双歧杆菌和Anaerostipes的相对丰度,富集Parabacteroides和RuminococcaceaeUCG002,从而抑制与脂多糖合成,脂多糖合成蛋白相关的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的过表达,上调对宿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维生素代谢、免疫系统调节相关的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的丰度,这与小鼠肠道菌群基因功能预测结果具有一致性。这些变化有助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理严重程度评分(改善率>25%时,有效率约为65.2%)和血清IgE的水平,通过调节免疫应答而缓解患者的病理症状。

胡凌昊[6](2020)在《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聚焦老药的二次研发,以上市抗真菌药物环吡酮胺和抗肿瘤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分别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中风和抗疟疾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候选化合物,并系统研究了其活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此外,本论文还发现了基于姜黄素结构的极性荧光探针,可用于细胞成像以监测溶酶体内极性变化。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N-羟基吡啶酮类抗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加剧了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而在溶栓后应用神经保护剂类药物可以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前期研究发现的先导化合物抗真菌上市药物环吡酮(ciclopirox,CPX)的神经保护活性不佳,并且代谢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以环吡酮为先导化合物开展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活性并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我们对环吡酮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了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A1-A31,并通过SH-SY5Y细胞构建的OGD(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模型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血脑屏障透过性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衍生物A10的神经保护效果优于环吡酮且起效浓度更低,同时具有更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乙醇胺盐A10-Ola的水溶性优于环吡酮胺(CPX olamine),而其透血脑屏障能力与之相近,因此被确立为优选化合物。A10·Ola在神经细胞模型上具有缓解兴奋性毒性和氧自由基损伤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并可以维持细胞结构完整。A10·Ola和环吡酮胺对hERG钾离子通道的抑制活性均较弱,然而两者具有相近的细胞毒性。在大鼠MCAO(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上,0.3 mg/kg的A10·Ola减小梗死体积的药效与3 mg/kg的环吡酮胺相当,1 mg/kg 的 A10·Ola 对 mNS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神经缺陷评分)评分的改善优于3 mg/kg的环吡酮胺的药效,而3 mg/kg是前期研究中确立的环吡酮胺的最优药效剂量。鉴于A10·Ola在动物实验中的药效剂量远低于环吡酮胺,且两者细胞毒性相近,A10·Ola具有相对更好的安全性。此外,A10·Ola的代谢稳定性优于环吡酮胺。我们设计合成了含有环吡酮结构的探针AP1-AP3用于靶标垂钓。其中,环吡酮的1位和3位直接连接linker-生物素片段得到的探针AP1和AP2无活性,而含有双吖丙啶和炔基的探针AP3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活性,有望通过光交联和click反应间接标记潜在的靶蛋白,但以AP3为探针的靶标垂钓实验没有成功。我们转而通过bSDTNBI(balanced substructure-drug-target network-based inference,平衡的基于化合物子结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推理方法)和铁离子螯合实验研究发现A10和环吡酮可以通过铁离子螯合上调HIF-1α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其氧自由基消除效果也有助于神经保护活性。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 31个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药效和成药性。从中发现了神经保护活性、抗氧化活性和代谢稳定性均优于环吡酮且血脑屏障透过性与之相当的优选化合物A10,其乙醇胺盐—A10·Ola在远低于环吡酮胺的剂量上就可以发挥更好的神经保护活性,鉴于两者细胞毒性相当,药效剂量更低的A10·Ola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新型抗中风候选药物的开发。第二部分是酰肼类Pf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PfHDAC(P.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青蒿素不同,有望用于治疗青蒿素耐药疟疾。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很强的抗疟活性,但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人源HDAC抑制活性,其结构可以分为嘧啶异羟肟酸(锌离子结合基团)、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片段三部分。课题组前期研究维持异羟肟酸结构不变,对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片段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一系列衍生物。虽然这些衍生物的细胞毒性大大降低,但是仍然有强烈的人源HDAC抑制活性、代谢稳定性差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鉴于PfHDAC和人源HDAC的活性中心(锌离子结合基团作用位点)之间存在结构差异,并且异羟肟酸中的羟基是主要的代谢位点,所以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PfHDAC抑制剂B1-B64,以期提高选择性并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其中,B1-B9的锌离子结合基团为N-酰基邻苯二胺或其类似物,但其抗疟活性较差或完全丧失。为此,我们进一步合成了以酰基肼为锌离子结合基团的衍生物B10-B18,其中衍生物B11(其锌离子结合基团为N2-丙基—N1—嘧啶甲酰基肼)不仅抗疟活性好,而且细胞毒性低。与quisinostat相比,B11对于人源HDAC多个亚型的抑制活性都大幅下降。因此,N2—丙基-N1-嘧啶甲酰基肼被确立为具有更高种属选择性的新型HDAC抑制剂的锌离子结合基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B11中的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衍生物B20-B64。其中变换连接链得到的衍生物B19-B23的活性和选择性较之B11大幅下降。于是,我们维持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不变,将N-甲基吲哚替换成其他取代基得到了衍生物B24-B64。其中,B32、B35和B36的抗疟活性有所提高,活性最优衍生物B36对Pf3D7虫株的IC50值在25 nM左右。B36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其选择性指数SI293T/Pf3D7为63,优于quisinostat和B11。此外,B36对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与quisinostat相比下降了约70倍,并且其盐酸盐B36·HCl具有比异羟肟酸类衍生物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 64个具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PfHDAC抑制剂,并研究了其抗疟活性、细胞毒性、选择性和对于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其中的优选化合物B36的抗疟活性较好,细胞毒性低,对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大幅下降,种属选择性大幅提高,并兼具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有望开发为新一代具有更高选择性且更加安全的口服抗疟药物。第三部分是基于姜黄素的比率型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和应用研究。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伴随着溶酶体极性变化,溶酶体靶向性极性敏感型荧光探针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有力工具。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以全新的结构设计策略开发了基于姜黄素的溶酶体靶向性比率型极性探针。虽然姜黄素类衍生物的发射波长较长,但姜黄素结构本身的水溶性差且易受所处环境干扰。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对姜黄素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探针C1-C5。其中,含有二乙胺结构的探针C1和C2的极性敏感性优于含有半刚性结构(4-甲基哌嗪)或刚性结构(久洛尼定)的探针C4和C5,说明二乙胺片段可以提高极性敏感性。与C1和C2相比,不含糖的探针C3不溶于水且在混合溶剂中对于极性变化的响应也与前两者不同,说明半乳糖片段提高了水溶性并改变了极性响应模式。探针C1和C2的抗干扰能力强,pH和粘度的变化和常见的干扰物质对于两者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很小。探针C1和C2在两个波长之间的荧光强度比率(C1:I602/I554;C2:I606/I545)与极性参数△f(定向极化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光稳定性好,其光学性能可以对复杂环境中的极性变化进行特异性地精确地实时监测。我们以探针C2为例研究了这类探针的极性响应机制,通过对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发现探针C2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两种互变异构体β-二酮式和酮-烯醇式的比例是不同,这可能是荧光随着极性变化的原因。探针C1的细胞毒性比探针C2更低,我们因此选择C1用于细胞成像实验。探针C1在不同的细胞中均具有较好的溶酶体靶向性,并可通过荧光成像中红通道和绿通道荧光强度的比值变化反映出不同细胞系的溶酶体极性差异,可用于检测多种细胞的溶酶体极性。在蔗糖模拟的溶酶体贮积症或二甲亚砜刺激造成的HepG2和293T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的过程中,探针C1的红通道和绿通道荧光强度的比值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说明探针C1可以实时监测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综上所述,溶酶体靶向性比率型极性荧光探针C1具有良好的极性敏感性、抗干扰能力、光稳定性、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于研究与溶酶体极性变化相关的生物过程。

