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及紫杉醇生产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及紫杉醇生产

一、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紫杉醇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唐荣,李帅锋,苏建荣[1](2021)在《云南红豆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W. C. Cheng&L. K. Fu)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树种,同时也是我国红豆杉属中分布最广和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物种.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大量砍伐,云南红豆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生长缓慢且天然更新困难,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对云南红豆杉天然资源的保护和药用人工林的培育对于云南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云南红豆杉资源分布现状及种群和繁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是由其自身繁殖机制引起的天然更新困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以及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同时从紫杉醇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获取方式、人工药用林培育方面总结了云南红豆杉的开发利用现状,发现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受其自身特性及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包含紫杉醇在内的紫杉烷类物质目前主要通过直接提取和半合成两种方式获取;此外在全合成、组织或细胞培养及真菌诱导等方式上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建议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引种回归3个方面对云南红豆杉天然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同时大力推进紫杉烷工业化合成方式的研究和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培育,提高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云南红豆杉天然林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表1参129)

李晓卉[2](2020)在《光培养对东北红豆杉高效诱导紫杉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东北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国家的一级保护植物,枝皮中含有一种萜类化合物——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显着的抑制肿瘤作用,对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效果极佳。但是由于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紫杉醇含量较低,单纯依靠从天然红豆杉枝皮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不仅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对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本文主要以东北红豆杉带芽的半木质化外植体幼茎作为试验材料,为了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对外植体进行生长激素浸泡处理研究,并探讨光培养条件(CO2释放浓度、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组培效果的影响,最终获得一套东北红豆杉外植体光培养的最佳方案。同时,对高产细胞愈伤组织经继代后进行悬浮培养,探讨天然物质对悬浮细胞鲜重增殖及其紫杉醇产量的影响,并对添加诱导子和前体物质进行优化试验,选择适合添加的天然物及诱导物,优化悬浮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方案,为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大规模生产紫杉醇奠定基础。研究结论如下:1.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进行生长激素浸泡处理,探究生长激素NAA、IBA、6-BA以及浸泡时间对外植体初培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法对外植体组织培养效果进行比较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最佳激素浸泡处理方案为:NAA浓度20mg/L+IBA浓度15mg/L+6-BA浓度10mg/L+浸泡时间20min,此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6.67%,初愈时间缩短了5d,芽萌动率为93.75%,愈伤组织鲜重增殖倍数为1.78倍。2.光培养条件下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表明,将B5固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降低为10g/L时,外植体的诱导率和生长状态最佳,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3.50%,褐化率降低至8.33%。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CO2释放浓度、光照强度、光周期为试验因素,得出适用于东北红豆杉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最佳光培养条件组合为:CO2释放浓度4500PPM+光照强度50μmol·m-2·s-1+光周期14h/d,此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5.83%,初愈时间较对照组相比缩短了6d,芽萌动率为91.67%,芽萌动时间缩短了4d,染菌率降低至6.67%,愈伤组织鲜重增殖倍数为2.68倍,紫杉醇产量为1.06mg/L,是对照组的2.83倍。3.利用高产细胞愈伤组织经继代后进行悬浮培养研究发现,向培养基中添加椰汁、马铃薯汁和苹果汁对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鲜重增殖倍数和紫杉醇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以椰汁对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的影响最大,当添加椰汁浓度为10mL/L时,紫杉醇产量达到最大值为1.534mg/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23倍,悬浮细胞鲜重增殖可达1.64倍,同时能够使悬浮细胞较快地进入到对数生长周期。4.在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对添加诱导子和前体物质的浓度组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浓度为105.98μmol/L、水杨酸浓度为21.01mg/L、苯丙氨酸浓度为392.16mg/L、甘氨酸浓度为8.93mg/L时,悬浮细胞鲜重增殖倍数达到最大值为2.74倍;茉莉酸甲酯浓度为108.61μmol/L、水杨酸浓度为16.47mg/L、苯丙氨酸浓度为381.12mg/L、甘氨酸浓度为10.67mg/L时,紫杉醇产量达到最大值为1.959mg/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58倍。

曾小珂[3](2020)在《不同遮光强度对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生物量及药用活性成分累积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和广谱高效的抗癌活性,被誉为“晚期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由于红豆杉资源有限,紫杉醇有效成分含量低,加之市场上抗癌药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供需矛盾一直较为突出。10-DAB作为红豆杉中另一重要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其含量远高于紫杉醇,是人工半合成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原料。因此,以10-DAB为原料人工半合成紫杉醇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紫杉醇生产的主要途径。云南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枝叶中药用活性成份以实生苗为高,且随树龄增长而降低,到第四年后则迅速下降,加之云南红豆杉喜阴湿、温暖环境,因此具备了林下营建优质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可行性。