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初步研究

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初步研究

一、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季群[1](2021)在《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方法的苏州市城市热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体系,利用Landsat影像创建了苏州地区2017年的LCZ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站点观测法和数值模拟法从LCZ地块尺度对昆山市和苏州市的城市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将WRF模式中下垫面资料替换为内置的MODIS下垫面以及2009年LCZ下垫面,阐释了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热环境的影响。选择有利于热量输送的天气条件,通过将常州、无锡等城市下垫面替换为农田研究了上游城市对苏州市的输送作用。最后,从建筑和空调系统出发,研究了四种不同缓解措施在苏州市的降温和节能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结合站点观测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昆山市的UHII日变化表现为夜间强、白天弱,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最强、夏季最弱。同时热岛效应的范围和强度都处于逐年增大的过程。昆山市不同LCZ类型的热岛强度具有显着的差异,且地块城市化程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结合数值模拟法的研究结果表明:WRF-BEM-LCZ可以准确地模拟出苏州市近地面和边界层内各气象要素的数值大小及变化规律。苏州市温度分布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苏州市不同LCZ类型边界层内的温度、风速、水汽混合比等要素分布显示出了与局地人类活动、地表覆盖、空间形态和材料构造等物理属性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热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温度升高可以解释为城市化引起的物理特征的变化。伴随城市化发展的城市扩张是导致地域增温的主要因素。城市规模扩大引起的湖风加强有助于缓解沿湖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午间城市深街谷对局地热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009-2017年,苏州地区的城市化呈现从自然向城市LCZ类型的不断转变,同时也有城市结构的致密化和垂直化提升。在此期间,苏州市主城区夜间增温大小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递增;白天城市地区增温区域与降温区域呈现斑块式分布。感热通量的差值分布在白天与2 m气温的差值分布相一致。同时城市化发展还导致了所有LCZ类型温度和热指数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其中热指数在夜间都已达到需要特别注意的等级,在白天均已位于危险等级。城市群形成对苏州市热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城市对苏州市2 m气温分布的影响与10 m风场差值分布相一致。上游城市对苏州市边界层内温度的影响高度与大气层结稳定度相关。城市群形成导致地面热岛效应的同时还引起了高空冷岛效应。上游城市对苏州市近地面比湿的影响不同于温度。其中14时由于垂直湍流运动和热岛环流作用,形成了围绕城区西部和南部带状分布的降湿高值区。上游城市对苏州市边界层内比湿分布影响显着,日间的降湿作用明显高于夜间。城市群引起地面干岛效应的同时还带来了高空湿岛效应。不同缓解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温隔热材料在夜间的降温效果较为明显,但引起了LCZ 2和LCZ 4局地环境温度升高;在白天,降温效果则较差。该措施对空调能耗影响较小。高反照率屋顶白天降温效果明显,夜间几乎无影响,该措施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且每一能耗差值等级都与LCZ类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提升空调能效比无法对温度产生明显改变,但能带来全天能耗的大幅下降,节能效果与建筑类型有较高的相关性。提高室内设定温度导致夜间所有LCZ类型温度降低,对城中集中分布的开阔建筑区降温幅度更大且范围更为密集。总的来说,从建筑特征出发的缓解措施降温效果较好,但可能会造成能源消耗增多;从空调系统出发的缓解措施节能效果显着,但降温效果不太理想。

黄琳[2](2021)在《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及热负荷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日光温室多建于北方地区,为城镇居民冬季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日光温室是以蓄热墙体、保温后屋面和采光棚膜为主要围护结构,可实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被动式农业设施建筑。温室内的热环境常涉及白天高温时通风除热,在夜晚低温时需要补充热量,温室的除热量和补热量——“冷热负荷”,主要取决于温室得热、失热的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位于济南凤鸣路1000号)和潍坊地区“第六代”日光温室(位于潍坊市寒亭区)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温室内外空气温度、墙体壁面温度、土壤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针对日光温室透射辐射计算,基于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建立了采光曲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提出了反射辐射当量透过率计算式,采用实测数据对温室采光曲面的太阳入射辐射模型进行了验证。其次,探究了该试验温室内太阳直射、散射和反射辐射的当量透过率随温室棚膜高跨比的变化,比较了该温室棚膜的简化斜面与实际曲面当量直射透过率的差异程度,重点分析了冬季室外积雪覆盖下垫面工况下该温室散射透射辐射与反射透射辐射强度,结果表明该试验温室采光棚膜透射辐射总量中需要考虑反射辐射的贡献。通过总结该试验温室曲面透射辐射的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采光曲面形式。采用太阳视角法探究了该温室端部效应对温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光斑面积的影响。对比了该试验温室不同长度下,温室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光斑面积和光斑面积占比的逐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济南地区当温室的建造长度超过60 m时,温室的端部效应对太阳辐射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由于温室内的作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影响土壤表面接受的辐射热流。通过类比传热热阻建立了无量纲植物当量热阻模型,分析了该当量热阻与温室内作物叶面积指数和作物消光系数的函数关系,并基于潍坊地区“第六代”日光温室分析了温室内特定作物在晴天抵抗辐射透过能力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日光温室中不同边界特性围护结构的传热机制,选定拉氏变换法计算温室墙体、土壤等不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并采用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对该方法建立的温室热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太阳辐射配比表达式,以西红柿为例并基于山建大试验温室,在给定两种室温工况下预测了该温室的逐时负荷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温室在冬季晴天日间11:00-15:00需要通风除热,在其他时间需要补热,该温室采光棚膜的热损失占比分别为51.36%和56.33%。最后,本文采用瞬时损失效率和热负荷水平两种评价指标对比了潍坊、济南两个地区日光温室内的热环境,分析了两种不同结构温室的不足,为优化日光温室热环境指明了方向。