胡瑞鸿[7](2020)在《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为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近年来,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GPV)的毒力有增强趋势,给该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GP的特异性防治主要依赖接种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进行被动免疫,对GP强毒感染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由于IgY具有价格低廉、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已被广大养鹅户接受和采用。但目前使用的IgY多为粗制抗体,缺乏统一的生产、检验标准,琼扩抗体效价高低不等,故研制一种纯度及效价高,防治效果好,有统一生产标准的GPV IgY势在必行。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地饲养的雏鹅群中,采集疑似GP病死鹅的病料,进行GPV的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获得的GPV研制抗GP的IgY,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GPV的分离鉴定用氯仿提取法从疑似GP病死鹅的肝、脾组织中分离病毒,接种3日龄雏鹅和12日龄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经特异性检验(琼脂扩散试验(AGP)和鹅胚中和试验)、超微结构观察、毒力测定、理化特性(热敏感试验、乙醚敏感试验、氯仿敏感试验、胰蛋白酶敏感试验、耐酸性试验)检验、纯净性试验、核酸检测、VP3基因序列鉴定及基因进化树分析,进行综合鉴定。(2)GPV IgY的研制将分离鉴定获得的GPV(命名为H株),经鹅胚逐级传代至F10,F10代进行1000倍稀释,接种12日龄鹅胚,收获鹅胚液作为GPV灭活疫苗抗原,抗原无菌检验和毒力检测合格后,进行浓缩及灭活,通过接种12日龄鹅胚进行灭活检验;灭活检验合格后进行GPV灭活疫苗的配制及乳化,获得GPV灭活疫苗,对其进行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及安全性检验;将检验合格的GPV灭活疫苗按经典免疫程序免疫产蛋鸡,当高免鸡蛋卵黄液的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1:64时,对其进行除脂、提取和灭活,制备出抗H株GPV IgY。(3)抗H株GPV IgY的质量评价通过监测GPV IgY的琼扩抗体效价对GPV IgY的理化特性(温度、酸碱度、胃蛋白酶的作用时间、冻融次数)进行评价;通过GPV IgY单次单剂量、重复单剂量和单次大剂量皮下注射3日龄雏鹅及小白鼠的安全性试验,观察雏鹅和小白鼠的健康状况,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对GPV IgY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不同琼扩抗体效价和不同剂量的GPV IgY对GPV强毒攻毒24 h雏鹅的治疗试验、对GPV感染不同时长和不同日龄雏鹅的治疗试验,依据雏鹅治愈率,对GPV IgY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用不同琼扩抗体效价和不同免疫剂量的GPV IgY对雏鹅皮下接种,24 h后用GPV强毒攻毒,依据雏鹅保护率进行预防效果评价;同类产品免疫3日龄雏鹅,依据雏鹅保护率与治愈率,评价GPV IgY与同类产品的差异。通过物理性状、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监测及对雏鹅攻毒保护率监测,确定GPV IgY的储存温度和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GPV的分离鉴定结果分离的病毒接种雏鹅,呈现与GP一致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接种鹅胚,可在鹅胚中增殖,且为非血凝性感染病毒;AGP显示,从雏鹅和鹅胚分离的病毒液与GP阳性血清之间出现沉淀线;鹅胚中和试验证明,病毒液能被GP阳性血清中和,中和后的病毒液接种鹅胚不引起死亡;电镜下观察,H株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细小病毒特征;H株鹅胚和雏鹅传代培养F6~F10代,毒价最高且稳定,病毒的ELD50和LD50分别大于10-5.0/0.2 m L和10-4.0/0.2m L;以分离到的H毒株分别接种3日龄、10日龄、20日龄雏鹅,其致病性随雏鹅日龄增大而减弱;分离的病毒在56℃3 h保持其感染性,能够抵抗乙醚、氯仿、胰蛋白酶和酸性条件(p H3.0)的作用;分离的病毒液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检查均为阴性,证明H株病毒纯净;PCR核酸检测病毒约在500 bp处出现特异性DNA条带,DNA大小与GPV相符;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符合GP生物学特性,该病毒为GPV(命名为H株)。以PCR扩增出的VP3基因,与参考毒株的VP3基因序列对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5.9%~99.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7.9%~99.6%之间;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H株与在黑龙江省分离的SP、ZZ、ZD、DQ、JX等毒株亲缘关系较与GD(广东)、YG(扬州)等毒株近。(2)GPV IgY的制备结果GPV H株灭活疫苗抗原无菌检验呈阴性、鹅胚液ELD50为10-5.22/0.2 m L、灭活检验鹅胚全部健活。GPV灭活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均合格。用该GPV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收集AGP≥1:64高免鸡蛋的卵黄液。高免卵黄液经酸化水1:8稀释、p H5.2、4℃作用15 h、1900 g离心20 min条件下除脂;酸化水-1.5%辛酸-33%硫酸铵提取;终浓度0.05%甲醛溶液经20~25℃灭活24 h,对GPV IgY的琼扩抗体效价、蛋白浓度及蛋白纯度均无显着影响,确定上述除脂、提取和灭活条件为最佳工艺。(3)GPV IgY的质量评价结果上述制备的抗H株GPV IgY在60℃以下作用2 h,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不降低,当温度达到70℃以上,琼扩抗体效价显着降低,当温度达到75℃作用30 min时,琼扩抗体效价呈阴性;p H范围在4.0~11.0时,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差异不显着,p H值为3.0和12.0时,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显着低于对照组;当胃蛋白酶作用6 h,琼扩抗体效价无变化,作用8 h以上显着降低;GPV IgY经5次反复冻融,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无显着差异;GPV IgY免疫雏鹅和小白鼠均未出现任何注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精神状态良好,采食正常;GPV IgY对雏鹅治疗效果表明,琼扩抗体效价越高、注射剂量越大,雏鹅治愈率越高;病毒感染雏鹅的时间越长、雏鹅日龄越大,雏鹅治愈率越低;GPV IgY对雏鹅预防效果表明,同一注射剂量,琼扩抗体效价越高,雏鹅保护率越高,同一琼扩抗体效价,注射剂量增加,雏鹅保护率增高;GPV IgY免疫雏鹅后12 h~10 d,对雏鹅保护率高达88.00%以上,可有效抵抗病毒感染。差异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GPV IgY的雏鹅保护率与治愈率均高于同类产品。(4)GPV IgY的储存条件2~8℃储存24个月,GPV IgY的物理性状、纯净性、琼扩抗体效价稳定,对雏鹅感染GPV的保护率达88.00%以上。(5)GPV IgY推荐使用剂量和方法对已感染GPV的雏鹅,选择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为1:16以上,1.0 m L/只;对未感染雏鹅进行紧急预防免疫,0.5 m L/只,皮下注射,对GPV感染的治愈率和保护率均达80.00%。

