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一、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新昕[1](2021)在《“固本培元”揿针疗法对奥氮平所致脾肾阳虚型肥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影响精神活动的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需长期服用精神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物普遍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以奥氮平为代表的精神药物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躯体健康及脑认知功能,最终导致恶性循环。本研究以期从临床试验及实验研究两个部分,探讨以揿针(Thumbtack Needle)为代表的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采用揿针腰腹部穴位治疗奥氮平所致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观察揿针对患者体重、血脂水平、代谢相关激素和精神症状等的改善作用,评价揿针应用于精神科疾病的临床可行性;动物实验通过观察揿针对奥氮平所致肥胖模型大鼠代谢相关激素及受体、AMPK/SIRT1/PGC-1 α代谢通路及其下游促代谢酶和相关蛋白CPT1、PPARγ及UCP2等表达的影响,深入探索揿针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固本培元”理论,为临床因持续应用精神药物导致的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实施早期干预,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维护精神科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临床应用揿针治疗精神药物致肥胖副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1.研究对象及分组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中,招募服用奥氮平所致肥胖患者。在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评定精神量表和精神检查后,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涉及到排除标准内容的患者进行剔除。入组时按照男女各半的比例选取研究被试,共纳入年龄20岁~60岁符合标准的奥氮平所致肥胖患者64例(后因故不能完成试验,剔除4例,最后纳入60例患者数据)。将收集到所有临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揿针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都参加一般性康复活动,饮食为住院普通伙食,均由护士进行运动宣教。揿针疗法组:除一般性饮食,运动宣教外,施加揿针针贴于腹部和背部腧穴,共2组穴位,第1组:天枢(双)、中脘、关元,肾俞(双)、命门;第2组:滑肉门(双)、下脘、气海,脾俞(双)、腰阳关。先将揿针刺入贴于第1组各穴位,留针3天;揭下第1组穴位针贴后,随即用揿针刺入贴于第2组穴位,留针3天后取下针贴,休息1天,共治疗6周结束。对照组:使用普通胶布在与揿针疗法组相同穴位敷贴,每组3天,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敷贴6天后休息1天,共6周,进行安慰对照。3.观察指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评价揿针疗法对服用奥氮平所致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干预0周和6周为观察点。(1)主要指标①体重相关:体重(Wt)、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②代谢相关激素和风险预测因子:瘦素(LEP)、脂联素(ADP)、胰岛素(Ins)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2)次要指标①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②症状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以上指标来评定观察揿针对患者的体重、脂代谢、精神症状和副作用方面的影响。4.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的例数用所占的百分率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连续性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双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实验研究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用32只SPF级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揿针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2.分组及干预方法: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经口灌胃,10ml·kg-1,每日1次,连续28天。模型对照组:奥氮平悬液经口灌胃,1·5mg·kg-1·d-1,每日1次,连续28天。揿针组:奥氮平悬液经口灌胃,1.mg·kg-1·d-1,每日1次,连续28天。同时揿针干预,选取中脘、关元、天枢(双),肾俞(双)、脾俞(双),大鼠固定后,用0.15mm揿针刺入穴位贴敷,观察大鼠行为,保证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28天。二甲双胍组:奥氮平悬液经口灌胃,1.5mg·kg-1d-1;间隔30min后,灌服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1·d-1,每日1次,连续28天。3.样本采集末次药物及针刺干预后1h,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溶液,35ml·kg-1,麻醉后,剖开腹壁,经腹主动脉穿刺采集全血5ml,静置2h,分离血清。大鼠处死后,采集腹部脂肪组织,冻存于-80℃冰箱中,备用。4.指标及检测方法实验前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脂TG、TC、LDL-C、HDL-C的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脂肪因子LEP、ADP、Ins、Hcy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AdipoR1 和 AdipoR2、PPARy、CPT1 蛋白水平,以及 AMPK、SIRT1、PGC-1α、UCP-2的表达水平。5.统计与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以双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1.体重相关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Wt、BMI、WC均不存在显着组间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揿针疗法组患者治疗后的Wt和WC均显着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Wt和WC改变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揿针疗法组患者治疗后的Wt和WC均显着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MI改变在治疗前后,两组的组间和揿针疗法组内比较差异性均不显着(p>0.05)。2.血脂代谢相关指标治疗前,揿针疗法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G、TC、LDL-C、HDL-C 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两组患者血清中TG、TC、LDL-C、HDL-C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揿针疗法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TG、TC、LDL-C、HDL-C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代谢相关激素和风险预测因子揿针疗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受试者LEP、ADP、Ins、Hcy水平相近,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治疗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无论是与治疗前同组比较,还是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LEP、ADP、Ins、Hcy各项均出现显着差异(p<0.05)。