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树胚胎发育研究

梓树胚胎发育研究

一、梓树(Catalpa ovata)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呼和浩特地区引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及繁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有限的水资源,所能够利用的园林景观植物种类较少,适宜于旱景园林的植物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拓展。通过对78种园林植物的适应性、观赏性和抗逆性开展综合评价,并对筛选出的园林植物进行繁衍特性及抗旱性评价研究,旨在丰富旱景园林植物种类选择,并筛选扩繁方法,提升其推广应用价值,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园林绿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主要研究结论:(1)通过对在呼和浩特地区的78种乔木、灌木和草本园林植物采用德尔菲法从生态适宜性、观赏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开展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排序分级,按照综合指数的高低可划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一级得分≥0.9的优异园林植物有17种,综合指数最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观赏性和抗逆性,可作为旱景园林建设的首选。得分为0.8~0.9的二级植物有32种,该类植物在实验区可正常生长,但部分植物开花、结实受到限制,或抗逆性较弱。三级综合评价分数为0.7~0.8,划分到此类的植物有24种,该类植物对实验区的适应性一般,大多在实验地表现为生长缓慢,抗逆性较差;评价得分<0.7为四级,划分到此类的植物有5种,该类植物存在越冬率或成活率低的问题。(2)对筛选出的8种园林植物开展繁衍特性研究:蒙桑、蒙古莸、戈壁天门冬、山韭为非休眠种子,通过探索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萌发条件。蒙桑、戈壁天门冬和山韭种子均属于喜光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达到最大。蒙桑种子萌发最适萌发条件为30℃/20℃连续光照条件。戈壁天门冬种子萌发受温度和光照交互作用,25℃连续光照条件为种子最适宜萌发条件。山韭种子属于光促进萌发种子,15℃和20℃/10℃条件下连续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而蒙古莸种子在各温度条件下均可萌发,在连续黑暗条件30℃/20℃变温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可达到最大。水曲柳、黄檗、乌苏里鼠李、桃叶卫矛属于休眠种子。在4℃层积30天处理后,水曲柳和黄檗种子休眠得以解除。其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条件20℃和20℃/10℃变温处理。采用1mol/L Na OH处理乌苏里鼠李种子40min或用40℃热水浸种20min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层积处理30d桃叶卫矛种子能够促进生理后熟,解除休眠,显着提高种子萌发率。(3)通过对幼苗建植期胁迫实验,探索蒙桑、蒙古莸、戈壁天门冬、山韭、水曲柳、黄檗、乌苏里鼠李和桃叶卫矛8种园林植物幼苗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幼苗建植过程及其生理变化,揭示幼苗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的适应策略。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8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植株自身的生长形态、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提高抗旱性,减轻干旱胁迫形成的膜脂过氧化对植株造成的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在幼苗建植过程中,结果表明过低或过高的田间持水量均不适宜植物幼苗的生长,适当的土壤水分条件即可利于以上8种园林植物的种苗培育。以上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位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本身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观赏价值高,因此可在道路景观、公园绿化中均可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养护成本,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组织培养、嫁接和扦插等方式系统的开展桃叶卫矛的营养繁殖特性研究。利用桃叶卫矛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结果表明桃叶卫矛茎段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3.0mg/L IBA。当桃叶卫矛劈接接穗粗为0.5~1.0cm时,成活率为86.36%。桃叶卫矛嫩枝扦插在ABT生根粉500mg/L的处理下成活率与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9%和49%。对于类似桃叶卫矛这类因种子休眠而难以通过实生苗扩繁的园林植物以营养繁殖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快繁殖效率。