范东叶[3](2020)在《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量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其相关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室外PM2.5质量浓度短期内难以达到WHO指导值要求,而室内PM2.5具有易控、人员暴露时间长、健康效应显着等特点,开展建筑室内PM2.5污染防控是降低由PM2.5诱发疾病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课题对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展开调研,并对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国家监测的大数据对全国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室外PM2.5污染分布具有显着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2.5污染具有较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华北地区、新疆西部、西南地区等地域大部分城市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城市、长江中下游平原、汾渭平原、新疆的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等污染较为严重,是应重点关注和治理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城市室外PM2.5质量浓度演变趋势以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室外PM2.5三年滑动平均浓度变化规律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值表明,典型城市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与PM2.5污染存在明显相关性;且四个季节中,冬季室外相对湿度、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对不同时间段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传输过程以及室内外源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采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过渡季节和非疫情供暖季节的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2.5~5.0μm之间,疫情供暖季节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0.5~1.0μm之间;打扫卫生等人员活动对室内大粒径颗粒物影响较为显着。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供暖季节室内外颗粒物的分形维数均大于过渡季节,该季节室外小粒径颗粒物含量更高。此外,结合PM2.5源强度和PM2.5源贡献率估算方法,定量获得典型住宅室内PM2.5源排放强度与PM2.5室外源贡献率。74个城市中部分城市近6年历年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不保证5天的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第95百分位数存在反弹现象。综合考虑PM2.5室外计算浓度值、未来1年实际不保证的时间、超出设计不保证时间的城市数量等因素,协调暖通设计规范,PM2.5室外计算参数宜采用近3年“历年不保证5天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的统计方法确定,并给出了该统计方法下74个城市的PM2.5室外计算参数。室外PM2.5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时变性和区域性等特点,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城市2014~2019年历年室外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存在“拐点”,不同年代、不同城市室外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拐点”分布存在差异,其中2014~2019年平均有35个城市的“拐点”位于18~20天之间。并给出了“近4年历年不保证18天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统计方法下74个城市的PM2.5室外计算参数。结合PM2.5室外计算参数、室内计算参数、穿透系数、换气次数等关键设计参数,给出了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三种不同系统的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地域PM2.5污染特点,分别给出了新风机组用空气过滤器和住宅用空气净化器配置选型方法,并结合PM2.5室内源强度估算值给出了不同档位的空气净化器选型方案。本文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可为室外PM2.5污染的联防联控及暴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及源特征、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及设备选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张敬军[4](2020)在《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秉承着技术理性的原则,自上而下的厂房规划手法建立起城市中一座座的厂区——高耸的围墙、无视场地周围环境而自成一体的厂区、便于交通的平坦场地、绝对功能性的分区、封闭的厂房……形成城市的环境特性往往是单调的。这种追求统一、标准、经济、高效的建造手法达到生产的目的在工业建筑的建造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篇论文并非想去探讨工业建筑采用这种形式的建造手法是否得体,而是想去探讨工业遗产再利用为当今生活场景的创意园、社区建筑、博物馆等公共空间时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的城市更新任务已经渐渐从增量发展转换到存量优化的阶段,研讨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何通过再利用回归场地、回归人们的生活也成了必要。作为对建筑地域性的认识之一,批判的地域主义认为当我们面对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性时,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抵抗的建筑。尊重客观环境、回归场地自下而上的建造,“有限制”的营造形成整体环境的协调,并将一个地区的历史脉络、生活图示、自然环境等融入营造的过程并获得场所的氛围。基于此,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更提倡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去重新认识工业建筑与自身场地、气候地域、周围环境、城市肌理等建筑与大地之间不能割舍的联系。本文的主要章节是通过去识别国内外为回应独特的所在地而形成关联性设计策略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案例,并将地域性视角下的再利用细分为“场地、气候、场景”三个方面去进一步分析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工业遗产如何去回应自身独特的所在地,而形成基于“此地”的建造活动。在以“批判性地域主义”为主导的理论指导,结合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总结设计策略。将该设计策略融入到龙归镇粮食加工所的改造之中,理论指导实践,使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重回地方的建造。在该项目结束后对设计策略总结并反思。

