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

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

一、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杨奇光,王润泽[1](2021)在《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构建的历史考察与中西比较》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对"新闻价值",即"什么是好的/合适的新闻"这一概念/观念在中外数字新闻学理论体系中的历史考察,探讨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新闻价值理论体系的异同。研究认为,诞生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经典新闻价值体系构成了数字时代和信息文明背景下新闻价值理念的文化底色,而经典新闻价值理念则在数字时代发生了重构。中西方新闻价值理念在平台属性、要素构成以及分类标准方面体现出差异性,与此同时,中西方新闻价值对话的可能基础在于二者具备的价值互通性,一套更具灵活性和对话性的新闻价值体系有助于在理论层面发挥先导作用并继续繁荣数字新闻学学术体系的风貌。

陈婧[2](2021)在《理念与原则: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文中指出5G时代的到来促使媒介环境日新月异,加深了互联网对新闻媒体的竞争与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信息疫情的产生,大量负面、焦虑的情绪充斥着舆论空间,给公众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主流媒体运用大量正面报道以期引导舆论朝着积极的态势发展,却忽视了新闻报道对公众心理的影响,同时暴露出,在正面宣传为主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实践偏差。此外,伴随着注意力经济流量至上的利益追求,自媒体中的部分新闻媒体平台也逐渐形成了负面情绪的报道倾向,主流媒体亟需优化报道框架,提高自身公信力的同时引导舆论向好向善发展。源自西方的建设性新闻进入研究视界,力求为国内的主流媒体提供新的报道观念,甚或还有方法。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厘清和辩析“建设性新闻”概念、梳理其理论和实践,综合建设性新闻主要观点为基础,用建设性新闻的核心主旨找寻中国源流。建设性新闻与正面宣传为主和舆论监督有着天然的联系,正确认识后便可以成为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实践的理论基础。在实践研究方面,以国内两个建设性新闻实践试点,苏州“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的《曝光台》节目和“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新闻报道实践为案例样本,通过对报道框架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体现的建设性新闻要素,探讨其对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创新的价值所在。最后对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实践提出可行路径与反思。

韩隽[3](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杨雪扬[4](2020)在《《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介生态,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新闻事业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传统媒体也开始走向转型之路。新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公共性和交互性,分散了先前相对单一的话语权,给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走向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的关系,也全方位的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从而进一步催化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媒介融合。自2010年“微博元年“起,微博因其强大的用户基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公共社交媒体平台。《人民日报》作为最有影响力和覆盖力的党报,也在2012年开通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始尝试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进行更为有益的融合形式。从当前《人民日报》官微在整个微博平台的影响力来看,这次尝试无疑是十分成功的。这当中,《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超强时效性,优质新闻的输出和独家内容的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评论作为一家媒体新闻水平和观点立场的核心体现,往往可以体现其风格和本质内容。而新闻评论正是《人民日报》报纸版的强势内容,它也将这一传统优势与新的平台进行了有机结合,有效的沟通了“民间“和“官方“两个舆论场,也完成其党媒形象的二次建构。在此要特别明确的是,融合绝不是照搬或逢迎,差异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才是上佳之举。所以,选择《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就显得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通过抽样选取了《人民日报》2019年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的内容样本,并以两个平台新闻评论的显性特征为主要切入点。其中,对于样本的显性特征分析主要从评论选题、评论文本以及评论栏目三个方面着手。重点分析其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的不同特征,比较得出二者在新闻评论方面的异同,并归纳其异同的成因。