李媛,李志辉,苗晓娟,王智,王军辉,麻文俊[2](2019)在《梓树6个种源耐盐性差异的生物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选择出抗盐性强的梓树种源作为楸树的嫁接砧木,拓展楸树的适生范围,旨在为选择耐盐梓树种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梓树种源的种子为材料,设置4个NaCl浓度梯度(0.0%、0.3%、0.6%、1.0%)开展种子萌发试验,观察其种子萌发状况,测定各胁迫处理20 d后芽苗生长表现、酶活性以及脯氨酸、MDA等可溶性物质的变化规律,计算各指标的相关指数选择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结合权重综合评价各梓树种源的耐NaCl能力。[结果]6个梓树种源种子的长度、宽度、长宽比、种翅长、千粒质量以及在盐胁迫下的芽苗中的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差异极显着,胚根、胚轴、幼苗的长度差异显着;各种源种子发芽的盐胁迫临界浓度(NaCl浓度)为0.6%;运用临界NaCl浓度下的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梓树抗盐性排名,其耐NaCl性由大到小为辽宁桓仁、甘肃正宁、湖北襄阳、湖南吉首、贵州兴仁和河南洛阳。[结论]在盐渍土进行楸树嫁接苗繁育时,适宜选择辽宁恒仁种源梓树苗木作为其嫁接砧木。

孟路,刘勇,王小平,李进宇,贺国鑫,薛敦孟,邢丽霞,李世安[3](2020)在《4个楸树品种组培快繁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探索出不同基因型楸树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楸树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和‘鲁楸1号’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楸树品种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诱导阶段:6-B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洛楸1号’和‘鲁楸1号’的诱导率可达100%;6-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朝霞楸’和‘云朵楸’的诱导率最高,依次为100%,81.82%。增殖阶段:同一增殖处理对楸树4个品种的增殖效果不同,1.0 mg/L 6-BA最适于‘洛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为4.70;1.5 mg/L 6-BA最适于‘云朵楸’和‘鲁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依次为3.38、5.68;6-BA 3.0 mg/L最适宜‘朝霞楸’增殖,增殖系数为5.49。生根阶段:相同质量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0.1 mg/L NAA最适合‘朝霞楸’生根,生根率为97.50%;0.2 mg/L NAA最适合‘云朵楸’和‘鲁楸1号’生根,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0.4 mg/L NAA最适合‘洛楸1号’生根,生根率为96.97%。【结论】4个楸树品种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应针对品种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

仝伯强,赵永军,杨海平,吴丹,赵辉,刘建华,王磊[4](2019)在《我国北方楸树资源(Sect.Sinocatalpa)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楸树繁殖的方式主要有种子育苗、嫁接、埋根、扦插、组培、体胚发生技术等几种。种子育苗(除去杂交育种外)、埋根作为一种传统的繁育手段,已经逐渐被其他无性繁育手段代替。在无性繁殖手段方面:嫁接和扦插在现阶段生产上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目前种苗繁育的重要策略,但长远看来这2种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指出组培、体胚发生等新技术作为繁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存在一些技术性难点需要进一步解决,同时,还要着力解决好与生产环节衔接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综合判断,最终楸树繁育的最佳方式还是要走向体胚发生。

孟路[5](2019)在《4个楸树良种离体繁殖能力及组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更好地推广和利用楸树优良品种种质资源,解决市场上楸树苗木资源急剧下降问题,本试验以 ’洛楸1号’、’朝霞楸’(花色红)、’云朵楸’(花色白)和’鲁楸1号’ 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取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4个品种的最佳采条时间、基础培养基类型、诱导成苗、增殖、生根培养、练苗移栽等相关问题,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建立相应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优质苗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云朵楸’整体灭菌效果较好,75%酒精处理茎段30S后,使用0.1%升汞灭菌处理6分钟效果最好,成功率为93.33%;’洛楸1号’茎段用10%NaC1O灭菌8分钟效果最好,污染率为0,成功率为60.00%。2、4个品种中’洛楸1号’、’鲁楸1号’和’朝霞楸’芽诱导能力较强,’云朵楸’芽诱导能力最弱,不同品种楸树茎段对诱导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洛楸1号’和’鲁楸1号’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 1.Omg/L+IBA0.1mg/L,诱导率均高达100%;’朝霞楸’和’云朵楸’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IBA 0.1mg/L,诱导率依次为 100%,81.82%。3、同一增殖处理对4个品种楸树的增殖效果不同,丛生芽增殖能力排序为’鲁楸1号’>’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洛楸1号’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6-BA1.0mg/L+IBA0.3mg/L,增殖系数可达4.70;’朝霞楸’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6-BA3.0mg/L+IBA0.3mg/L,增殖系数可达5.49;’云朵楸’和’鲁楸1号’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6-BA 1.5mg/L+IBA0.3mg/L,增殖系数分别为3.38、5.68。4、相同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朝霞楸’生根能力最强,’云朵楸’生根能力最弱,’洛楸1号’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NAA 0.4 mg/L,生根率为96.97%;’朝霞楸’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NAA 0.1 mg/L,生根率为97.50%;’云朵楸’和’鲁楸1号’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NAA0.2mg/L,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

