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与遗憾——“与新课同行”精品课评活动附记

感动与遗憾——“与新课同行”精品课评活动附记

一、感动·遗憾——“与新课程同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华[1](2017)在《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时代转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等时空发生剧烈波动之时,人必然会遭遇不适,在不适中或渐渐安顿、觅得新知新途,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各行其是、日渐断裂、遭遇崩塌。愈是如此,教育便极易被附加更多功能,期许藉由教育培养的人来改变时代和社会处境。每每变化之际,教师总难免肩负重任,承载着外在诸多主体和内容赋予的使命。那么,教师是否承受其重,面对实践各方面的冲击,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实然便愈加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尊重教师实然并从此基点展开的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才会有所可能。本研究从嵌入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个范畴即:教师认知的实践、教师交往的实践和教师自我内在的实践分别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采用观察、调查、访谈等综合田野研究方法,以S中的高中教师为合作研究对象,分析多以质的研究为主,书写以叙事研究为主展开考察和探讨。集中探寻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教师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为何有着这样的呈现?其行为的逻辑法则为何?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出了何种问题?对于专业生活来说,领域间有何关联?有何影响?面对实践样态,教师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何可为空间?围绕着教师的"做"、"说"、"思"等内容通过挖掘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维度中"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后,研究发现:首先,教师认知世界中呈现较为显着的"镜喻"与"树喻"现代认知隐喻,模仿模式是其学与教的主要方式,教师知识观下存在着差序排列,几乎高考分量的比例决定着知识和任课教师价值的序列差异。以时间为序,教师储备的知识与教师实践需求的知识乃至未来需要的之间存在间隙。以内容为线,教师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着缺席、断裂和脱嵌现象。教师知识内部系统存在分层。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保持不断的学习,然而其实践知识紧紧围绕着实践的紧迫性日益积累而成。教师认知实践总体体现工具理性,其认知多与情境抽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鲜有交互作用。其次,教师交往实践中,网络结构较为封闭、人际区隔较为显着。教师交往主要限定在其行政位置以及学科位置之中,分为行政和教学的线路,前者较为纵向,后者较为横向。无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都是出于"事务性"的需求,显示出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特征,通过时间、空间的相对固定化,教师交往凸显封闭。在交往过程中的 "业"以达成和效度为基准,鲜有深入的专业研讨和彼此增益的分享合作。由交往文化可以透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来在其政治性、社会性和专业性之间摇摆,未能凸显个人力量与组织合力。教师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闭合网络的特征,人际互动多停留于"权宜之计"。再次,在教师自我内在实践中,教师个体都在承受命运的罗盘赋予的内涵。教师视"教师是个良心活儿",其中诠释着其个人良心的践行与付出来维系教学实践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彰显了教师专业的程度在实践中尚不够强。教师在冲突和委屈面前,拷问着"何以为师"、"何以做人"的存在论根源,他们并不赋予自我以"公开运用理性的学者"自由,依然视自己为"作为教学人员的教师",多是行动服从,思想自由的限度凸显。教师在单调的关系和环境中,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变得日渐"自我固化",形式化与情境抽离促使教师自我的"空心",另一面则是"忘我"。又次,教师认知的实践、交往的实践、自我内在的实践是分别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视角展开,实践研究发现,三者相互脱离,甚少有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理想预设状态出现。最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部分情境下,渗透出了教师个体借助于自主性、能动性反嵌的力量,试图通过个体的努力来制约各因素的脱嵌;然而,总体情况,此反嵌力量较为微弱,脱嵌走向连通之路,并由此演绎师与通、业与道的实践内核,尚需更多的努力。在除魅与返魅中,教师研究从政治、经济、专业的强势话语入席,反而促使"教师"失去原有的"本真"。实践中的教师遭遇专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困境与隐忧,教师发展被分割为碎片化的拼图,教师挣扎于脱嵌的困顿之中;而这于教师,于职业,于教育,于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认知性、社会性、存在性和伦理性的探讨,发现了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脱嵌现象。基于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走向"连通",在反嵌的力量推动中维系"脱嵌"带来的教育风险。社会网络的基本问题即连通性问题,本研究呼唤教师研究在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时代回到连通性和对教师发展基本原理的探讨上来。教师个体需从连通来实现自我内部的完整,实践生活的通达,也以此度己度人,实现教育的本义和人之超越本性之可能,架起一座教师个体与社会公共问题连通的桥梁。

