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

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

一、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高鹏[2](2019)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科技浪潮的兴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已见端倪,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此形势下,各个制造业大国为了保持自己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相继制定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美国率先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家战略后,德国继而提出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工业4.0”规划,而英国和日本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规划。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也提出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然而,这些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其本质就是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核心技术的竞争而设计的。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当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占,其有效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通过国际间的海外并购这一方式来获取。尽管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制造产能,但制造业的总体产业技术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先进制造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这一有效途径快速地提高产业核心技术水平,从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是当下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是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海外并购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中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理论框架准确地描述了全球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态势,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地位和态势的动态变化。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处于中下游地位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先进的产业核心技术本身也是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过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化,判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实施的效果,可以为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途径快速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围绕着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途径获取核心技术能力这一议题,在对全球价值链、先进制造业和海外并购进行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为切入点,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不同动因驱动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带来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获取动因驱动的海外技术并购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进行的深入分析,得出关于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相关结论,认为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无论是从获取技术的角度,还是寻求品牌的角度,抑或是扩张市场的角度等,基本上都能够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提高中国先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目标。然而,从获取产业核心技术也就是全球价值链最顶端的产业关键技术的角度来说,尽管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技术并购的技术溢出效应总体上获得了产业技术的快速提升,实现了技术的追赶效应,但对于产业核心技术的获取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却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的途径来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对于当下处于中低端的中国先进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中国先进制造业获取产业核心技术从而占领全球价值链顶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来说,作用却不显着。因此,中国先进制造业想要获得产业核心技术从而突破全球价值链锁定、实现价值链重构,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对研发的大力投入进行内生性创新来实现。

程聪[3](2013)在《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创企业成长过程受到其所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相关组织战略决策模式、战略作用机制及其所构成的互动系统的深刻影响。作为关联企业之间的战略组合及其决策系统,战略生态在整合组织资源、激发组织潜力以应对新创企业面临的成长困境时具有显着的优势。然而,商业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战略定位的组织之间的战略生态系统演进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加以约束。