在结论部分除了概括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之外,也对二者未来的发展予以期望。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的比较研究就是在比较分析其异同的同时,梳理《人民日报》与微博平台成功融合的具体路径,也为其他传统媒体转型之路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朱姗姗[5](2020)在《中美主流媒体“5G网络”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变革一直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带有科学性质的5G议题也成为了各国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作为科技强国的美国与作为5G新秀的中国,两国媒体5G网络的新闻报道在内容呈现和表达技巧上存在哪些异同?导致这些报道差异的成因都有哪些?媒体在5G网络的新闻报道中是否存在不足?又如何互相借鉴经验来改进报道?本研究将对中美两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进行内容上的比较研究,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分析。两家媒体在表层的内容呈现上,从数量多和版面重来彰显5G议题的重要性,在对应的主题区域和情感基调的分布上,《人民日报》多报道本国成果的正面性报道,而《纽约时报》则更多的注意报道全球建设,多中立性报道。在对两家媒体深层的表现技巧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信源选择和话语策略上,《人民日报》非常倚重官方信源和“一面提示”,而《纽约时报》则多专家信源并且多“两面提示”。在叙事特征上,《人民日报》更多宏观概论式,而《纽约时报》偏爱微观具述式。除此之外两家媒体都显示出对中国5G的强烈兴趣,但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安排,《人民日报》积极构建而《纽约时报》大多消极表达。两家媒体报道差异的主要成因,从内部看是因为办报理念和媒介运营体制的不同,从外部看是因为各自特殊的政治语境与紧张的贸易争夺等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研究显示相对《纽约时报》,中方的《人民日报》涉5G议题的相关文章显示出了更多的不足,主要包括过多说教意味的内容呈现、过度的依赖官方信源、太硬的叙事方式、过弱的对外传播机制等问题。对此,研究建议要加强反思理性探讨,也要注重科学民主的平衡互动,并且需注重贴近生活加入风格叙事,以及努力打造代表中国形象的传播舰队,传播好中国5G。

杨柳喆[6](2020)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美网络媒体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4月15日傍晚时分,坐拥近千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引起全球高度关注,该事件没有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却瞬间引起全球震动,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哀悼,影响程度可见一斑。由于此次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一起重大文明遗产事故,与一般突发事故灾难相比,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且对法国而言是一起严重危及其政治、经济的危机事件。因此中美两国在对此次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将面临复杂讯息取舍、强烈情绪干扰以及多元文化冲击带来的挑战,所以以该事件为例,对中美两国的报道及框架进行比较,能够最大限度的比较两国媒体对突发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的新闻实践。本研究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为指导,选取中美两国主流媒体中国新闻网与纽约时报网关于“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将时间限定在2019年4月15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获得中方样本199篇、美方样本53篇。对研究所选的有效样本分别从主题框架、主题内容框架、消息来源、报道方式、报道倾向五个方面进行量化的报道框架分析。通过比较两国媒体对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报道框架,总结出中美两国媒体对此次突发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的“个性”与“共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代表性文本对双方媒体的报道特色做进一步比较,最后对中美两国媒体报道呈现差异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新闻网与纽约时报网对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报道中呈现出在主题框架的选择上以事实框架与影响框架为主,多采用当事者与第三者的消息来源等共同特征,双方媒体在事故不同阶段对主题框架的选择也呈现出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两国媒体也在报道方式、具体内容的建构上存在各自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美方媒体在主题框架的选择上相对更均衡,中方“头重脚轻”;中媒报道消息过多且停于表面,美媒更善于挖掘信息;双方媒体报道以中性为主,但各有偏向;会依据各自不同的报道习惯,兼顾舆论场域中的焦点信息对主题内容框架进行取舍。最后,本研究从政治背景、媒体体制、文化差异三个方面对其表现进行归因,认识到中美对于事故灾难事件的报道并非因为相关硬性因素影响呈现出绝对的对立,在一些方面存在共识。中国媒体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报道策略与技巧来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以期能够提升我国对重大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的水平,提高我国媒体对内对外的综合传播能力。