4.精神症状和副反应评价PANSS量表总分和TESS量表评分,两组组内与治疗前和在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均未显示出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ANSS量表分量表的阴性症状评分一项,揿针疗法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同组比较,阴性症状评分有所下降(p<0.05)。揿针疗法组仅在粪便性状分项的评分,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显示出差异性(p<0.05)。第二部分实验研究1.体质量及血脂代谢造模后,模型对照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血脂四项表现出典型异常。揿针组、二甲双胍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脂四项维持在正常水平,未出现明显的改变,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揿针组和二甲双胍组体质量增加较缓慢(p<0.05)。2.代谢相关激素和风险预测因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中LEP、Ins、Hcy含量显着升高(p<0.01),ADP含量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揿针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中LEP、Ins、Hcy含量显着降低(p<0.01),ADP含量显着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揿针组大鼠血清LEP含量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ADP含量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脂肪组织中AdipoR1和AdipoR2、PPARγ、CPT1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AdipoR1和AdipoR2、PPARγ、CPT1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揿针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脂肪组织中AdipoR1和AdipoR2、PPARγ、CPT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揿针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脂肪组织中AdipoR1和AdipoR2、PPARγ、CPT1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AMPK/Sirt1/PGC-1 α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及PPAR γAMPK、Sirt1、PGC-1α、UCP-2和PPARγ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AMPK、Sirt1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AMPK、p-Sirt1、PGC-1α、UCP-2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揿针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AMPK、p-Sirt1、PGC-1α、UCP-2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揿针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AMPK、p-Sirt1、PGC-1α、UCP-2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1.临床试验表明“固本培元”揿针疗法可减轻奥氮平所致肥胖患者体重,改善血脂相关指标,调节脂肪相关激素,缓解患者阴性症状,在精神科应用具有一定可行性。2.动物实验表明“固本培元”揿针疗法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调节PPAR γ蛋白表达,改善奥氮平所致肥胖模型大鼠的脾肾阳虚状态,恢复脂代谢相关激素效能,促进大鼠脂代谢功能。3.揿针腰腹部穴位具有固本培元、温化痰湿功效,从而固护机体正常功能,改善精神药物所致肥胖患者的脾肾阳虚,痰湿内蕴的症状,起到防治精神药物伤脾伤肾的药毒作用。

张荻娅[2](2019)在《加用自拟珠母导痰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自拟珠母导痰汤切入探究中药方剂在精神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在目前精神分裂症没有理想治法的条件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1)观察中药组方自拟珠母导痰汤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并对自拟珠母导痰汤进行配伍分析。(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通过梳理珠母导痰汤各味药物所包含的化学成分、产生作用的靶标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疾病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珠母导痰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物质基础与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最迟入院时间2018年9月)在院的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主管医师中医和西医执业类别的不同,分为中医执业医师观察组40例,西医执业医师对照组40例,在同一病房住院治疗观察。观察组予以中药组方自拟珠母导痰汤联合SGAs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SGAs口服。患者入院时间有先后差异,但住院治疗观察均满20周。采用权威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疗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使用国际认可并普通应用的精神分裂症症状评估工具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疗效、BPRS评分、血脂四项水平的变化。统计相关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对自拟珠母导痰汤进行配伍分析。(2)综合检索TCMSP、Pub Chem等在线数据库系统,收集珠母导痰汤10味中药对应的化学成分,并利用收集到的有效化学成分找出对应的作用靶标,构建多成分-多靶标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在OMIM、CTD数据库中利用精神分裂症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评分较高的基因数据。运用Cytoscape3.2.1软件,将疾病基因与成分作用靶点基因进行映射,得到珠母导痰汤-精神分裂症核心作用靶点。