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

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

一、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张虎[2](2020)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数字经济迅猛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高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在国内却面临着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协调、结构同质化的难题。通过高技术产业合理集聚,推动产业、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这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态优先、集约发展大趋势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有效平衡点。近年来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CT)在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提升显着。绿色技术创新效率(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Gtie)反映出创新过程中对资源节约程度和对环境污染的减少程度。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是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其Gtie的高低,密切关系到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集约增长。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以中部地区为例深入研究差异化集聚模式对特定地区Gtie的空间溢出作用影响及可能存在的阶段性规律,合理定位产业集聚在区域Gtie提升中的功能,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集聚政策。在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下,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提炼出研究目的及内容,并提出基本假设。其次,从MAR、Jacobs及Porter外部性三种效应理论分析入手,阐释其所对应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竞争优势型集聚模式对区域Gtie的作用机制。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基本假设。整体实证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计算出中部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竞争优势指数,通过时序图和空间四分位图,揭示出时空演变规律。此外,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借助三阶段DEA模型,核算出无环境因素影响的Gtie,并通过Mamquist指数分析了动态演变趋势。第二部分,采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ESDA)和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出Gtie的关联方向及分布模式,并通过构建动态杜宾模型,分解出三类集聚模式在不同时期下对Gtie影响的直接效应(反馈)及间接效应(外溢),并通过替换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提炼出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专业化集聚水平稳步上升,而多样化、竞争优势型集聚度逐年下降,反映出产业同构化特征愈发严重和产业生态系统愈加单调化。(2)中部地区Gtie在整体上存在显着空间负相关特征,在先进省份的“虹吸效应”作用下,大量先进且成熟的绿色技术创新要素从落后地区逸散,使得中部地区Gtie呈现出显着的“高峰—洼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在路径依赖和系统惯性的作用下,Gtie在时间上存在累积沉淀效应。(3)竞争优势型集聚模式对本区Gtie影响呈现“倒U型”的空间反馈效应,而专业化、多样化集聚模式对区域Gtie影响呈现出“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反映出竞争优势型集聚对本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显着高于另外两种集聚模式。三类集聚模式的交互项则显着抑制了Gtie,原因是缺乏合理引导与疏通的公共信息池和技术池,使得内部知识产生了明显的排斥与无序替代效应。据此,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现状及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客观事实,从推进产业差异化集聚、引导市场有序竞争、鼓励共性绿色技术扩散交流、积极破除区域行政壁垒以及打造区域专属交通网络体系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必佳[3](2020)在《医药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以辅仁药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纳入国家发展基本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依靠着政策鼓励的发展利好迅速扩张。但受运营复杂、监管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医药行业财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自2015年尔康药业被爆出虚增利润3亿余元以来,康芝药业、康美药业等知名医药企业接连爆出财务舞弊行为,涉及金额数目巨大,社会影响强烈。因此,结合医药企业特点,探究医药业的财务舞弊行为,给出相应防范与治理对策,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更是当下投资者、监管机构及企业本身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2019年底曝出财务舞弊行为的辅仁药业作为分析对象。本文以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财务舞弊行为的特征为创新点,从辅仁药业内外部的舞弊动因入手,结合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给出治理建议。首先,以辅仁药业财务舞弊行为逐步曝光的时间线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辅仁药业年报中的异常财务数据和具体舞弊手段,结合辅仁药业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影响,得出该行为带来的经济后果。其次对辅仁药业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内外部动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医药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本质特征及其动因着手,结合医药企业所处大环境给出医药企业有效的治理建议。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辅仁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主要是由于公司“一股独大”的管理模式,管理层诚信的缺失,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利益与违法成本不对称及独立审计的固有局限等方面造成的。第二,针对医药企业舞弊行为所存在的持续时间长、涉及金额大,多运用关联方交易等特点,提示我们在对医药企业进行监管或审计时,要注重关联方关系的识别,特别注意担保行为和资金占用行为的规范性,对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要进行相应监督。第三,针对屡禁不止的财务舞弊行为,当下监管机构相应的事前监督或事后处罚的力度均有所不足,这需要国家与医药企业要共同努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退市机制,大幅提高舞弊成本。

余倩[4](2016)在《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迈向了新的步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人民富裕。但是硬币存在两面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比如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增长仍然是依靠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过度依靠资源、无视环境。随着世界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使得世界各地人民呼吁改善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如何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共生共荣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问题。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一直是矛盾的双方,世界各国政府也一直在找寻可持续、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生发展。鉴于上述的认识与思考,本研究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绿色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分析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理论的本质及内涵,构建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对江西省的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中部地区其他五省进行对比,提出提升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导论,本部分主要是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探讨融合共生的实证研究趋势以及融合共生的评价体系研究动态。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是对有关于融合共生的概念做出简要概述,并对开展论文研究需要的理论基础做出相应的介绍。第三部分是江西省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的介绍,本部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江西省的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评价。