王政[7](2020)在《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的获奖作品被广泛认为是最权威、最优秀的生产实践作品,之中解释性报道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普利策奖展开了各个层面的研究,但是学界对于解释性报道奖的发展历程、价值内涵、评选标准、生产者特点、选题特点、写作特点等仍是知之甚少。针对研究空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与定性研究法对1998年至2019年普利策新闻奖解释性报道奖的获奖作品展开研究,探讨了获奖作品的特征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与解释性报道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获奖作品的生产者特征、选题特征和写作特征是怎么样的,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又是什么?以及这些发现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启示?研究发现,“立意深远、文笔流畅、表达清楚、多元传播”是普利策委员会对获奖报道的基本标准要求。生产者特征上,尽管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成为近年获奖趋势,但高级严肃报纸和东北地区媒体仍是奖项的主要赢家;大多获奖记者呈现出“职业经验丰厚的本国中年男性记者,且具有多元教育背景”的社会学属性。选题特征上,获奖报道显示出对中性选题的关注、静态选题的深挖、视野广阔的监督性和明显的本土化特征。写作特点上,获奖报道呈现出长篇幅与夹叙夹议的基本特征;报道以华尔街日报体和章回体为主要报道结构;文章归纳了作品对四类典型背景资料的运用以及五类典型解释手段。研究在对以上发现进行总结归因的基础上,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解释性报道提出了四条建议:完善评奖制度,引导具有解释意识的新闻业;培养专家型记者,重塑媒体威信;抓住融合新闻时代的发展契机;厘清新闻述评与解释性报道。

王毅璇[8](2020)在《《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文中提出特稿是文学性很强的新闻文体。20世纪末,《中国青年报》率先突破传统,创立更加注重本质真实、情感共鸣和多元表现形式的特稿版——《冰点》,呈现出文学审美的倾向。经过25年的发展,特稿在中国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深受读者青睐的重要新闻体裁,《冰点》在纸媒日益式微的当下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立足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这一个案,结合《冰点》特稿记者的实践经历与专业认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求美与文学审美的连接点在哪里?特稿中的文学审美追求如何体现?特稿记者又如何保护新闻的专业性?研究发现,文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价值追求与新闻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冰点》特稿具有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征,其文学审美追求体现为题材之真、主题之善和形式之美,这种追求对深化新闻事实的深层内蕴,增加新闻表现力,强化新闻的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另外,《冰点》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于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信仰以更高的伦理和专业标准要求自身逼近真实,这种信仰外化于特稿文本中,体现为事实代替抽象形容、冷峻笔调、不虚美不隐恶、“证据”佐证、密集使用引语等,使得特稿不改其新闻内核。

叶琼[9](2019)在《网络时代的事实核查新闻:一种比较视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实”一直是新闻业的不懈追求,早在传统媒体时代,西方媒体组织就已经设有“事实核查员”的岗位来保证登出的稿件准确、真实,更有报纸公评人制度、更正与答辩制度来做进一步的保障。中国在2014年也产生了第一个新闻事实核查员。网络时代的来临,真实变得更加稀有。假新闻频出已经成为媒介常态。尤其在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时代来临,似乎“真实”已经无迹可寻。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事实核查新闻”(fact-checking journalism)正在试图重构“真实”的世界,致力于提升网络时代新闻的真实性。到目前为止,全球事实核查项目已经达到156个,遍布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本文选取美国代表性项目FactCheck.org、Fact Checker,欧洲的代表性项目Fullfact(英国)、Reality Check(英国),中国代表性项目“较真”、“求真”。每一家媒体挑选20篇报道,共120篇报道。以透明性为主题,将其作为一种理念构建、作为一种制度构建、作为与公众的关系构建三个层次,对中国、美国、欧洲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进行比较。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由于网络时代媒体自律的缺位,事实核查新闻通过对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事实核查制度“扬弃”式的继承,在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都遵循着透明性的原则。用透明、公开引进外部的力量,如第三方的事实核查机构、社会公众,来解决新闻业的信任危机。透明性本身的开放结构,使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冲破了传统媒体时代“暗箱式”核查的操作范式,将这一过程暴露在“前台”,从而与公众、社会系统构建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提供机会让公众充分参与新闻核查过程,而且其透明性原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其他领域的透明、公开;反过来,其他领域的透明也有益于新闻核查透明的实现。通过横向的比较发现,中西方事实核查的核查主体、核查对象、目标群体都存在差异。在西方,从事事实核查的人主要是主流媒体出走的记者或编辑,主要核查主流媒体和政客的声明(claim),争取公众的信任;在中国,核查的对象直指自媒体,核查内容大多是与大众生活关系紧密的社会、健康类信息。这源于中西方新闻理念、核查目的的不同。美国和欧洲的核查模式较为接近,但在核查内容方面存在差异。