孙一[5](2020)在《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武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边防重地,是丝绸之路“咽喉”所在。连年战火的纷扰使得武威人民广泛建立了具有防御性质的堡寨,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脚步加快,现代建筑形式、技术、材料对于堡寨民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改变堡寨民居原有的营建逻辑,丢失了传统的建筑语汇,造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断层。因此,将堡寨民居营建模式进行现代化设计应用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瑞安堡代表了武威地域文化的一种主流的建筑形式——堡寨民居,在其营建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和生态经验,其价值尤其体现在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对于以瑞安堡为代表的堡寨民居进行现代化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三1,本论文以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为目的,首先以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的选址规划、院落类型和空间单元、构造材料等方面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实态调研;其次提取瑞安堡的空间原型及其组合形式,结合森佩尔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出空间建构要素,并总结和归纳出瑞安堡的生态设计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Ecotect、Phoenics、以及DeST-H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堡寨民居原型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瑞安堡的所具有独特生态价值;最后,通过研究该地区同类型的堡寨民居以及分析以堡寨民居为原型的现代地域建筑,确定瑞安堡营建模式应用的广泛性,并进行现代堡寨民居的改造设计研究,以此为武威及周边地区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李波[6](2020)在《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夏热冬冷地区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里的设计原则是;“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基于这样的原则作者对处于夏热冬冷A区的成都市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营造策略进行了探究。又基于“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理念,作者分析总结了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各构件的最优单项被动式技术,并且将多种最优单项被动式技术进行了耦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优化模型。对综合优化模型和基础模型、目标办公建筑(天谷新谷6号楼)的室内热环境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提出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优化策略。建筑物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当地气候特征联系紧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夏热冬冷地区的主要城市的气候特征及热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成都市年平均气温为16.57℃;最热月(7月)平均干球温度为25.81℃;最冷月(1月)平均干球温度为5.78℃;在夏热冬冷地区主要城市中均处于较好水平。成都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为85.5%;最小值出现在5月份,为74.8%;在夏热冬冷地区主要城市中均处于较劣水平。作者还对该地区的累年太阳直射辐射强度以及大气压强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分析。作者对成都市多幢办公建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一幢办公建筑(天府新谷6号楼)的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数据实测。热环境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夏季时在被调查的人员当中认为所处环境湿热、气流感偏闷的人员分别占比为71.2%、67.9%;冬季时被调查的人员当中认为所处环境湿冷、气流感正好和稍微不适的人员分别占比为72.9%、77.9%。目标办公建筑(天府新谷6号楼)室内气温状况的调研结果为:室内平均气温较室外平均气温高,标准差小,气温均差范围小,数据较集中;并对目标办公建筑的PMV-PPD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夏季平均PMV值为0.8,平均PPD值为22%;冬季平均PMV值为-2.04,平均PPD值为77%;对照PMV的7个热感觉等级,认为室内人员夏季的主要热感觉为稍暖,冬季主要的热感觉为凉。作者利用DeST-C软件建立了办公建筑基础模型,对建立的基础模型进行了最优单项被动式技术的探究。当基础模型的窗墙比从0.2增加到0.8时,室内气温平均值不断升高,室内气温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温差不断扩大。而室内房间全年气温最大值则呈现西>东>南>北的现象;室内全年气温平均值呈现西>南>东>北的现象;室内全年气温最低值呈现南>西>东>北的现象。且发现在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中,窗墙比越小一年当中低温时数越多,窗墙比越大一年当中高温时数越多。据此作者认为建筑模型西向房间热、北向房间冷、东向房间气温变化较南向不稳定,南向房间相较而言为最好朝向。作者还分析了墙体厚度、混凝土墙和砖混墙、墙体保温材料、窗玻以及遮阳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并得出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240mm混凝土外墙内保温墙体在营造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优化策略。