结果:(1)证候有效率比较:治疗20周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72.5%,观察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RS总评分比较:治疗20周后,对两组BPRS总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总评分35.21±5.718,20周后总评分28.54±5.758;对照组:治疗前总评分35.13±5.832,20周后总评分30.79±5.639),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评分,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BPRS分类评分比较:治疗20周后,对两组BPRS分类评分进行比较,在敌对性指标评分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变化幅度相当;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四项指标评分中,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四项水平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前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仅观察组甘油三酯水平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珠母导痰汤具有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2)珠母导痰汤共计包含珍珠母、甘草、陈皮、茯苓、法半夏等10味中药材,收集到520种化学成分,可作用于8257个靶标,包含肿瘤坏死因子(TNF)、炎症反应因子IL6、IL13、IL8、IL2、多巴胺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谷氨酸受体等653种不同类型的靶点;对成分-靶点网络进行分析,取degree值大于30作为筛选条件,得到核心靶点;成分靶标与疾病基因映射,得到98个相关靶点基因。结论:(1)自拟珠母导痰汤联合SGAs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可提高BPRS量表评分变化幅度,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临床证候,减轻脂代谢异常。(2)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与文献研究报道内容基本一致,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靶点以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最多,其次为5-HT2受体拮抗剂、钠离子通道(SLC6A4)、肾上腺素受体、GABA受体、NMDA受体等也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靶标。本研究选取珠母导痰汤各种有效化学成分作为物质基础,拟阐明其通过作用相应的靶点通路,从而起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为后续进行探索性研究提供基础。(3)目前本病诊断及评估尚无器官、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方面的公认指标,本研究在各项检验报告中亦未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除BPRS量表外客观指标的特异性改变。

邢军[3](2019)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与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服用奥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旨在探讨早期认知行为干预预防Sch患者体质量增加的有效性。1、探讨患者的食物态度、反应抑制功能、社会家庭情况、生活方式等社会心理相关因素对其体质量增加的影响,为制定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实证基础;2、探讨奥氮平对患者食物态度的影响;考察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EC)强化“低脂肪低热量食物-积极”的认知联结作为控制体质量增加的干预策略的可行性;评价早期认知行为干预预防奥氮平所致Sch患者体质量增加的效果。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1、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首发首次服用奥氮平治疗36个月的Sch患者,共60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和社会家庭资料、生活方式状况、个性冲动性和对食物的外显态度。采用E-Prime2.0软件编写信号停止任务和内隐联想测验的试验程序,对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对食物的内隐态度等进行检测。2、对照干预研究。以首发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Sch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三组:常规干预组、认知行为干预组、认知行为干预+EC训练组,每组各20例。认知行为干预以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疗程1个月,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共四次。认知行为干预+EC训练是在团体干预的基础上,于每次团体干预之后,以个别咨询的方式给予EC训练,每次50分钟,强化个体“低脂肪低热量食物-积极”的认知联结。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食物态度、反应抑制能力、冲动性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应的行为学检查。比较三组患者体质量、体重指数、腹围的变化,由此评定早期认知行为干预预防患者体质量增加的效果,以及EC训练强化“低脂肪低热量食物-积极”认知联结作为干预策略的可行性。结果:1、首发Sch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调查(1)在对食物的内隐态度上,所有患者对低脂肪低热量食物均持有积极态度,与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相比,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对低脂肪低热量食物的态度更为积极(P<0.05);在对食物的外显态度上,患者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和低脂肪低热量食物的态度偏好无显着性差异,与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相比,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态度更为积极(P<0.05);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对食物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呈正相关(P<0.05);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对食物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相关不显着(P>0.05)。(2)在反应抑制功能上,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比较体质量增加<7.0%的患者,停止信号延迟时间相对较短(P<0.05),其他行为学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社会家庭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体质量增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体质量增加少。(4)在生活方式方面,有无体育锻炼习惯对患者体质量增加有影响(P<0.05),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患者体质量增加少。2、早期认知行为干预预防Sch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影响(1)在奥氮平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认知行为干预控制患者体质量增加。常规干预组、认知行为干预组、认知行为+EC训练组,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体质量、体重指数和腹围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第24周末以上指标三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常规干预组患者体质量增加最多,认知行为干预组次之,认知行为+EC训练组最少。