朱嬉[2](2010)在《创造力缺失: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文中指出语文新课程作为从指令型课程向创生型课程转型的课程范式样本,在实施过程中陷入了创造力缺失的危机。师生共性化的思维与言语表达严重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对此,我们应当学会反思、提出对策,解放课程主体的创造力。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部分引言,提出打造个性化活力汉语已成为母语教育肩负的重任,因此,我们要正视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创造力缺失这一核心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创造力缺失的历史根源,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凯洛夫《教育学》以及政治运动对语文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三部分针对语文教师因迷失个性而导致三维目标机械化和公开课作秀化的问题,提出了教师应通过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对教学的独特设计以及深化个人的底蕴来释放教学创造力;第四部分就语文教师因掌控话语霸权而导致学生失去表达欲望和缺乏独立评论能力的问题,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言语活力,解放其学习创造力;第五部分探讨了语文教师在从新课程的执行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型中遇到的教研瓶颈,指出教师应突破狭隘的理论视野,并在教研成果的文体和言语表述上力求创新,以提升教研创造力;第六部分提出了我们应继续深化和完善语文新课程,调整和改革那些与培植创造力相背离的制约因素,加快推动包括社会体制、文化观念和宏观教育体制等在内的系统改革,以促进语文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谢翌[3](2006)在《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 ——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和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无论哪一层面的变革,最终都要经由学校和教师来实施。因而,了解学校文化变革和教师改变中的动力因素非常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教师信念是学校文化中的深层指令,它像“幽灵”一样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实践,同时,又被学校文化所影响,因此,理解、控制和重建这一“幽灵”成了学校优质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教师的教学信念,而对于学校教育实践中其他对象的信念有所忽视。由于教师的活动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他们的信念游走于学校的所有活动当中,并影响着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超越教师教学信念的研究,关注教师对于教育整体各个方面的信念,也就成为了教师信念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关于学校愿景的信念;关于学校教育活动(如课程、教学、德育、科研、评价、管理等方面)的信念;关于教师自我的信念;关于学生的信念;关于社会和家庭角色的信念;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念,等等。为了了解新课程实施、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成功条件和困难,本研究从教师教育信念入手,选取了一所普通中学N为个案,采用访谈、听课、学生自由作文、文件分析、问卷调查、临床情境诊断等质化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从多位教师重复较多的语言和实践中找出N中所运作的主要信念。通过比较这些信念,建构了N中教师信念的主要结构。然后将这些信念与新课程以及目前教育变革中的一些主要理念进行比较,藉此了解中学教师在实施学校变革和自我改变时需要转变和坚持哪些信念,会遭遇到哪些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信念的一般结构。研究发现,“考试成功至上”的信念是N中的“幽灵”,决定了其消极的学校文化。N中运行着两种对立的文化:停滞文化与进步文化,学校的矛盾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的根源还在于教师信念之间的冲突,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关于“管治为先,教学跟上”与“科研兴校,自主发展”的愿景之争;二是“分数和控制”与“自主发展”成了学校中不同教师群体所关注的重要目标;三是教师关于自我形象的定位:“权威-控制”与“亦师亦友”的角色信念的对立;四是关于学生的差异的信念:“差异即问题”与“差异即个性”和“科学对待差异”。因而学校所运作的信念体系总体上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存在着两种相冲突的信念体系,从而导致了冲突的学校愿景和学校文化;二是学校教育的真实目标被窄化为分数与纪律,从而忽视了具体个体及他们的具体需要。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学校要把“理解并控制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作为学校文化重建和教师教育的基点。在新课程实施和学校文化变革中,需要帮助教师反思他们固有的经验与教育信念,同时,调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师的教育信念。学校同时应从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配合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的改进和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形成自主的教师专业文化。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从元情感和教师文化入手,重建教师信念;需要重建教师关于“科研、德育与教学”三者整合的学校愿景;重建关爱每一个具体个体的学校课程愿景;重建教师角色的信念,让每一个教师成为学校的领袖,建设领导者共同体;超越“学科教研”,走向“学校科研”;建构“田野—书斋”理论,形成大中小学协作共同体。总之,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改变的条件。