以2年生云南红豆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遮光处理(0%、50%和90%遮光度),测定不同遮光强度下幼苗的地径、株高生长量、枝叶生物量以及幼苗枝叶中紫杉醇、10-DAB的含量和累积量,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对云南红豆杉生长及药用成份的影响,为云南红豆杉药用人工林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遮光强度对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的地径、苗高以及枝叶生物量积累具有明显影响。不同月份的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地径、苗高、枝叶生物量最高值均出现在70%遮光条件下,其增长量也最大;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的地径、苗高、枝叶生物量均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生长旺盛期为6~9月,再此阶段的生长量均占全年生长量40%以上,秋冬两季长势减弱。(2)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中的紫杉醇含量差异不显着。但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单株紫杉醇累积量差异极显着,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单株紫杉醇累积量在9月的70%遮光条件下出现整个试验周期的最高值,达到2.217mg/株,是最低值(3月70%遮光条件下)的2.5倍。因此,在一年的试验周期中,70%遮光度条件最有利于幼苗单株紫杉醇累积量的增加,9月是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单株紫杉醇累积量增加的高峰期。(3)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的枝叶10-DAB含量、单株10-DAB累积量差异极显着:全光照条件更有利于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10-DAB的合成,但不利于单株10-DAB累积量的提高;虽然70%遮光度下枝叶10-DAB含量略偏低,但由于其枝叶生物量大,其单株10-DAB累积量最高,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单株10-DAB累积量在9月的70%遮光条件下出现整个试验周期的最高值,达到0.161g/株,是最低值(3月90%遮光条件下)的5.6倍;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最佳单株10-DAB累积的遮光度为70%,时间为9月,与最佳单株紫杉醇累积的遮光度和时间一致。在当地(宜宾)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建议采用70%遮阴网进行遮光处理,在9月进行枝叶采摘,可以获取最多紫杉醇、10-DAB原料,取得最大收益。同时,70%的遮光条件下云南红豆杉仍能正常生长,说明云南红豆杉在林下种植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王馨[4](2020)在《不同光质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成分合成代谢影响与初步机制解析》文中指出东北红豆杉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吉林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等地区。红豆杉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是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性化合物,是世界公认的广谱抗癌药物。红豆杉生长极为缓慢且紫杉烷成分含量低,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的传统方式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紫杉烷类成分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方法具有培养周期短、条件可人为控制,不受季节、地区的影响等优点。利用诱导技术处理红豆杉组织细胞培养体系获得紫杉烷类成分是目前可行的技术手段,目前LED光照已成为提高植物组织培养体系中次生代谢活性产物产量的一种极具前途技术手段。基于上述,本研究优化并建立了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并使用5种不同光质(红光,蓝光,绿光,红蓝绿混合光和白光)的LED灯对愈伤组织进行照射处理,以暗培养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光质照射下愈伤组织中7个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巴卡亭Ⅲ、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去乙酰基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木糖基-10-去乙酰基紫杉醇和7-表紫杉醇)的积累变化规律,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愈伤组织中6个与紫杉烷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基因(TXS、T7βOH、DBAT、ACL、BAPT和DBTNBT)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并建立了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以东北红豆杉嫩茎作为外植体,自来水冲洗4小时后使用75%酒精消毒30 s,再使用0.1%的HgCl2溶液消毒15 min,无菌滤纸吸干茎段表面水分,使用剪刀将叶片剪掉,茎段剪至0.5 cm长度,接种在MS+2 mg/LNAA+0.1 mg/LKT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诱导30天后,从外植体剥离愈伤组织至MS+2 mg/LNAA+0.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增殖。2、考察了不同光质对紫杉烷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使用不同光质(红光、绿光、蓝光、红蓝绿混合光和白光)的LED灯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进行照射处理,以暗培养作为对照,利用UPLC-MS/MS对7个目标紫杉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光质对于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积累呈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但5种光质均可促使紫杉烷类化合物积累增强,同时确定红光为最佳光质,其可使总紫杉烷含量增加2.17倍,紫杉醇含量增加2.84倍。此外,以红光照射处理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30天为周期,发现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5天时所有目标化合物含量均达到最高,此时总紫杉烷含量为61837.78±4893.59 ng/g DW,紫杉醇含量为 21385.07±2484.95 ng/g DW。3、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qRT-PCR技术对不同光质照射处理下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6个紫杉烷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暗培养为对照,发现几乎所有的光照对于6个基因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这表明不同光质触发了这些紫杉烷生物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而促进了紫杉烷次生代谢成分的合成和积累。特别是在红光下,除T7βOH基因外,其他基因均达到了最高的表达量,特别是ACL基因在红光下表现出最大的转录丰度,可达12.51,这可能也是红光下紫杉烷类化合物积累比在其他光质下更多的内在原因。以红光照射处理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30天为周期,发现大部分基因呈现出逐渐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紫杉烷类成分变化趋势相一致,这同样证明了红光诱导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上调是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积累增强的内在原因。其中,TXS、DBAT、ACL基因在第21天的时候表达量最高,T7βOH、BAPT和DBTNBT基因在第13天的时候达到最高水平,这些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均早于紫杉烷最大积累所需的时间点(25天),这一现象符合基因转录表达早于产物合成的代谢组学规律。同时,本研究初步证实了 TXS、T7βOH、DBAT和ACL可能是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潜在关键基因。此外,本研究发现ACL基因在21天的转录丰度(可达36.08)明显高于其他目标基因,表明该基因对红光LED诱导紫杉烷类化合物合成更为敏感和关键。综上述所,本研究确定了红光照射可以有效增强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积累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无污染,成本低,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价值。