姜何[6](2019)在《‘鲁楸1号’楸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系紫葳科(Bignoniaceae Juss.)梓树属(Catalpa Scop)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1 m多,是中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着名的园林观赏树种。楸树在国际上用材均被列入一类材种,可营造间作林、用材林、防护林,树形伟岸,花色美,叶浓郁,素有“木王”之称。楸树由于自花授粉的不亲和性,往往开花不结实;即使不同无性系混栽在一起,经昆虫传粉能够结实,但结实很少,种子发芽率很低,实生繁殖较为困难。楸树为难生根树种,扦插繁殖成活率低,且现有的有关扦插技术因操作要求高,或需要设施条件,或费工费时成本高,不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埋根繁殖虽比较容易,但埋根繁殖因其繁殖材料相对较少,客观上制约了繁育的规模。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时,首先要培育砧木,目前砧木培育多采用梓树播种育苗方式,但播种后至少需2年才能达到嫁接砧木所需粗度,存在砧木培育生产周期长的缺点。综上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解决对楸树的快速繁育问题。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人为控制范围内,以较短的周期大量繁殖种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和产量大。本试验以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鲁楸1号”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楸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各项关键技术,筛选出了最适楸树各阶段生长培养的激素配比、最适生根培养基及激素浓度、以及炼苗时间和生长基质,成功的为新品种建立了高效快繁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鲁楸1号’最适合接种的外植体和最佳消毒方法:最佳的外植体为水培后萌发嫩芽,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自来水冲洗30 min,而后在超净工作台上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0.1%氯化汞浸泡4 min,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此方法下,外植体的污染率仅为5%,褐化率为0,萌发率可达95%。2、本试验在启动培养中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以及生长素作为三因素,同时设置三个水平,确定了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配方为:MS+6-BA 0.50mg/L+IAA 0.1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值为5.86.0。培养30 d后诱导芽个数高达3.30,芽长为1.55。由于外植体的褐化现象与外植体本身基因型以及木质化程度有关,适当活性炭的添加会吸附导致褐化现象出现的酶类,试验选用添加活性炭的方式来降低褐化率,当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00 mg/L时,可降低外植体启动过程中的褐化现象。3、增殖阶段运用正交试验,选用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最为三因素,将不同培养基以及6-BA和NAA的不同浓度设置三个水平,确定了继代增殖培养中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6+6-BA0.8 mg/L+NAA0.10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6.20,组培苗长势良好,植株叶片鲜绿。4、生根阶段选用三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的不同浓度以及生长素NAA、IBA的不同浓度进行配比试验,筛选出生根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与生长素配比:1/2MS+NAA0.5 mg/L+6-BA0.10 mg/L。平均生根数达12.50,生根率达100%。且发现当细胞分裂素浓度高于生长素时,植株更趋于长芽,相反则更利于生根。5、炼苗移栽:炼苗7 d,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最为适合移栽,移栽后组培苗成活率90.1%,平均苗高也可达5.3 cm。