李建波[10](2019)在《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新华体的研究,目前多专注于新闻实务的实践层面,尚乏系统而深层次的全方位探讨。本文主要运用风格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关注并超越新华体的表达本身,探索其内在的精神本质,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动力,努力为新华体的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与开拓。本文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新闻文本而新闻生产者到社会实践的研究进路,辅以中美新闻通讯社的比较研究布局,力求较为全面、完整而深入地研究新华体这一主要的新闻存在。本文共分两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事实分析,着重讨论新华体的本质与特征问题。该部分主要运用风格理论,通过质化和量化的分析,揭示新华体的本质,并进一步分析新华体的“本质显现”,即新华体的表征。新华体是新华社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形成的鲜明独特的报道风格,是新华社的精神个性在其新闻报道中的凝聚与体现,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追求精神向度。新华体的表征是:选题重大,材料可靠;立场鲜明;语言准确、简洁;结构规范;以叙述为主。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新华体呈现出壮美的风格。第二部分,原因分析,集中探究新华体的成因。新华体为什么表现出“此”特征,而非“彼”特征?其背后的逻辑动力有哪些?本部分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向度,分析新华体的成因,探讨新华社的机构特征,及这样的特征与新华体之间的互动,讨论我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对新华体的作用。新华体是对新华社机构特征和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在新闻报道上的建构。新华体的成因是复杂的,涉及新闻工作、新闻业的内部因素,又涉及一定的社会存在。对于新华体只有立体地观照它,才能最大程度地逼近它的真实面貌。新华体的核心特质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坚守,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显示了它的提升空间。同时,社会与新闻工作在发展,新华体的适度调整势在必然。优化新华体,乃至我国的新闻文风,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一定的客观条件。

二、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构建的历史考察与中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闻价值研究的学术脉络
三、数字时代中西方新闻价值的体系建构与内涵比较
    (一)数字时代新闻价值的形成背景与体系建构
    (二)数字时代中西方新闻价值的构建比较
        1. 对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新闻而言,中西方均注重冲突性和感官体验,中国更加注重借助基于平台属性特点的算法调节工具将公共价值纳入新闻价值判断的体系之中。
        2. 对于经典新闻价值要素而言,“时新性”、“接近性”等要素均被中西方所解构,中国新闻业更注重将是否具备沟通性和共情性作为新闻价值判断的依据。
        3. 西方对于数字时代新闻价值要素的划分更为具体和细致,中国新闻价值的判断体系则更为宏阔且注重突出新闻价值判断促进社会治理的现实效用。
四、中西方新闻价值在数字时代互通的可能性
五、结论与讨论

(2)理念与原则: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总结及启示
    1.3 理论基础
        1.3.1 框架理论
        1.3.2 新闻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建设性新闻理论缘起与概念界定
    2.1 建设性新闻缘起
        2.1.1 负面新闻和西方新闻界报道偏好
        2.1.2 社会责任论下公民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2.1.3 积极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2.2 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
        2.2.1 建设性新闻的溯源与趋势
        2.2.2 建设性新闻的核心定义
        2.2.3 建设性新闻的核心要素
    2.3 西方建设性新闻实践中的理念呈现
        2.3.1 报道体现正能量
        2.3.2 将解决方案理念融入报道过程
        2.3.3 引导公众参与新闻生产
第三章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源流与现实需求
    3.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设性”因子
        3.1.1 正面宣传为主:实践建设性新闻的报道原则
        3.1.2 舆论监督:实践建设性新闻的直接体现
    3.2 理论需求——正面宣传为主的偏差
        3.2.1 报道框架同质化
        3.2.2 两个舆论场态度分化
    3.3 现实需求——负面情绪扩散的趋势
        3.3.1 社交媒体加速信息疫情的形成