此外,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光质调控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内在分子机制,发现ACL基因对红光调控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较为敏感和关键,为未来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手段高产紫杉烷类化合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白肖[5](2020)在《曼地亚红豆杉繁殖体系建立及紫杉醇产生菌分离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Rehder)是以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为父本,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为母本的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天然杂交种,其生长速度快,约为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生长速度的3~7倍。曼地亚红豆杉为常绿针叶树种,树形优美,萌芽力强,耐修剪。秋季果实成熟,种子被鲜红色的假种皮包裹,与绿色针叶相配,呈现出红绿相间的景色,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美化价值。从药用价值来说,曼地亚红豆杉在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醇含量较高,但目前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导致野生资源极其匮乏,因此,建立高效快速的繁殖体系以及寻找紫杉醇产生菌,不再以破坏红豆杉资源为代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曼地亚红豆杉茎段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建立了曼地亚红豆杉快速繁殖体系;同时从曼地亚红豆杉茎段、叶片、树皮、种子等部位分离鉴定内生菌,初步筛选紫杉醇产生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IBA、NAA、ABT-1号为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殖生根剂,筛选最适生根剂及浓度。结果表明,IBA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优于NAA和ABT-1号,400 mg/L IBA是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生根率达79.17%。(2)以曼地亚红豆杉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时,最适合曼地亚红豆杉初代培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NAA 1.0 mg/L+6-BA 0.1 mg/L;最适合初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是WPM培养基;继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有机物加倍)+1.0 mg/L NAA+0.1 mg/L 6-BA,平均芽长达到2.07cm,且组培苗生长健壮。(3)本研究从曼地亚红豆杉的茎段、叶片、树皮及种子中共分离出78株内生真菌,40株内生细菌,从不同部位分离出内生菌数量差异很大。其中,内生真菌在树皮、茎段中最为丰富,内生细菌在树皮、种子中最为丰富。从分离菌株所属科的水平上看,内生真菌中占优势的科为孢腔菌科(Pleosporaceae)、亚隔孢壳科(Subspora)、球壳孢科(Sphaeropsidaceae)、小穴壳菌科(Cryptaceae)和丛赤壳科(Nectriaceae),共占所分离内生真菌菌株的71.79%;内生细菌中占优势的科为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和根瘤菌科(Rhizobiaceae),共占所分离菌株的67.50%。(4)以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DNA为模板,利用PCR反应扩增紫杉醇合成途径中的HMGR基因、DBAT基因和BAPT基因,其中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编号:1J3)、派霉伦属(Peyronellaea sp.)(编号:TM-21)、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编号:2J8)、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编号:2J2)和Cladosporium pseudocladosporioides(编号:TM-31)分别扩增出相关基因,初步推测这5株菌株具有产紫杉醇能力。

尚鹏程[6](2019)在《不同实生苗云南红豆杉幼林枝叶生物量及其10-DAB含量动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杉醇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好的一线广普药物,解决其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至关重要。以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和裸根苗为材料,采用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比两种实生苗的枝叶生物量和10-DAB含量的动态规律及差异。以10-DAB含量和单株10-DAB累积量为主要依据,为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营建选择合适的建园材料和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提供部分理论支撑。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容器苗和裸根苗枝叶生物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生长旺盛期为每年3月至9月,在此阶段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生长量的70%,最高可达82.8%,秋冬两季长势减弱。容器苗26a各年生枝叶生物量分别为29.8g、77.0g、244.0g、537.3g、902.8g,裸根苗26a各年生枝叶生物量分别为23.7g、64.4g、245.7g、534.2g、898.6g;2a和3a的容器苗枝叶生物量显着高于裸根苗(P﹤0.05),差异在14.1%24.5%之间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呈减小趋势;两种实生苗木枝叶生物量与月份之间为非线性关系,经验公式为一元三次方程,且拟合关系良好,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2)容器苗和裸根苗的枝叶10-DAB含量年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均出现在每年7月或9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或3月;容器苗26a生年均含量分别为0.906%、0.934%、0.071%、0.030%、0.007%。裸根苗26a生年均含量分别为0.888%、0.941%、0.067%、0.031%、0.007%。枝叶10-DAB含量在34a均出现直线下降现象;容器苗枝叶10-DAB含量最高为1.307%,最低为0.005%,两者相差约260倍。裸根苗枝叶10-DAB含量最高为1.232%,最低为0.005%,两者相差约245倍。最高值都出现在3a生的第9月;容器苗和裸根苗之间各月份含量和年均含量总体差异不显着(P>0.05);枝叶10-DAB含量与月份之间为非线性关系,经验公式为一元多次方程,且拟合关系良好,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3)容器苗和裸根苗的枝叶10-DAB累积量与10-DAB含量的年基本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种苗木3a生各月份的10-DAB累积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树龄对应月份(P﹤0.05);容器苗累积量最高值0.938g/株和裸根苗累积量最高值0.743g/株均出现在3a生第9月;两种苗木24a的枝叶10-DAB累积量总体差异显着(P﹤0.05),56a总体差异不显着(P>0.05)。(4)目前,10-DAB含量0.15%以上的红豆杉干枝叶市场价为50-100元/kg。根据单株10-DAB累积量最大化原则,建议在苗木生长到3a第9月的时候进行枝叶采摘,此时容器苗和裸根苗单株枝叶生物量分别为71.8g、60.3g,按6000株/亩计,容器苗比裸根苗高69kg/亩,价格按60元/kg计,多收入4140元/亩,扣除前期多投入的1108元/亩,最终收益多3032元/亩。综上:建议以容器苗为建园材料,并在苗木生长到3a第9月采摘枝叶为宜,能获得相对较高收益。