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就是制度创业行为活动对于战略生态演进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因此,本文以商业生态系统中新创企业成长为对象来探讨战略生态与制度创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其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MMORPG产业和TFT-LCD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剖析了产业制度变革情境下MMORPG产业和TFT-LCD产业战略生态的演进规律,并通过对MMORPG产业中的盛大网络和TFT-LCD产业中的友达光电企业案例进行探讨,初步总结出了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战略生态演进与制度创业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关于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着重对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创业家和创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其次,通过对我国深交所创业板企业的数据收集,对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战略生态是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及其他相关组织所采取的战略组合以及企业战略组合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企业战略生态决策模式包括泛组织垂直决策模式和企业水平决策模式。企业战略群是战略生态中关联企业由于目标导向不同、组织结构差异等需要进行协调、组合所构建的,具备特定战略功能的战略集合。第二,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战略生态与新创企业具有内在的互动机制,战略生态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战略生态的组织惯性、新创企业战略聚焦水平和新创企业战略群构建与实施来实现。而制度创业家能力和产业组织场域特征则对降低战略生态的组织惯性、提升新创企业战略聚焦水平和战略群构建与实施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新创企业成长受到战略生态和制度创业的双重影响。第三,基于Meta分析的理论综述结果表明:(1)创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2)创业家学习能力对企业创业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3)创业家创业活动所在外部环境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也非常显着。第四,制度创业对于新创企业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作用。具体包括:(1)制度创业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高超的社交技巧对于新创企业绩效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2)组织场域类型和组织场域制度矛盾在制度创业家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拓展与深化战略理论和制度理论,指导新创企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拓展了战略生态的研究内涵,明确了战略生态演进规律和决策模式,并强调了战略群在战略生态演进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战略生态理论的研究。其次,阐释了制度创业家和组织场域在新创企业制度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证实了制度创业家社会地位和社交技巧、组织场域类型和组织场域制度矛盾对于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战略生态和制度创业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对于新创企业如何制定企业成长战略和提高战略决策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王希军[4](2006)在《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产业是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希望所在,特点是依托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高技术形成技术群,光电子技术产业就具有如此特点。因此,本文针对光电子技术的高技术特征,从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学和竞争论等相关理论出发,对技术选择理论在高新产业应用中的问题加以分析,着重于与技术内在发展规律相关的技术轨道、技术发展模型和技术创新动态过程的研究。采用理论与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新产业中的光电子技术产业进行分析和技术选择研究;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光电子产业的关键技术选择展开研究,设计了高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提出了发展对策。第一,从技术内在发展规律角度,着手研究高新产业技术选择理论和设计方法,首次建立了技术轨道跃迁函数解析模型和创新过程三态转化定量模型。在分析传统的技术选择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基础上,应用竞争理论建立了高新技术选择的原则,完成了选择方案设计。结合技术选择原则的讨论,建立了高新产业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为开展我国光电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针对光电子技术具有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开展了我国光电子技术科研状况分析。在技术内在发展规律和技术选择理论的指导下,从高技术的科学基础和高新产业面对市场实践出发,研究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通过对全球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首次从技术创新动态过程、技术轨道、技术选择和竞争战略等方面对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第三,在自主创新的国家科学发展战略指导下,应用技术选择理论对光电子技术产业提出关键技术选择设计。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光电子产业技术创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发展战略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建议。

王鲁南[5](2004)在《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文中认为在从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发明至今的100多年中,新型的显示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发展。其中,液晶显示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件已经逐步形成显示器件中的主流产品。本文根据项目投资决策的原理,通过走访液晶显示器件产业中部分的生产厂家,参与技术研讨会,收集和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对全球液晶显示技术的水平、产业链的构成、产业的分布、液晶显示器件的应用市场、资源和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全球液晶显示器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我国液晶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对拟定投资液晶显示面板用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的建设项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投资的机会进行经济评价、论证,给出分析评价结果和建议,供项目投资决策者参考。