(2)奥氮平治疗第4周末,治疗前后常规干预组患者对食物的内隐态度未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对食物的外显态度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表现为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态度更为积极;在奥氮平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前后,患者对食物的内隐态度未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对食物的外显态度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表现为更偏好低脂肪低热量食物;认知行为干预+EC训练前后,患者对食物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均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干预后内隐和外显态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均表现为对低脂肪低热量食物的态度更为积极。(3)首发未经治疗的Sch患者完成信号停止任务的有效率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奥氮平治疗4周,患者能够完成难度较大的抑制任务(P<0.05),完成信号停止任务的有效率显着提高(P<0.05),仍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BIS-11总分及各子量表分(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与健康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奥氮平治疗4周,患者的BIS-11总分及各子量表分与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奥氮平治疗前后患者的BIS-11总分及各子量表分与信号停止任务各项行为学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1、无临床意义的体质量增加的患者对食物的内隐和外显态度更趋于一致,他们更偏好低脂肪低热量食物;反应抑制功能受损是Sch患者体质量增加的不利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高和有体育锻炼习惯是控制体质量增加的保护因素。2、服用奥氮平治疗的首发Sch患者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外显态度更为积极;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EC训练可以不同程度的逆转奥氮平对患者食物态度的影响;认知行为干预+EC训练更有利于保持预防体质量增加的长期效果,EC训练是强化食物认知态度的有效方法;首发Sch患者在发病初期既已存在反应抑制功能缺陷,而其个性冲动性尚未呈现受到疾病的影响。

张蕾[4](2019)在《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性障碍,病程迁延,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目前精神分裂症干预的难点,真实世界中不同药物的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维持治疗下患者的长期结局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访观察比较不同非典型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长期的临床效应。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四种常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临床效应;建立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时间的群体药效学模型,通过比较模型参数在四类药物中估算值的异同,比较该四种药物的作用特点,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优化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开放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6例,共随访三年。随访时间为评估患者入组后13周,26周,52周,78周,104周,130周以及156周,收集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药情况、生理、人口学资料、合并用药等临床数据,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法测定相应血药浓度。(1)分析单用药及联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情况。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停药率及停药前用药时间;次要结局指标为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服药主观感受。(2)以PSP评分增加率作为建模指标,选用基础模型对四种药物的效应-时间数据进行拟合,非线性混合效应法(NONMEN)建立群体药效学模型,同时计算各参数的个体间变异及个体内变异,个体间变异及个体内残差均采用加法模型。结果1.临床效应比较(1)随访3年,706例中有90.2%(637例)的患者中断治疗,单用药停药率比较各组间有差异(p=0.0057),喹硫平与利培酮间有差异(p=0.033),奥氮平与利培酮间有差异(p=0.003),利培酮停药率最高,停药前用药时间最短。(2)单用药与合并用药比较,奥氮平单用药的停药率低于联合用药(P<0.05),停药前用药时间长于联合用药。喹硫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停药率停药前用药时间在两者之间无差别。(3)奥氮平和利培酮血药浓度与剂量之间存在相关(p<0.05),在随访24月左右明显下降。未发现血药浓度与停药率之间的相关。(4)停药率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主观舒适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2.模型化研究(1)PSP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值四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奥氮平、阿立哌唑的改善程度较大。(2)奥氮平:理论药效值Emax为80.3%,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56.7周;利培酮:理论药效值Emax为68.2%,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29.2周;阿立哌唑:理论药效值Emax为44.2%,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49.7周;喹硫平:理论药效值Emax为28.4%,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19.8周。未矫正基线时四者比较分析可得奥氮平的最大药效值最高,喹硫平的最大药效最低;矫正基线评分后,阿立哌唑的药效典型值明显升高。(3)影响奥氮平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一般症状和发病次数;影响利培酮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症状、首发/复发以及本次病程;影响阿立哌唑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影响喹硫平药效因素包括阳性症状及基线期功能。结论1.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三年总停药率达90.2%。利培酮单药治疗时停药率最高,停药前用药时间最短;奥氮平单药治疗优于联合治疗。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单用药与合并用药临床疗效相当。停药前经历时间越长,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恢复越好。2.长期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有所改善。基线期功能,阳性症状,一般症状,发病次数,症状,首发/复发以及本次病程与四种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社会功能的群体药效学相关,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军锋[5](2017)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8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齐拉西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选择情况分成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80例。齐拉西酮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价量表(PAN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分变化,同时详细记录用药治疗时发生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1、2、4、8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用药前显着改善(P均<0.05),齐拉西酮组用药后各个时间PANSS评分均显着低于利培酮组(P均<0.05)。用药1、2、4、8周后两组CGI-SI评分均较用药前显着改善(P均<0.05),齐拉西酮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CGI-SI评分均显着低于利培酮组(P均<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5%)显着低于利培酮组(2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性较高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促进疗效的提升。