李志军[7](2019)在《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生长发育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自主选育的平欧杂交榛(Corylus avellana×C.heterophylla)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1年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初果期的平欧杂交榛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树体结构和产量的生物学效应;以平欧杂交榛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欧榛、平榛和毛榛为对照,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幼苗紫杉醇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11g/株和22g/株的氮肥施用量对供试品种的平欧杂交榛幼苗形态建成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氮肥施用量为22g/株时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当施氮量达到44g/株时,平欧杂交榛植株的总叶重、总叶面积、地径、茎干重和株高都出现负面效应,须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当氮肥施用量达到到88g/株时,平欧杂交榛须根出现死亡现象。2、高浓度氮胁迫处理的平欧杂交榛新叶抽生速度明显减慢,8月中旬开始空白对照处理的平欧杂交榛不再抽生新叶片;低浓度氮胁迫和标准氮浓度处理的平欧杂交榛根系增长效果和根系数量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标准氮浓度培养、低浓度氮胁迫的平欧杂交榛叶片的POD、SOD、CAT活性逐渐增强,而高浓度氮胁迫处理的平欧杂交榛叶片的POD、SOD、CAT活性降低,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弱。3、平欧杂交榛(“达维”)在控制一定用量磷肥和钾肥的试验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平欧杂交榛(“达维”)初果期植株的树体结构和产量的生物学效应不同。适量氮肥施用量对平欧杂交榛(“达维”)初果期植株的树体结构和产量产生促进作用,其中氮肥施用量为160g/株时促进效应最为明显。4、从榛属样品的图谱结果和紫杉醇含量图来看,榛属不同种的根、枝、叶等主要部位都存在紫杉醇,榛属同种同株植物不同组织器官内紫杉醇的含量高低顺序为:根﹥茎﹥叶。5、氮肥对平欧杂交榛幼苗中紫杉醇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显着。氮肥通过影响平欧杂交榛的生物总量来影响紫杉醇的总产量的效应明显,平欧杂交榛不同品种各组织器官的紫杉醇产量在施肥量达到22 g/株前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平欧杂交榛不同品种各组织器官的紫杉醇产量在施肥量达到22 g/株后与施肥量呈负相关。当施氮水平为22 g/株,获取紫杉醇总产量最高,在这一施氮水平下,平欧杂交榛“达维”单株各组织器官的紫杉醇总产量为根系(0.402 mg)>茎(0.267mg)>叶(0.156 mg),并且平欧杂交榛“达维”单株总产量(0.826 mg)>平欧杂交榛“玉坠”单株总产量(0.592 mg)。

李芳[8](2017)在《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干细胞培养及后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去分化细胞及干细胞,初步探索了接近产业化的紫杉烷产量的调控策略,开发了适应高含量检测的简便方法,从形态学上初步对红豆杉植物干细胞进行了鉴定,为后续高产稳产的植物细胞规模培养打下了一个基础。主要结论如下:两年生的茎段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最佳,最优的诱导培养基及继代培养基均为:B5 基础培养基、30 g/L 蔗糖、300 mg/L L-谷氨酰胺、1.3 mg/L 2,4-D、0.1 3mg/L 6-BA、0.1 g/LVc、8g/L 琼脂。对悬浮培养基中植物激素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得出:最适的悬浮培养基为B5基础培养基、30 g/L 蔗糖、300 mg/L L-谷氨酰胺、1.3mg/L2,4-D、0.13 mg/L6-BA、0.1 g/LVc。建立的生长动力学模型显示将14天做为红豆杉细胞的继代周期时细胞的生长状态最佳。探究影响红豆杉悬浮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建立红豆杉细胞的生产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发现:种源、生产培养基与主要调控剂是关键因素,并且得到10-DAB、巴卡亭和紫杉醇的最大产量分别为1.33mg/g、3.42mg/g、2.089mg/g。在培养干细胞的研究中发现,种属对干细胞的培养没有太大影响,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都能很好地培养出干细胞,而3-5年的茎段所剥下的外皮是干细胞诱导较好的外植体材料,干细胞对所选4种培养基都适应,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B5优化:B5基础培养基、30 g/L蔗糖、300 mg/L L-谷氨酰胺、1.3 mg/L2,4-D、0.1 3mg/L6-BA、0.1 g/L Vc、8 g/L琼脂。对比去分化愈伤组织,干细胞中有很多小囊泡,无成熟大液泡。

杨燕[9](2014)在《云南红豆杉、黄龙尾和芜菁还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由六章组成。前三章主要论述了云南产栽培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枝叶、黄龙尾(Agrimonia pilosa Ledeb. var. nepalensis (D. Don)Nakai.)、芜菁还阳参(Crepis napifera (Franch.) Babc.)的化学成分研究;后三章介绍了云南省红豆杉资源及云南红豆杉研究概况,并对龙芽草属及还阳参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运用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结合波谱技术,从以上三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鉴定62个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紫杉烷二萜、三萜、黄酮、倍半萜、木脂素等类型,其中有2个新化合物。云南省是云南红豆杉资源主要分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和环境优势。但目前云南省相关产业只处于原料生产提供的阶段,从栽培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30个单体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包括紫杉烷二萜、黄酮、甾体。蔷薇科龙芽草属植物黄龙尾(A. pilosa Ledeb. var. nepalensis)是云南省习用的道地药材,具有收敛止血、调经止带的功效。为提高“黄龙尾”内在物质基础的认识,进一步完善提高“黄龙尾”药材质量标准,首次对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黄龙尾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单体。结构类型包括三萜、黄酮、间苯三酚衍生物、异香豆素、植物甾醇类和脂肪酸,所有化合物均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药材“芜菁还阳参”在各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中只有对照药材的TLC鉴别,没有明确成分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项。为加强对于芜菁还阳参物质基础的认识,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芜菁还阳参”药材质量研究,对“芜菁还阳参”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芜菁还阳参(C. napifera)干燥根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主要结构类型包括三萜、倍半萜及木脂素等,其中包括1个新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苷及1个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芜菁还阳参苷、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C-葡萄糖苷(3,5-Di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2-C-glucoside)。论文后三章介绍了目前云南省红豆杉资源及云南红豆杉的研究概况,并对龙芽草属及还阳参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总结。