王英杰[6](2004)在《京东方并购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京东方公司的并购活动前后的一些比较,以及产生的能够看到的一些正负面的影响。着重点主要在战略以及财务分析两个方面。通过这些比对,希望能给拟从事这类并购活动的公司一些简单的启示。使媒体尤为浓墨重彩的是2003年初收购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业务持续进行有关的资产、房产和权益以及收购冠捷科技已发行普通股总数26.36%比例的股份。在这场小鱼吃大鱼的并购中,京东方是喜是忧,是得还是失,恐怕连京东方都不能肯定。笔者也在有限的资料基础上,对京东方的现况和将来就战略和财务方面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Zhuleibo[7](2004)在《全球平板显示器件用玻璃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一、引言信息、通讯及IA产品之兴起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需求,不论是液晶显示器(LCD)、电浆显示器(PDP)或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EL)均各占有一席之地,而材料在各类显示器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或占整体之成本比例高、或影响显示表现的性质,最基本的材料供应将影响到面板之生产。

葛彦凯[8](2021)在《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致使空气质量污染状况日渐严重,因室内污染气体超标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迫使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监测设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可实现获取室内各项空气指标实时数值,并可在远端查看监测结果,为人们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前绝大多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仅支持通过IPv4协议接入网络,但IPv4网络通信受限于IP地址数量空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同时监测大量节点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基于新型物联网与IPv6通信协议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节点、IPv6网络通信网关、云平台与APP组成。空气质量监测节点基于GD32VF103C微处理器设计,通过SHT15传感器、CCS811传感器以及MQ-7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TVOC、一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本地实时显示。IPV6网络通信网关基于ESP32设计,通过移植Lw IP协议栈使其支持IPv6协议,实现将空气质量监测节点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IPv6网络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采用Tomcat+My SQL+Java的架构进行设计,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所采集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结果。APP基于MVC架构设计实现,可实时显示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间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本文详细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监测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系统测试,通过多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相关预期功能,如采集空气质量指标数值、通过IPv6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远端通过Web网页和APP查看空气质量状况,能够满足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适用于在家庭居室、办公场所、教室等场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权宰德[9](2021)在《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三星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面临的全球竞争使企业处于世界无限竞争的环境。全球竞争只为少数具备差异化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利润创造机会,其他企业正在创造一种在竞争中被边缘化的环境。在这种全球竞争下,企业必须通过差异化技术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实现持续增长和生存。因此,近年来对企业技术创新关注度日益高涨,研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论文叙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文献,而且整理了有关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和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的先行研究。然后参考文献的先行研究,在创新过程中把重视速度的三星集团设定为研究对象,在企业文化构成因素中选择能影响创新速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将企业文化要素分为多元性、灵活性、连接性,技术创新要素分为产品创新、工程创新,设计了企业文化因素是否会对技术创新因素产生积极影响等假设。论文基于回收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分析结果验证了本论文的假设,并得出研究结论和展望。对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企业文化的构成因素多元性、灵活性、连接性对技术创新的构成因素产品创新生产正面影响;第二,企业文化构成因素的灵活性、多元性、连接性对技术创新构成因素的工程创新产生正面影响。

刘晓源[10](2020)在《TFT-LCD的驱动电路设计与面板缺陷检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TFT-LCD在显示行业中迅速崛起,在市场中占有极大的份额。而液晶面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出厂前都必须进行相关检测来确保产品的质量。本文针对分辨率为1920×1080的TFT-LCD实验模组,通过研究其结构、特性和驱动原理,设计出信号驱动电路和背光驱动电路,用设计的电路将实验模组成功点亮并进行相关缺陷检测。本次实验模组采用的是LVDS信号接口设计,其工作电压为5V,支持30MHz到170MHz的频率,由FPGA编程来控制,程序在编译仿真以后,被下载到芯片当中,用一个转换电路来完成芯片上电压的转换。背光源部分除了需要为其提供一个将灯管点亮的启动电压外,对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电压也有要求。这个电压转化器在启动时,需为信号提供一个5V的直流电压,为背板提供一个12V的直流电压,还需要一个可以调节电压值大小的电压,通过对该电压值的调节从而改变灯管的明暗程度。TFT-LCD模组的缺陷检测,是TFT-LCD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分辨率为1920×1080的显示面板为基础,通过对实验面板的深入研究,完成了驱动电路设计、测试项目设计、具体缺陷分析等工作后,针对缺陷的种类、检测方式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完整的检测流程,特别是对生产中遇到的常规和非常规缺陷加以分类,从而使产品的缺陷检测更加精确,最终达到改善产线、提高产品良品率的目的。本文主要对TFT-LCD实验模组进行画质、光学、电气、机械和可靠度5个方面的检测,并对检测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且对部分缺陷提出改进方法。

