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基础研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基础研究

一、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乔笑笑[2](2020)在《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矿物组成复杂且嵌布粒度细,磁选精矿往往需要利用反浮选进一步脱硅后,才能满足冶金的需要。目前利用反浮选工艺“提铁降硅”已成为选矿厂的必备环节,其技术关键主要是反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铁矿反浮选常采用的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凝固点高,常将其配制成十二胺盐酸盐或十二胺醋酸盐使用,盐酸和醋酸存储困难、药剂配制过程不便、产生的泡沫发粘且长时间难以破裂,造成水和药剂消耗量大、矿浆pH不稳定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十二胺的应用。为了在不影响浮选效果的前提下,简化药剂配制,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改善泡沫性质,实现铁矿常温浮选,节省药剂成本,论文根据复配增效的技术理念,以铁矿反浮选常用的难溶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和起泡剂仲辛醇为主,煤油、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一种或多种药剂为辅,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互溶为一体的二元或多元混溶药剂。本文以纯石英和实际磁铁矿为分选对象,采用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混溶药剂的浮选性能,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Zeta电位、凝固点、表面张力、接触角和红外光谱测定及分子动力学计算等方法,测定混溶药剂的基本性质,并探索混溶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以十二胺和仲辛醇为主药剂配制了混溶药剂,并系统地测定了混溶药剂的基本物性,包括凝固点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荷电性质、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质。结果表明:仲辛醇在作为十二胺溶剂的同时,也改善了药剂的性质。较煤油而言,仲辛醇在降低凝固点、提高分散性、改善泡沫性质及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测试范围内,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的凝固点可分别降至-15.67℃,-4.7℃和-12.5℃;在十二胺-仲辛醇基础上配制成的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进一步改善;十二胺盐酸盐产生的泡沫多且消泡困难,仲辛醇的引入可改善混溶药剂的起泡性能,泡沫变得更脆,易消泡,煤油的引入可影响药剂的起泡性能,加快消泡速度;混溶药剂在pH<10的水溶液中基本荷正电;混溶药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十二胺-仲辛醇(2:1)>十二胺微乳D>十二胺-仲辛醇-煤油(2:1:1),其中十二胺微乳D的表面活性最大,十二胺-仲辛醇(2:1)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3.6×10–3 mol/L,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值为23 mN/m。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溶解自由能和混合能,考察了药剂的溶解性和相容性。结果表明:十二胺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极差,在仲辛醇和十二烷中有较好的溶解,揭示了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十二烷可成功配制的原因,十二胺-仲辛醇在水中的溶解性优于十二胺-十二烷,与药剂在水中分散性规律一致;通过计算药剂分子的混合能,发现十二胺-十二烷药剂的混合过程可自发进行,而十二胺-仲辛醇则需要借助一定的能量才能混溶,比如加热或搅拌。通过分子模拟,考察了不同质量比下的十二胺和仲辛醇在气/液界面吸附形貌和协同作用,探究混溶药剂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液界面,十二胺和仲辛醇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有两种,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和碳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且在十二胺与仲辛醇的质量比为2:1时,二者在气/液界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气/液界面形成致密性和紧密度较大且厚的疏水层,模拟结果与药剂表面张力测试结果相一致。以十二胺-仲辛醇为主的混溶药剂为捕收剂,考察了其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发现混溶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有显着的协同作用,对矿浆温度和pH有很好的适应性。十二胺盐酸盐与仲辛醇组合使用后,较其单独使用时石英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且十二胺-仲辛醇可以在确保浮选效果的同时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完全取代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即盐酸在浮选过程中不起作用,只在十二胺盐酸盐药剂配制时起到了溶剂作用,而仲辛醇在确保了混溶药剂起泡性的同时节省了十二胺的用量,降低了药剂的成本,十二胺-仲辛醇配制简单、环保,凝固点低,使用方便;混溶药剂对矿浆温度的适应性与它们凝固点的规律相一致,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可以在十二胺非酸化下实现石英的常温甚至低温浮选;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与十二胺微乳D相对于十二胺盐酸盐而言,虽然适合石英浮选的pH范围基本一致,但在弱酸(pH=5.0)和弱碱(pH=9.0)下的捕收能力明显优于十二胺盐酸盐,石英的回收率均在95%以上。为了进一步探索混溶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测试了与药剂作用前后石英表面的红外光谱图、吸附热、接触角和Zeta电位。发现混溶药剂均是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在石英表面,与药剂作用后的石英表面的接触角明显增大,混溶药剂各组分间存在相互作用,促使十二胺在石英表面吸附或以某种形式与十二胺共同附着在石英表面,其中仲辛醇与十二胺在石英表面发生共吸附,提高石英表面的疏水性,煤油不与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吸附平衡时间。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构建了混溶药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模型,考察了十二胺、仲辛醇单独作用与组合作用下药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形态和协同作用,发现十二胺和仲辛醇在固/液界面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十二胺和仲辛醇会在石英表面发生共吸附,较单药系统而言,十二胺和仲辛醇混合物在石英表面的结合能最大;药剂分子的加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排开石英表面的水分子,而是隔着这层水分子与石英表面发生吸附,并利用自身的长烃链来改善石英表面的疏水性,在十二胺和仲辛醇混溶的情况下,石英表面附近的水分子浓度最低,石英表面的疏水性最强。通过考察不同辅助药剂与十二胺-仲辛醇复配后对石英和磁铁矿的浮选效果后可知:辅助药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石英的回收率;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稳定性差,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对磁铁矿的浮选结果没有明显的帮助;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作用下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最好,可得到TFe和SiO2的品位分别为69.10%,2.26%的铁精矿,此时TFe和SiO2的回收率分别为81.88%,80.17%,TFe和SiO2的分选效率分别为52.05%,61.29%。为了考察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中各组分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纯石英和尖山磁铁矿粗精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根据BBD原理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浮选试验。发现十二胺和仲辛醇的用量均与石英的回收率呈正相关关系,十二胺与仲辛醇、煤油之间对石英的回收率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当煤油的用量小于十二胺用量的0.76倍时,随着煤油用量的加大石英的回收率增加;煤油的用量对精矿中TFe的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十二胺和仲辛醇用量的增加有助于磁铁矿和石英的分离;煤油用量对磁铁矿浮选指标的影响与十二胺或仲辛醇的用量有关:当十二胺用量小于30 g/t时,随着煤油用量的增加磁铁矿浮选效果变好,当仲辛醇用量小于26.67 g/t时,TFe的选矿效率随着煤油的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用尖山磁铁矿粗精矿作为反浮选流程试验的原矿样,发现一粗一精三扫,扫选过程不添加任何药剂的尖山磁铁矿的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可以较彻底的分选磁铁矿,各混溶药剂中,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最好。与十二胺盐酸盐作捕收剂相比,在相同的铁精矿回收率下,以十二胺和仲辛醇为基础的混溶药剂为捕收剂可得到TFe含量更高,SiO2含量更低的铁精矿。