魏思琪[8](2020)在《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开发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开发适用于宫颈癌患者的症状评估量表。2.基于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评估“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信效度。3.调查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症状,并提取症状群,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症状群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1.采用研究小组讨论、宫颈癌患者访谈及参考现有量表和已发表文献,建立“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条目池,然后进行两轮的专家咨询进行条目的筛选,通过对50名宫颈癌患者的预调查,进一步调整量表的语言表述。2.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问卷、初始版“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和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调查274名宫颈癌患者,采用内部一致性评估量表的信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评估“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效度。然后,采用因子分析评估“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各个领域的单维性;使用Stata 15.0分析“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前4个领域中各条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并绘制各条目的项目特征曲线、项目信息曲线和整个领域的测验信息曲线。3.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问卷和“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调查184名盆腔外照射第三周的宫颈癌患者,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从发生频率>20%的症状中提取症状群,采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各症状群的稳定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4个症状群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差别,探究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与放疗期间症状群的关系。研究结果1.量表开发。经过研究小组讨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访谈以及参考现有相关量表及已发表文献后,确定该量表应包括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理精神症状、治疗相关症状等4个方面。编写量表的条目池共包括38个症状条目。每个条目均采取0-10分多级评分方式,0分表示该症状不存在,10分表示能想象的最严重程度。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删除I-CVI<0.78的18个症状,将阴道异常出血和阴道异常分泌物合并为一个症状条目。最终形成“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初始版,共包含19个生理、心理症状。2.量表测量学特性的评估结果。“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共提取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心理相关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消化道系统症状、化疗相关症状和疼痛-疲乏5个领域,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23%。量表的I-CVI的范围是0.86-1.00,S-CVI/Ave为0.94。“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与MSAS-Ch中相同的13个条目及两个量表总分的聚合效度的相关系数范围是0.01-0.99,其中两个量表的疼痛、恶心、呕吐、精神紧张、压抑、焦虑和脱发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腹胀和腹泻不相关,疲乏、食欲不好、体重下降三个症状方面相关性不好,手脚麻木或刺痛和两个量表的总分属于中等程度相关。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整体Cronbach’s系数为0.858,心理相关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和疼痛-疲乏三个领域的Cronbach’s系数分别为0.94、0.97和0.92,消化系统症状和化疗相关症状两个领域的Cronbach’s系数为0.68和0.67。应用项目反应理论评估量表质量。经主成分分析法运算后,4个领域的第一特征根与第二特征根的比值均大于3,满足单维性假设。心理相关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消化道系统症状和化疗相关症状四个领域中各条目的区分度分别为0.61-0.71、0.68-0.72、0.72-1.48和0.68-3.25。17个条目中除条目2、3、19外,其他条目的反应阈值(难度)均明显超过-33的理论范围。各条目的IIC中,只有条目2的信息量>3,其他条目的信息量均不超过0.5。3.量表初步应用。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发生频率最高的症状是腹泻(88%)、疲乏(82.1%)、大便带血(56.0%)、腹胀或身体肿胀(54.3%)、肛周疼痛或出血(53.3%)等。最严重的症状是疲乏(3.33±2.19)、腹泻(3.20±2.06)、肛周疼痛或出血(1.97±2.80)、腹胀或身体肿胀(1.96±2.22)、大便带血(1.80±1.95)和疼痛(1.80±2.48)。14个发生频率>20%的症状,共提取4个症状群,分别为心理相关症状群、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群、消化道-疼痛症状群以及消化道-疲乏症状群。4个症状群的累积贡献率为78.87%。各个症状群的Cronbach’sα分别为0.96,0.94,0.75和0.67。不同工作状态的患者在心理相关症状群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放疗前是否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群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结论1.初始版“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条目包含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常见的生理及心理症状症状,覆盖面较广。语言表述清晰易懂。2.“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宫颈癌患者治疗相关的症状。该量表心理相关症状领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领域、化疗相关症状领域和消化系统症状领域的条目区分度较好,但是难度过大。3.腹泻和疲乏是宫颈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最常出现且最严重的症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相对稳定的症状群,分别是心理相关症状群、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群、消化-疼痛症状群和消化-疲乏症状群。治疗前仍在工作的患者的心理相关症状群的得分低于不工作的患者,而放疗前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群得分更高。

姚德祎[9](2020)在《中风醒脑液防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中风醒脑液(ZFXNL)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并筛选出ZFXNL的最佳治疗剂量;进一步探究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ZFXNL对BBB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拓展ZFXNL的临床使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将11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R)、ZFXNL高剂量组(26.46g/Kg/d)、ZFXNL中剂量组(13.23/Kg/d)、ZFXNL低剂量组(6.615/Kg/d)、依达拉奉组(4mg/Kg/d),其中假手术组14只,其余各组每组20只。造模前6天,ZFXNL组灌胃ZFXNL,每天一次,持续7天,最后一次灌胃在造模前2h。(1)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阻塞1.5h后拔出线栓,形成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再灌注48h后取材并记录下各组大鼠造模前及取材前体重减轻的百分比,采用longa五分法、本位反射试验、前肢放置试验、提尾试验综合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2)在取材前对大鼠进行心脏灌流,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脑组织进行染色,利用图形分析软件计算梗死灶面积占比和患侧脑半球肿胀百分比;在光镜下观察缺血半暗带区的病理改变。(3)通过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的漏出量评价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半暗带区BBB的结构的完整程度;从而评价ZFXNL对BBB的保护作用。(4)采用免疫组化法联合积分光密度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缺血半暗带区的表达位置和表达量,进而明确ZFXNL在脑I/R过程中保护BBB的机制。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较:(1)ZFXNL高、中剂量组能显着改善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灶面积、抑制患侧脑半球肿胀、改善缺血半暗带区的病理改变体现其对CI-RI的防治作用(P<0.05)。(2)高、中剂量的ZFXNL能显着减少伊文思蓝的漏出量(P<0.05)、保护血脑屏障中TJ的完整性起到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3)高、中剂量的ZFXNL能明显上调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细胞上Claudin-5、Occludin的表达量(P<0.05);同时抑制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量(P<0.05)。(4)ZFXNL高剂量组出现严重腹泻,体重减轻明显(P<0.05);ZFXNL高、中剂量组治疗效果和依达拉奉相当(P>0.05)。结论:(1)ZFXNL能够有效防治CI-RI,起到保护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灶面积,抑制脑半球肿胀的作用。(2)ZFXNL能有效保护BBB结构的完整性,维持BBB功能的稳定,进而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起到保护BBB的作用。(3)ZFXNL通过上调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细胞上Claudin-5、Occludin的表达量,抑制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量起到保护BBB的作用机制。(4)中剂量(13.23/Kg/d)是ZFXNL保护BBB防治CI-RI的最佳治疗剂量。