景丹龙[7](2017)在《楸树重瓣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是紫葳科梓树属植物,中国特有的珍贵观赏和用材树种。重瓣楸树是近年来在湖北省新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其花器官第三轮原有的3个退化雄蕊同源异型突变成花瓣。本研究对楸树重瓣花与单瓣花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找到了楸树重瓣花形成和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楸树单瓣花的退化雄蕊、重瓣花的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进行mRNA转录组分析,筛选了调控楸树重瓣花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和基因家族;基于转录水平的MADS-box基因家族分析,克隆到了调控楸树花瓣和雄蕊发育的CabuPI和CabuAP3基因,以及调控雄蕊和雌蕊发育的CabuAG基因,进一步分析了这3个基因在楸树重瓣花和单瓣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利用免疫亲和富集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对楸树重瓣花发育过程中的赖氨酸乙酰化蛋白质组进行了定性分析,揭示了赖氨酸乙酰化在楸树重瓣花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楸树重瓣花的第1轮是萼片,第2轮是花冠,第3轮有3个退化雄蕊均同源异型转变成的雄蕊状花瓣和2枚正常雄蕊,第4轮为雌蕊。将楸树重瓣花的发育过程划分为11个阶段(D1-D11),当重瓣花花芽处于D8(长度为9 mm)阶段,3个退化雄蕊均开始分化出花瓣,该时期是雄蕊状花瓣分化的关键时期;当重瓣花花芽处于D9和D10阶段,退化雄蕊分化出的雄蕊状花瓣结构明显伸长;D11阶段,花冠张开,雄蕊状花瓣伸出花冠。重瓣花雄蕊状花瓣与单瓣花退化雄蕊的差异基因表达数目为13 883个,其中上调表达为6 379个,下调表达为7 504个;重瓣花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的差异基因表达数目为2 329个,其中上调表达为1 486个,下调表达为843个。基于差异表达基因FPKM值的层次聚类分析,显示MADS-box基因家族在3个样品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显着。其中,A类APETALA1(AP1)同源基因在重瓣花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单瓣花退化雄蕊,同时C类AGAMOUS(AG)同源基因在重瓣花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单瓣花退化雄蕊。此外,B类GLO/PI同源基因和E类SEP2同源基因在单瓣花退化雄蕊、重瓣花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显着。从楸树单瓣花和重瓣花中克隆得到了pi同源基因(cabupi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abupi基因聚类于双子叶植物pi进化分支,其c末端包含高度保守的pi基序。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abupi基因仅在花瓣和雄蕊中表达。花芽早期分化的cabupi基因表达分析,显示楸树重瓣花花芽中的cabupi基因表达量高于单瓣花花芽。在花瓣的发育过程中,楸树单瓣花花瓣中的cabupi基因表达量高于重瓣花花瓣。但是,在楸树重瓣花发育的d8-d11时期,雄蕊状花瓣结构中cabupi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瓣花花瓣。在雄蕊的发育过程中,楸树重瓣花雄蕊中的cabupi基因表达量高于单瓣花雄蕊。和野生型拟南芥相比,35s::cabupi转基因野生型拟南芥萼片变白,完全张开,雄蕊部分张开,且萼片边缘细胞与花瓣细胞结构相同;35s::cabupi转基因的杂合体拟南芥萼片部分变白且张开。与pi-1纯合体拟南芥相比,35s::cabupi转基因的pi-1纯合体拟南芥,花瓣完全恢复,但是雄蕊恢复为4-6个。从楸树单瓣花和重瓣花中克隆得到cabuap3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abuap3基因聚类于双子叶植物b类基因euap3进化分支。cabuap3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该基因仅在花瓣和雄蕊中表达。在花芽早期分化阶段,重瓣花花芽中的cabuap3基因表达量高于单瓣花花芽。在花瓣快速发育阶段,单瓣花花瓣中的cabuap3基因表达量高于重瓣花花瓣。但是,在楸树重瓣花发育的d8-d11时期,楸树重瓣花的雄蕊状花瓣中cabuap3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瓣花花瓣。在开花阶段,cabuap3基因在楸树重瓣花雄蕊中的表达量高于单瓣花雄蕊。与拟南芥ap3-3纯合体相比,35s::cabuap3转基因的ap3-3纯合体拟南芥能恢复雄蕊的花丝状结构并产生雄蕊状雌蕊。表明cabuap3基因的异位表达能部分替代拟南芥ap3基因功能。从楸树单瓣花和重瓣花中克隆得到了cabuag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abuag基因聚类于双子叶植物c类基因的euag进化分支。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abuag基因仅在雄蕊和雌蕊中有转录。在重瓣花发育的d8-d11阶段,cabuag基因在楸树单瓣花雄蕊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重瓣花雄蕊;同时,cabuag基因在雄蕊状花瓣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单瓣花雄蕊。在随后的雌蕊发育过程中,cabuag基因在重瓣花雌蕊中的表达量高于单瓣花雌蕊。与拟南芥ag-1纯合体相比,35s::cabuag转基因的ag-1纯合体拟南芥花瓣轮数明显减少,内轮萼片上出现柱头和胚珠结构,表明cabuag基因能部分替代拟南芥ag基因的功能。通过对单瓣花退化雄蕊、重瓣花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大量差异基因的生物过程富集在蛋白修饰过程。本研究进一步对楸树重瓣花进行赖氨酸乙酰化蛋白质组定性分析,发现楸树重瓣花中有467个蛋白的667个赖氨酸位点发生了乙酰化修饰,这些蛋白涉及多种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的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乙酰化蛋白主要关联到结构分子活性、核糖体结构组分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其中,61个和13个乙酰化蛋白分别涉及糖代谢和氧化磷酸化途径,表明蛋白乙酰化修饰在楸树重瓣花发育的能量代谢途径中扮演重要调控角色。相应地,乙酰化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这些相互作用蛋白主要涉及糖代谢过程、三羧酸循环和氧化还原反应。