杨芬[3](2020)在《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微细矿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趋势,而且煤泥产量逐渐增多。煤泥是煤炭生产以及洗、选过程中伴生的副产物,是一种应用范围有限的低品位燃料。煤泥的大量堆积不仅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损失,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浮选是实现煤泥高效、低污染利用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煤泥的粒度较细,其比表面积较大,导致捕收剂的耗量高、浮选效果差,严重限制了煤泥的开发利用。因此,针对高灰细粒煤泥浮选,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捕收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行业意义。本文以主导粒级48-72μm、灰分高达57%的烟煤煤泥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hah滴定法、拟三元相图等研究方法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微乳液,并采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接触角等检测手段,对比煤油与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作用。通过DLS和Cryo-TEM研究微乳液的粒径分布、液滴形态以及分散程度;并使用旋转流变仪和表面张力仪分析微乳液的流动性及其在水中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该微乳液的平均粒径为92.50 nm,其液滴形态接近球形,且呈分散状态。该微乳液的流动性好,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好,而且具有起泡作用。将该微乳液作捕收剂应用于煤泥浮选中,采用精煤灰分、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比煤油和微乳液的浮选结果。试验表明微乳液可以节省药剂用量,但其选择性易受药剂用量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根据煤泥浮选效果筛选药剂配方的方法,对复配表面活性剂HLB值、复配表面活性剂和煤油的比值、助表面活性剂含量这三个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并验证药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浮选性能最佳的微乳捕收剂配方质量比为煤油:(Span80+Tween80):MIBC:水=64.50:12.90:19.35:3.25,而且该微乳捕收剂放置14天后的浮选效率未降低。此外,通过煤泥浮选试验考察了起泡剂和捕收剂用量对优化后的微乳液和煤油的影响,并在各自最佳药剂制度下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浮选1吨干煤泥时微乳捕收剂的药剂成本为煤油所需药剂成本的60.19%,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结合红外光谱以及接触角对煤油和微乳捕收剂在金达煤泥表面的吸附行为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煤油和微乳捕收剂的吸附类型均为物理吸附。接触角实验表明,相比煤油,微乳液捕收剂更能显着提高煤样表面的疏水性。

刘德琼[4](2020)在《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面活性剂特有的两亲分子结构,使其能够在不同表界面上吸附以及在本体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多种胶体。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变化会导致表界面上吸附以及在本体溶液中自组装体系的性质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一般地,表面活性剂分子与其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大多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比如长度)和亲水基(比如类别)两个角度开展,但也有少量研究从表面活性剂的同分异构现象角度切入。文献报道的结果提示:即使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发生像同分异构一样的很小变化,其在溶液体相和表界面的性质也会发生明显改变。此外,开关型表面活性剂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但是,从同分异构角度研究开关型表面活性剂构效关系的尚不多见。含硒(-Se-)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对氧化还原(Redox)具有高度灵敏响应的的开关型表面活性剂,其疏水基中嵌插的二价硒醚(-Se-)基团是Redox响应官能团。前期研究中初步发现:硒醚基团在疏水链中的位置对氧化前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改变程度似乎有明显的影响。为进一步澄清这个问题,本文将以含硒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硒硫酸钠的三种同分异构体(Se位置异构)为实验对象,探讨硒醚基团在疏水链中的位置对烷基硒硫酸钠的Redox响应行为及其氧化前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改变程度的影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合成与表征研究所用三种Se位置异构烷基硒硫酸钠的分子结构特点是:正构烷基烃链的总碳原子个数相同(15个碳原子),但是Se在疏水链中的位置不同(按照分子结构中Se与亲水基团硫酸钠间隔的碳原子个数计)。它们分别是:十二烷基硒丙基硫酸钠(C12H25SeC3H6OSO3Na,Se3SNa)、庚基硒辛基硫酸钠(C7H15SeC8H16OSO3Na,Se8SNa)和丁基硒十一烷基硫酸钠(C4H9SeC11H22OSO3Na,Se11SNa)。以Se粉为原料,合成Se8SNa和Se11SNa;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核磁共振硒谱(77Se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对产物进行表征,验证了Se8SNa和Se11SNa的分子结构;用两相滴定法测定Se3SNa、Se8SNa和Se11SNa的纯度分别为98.20±0.11%、98.18±0.18%和97.57±0.16%。(2)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性能研究与结构相近的烷基硫酸钠(C16SNa)相比,Se3SNa、Se8SNa和Se11SNa的Krafft温度(KT)明显偏低,分别为25.4±0.1、21.7±0.2和26.5±0.3℃,但是Se原子的位置对KT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显。Se3SNa、Se8SNa和Se11SN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88、0.73和0.64 mol·L-1,在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Se3SNa,34.43 mN·m-1)<γcmc(Se8SNa,42.18 mN·m-1)<γcmc(Se11SNa,49.03 mN·m-1),界面张力σcmc(Se3SNa,10.87 mN·m-1)<σcmc(Se8SNa,13.53 mN·m-1)<σcmc(Se11SNa,16.15 mN·m-1),其表界面活性随着Se原子与亲水基之间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其中Se3SNa的起泡性与稳泡性能最好,且三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稳定液体石蜡-水乳液体系。在H2O2氧化作用下,二价硒醚(-Se-)基团被氧化生成亲水性更强的四价硒亚砜(-Se=O)基团,得到Se3SNa-Ox、Se8SNa-Ox和Se11SNa-Ox,它们的KT的均小于0℃,说明-Se=O对其KT的影响规律也不明显。Se3SNa-Ox的γcmc值为37.38 mN·m-1,仍表现出典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而Se8SNa-Ox的γmin是52.32 mN·m-1,Se11SNa-Ox的γmin是59.02 mN·m-1,二者均不再具有典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在Na2SO3还原作用下,-Se=O被还原为-Se-,得到Se3SNa-Re、Se8SNa-Re和Se11SNa-Re。在单体溶液体系,Se3SNa、Se8SNa和Se11SNa在10 min时氧化完全,说明Se原子在疏水链中的位置对单体溶液体系氧化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胶束、乳液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囊泡体系时,Se原子在疏水基中的位置对氧化反应所需的时间有显着的影响:当Se原子越靠近亲水头基时,氧化完全所需的时间越短。加入Na2SO3后,在单体溶液、胶束、乳液和囊泡体系中,Se3SNa-Ox、Se8SNa-Ox和Se11SNa-Ox大约需要1 h(不同体系还原时间略有差异)还原完全,这说明Se原子的位置异构对Se3SNa-Ox、Se8SNa-Ox和Se11SNa-Ox的还原反应没有明显影响。(3)由Se11SNa构筑微乳的Redox响应性能研究在这三种表面活性剂异构体中,Se11SNa经氧化后表面活性在最大程度上被关闭(γcmc(Se11SNa-Ox)=59.02 mN·m-1)。为此选用Se11SNa作为主表面活性剂,探究与正丁醇(助表面活性剂)、正庚烷(油相)、水形成微乳(ME)的Redox响应。电导率法和稀释法验证了基于Se11SNa-ME可以形成水包油(O/W)型、双连续(B.C.)型和油包水(W/O)型。通过动态光散射(DLS)表征手段证实无论是O/W型、B.C.型还是W/O型微乳,在氧化后都能完全破乳,分离的两相均未检测出聚集体;随后加入N2H4·H2O可还原至单相微乳,但体系中Se11SNa-Ox未能还原完全。以O/W型微乳作为样品研究微乳的Redox可逆性。当含水量(FW)增加至72.38%,单相的微乳体系变为乳液,因此基于Se11SNa构筑的O/W型微乳可以进行的Redox循环次数是有限的。由于溶剂水和Redox反应中的副产物水的累积,体系中Se11SNa-Ox未被彻底还原,导致其微乳粒径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赵浩伟[5](2020)在《高固含量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Gemini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高、Krafft点低、溶解性优良。在本论文中,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Gemini型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2-MADS)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为50%的稳定羟基聚硅氧烷微乳液。在D4开环的基础上,引入-NH2、乙烯基等基团,制备了三种类型的高固含量聚硅烷微乳液。(1)高固含量羟基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本论文首先研究单子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Gemini型乳化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对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影响,Gemini型乳化剂制备的微乳液单体转化率和反应速率更高,故选择Gemini型乳化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催化剂用量、Gemini型乳化剂用量、多元醇对聚合动力学过程、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当C12-MADS用量为5~6%、催化剂用量为10%、乙二醇用量为3%时,成功制备了高固含量羟乳,且粒径小、分布均匀、稳定性好。(2)高固含量氨基改性微乳液的制备在制备高固含量羟基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基础上,加入偶联剂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104)、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791),对微乳液进行改性。结果发现,随着偶联剂加入时间的延长,微乳液稳定性增强,粒径变小;随着偶联剂的用量增加,粒径逐渐增大,稳定性降低。综合考虑偶联剂KH-104加入间隔为2~3 h时、用量在0.5~2%之间时,偶联剂KH-791加入间隔为3 h时、用量在0.5~1%时,制备的氨基改性微乳液各项性能较好。(3)高固含量乙烯基-氨基共聚改性微乳液的制备在制备羟基微乳液基础上加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单体,在单体配比为D4:D4Vi=4:1、反应时间为8 h时制得稳定乙烯基改性微乳液。在此条件下加入氨基进行共聚改性,偶联剂KH-104加入时间为2 h、用量在0.5~2%时,偶联剂KH-791加入时间为3 h、用量在0.5~1%时,制备的乙烯基-氨基共聚改性微乳液各项性能较好。

