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研究与建设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研究与建设

一、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杨方能[1](2018)在《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学界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本研究以行政法为视角,以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为背景,以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预防、监测、处置和危害后果恢复阶段内各项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总结域外国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路径。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有助于健全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治理体系;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行政权力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丰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行政法治理论;有助于特大城市政府有效监管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确保特大城市社会和谐稳定,也有助于保障特大城市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大城市社会风险是指,在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由于特大城市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可能造成社会损害事件,具有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种类复杂、国际化趋势加强等特征。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政治安全风险、暴恐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民生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8大类。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由市场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复合型风险治理机制。它是根据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周期所设置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机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本质是监管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规定行政权力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通过法律明确相关主体在风险监管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和边界,并明确风险监管程序。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时应当以风险社会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而完善或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以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综合管制理论、行政过程原理为基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阶段的各项机制,即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定级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日本东京都、美国加州以及美国纽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协调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坚持整体性治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运用行政过程理论,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进行全过程监管;以行政责任制为手段,督促各部门积极履职;注重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差异化管理。而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调整或规范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预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日本东京都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建立和健全适合风险监测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规范风险监测机制流程;降低监测预警的重心。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规范或调整风险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的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都、新加坡城、英国伦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优化,需要围绕“法治化”这一主线,以优化风险处置联动机制为抓手,以强化行政应急措施机制为支撑,通过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配套建设,完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依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全面提升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能力。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阶段机制,即善后恢复、调查评估、救助补偿、规划重建和心理抚慰等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以及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坚持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坚持科学统筹与资源整合原则;坚持合理规划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成立恢复小组、制定和启动恢复计划、践行总体灾害恢复理念。优化之具体路径则涵盖到善后恢复机制、调查评估机制、救助补偿机制、规划重建机制和心理抚慰机制等方面。就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立法者或者监管者而言,需要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陈孝明[2](2016)在《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而随之而来的城市危机事件也频繁出现,威胁着城市安全,人民群众蒙受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还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危及城市的和谐稳定甚至国家安全。随着武汉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膨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激化等大大降低了城市脆弱点,其城市脆弱性凸显,城市危机一触即发。因此,加强武汉市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是当务之急,构建系统完善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可以为武汉市城市安全保驾护航,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在见证城市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城市危机事件也呈现出多领域、高频率的态势,严重威胁着武汉市的安全稳定。虽然在“非典”危机之后,武汉市开始着手构建自身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并在预警机制、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恢复重建机制等方面已初具成效,但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在危机预警与准备、危机处置和危机善后三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目前武汉市已建立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尚不能满足其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的需要,其城市危机管理机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本文立足于武汉市,从城市脆弱性和城市安全的视角切入,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及案例研究法来分析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现状及其在危机管理运行中所存在问题。在危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脆弱性理论、社会燃烧理论、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对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在危机管理的每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覆盖危机管理过程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监测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制度机制、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和评估学习机制。为完善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开拓新的探索思路,以期在危机管理学理及实践上做出一定贡献。