        3.3.2 自媒体中的新闻消极倾向
第四章 当前两个建设性新闻的典型案例实践分析
    4.1 案例背景与样本选择
        4.1.1 苏州“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
        4.1.2 校媒共建的“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4.2 《曝光台》节目的建设性新闻实践
        4.2.1 《曝光台》节目的报道框架分析
        4.2.2 《曝光台》节目的建设性新闻要素分析
    4.3 “建设性新闻工作坊”的融媒体报道实践
        4.3.1 “中国人的故事”系列报道的框架分析
        4.3.2 “中国人的故事”系列报道的建设性新闻要素分析
    4.4 两个案例中建设性新闻理念的价值启示
        4.4.1 揭露问题的基础上提供解决方案行之有效
        4.4.2 积极情绪引导舆论时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
        4.4.3 与公众协同生产的内容产生更好传播效果
第五章 建设性新闻理念本土化的可能路径与反思
    5.1 实践中体现建设性新闻核心要素的内涵
        5.1.1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5.1.2 发挥新闻媒体的自主性
        5.1.3 以“推动者”的角色参与新闻报道
        5.1.4 新闻报道融入积极因素与未来视野
        5.1.5 借助技术进行建设性新闻融合创新
    5.2 对建设性新闻本土化的反思
        5.2.1 积极要素并不是盲目乐观
        5.2.2 客观性与建设性共生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选题的比较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纸评论选题特点
        一、立足时事政治类题材
        二、关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三、弘扬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选题特点
        一、聚焦政府工作职能
        二、选题范围广泛,侧重文教与民生领域
        三、体现新媒体平台特性,紧跟热点话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文本的比较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纸评论文本特点
        一、篇幅较长,注重结构的严密性
        二、遣词严谨,体现党报的专业性
        三、句式灵活,注重搭配结合
        四、善于引用比喻,强调论证的说理性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文本特点
        一、总体呈现短小精悍、短文精论的篇幅特点
        二、词汇表达趋向口语化,更加贴近受众
        三、句式的运用在亮明观点的同时避免灌输说教
        四、善用修辞增强气势,积极调动读者情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栏目的比较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纸评论栏目特点
        一、栏目设置呈现多样性
        二、栏目定位体现专业性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栏目特点
        一、评论栏目全方位体现原创性
        二、栏目设置突显交互性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中美主流媒体“5G网络”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1.4.2 关于5G的研究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样本选择
        1.5.3 研究思路
        1.5.4 建构类目
2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5G网络”报道的内容呈现
    2.1 数量与版面凸显5G议题重要性
        2.1.1 报道数量逐年增多
        2.1.2 报道版面位置显着
    2.2 主题与区域:立足本国成果V.S重视全球建设
        2.2.1 报道主题:多建设成果与重国际合作
        2.2.2 报道区域:聚焦本国与放眼国际
    2.3 情感基调:重正面宣传V.S多中立报道
    2.4 小结
3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5G网络”报道的表现技巧
    3.1 信源选择:官方发布为主V.S权威专业并行
    3.2 话语策略:偏“一面提示”V.S偏“两面提示”
    3.3 叙事特征:多宏观概论V.S多微观具述
        3.3.1 重口号式与重具象式的标题
        3.3.2 多概述性与多描述性的导语
        3.3.3 偏简述化与偏故事化的正文
    3.4 材料安排:积极建构V.S消极表达
        3.4.1 《人民日报》笔下的中国5G
        3.4.2 《纽约时报》笔下的中国5G
    3.5 小结
4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5G网络”报道差异成因分析
    4.1 影响两家媒体报道产生差异的内在因素
        4.1.1 不同的办报理念:“为人民”V.S“为新闻”
        4.1.2 不同的媒介运行体制:“有限商业”V.S“完全商业”
    4.2 影响两家媒体报道产生差异的外在因素
        4.2.1 大国意识与冷战思维下的政治语境
        4.2.2 贸易斗争交织下的经济动因
5 关于做好“5G网络”新闻报道的经验启示
    5.1 改进“5G网络”报道的必要性
        5.1.1 较为失衡的信源选择
        5.1.2 惯性偏见下的报道偏差
        5.1.3 过于“硬性”的叙事方式
        5.1.4 偏好说教的内容呈现
        5.1.5 孱弱的对外传播机制
    5.2 改进对策与建议
        5.2.1 加强反思探析重视理性思考
        5.2.2 注重科学民主平衡良性互动
        5.2.3 融入风格叙事贴近人民生活