曾丽亚[6](2017)在《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液的制备与稳定及其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米乳液通常是指液滴粒径小于200 nm的乳液。由于其液滴尺寸特性,纳米乳液外观上为透明或半透明液体,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农业及化学合成等领域。目前,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液的研究较为全面,基本明确了影响纳米乳液形成和稳定的主要因素。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目前关于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液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其乳化机理;(2)纳米乳液的不稳定性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控制仍缺乏认识;(3)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组分的筛选主要依据各组分对药物的饱和溶解度,工作量大,容易忽略体系的乳化效率,使最终得到的配方稳定性差;(4)自乳化纳米乳液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尤其是纳米乳液配方组分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5)去甲斑蝥素(NCTD)对多种农业害虫和植物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NCTD作用剂量较高,已研发的NCTD农药微乳剂表面活性剂含量高,在使用时容易引起药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事了以下研究工作:1.自乳化法制备O/W型纳米乳液利用自乳化法制备了长链脂肪酸酯油酸乙酯为油相的纳米乳液。随着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浓度的变化,制得纳米乳液的性质发生变化。纳米乳液液滴粒径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表面活性剂堆积参数(p)和助表面活性剂油水分配系数(Log P)是影响纳米乳液性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助表面活性剂的Log P与纳米乳液液滴粒径线性相关(R2=0.8)。结合电导率测定、偏光显微镜观察以及界面张力的测定,考察了不同组分纳米乳液形成过程中的相行为,发现自乳化过程中,亲水性组分扩散迁移进入水相中,使原来体系中油相过饱和,最终发生均相或异相成核诱导纳米乳液形成。此外,纳米乳液具有稀释稳定性,不同稀释介质对纳米乳液的形成影响不明显。随后,我们又利用微乳稀释法制备了不同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质量比(SOR)的纳米乳液,结合相行为,进一步探讨了纳米乳液自乳化的机理。发现无论采用何种稀释方法,体系中油相的完全溶解,自乳化过程中双连续相或液晶相的出现是形成纳米乳液的关键。2.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液的稳定性由于纳米乳液液滴粒径的特性,通常认为奥氏熟化是影响纳米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我们通过测量纳米乳液液滴粒径、粒径分布指数和Zeta电势随时间的变化、肉眼观察以及线性拟合,考查了破坏自乳化法制备得到纳米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此外还研究了外加疏水性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究纳米乳液的稳定机理。纳米乳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体系组分变化对纳米乳液稳定性影响显着。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高时,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能够增溶油相,此时奥氏熟化是乳液主要不稳定机理;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液滴表面吸附层的空间排斥作用减小,乳液发生聚结。助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亦影响纳米乳液的稳定性,助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越好,形成纳米乳液越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乳液奥氏熟化速度与助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呈正比。结合线性拟合与纳米乳液液滴粒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可知,纳米乳液平均液滴粒径变大,体系可能发生奥氏熟化也可能发生聚结作用;反之,则体系只发生奥氏熟化。3.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的筛选和优化在以上关于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液机理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筛选和优化了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NCTD-SNEDDS)。首先,建立了NCTD溶液和NCTD纳米乳液中NCTD的分析方法,为后来SNEDDS的组分筛选,包封率测定等实验奠定基础。通过测定NCTD在不同类型油相中的溶解度,筛选出对NCTD溶解度最大的油相作为SNEDDS组分。随后,测定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已选油相的乳化效率,以纳米乳液粒径大小和分布,透光率和乳化时间为标准,筛选出两个待选体系。进一步考察上述待选体系对NCTD的增溶量、热力学稳定性、浊点和稀释稳定性,确定了最终优化体系中各组分的比例(F23:EO 50%,Cremophor EL 35%,ethylene glycerol 15%)。考察F23配方中各组分的相容性,有效成分含量,乳液类型,外观形态和稳定性,对该配方进行质量评价,确定该优化体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4.农药去甲斑蝥素纳米乳液的性能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纳米乳液连续相是水,能够避免使用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此外,纳米乳液表面活性剂含量低,避免了对非靶标生物和农作物的副作用。我们利用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特点,以绿色环保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和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制备纳米乳液,解决NCTD有效剂量高和水溶性差的问题。NCTD纳米乳液能够明显提高NCTD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胃毒活性(24 h时LC50为150.090 mg/L,48 h时LC50为60.414 mg/L),且杀虫活性随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含量变化而变化。

吴雷[7](2017)在《PIT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其在低阶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考虑到当前优质煤炭资源日渐短缺,高效开发利用占我国储量55%以上的低阶煤,成为应对煤炭资短缺的重要方法。由于低阶煤煤化程度低而易碎,加之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产生煤泥量远高于中高等变质程度煤,要实现低阶煤泥的高效、低污染利用,浮选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低阶煤泥表面含氧官能团多、天然可浮性差且孔隙发达,造成传统烃油捕收剂耗量高、浮选效率低,限制了低阶煤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低阶煤泥捕收剂,降低浮选生产成本,提高分选效果,对于我国低阶煤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文采用PIT微乳化工艺制备了 PIT微乳捕收剂;然后,针对神东集团神府-东胜矿区布尔台低阶煤泥开展了浮选性能研究,获得以其为核心的最佳浮选药剂制度,并与传统烃油捕收剂(柴油)的浮选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XPS、接触角等分析检测手段,揭示PIT微乳捕收剂的浮选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0#柴油为油相、op-10为主表面活性剂,采用拟三元相图法和电导法,重点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种类、用量及微乳类型,确定了微乳配方范围。(2)基于微乳配方范围,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微乳粒径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响应面数据分析优化以及回归拟合,并对最优配方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微乳捕收剂基础配方:op-10:正戊醇:0#柴油:水=18.25:18.25:35.5:28(3)针对微乳基础配方,通过升温电导率法查明了其相转变温度为80℃,在此基础上,采用相转变温度法(PIT法),以微乳粒径为评价指标,考察并确定了 PIT法的初始温度为78℃,所制备的PIT微乳捕收剂粒径为29.30nm,比普通微乳捕收剂降低5nm,放置8个月仍保持稳定状态。(4)低阶煤泥浮选试验表明,PIT微乳捕收剂在用量2kg/t、起泡剂用量0.17kg/t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精煤产率48.42%、灰分12.64%、可燃体回收率58.43%的分选指标;与传统烃油捕收剂(0#柴油)相比,在精煤灰分相近的前提下,PIT微乳捕收剂的精煤产率增加了约13%、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约16%,用量节省了 66.67%,起泡剂用量节省了 71.67%,而且PIT微乳捕收剂的综合成本只有0#柴油的三分之一。(5)低阶煤泥浮选机理研究表明,经过PIT微乳捕收剂的作用,低阶煤泥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被显着覆盖,尤其易与C-O官能团(羟基、醚基)以氢键方式结合;接触角由46.28°提高至55.32°,说明煤泥表面疏水性显着增强,有效提高了低阶煤泥的可浮性。