第四部分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本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影响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取主要的影响因子,从而确立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第五部分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实证分析:本部分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采集相关衡量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论证其科学性,并核算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第六部分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提升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首先是理清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实证研究主线,其次理清自己在研究上的欠缺,以期完善。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5](2014)在《袋式除尘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文中认为综述了2013年我国袋式除尘行业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袋式除尘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技术进展以及主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分析了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袋式除尘器的主机设备、纤维滤料、滤袋以及配件、自动控制的研发和投资方向提出了建议;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6](2013)在《我国袋式除尘行业2012年发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2012年我国袋式除尘行业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袋式除尘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技术进展以及主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袋式除尘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前景;对袋式除尘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吕可文[7](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赵小平[8](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韩德鹏[9](2011)在《卓越绩效模式在西泵公司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西峡汽车水泵有限公司是以汽车水泵、排气管为主要产品的中型制造型企业,是全国汽车水泵最大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就产品研发、高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建立了技术合作平台,具有强大的研发和销售能力。公司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清晰的发展战略,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主要汽车企业,拥有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经营业绩在同行业中首屈一指,已成为汽车水泵行业的优秀企业。虽然如此,但是公司并不满足于此,最高管理层毅然决定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进一步引导公司形成追求卓越绩效的企业文化和卓越的管理体系。为此,本文围绕公司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情况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阐述了本人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卓越绩效准则的定义、核心价值观、特征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描述了公司概况,分析了西泵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优势,说明了公司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真正原因,以及导入思路。第四部分阐述了公司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整体状况。第五部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实施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并就改进工作的成果做出了阐述。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西泵公司公司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成功,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使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由优秀到卓越的质的跨越。并对类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肖科[10](2010)在《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研究政策性金融的定义、功能及其实现机理出发,对中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性金融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量回归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分析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有效性的实证模型组,从关联性、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三个方面检测我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有效性,通过测度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直接和间接关联度、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直接和间接促进效应及贡献度,探讨了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直接与间接促进作用;最后,根据有效性检验的结果,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就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和机制设计,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分析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及实现机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本部分首先对政策性金融的定义进行再界定,提炼出政策性金融的四大特征:公共性、财政性、市场性、金融性,以及两大特定功能:资金支持功能和投资引导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政策性金融的两大特定功能的实现机理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了两大特定功能的关键传导变量,理清了两大特定功能的传导过程。为后文研究提供对象、渠道和方向。第2部分主要是对中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性金融结构进行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从功能观角度,根据政策性金融功能发挥的途径,确定了我国科技政策性金融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工具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其次,根据工具结构分析的结果,从项目安排结构、资金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情况、主要实施成效等三个方面对科技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十一五”前中期的实施情况进行初步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还对科技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了初步筛选,根据初选出的指标,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挑选和梳理。第3部分是研究我国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关联性。这一部分从政策性金融的定义与功能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 7.6 R2008a数学分析软件,构建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关联度程序化测算模型,计算出两者之间的直接关联度和间接关联度,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图表趋势分析,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与间接促进作用做出一个初步判定。第4部分是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总体效应分析。这一部分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计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总体效应分析模型,从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两个方面,测算出我国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直接和间接促进效应及贡献度,进一步研究我国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直接与问接促进作用的发挥情况。第5部分是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结构效应分析。根据政策性金融科技投入绩效具有“3E”特征,这一部分在检测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总体效应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起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结构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效率的角度分析我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结构效应,测度和评价各种科技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探讨我国政策性金融科技资金投入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金利用率提供实证依据。第6部分主要是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与机制设计的提出对策建议。这一部分首先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与机制设计的对策建议。未来我国科技政策性金融改革策略是实现“四化”,即政策化、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我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统一的支持自主创新的专门化综合性政策性金融服务平台。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设计以保障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性金融高效运行和功能的充分发挥为目标,其设计体现了内外因关系的哲学原理,主要考虑了三个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内外因共同作用因素,由三大保障机制构成,即内部保障机制——协调激励机制,外部保障机制——立法保障机制,内外结合的保障机制——政商融合机制。