姚晓[10](2014)在《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文中提出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为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在中国特有的1个变种,其枝、皮、叶、根和果肉中均含有较强抗癌活性的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紫杉醇(Taxol)。然而红豆杉属植物野生资源有限、生长缓慢,且含量低,因而造成了紫杉醇的药源危机。通过红豆杉植物细胞培养与真菌发酵进而产生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本研究论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南方红豆杉的植物形态、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繁殖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真菌发酵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南方红豆杉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对南方红豆杉进行品质评价研究,包括生药鉴定研究、提取工艺研究及不同产地的含量测定。采用性状、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南方红豆杉枝叶及根进行系统的生药鉴定研究。南方红豆杉叶气孔带、转输管胞及嵌晶纤维可作为其鉴别特征,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可以作为薄层鉴定的主要依据。对南方红豆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取正交试验法,以南方红豆杉的5种主要萜类成分的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组的5种萜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南方红豆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液料比为1:6,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其次,将优选得到的南方红豆杉种质分别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和药用真菌发酵研究。采用单因素比较、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影响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各种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来源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等5种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含量;采用加权评分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优选出组织培养条件为B5+2,4-D 1.0 mg-L-1+NAA 1.0 mg·L-1+KT0.5 mg L-1。用 Bemfeld 法、PNPG 法、GOD 法,研究南方红豆杉枝叶及其愈伤组织萃取紫杉醇后剩余部分对α-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方红豆杉枝叶及其愈伤组织萃取紫杉醇后剩余部分对α-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愈伤组织较优于枝叶。参考前人研究的经验,并结合菌种自身的生长特点,初步选用5种药用真菌对南方红豆杉枝叶进行发酵研究。结果显示,4种药用真菌基本都能较好地适应在南方红豆杉枝叶基质上生长,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不同类型紫杉烷二萜类成分之间的含量。其中灵芝菌发酵效果较佳,对其深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灵芝-南方红豆杉双向固体发酵条件,利用南方红豆杉的5种主要萜类成分的含量的综合评分,筛选出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pH值、培养温度、样品粒度。同时,以不同发酵时间的灵南菌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发酵过程中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力,结合紫杉烷二萜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将发酵终点定在24-26天。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5种真菌发酵南方红豆杉菌质和愈伤组织培养物以及南方红豆杉叶中的肌醇及衍生物成分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嫩枝叶中肌醇含量较老枝叶高,扇南菌质(VA)含量较其他发酵组高,组织培养样品4高于其他愈伤组织。最后,通过南方红豆杉细胞组织培养优选出细胞系,为南方红豆杉资源替代提供实验依据。药用真菌对南方红豆杉枝叶的双向固体发酵,将南方红豆杉紫杉烷类成分进行结构转化,提高了南方红豆杉中紫杉烷类成分含量。从而使南方红豆杉资源达到最大化利用。

二、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紫杉醇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紫杉醇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红豆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红豆杉的基本概况
    1.1 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分布及生境概况
    1.2 云南红豆杉的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云南红豆杉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云南红豆杉的濒危原因
        1.4.1 生物学因素
        1.4.2 人为因素
    1.5 综合保护建议
2 云南红豆杉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进展
    2.1 紫杉醇概况及其影响因素
    2.2 紫杉醇的获取方式及相关研究进展
        2.2.1 直接提取
        2.2.2 半合成
        2.2.3 全合成
        2.2.4 真菌培养
    2.3 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林营建
        2.3.1 适宜种植区选择
        2.3.2 优树选育
        2.3.3 人工繁殖
        2.3.4 枝叶采收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2)光培养对东北红豆杉高效诱导紫杉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豆杉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1.2.2 光培养技术的产生及研究现状
        1.2.3 光培养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
        1.2.4 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生成紫杉醇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预期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激素浸泡处理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初培效果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激素浸泡处理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芽萌动的影响
        2.3.2 激素浸泡处理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2.3.3 激素浸泡处理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2.3.4 激素浸泡处理对愈伤组织鲜重的影响
        2.3.5 综合评价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培养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组培效果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光培养条件下蔗糖浓度对组培效果的影响
        3.3.2 光培养条件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染菌的影响
        3.3.3 光培养条件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芽萌动的影响
        3.3.4 光培养条件对东北红豆杉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3.3.5 光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鲜重及紫杉醇产量的影响
        3.3.6 综合评价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然物对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天然物对细胞悬浮培养前期过程的影响研究
        4.3.2 天然物对细胞悬浮培养中期过程的影响研究
        4.3.3 天然物对细胞悬浮培养后期过程的影响研究
        4.3.4 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及紫杉醇产量变化曲线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诱导物质对东北红豆杉悬浮培养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甘氨酸浓度对悬浮细胞生长和紫杉醇产量的影响
        5.3.2 诱导物质对悬浮细胞鲜重的影响
        5.3.3 诱导物质对紫杉醇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3)不同遮光强度对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生物量及药用活性成分累积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红豆杉属植物研究概况