张敬辉[8](2013)在《减轻钻井储层伤害的微乳液及生物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油气钻探过程中,由于正压差、毛管力的作用,钻开储层时钻井液固相和滤液会进入地层,造成储层伤害,与此同时,由于滤失作用最终在井壁形成一层致密滤饼。在裸眼完井的情况下,致密滤饼和聚合物造成的堵塞不能通过射孔解除,而且它们也会阻碍油气的产出,因此在投产前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清除滤饼。许多天然的高分子如羧甲基纤维素、改性淀粉是钻井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用于改善钻井液黏度,提高黏土颗粒的稳定性,降低滤失量。而高分子链的缠绕和形成的网络结构也利于致密、坚韧滤饼的形成。针对天然高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酶解特性,完井后使用生物酶完井液将高分子化合物深度降解,有望达到清除钻井液滤饼的目的,减轻钻井液对地层造成的固相和聚合物伤害。通过在胜利油田的现场应用,生物酶完井液有效提高了油井产量。另一方面,滤饼清除后,部分进入储层较深的钻井液滤液还会对储层造成一定的伤害,主要包括敏感性伤害和水锁伤害。敏感性伤害是指滤液与地层中的黏土发生反应,导致黏土膨胀、分散和运移,减少或堵塞孔隙,降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水锁伤害主要是由于毛管力的作用造成外来流体侵入储层后滞留,使储层渗透率以及油气相对渗透率都显着降低,最终导致油气井产量下降。针对敏感性伤害,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加入各种抑制剂可以解决;而对于后者,可以通过降低界面张力以及减少乳状液黏度的方法来减少水锁伤害。由于微乳液具有超低的界面张力和使本身不能互溶的液体形成热力学稳定的低黏度分散体系,所以可以用来降低界面张力、减少储层内液体黏度、促进滤液的返排、从而减轻储层水锁造成的伤害。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针对生物酶清除钻井液滤饼和减轻钻井液中聚合物的伤害、利用微乳液体系解除储层水锁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针对改性纤维素、改性淀粉等钻井液中常用聚合物,论文考察了各种水解酶对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的降解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矿化度、表面活性剂的存在等)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含有多种高分子的钻井液体系通过酶的优选和复配实现了对这些化合物的降解,而且钻井液的黏度在生物酶作用下显着降低。研究了阴离子、非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Gemini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微乳液性能。研究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微乳液具有更低的界面张力、更低的黏度和更小的接触角以及更易于与地层以及其他流体相配伍,因此有利于在现场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分别考察了pH值、离子类型和含量以及温度等对微乳液各种性能的影响。pH值、离子类型和含量以及温度对微乳液的相态、界面张力、黏度、接触角以及质量分数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场使用时,微乳液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储层条件进行选择与配制,例如井底温度、原油组成、地层水离子成分、钻完井液类型等,如果微乳液的类型和配方不合适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最后,滤饼清除实验以及储层保护实验表明,使用生物酶可以有效清除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泥饼,对地层的堵塞能够得到缓解。离心实验、岩心驱替实验、自吸实验表明优选得到了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微乳液,用微乳液处理后岩心的突破压力和驱替压力较处理前均显着降低,表明微乳液可以显着降低岩心的返排压力,提高排液能力,减少低渗岩心的水锁伤害。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生物酶对钻井液中的高分子进行降解,采用合适的微乳液减轻水锁伤害,可以有效减轻钻井过程中造成的伤害,提高油气产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环境友好的钻井液伤害清除方法。

蒋蕾[9](2013)在《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挥发性有机物微乳增溶吸收体系》文中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由于其污染量大范围泛广、所造成的危害严重使得其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寻找一种既高效又经济的VOCs污染控制技术已成当前的紧迫任务。吸收工艺是一门发展早、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泛的化工分离技术,在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净化的同时还能对气态污染物回收利用,是一种常规的净化处理气态污染物治理的工艺之一。但在吸收剂选择方面的局限性大大限制了采用吸收法净化处理VOCs,本研究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能与VOCs形成微乳体系,增加憎水性有机物的表观溶解度,对以甲苯作为代表的VOCs进行增溶吸收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微乳增溶吸收体系设计;(2)微乳增溶体系表面化学性质研究;(3)微乳增溶吸收体系与甲苯气液平衡关系研究;(4)吸收传质过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5)吸收动力学模型建立;(6)填料塔设计,增溶吸收小试验证及吸收过程模拟;(7)吸收剂再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吸收过程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甲苯/水能自动形成微乳液的方式增溶吸收甲苯是可行的;(2)相图法可对微乳增溶吸收体系各组分进行设计,在所采用的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优于其他同类表面活性剂;加入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体系增溶吸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增溶规律为:短碳链季铵盐类>酸类>醇类,最佳助表面活性剂是四丁基溴化铵(TBAB);在设计微乳配方时,Bansal,Shah,O’Connell(BSO)公式并不适用,而采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来设计和优化微乳配方更为合理,当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1:1时体系增溶效果最佳;温度对微乳液体系有一定的影响,且高温条件较有利于增溶吸收,但并非温度越高增溶效果越好;盐类的加入对微乳体系增溶能力也有影响,但盐浓度对微乳体系的增溶能力影响甚微;(3)分别采用滴体积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增溶体系的表面张力值和增溶量,计算出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质量增溶比;在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后,增溶体系的表面张力值和CMC值得到进一步降低;加入甲苯后所.形成的微乳体系CMC值仅为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CMC值的1/4;当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高于CMC时,表面活性剂所形成胶束对憎水性有机物甲苯的增溶作用明显;表观溶解度增溶曲线在临界胶束浓度值处出现了转折点;与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较而言,微乳体系的增溶能力更强,质量增溶比更大。由此也可以得出,所选CTAB/TBAB微乳体系增溶量较高,即单位质量的表面活性剂能增溶甲苯量更高,有利于增溶吸收含甲苯有机废气;(4)顶空分析法可测得增溶吸收体系的表观亨利系数;通过甲苯在增溶吸收体系中的分配原理、增溶吸收体系对甲苯的增溶曲线以及亨利常数随增溶吸收体系浓度变化曲线,推导出增溶吸收体系浓度与亨利常数变化的关系式Hc=H/(1+KX),对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拟和,相关性较好好;验证了增溶吸收甲苯体系中温度与亨利常数之间符合Van’t Hoff关系式;(5)采用双驱动磁力搅拌器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增溶吸收甲苯的传质机理及反应动力学参数。在实验温度为303K,气相转速为250 r·min-1,CTAB/TBAB微乳溶液浓度范围为0.44-137 mol·m-3, CTAB/TBAB/甲苯/水微乳液体系的液膜传质系数 kL= 3.754×10-6 m·s-1,气膜传质系数 kG= 9.251×10-7 mol.m-2·s-1·Pa-1,吸收过程气膜控制过程;CTAB/TBAB微乳吸收甲苯为快速拟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4.414×103m3.mol-1.s-1。实验所得到的化学增强因子和模型值相差不多,其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8.7%以内;(6)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预测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吸收甲苯速率的简化近似宏观动力学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CTAB/TBAB微乳体系吸收甲苯模拟方程通过增溶系数校正后,甲苯吸收速率理论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相对偏差小于20%;(7)采用填料塔对微乳体系增溶吸收甲苯进行实验室小试,实验结果显示,微乳体系增溶吸收净化甲苯废气效果非常明显;采用CTAB作为吸收剂时最适喷淋量为30 L·h-1(液气比为3:10),且甲苯吸收增溶量随着甲苯浓度负荷的升高而增加;通过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增溶吸收体系的吸收率,CTAB/TBAB/toluene/water微乳体系为最佳增溶吸收体系。在微乳体系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甲苯的去除率均可达80%以上;(8)利用化工工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吸收过程进行模拟,对吸收液浓度、喷淋速率、空塔气速、微乳液配比和甲苯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取得了满意的模拟结果:甲苯吸收率的实验值与计算值最大相对误差为6.63%,平均相对误差为1.06%,说明该模拟程序适合用于甲苯吸收过程;(9)已饱和吸收剂的再生,可以通过直接蒸馏的实验方法实现,并且其解吸率均可达到98%以上,因此在实验条件下采用直接蒸馏可以作为微乳体系吸收剂再生的可行方法之一。