二、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绿色技术创新内涵
        1.2.2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测算相关研究
        1.2.3 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相关研究
        1.2.4 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1.2.5 总结性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技术产业集聚
        2.1.2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
    2.2 相关支持理论
        2.2.1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演变规律
    2.4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2.5 基于集聚外部性效应的作用机理
第3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分析
    3.1 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式
        3.1.1 专业化集聚指数的测度
        3.1.2 多样化集聚指数的测度
        3.1.3 竞争优势型集聚指数的测度
    3.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分析
        3.2.1 差异化集聚模式下集聚程度时序分析
        3.2.2 差异化集聚模式下集聚程度的区域分布图
    3.3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
        3.3.1 三阶段DEA分析模型
        3.3.2 非参数Mamquist指数法
        3.3.3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3.3.4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分析
第4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模型构建及检验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4.2.3 空间自相关检验
        4.2.4 空间面板模型构建与选择
    4.3 实证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合理推进产业差异化集聚,打造高效公共服务平台
        5.2.2 强化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稳步推进“社区园区”布局建设
        5.2.3 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困局,构建专属交通网络体系
    5.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5.3.1 局限性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3)医药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以辅仁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1.2.2 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1.2.3 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及医药业背景
    2.1 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2.1.2 财务舞弊与盈余管理
        2.1.3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2.2 医药企业发展现状
        2.2.1 加快审评审批改革
        2.2.2 高质量仿制药改革
        2.2.3 药品价格改革
        2.2.4 全流程监管改革
    2.3 医药企业财务舞弊特征
        2.3.1 受研发资金与产品定价影响大
        2.3.2 舞弊持续时间长且涉及金额大
        2.3.3 多运用关联方交易的舞弊手段
3 辅仁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1 案例简介
        3.1.1 公司基本情况
        3.1.2 股票分红炸惊雷
        3.1.3 巨额资金显端倪
        3.1.4 关联行为多违规
    3.2 辅仁药业异常财务数据分析
        3.2.1 财报数据显蹊跷
        3.2.2 高应收和低营收
        3.2.3 货币资金显矛盾
    3.3 辅仁药业财务舞弊经济后果
        3.3.1 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3.3.2 对企业及行业的影响
        3.3.3 现阶段调查进度及相关处罚决定
4 辅仁药业财务舞弊内外部原因分析
    4.1 内部原因
        4.1.1 市场竞争激烈,经营业绩渐颓
        4.1.2 降价风险较高,业绩压力较大
        4.1.3 管理层道德诚信问题
    4.2 外部原因
        4.2.1 监管漏洞助长了舞弊侥幸心理
        4.2.2 资本市场利益与违法成本不对称
        4.2.3 公司治理结构存有漏洞
        4.2.4 独立审计对于发现财务舞弊具有局限性
5 医药企业财务舞弊治理建议
    5.1 内部注重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5.1.1 优化股权结构
        5.1.2 规范董事会运作
        5.1.3 提升监事会监督作用
        5.1.4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5.2 外部注重监管制度的完善和审计质量的提升
        5.2.1 完善ST制度
        5.2.2 威慑舞弊者侥幸心理
        5.2.3 调动会计人员阻止财务舞弊的力量
        5.2.4 加强惩罚力度,提高造价成本
        5.2.5 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4)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融合共生的实证研究趋势
        1.2.2 融合共生评价体系研究动态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共生
        2.1.2 融合共生
        2.1.3 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区域绿色竞争力理论
        2.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江西省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江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1 经济总量逐年增长
        3.1.2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3.1.3 经济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
    3.2 江西省生态发展现状分析
        3.2.1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3.2.2 生态人居建设稳步提高
4 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4.1 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4.2.1 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 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评价指标的筛选
        4.3.1 指标筛选方法——德尔菲法
        4.3.2 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4.3.3 指标体系确定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
        4.4.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4.3 评价指标总排序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5 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实证分析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5.2 实证分析
        5.2.1 测算方法
        5.2.2 测算结果
    5.3 综合评价
        5.3.1 评价结果
        5.3.2 原因探析
6 实现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完善生态政策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6.2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产业发展
    6.3 发展生态龙头企业,引领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生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始指标选取来源
附录二 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三 专家意见征询表(AHP)
附录四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附录五 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指标单位