而在几种常见窗玻材料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在该地区自然通风办公建筑的南向、西向使用镀膜low-e中空玻璃(低透型)最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状况;而在建筑物的北向、东向房间宜使用普通中空玻璃。在遮阳技术分析中,认为外挂式百叶遮阳对室内热环境的营造效果较佳。利用各构件最优单项被动式技术建立综合优化模型,并进行多种最优技术的耦合分析,不断完善综合优化模型。并发现综合优化模型的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和实测建筑室内气温变化规律相同,但前者室内气温的最值和均值比后者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多种单项最优技术的耦合作用,室内气温时数分布亦趋于向室内人员舒适的温度范围集中。虽亦有夏季偶尔高温和冬季偶尔低温的情况,但作者认为,总体上优化模型较实测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蒲萌萌[7](2020)在《大连老旧住宅室内热舒适评价及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老旧住宅建筑存量巨大且建造年代较早,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室内外热舒适性达不到标准,为使室内维持在舒适范围内,居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温湿度调节,使建筑能耗大幅度增加,有悖于“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对老旧住宅建筑外墙、外窗等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改造,增加室内整体热舒适性,提升居住品质势在必行。本文为探索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现状及改善策略做了以下研究:(1)对大连市老旧住区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汇总典型住区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外围护结构现状;对老旧住区室外热湿环境进行实测,分析各小区室外环境对住宅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利用热成像仪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热环境进行实测,研究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2)选取典型老旧住宅建筑进行夏季最热月及冬季最冷月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分析室内热湿环境变化情况及原因,对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南北向房间进行热环境实测,分析典型住宅南北向房间室内温度及湿度的差异性,并结合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南北向温湿度产生差异性的原因。(3)根据实测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PMV值,分析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变化,对PMV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室内热舒适性PMV与温度和湿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对老旧住区居民热舒适性进行问卷调研得到居民室内热舒适性主观评价。建立PMV-PPD评价模型,并与实际热感觉TSV进行对比,计算室内中性温度及80%可接受温度。(4)对住宅小区年平均用水、用电量进行记录,计算居民生活直接碳排放量。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建立住宅建筑节能低碳综合评价指标,利用Yaahp软件依据网络问卷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住宅节能改造重点子项。结合室内热舒适性研究提出改善策略。(5)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对老旧住宅建筑室内能耗、节能率、碳排放、室内热舒适提升时间数进行模拟,对改造前后不同类型的外围护结构形式的节能率及室内热舒适提升率进行归纳总结。从外墙保温材料、外窗类型及屋面保温形式等方面分析外围护结构性能的改变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并以节能65%,室内热舒适小时数1300小时作为标准结合经济性提出适合本文典型老旧住宅建筑最优室内热舒适性改善策略。对今后大连市老旧住宅改善室内热舒适性提供借鉴。

姚怡聪[8](2020)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城市发展速度以及城镇化的水平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发展带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88]。同时,接连承办国际及全国大型综合或专项体育比赛等社会活动,也进一步促进体育设施建设的飞速增长,全民健身热情高涨[8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充分体现体育建筑生态协调发展划时代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体育建筑仍然存在大量的现实问题有待解决,例如,高能耗带来的资源浪费与可持续性较差的问题,设计盲目跟风却忽视自身特色、以及建筑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有待提高[88]。体育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其实是与地区气候环境协调适应的过程。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家体育总局提倡体育建设绿色发展,充分挖掘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在体育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体育建筑设计,以气候适应性设计为导向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成为发展趋势。尽管以Givoni,B、TA Markus、江亿、刘加平、梅洪元为代表的国内外专家已经对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做了相关研究,提出气候适应性在建筑节能、环境友好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并建立相应理论基础,但气候适应性设计理念在大型体育类建筑设计中应用较少,诸多气候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设计,探究以西安地区为代表的西北寒冷地区域中的此类气候特征下,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首先,文章建构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利用建筑适应性思维,将体育馆设计要素,与气候环境影响因子进行整合,提出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引导后面章节分析。