孙亚玲[4](2004)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写作遵循了这样的逻辑思路:从阐述问题开始,接着叙述前人对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是作者本人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是作者的自我建构以及对自我建构的证明,最后是研究结论。 论文由6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动机和背景。包括作者选题的缘由、对研究问题的界定过程和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导论”部分还包括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介绍。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作者所查阅过的文献资料以及作者对这些文献的理解,这些文献对本研究的贡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明确本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资料非常广泛,为了叙述的方便,本研究首先采用国内、国外以国界为线索介绍,而在介绍国外的同类研究时则采取以主题为主的叙述方法,力求从文献中找出前人研究的漏洞和存在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建立自己的研究。对国内的研究则采取历史发展和主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介绍。 第三章“解读课堂教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分析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原因。主要围绕34节自然状态下录制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的观察,得出一些研究看法。这一章还进一步详细地介绍了本研究抽样、录制实况、观察实况录像的方法。 第四章“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上)——一个分析的框架”。为了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基础,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本研究提出一个旨在帮助教师自我提高和教师教育中使用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本章介绍了框架建立的理论依据、原则和实践依据,分析了框架所包含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这个框架建立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信念之上,打破以往师范教育中学科化的师范课程体系,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多门师范性课程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标准框架,无论是作为培训者,还是作为教师个体,或者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可以使用。区别只在于使用的功能不同而已。教师培训者、教师可以把这个框架作为一个蓝本,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教育行政管理者可以把这个框架作为一个评价工具,在教师聘用、教学质量评价时使用。 第五章“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下)——框架的证明”。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的分析框架可能更多的带有理想的成分,只是一个理想的“标准框架”,尽管作者在制定本标准框架时大量地参考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成果,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但是,其实用性如何还需要做进一步的验证。本章采取一种实证的态度力求做到科学、客观。方法是用本研究所制定的“标准框架”观察34节自然状态下录制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进行问卷调查。这其中包括邀请专业人士一同观察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将研究者的观察结果和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对103位中小学教师,其中包括7位特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等。 第六章“研究的意义和展望——研究的结论”。在经过了考察、论证、建构和证明的过程之后,本研究基本达到了研究预期的目标:为中小学教师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教师、教学专业化制定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这是本研究的最大价值所在。此外,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也有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创新,为以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在改变我国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教学理论不能很好为教学实践服务方面,本研究也做了成功的尝试。 第六章还对未来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本研究还要做一系列积极、主动、更为扎实的研究工作。

李正火[5](2003)在《感动·遗憾——“与新课程同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侧记》文中认为

二、感动·遗憾——“与新课程同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动·遗憾——“与新课程同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经历与困惑:系列对举观念下走向关怀教师实践
        (二) 选题从徘徊到聚焦"教师专业生活实践"
        (三) 研究的背景:转型下的教师发展困顿
    二、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已有研究
        (一) "教师专业实践"的相关研究
        (二) "教师生活"的相关研究
        (三) "教师角色"的相关研究
        (四) 文献小结