附录六 2013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七 2012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八 2011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九 2010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 2009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一 2008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二 2007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三 2006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四 2005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五 2004年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原始数据
附录十六 2013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十七 2012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十八 2011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十九 2010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二十 2009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二十一 2008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二十二 2007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二十三 2006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二十四 2005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二十五 2004年数据标准化结果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袋式除尘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袋式除尘行业发展现状
    1.1 2013年国家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袋式除尘行业发展的影响
    1.2袋式除尘行业生产经营状况
        1.2.1行业经营状况
        1.2.2行业成本及盈利能力分析
2袋式除尘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2.1基本概况
    2.2袋式除尘装备技术
    2.3袋式除尘器的大型化
        2.3.1水泥行业
        2.3.2钢铁行业
        2.3.3电力行业
    2.4袋式除尘器专用纤维和滤料
        2.4.1芳纶纤维及滤料
        2.4.2聚苯硫醚纤维及滤料
        2.4.3聚酰亚胺纤维及滤料
        2.4.4 PTFE纤维及滤料
        2.4.5抗静电纤维及滤料
        2.4.6改性玻璃纤维及滤料
        2.4.7玄武岩纤维及滤料
        2.4.8复合过滤材料
        2.4.9废旧滤料的回收利用技术
    2.5配件
3袋式除尘生产技术和应用情况分析
    3.1袋式除尘技术可大幅度削减烟尘和粉尘排放, 是减排的主力军
    3.2袋式除尘器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实现减排
    3.3实现对微细粒子的控制
    3.4高效去除有害气体
    3.5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工程的重要设备
    3.6袋式除尘器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3.7袋式除尘技术的进步
4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主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
    4.2行业的竞争力
    4.3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3.1行业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4.3.2行业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
        4.3.3打造名牌产品, 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4.3.4其它方面
5袋式除尘行业发展展望
    5.1净化微细粒子的技术和装备
    5.2协同净化有害气体的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
    5.3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5.4进一步降低袋式除尘器的能耗
    5.5耐高温滤料纤维和水刺滤料的开发研究
    5.6研发超高压袋式除尘技术和设备
    5.7提高脉冲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投资建议
    6.1袋式除尘器主机设备的投资建议
    6.2袋式除尘器纤维滤料、滤袋投资建议
    6.3袋式除尘器配件、自动控制投资建议
附录:2013年袋式除尘行业主要 (骨干) 企业简介
    1. 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2. 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4. 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5.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6. 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公司
    7.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9.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10.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11. 苏州协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2. 上海尚泰环保配件有限公司
    13.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14.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
    15. 四川得阳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16. 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17. 上海袋式除尘配件有限公司
    18.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19. 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20. 安徽省绩溪县华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6)我国袋式除尘行业2012年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袋式除尘行业发展概况
    1.1 2012年行业发展环境
    1.2 袋式除尘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1.2.1 袋式除尘行业经营状况分析
        1.2.2 袋式除尘行业成本及盈利能力分析
    1.3 袋式除尘技术进展情况
        1.3.1 袋式除尘技术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1.3.2 大幅度削减烟尘和粉尘排放
        1.3.3 实现对微细粒子的控制
        1.3.4 高效去除有害气体
        1.3.5 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实现减排
        1.3.6 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工程的重要设备
    1.4 国内袋式除尘技术的现状
        1.4.1 主机
        1.4.2 纤维和滤料
        1.4.3 自动控制技术
        1.4.4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技术
2 袋式除尘生产技术和应用情况分析
    2.1 耐高温纤维滤料研发实现突破,滤袋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2.2 脉冲阀的创新和进步
    2.3 稳步进入燃煤锅炉烟气净化领域
    2.4 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应用
    2.5 钢铁行业工业烟尘净化转向使用袋式除尘器
    2.6 垃圾焚烧炉尾气净化选择袋式除尘器的必要性
    2.7 袋式除尘技术的深化研究
        2.7.1 喷吹装置试验台
        2.7.2 脉冲阀性能试验台
        2.7.3 脉冲阀膜片破坏性试验台
        2.7.4 脉冲阀流量系数试验台
        2.7.5 袋式除尘试验台
        2.7.6 滤料动态过滤性能试验台
        2.7.7 气流分布试验
    2.8 失效滤袋处理技术提上日程
        2.8.1 糊袋处理
        2.8.2“灌肠”滤袋处理
    2.9 废弃滤袋的回收利用
3 袋式除尘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
    3.1 袋式除尘器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前景
    3.2 袋式除尘技术在燃煤电厂的应用前景
    3.3 袋式除尘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前景
    3.4 袋式除尘技术在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应用前景
    3.5 袋式除尘技术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应用前景
4 袋式除尘行业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行业主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
    4.2 行业国内外竞争力分析
    4.3 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3.1 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
        4.3.2 行业需要不断技术创新,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4.3.3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打造名牌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4.3.4 其它方面
5 袋式除尘行业发展展望
    5.1 净化微细粒子的技术和装备
    5.2 协同净化有害气体的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
    5.3 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5.4 进一步降低袋式除尘器的能耗
    5.5 耐高温滤料纤维和水刺滤料的开发研究
    5.6 研发超高压袋式除尘技术和设备
    5.7 提高脉冲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 投资建议
    6.1 袋式除尘器主机设备的投资建议
    6.2 袋式除尘器纤维滤料、滤袋投资分析及建议