        5.2.4 打造传播舰队奏响中国5G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6)突发灾难事件中美网络媒体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突发事故灾难事件综述
        1.2.1.1 突发事故灾难的含义
        1.2.1.2 国内突发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研究
        1.2.1.3 国外突发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研究
        1.2.2 中外媒体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1.2.3 关于“4·15 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相关研究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框架理论与新闻框架
        1.3.2 比较新闻学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设计与类目建构
    2.1 研究样本选择
        2.1.1 个案选取
        2.1.2 媒体择本选取
        2.1.3 抽样时间
        2.1.4 报道选取方法
    2.2 类目表及具体阐释
    2.3 信度检验
第3章 中美媒体突发事故灾难报道框架的比较分析
    3.1 报道数量与报道趋势比较分析
    3.2 主题框架分布情形比较分析
    3.3 事故不同阶段主题框架分布情形比较分析
    3.4 主题框架内容比较分析
    3.5 消息来源类目比较分析
    3.6 报道方式类目比较分析
    3.7 报道倾向类目比较分析
    3.8 中美媒体各报道框架特征
        3.8.1 中美媒体报道框架的“共性”
        3.8.2 中美媒体报道框架的“个性”
第4章 中美媒体报道特色的比较分析
    4.1 报道风格与报道深度
    4.2 报道视野与报道角度
第5章 中美媒体报道异同的成因分析及其启示
    5.1 政治背景差异影响媒体主观能动性
    5.2 媒介体制差异决定报道侧重
    5.3 文化差异建构个性框架
    5.4 启示与思考
        5.4.1 整合新闻警惕量的堆积
        5.4.2 “强”信息不作“弱”处理提高深度报道的意识
        5.4.3 重视归因框架强调社会责任
        5.4.4 树立国际视野多维展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解释性报道的一般理论
    2.1 解释性报道的定义
    2.2 解释性报道崛起的缘由
        2.2.1 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要
        2.2.2 客观主义理论和客观报道的沦陷
        2.2.3 社会责任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2.2.4 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2.3 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点
        2.3.1 侧重揭示新闻的含义及影响
        2.3.2 整合背景材料,挖掘新闻以外的新闻
        2.3.3 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
        2.3.4 坚持用事实说话
3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设立及获奖作品生产者研究
    3.1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设立
        3.1.1 普利策新闻奖简介
        3.1.2 奖项的评选标准
        3.1.3 奖项的由来与发展
    3.2 获奖作品生产者情况研究
        3.2.1 高级严肃报纸是奖项的主要赢家
        3.2.2 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成为获奖趋势
        3.2.3 东北部媒体占据绝对多数
        3.2.4 获奖记者情况分析
    3.3 获奖报道生产者特征背后的内在原因
4 获奖作品选题研究
    4.1 解释性报道选题的四大常规领域
        4.1.1 经济类选题
        4.1.2 科教文卫类选题
        4.1.3 政法类选题
        4.1.4 社会类选题
    4.2 解释性报道选题的基本特点
        4.2.1 聚焦负面选题,不乏中性选题
        4.2.2 深挖静态选题
        4.2.3 视野广阔的监督性
        4.2.4 本土化特色突出
    4.3 获奖报道选题特征背后的内在原因
5 获奖作品写作特点研究
    5.1 长篇幅是获奖作品的显着特征
    5.2 报道结构以章回体和华尔街日报体为主
        5.2.1 获奖报道主要结构之章回体
        5.2.2 获奖报道主要结构之华尔街日报体
    5.3 依托新闻事实的夹叙夹议
    5.4 四类典型背景资料
        5.4.1 社会类背景资料
        5.4.2 历史类背景资料
        5.4.3 人物类背景资料
        5.4.4 知识类背景资料
    5.5 五类典型解释手段
        5.5.1 用引语来解释新闻
        5.5.2 用数据来解释新闻
        5.5.3 用图示来解释新闻
        5.5.4 用文件来解释新闻
        5.5.5 用案例来解释新闻
6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启示
    6.1 解释性报道在中国新闻评奖制度中的缺位
    6.2 中国发展解释性报道的现实意义
        6.2.1 经济类新闻:突破涉税报道局限性
        6.2.2 政法类新闻:平衡“政”与“法”
        6.2.3 科教文卫类新闻:开创健康传播新路径
        6.2.4 社会类新闻: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宏观意义
    6.3 对中国发展解释性报道的建议
        6.3.1 完善评奖制度,引导具有解释意识的新闻业
        6.3.2 培养专家型记者,重塑媒体威信
        6.3.3 抓住融合新闻时代的发展契机