其次,文章对陕师大长安校区周边既有体育馆及所处此类气候特征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馆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对使用人群进行走访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围绕既有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总结,建筑室内物理环境舒适度调查,人群在不同季节行为习惯三方面展开,分析既有体育建筑设计的借鉴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后续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做铺垫。第三,文章通过对大量优秀案例借鉴分析,运用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从合理功能定位与适需设计,场地适候设计,形体适候设计,空间适候设计,以及界面适候设计五方面展开分析,采用软件模拟进行量化模拟分析,最终提出适应于我国以西安地区为代表所处该类气候特征下的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文章从实际项目出发,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软件模拟方式进行验证,探讨设计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策略。由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因此,在本文后续分析与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体育馆前期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阶段[88]。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于,为之后同气候特征,同类型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合适的策略与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希望能够为我国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席菁霞[9](2020)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陕南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以七里庙湾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正在快速的消逝,现代新建的建筑大多数缺乏地域性,忽视了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考虑,实际居住体验感反而较差。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建筑风格,实现对传统建筑文明的传承。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景观选址布局与传统民居营造技术分别以气候适应性为基础,结合当地已经存在的民居建筑经验和气候适应性,研究传统村落及民居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资源关系上的巧妙之处。首先,以研究对象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为依据,并对陕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总结陕南安康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以及传统民居的特征,并通过总结国内外优秀案例,借鉴其对于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的优点。其次,通过调研总结,选取陕南安康市旬阳县铜钱关镇七里庙湾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拍照以及测量的方式,概述了陕南安康市七里庙湾村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描述了当地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及村落的景观要素,并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探讨传统民居形态、布局、材料使用、构造措施等。并选取村内一处传统民居进行冬夏两季室内外物理环境测试,得到民居室内外温湿度、壁面温度以及室内外风速,顶面地面温度等相关数据;利用软件ECOTECT对民居进行了数据模拟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总结,分别总结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最后,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七里庙湾村村落选址布局及传统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应对方案,并对七里庙湾村进行针对气候适应性的方案改造设计。

平志鹏[10](2020)在《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住宅建筑正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模式快速发展着,居住型建筑量化需求将逐步转变为对品质的追求。庭院空间作为住宅建筑中与自然环境接触最密切的部分,最能体现当代人对追求亲密自然与精神文化的向往,因此庭院空间设计已然是未来现代住宅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寒地城市住宅建筑受到地域性气候特征、文化、人居行为模式的影响,针对寒冷气候、适应地域性人居需求与思想内涵需求相较于其他地域存在较大差异,致使住宅庭院空间的设计要考虑更多复杂的因素与内容。本文以寒地视角出发,以寒地城市现代独立型住宅与高层住宅为基础研究,结合寒地城市地域性特征,以创造适宜寒地居住环境改善人居生活品质为设计原则,来研究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首先,第一章主要为相关课题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资料的收集分析,并对文章中的研究对象相关词汇、研究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其次,第二章对庭院空间在现代住宅中的应用意义做出分析,体现出庭院空间的研究价值,并对庭院空间在现代住宅中的运用类型与设计手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各方面的设计优势与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第三章对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做出分析,结合部分实例列举总结出限定寒地庭院空间设计的各类因素,并在分析出结果后提出构建庭院空间的基本原则。最后,第四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对影响因素与原则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空间设计策略、微气候以及意境设计方面给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庭院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并指导设计实践的创作,以此来辅助配合论证研究理论结果的可实践性。本文根据寒地城市气候特征,从多方面总结了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的现有缺陷与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适宜寒地城市构建庭院空间的设计策略,以克服空间功能性的使用缺失,为寒地城市住宅未来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寒地城市现代住宅空间研究的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方法的苏州市城市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