杨润清[3](2015)在《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各种城市矛盾聚集,城市危机频繁发生,城市危机高发趋势显着。受城市危机特有的连锁及放大效应,一旦爆发城市危机,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损失。因此,有效提升城市危机管理水平,妥善处置城市危机,确保城市安全,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昆明作为云南省仅有的特大城市,在云南发挥着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政治、经济作用,其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商业、旅游城市,是二十一世纪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以及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和门户。目前,常住人口为65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8%,约为466万(2013年)。当前,昆明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研究昆明城市危机管理,有助于昆明市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健全和完善昆明城市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昆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本文从昆明城市危机管理实际情况出发,研究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昆明城市危机管理的发展过程和实际情况,主要以管理学、社会学、国家安全学、社会燃烧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等相关知识作为理论基础,从城市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着眼,通过昆明近几年发生的城市危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确保本文论据充实、论述精准,为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论文按照写作思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绪论。通过对本文研究意义、背景的分析,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并指出可取之处,就本文研究思路进行阐述,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个部分为城市危机管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主要对危机、危机管理、城市危机管理等概念进行定义,同时,就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社会燃烧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城市安全学等;第三个部分深入探讨昆明城市危机的现状、特点及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四个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城市危机管理的借鉴,主要以东京、纽约的城市危机管理经验及广州、上海等城市危机管理经验进行研究借鉴;第五个部分为就完善昆明城市危机管理的内容提供有益的意见及对策。本文尝试着从城市安全这个特定的角度入手对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和讨论,文中所提出的想法和观点具有一定创新性,并希望借此作为在昆明城市危机管理方面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努力。由于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限制,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贻笑大方。司

李春蕾[4](2014)在《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所在国、所在地区各类政府机构或国际性组织机构的集中地,也是各类危机最容易最频繁爆发的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的问题和状况。整体来看,中国城市在危机的管理与应对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本文通过对城市危机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我国城市危机的实际特征,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概括。第二部分通过对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的阐述,归纳出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第三部分是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主要从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观念、法律体系、信息沟通、资金投入和评价机制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美国、俄罗斯和英国三个国家典型城市危机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介绍,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总结出值得借鉴的有效经验,以便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更好的完善。第五部分主要是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危机管理经验,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城市危机管理的参与意识,健全我国的城市危机的法律体系,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的沟通能力,增加管理的资金投入以及完善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希望通过以上的措施,提高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管理水平。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城市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必须不断完善危机管理的具体措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危机管理体系,最终形成“小灾靠自己,中灾靠集体,大灾靠政府”的危机管理理念,为全面推进危机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郑永超[5](2014)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危机问题,对中国城市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广大群众如何在危机管理中保证最大的利益、受到最小的伤害、如何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救助过程中,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中国,危机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应对危机的整体能力弱。如何进行当前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人民的安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成为当前各级政府与机构考虑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以人为本”思想为基础,结合文献综述方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了关于现代城市危机管理新机制的构建方法。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下,实现从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的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并进行关于城市危机及其相关要素的分析。针对中国当前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危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出合适的城市危机管理新机制。通过城市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处理机制、善后机制、主体参与机制、保障机制的全流程机制,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形成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新城市,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设立危机管理机构,增强民众的意识,增强管理的透明性,改变危机管理的合作方式,从而降低危机给城市带来的损失。

刘健[6](2013)在《论现代城市危机管理的问题与治理》文中指出城市危机管理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大严峻挑战,构建完整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危机应对能力,保障社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现存城市危机应对中的普遍问题,分析现代城市危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介绍国外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与经验,提出了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完善方法与可行建议,以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杨鲁云,于丽英[7](2011)在《城市危机管理系统鲁棒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危机管理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鲁棒性,探究影响系统鲁棒性的主要因素,建立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鲁棒性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上海市2004—2009年危机管理系统鲁棒性评价指标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找出影响城市危机管理系统鲁棒性的主成分和因子。结果表明,上海危机管理系统的鲁棒性呈现日趋增强的趋势,企业亏损程度、犯罪率、离婚率、对外界公共卫生事件的防御程度、自然灾害因素对上海危机管理系统的影响较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犯罪率和离婚率、提高公共卫生防御能力、完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有助于增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鲁棒性。

石锦贞[8](2010)在《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处于发展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非稳定状态”频发的“关键阶段”,中国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在给社会带来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高风险。中国城市面临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直接威胁到城市公共安全,中断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整体来看,中国城市在公共危机的管理与应对方面一直缺乏整体的考量,缺乏从公共政策和法律的层面对危机作综合的考虑。政府无论是从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出发,还是从增强管理合法性,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出发,都必须重视和防范危机事件,迫切需要构建并努力完善一套全面的综合性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系统地研究中国城市面临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研究世界上先进国家城市危机管理与处置的模式,分析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与不足,并运用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了本研究领域的文献,并解释了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第二章主要分析中国城市面临的主要危机、并通过剖析国内典型城市的危机管理模式,指出了中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三章比较研究国外典型城市的危机管理模式,总结了西方国家城市危机管理的经验。第四章在遵循危机管理理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操作性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它包括以下内容:综合完善的城市危机预警与管理系统、快速反应的城市危机管理社会整体联动机制、全面的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综合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等。