        1.2.2 光照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1.2.3 光照对红豆杉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
    2.5 主要仪器和试剂
        2.5.1 仪器
        2.5.2 试剂
    2.6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1 幼苗地径、苗高生长量测定
        2.6.2 枝叶生物量测定
        2.6.3 紫杉醇含量测定
        2.6.4 紫杉醇累积量测定
        2.6.5 10-DAB含量测定
        2.6.6 10-DAB累积量测定
3 不同遮光强度下云南红豆杉幼苗生长差异
    3.1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地径生长量差异
    3.2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差异
    3.3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生物量差异
    3.4 小结
4 不同遮光强度下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紫杉醇含量及累积量差异
    4.1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紫杉醇含量差异
    4.2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单株紫杉醇累积量差异
    4.3 小结
5 不同遮光强度下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10-DAB含量及累积量差异
    5.1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10-DAB含量差异
    5.2 不同遮光强度下2a生云南红豆杉幼苗单株10-DAB累积量差异
    5.3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不同光质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成分合成代谢影响与初步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东北红豆杉的研究进展
        1.1.1 东北红豆杉简介
        1.1.2 东北红豆杉中主要化学成分简介
        1.1.3 东北红豆杉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2 紫杉烷类化合物药源途径研究
        1.2.1 植物提取法
        1.2.2 化学合成法
        1.2.3 生物发酵法
        1.2.4 组织培养法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活性成分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1.3.2 植物器官培养技术
    1.4 光质在植物组培体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4.1 光质在植物组培快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2 光质在增强植物组培体系生产次生代谢活性产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红豆杉组织培养生产紫杉烷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6 紫杉烷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及基因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外植体的制备
        2.2.2 外植体消毒处理过程的优化
        2.2.3 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培养条件的优化
        2.2.4 抗褐化剂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外植体消毒处理的优化
        2.3.2 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条件的优化
        2.3.3 抗褐化剂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光质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积累量的影响
    3.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光源的选择
        3.2.2 不同光质处理过程
        3.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2.4 UPLC-MS/MS分析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光质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积累量的影响
        3.3.2 红光照射时长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积累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LED光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总RNA的提取
        4.2.2 cDNA的制备
        4.2.3 qRT-PCR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光质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3.2 红光照射时长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曼地亚红豆杉繁殖体系建立及紫杉醇产生菌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红豆杉开发利用现状
    1.3 红豆杉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1.4 红豆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1 外植体
        1.4.2 基本培养基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
    1.5 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菌研究进展
        1.5.1 植物内生菌概述
        1.5.2 红豆杉紫杉醇产生菌分离部位
        1.5.3 红豆杉内生真菌中紫杉醇的鉴定方法
    1.6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技术研究
    2.1 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2 曼地亚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曼地亚红豆杉内生菌分离与鉴定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试验仪器和工具
        3.1.3 试验试剂和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内生菌的分离、纯化
        3.2.2 内生菌的分类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曼地亚红豆杉内生菌鉴定结果
        3.3.2 曼地亚红豆杉内生菌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数量分析
        3.3.3 曼地亚红豆杉内生菌类群分析
    3.4 小结
4 曼地亚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初步鉴定
    4.1 试验材料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HMGR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
        4.3.2 DBAT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
        4.3.3 BAPT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
    4.4 小结
5 讨论
    5.1 不同种类及浓度生根剂对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生根的影响
    5.2 不同培养基对曼地亚红豆杉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影响
    5.3 分离部位对曼地亚红豆杉内生菌数量的影响
    5.4 曼地亚红豆杉内生菌类群分析
    5.5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初步鉴定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不同实生苗云南红豆杉幼林枝叶生物量及其10-DAB含量动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紫杉醇与10-DAB
        1.1.2 红豆杉属植物在全球的分布
        1.1.3 云南红豆杉资源概况
    1.2 红豆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1 市场概况
        1.2.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红豆杉相关研究进展