        1.2.2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子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插值方法及结果精度评估
        2.3.2 局地气候分区体系
        2.3.3 WRF模式简介
        2.3.4 WRF模拟方案及城市冠层参数设置
第三章 苏州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基于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研究
        3.1.1 热岛强度时间变化特征
        3.1.2 热岛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3.1.3 基于LCZ的不同地块热岛强度特征分析
    3.2 基于WRF模式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研究
        3.2.1 模拟结果验证
        3.2.2 近地表温度和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
        3.2.3 不同城市LCZ类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热环境的影响
    4.1 与MODIS下垫面模拟结果的比较
    4.2 与2009年LCZ下垫面模拟结果的比较
        4.2.1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2 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温度的影响
        4.2.3 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地表热通量的影响
        4.2.4 城市化发展对不同LCZ类型热环境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群形成对苏州市热环境的影响
    5.1 模拟结果验证
    5.2 上游城市对苏州市温度的影响
    5.3 上游城市对苏州市湿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缓解措施的降温和节能效果
    6.1 保温屋顶和墙体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2 高反照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3 提升空调能效比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4 提高室内设定温度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5 四种缓解措施降温和节能效果的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及热负荷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试验与分析
    2.1 日光温室测试概况
    2.2 测试方法及测点布置
        2.2.1 温室内外空气温湿度测点布置
        2.2.2 温室内壁面温度及土壤温度
        2.2.3 温室内外太阳辐射
        2.2.4 测试仪器参数及误差分析
    2.3 温室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2.3.1 温室内空气温湿度
        2.3.2 温室内空气温度空间分布
        2.3.3 温室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2.3.4 温室内土壤温度
    2.4 本章小结
3.日光温室采光曲面棚膜太阳透射辐射计算
    3.1 室外太阳辐射理论分析
        3.1.1 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特点
        3.1.2 太阳直射辐射计算
        3.1.3 太阳散射辐射计算
        3.1.4 昙日太阳辐射计算
        3.1.5 室外太阳辐射强度直散分离计算
    3.2 日光温室内外太阳辐射强度分析
        3.2.1 试验温室A1-0室内外太阳辐射强度
        3.2.2 实测温室A1-5室内太阳辐射强度
    3.3 温室采光曲面太阳辐射计算方法
        3.3.1 日光温室采光曲面当量透过率理论计算
        3.3.2 温室采光曲面太阳辐射模型验证
        3.3.3 采光曲面高跨比与当量透射率的关系
        3.3.4 温室棚膜简化斜面与实际曲面的当量直射透过率
        3.3.5 不同室外下垫面工况下温室棚膜太阳透射辐射量
        3.3.6 采光曲面方位角与高跨比对太阳透射辐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日光温室端部效应对辐射遮挡影响及植物消光作用
    4.1 日光温室端部效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4.1.1 温室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光斑变化
        4.1.2 温室长度对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光斑影响
    4.2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
        4.2.1 植物冠层结构简介
        4.2.2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
        4.2.3 植物叶面积指数的计算
        4.2.4 植物当量热阻模型
    4.3 本章小结
5.日光温室不同边界特性围护结构的传热机制
    5.1 温室内外气象参数的确定
        5.1.1 温室外空气温度
        5.1.2 温室内空气温度
    5.2 不透明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方法对比
        5.2.1 有限差分法的适用性分析
        5.2.2 热平衡法——基于Ahamed的温室热模型计算
        5.2.3 积分变换法计算分析
    5.3 日光温室各部分热损失量的计算
        5.3.1 墙壁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5.3.2 土壤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5.3.3 温室薄膜、后坡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5.3.4 温室空气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5.3.5 植物蒸腾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5.4 太阳辐射分数配比的修正
    5.5 本章小结
6.日光温室预测热负荷作用效果分析
    6.1 日光温室热模型验证
    6.2 温室不同围护结构传热量算例分析
        6.2.1 北墙传热损失分析
        6.2.2 土壤传热损失分析
        6.2.3 温室内外长波辐射换热量分析
        6.2.4 作物蒸腾热损失量分析
        6.2.5 温室得失热量与热负荷的关系
        6.2.6 温室热负荷计算分析
    6.3 拉氏变换法的讨论
        6.3.1 拉氏逆变换变量中各项参数的含义
        6.3.2 拉氏变换法在日光温室中的推广应用
    6.4 不透明围护结构传递矩阵的讨论
        6.4.1 温室墙体传递函数的根值分析