高晗,陈发菊,王毅敏,梁宏伟[8](2018)在《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中,以楸树未成熟种胚为外植体,对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培养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与植株再生体系。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楸树未成熟种胚分别接种在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 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以15 d为一个周期,将得到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添加聚乙二醇6000(PEG6000)(0,5%,10%,15%,20%)的1/2 MS的悬浮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建立分散性好、增殖快、稳定性较强的细胞悬浮系。将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材料转移到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 MS固体培养基中,体胚萌发同步性高,并可再生植株,对实现楸树周年生长、进行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王长兰,张青,魏文桃,陈磊,梁宏伟[9](2016)在《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AMY)及ATP酶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ST及POD同工酶酶带在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同时期呈现规律性变化,胚性愈伤组织中EST、POD同工酶酶带较非胚性愈伤组织多且表达活跃,子叶胚时期活性最强,表明这一时期细胞内代谢旺盛。EST、POD、AMY及ATP同工酶在楸树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谱带差异明显,表明这4种同工酶与体胚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楸树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的重要标志。

张敏涛,张荻,申晓辉[10](2016)在《‘东方晨曲’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的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晚花铁线莲类的‘东方晨曲’为实验材料,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以探究其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东方晨曲’成熟花朵的雄蕊120160枚,花药4室。(2)花药壁从外至内依次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方式是双子叶型。(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小孢子排列大部分呈四面体型,少数呈左右对称型。(4)成熟花粉是2-细胞花粉型,具3个萌发沟,扫描电镜下观察成熟花粉粒是圆球形,外壁呈光滑状或波浪状。研究发现,‘东方晨曲’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没有发生异常现象,可作为培育高观赏价值铁线莲杂交种的父本品种。