    三、研究问题与过程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过程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解释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理论基础
    一、嵌入理论
        (一) 波兰尼的嵌入思想
        (二)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思想
        (三) 嵌入思想的再发展
    二、互动理论
        (一) 符号互动论
        (二) 自我呈现理论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一) 解释教师专业实践的框架
        (二) 题论——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内核
        (三) 教师专业生活的具体实践指向
        (四) 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第二章 S中学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S中学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二、S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 校园周边
        (二) S中学概况
        (三) 学校管理与文化
    三、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一) 教师学科与性别分布
        (二) 教师年龄与学历结构
        (三) 教师来源分析
    四、综论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与情境抽离:授业中的教师认知实践
    一、镜与树:教师关于教育要素认知观
        (一) 熬出"最公平"的考试
        (二) 迷途中的"安顿":行先于思
        (三) 树状课程序列
        (四) 摆渡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二、传承与嫁接:授业是何、何为与为何
        (一) 学与教:"高考"任务的逐级分摊
        (二) 讲与练:依纲据本
        (三) 教师理解与运作的课程
        (四) 为师文化的传接
    三、缺席与断裂:教师知识的备与现
        (一) 往日知识储备与实践所需的断链
        (二) 今日实践知识的裂变与固化
        (三) 未来时代呼唤与知识现状的脱节
    四、综论
第四章 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学校组织中的教师交往实践
    一、趋向封闭的教师社会关系网络
    二、熟人社会:师-师交往的角色定位与网络资源
        (一) 熟悉的他者:"S中人"
        (二) "清水衙门":校内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较为有限
    三、教师校内社会网络中的"重要他人"与交往法则
        (一) 同质相吸的交往法则
        (二) 结构性平衡:多人互动效益最大化原则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校园交往
        (四) 特殊个体
    四、双重视角下的师-生校内社会网络
        (一) 学生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二) 教师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三) 情感与功利: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策略
    五、综论
第五章 "空心"与"忘我":教师职业中自我内在的实践
    一、教师命运的罗盘
        (一) 偏外在价值:对教育追求的背后
        (二) 无奈与从众:为何选择当教师
        (三) 波澜与失衡:命运拷问下艰辛的教师个体
    二、教师良心:专业生活的无边界性与伦理性
        (一) 教师个人时间稀缺:忙碌中的无我与忘我
        (二) 教师良心:自然之声还是职业特性
    三、教师冲突与应对:教师自我的否定与重建
        (一) 冲突下的教师选择
        (二) 冲突的应对姿态:委屈与抗争
    四、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的走向
        (一) 经验化的教学反思
        (二) 教育形式化下的教师自我迷失
        (三) 以自由为名:一个人的舞台
        (四) 生存法则与固态化:教师专业自觉不得其所
        (五) "能"与"应"的隙缝中:教师自我研究的空泛与无根
    五、综论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教师发展的可能
    一、主要研究发现
        (一) 学校内外:身份区分与边界僵化
        (二) 教师认知呈现分层与固化
        (三) 教师交往体现封闭与区隔
        (四) 教师自我表现"无我"、"忘我"与"自我"
        (五) 教师认知、交往、自我内在实践的相互脱嵌
    二、理论与实践对话:脱嵌状态下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可能
        (一) 脱嵌是否成为一种必然
        (二) 教师发展的可能
        (三) 教师研究:走向理解与关怀
    三、结语
        (一) 对于研究过程的反思
        (二) 对于教师专业实践生活的反思
        (三) 研究中的不足
        (四) 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附录一: 关于教师职业生活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补充访谈提纲
附件三: 关于高中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问卷
附录四: 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调查(随班学生问卷)
附录五: 课堂观察主要维度表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创造力缺失: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1. 提升创造力:母语教育肩负之重任
        2. 创造力缺失:语文课改之核心问题
    (二) 选题的意义
        1. 时代的需求:打造个性化活力汉语
        2. 课改的危机:痼疾与时弊双重夹击