舒小兰[9](2010)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人口集中与经济密集,带来了城市危机的频繁发生,城市正受到自然和人为灾害的严重威胁。城市的发展不仅使形成的脆弱生态遭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城市交通事故、火灾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为灾害也有扩展之势。联合国1999年7月通过的日内瓦战略,明确提出21世纪全球减灾的重点是城市、社区及建筑安全本身。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不断向城市偏移,安全风险也随之向城市集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下传统城市的稳定结构,城市人口和财富的快速集聚,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国目前城市危机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治理困境,传统的危机治理模式阻碍了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发展结合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因此本文提出要认真反思现有城市危机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全面提升我国城市的危机管理能力。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正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之中,危机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符合国情的危机管理体系也没有建立。如手段有限、管理途径单一,特别是很多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对危机识别评估预警预防水平较低、协调保障不健全、缺乏正确的危机教育和交流合作。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中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城市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及协调性。城市安全环境是城市政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新理念,加强预防与预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危机的责任追究,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政府,从而降低城市发展风险,构建新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提高城市危机管理水平。本文的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是城市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危机的界定与特征、危机管理的概念与阶段分析、危机管理的涵义分析;第三部分是国外部分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有益启示,本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的部分城市的危机管理模式作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对我国的有益启示,该部分的研究为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选择提供很好的借鉴;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包括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特征、诱因以及取得的成果分析;第五部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包括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是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选择,本研究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提出主要从理念上、制度上、手段上等方面来创新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提高城市危机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冯芸[10](2009)在《我国城市危机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和功能越来越大,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中起着先导作用。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的危机,如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SARS”事件,印度洋“海啸”灾难等。这些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使危机管理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危机的频发期,各种各样的危机威胁着城市的发展,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危机管理形势非常严峻,进行城市危机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危机管理理论知识的梳理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背景的分析,增加了对城市危机管理宏观环境的把握。同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进行实证性分析,指出了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着重论述了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哈尔滨水污染事件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对策上,着重论述了构建我国城市危机应急联动系统,根据各组织的职能不同,提出设置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紧急救援职能层、辅助服务职能层。通过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进行实证性研究,具体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理论,弥补我国在实证研究方面的不足。同时,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危机管理意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全民参与的城市危机管理。

二、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为何要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
        (一) 引子
        (二)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监管机制
        (三)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将监管机制法制化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主要新意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三) 主要新意
第一章 研究对象之界定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厘定
        一、“特大城市”之界定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界定
    第二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厘定
        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界定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界定
第二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合理性基础
    第一节 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原理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流程再造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四、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
    第二节 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之原理
        一、公共利益理论
        二、部门利益理论
        三、综合管制理论
        四、行政过程理论
第三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之缺陷
        二、风险信息交流机制之缺陷
        三、风险定级评价机制之缺陷
        四、风险预案机制之缺陷
        五、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之缺陷
        六、物资保障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日本东京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二、美国纽约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三、美国加州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预防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四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合法化危机
        一、风险信息互联与互通机制之缺陷
        二、风险信息报送机制之缺陷
        三、风险情报合作机制之缺陷
        四、风险定期审查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纽约市的经验
        二、日本东京都的经验
        三、新加坡的经验
        四、英国伦敦的经验
        五、经验小节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监测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五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风险处置联动机制
        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纽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二、日本东京都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三、新加坡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四、英国伦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处置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六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善后恢复机制之缺陷
        二、调查评估机制之缺陷
        三、救助补偿机制之缺陷
        四、规划重建机制之缺陷
        五、心理抚慰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二、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恢复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七章 主要立法和监管建议
    一、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