张晓玉[10](2020)在《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环境与生物样品的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流控技术因其具有低成本、低消耗、易携带、集成化、自动化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分析技术之一,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将其用于分析与检测逐渐成为分析方法的新趋势之一。本工作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微流控检测平台,并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和生物样品中酶含量的检测,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本章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对微流控技术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微流控芯片制造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在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第二节对基于智能手机的检测平台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智能手机作为检测平台的原因、分析方法特点和基于智能手机的传感器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第三节对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比色分析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该方法在环境、食品安全和生物样品中的应用。第二章:本工作搭建了一个低成本、检测时间短的便携化微流控智能手机检测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方法。与大部分利用电子传感芯片的商品化甲醛检测器不同的是,本工作是基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和甲醛的特异性化学显色反应进行测定的,能够避免其它气体的干扰。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测试条件:AHMT体积为50μL,高碘酸钾用量为15μL,反应时间为5 min。利用该方法对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检测,其线性范围为62.6 mg/L-132 mg/L,检出限2.33 mg/L,并且通过不同型号手机对同种溶液的考察,证明了该方法的普适性,并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了对照,结果一致。第三章:本工作对自行搭建的低成本智能手机检测设备和微流控芯片进行了改进。通过考察微流控芯片的通道形状、长度和前处理方法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检测效果最佳的条件。利用透镜将上一个工作所用的分离式检测平台改进为一体式的检测设备,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并降低了设备的成本。随后对改进后的检测平台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提高,且检测效果不受待测体系颜色的影响,可以将该设备应用于不同物质的比色检测中。第四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是很多疾病的指示信号,测定血清中的ALP活性可判断个体的健康状况。本工作利用自行搭建的一体化检测平台实现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由于p-NPP在碱性条件下能被ALP催化成对硝基苯酚,产物为淡黄色溶液,通过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选择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为15 min,终止液用量(即为氢氧化钠溶液)为50μL。利用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对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线性范围为0.132 mmol/L-0.992 mmol/L,检出限为9.13μmol/L,回收率为85.32%-95.02%,并与商用试剂盒进行了对照,结果一致。

二、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设计咨询问卷
3 结果
    3.1 皮肤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3.2 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3.3 皮肤科医生组和护士组咨询结果差异分析
    3.4 烧伤整形科医生组和护士组咨询结果差异分析
4 讨论
    4.1 皮肤科药物咨询结果的分析
    4.2 烧伤整形科药物咨询结果的分析
5 研究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禽流感病毒介绍
    1.2 H5和H7亚型禽流感的流行及危害
        1.2.1 H5亚型禽流感的流行及危害
        1.2.2 H7亚型禽流感的流行及危害
        1.2.3 H7N9亚型流感的流行和危害
    1.3 H5、H7亚型禽流感的防控
        1.3.1 H5亚型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1.3.2 H7N9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1.3.3 禽流感综合防治措施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H7-RE3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
        2.1.1 病毒株
        2.1.2 实验动物及试验地
        2.1.3 标准阳性血清及抗原
        2.1.4 疫苗
        2.1.5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方法
        2.2.1 重组禽流感病毒H7-Re3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及其鉴定
        2.2.2 重组禽流感病毒H7-Re3株的致病性试验
        2.2.3 重组禽流感病毒H7-Re3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
    2.3 结果
        2.3.1 重组禽流感病毒H7-Re3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和遗传稳定性结果
        2.3.2 致病性试验结果
        2.3.3 重组禽流感病毒H7-Re3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的实验室研究
    3.1 材料
        3.1.1 疫苗用毒株
        3.1.2 效检病毒株
        3.1.3 试验鸡胚和试验动物
        3.1.4 HI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
        3.1.5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 方法
        3.2.1 活性成分抗原相容性研究
        3.2.2 安全性检验
        3.2.3 疫苗效力检验
        3.2.4 3批疫苗免疫效力试验
        3.2.5 对流行毒株的免疫效力试验
        3.2.6 重组禽流感H7亚型H7-Re3株HI抗体与攻毒保护关系研究
    3.3 结果
        3.3.1 抗原病毒液制备及浓缩结果
        3.3.2 病毒液灭活检验结果
        3.3.3 制备疫苗检验结果
        3.3.4 安全性检测结果
        3.3.5 两种不同抗原含量的三价苗分别与三种单苗免疫效力比较结果
        3.3.6 3批三价疫苗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3.3.7 对流行毒株的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3.3.8 抗体与攻毒保护关系研究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评估
    4.1 材料
        4.1.1 抗原及标准阳性血清
        4.1.2 疫苗
        4.1.3 试验动物及场地
        4.1.4 试剂和仪器
    4.2 方法
        4.2.1 三价疫苗对山东某场白羽肉种鸡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4.2.2 三价疫苗对肇东某场商品蛋鸡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4.2.3 三价疫苗对宁夏某场蛋种鸡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4.2.4 三价疫苗对山东某场种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4.3 结果
        4.3.1 安全性评估结果
        4.3.2 三价疫苗对山东某场白羽肉种鸡的免疫效果研究结果
        4.3.3 三价疫苗对肇东某场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研究结果
        4.3.4 三价疫苗对宁夏某场蛋种鸡的免疫效果研究结果
        4.3.5 三价疫苗对山东某场种鸭的免疫效果研究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地点选择
    2.2 实验志愿者招募
    2.3 环境样本采集及分析