    6.3 袋式除尘器配件、自动控制投资分析及建议
附录:2012年袋式除尘行业内最具影响力企业简介(排序不分先后)
    1、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2、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江苏瑞帆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4、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5、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6、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7、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公司
    8、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1 0、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11、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12、苏州协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3、上海尚泰环保配件有限公司
    14、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5、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
    16、四川得阳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
    17、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18、上海袋式除尘配件有限公司
    19、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7)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1.5.1 资料搜集
        1.5.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2.2.4 小结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2.3.4 小结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2.4.1 知识基础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3.2 学习场理论
    3.3 知识基础理论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3.4.1 框架构思
        3.4.2 分析的维度
        3.4.3 分析的焦点
    3.5 本章小结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4.6 本章小结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6.3 本章小结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7.1.1 地理与区位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8)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卓越绩效模式在西泵公司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导入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卓越绩效模式研究综述
    2.1 国内卓越绩效模式发展现状
    2.2 卓越绩效模式核心价值观
    2.3 卓越绩效模式特征
    2.4 卓越绩效7个分类
第三章 西泵公司卓越绩效模式环境及推行方法分析
    3.1 河南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3.2 导入卓越绩效的原因和优势
    3.3 导入思路
第四章 西泵公司卓越绩效模式构建
    4.1 领导
    4.2 战略
    4.3 顾客与市场
    4.4 人力资源
    4.5 过程管理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4.7 经营结果
第五章 西泵公司卓越绩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2 改进措施
    5.3 卓越绩效模式导入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及贡献
    6.2 研究局限性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及实现机理
    2.1 政策性金融的定义与功能
        2.1.1 政策性金融的定义
        2.1.2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2.2 资金支持功能的实现机理
        2.2.1 传导变量
        2.2.2 传导过程
    2.3 投资引导功能的实现机理
        2.3.1 传导变量
        2.3.2 传导过程
        2.3.3 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性金融结构
    3.1 中国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结构
        3.1.1 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实施主体
        3.1.2 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工具结构
    3.2 战略主体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
        3.2.1 重大战略发展研究计划实施情况
        3.2.2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实施情况
    3.3 政策引导及配套辅助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
        3.3.1 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
        3.3.2 配套辅助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关联性
    4.1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模型构建
        4.1.1 公理假设
        4.1.2 建模步骤
    4.2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模型深化
        4.2.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2.2 数据采集与整理
        4.2.3 模型程序化设计
    4.3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4.3.1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直接关联度
        4.3.2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间接关联度
        4.3.3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政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总体效应
    5.1 总体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
    5.2 总体效应的实证测度模型
        5.2.1 指标设计
        5.2.2 数据选取
        5.2.3 模型设定
    5.3 总体效应的计量检验分析
        5.3.1 计量方法说明
        5.3.2 变量单位根检验
        5.3.3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出的效应分析
        5.3.4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效应分析
        5.3.5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总体效应的政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结构效应
    6.1 结构效应的理论分析构架
    6.2 结构效应的效率评价模型
        6.2.1 研究方法
        6.2.2 基本模型
        6.2.3 指标体系
    6.3 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分析
        6.3.1 样本选取与分类
        6.3.2 数据采集与标准化
        6.3.3 实证检验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与机制
    7.1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7.1.1 存在问题
        7.1.2 改革取向
    7.2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
        7.2.1 总体构想
        7.2.2 主体平台
        7.2.3 辅助平台
    7.3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设计
        7.3.1 协调激励机制
        7.3.2 立法保障机制
        7.3.3 政商融合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A

四、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2]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研究[D]. 张虎.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医药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以辅仁药业为例[D]. 李必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实证研究[D]. 余倩.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袋式除尘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A].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3), 2014
  • [6]我国袋式除尘行业2012年发展综述[A].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 2013
  • [7]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8]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9]卓越绩效模式在西泵公司应用研究[D]. 韩德鹏. 山东大学, 2011(06)
  • [10]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D]. 肖科.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河南省火炬计划项目指南(200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