    二、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
    三、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
    四、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
    五、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
    六、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
    七、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
    八、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
    九、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现状及案例分析
    3.1 武汉市城市危机形势
    3.2 武汉市危机管理机制现状
    3.3 武汉市城市危机案例及分析
4 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4.1 危机预警与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4.2 危机处置阶段存在的问题
    4.3 危机善后阶段存在的问题
5 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相关分析
    5.1 危机预警与准备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
    5.2 危机处置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
    5.3 危机善后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
6 完善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途径探索
    6.1 危机预警与准备对策
    6.2 危机处置对策
    6.3 危机善后对策
结论和展望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3)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危机的界定
        二、危机管理的内涵
        三、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解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燃烧理论
        二、社会冲突理论
        三、城市安全理论
    第三节 城市危机及其管理内容
        一、城市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城市危机的特点
        三、城市危机管理的内容
第二章 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昆明市城市危机概述
        一、昆明近年发展概述
        二、昆明市城市危机的特点
        三、昆明市城市危机面临的形势
    第二节 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现状
    第三节 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机构设置存在冗余化
        二、昆明市危机管理指挥体系与现有体制存在冲突
        三、昆明市危机管理保障体系和灾后重建能力有待完善
        四、管理者和市民危机意识不到位
        五、市民危机教育与危机管理者培训不全面
    第四节 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者危机理念意识淡薄
        二、城市危机管理模式与发展规模不适应
        三、城市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不合理
        四、危机管理和信息传播的透明度不高
        五、缺乏完善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危机管理借鉴
    第一节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
        一、日本东京的城市危机管理
        二、美国纽约的城市危机管理
    第二节 国内城市危机管理
        一、广州城市危机管理
        二、上海城市危机管理
第四章 完善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城巿安全教育及心理干预机制
        一、加强城市安全教育
        二、完善心理干预机制
    第二节 健全和完善危机监测预警体系及管理指挥体系
        一、健全和完善危机监测预警体系
        二、健全和完善危机管理指挥体系
    第三节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人才建设及管理水平
    第四节 完善城市危机保障体系和灾后重建能力
        一、完善城市危机保障体系
        二、提高城市危机的灾后重建能力
    第五节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机制
        一、健全完善昆明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健全完善昆明城市危机管理的新闻宣传机制
    第六节 建立城市群的联动救援机制和对外交流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一、 城市危机管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城市危机管理的起源
    (二) 城市危机管理含义及特点
        1. 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界定
        2. 城市危机管理的特点
    (三) 相关理论基础
        1. 系统性理论
        2. 鲁棒性评价理论
        3. 整体性治理理论
        4.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
    (四) 本章小结
二、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1. 政府人员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2. 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二) 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1. 法律制度制定不够完备
        2.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到位
    (三) 危机信息沟通不畅
        1. 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2. 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四) 城市危机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1. 城市危机管理系统资金投入不够
        2. 城市危机管理宣传资金投入不够
    (五) 城市危机评价机制有待提高
        1. 城市危机评价机构不够完善
        2. 城市危机评价不及时
    (六) 本章小结
三、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范例
        1. 美国城市危机管理分析一以洛杉矶市为例
        2. 俄罗斯城市危机管理分析一以莫斯科市为例
        3. 英国城市危机管理分析一以伦敦市为例
    (二)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三) 本章小结
四、 完善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 提高城市危机管理的参与意识
        1. 提高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
        2. 提高公众的危机参与意识
    (二) 健全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1.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2.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的单独立法
    (三) 加强城市危机的信息沟通能力
        1. 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加强
        2. 改善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
    (四) 增加城市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
        1. 扩大城市危机管理资金投入来源
        2. 加大危机管理宣传投入
    (五) 完善城市危机管理评价机制
        1.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2. 提高危机评价机制的及时性
    (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一) “以人为本”的概念
    (二) 城市危机的概念
    (三) 城市危机管理
二、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 中国危机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
    (二)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现状
三、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的机制
    (一) 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的全流程机制
    (二) “以人为本”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实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论现代城市危机管理的问题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城市危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 诱发因素多元性。
    2. 危机事件联动性。
    3. 波及范围扩大性。
二、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难点与普遍问题
    1. 缺乏预警评估机制。
    2. 缺乏配套综合规划。
    3. 缺乏常态管理机构。
    4. 缺乏社会应对能力。
三、国外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与经验借鉴
    1. 全政府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
    2. 全社会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
    3. 全网络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
四、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完善与可行建议
    1. 建立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指挥体系。
    2. 建立全方位城市危机管理反应联动机制。
    3. 建立完善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保障体系。

(8)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危机
        1.4.2 城市危机
        1.4.3 危机管理
    1.5 文献综述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城市面临的主要危机及其危机管理模式
    2.1 城市面临的主要危机
        2.1.1 自然灾害类
        2.1.2 事故灾难类
        2.1.3 公共卫生事件类
        2.1.4 社会安全事件类
    2.2 国内部分城市的危机管理模式
        2.2.1 北京市的委员会管理模式
        2.2.2 上海市的社区为主联网管理模式
        2.2.3 深圳市的应急指挥中心管理模式
        2.2.4 南宁市的应急联动系统管理模式
        2.2.5 成都市的整体联动管理模式