谢根生,项爱萍[6](2008)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计峰[7](2022)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0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 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 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认知功能和疗效。结果治疗前, 两组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Hcy为(13.59±2.61)m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3±2.58)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 P < 0.05)。治疗前, 两组认知功能各项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各项目评分[(15.06±2.28)分、(21.18±3.26)分、(44.39±4.42)分、(40.63±6.2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3.31±2.04)分、(19.26±3.07)分、(42.43±2.07)分、(44.19±5.86)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2.34、2.12、2.27, 均P < 0.05)。观察组总改善率为93.33%(28/30), 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 P < 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 可降低血清Hcy水平,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董玉姝[8](2021)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围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奥氮平治疗前、后,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定其认知功能的图像基本特点。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分别在奥氮平治疗前、后,开展倒背数字作业的fMRI检查。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对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奥氮平治疗后,患者的PANSS减分率为(50±21)%,而总有效率为72%。在奥氮平治疗前,倒背数字作业有着比较广的激活范围,包含多个脑区(颖叶、顶叶、额叶等)。左侧额上回治疗后激活脑区计数13相比治疗前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治疗后左侧额叶腹外侧面激活平均体积(66±24)个体素较治疗前(14±2)个体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在发病初期便有工作记忆缺陷情况的存在,此缺陷可能与额下回激活低下以及左侧额上回激活低下相关,而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有助于其工作记忆缺陷状况的改善。

纪晓斌,林闻栋,林建轩,陈海虹[9](2021)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改良电抽搐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奥氮平片联合MECT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神经心理状态评价量表(RBANS)的评分变化,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得分均较前明显降低,血清IL-6与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RBANS得分较前明显增加,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ESS平均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着,能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调节血清IL-6与IL-17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丛佳林[10](2021)在《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整体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假说“胰岛素抵抗处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糖代谢紊乱的十字路口”的合理性。2.结合前期研究基础,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证候要素与胰岛素抵抗、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在上述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与中医证候的联系。3.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3年随访,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素的动态关联性。方法:1.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就诊的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和87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 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 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测验共包含7个认知维度、9项测试。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糖脂代谢相关实验室指标,计算HOMA-IR值,并以对照组HOMA-IR值的上1/4位点值1.88作为判断IR的切割点,将病例组划分为IR组(51例)与无IR组(36例)。将各组数据录入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2.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纳入第一部分研究中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前期研究中多中心收集的2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分裂症中医证素观察评定表”进行四诊信息采集,内容包括40项临床症状、14项舌象、6种脉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证候要素提取,统计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并观察中医证素与HOMA-IR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3.