采用微乳体系增溶吸收处理含甲苯废气攻克了常规液相吸收剂存在的溶剂本身价格高、并且易于挥发、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这一系列的难题,为净化治理VOCs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行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郭亚飞[10](2012)在《相变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相变微乳液,既具备微乳液流动性好、稳定性好的优点,又因相变材料作为油相而具备优良的储能能力: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热流体,与传统的冷却散热工质相比,可有效提高能量输运功效,在高功率器件中微通道散热器的热管理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论文选择正十八烷为相变材料,通过对滴定法的研究和分析,利用滴加水和滴加助表面活性剂交替的方法制备了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根据增溶能力的大小,选择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和吐温60按1:2复配作为微乳化正十八烷的表面活性剂;根据伪三元相图中微乳区面积的大小和所制备样品的稳定性,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最终选择正戊醇为最佳助表面活性剂,最佳Km值为2:1,最佳无机盐类添加剂为氯化钠(NaCl),最佳盐度值为0.05g,最佳制备温度为40℃,最佳机械搅拌速度为中速。制备不同含水量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样品,使用染色法分辨各样品的类型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乳液滴呈球形,粒径大小分布在10100nm之间;电导率随着体系含水量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亦可用作鉴别微乳类型;当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1:2:1,含水量为52%时相变微乳液黏度最合适为25mpa·s,此时流动性最好;各样品适宜在2060℃下储存,经过100次相变循环仍保持良好稳定性;相变微乳液的相变温度随油相含量的增大呈现小幅升高,储能能力随油相含量的增大而增强,且增幅较大,油相含量40%时相变潜热达到67.91J/g,为纯水的两倍多。本文制备的相变微乳液具有储能能力强、流动性好的优点,作为散热工质使用时能量传输效率较高,在微通道热管理技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质。

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铁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合成药剂在铁矿浮选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组合药剂在铁矿浮选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难溶药剂的增溶方法及复配方案
        1.3.1 难溶药剂的增溶方法
        1.3.2 难溶药剂的复配方法
    1.4 组合药剂的协同作用
        1.4.1 组合药剂在水溶液中的基本性质
        1.4.2 组合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协同效应
        1.4.3 基于胺类的组合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1.5 分子模拟在混溶药剂研究中的应用
        1.5.1 混溶药剂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5.2 混溶药剂在气/液界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1.5.3 混溶药剂在固/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的选取及性质
        2.1.1 石英纯矿物
        2.1.2 磁铁矿样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药剂与配制
        2.3.1 试剂
        2.3.2 十二胺盐酸盐的配制
        2.3.3 二元混溶药剂的配制
        2.3.4 三元混溶药剂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其他辅助药剂的配制
        2.3.5 十二胺微乳的配制
    2.4 试验研究方法和效果评价
        2.4.1 矿物浮选试验
        2.4.2 主要测试表征手段和研究方法
        2.4.3 BBD设计(Box-Behnken Design)
        2.4.4 分子动力学模拟
        2.4.5 浮选效果评价
第3章 基于十二胺的混溶药剂基本性质
    3.1 二元混溶药剂的基本性质
        3.1.1 二元混溶药剂的凝固点
        3.1.2 二元混溶药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3.1.3 二元混溶药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1.4 二元混溶药剂的荷电性质
        3.1.5 二元混溶药剂的泡沫性质
    3.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基本性质
        3.2.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凝固点
        3.2.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3.2.3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2.4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荷电性质
        3.2.5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泡沫性质
    3.3 十二胺-仲辛醇-辅助药剂的基本性质
        3.3.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十二烷/AC1201性质的测定
        3.3.2 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测定
        3.3.3 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性质的测定
    3.4 十二胺微乳的基本性质
        3.4.1 十二胺微乳的凝固点
        3.4.2 十二胺微乳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3.4.3 十二胺微乳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4.4 十二胺微乳的荷电性质
        3.4.5 十二胺微乳的泡沫性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溶药剂对石英浮选规律研究
    4.1 十二胺-仲辛醇对石英的浮选效果研究
        4.1.1 仲辛醇用量对石英浮选效果的影响
        4.1.2 仲辛醇添加方式对石英浮选效果的影响
        4.1.3 矿浆温度对十二胺-仲辛醇浮选石英的影响
        4.1.4 矿浆pH对十二胺-仲辛醇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三元混溶药剂对石英浮选效果的研究
        4.2.1 矿浆温度对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2.2 矿浆pH对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2.3 基于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石英浮选BBD试验结果
    4.3 不同辅助药剂与十二胺-仲辛醇复配对石英浮选试验研究
        4.3.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十二烷/AC1201对石英浮选的效果研究
        4.3.2 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表面活性剂对石英浮选的效果研究
        4.3.3 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对石英浮选的效果研究
    4.4 十二胺微乳对石英浮选效果的影响
        4.4.1 矿浆温度对十二胺微乳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4.2 矿浆pH对十二胺微乳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4.3 不同配伍的十二胺微乳对石英的浮选效果研究
    4.5 基于十二胺的混溶药剂作用下石英的浮选动力学试验
        4.5.1 不同混溶药剂作用下石英的浮选动力学结果
        4.5.2 石英浮选动力学结果与浮选速率方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溶药剂提效机理研究
    5.1 石英表面接触角分析
        5.1.1 与混溶药剂作用后石英表面的接触角
        5.1.2 与不同配比的十二胺-仲辛醇作用后石英表面的接触角
    5.2 药剂与石英作用的吸附热测试
        5.2.1 单药剂与石英作用的吸附热测试
        5.2.2 混溶药剂与石英作用的吸附热测试
    5.3 矿浆pH对石英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5.3.1 十二胺-仲辛醇作用下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
        5.3.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作用下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
        5.3.3 十二胺微乳作用下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
    5.4 混溶药剂与石英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5.4.1 石英的红外光谱分析
        5.4.2 十二胺-仲辛醇与石英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5.4.3 十二胺-仲辛醇-十二烷与石英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5.4.4 十二胺微乳与石英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5.5 混溶药剂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5.1 溶解性
        5.5.2 药剂的相容性
    5.6 十二胺-仲辛醇在气/液界面吸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6.1 模拟细节
        5.6.2 单十二胺和单仲辛醇的界面构型
        5.6.3 不同质量比的十二胺-仲辛醇在气/液界面的吸附构型