    2.3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模式
    3.1 纽约市的危机管理办公室指挥协调管理模式
    3.2 东京都的危机管理总监综合协调管理模式
    3.3 西方国家城市危机管理的经验
第四章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想
    4.1 总体构想
    4.2 具体构建
        4.2.1 构建综合完善的城市危机预警与管理系统
        4.2.2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危机管理社会整体联动机制
        4.2.3 构建全面的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4.2.4 构建综合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问题的意义与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问题的创新之处
2 城市危机管理基础理论研究
    2.1 危机与危机管理概述
        2.1.1 危机的国内外不同界定、特征和类型
        2.1.2 危机管理的概念和阶段分析
    2.2 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2.2.1 城市危机管理内涵的界定
        2.2.2 城市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2.3 城市危机管理的影响因素
3 国外部分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3.1 国外部分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探析
        3.1.1 美国纽约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3.1.2 日本东京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3.1.3 俄罗斯墨西哥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3.2 国外部分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3.2.1 构建全政府型、全社会参与型的危机管理系统
        3.2.2 设立强有力的城市危机管理指挥机构
        3.2.3 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与反应体系
        3.2.4 建立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
4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发展历程
        4.1.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初步探索
        4.1.2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体制进入新阶段
        4.1.3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日趋成熟
    4.2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特征
    4.3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取得的成果分析
        4.3.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法律、设施和资金保障越来越完善
        4.3.2 我国建立了危机事件应急预案机制
        4.3.3 我国责任型政府的构建成为危机管理强有力的指挥机构
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5.1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5.2 城市化进程中研究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重大意义
        5.2.1 为国民更好地生活提供保障
        5.2.2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5.3.1 危机管理理念需要创新
        5.3.2 危机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
        5.3.3 危机管理综合指挥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5.3.4 危机应急的安全评价机制缺失
        5.3.5 信息的沟通不畅,危机管理传播透明度不高
        5.3.6 城市危机管理模式与城市发展规模不适应
        5.3.7 缺乏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5.3.8 危机管理物质资源的保障不够,投入不足
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分析
    6.1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危机管理协调进行
        6.1.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6.1.2 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6.2 危机发生前的管理模式及策略分析
        6.2.1 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的法制体系
        6.2.2 城市危机管理组织体系的创新选择
        6.2.3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设
        6.2.4 构建城市危机管理的社会联动机制与协调机构
        6.2.5 完善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6.3 危机发生时的管理模式及策略分析
        6.3.1 优化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指挥系统
        6.3.2 加强危机信息沟通力度,保障公民危机知情权
    6.4 危机发生后的管理模式的选择
        6.4.1 做好社会重建与调整工作,恢复社会秩序
        6.4.2 建立危机后社会公众心理救援制度
        6.4.3 做好危机后的赔偿、补偿和救助工作
        6.4.4 总结城市危机管理经验教训
    6.5 建立城市危机管理的保障体系
        6.5.1 建立危机管理的物资保障机制
        6.5.2 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6.6 广泛开展城市间危机管理的交流合作
        6.6.1 加强国内地方政府间危机管理的交流合作
        6.6.2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7 结论及后续研究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10)我国城市危机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0.2.2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0.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0.4 研究方法
第1章 城市危机及其管理概述
    1.1 危机的概念及分类
        1.1.1 危机的概念
        1.1.2 危机的特征
    1.2 城市危机的相关介绍
        1.2.1 城市危机的定义
        1.2.2 城市危机的分类
        1.2.3 城市危机的特征
        1.2.4 城市危机的灾害性分析
    1.3 城市危机管理的界定及影响因素
        1.3.1 城市危机管理的界定
        1.3.2 影响城市危机管理的因素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2.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背景分析
        2.1.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技术现状分析
        2.1.2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组织现状分析
        2.1.3 国际组织的影响分析
        2.1.4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2.2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取得的成就
        2.2.1 北京在城市危机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2.2.2 上海市在城市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2.3 成都市政府应急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
    2.3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 法律缺失,城市危机管理缺乏法律支持
        2.3.2 危机意识不强
        2.3.3 城市危机管理机构不完善
        2.3.4 信息沟通不畅
        2.3.5 城市安全评价机制缺失
    2.4 案例分析
        2.4.1 事件回顾
        2.4.2 事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完善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3.2 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3.2.1 把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2.2 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参与能力
    3.3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体系
    3.4 加强城市危机信息的沟通与管理
        3.4.1 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3.4.2 加强危机公关,正确发挥媒体作用
        3.4.3 加强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5 建立灾后评估机制
    3.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D]. 杨方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2]武汉市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 陈孝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3]昆明市城市危机管理研究[D]. 杨润清. 云南财经大学, 2015(02)
  • [4]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春蕾. 吉林财经大学, 2014(03)
  • [5]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 郑永超. 长春工业大学, 2014(02)
  • [6]论现代城市危机管理的问题与治理[J]. 刘健.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4)
  • [7]城市危机管理系统鲁棒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危机管理系统为例[J]. 杨鲁云,于丽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11)
  • [8]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D]. 石锦贞. 汕头大学, 2010(05)
  • [9]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 舒小兰. 重庆大学, 2010(03)
  • [10]我国城市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 冯芸. 燕山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研究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