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3年后随访,36例完成面对面访视。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基线-随访MCCB总分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划分为认知下降组(19例)与认知未下降组(17例),比较两组3年随访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INS、HOMA-IR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比较其它基线资料、代谢指标未见显着差异。IR组的空间广度测验(SS)、视觉空间记忆测试(BVMT-R)、MC CB总分较无IR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IR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产生显着影响,且导致整体认知水平降低。IR组与无IR组在PANSS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CCB总分、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呈负相关(r=-0.227,r=-0.272,r=-0.282,P值均<0.05),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CCB总分(t=-2.343,p=0.022)、工作记忆(t=-2.200,p=0.031)、视觉学习和记忆(t=-2.122,p=0.037)呈现相关性。40项临床症状中出现频率位于前5位的是神疲乏力(42.97%)、心悸(38.38%)、少气懒言(37.30%)、胸闷(36.22%)、失眠多梦(31.89%)。脉象中以沉脉(39.19%)、弦脉(31.35%)出现频率最高。舌色以舌淡占比最高(49.46%),舌型以舌有齿痕占比最高(23.24%)、舌苔以苔薄白占比最高(37.03%)。经因子分析后共得出气虚(27.83%)、气滞(18.91%)、痰(16.76%)、阴虚(12.70%)、阳虚(8.91%)、火(8.10%)、瘀血(6.76%)7类证候要素,病位以肝、脾、肾、心多见。27例以痰证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IR组(17例)与无IR组(10例)比较在HOMA-IR值(P=0.017,P<0.05)、BVMT-R(P=0.037,P<0.05)得分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提示痰证与胰岛素抵抗及工作记忆认知维度存在相关性。认知下降组的随访MCCB总分较认知未下降组显着降低(P<0.05)。认知下降组痰湿证素比例较基线明显增加(P<0.05),其证素演变显示出了由单一证素向复合证素转变的趋势(P<0.01)。下降比例较多的认知维度为视觉记忆和言语记忆,其中视觉记忆下降可能与痰湿证素有关,言语记忆下降可能与气虚证素相关,但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会加重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工作记忆、视觉记忆等认知维度的损害程度。2.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痰为主,且痰证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工作记忆认知维度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病理因素。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会随着病程进展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过程中,中医证候要素呈现虚实夹杂、复合相兼的变化态势。痰证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相关,且在各认知维度中,痰证可能与视觉记忆损害存在紧密关联。4.验证了假说“胰岛素抵抗处于精神分裂症糖代谢障碍与认知障碍的十字路口”的合理性,并建立了中医证候与假说之间的联系。

二、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固本培元”揿针疗法对奥氮平所致脾肾阳虚型肥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固本培元”揿针疗法对奥氮平所致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临床评价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揿针对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PPARγ调控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相关疾病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加用自拟珠母导痰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排除及终止试验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终止试验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法
    4.2 网络药理学数据收集方法
    4.3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6 临床资料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中医证候标准有效率比较
    7.2 BPRS量表总分评分比较
    7.3 BPRS量表分类评分比较
    7.4 两组血脂四项治疗前比较
    7.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比较
    7.6 观察组患者案例举隅
    7.7 珠母导痰汤-精神分裂症作用靶点
8 讨论
    8.1 精神分裂症中医诊治
    8.2 自拟珠母导痰汤药物组成分析
    8.3 精神分裂症西医诊断
    8.4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分析
    8.5 服药依从性分析
    8.6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标准(北京海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监制)
    观察组患者案例举隅相关检查报告
主要缩略词表
综述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与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总体设计
    三、研究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调查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预防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停药率、停药前用药时间以及临床效应的研究
    一、绪论
        1.精神分裂症概述
        1.1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1.2 精神分裂症诊断
        1.3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
        1.3.1 药物选择问题
        1.3.2 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问题
        1.3.3 疗程及依从性问题
        1.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效学评价
        1.4.1 停药率及停药前用药时间
        1.4.2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
        1.4.3 个人与社会功能
        1.4.4 生活质量
        1.4.5 主观舒适度
        1.4.6 服药依从性
        1.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代动力学评价
        2.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d study,RWS)
        2.1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区别