    5.7 十二胺-仲辛醇在固/液界面吸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7.1 模拟模型与方法
        5.7.2 吸附形貌
        5.7.3 结合能
        5.7.4 水分子的排布情况
        5.7.5 十二胺与仲辛醇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溶药剂对磁铁矿反浮选规律的研究
    6.1 药剂作用前后尖山磁铁矿表面的Zeta电位
        6.1.1 矿浆pH对尖山磁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6.1.2 混溶药剂作用后尖山磁铁矿表面的Zeta电位
    6.2 十二胺-仲辛醇-辅助药剂对尖山磁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
        6.2.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十二烷/AC1201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
        6.2.2 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表面活性剂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
        6.2.3 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
    6.3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各组分对尖山磁铁矿浮选结果的影响
        6.3.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浮选尖山磁铁矿的BBD试验结果
        6.3.2 逐步降元回归分析
    6.4 尖山磁铁矿反浮选试验研究
        6.4.1 十二胺-仲辛醇对尖山磁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
        6.4.2 十二胺-仲辛醇粗选用量对磁铁矿反浮选流程试验的影响
        6.4.3 不同药剂作用下尖山磁铁矿反浮选流程试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微细矿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煤泥浮选研究现状
    1.3 煤泥捕收剂的研究现状
        1.3.1 传统捕收剂
        1.3.2 复配型捕收剂
        1.3.3 乳化捕收剂
        1.3.4 煤泥捕收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1.4.1 微乳液简介
        1.4.2 药剂微乳化对煤泥浮选的影响分析
        1.4.3 微乳捕收剂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样品及仪器
    2.1 试验煤样
        2.1.1 煤样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1.2 煤样的粒度分析
        2.1.3 煤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
        2.1.4 煤样的接触角分析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1 实验所用药品
        2.2.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2.3 实验研究方法和效果评价
        2.3.1 煤泥浮选实验
        2.3.2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XRD)
        2.3.3 接触角测试
        2.3.4 动态光散射法分析(DLS)
        2.3.5 冷冻透射电镜分析(Cryo-TEM)
        2.3.6 流变性测试
        2.3.7 表面张力测试
        2.3.8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2.3.9 煤泥浮选评价指标
第3章 微乳液的制备和性能检测
    3.1 引言
    3.2 微乳液的制备
        3.2.1 表面活性剂HLB值的选择
        3.2.2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3.2.3 Km值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3.3 微乳液的性能检测
        3.3.1 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
        3.3.2 液滴形态及分散程度
        3.3.3 剪切速率对粘度的影响
        3.3.4 微乳液浓度对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泥浮选中微乳液与煤油的效果对比
    4.1 引言
    4.2 浮选试验效果对比
        4.2.1 煤油作捕收剂
        4.2.2 微乳液作捕收剂
    4.3 微乳捕收剂配比的优化试验
        4.3.1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优化试验
        4.3.2 表面活性剂和煤油(S:K)配比优化试验
        4.3.3 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优化试验
        4.3.4 起泡剂用量
    4.4 优化后的微乳捕收剂与煤油的效果对比
    4.5 放置时间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4.6 经济效益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乳液在煤泥表面吸附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5.3 药剂处理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5.4 接触角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同分异构体
        1.1.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构体与性能研究进展
        1.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异构体与性能研究概进展
    1.2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1.2.1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概述
        1.2.2 含硒Redox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2.3 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异构体与性能研究进展
    1.3 刺激响应型微乳
        1.3.1 微乳定义
        1.3.2 刺激响应型微乳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DC_nSe的合成
        2.2.2 溴代烷基硫酸钠的合成
        2.2.3 Se~8SNa的合成
        2.2.4 Se~(11)SNa的合成
        2.2.5 表面活性剂的纯度测定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样品纯度
        2.3.2 Se~8SN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2.3.3 Se~(11)SN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Krafft温度的测定
        3.2.2 表(界)面张力的测定
        3.2.3 氯化频哪氰醇(PC)检测胶束
        3.2.4 泡沫制备及其Redox响应性能测定
        3.2.5 乳液制备及其Redox响应性能测定
        3.2.6 囊泡制备及其Redox响应性能测定
        3.2.7 Se3SNa、Se8SNa和 Se11SNa分子的理论计算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Redox前后的分子结构表征与分析
        3.3.2 Krafft温度
        3.3.3 表面张力
        3.3.4 界面张力
        3.3.5 Se原子位置异构对Redox响应进程的影响
        3.3.6 泡沫性能
        3.3.7 乳液性能
        3.3.8 与DTAB复配形成自发囊泡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11)SNa构筑微乳的Redox响应性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微乳相图
        4.2.2 微乳类型的鉴别
        4.2.3 微乳的Redox响应性能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Se~(11)SNa/正丁醇/正庚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4.3.2 微乳的类型鉴别
        4.3.3 微乳的Redox响应的初步研究
        4.3.4 不同类型微乳的Redox响应性能研究
        4.3.5 微乳的Redox响应可逆性研究
        4.3.6 微乳的Redox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高固含量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硅氧烷乳液聚合研究现状
        1.1.1 阴离子型乳液聚合
        1.1.2 阳离子型乳液聚合法
        1.1.3 非离子型乳液聚合
    1.2 高固含量聚硅氧烷乳液研究现状
        1.2.1 本体聚合后乳化法
        1.2.2 乳液聚合法
    1.3 聚硅氧烷乳液的应用
        1.3.1 用作织物整理剂
        1.3.2 用于化妆领域
        1.3.3 用作粘胶剂、涂料等
    1.4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4.1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4.2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4.3 Gemini表面活性剂优良的性能
        1.4.4 Gemini表面活性剂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提出
第2章 高固含量羟基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仪器
        2.2.2 羟基聚硅氧烷微乳液制备
        2.2.3 表征与测试
        2.2.4 乳液外观
        2.2.5 表征分析方法中主要误差因素的排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羟基微乳液的基元反应
        2.3.2 羟基微乳液聚合动力学过程
        2.3.3 D_4开环的红外表征
        2.3.4 乳化剂用量对羟基微乳液的影响
        2.3.5 催化剂用量对羟基微乳液的影响