        1.3.1 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指标对比分析
        1.3.2 实生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指标对比分析
        1.3.3 紫杉醇及10-DAB含量动态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枝叶生物量测定
    2.5 主要仪器和试剂
        2.5.1 仪器
        2.5.2 试剂
    2.6 10-DAB含量测定
        2.6.1 色谱条件
        2.6.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6.3 供试品溶液制备
        2.6.4 分析测试流程
        2.6.5 计算方法
3 云南红豆杉容器苗与裸根苗枝叶生物量差异
    3.1 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枝叶生物量变化趋势
    3.2 云南红豆杉2~6a生裸根苗枝叶生物量变化趋势
    3.3 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和裸根苗枝叶生物量分析对比
    3.4 小结
4 云南红豆杉容器苗与裸根苗枝叶10-DAB含量差异
    4.1 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10-DAB枝叶含量变化趋势
    4.2 云南红豆杉2~6a生裸根苗10-DAB含量变化趋势
    4.3 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和裸根苗10-DAB含量分析对比
    4.4 小结
5 云南红豆杉容器苗与裸根苗10-DAB累积量差异
    5.1 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枝叶10-DAB累积量
    5.2 云南红豆杉2~6a生裸根苗枝叶10-DAB累积量
    5.3 云南红豆杉2~6a生容器苗和裸根苗枝叶10-DAB累积量对比分析
    5.4 云南红豆杉10-DAB药用林建园模式
        5.4.1 最佳采收时间
        5.4.2 最佳种植模式
    5.5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简介

(7)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生长发育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外榛子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1.1.1 世界主要榛子生产国栽培生产现状
        1.1.2 国外榛子育种研究
        1.1.3 榛子资源评价、品种选育及亲和性研究
    1.2 平欧杂交榛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1.2.1 平欧杂交榛的选育研究
        1.2.2 平欧杂交榛栽培技术研究
    1.3 植物源药品-紫杉醇的发现和提取研究
        1.3.1 植物源药品-紫杉醇的发现
        1.3.2 植物源药品-紫杉醇的提取
        1.3.3 榛属植物中紫杉醇的研究
    1.4 氮素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
        2.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1 试验地概况
        2.1.1.2 试验设计
        2.1.1.3 样本采集及测定方法
        2.1.2 数据统计及分析
        2.1.3 结果及分析
        2.1.3.1 氮肥对平欧杂交榛功能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2.1.3.2 氮肥对平欧杂交榛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2.1.3.3 氮肥对平欧杂交榛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2.1.3.4 氮肥对平欧杂交榛植株各器官氮分配的影响
        2.1.3.5 讨论与小结
    2.2 氮胁迫对平欧杂交榛幼苗生长发育和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1 沙培法材料
        2.2.1.2 试验设计
        2.2.1.3 测定方法
        2.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3 结果及分析
        2.2.3.1 不同氮水平对平欧杂交榛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2 不同氮水平对平欧杂交榛根系生长的影响
        2.2.3.3 不同氮水平对平欧杂交榛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2.2.3.4 不同氮水平对平欧杂交榛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2.3.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初果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本采集及测定方法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及分析
        3.3.1 平欧杂交榛初果期不同器官氮素含量年度变化规律
        3.3.2 不同氮肥水平对平欧杂交榛初果期叶片的影响
        3.3.3 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初果期树体结构的影响
        3.3.4 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初果期其各器官氮分配的影响
        3.3.5 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初果期树体产量的影响
        3.3.6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树体紫杉醇的分布和含量的影响
    4.1 平欧杂交榛中紫杉醇含量的测定
        4.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1 仪器与试剂
        4.1.1.2 色谱条件
        4.1.1.3 样品的制备
        4.1.1.4 取样及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1.2 数据统计及分析
        4.1.3 结果与分析
        4.1.3.1 榛属植物紫杉醇液相图谱的比较
        4.1.3.2 榛属不同种间和同种间不同部位紫杉醇的分布
        4.1.3.3 讨论与小结
    4.2 氮素用量对平欧杂交榛幼苗紫杉醇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试验地概况
        4.2.1.2 试验材料
        4.2.1.3 仪器与试剂
        4.2.1.4 试验方法
        4.2.2 数据统计及分析
        4.2.3 结果与分析
        4.2.3.1 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4.2.3.2 不同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中紫杉醇积累量的影响
        4.2.3.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干细胞培养及后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2.1 红豆杉组织培养概述
        1.2.2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概述
        1.2.3 红豆杉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3 红豆杉细胞悬浮体系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概述
        1.3.2 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概述
    1.4 红豆杉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1.4.1 紫杉醇概述
        1.4.2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1.5 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外植体原材料
        2.1.2 外植体种类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主要实验仪器
    2.2 外植体紫杉醇含量检测
        2.2.1 样品制备
        2.2.2 次生代谢产物标准溶液配制
        2.2.3 HPLC检测方法
    2.3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
        2.3.1 外植体消毒
        2.3.2 无菌接种
        2.3.3 培养基
        2.3.4 培养条件
        2.3.5 愈伤组织观察记录
        2.3.6 愈伤组织继代
    2.4 愈伤组织悬浮培养
        2.4.1 材料
        2.4.2 细胞质量的测定
        2.4.3 悬浮细胞的增长倍数
        2.4.4 悬浮培养基中植物激素配比优化