        2.2 真实世界研究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现状
        3.研究内容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设计
        3.研究对象
        3.1 入组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退出标准
        4.治疗方案
        5.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
        5.1 社会人口学及病史等资料
        5.2 停药率(TDR)与停药前用药时间(TTD)
        5.3 临床症状量表
        5.4 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
        5.5 生活质量量表
        5.6 主观舒适度量表
        5.7 服药依从性量表
        5.8 血药浓度测定
        5.8.1 样本采集和保存
        5.8.2 样本前处理
        5.8.3 流动相配制及标准曲线
        5.8.4 仪器设置
        5.8.5 质谱条件
        5.8.6 实验试剂
        5.8.7 实验设备
        6.结局指标
        7.随访周期及流程表
        8.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9.数据处理
        9.1 数据管理
        9.2 分析数据集
        9.3 统计方法
    三、结果
        1.研究样本的基线资料
        1.1 研究样本人口学特征
        1.2 研究样本的临床特征
        1.3 药物剂量及其心理治疗
        1.4 躯体情况以及其他合并用药
        2.停药率(TDR)及停药前用药时间(TTD)
        2.1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单用药停药率、停药情况及停药前用药时间比较
        2.2 单用药及联合用药停药率、停药情况及停药前所经历时间比较
        2.3 COX回归分析
        3.临床结局比较
        4.血药浓度分析
第二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社会功能的模型化研究
    一、绪论
        1.社会功能
        2.定量药理学概论
        2.1 药效学模型
        2.2 定量药理学在精神科的应用
        3.研究内容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分析方法
        3.1 数据特征分布
        3.2 分析指标选择
        4.数学建模
        4.1 结构模型选择
        4.2 统计学模型选择
        4.3 协变量的引入形式
        4.4 筛选协变量,建立最终模型
        4.5 模型评价
        4.6 模拟仿真
        5.软件
    三、结果
        1.社会功能
        2.影响因素筛选
        3.建模
        3.1 奥氮平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2 利培酮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3 阿立哌唑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4 喹硫平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5 模拟仿真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8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CGI-SI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8)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2 f MRI检查结果分析
        2.2.1 奥氮平治疗前、后BDST激活脑区技术对比
        2.2.2 治疗前、后BDST激活脑区体积对比
3 讨论

(9)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改良电抽搐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病例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PANSS[11]评分
        1.4.2 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白细胞介素-17水平
        1.4.3 神经心理状态评价量表评定
        1.4.4 安全性评价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PAN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清IL-6与IL-17浓度变化情况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RBANS评分变化比较
    2.4 两组安全性评价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10)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思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设计及内容
4. 研究优势及创新性
第一部分 胰岛素抵抗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因子分析及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的3年随访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糖代谢紊乱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观察评定表
附录二 认知功能成套测验操作手册

四、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本培元”揿针疗法对奥氮平所致脾肾阳虚型肥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新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加用自拟珠母导痰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D]. 张荻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与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 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4]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D]. 张蕾.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80例临床观察[J]. 胡军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04)
  • [6]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J]. 谢根生,项爱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4)
  • [7]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0例疗效观察[J]. 计峰. 中国基层医药, 2022(02)
  • [8]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分析[J]. 董玉姝. 中外医疗, 2021(28)
  • [9]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改良电抽搐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 纪晓斌,林闻栋,林建轩,陈海虹.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1(08)
  • [10]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D]. 丛佳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