        2.3.1 环境样本采集所需仪器和试剂汇总
        2.3.2 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
        2.3.3 操作过程
    2.4 生物样本采集及分析
        2.4.1 生物样本采集所需仪器和试剂汇总
        2.4.2 肺功能指标检测
        2.4.3 血常规指标采集及分析
        2.4.4 血液炎症因子指标采集及分析
        2.4.5 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DNA损伤分析
    2.5 统计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3.1 保定市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3.2 实验所选暴露环境的污染特征
    3.3 实验所选暴露环境的甲醛和TVOC的污染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生物样本的影响
    4.1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呼吸系统的影响
        4.1.1 研究肺功能指标的意义
        4.1.2 暴露实验期间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4.2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4.2.1 研究血常规指标的意义
        4.2.2 受试者血常规水平超标情况
        4.2.3 暴露前后受试者血常规水平差异
        4.2.4 各组受试者血常规水平之间的差异
    4.3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体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4.3.1 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的意义
        4.3.2 暴露前后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
        4.3.3 各组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
    4.4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4.1 研究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意义
        4.4.2 暴露前后基因甲基化水平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生物样本水平的影响
    5.1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5.2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5.3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体氧化应激水平、DNA损伤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生物样本间的相关性
    6.1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生物指标间的相关性
    6.2 生物样本之间的相关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建立
    7.1 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建立
    7.2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等级的计算
    7.3 生物样本综合指数的计算
    7.4 基于生物样本综合指数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等级分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抗毒效果评价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蛇毒中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特应性皮炎概述
        1.1.1 特应性皮炎成因及发病机制
        1.1.2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措施
    1.2 特应性皮炎与肠道微生态的联系
        1.2.1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疾病
        1.2.2 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
        1.2.3 益生菌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
    1.3 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潜在的作用机制
        1.3.1 双歧杆菌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
        1.3.2 双歧杆菌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代谢活动
        1.3.3 双歧杆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1.4 论文立题背景及依据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双歧杆菌菌液制备
        2.3.2 动物实验设计
        2.3.3 小鼠耳朵肿胀程度测定
        2.3.4 小鼠背部病理症状评价
        2.3.5 小鼠背部皮肤肥大细胞浸润
        2.3.6 免疫炎症因子的测定
        2.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耳朵肿胀程度的影响
        2.4.2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背部皮肤病理症状的影响
        2.4.3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背部皮肤肥大细胞炎症浸润的影响
        2.4.4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2.4.5 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作用能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双歧杆菌菌株
        3.3.2 实验动物设计
        3.3.3 小鼠粪便收集
        3.3.4 小鼠肠道菌群测定
        3.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4.2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3.4.3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特定差异菌群的影响
        3.4.4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基因组功能组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解析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4.3 实验方法
        4.3.1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活菌和死菌菌液制备
        4.3.2 动物实验设计
        4.3.3 小鼠耳朵厚度测定
        4.3.4 小鼠皮肤病理H&E染色
        4.3.5 小鼠脾脏Treg细胞比例测定以及免疫炎症因子测定
        4.3.6 血清皮肤组织吲哚3-甲醛含量与皮肤芳香烃受体表达测定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活菌/死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影响
        4.4.2 宏基因组测序探究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4.4.3 宏基因组测序揭示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肠道菌群功能通路的影响
        4.4.4 LC-MS代谢组学揭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变化
        4.4.5 差异代谢产物KEGG通路富集
        4.4.6 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作用机制探讨
        4.4.7 长双歧杆菌CCFM1029通过芳香烃受体缓解小鼠特应性皮炎症状
        4.4.8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提高吲哚3-甲醛和AhR的表达
        4.4.9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抑制小鼠皮肤组织炎症因子的产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患者招募
        5.3.3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5.3.4 实验分组
        5.3.5 特应性皮炎患者基础特征测定
        5.3.6 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作用评价
        5.3.7 血清炎症免疫指标测定
        5.3.8 粪便样本收集及测序
        5.3.9 数据统计及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长双歧杆菌CCFM1029降低特应性皮炎患者SCORAD评分
        5.4.2 长双歧杆菌CCFM1029降低特应性皮炎患者DLQI评分
        5.4.3 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5.4.4 长双歧杆菌CCFM1029调节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5.4.5 长双歧杆菌CCFM1029调节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
        5.4.6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改变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菌属