    (三) 概念界定
        1. 创造力
        2. 教学创造力
        3. 学习创造力
        4. 教研创造力
二、沿波讨源:创造力缺失的历史根源
    (一) 先天不足:民族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深远影响
        1. 群体本位:受压抑的表现欲望
        2. 权威意识:受排挤的异质思维
    (二) 目中无人:凯洛夫教育学对语文教学的伤害
        1. 硬伤难掩:公式化的阅读教学
        2. 内伤难愈:驯服性的教学习惯
    (三) 推波助澜:政治运动对个性言论的残酷压迫
        1. "话"不由己:被剥夺的言论自由
        2. 政治为"纲":共性化的话语模式
三、个性迷失: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缺席
    (一) 表现——活力不足:教学思维的僵化
        1. 囿于规范:三维目标的"机械化"
        2. 形式主义:公开课堂的"作秀化"
    (二) 对策——创意施教:释放教学创造力
        1. 个性解读:冲出教参的权威裁决
        2. 独特设计: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
        3. 深厚底蕴:打造教学的独特优势
四、话语霸权: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无形桎梏
    (一) 表现——教学专制:侵犯学生话语权
        1. 规距束缚:造成学生的"失语"
        2. 话语垄断:忽视学生的独立评论
    (二) 对策——课堂革命:解放学习创造力
        1. 释放表达欲:学生话语权的回归
        2. 重视评论: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
五、教研瓶颈:执行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一) 表现——转型艰难:理论素养的偏废
        1. "研"不由衷:主体意识的淡漠
        2. 理论"荒芜":问题意识的缺失
    (二) 对策——教研相长:提升教研创造力
        1. 内存更新:突破狭隘的理论视野
        2. 表达创新:形成个性化教研成果
六、培植创造力:语文课改任重而道远(代结语)
    (一) 深化课改:重视"我之言说"
    (二) 完善课改:呼唤"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附录 课堂实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 ——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第2 章文献综述
        2.1 信念
        2.1.1 信念与部分相似概念
        2.1.2 信念的内涵与结构
        2.2 教师信念
        2.3 教师信念研究的基本历程
        2.4 教师信念与学校文化
    第3 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分析框架
        3.2 研究取向与研究策略
        3.3 研究方法
        3.3.1 个案选取
        3.3.2 资料搜集
        3.3.3 研究资料分析
        3.3.4 研究的效度、信度与限制
        3.3.5 伦理问题
第二部分 研究发现:N 中学教师的故事
    第4 章 N 中学的学校文化
        4.1 从“车间”到“学校”
        4.2 “我们这类学校!”
        4.3 “厂校文化”
        4.4 合作的缺失:教师的最大感受
        4.5 尴尬的家校关系
        4.6 学校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第5 章教师关于学校愿景的信念
        5.1 我们在哪里?该往何处去?
        5.2 “以科研促发展”还是“抓‘管治’保稳定”?
        5.3 N 中能不能搞科研?
        5.4 “抓学生管治”?“创设自主发展的平台”?
    第6 章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信念
        6.1 课程:“应试教育的处方”?培养多种能力的载体?
        6.2 课程实施:忠实执行?适当调适?
        6.3 课外活动:自主发展的平台?无关紧要的活动?
        6.4 “非考试科目是次科!”
        6.5 “不是新课程不好,而是考试不这样考!”
        6.6 以考定教
        6.7 学习:个体生命的超越?知识的积累?
    第7 章 关于德育的信念
        7.1 学生有无自主教育的能力?
        7.2 德育内容:关注个体品德还是集体规范?
        7.3 德育方法:靠“管治”还是“自主”?
        7.4 “管好学生纪律是学校教育的前提!”
        7.5 “‘教学’与‘德育’可以分开实施!”
    第8 章关于科研的信念
        8.1 “我们不爱科研!”
        8.2 “科研是教师轻蔑的情人!”
        8.3 科研:“不得不搞”?“不能不搞,但不能真搞”?
        8.4 “科研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人都搞!”
    第9 章 关于学校管理的信念
        9.1 “校长身边的那个人”
        9.2 “常规管理是学校的生命!”
        9.3 权力与文化:孰重?孰轻?
        9.4 校长:学校纪律的维护者?学校文化的领导者?
        9.5 “N 中的教师还要当警察!”
        9.6 学校管理:包干?合作?
    第10 章关于教师自我的信念
        10.1 N 中复杂的教师关系
        10.2 “保证学生考好,才算对得住良心!”
        10.3 “教师需要具备管住学生的能力!”
        10.4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给模式”还是“给思维”?
        10.4.1 关注“技术”,还是关注“理论”?
        10.4.2 “经验-技术”重要,还是“理论-思维”重要?
        10.5 关于人际关系的信念
        10.5.1 “同行是冤家!”
        10.5.2 师生之间:“权威—遵从”还是“平等合作”?
        10.5.3 校长—教师关系:“老板—员工”还是“同侪伙伴”?
        10.6 教师角色:“权威-控制者”?“品德高尚的朋友”?
        10.6.1 学生“讨厌”的教师:权威-控制者
        10.6.2 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行高尚的朋友
    第11 章关于学生的信念
        11.1 “烂X 中学”?