        6.3.4 厘清新闻述评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审美的文学与尚美的新闻
    第一节 审美的文学
        一、文学的特殊本质
        二、审美非唯美
    第二节 尚美的新闻
        一、僵化的新闻写作
        二、新闻的求美走向
    第三节 新闻:向文学借“美”
        一、文学审美与新闻品格的交汇
        二、审美的新闻:《冰点》特稿
第二章 《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
    第一节 题材之“真”
        一、时代的典型样本
        二、“诗意”的“冰点”
    第二节 主题之“善”
        一、情感的温度
        二、向善的力量
    第三节 形式之“美”
        一、诗艺表达
        二、小说特质
        三、散文风格
        四、剧本样貌
第三章 文学审美下的新闻内核
    第一节 《冰点》采编的专业主义意识
        一、现场采访印证补充事实
        二、深入调查厘清事实
        三、由表及里抵达真相
    第二节 《冰点》特稿的专业主义话语
        一、事实代替抽象形容
        二、冷峻笔调
        三、不虚美不隐恶
        四、“证据”辅助
        五、密集引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网络时代的事实核查新闻:一种比较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2 事实核查新闻的历史与现状
    2.1 事实核查新闻的三大制度来源
        2.1.1 事实核查制度
        2.1.2 报纸公评人制度
        2.1.3 更正与答辩制度
    2.2 事实核查新闻的产生
    2.3 事实核查新闻的全球发展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事实核查新闻的透明性实践
    3.1 透明性作为一种理念建构
        3.1.1 新闻业对透明性理念的建构
        3.1.2 事实核查新闻对透明性理念的建构
    3.2 透明性作为一种制度建构
        3.2.1 资金来源的透明
        3.2.2 人员构成的透明
        3.2.3 核查方法的透明
        3.2.4 证据来源的透明
    3.3 透明性作为与公众的关系建构
        3.3.1 从核查内容和主题上看
        3.3.2 从媒体建立与公众的互动来看
        3.3.3 从公众对媒体的反馈来看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意义
    4.2 中西事实核查新闻的异同
        4.2.1 中西事实核查新闻的差异
        4.2.2 中西事实核查新闻的共性
    4.3 西方事实核查新闻对中国的启示
        4.3.1 扩大事实核查的规模
        4.3.2 增加核查新闻的透明性
        4.3.3 提升核查新闻的互动性
    4.4 事实核查新闻发展的反思
参考文献

(10)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理论来源
    1.6 新华体界定
2 新华体基本特征的质化分析
    2.1 新华体与风格理论
    2.2 新华体的发展历程
    2.3 新华体的基本特征-壮美
    2.4 小结
3 新华体基本特征的量化分析
    3.1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3.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采集
    3.3 分析单元
    3.4 类目建构与编码
    3.5 编码及信度检验
    3.6 研究发现
    3.7 结论和讨论
4 新华体的话语生产者分析
    4.1 新闻话语的生产者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4.2 新华社的机构属性与新华体
    4.3 新华社的新闻观与新华体
    4.4 小结
5 新华体的社会实践分析
    5.1 新闻话语与社会
    5.2 政治对新华体的作用
    5.3 经济对新华体的作用
    5.4 文化对新华体的作用
    5.5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华社、美联社内容分析编码薄
附录2 新华社、美联社内容分析编码说明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四、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构建的历史考察与中西比较[J]. 杨奇光,王润泽. 新闻记者, 2021(08)
  • [2]理念与原则: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D]. 陈婧. 西北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4]《人民日报》报纸评论和微博评论比较研究[D]. 杨雪扬.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美主流媒体“5G网络”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D]. 朱姗姗.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6]突发灾难事件中美网络媒体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为例[D]. 杨柳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1)
  • [7]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D]. 王政.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8]《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D]. 王毅璇. 兰州大学, 2020(01)
  • [9]网络时代的事实核查新闻:一种比较视野[D]. 叶琼. 武汉大学, 2019(08)
  • [10]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D]. 李建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