二、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局限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文献综述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2.1.3 全球价值链“经济租”的产生和分布
        2.1.4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
        2.1.5 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及路径
        2.1.6 全球价值链评述
    2.2 先进制造业相关文献综述
        2.2.1 先进制造业内涵
        2.2.2 先进制造业的特征和分类
        2.2.3 中国先进制造业基本分类
    2.3 海外并购相关文献综述
        2.3.1 海外并购的内涵
        2.3.2 海外并购理论
        2.3.3 海外并购的历史
第3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态势
    3.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进程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3.2.1 数量和金额齐飞
        3.2.2 第二产业为主,细分行业增多
        3.2.3 区位不断拓宽
        3.2.4 民营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3.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
第4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4.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般动因
    4.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4.2.1 技术获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2 市场扩张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3 多元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4 品牌获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5 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3 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4.3.1 并购背景
        4.3.2 案例介绍
        4.3.3 案例分析
        4.3.4 并购的评价
    4.4 中国先进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趋势
第5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技术效应分析
    5.1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效应
        5.1.1 海外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5.1.2 海外并购技术整合协同效应
        5.1.3 海外并购技术创新效应
    5.2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5.2.1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技术并购基本情况
        5.2.2 海外并购整合模式
        5.2.3 上汽集团收购罗孚案例分析
    5.3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创新效应分析
        5.3.1 中国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
        5.3.2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
        5.3.3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特别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组织生态与商业生态系统
        2.1.1 组织生态
        2.1.2 商业生态系统
    2.2 战略生态
        2.2.1 战略生态内涵
        2.2.2 战略生态演化
        2.2.3 企业战略群
        2.2.4 战略群动态性
    2.3 制度创业
        2.3.1 制度创业原动力
        2.3.2 组织场域
        2.3.3 制度创业过程机制
    2.4 制度创业家
        2.4.1 制度创业家的概念
        2.4.2 制度创业家社会地位
        2.4.3 制度创业家场域嵌入
    2.5 本章小结
3 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1:MMORPG产业案例分析
        3.1.1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综述
        3.1.2 MMORPG游戏战略生态
        3.1.3 盛大网络成长案例
    3.2 案例2:TFT-LCD产业案例分析
        3.2.1 液晶显示器产业综述
        3.2.2 TFT-LCD战略生态
        3.2.3 友达光电TFT-LCD产业成长案例
    3.3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战略生态的决策模式
        3.3.2 制度创业的推动作用
        3.3.3 战略生态与制度创业的综合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框架
    4.1 战略生态与制度创业
        4.1.1 制度创业对战略生态的影响
        4.1.2 战略生态的反馈作用
    4.2 战略生态与新创企业成长
    4.3 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
    4.4 理论框架
    4.5 本章小结
5 创业家与创业绩效关系理论分析
    5.1 Meta分析简介
    5.2 研究设计
        5.2.1 理论回顾
        5.2.2 数据收集
    5.3 定量分析
        5.3.1 Meta异质性检验
        5.3.2 Meta回归分析
    5.4 研究结论
    5.5 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5.5.1 制度创业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5.5.2 组织场域的调节作用
    5.6 本章小结
6 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绩效实证分析
    6.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样本选择
        6.1.2 数据收集
    6.2 变量测度