        5.4.7 长双歧杆菌CCFM1029调节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基因的功能组成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Ⅱ
附录Ⅲ

(6)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N-羟基吡啶酮类抗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脑卒中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抗脑卒中药物研发现状
        1.2.1 现有脑卒中治疗药物
        1.2.2 缺血再灌注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的药物靶标
        1.2.3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脑卒中候选药物
        1.3 先导化合物环吡酮的发现——表型筛选和老药二次研发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第2章 衍生物A1-A31的设计合成与优选化合物A10·Ola的发现
        2.1 设计思路和合成路线
        2.2 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评价以及构效关系
        2.2.1 A1-A31对于SH-SY5Y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2.2.2 衍生物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血脑屏障透过性评价
        2.2.3 构效关系总结
        2.2.4 A10及其乙醇胺盐A10·Ola的水溶性
        2.2.5 A10-Ola对于OGD损伤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2.2.6 A10·Ola可以缓解氧自由基和兴奋性毒性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
        2.3 A10·Ola的动物药效评价
        2.4 A10-Ola的安全性和肝微粒代谢稳定性的评价
        2.5 A10·Ola和环吡酮胺的体内代谢性质的初步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抗中风作用机制探究
        3.1 靶标确证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小分子药物靶标确证的方法
        3.2 探针AP1-AP3的设计与合成
        3.3 bSDTNBI预测结果和铁离子螯合实验
    第4章 第一部分总结
    第5章 实验部分
        5.1 衍生物A1-A31、探针AP1-AP3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5.2 细胞培养条件、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性测试方法
        5.2.1 SH-SY5Y、HT22和MRC-5细胞培养条件
        5.2.2 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测试方法
        5.3 OGD损伤、双氧水和谷氨酸损伤实验方法
        5.4 PAMPA-BBB实验方法
        5.5 ORAC-FL实验方法
        5.6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方法
        5.7 水溶性测试方法
        5.8 大鼠MCAO模型实验方法
        5.9 hERG钾离子通道膜片钳实验方法
        5.10 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实验
        5.11 大鼠体内代谢实验方法
        5.12 bSDTNBI预测原理和铁离子螯合实验方法
        5.13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酰肼类Pf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现有疗法和青蒿素抗性的出现
        1.2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抗疟疾候选药物
        1.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为治疗疟疾的潜在靶标
    第2章 前期研究基础、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2.1 前期研究基础
        2.2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第3章 衍生物B1-B18的设计与合成以及苗头化合物B11的发现
        3.1 HDAC抑制剂中的锌离子结合基团
        3.2 N-酰基邻苯二胺类衍生物B1-B9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评价
        3.3 酰肼类衍生物B10-B18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3.4 引入酰肼锌离子结合基团降低了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酰肼类衍生物B19-B64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4.1 衍生物B19-B23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4.2 衍生物B24-B64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4.3 B11、B35和B36对恶性疟原虫临床株的抑制活性的评价
        4.4 Quisinostat、B11、B35和B36的抗疟活性、细胞毒性和人源HDAC抑制活性的比较
        4.5 构效关系总结
        4.6 衍生物B36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研究
    第5章 第二部分总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衍生物B1-B64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6.2 体外疟原虫抑制活性测试
        6.3 细胞毒性测试
        6.4 人源HDAC抑制活性测试
        6.5 小鼠体内代谢实验方法
第三部分 基于姜黄素的比率型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和应用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检测溶酶体极性的重要意义
        1.2 溶酶体靶向极性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1.3 姜黄素的光学性质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第2章 探针C1-C5的设计与合成
        2.1 探针C1-C5结构设计思路
        2.2 探针C1-C5的合成
    第3章 探针C1-C5的光学性质与其发光机制的研究
        3.1 探针C1、C2、C4和C5在不同溶剂中吸收和发射光谱
        3.2 探针C1和C2的抗干扰能力和光稳定性的评价
        3.3 探针C3和C-M2的光学性质
        3.4 探针C1-C5的极性响应机制研究
    第4章 探针C1的细胞成像应用
        4.1 探针C1和C2的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4.2 探针C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4.3 探针C1对HepG2、HL-7702和293T的细胞成像
        4.4 探针C1监测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
    第5章 第三部分总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探针C1-C5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6.2 光谱测试方法
        6.3 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荧光成像实验方法
        6.4 细胞毒实验测试方法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发表文章
专利
致谢

(7)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鹅瘟病毒研究现状
        1.1.1 小鹅瘟病毒及小鹅瘟病简介
        1.1.2 小鹅瘟病毒的鉴定方法
    1.2 小鹅瘟生物制剂研究进展
        1.2.1 小鹅瘟病毒活疫苗
        1.2.2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
        1.2.3 小鹅瘟病毒基因疫苗
        1.2.4 小鹅瘟病毒重组活载体疫苗
        1.2.5 小鹅瘟抗血清
        1.2.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
    1.3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1.3.1 卵黄抗体的结构特点
        1.3.2 卵黄抗体的提取方法
        1.3.3 卵黄抗体的灭活方法
        1.3.4 卵黄抗体应用
        1.3.5 卵黄抗体的优势与展望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2.3.2 小鹅瘟病毒分离培养
        2.3.3 小鹅瘟病毒的鉴定
        2.3.4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
        2.3.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2.3.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质量评价
        2.3.7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储存条件的确定
    2.4 试验数据分析及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鹅瘟病毒分离培养