        2.3.6 助乳化剂对羟基微乳液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高固含量氨基改性微乳液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氨基改性微乳液的制备
        3.2.3 表征与测试
        3.2.4 稳定性测定
        3.2.5 表征分析方法中主要误差因素的排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偶联剂改性微乳液的反应历程
        3.3.2 氨基改性微乳液红外表征
        3.3.3 偶联剂加入时间对微乳液的影响
        3.3.4 偶联剂用量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高固含量乙烯基-氨基共聚改性微乳液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乙烯基-氨基共聚改性微乳液的制备
        4.2.3 表征与测试
        4.2.4 稳定性测定
        4.2.5 表征分析方法中主要误差因素的排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乙烯基-氨基共聚改性微乳液的反应历程
        4.3.2 乙烯基改性微乳液红外表征
        4.3.3 乙烯基改性微乳液聚合动力学过程
        4.3.4 单体配比对乙烯基改性微乳液的影响
        4.3.5 反应时间对乙烯基改性微乳液的影响
        4.3.6 偶联剂用量对乙烯基改性微乳液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6)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液的制备与稳定及其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1.2 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
        1.2.1 乳液概述
        1.2.2 纳米乳液的特点
        1.2.3 纳米乳液的制备
        1.2.4 纳米乳液的稳定性
    1.3 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
        1.3.1 自乳化纳米乳体系的特点
        1.3.2 影响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的因素
        1.3.3 自乳化纳米乳体系组分的筛选和优化
        1.3.4 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的应用
    1.4 去甲斑蝥素简介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乳化法制备 O/W 纳米乳液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纳米乳液的制备
        2.2.2 相图的绘制
        2.2.3 乳液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
        2.2.4 界面张力的测定
        2.2.5 电导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活性剂类型对纳米乳液的影响
        2.3.2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相行为
        2.3.3 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对纳米乳的影响
        2.3.4 不同助表面活性剂的相行为
        2.3.5 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2.3.6 助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对纳米乳液的影响
        2.3.7 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质量比对纳米乳液的影响
        2.3.8 连续相对纳米乳液的影响
        2.3.9 微乳液稀释法制备纳米乳液
    2.4 小结
第三章 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液的稳定性
    3.1 实验材料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纳米乳液的制备
        3.2.2 乳液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3.2 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3.3 助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3.4 稀释倍数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3.5 Zeta电势
    3.4 小结
第四章 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载药体系的筛选和优化
    4.1 去甲斑蝥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与讨论
        4.1.4 小结
    4.2 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液的制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小结
    4.3 NCTD-SNEDDS的质量评价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小结
第五章 农药去甲斑蝥素纳米乳液的性能表征及生物活性评价
    5.1 实验材料
        5.1.1 药品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供试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NCTD药液的配制
        5.2.2 NCTD包封率的测定
        5.2.3 纳米乳液性能指标测定
        5.2.4 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CTD室内毒力测定
        5.3.2 NCTD纳米乳液组分的筛选
        5.3.3 NCTD纳米乳液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PIT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其在低阶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低阶煤炭开发利用现状
    1.2 低阶煤泥结构及可浮性特征
    1.3 低阶煤泥捕收剂研究现状
    1.4 微乳化技术
    1.5 微乳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 试验仪器、试剂、方法与煤样
    2.1 试验煤样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甙剂
    2.4 试验研究方法
3 PIT微乳捕收剂的制备
    3.1 微乳配方的初步筛选
    3.2 基于响应面法微乳配方的优化
    3.3 PIT转相法制备微乳捕收剂
    3.4 本章小结
4 PIT转相法微乳捕收剂的性能研究
    4.1 煤泥捕收剂用量试验
    4.2 煤泥起泡剂用量试验
    4.3 经济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PIT微乳捕收剂作用机理探讨
    5.1 XPS分析
    5.2 接触角检测
6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减轻钻井储层伤害的微乳液及生物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滤饼解堵技术
        1.2.1 物理法滤饼清除技术
        1.2.2 化学法滤饼清除技术
        1.2.3 生物酶技术
    1.3 水锁伤害减轻技术
        1.3.1 改变储层性质减少水锁伤害
        1.3.2 降低含水饱和度减少水锁伤害
        1.3.3 减少界面张力减少水锁伤害
        1.3.4 微乳液技术在油气田的应用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钻井液高分子生物酶降解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纤维素生物酶降解研究
        2.3.1 pH值的影响
        2.3.2 温度的影响
        2.3.3 酶浓度的影响
        2.3.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4 淀粉的生物酶降解研究
        2.4.1 pH值的影响
        2.4.2 温度的影响
        2.4.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5 生物酶降解钻井液
        2.5.1 钻井液中各组分对其黏度的贡献
        2.5.2 不同酶催化体系对钻井液黏度
        2.5.3 p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2.5.4 温度对钻井液降解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过微乳化方法减轻储层水锁伤害研究
    3.0 前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微乳体系的相行为及最佳中相配方的选择
        3.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制微乳液
        3.2.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
        3.2.3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体系
        3.2.4 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
    3.3 界面张力测量与分析
        3.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界面张力
        3.3.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界面张力
        3.3.3 阴离子–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界面张力
        3.3.4 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界面张力
        3.3.5 界面张力对比与分析
    3.4 微乳液黏度的测量与比较
        3.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黏度
        3.4.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黏度
        3.4.3 阴离子-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黏度
        3.4.4 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液黏度
        3.4.5 黏度的比较与分析
    3.5 中相微乳液的润湿性
        3.5.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润湿性