        6.2.1 自变量测度
        6.2.2 因变量测度
        6.2.3 调节变量测度
        6.2.4 控制变量
    6.3 实证研究
        6.3.1 制度创业家与新创企业绩效
        6.3.2 组织场域类型的调节作用
        6.3.3 组织场域矛盾的调节作用
    6.4 研究结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7.2.1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7.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7.3 研究局限性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4)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选择文献综述
        1.2.2 适度技术的技术选择
        1.2.3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相关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选择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2.1 技术选择理论的基础
        2.1.1 技术哲学理论
        2.1.2 技术选择方法论
    2.2 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
        2.2.1 技术哲学的观点
        2.2.2 技术预测
        2.2.3 技术预见
        2.2.4 技术轨道
        2.2.5 技术跨越
        2.2.6 技术路线图
    2.3 灰度预测方法
        2.3.1 灰色预测的概念简介
        2.3.2 灰度关联度理论
        2.3.3 灰度预测理论
        2.3.4 模型检验
        2.3.5 GM(1,1)残差模型及应用
        2.3.6 适用性判别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研究
    3.1 产品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1.1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3.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1.3 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创新特征
    3.2 生命周期理论的洛仑兹曲线模型
        3.2.1 洛仑兹曲线
        3.2.2 频度空间生命周期理论意义的讨论
    3.3 技术发展模型及技术轨道转辙证明
        3.3.1 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及技术选择
        3.3.2 技术选择中的技术轨道转辙
    3.4 创新动态过程的瓶颈模型
        3.4.1 A-U模型的量化说明
        3.4.2 动态创新过程理论的模型
        3.4.3 对动态创新过程理论的量化
        3.4.4 创新动态模型的判据
        3.4.5 判据的使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研究
    4.1 技术选择的界定
    4.2 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4.3 技术选择的主体确定原则
    4.4 技术选择的目标原则
        4.4.1 企业层面的技术选择
        4.4.2 产业方面的技术选择
        4.4.3 国家层面的技术选择
    4.5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原则
    4.6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原则
        4.6.1 高技术产业技术选择的特性
        4.6.2 高新产业技术发展的准则
        4.6.3 竞争理论上的高新产业技术选择原则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
    5.1 传统技术选择理论剖析
        5.1.1 经典技术选择理论
        5.1.2 传统技术选择理论的本质
    5.2 基于技术选择的高新产业中高技术的本质特征
        5.2.1 高技术的本质特征
        5.2.2 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及特点
        5.2.3 光电子产业的高技术特征
    5.3 高技术产业技术选择指标体系
        5.3.1 高技术产业技术选择的新视角
        5.3.2 新视角下的高新产业技术选择指导原则
        5.3.3 新视角下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选择指标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内外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1 光电子技术产业概况
        6.1.1 光电子技术产业简介
        6.1.2 光电子产业产品构成
    6.2 国外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6.2.1 国外光电子产业经济规模
        6.2.2 国外光电子产业产品构成分析
        6.2.3 光电子产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6.3 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6.3.1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现状及发展
        6.3.2 我国光电子产业总体发展形势
    6.4 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6.4.1 国内外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概述
        6.4.2 我国光电子产业技术状况分析
        6.4.3 我国光电子产业基础分析
        6.4.4 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光电子产业技术选择方案设计
    7.1 光电子产业技术选择的总体思路
    7.2 国外光产业技术发展路线概述
        7.2.1 产业关键产品技术
        7.2.2 产业关键工艺技术
        7.2.3 国外光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7.3 光电子产业技术轨道特征分析
        7.3.1 光电子产品构成比的关联度分析
        7.3.2 光电子产品构成比的聚类分析
        7.3.3 光电子产品构成比的因子分析
    7.4 激光技术发展轨道的理论分析
        7.4.1 1997-2005 年全球激光产品的统计分析
        7.4.2 固体激光技术轨道转辙的分析
    7.5 激光技术创新动态过程分析
        7.5.1 激光产品的聚类分析
        7.5.2 激光产品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7.6 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
        7.6.1 根据文献对光电子技术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7.6.2 我国光电产业技术选择的方案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光电子产业关键技术选择与发展对策