        3.1.1 小鹅瘟病毒在雏鹅分离培养结果
        3.1.2 小鹅瘟病毒在鹅胚分离培养结果
    3.2 小鹅瘟病毒鉴定
        3.2.1 小鹅瘟病毒特异性试验结果
        3.2.2 小鹅瘟病毒粒子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3.2.3 小鹅瘟病毒毒力测定
        3.2.4 小鹅瘟病毒理化特性
        3.2.5 小鹅瘟病毒的纯净性试验结果
        3.2.6 小鹅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2.7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序列鉴定
    3.3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抗原的制备及成品检验
        3.3.1 小鹅瘟病毒H株灭活疫苗制备抗原用病毒的检验
        3.3.2 小鹅瘟病毒H株灭活疫苗检验
    3.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3.4.1 产蛋鸡选择结果
        3.4.2 高免鸡蛋的琼扩抗体效价监测结果
        3.4.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除脂条件的确定
        3.4.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确定
        3.4.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外源性病毒灭活方法确定
    3.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3.5.1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
        3.5.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安全性评价
        3.5.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治疗效果评价
        3.5.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对雏鹅注射后攻毒的预防效果评价
        3.5.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与试验选用的同类产品差异试验
    3.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储存条件的确定
        3.6.1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物理性状的影响
        3.6.2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纯净性的影响
        3.6.3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琼扩抗体效价的影响
        3.6.4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雏鹅攻毒预防效果的影响
4 讨论
    4.1 小鹅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4.2 小鹅瘟病毒H株VP3基因序列分析
    4.3 影响HA与HI效果的因素分析
    4.4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
    4.5 鸡群的选择管理与高免蛋黄收集
    4.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除脂条件的确定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7 最优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确定及分析
        4.7.1 辛酸终浓度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影响
        4.7.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对比分析及验证
        4.7.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琼扩抗体效价与蛋白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4.8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灭活条件的确定
    4.9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4.9.1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安全性评价
        4.9.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评价
        4.9.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预防效果评价
        4.9.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试验选用的同类产品差异
    4.10 储存条件的确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8)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开发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背景、成果
        1. 研究背景
        2. 宫颈癌症状评估量表的现状
        2.1 治疗相关毒性反应评估量表
        2.1.1 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
        2.1.2 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3.0
        2.1.3 正常组织迟发不良反应判定系统
        2.2 症状评估量表
        2.2.1 记忆症状评估量表
        2.2.2 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
        2.2.3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
        2.3 生活质量量表
        2.3.1 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
        2.3.2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宫颈癌特异性模块
        2.3.3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宫颈癌量表
        3. 测量学理论概述
        3.1 经典测量理论
        3.2 现代测量理论
    研究目的、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理论框架
        4.3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宫颈癌症状评估量表的开发
    1.1 研究设计
    1.2 理论框架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
        1.3.2 纳入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1.4.1 组建量表研究小组
        1.4.2 建立条目池
        1.4.3 确定咨询专家
        1.4.4 条目的筛选、删减和修改
        1.4.5 预调查
    1.5 质量控制
        1.5.1 建立条目池
        1.5.2 资料收集阶段
        1.5.3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1.6 结果
        1.6.1 条目池建立
        1.6.2 条目初步筛选
        1.6.3 预调查结果
    1.7 讨论
    1.8 小结
第二部分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测评
    2.1 研究设计
    2.2 经典测量理论
        2.2.1 基本思想
        2.2.2 CTT的三个假设
        2.2.3 相关概念
        2.2.4 CTT的优势与局限性
    2.3 项目反应理论
        2.3.1 概述
        2.3.2 基本原理
        2.3.3 相关概念
        2.3.4 IRT的理论假设
        2.3.5 常用模型
        2.3.6 参数估计
        2.3.7 IRT的优势与不足
    2.4 研究对象
        2.4.1 研究对象
        2.4.2 纳入排除标准
        2.4.3 样本量计算
    2.5 研究工具
        2.5.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2.5.2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
        2.5.3 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
    2.6 测量学特性考评
        2.6.1 统计统计
        2.6.2 测量学特性考评
    2.7 质量控制
    2.8 结果
        2.8.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8.2 量表的可行性
        2.8.3 信度测评
        2.8.4 效度测评
        2.8.5 单维性测评
        2.8.6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IRT分析
    2.9 讨论
        2.9.1 量表的接受度和可行性
        2.9.2 信度测评
        2.9.3 效度测评
        2.9.4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项目参数
        2.9.5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项目特征曲线和信息曲线
    2.10 小结
第三章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初步应用
    3.1 理论依据
        3.1.1 症状管理
        3.1.2 症状群
    3.2 研究对象