二、梓树(Catalpa ovata)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梓树(Catalpa ovata)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呼和浩特地区引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及繁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园林植物引种研究
        1.1.2 植物繁殖特性研究
        1.1.3 植物幼苗建植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引种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宜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材料来源及选择
        2.1.3 综合评价体系建立
        2.1.4 评价指标的选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78 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
        2.2.2 17 种园林景观植物的物候期
    2.3 讨论
    2.4 小结
3 8 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种子萌发试验方法
        3.1.3 计算指标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处理方式对蒙桑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方式对蒙古莸种子萌发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方式对戈壁天门冬种子萌发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方式对山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方式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3.2.6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3.2.7 解除乌苏里鼠李种子休眠方法的结果
        3.2.8 解除桃叶卫矛种子休眠的方法
    3.3 讨论
    3.4 小结
4 8 种园林植物幼苗建植特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4.1.3 测定指标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蒙桑幼苗建植的影响
        4.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蒙古莸幼苗建植的影响
        4.2.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戈壁天门冬幼苗建植的影响
        4.2.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山韭幼苗建植的影响
        4.2.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水曲柳幼苗建植的影响
        4.2.6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黄檗幼苗建植的影响
        4.2.7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乌苏里鼠李幼苗建植的影响
        4.2.8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桃叶卫矛幼苗建植的影响
    4.3 讨论
        4.3.1 8 种园林植物幼苗生长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2 8 种园林植物幼苗抗氧化酶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3 8 种园林植物幼苗丙二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4 8 种园林植物幼苗渗透调节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4 小结
5 桃叶卫矛营养繁殖特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桃叶卫矛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5.2.2 桃叶卫矛嫁接繁殖体系的建立
        5.2.3 桃叶卫矛扦插繁殖体系的建立
    5.3 讨论
    5.4 小结
6 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梓树6个种源耐盐性差异的生物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种子性状测定
        1.2.2 种子NaCl胁迫处理
        1.2.2.1 种子预处理
        1.2.2.2 播种和盐胁迫处理
        1.2.2.3 培养条件
        1.2.2.4 补水
        1.2.3 种子发芽率调查和芽苗测定
        1.2.3.1 种子发芽调查
        1.2.3.2 芽苗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6个种源种子性状差异
    2.2 NaCl胁迫对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
        2.2.1 种子发芽率
        2.2.2 芽苗生长
        2.2.3 种子的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
    2.3 NaCl胁迫对不同种源芽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6个梓树种源耐NaCl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3)4个楸树品种组培快繁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试验地点与外植体材料
        1.1.2 试验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无菌苗的获得
        1.2.2 基本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1.2.3 植物外源激素的处理方法
        1.2.3. 1 6-BA对不同品种楸树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1.2.3. 2 6-BA对不同品种楸树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1.2.3. 3 NAA和IBA对不同品种楸树生根的影响
    1.3 测定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质量浓度6-BA对4个楸树品种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2 不同质量浓度6-BA对4个楸树品种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2.3 不同楸树品种丛生芽增殖的差异
    2.4 NAA和IBA对4个楸树品种无菌苗生根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4)我国北方楸树资源(Sect.Sinocatalpa)繁育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育苗技术
2 常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2.1 嫁接育苗
    2.2 埋根育苗
    2.3 扦插育苗
3 组织培养技术
4 体胚发生技术
5 结论与展望