    8.1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准则
    8.2 日本制定的光存储技术路线图的启示
    8.3 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下的关键技术选择
    8.4 激光关键技术及选择
        8.4.1 激光制造和加工技术
        8.4.2 激光医疗技术
        8.4.3 光通信技术
    8.5 液晶显示领域关键技术及选择
    8.6 LED关键技术及选择
    8.7 太阳能关键技术及选择
    8.8 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8.9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工作总结
    9.2 未来研究展望
    9.3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Mathcad2000 计算灰色关联度程序
附录2 Mathcad2000 计算GM(1,1)残差预测模型程序
附录3 Mathcad2000 计算模型误差检验程序
附录4 2003 年和2004 年激光器构成比汇总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摘要
Abstract

(5)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2 项目投资机会评价与决策的理论基础
    2.1 项目投资研究分析
    2.2 项目投资分析的经济评价
    2.3 投资项目决策理论
        2.3.1 投资项目决策概念
        2.3.2 投资项目分析与决策的理论基础
        2.3.3 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2.3.4 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3 全球LCD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全球显示器件发展与竞争趋势
    3.2 全球TN/STN-LCD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3.2.1 TN/STN-LCD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2.2 TN/STN-LCD产品应用市场发展与分析
        3.2.3 全球TN/STN-LCD市场发展分析
    3.3 全球TFT-LCD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3.3.1 TFT-LCD产业发展历程
        3.3.2 全球TFT-LCD应用市场发展分析
        3.3.3 全世界主要TFT-LCD产业区划分
    3.4 LCD产业链竞争分析
        3.4.1 LCD产业链结构及分布
        3.4.2 LCD产业的成本分配
        3.4.3 全球LCD产业链竞争分析
        3.4.4 主要国家和地区LCD产业竞争发展策略
    3.5 中国大陆LCD产业状况及市场竞争分析
        3.5.1 中国大陆LCD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3.5.2 中国大陆LCD的市场状况分析
        3.5.3 中国大陆LCD产业技术水平与竞争力综合评价
4 彩色滤光片产业竞争分析
    4.1 彩色滤光片市场供需状况
    4.2 彩色滤光片产业竞争分析
        4.2.1 产业竞争强度
        4.2.2 客户议价能力
        4.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4 替代产品
        4.2.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2.6 综合评价分析
5 彩色滤光片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
    5.1 项目的主要内容
    5.2 项目的技术分析
    5.3 项目的经济分析
        5.3.1 项目投资估算
        5.3.2 项目资金筹措
        5.3.3 项目财务评价
    5.4 不确定性分析
    5.5 风险因素及防范
    5.6 评价结果与指标
6 分析评价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京东方并购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京东方并购的启示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京东方概况和行业分析
        2.1 公司概况
        2.2 LCD产业市场分析
        2.2.1 液晶显示器件
        2.2.2 LCD下游应用市场分布
        2.2.3 显示产业的技术发展与市场现状
        2.2.4 海外TFT-LCD厂商竞争态势
        2.2.5 国内企业显示技术研发崎岖之路
    第三章 京东方的并购策略
    第四章 京东方并购前后的财务分析
        4.1 基本财务数据
        4.1.1 主要财务数据
        4.1.2 主要财务指标
        4.2 盈利能力分析
        4.2.1 利润变动趋势
        4.2.2 各项利润率指标分析
        4.2.3 成本、费用分析
        4.3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4.4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4.5 杜邦分析--对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4.6 资产结构及其趋势分析
        4.6.1 资本结构及变动趋势
        4.6.2 各种主要资产变化分析
        4.6.3 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4.6.4 主要流动负债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4.7 现金流量分析
        4.7.1 现金流量的总体情况
        4.7.2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4.8 财务分析小节
        4.8.1 积极面
        4.8.2 消极面
    第五章 京东方并购后的前景分析
    第六章 京东方并购的启示
        6.1 从战略角度而言
        6.1.1 以小博大,杠杆收购
        6.1.2 十年磨一剑
        6.1.3 登高方能远眺
        6.1.4 锁定公司发展战略方向
        6.1.5 如期实践发展战略
        6.2 从财务角度而言应该注意的问题
        6.2.1 适当的资产负债率
        6.2.2 流动比率
        6.2.3 现金流
第二篇 郑州宇通客车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第一章 公司背景资料简介
        1.1 公司基本情况
        1.2 公司主要发展战略和计划
        1.3 公司的基本价值和成长性分析
        1.4 与同行业竞争对手产品分析(与上市客车公司比)
        1.4.1 基本财务指标
        1.4.2 经营效率指标
        1.5 新项目情况
    第二章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2.1 资金来源结构分析和资产结构分析
        2.2 经营成果趋势分析
        2.3 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2.4 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2.5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2.6 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第三章 公司重点问题与改进措施