        2.4.5 悬浮培养基中添加天然物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4.6 培养基
        2.4.7 培养条件
        2.4.8 蔗糖浓度的测定
        2.4.9 培养基pH的测定
        2.4.10 培养基电导率的测定
        2.4.11 细胞生长曲线
        2.4.12 反应器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的生长监控
    2.5 红豆杉悬浮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2.5.1 红豆杉悬浮细胞紫杉烷检测样品制备
        2.5.2 UPLC检测方法
    2.6 红豆杉干细胞培养
        2.6.1 外植体消毒
        2.6.2 无菌接种
        2.6.3 培养条件
        2.6.4 干细胞观察记录
        2.6.5 干细胞继代
        2.6.6 干细胞形态学鉴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紫杉醇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标准曲线
    3.2 外植体检测
    3.3 愈伤组织诱导
        3.3.1 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3.3.2 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3.3.3 继代培养基的选择
    3.4 愈伤组织悬浮培养
        3.4.1 悬浮培养基的优化
        3.4.2 天然添加物对红豆杉细胞生长的影响
        3.4.3 红豆杉悬浮细胞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各指标监控
        3.4.4 反应器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的生长监控
    3.5 红豆杉悬浮细胞的生长次生代谢产物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各指标监控
        3.5.1 红豆杉悬浮细胞紫杉烷检测样品制备
        3.5.2 高产紫杉烷关键因子的筛选结果及其生长动力学模型建立
        3.5.3 生产培养基中各指标监控
        3.5.4 红豆杉悬浮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5.5 生物反应器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3.6 红豆杉干细胞培养
        3.6.1 红豆杉干细胞培养最外植体的筛选
        3.6.2 红豆杉干细胞培养最适培养的筛选
        3.6.3 红豆杉干细胞形态学鉴定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9)云南红豆杉、黄龙尾和芜菁还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第一章 栽培云南红豆杉枝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实验部分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龙尾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药物资源和本草记载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实验部分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芜菁还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植物资源及药用记载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实验部分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云南省红豆杉资源及云南红豆杉研究概况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云南省红豆杉属植物种类与分布
    第三节 红豆杉属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第四节 云南红豆杉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五节 紫杉烷二萜药理活性
    第六节 云南红豆杉资源现状与开发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龙芽草属药用植物研究综述
    第一节 植物资源及药用情况
    第二节 化学成分研究
    第三节 药理作用研究
    第四节 临床应用
    第五节 研究现状分析与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还阳参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第一节 植物资源和医药应用情况
    第二节 还阳参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
    第三节 还阳参属药用植物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形态与生药学研究
    2 化学成分
    3 药理作用
    4 红豆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南方红豆杉生药鉴定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及不同产地的含量测定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研究
    第一节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及其紫杉烷二萜类成分的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提取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1 仪器材料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1 材料仪器
        2 多糖的测定实验方法
        3 总黄酮含量测定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南方红豆杉继代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用真菌发酵对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的紫杉烷二萜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灵芝菌固体发酵南方红豆杉枝叶的研究
    第一节 响应面法优化灵芝-南方红豆杉双向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灵芝-南方红豆杉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5种消化酶的动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方红豆杉药用真菌发酵和组织培养后肌醇的GC-MS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紫杉醇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红豆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J]. 唐荣,李帅锋,苏建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03)
  • [2]光培养对东北红豆杉高效诱导紫杉醇的影响研究[D]. 李晓卉.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不同遮光强度对云南红豆杉幼苗枝叶生物量及药用活性成分累积量的影响[D]. 曾小珂.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4]不同光质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成分合成代谢影响与初步机制解析[D]. 王馨.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曼地亚红豆杉繁殖体系建立及紫杉醇产生菌分离鉴定[D]. 白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不同实生苗云南红豆杉幼林枝叶生物量及其10-DAB含量动态规律研究[D]. 尚鹏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氮肥用量对平欧杂交榛生长发育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D]. 李志军.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8]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干细胞培养及后续研究[D]. 李芳.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5)
  • [9]云南红豆杉、黄龙尾和芜菁还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D]. 杨燕. 云南中医学院, 2014(02)
  • [10]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D]. 姚晓.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及紫杉醇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