(5)4个楸树良种离体繁殖能力及组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1.1 嫁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1.2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1.3 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2 楸树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与试剂
        3.1.1 试验地点与外植体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四个品种楸树带芽茎段不同灭菌措施的试验设计
        3.2.2 6-BA对不同品种楸树芽诱导的研究
        3.2.3 四个品种楸树丛生芽繁殖能力及增殖培养基的研究
        3.2.4 四个品种楸树生根能力及培养基的研究
        3.2.5 炼苗移栽
    3.3 基本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4.1 测定指标
        3.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灭菌处理对楸树外植体成功率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6-BA对四个品种楸树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4.3 四个品种楸树丛生芽繁殖能力及增殖培养基的研究
        4.3.1 不同浓度6-BA和IBA对'洛楸1号'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4.3.2 不同浓度6-BA和IBA对'朝霞楸'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4.3.3 不同浓度6-BA和IBA对'云朵楸'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4.3.4 不同浓度6-BA和IBA对'鲁楸1号'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4.3.5 不同基因型对楸树繁殖能力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4.4 四个品种楸树生根能力及培养基的研究
        4.4.1 基本培养基类型对楸树无菌苗生根的影响
        4.4.2 NAA和IBA对'洛楸1号'无菌苗生根的影响
        4.4.3 NAA和IBA对'朝霞楸'无菌苗生根的影响
        4.4.4 NAA和IBA对'云朵楸'无菌苗生根的影响
        4.4.5 NAA和IBA对'鲁楸1号'无菌苗生根的影响
        4.4.6 不同基因型对楸树无菌苗生根能力的影响
    4.5 炼苗和移栽
5 讨论
    5.1 外植体灭菌方法的选择
    5.2 影响楸树芽诱导的主要因素分析
    5.3 影响楸树丛生芽增殖的主要因素分析
    5.4 影响楸树生根的主要因素分析
6 结论
7 问题与建议
8 附图.楸树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鲁楸1号’楸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1.1.1 林木组织培养研究
    1.2 楸树概况
        1.2.1 楸树历史
        1.2.2 楸树形态学特征
        1.2.3 楸树生态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
        1.2.4 楸树的良种选育
    1.3 楸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1.3.1 杂交及播种育苗
        1.3.2 埋根育苗
        1.3.3 嫁接育苗
        1.3.4 扦插育苗
        1.3.5 组织培养
    1.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材料处理
    2.3 试验仪器设备
    2.4 试验试剂
    2.5 试验方法
        2.5.1 培养基的配置及培养条件
        2.5.2 无菌苗的获取
        2.5.3 外植体的初代培养
        2.5.4 继代增殖培养
        2.5.5 生根培养
        2.5.6 炼苗移栽
        2.5.7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最佳灭菌方式以及外植体的选择
    3.2 外植体的初代培养
        3.2.1 不同培养基、激素种类对组培苗初代培养的影响
        3.2.2 活性炭对外植体初代培养的影响
    3.3 继代增殖培养
        3.3.1 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3.3.2 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对增殖芽长的影响
    3.4 生根培养
    3.5 炼苗移栽
4.讨论
    4.1 外植体的取材与消毒
    4.2 组织培养中的褐化和玻璃化现象
    4.3 培养基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4.5 组织培养过程中叶片的黄化现象
5.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1.1 筛选出最佳外植体
        5.1.2 建立了无菌体系
        5.1.3 优化了楸树增殖与生根配方
        5.1.4 炼苗移栽技术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楸树重瓣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经费来源
    1.2 被子植物花器官形成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1.2.1 被子植物成花诱导和花器官形成的调控
        1.2.2 被子植物花器官形成和发育的分子调控模型演变
        1.2.3 调控被子植物花器官形成和发育的MADS-box基因
        1.2.4 MIKC-型蛋白四聚体复合物的分子调控机理
        1.2.5 林木花器官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1.2.6 重瓣花发育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1.2.7 楸树花发育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楸树重瓣花与单瓣花发育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楸树单瓣与重瓣花的花器官形态比较
        2.2.2 楸树单瓣花与重瓣花的花器官形态发育
    2.3 小结
第三章 楸树重瓣花发育的转录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楸树转录组测序样品的RNA质量分析
        3.2.2 楸树测序样品间表达相关性分析
        3.2.3 楸树测序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
        3.2.5 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因子基因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3.3 小结
第四章 CabuPI基因的序列结构、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楸树CabuPI基因的克隆
        4.2.2 CabuPI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和蛋白序列比较
        4.2.3 楸树CabuPI基因在楸树单瓣花和重瓣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4.2.4 拟南芥pi-1 突变体的鉴定
        4.2.5 楸树CabuPI基因在拟南芥pi-1 突变体中的异位表达
    4.3 小结
第五章 CabuAP3基因的序列结构、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楸树CabuAP3基因cDNA序列克隆
        5.2.2 系统发生分析和蛋白序列比较
        5.2.3 CabuAP3基因在楸树单瓣花和重瓣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5.2.4 拟南芥ap3-3 突变体的鉴定
        5.2.5 楸树CabuAP3基因在拟南芥ap3-3 突变体中的异位表达
    5.3 小结
第六章 CabuAG基因的序列结构、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楸树CabuAG基因cDNA序列克隆
        6.2.2 系统发生分析和蛋白序列比较
        6.2.3 楸树CabuAG基因在单瓣和重瓣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6.2.4 拟南芥ag-1 突变体的鉴定
        6.2.5 楸树CabuAG基因在拟南芥ag-1 突变体中的异位表达
    6.3 小结
第七章 楸树重瓣花的蛋白乙酰化修饰组测序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7.1.3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楸树重瓣花的赖氨酸乙酰化位点和乙酰化蛋白鉴定
        7.2.2 楸树重瓣花中的赖氨酸乙酰化位点和基序分析
        7.2.3 楸树重瓣花中赖氨酸乙酰化蛋白的功能分析
        7.2.4 赖氨酸乙酰化蛋白的聚类分析和功能富集
        7.2.5 楸树重瓣花中赖氨酸乙酰化蛋白涉及糖代谢和氧化磷酸化分析
        7.2.6 赖氨酸乙酰化蛋白的互作网络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楸树重瓣花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8.2.2 楸树重瓣花发育的转录水平调控机制
        8.2.3 CabuPI基因在楸树重瓣花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
        8.2.4 CabuAP3基因在楸树重瓣花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
        8.2.5 CabuAG基因在楸树重瓣花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
        8.2.6 赖氨酸乙酰化在楸树重瓣花中的调控机制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1.2 胚性细胞悬浮体系的建立
    1.3 植株再生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植物材料的处理
    3.2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增殖
    3.3 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3.4 植株再生