        3.1 七个突出问题
        3.1.1 量增长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1.2 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公司利润趋薄
        3.1.3 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增长过快
        3.1.4 产品结构还不合理
        3.1.5 金流不稳定
        3.1.6 长期负债比例较少
        3.1.7 固定资产事项
        3.2 改进措施
        3.2.1 与德国曼公司合作,开发中高档客车底盘
        3.2.2 继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高档客车
        3.2.3 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
        3.2.4 加强市场营销与售款回笼力度
        3.2.5 利用低成本优势,拓展国外市场
    第四章 结论
第三篇 用平衡计分卡支撑战略
    第一章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 平衡计分卡的简介
        2.1 财务方面
        2.2 客户方面
        2.3 内部经营过程方面
        2.4 学习和成长方面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适用范围及应注意问题
        3.1 适应对象的规模
        3.2 适应对象性质
    第四章 平衡计分卡的具体实施
        4.1 我们利用战略化平衡记分卡来分析发现
        4.2 在开发公司平衡记分卡指标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做到
        4.2.1 精确反映影响公司战略成功的主要因素
        4.2.2 揭示每个指标之间的因果联系
        4.3 我们认为应有以下主要指标
        4.3.1 从财务角度看有
        4.3.2 从客户角度看有
        4.3.3 从内部流程角度看有
        4.3.4 从学习/成长角度看有
    第五章 结束语
第四篇 一汽轿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第一章 行业分析
        1.1 公司背景及简介
        1.2 汽车行业分析
        1.2.1 今后五年轿车行业发展前景
        1.2.1.1 宏观面总体较为乐观
        1.2.1.2 微观方面
        1.2.2 我国汽车业今后几年的发展态势
        1.2.2.1 汽车市场统计数据
        1.2.2.2 影响轿车未来需求的因素:
        1.2.2.3 来五年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大概呈现以下特点
        1.3 一汽战略分析
        1.3.1 一汽轿车的战略
        1.3.2 战略分析
        1.3.3 竞争者分析
        1.4 一汽的战略应对
        1.4.1 低成本战略
        1.4.2 质量全方位服务战略
        1.4.3 坚持走全球化战略
        1.4.4 品牌战略
    第二章 会计分析
        2.1 基本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2.1.1 会计制度
        2.1.2 会计年度
        2.1.3 记账本位币
        2.1.4 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2.1.5 外币业务折算方法
        2.1.6 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2.1.7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2.1.7.1 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
        2.1.7.2 合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
        2.1.7.3 子公司与母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
        2.1.8 短期投资核算方法
        2.1.9 坏账核算方法
        2.1.9.1 坏账的确认标准
        2.1.9.2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2.1.9.3 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
        2.1.10 存货核算方法
        2.1.11 长期投资核算方法
        2.1.12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2.1.12.1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2.1.12.2 固定资产分类
        2.1.12.3 固定资产计价
        2.1.12.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1.12.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1.13 在建工程核算方法
        2.1.14 无形资产核算方法
        2.1.15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政策
        2.1.16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2.1.17 收入确认原则
        2.1.18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2.1.19 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2.1.20 税项:
    第三章 财务分析
        3.1 基本本财务数据见附表
        3.2 盈利能力分析
        3.3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3.4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3.5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6 杜邦分析-对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3.7 资产结构分析
        3.8 现金流量分析
        3.8.1 现金流量总体情况
        3.8.2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3.8.3 流入、流出比
        3.8.4 现金流量比例
        3.8.5 营运效率比例
        3.8.6 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活动的关系
        3.9 财务分析小结
        3.9.1 积极面
        3.9.2 消极面
    第四章 前景分析
        4.1 财务预测基本假设
        4.2 财务预测结果
    第五章 估值分析
        5.1 一汽轿车的权益资本成本
        5.2 根据报表数据进行估值
        5.2.1 一汽轿车NOPAT与投资回收率R分析
        5.2.2 一汽轿车的资本成本
        5.2.3 估计一汽轿车的可持续增长率及Q值
        5.2.4 一汽轿车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介绍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监测节点功能需求