        11.2 关于学生人性的信念
        11.2.1 “人性本恶!”
        11.2.2 “人性本贱”
        11.2.3 “学生个体不可信!”
        11.3 关于学生问题归因的信念
        11.4 差异:差距?个性化的表征?
        11.4.1 “学生是分类分等的!”
        11.4.2 “好班级=纪律好+学习好!”
        11.4.3 分班实验:“科学对待差异”?“有意制造差异”?
第三部分 研究者的声音:分析与建议
    第12 章 分析与讨论
        12.1 N 中教师信念的结构与特点
        12.1.1 N 中教师信念的主要内容
        12.1.2 N 中教师信念的基本特点
        12.2 N 中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的关系分析
        12.2.1 N 中的学校文化结构与性质
        12.2.3 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的关系分析
        12.3 N 中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之比较
        12.4 “考试成功至上”:操纵N 中的“幽灵”
        12.4.1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好坏的首要标准!”
        12.4.2 “考试成功至上”的信念:左右着学校文化的运作
    第13 章 结论与建议
        13.1 教师信念的一般结构
        13.2 教师信念重建的基本方向与策略
        13.2.1 教师信念变革的影响因素与基本策略
        13.2.2 重建学校愿景
        13.2.3 重建教师关于学生个体的信念:关爱独特的具体个体
        13.2.4 重建学校课程愿景:建设具体个体的课程
        13.2.5 重建学校管理体制:由“科层”走向“赋权合作”
        13.2.6 教师角色信念的重建
        13.2.7 超越“科本教研”,走向“校本科研”
        13.2.8 超越技术与经验,倡导反思性教师专业发展
        13.2.9 建构“田野—书斋”理论,形成大中小学协作共同体
        13.2.10 学校文化的重建:教师信念改变的关键
余韵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4)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问题探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动机
        二、 聚焦研究问题
    第二节 本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
        一、 “有效”与“无效”“低效”“负效”
        二、 “有效教学”和“教学有效性”、“教学效能”
        三、 “有效教师”和“教师效能”
        四、 教学效率、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及其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五、 “学校效能”与“有效学校”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 确定研究重心和研究对象
        二、 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
        一、 论文撰写的原则和规范
        二、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一、 教师特征与教学的有效性
        二、 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
        三、 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
        四、 教学媒体与教学的有效性
        五、 基于标准的改革运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
    第二节 国内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 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为切入点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
        二、 翻译和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 超越教学技能,提倡教学策略
        四、 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纳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范畴
        五、 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研究
第三章 解读课堂教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节 零距离感受课堂教学
        一、 选择样本学校
        二、 实地采集第一手资料
        三、 观察课堂教学实况录像
    第二节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综合因素分析
        一、 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 学生决定教学是否成功
        三、 教学内容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消极因素分析
        一、 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践环节
        二、 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三、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沉闷
        四、 思想教育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
第四章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上)——一个分析的框架
    第一节 建立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必要性
        一、 国际的借鉴
        二、 我国教学专业化发展现状
        三、 制定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是教学专业化的需要
    第二节 制定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基础
        一、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理论基础
        二、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
        一、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图解
        二、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列表
        三、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解读
第五章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下)——框架的证明
    第一节 学生的意见
        一、 学生喜欢的老师及原因
        二、 学生的打分结果及依据
        三、 学生的调查结果与我的观察结果之比较
    第二节 教师的意见
        一、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二、 老师们的看法
        三、 老师们的建议
        四、 特级教师的意见
        五、 教师意见所反映的问题
第六章 研究的意义与展望——研究的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一、 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二、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建立
    第二节 未来展望
        一、 继续完善“标准框架”
        二、 解读“标准框架”
        三、 小范围实验
        四、 大范围推广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感动·遗憾——“与新课程同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D].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创造力缺失: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D]. 朱嬉.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4)
  • [3]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 ——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D]. 谢翌.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4]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 孙亚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5]感动·遗憾——“与新课程同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侧记[J]. 李正火.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3(01)

标签:;  ;  ;  ;  ;  

感动与遗憾——“与新课同行”精品课评活动附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