        3.5.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润湿性
        3.5.3 阴离子-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润湿性
        3.5.4 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润湿性
        3.5.5 接触角结果比较与分析
    3.6 pH值的影响
        3.6.1 pH值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3.6.2 pH值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3.6.3 pH值对阴离子-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3.6.4 pH值对不同类型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3.7 溶液离子类型和含量对微乳液的影响
        3.7.1 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3.7.2 离子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3.7.3 离子对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3.7.4 离子对微乳液性能的影响
    3.8 温度的影响
        3.8.1 温度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3.8.2 温度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3.8.3 温度对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3.8.4 温度对不同类型微乳液性能的影响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储层保护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生物酶解除固相伤害研究
        4.3.1 生物完井液清除滤饼实验
        4.3.2 生物酶油层保护实验
        4.3.3 生物酶完井液现场应用
    4.4 用微乳液解除低渗岩心水锁的实验研究
        4.4.1 自吸评价实验
        4.4.2 含水饱和度实验
        4.4.3 驱替评价实验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9)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挥发性有机物微乳增溶吸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含义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VOCs控制技术现状
        1.2.1 燃烧技术
        1.2.2 光催化降解技术
        1.2.3 生物降解技术
        1.2.4 等离子体技术
        1.2.5 吸附技术
        1.2.6 吸收技术
        1.2.7 冷凝技术
        1.2.8 膜分离技术
    1.3 吸收技术
        1.3.1 吸收技术简介
        1.3.2 吸收体系选择
        1.3.3 VOCs吸收体系选择
        1.3.4 吸收设备
        1.3.5 吸收传质模型研究
    1.4 表面活性剂和微乳液
        1.4.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4.2 微乳体系简介
        1.4.3 表面活性剂和微乳液在污染控制中的运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典型VOCs物质的选取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VOCS微乳增溶吸收体系设计与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表面活性剂类型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2.2 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2.3 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2.4 助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2.5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2.6 盐浓度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2.7 温度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2.3 小结
第3章 VOCs微乳增溶吸收体系表面化学性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实验原理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微乳体系稳定性
        3.2.2 表面活性剂和微乳体系表面张力
        3.2.3 表面活性剂和微乳体系对甲苯增溶作用
    3.3 小结
第4章 甲苯与微乳增溶体系间气液平衡关系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和仪器
        4.1.2 实验原理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分配模型理论推导
        4.2.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甲苯表观亨利系数的影响
        4.2.3 助表面活性剂对甲苯表观亨利系数的影响
        4.2.4 温度对表面甲苯表观亨利系数的影响
        4.2.5 表观亨利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微乳体系增溶吸收甲苯动力学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和仪器
        5.1.2 实验装置
        5.1.3 甲苯吸收速率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气液反应动力学区域的确定
        5.2.2 增溶吸收反应动力学区域确定
        5.2.3 吸收反应增强因子
        5.2.4 快速拟一级反应的验证
    5.3 动力学模拟吸收
        5.3.1 吸收动力学分析
        5.3.2 吸收动力学模型与处理方法
        5.3.3 吸收动力学模拟验证
    5.4 小结
第6章 填料塔中增溶体系吸收甲苯小试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和仪器
        6.1.2 填料塔小试实验装置
        6.1.3 甲苯含量分析
        6.1.4 解吸实验装置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增溶吸收甲苯
        6.2.2 CTAB/TBAB微乳体系增溶吸收甲苯
    6.3 填料塔模拟计算
        6.3.1 Aspen plus软件概述
        6.3.2 吸收系统模型建立的条件
        6.3.3 独立的吸收塔模型
        6.3.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6.4 吸收剂再生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建议和创新点
    7.1 结论
    7.2 建议
    7.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相变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微乳液
        1.1.1 微乳液简介
        1.1.2 微乳液结构
        1.1.3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1.1.4 微乳液的研究方法
        1.1.5 微乳液的应用
    1.2 相变微乳液
        1.2.1 相变微乳液简介
        1.2.2 相变材料
        1.2.3 相变微乳液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变微乳液制备的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原理与方法
        2.3.1 配方的筛选方法
        2.3.2 制备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配方的确定
        2.4.2 制备方法的确定
第三章 相变微乳液性能的测定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原理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结构鉴别
        3.3.2 电导率测定
        3.3.3 体系微观形态及大小分布
        3.3.4 稳定性的考察
        3.3.5 粘度的测定
        3.3.6 储能能力的测定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D]. 乔笑笑.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微细矿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 杨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烷基硒硫酸钠同分异构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刘德琼. 江南大学, 2020
  • [5]高固含量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D]. 赵浩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6]去甲斑蝥素自乳化纳米乳液的制备与稳定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 曾丽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PIT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其在低阶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D]. 吴雷.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8]减轻钻井储层伤害的微乳液及生物酶技术研究[D]. 张敬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1)
  • [9]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挥发性有机物微乳增溶吸收体系[D]. 蒋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1)
  • [10]相变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郭亚飞.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标签:;  ;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