        6.4.2 不同计算方法对墙体反应系数的影响
        6.4.3 墙体保温层位置对反应系数的影响
    6.5 日光温室热环境的评价
    6.6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科研成果

(3)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室外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研究现状
        1.2.2 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现状
        1.2.3 室内颗粒物污染控制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分析及总结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典型城市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概况
        2.1.2 数据处理方法
    2.2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2.2.1 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2.2.2 室外PM_(2.5)季节平均质量浓度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2.2.3 室外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特定百分位数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2.2.4 室外PM_(2.5)空间聚集性
    2.3 典型城市历年室外PM_(2.5)污染特点及演变特征
        2.3.1 历年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污染特点
        2.3.2 历年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2.3.3 历年室外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达标情况
    2.4 北京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2.4.1 不同地区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
        2.4.2 不同气象因素条件下室外PM_(2.5)污染变化特征
        2.4.3 室外PM_(2.5)污染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内外颗粒物污染关联性及室内外源特征研究
    3.1 研究对象与实测方法
        3.1.1 建筑外窗调研
        3.1.2 实测对象概况
        3.1.3 实验仪器及布点
        3.1.4 数据处理
    3.2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及关联性
        3.2.1 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3.2.2 室内外颗粒物粒径分形维数分布
        3.2.3 室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3.3 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源强度估算
        3.3.1 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3.3.2 室内颗粒物源强度估算方法
    3.4 建筑室内外PM_(2.5)污染特征及源贡献率
        3.4.1 建筑室内外PM_(2.5)污染特点
        3.4.2 建筑室内外PM_(2.5)的I/O比变化规律
        3.4.3 建筑室内外源对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率
    3.5 小结
第4章 PM_(2.5)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4.1 现有方法确定的依据及问题
        4.1.1 现有方法的来源及依据
        4.1.2 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
        4.1.3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4.2 不同确定方法的统计时长研究
        4.2.1 历年不保证天数平均值的统计方法
        4.2.2 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天数的统计方法
        4.2.3 历年最不利年不保证天数的统计方法
        4.2.4 三种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4.3 不保证天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4.3.1 统计区间的确定
        4.3.2 不保证天数的确定
        4.3.3 室内实际不保证天数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室内PM_(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5.1 建筑室内PM_(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
        5.1.1 PM_(2.5)负荷计算理论
        5.1.2 空气过滤器设计计算
        5.1.3 空气过滤器设计选型
    5.2 办公建筑用空气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
        5.2.1 工程概况
        5.2.2 设计参数与负荷计算
        5.2.3 设备PM_(2.5)去除能力
        5.2.4 空气过滤器选型
    5.3 住宅建筑用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与选型
        5.3.1 PM_(2.5)负荷计算
        5.3.2 空气净化器选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4)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工业区的衰退与调整
        1.1.2 后工业时代下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1.2 研究的对象
    1.3 研究的指导理论
        1.3.1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论
        1.3.2 地域主义理论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意义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性与地域主义的理论研究
    2.1 概念明晰
        2.1.1 地域性
        2.1.2 地域主义
        2.1.3 “地域性”与“地域主义”的联系
    2.2 地域主义的发展
        2.2.1 批判性地域主义前的地域主义发展
        2.2.2 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
        2.2.3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小结
    2.3 我国的地域性探索
        2.3.1 二十一世纪前地域主义在我国的发展