        3.2.1 研究对象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样本量计算
    3.3 研究工具
        3.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3.3.2 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
    3.4 资料收集方法
    3.5 统计学方法
        3.5.1 统计描述
        3.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5.3 症状群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比较
    3.6 质量控制
        3.6.1 资料收集阶段
        3.6.2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3.7 结果
        3.7.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7.2 症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3.7.3 症状群
        3.7.4 症状群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比较
    3.8 讨论
        3.8.1 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的发生情况
        3.8.2 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症状群
        3.8.3 症状群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比较
    3.9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宫颈癌症状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风醒脑液防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引言
研究路径
第一部分 中风醒脑液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设备
    2.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Ⅰ:实验设计的相关依据
    5.讨论Ⅱ:中风醒脑液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6.小结
第二部分 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设备
    2.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Ⅰ:中风醒脑液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5.讨论Ⅱ:中风醒脑液对缺血再灌注区CLAUDIN-5、OCCLUDIN、MMP-2、MMP-9 的调节作用
    6.讨论Ⅲ:中医学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
    7.小结
全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脑缺-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10)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环境与生物样品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流控技术的概述
        1.1 微流控技术的概述
        1.2 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1.3 微流控芯片材料
        1.3.1 无机非金属化合物
        1.3.2 有机聚合物
        1.3.3 新兴材料
        1.4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1.4.1 硅、玻璃和石英芯片的制作
        1.4.2 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
        1.5 微流控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检测器
        2.1 智能手机的概述
        2.2 基于智能手机检测平台的分析方法特点
        2.3 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检测应用
        2.3.1 电化学传感器
        2.3.2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
        2.3.3 光学传感器
    第三节 基于微流控芯片和智能手机的比色分析
        3.1 比色法
        3.2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流控比色检测平台的概述
        3.3 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比色检测的应用
        3.3.1 环境方面
        3.3.2 食品安全
        3.3.3 生物样品
        3.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甲醛快速检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及型号
        2.2.3 COC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2.2.4 微流控芯片的前处理
        2.2.5 甲醛快速检测平台的搭建
        2.2.6 AHMT法测定甲醛标准曲线的绘制[4]
        2.2.7 微流控芯片显色法测定甲醛含量
        2.2.8 溶液的配制及实际样品前处理[4]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流控芯片的处理与加工
        2.3.2 不同品牌手机的拍照颜色分析
        2.3.3 长光程检测与短光程检测的对比
        2.3.4 AHMT法测定甲醛标准曲线的绘制
        2.3.5 不同条件对芯片上检测反应的考察
        2.3.6 微流控芯片反应显色法测定甲醛含量
        2.3.7 测试芯片的重复性试验方法
        2.3.8 实际样品检测中的数据处理
        2.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智能手机检测平台与芯片的改进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实验设备及型号
        3.2.3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其制作
        3.2.4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改进
        3.2.5 基于手机的便携式快速芯片检测平台的改进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微流控芯片通道形状的改进
        3.3.2 微流控芯片的前处理及改进
        3.3.3 微流控芯片通道长度的改进
        3.3.4 考察不同颜色溶液的检测
        3.3.5 芯片外围平台的改进
        3.3.6 便携式快捷智能手机检测平台的改进效果
    3.4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智能手机和长光程微流控芯片对碱性磷酸酶的酶活力的定量检测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材料
        4.2.2 实验设备及型号
        4.2.3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及其处理
        4.2.4 实验原理
        4.2.5 吸光度显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标准曲线的绘制
        4.2.6 微流控芯片显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
        4.2.7 溶液配制及实际样品的前处理
    4.3 实验讨论与结果
        4.3.1 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 在长光程芯片中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标准曲线的绘制
        4.3.3 不同条件对芯片上检测反应的影响
        4.3.4 数据处理
        4.3.5 基于长光程微流控芯片对碱性磷酸酶标准品的活性测试
        4.3.6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4.3.7 应用
    4.4 结果与讨论
    4.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经费来源声明
致谢

四、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D]. 高锦萍.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研究[D]. 刘艳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D]. 孟晓郁. 河北大学, 2021(09)
  • [4]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D]. 王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方志锋. 江南大学, 2020(01)
  • [6]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D]. 胡凌昊.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D]. 胡瑞鸿.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8]宫颈癌患者治疗期症状评估量表的开发及初步应用[D]. 魏思琪.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中风醒脑液防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姚德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环境与生物样品的检测方法研究[D]. 张晓玉. 兰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