(9)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酯酶(EST)的变化
    1.2 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
    1.3 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淀粉酶(AMY)的变化
    1.4 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ATP酶的变化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酶液制备
    3.3 电泳
    3.4 染色
    3.5 数据分析

(10)‘东方晨曲’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FAA固定法
        1.2.2胚胎发育石蜡切片观察
        1.2.3扫描电镜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器官形态
    2.2 花药壁的发育
    2.3 小孢子的发生
    2.4 雄配子体的发育
3 讨论
    3.1 绒毡层与小孢子母细胞的同源性
    3.2 雄性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步性
    3.3 绒毡层结构与功能

四、梓树(Catalpa ovata)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地区引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及繁殖特性研究[D]. 刘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梓树6个种源耐盐性差异的生物测定[J]. 李媛,李志辉,苗晓娟,王智,王军辉,麻文俊.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6)
  • [3]4个楸树品种组培快繁能力的比较研究[J]. 孟路,刘勇,王小平,李进宇,贺国鑫,薛敦孟,邢丽霞,李世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 [4]我国北方楸树资源(Sect.Sinocatalpa)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 仝伯强,赵永军,杨海平,吴丹,赵辉,刘建华,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4)
  • [5]4个楸树良种离体繁殖能力及组培技术研究[D]. 孟路.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鲁楸1号’楸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D]. 姜何.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楸树重瓣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 景丹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8]楸树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J]. 高晗,陈发菊,王毅敏,梁宏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2)
  • [9]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分析[J]. 王长兰,张青,魏文桃,陈磊,梁宏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11)
  • [10]‘东方晨曲’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的解剖学研究[J]. 张敏涛,张荻,申晓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11)

标签:;  ;  ;  ;  ;  

梓树胚胎发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