        2.1.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设计需求
        2.1.3 云平台与APP设计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4 IPv6技术介绍
        2.4.1 IPv6简介
        2.4.2 IPv6报文格式
        2.4.3 ICMPv6协议
        2.4.4 邻居发现协议
        2.4.5 LwIP轻型协议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1 监测节点与IPv6网路通信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3.2.1 GD32微处理器
        3.2.2 数据采集模块
        3.2.3 实时显示模块
        3.2.4 报警模块
        3.2.5 电源电路
        3.2.6 UART模块
    3.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4.1.1 监测节点软件流程
        4.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1.3 实时显示模块
        4.1.4 报警模块软件设计
        4.1.5 UART模块
        4.1.6 通信协议
    4.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2.1 搭建ESP32 SDK开发环境
        4.2.2 移植LwIP轻型协议栈
        4.2.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平台与APP开发
    5.1 云平台
        5.1.1 云平台总体设计
        5.1.2 TCP server
        5.1.3 Data back
        5.1.4 Web页面
        5.1.5 云平台部署
    5.2 APP
        5.2.1 APP总体设计
        5.2.2 APP功能模块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配置
    6.2 监测节点测试
        6.2.1 监测节点硬件测试
        6.2.2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通信测试
    6.3 IPv6网络通信网关测试
        6.3.1 IPv6网络ping测试
        6.3.2 监测节点与网关稳定性测试
    6.4 云平台测试
        6.4.1 云平台压力测试
        6.4.2 Web页面功能测试
    6.5 APP测试
    6.6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三星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一、概念界定
        (一)企业文化
        (二)技术创新
    二、文献回顾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中-韩企业文化比较
    一、三星集团历史
        (一)三星集团的开始
        (二)三星之路
        (三)三星的二次创业
        (四)三星的成功要素
        (五)速度创新机制
    二、企业文化比较
        (一)形成背景及特点
        (二)经营环境
        (三)组织管理
        (四)经营战略
第四章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设计
        (二)研究假设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数据收集过程
        (二)问卷构成
        (三)数据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因子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四)回归分析
        (五)结果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TFT-LCD的驱动电路设计与面板缺陷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项目研究的意义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TFT-LCD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TFT-LCD的结构
    2.2 TFT-LCD驱动系统
    2.3 TFT-LCD背光光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FT-LCD驱动原理
    3.1 液晶的分类和特性
        3.1.1 液晶的分类
        3.1.2 液晶的光学特性
        3.1.3 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
    3.2 TFT-LCD像素驱动原理
        3.2.1 有源驱动
        3.2.2 TFT结构与像素驱动
    3.3 LVDS接口电路设计
        3.3.1 LVDS接口原理
        3.3.2 LVDS接口的电路设计
    3.4 背光源逆变器控制电路
        3.4.1 冷阴极灯管的发光原理
        3.4.2 背光源逆变器特点
        3.4.3 背光源逆变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TFT-LCD需检测的项目
    4.1 画质方面
        4.1.1 Flicker
        4.1.2 残影
        4.1.3 Mura
        4.1.4 点缺陷和线缺陷
    4.2 电气特性方面
        4.2.1 EMC(电磁兼容性)
        4.2.2 驱动电压V_(DD)
        4.2.3 其他电气特性
    4.3 光学特性
        4.3.1 色度
        4.3.2 亮度和亮度均齐度
        4.3.3 对比度
        4.3.4 视角
        4.3.5 响应时间
    4.4 可靠度实验
    4.5 机械特性
        4.5.1 冲击实验
        4.5.2 压力测试
        4.5.3 拉力测试
        4.5.4 震动测试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D]. 高鹏. 辽宁大学, 2019(05)
  • [3]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 程聪.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4]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D]. 王希军. 吉林大学, 2006(05)
  • [5]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D]. 王鲁南.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6]京东方并购的启示[D]. 王英杰. 清华大学, 2004(03)
  • [7]全球平板显示器件用玻璃的发展[A]. Zhuleibo. 玻璃新技术报告文集, 2004
  • [8]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葛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三星公司为例[D]. 权宰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10]TFT-LCD的驱动电路设计与面板缺陷检测[D]. 刘晓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LCD:新世纪的未来之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