        2.3.2 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地域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2.4 当今地域主义内涵总结
        2.4.1 回归理性的范畴
        2.4.2 搭建文化与文明的桥梁
        2.4.3 尊重客观事实
        2.4.4 回归场地,自下而上的建造
        2.4.5 场所精神的重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3.1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3.1.1 国际上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3.1.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3.2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概括
        3.2.1 工业建筑遗产空间结构分类分析
        3.2.2 工业遗产厂房空间结构分析
        3.2.3 工业遗产厂房构成结构分析
    3.3 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导向分析
        3.3.1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分析
        3.3.2 以博物馆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3.3.3 以住宿酒店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
        3.3.4 以景观公园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3.3.5 其他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
    3.4 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改造策略分析
        3.4.1 工业遗产厂房空间改造
        3.4.2 工业遗产厂房墙面围护的保护与改造
        3.4.3 工业遗产厂房屋顶围护的保护与改造
    3.5 影响工业遗产厂房改造设计策略的关联因素分析
        3.5.1 设计策略与“人”的联系
        3.5.2 设计策略与“此时”的关联
        3.5.3 策略与“此地”关联
        3.5.4 影响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设计策略关联因素的小结
    3.6 理论的结合与适宜性分析
        3.6.1 地域性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对问题的分析
        3.6.2 理论植入适宜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分析
    4.1 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4.1.1 乌海市青少年创意园
        4.1.2 昆山锦溪祝家甸砖窑文化馆
        4.1.3 广州喜临院分析
        4.1.4 地域性视角下的案例分析的小结
    4.2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分析
        4.2.1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原状
        4.2.2 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与自身场地的关联分析
        4.2.3 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与周边环境的关联分析
        4.2.4 工业遗产再利用设计策略与城市设计的关联分析
    4.3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分析
        4.3.1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原状
        4.3.2 调整厂区规划回应当地气候
        4.3.3 厂房再利用中回应当地气候
        4.3.4 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回应当地气候小结
    4.4 场景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分析
        4.4.1 场景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原状
        4.4.2 工业遗产再利用后对场景感的塑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5.1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5.1.1 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回应自身场地
        5.1.2 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回应周边环境
        5.1.3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5.1.4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小结
    5.2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5.2.1 调整厂区规划回应当地气候设计策略
        5.2.2 厂房再利用中回应当地气候设计策略
        5.2.3 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中回应当地气候的思考
        5.2.4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小结
    5.3 基于场景视角下的设计策略
        5.3.1 回归生活世界
        5.3.2 对话现有场地
        5.3.3 塑造场所精神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龙归粮食加工所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实践
    6.1 龙归粮食加工所场地分析
        6.1.1 场地区位
        6.1.2 场地现状分析
        6.1.3 场地的周边条件分析
        6.1.4 龙归粮所现状小结
    6.2 龙归粮食加工所场地规划策略
        6.2.1 场地整体规划简介
        6.2.2 场地营造中对“人”的思考
        6.2.3 场地营造中对“此时”的思考
        6.2.4 场地营造中对“此地”的思考
    6.3 龙归粮食加工所厂房改造设计策略
        6.3.1 厂房再利用整体改造思路
        6.3.2 厂房再利用中对“人”的思考
        6.3.3 厂房再利用中对“此时”的思考
        6.3.4 厂房再利用中对“此地”的思考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堡寨民居的地域性
        1.1.2 堡寨民居的生态经验
    1.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瑞安堡实态调研
    2.1 武威堡寨民居概述
    2.2 选址规划
        2.2.1 临近沃土,便于农耕
        2.2.2 临近大路,交通便捷
        2.2.3 数堡并存,互为犄角
    2.3 空间形态
        2.3.1 空间界面生成
        2.3.2 空间形态特点
        2.3.3 空间防御营造
    2.4 空间组合
        2.4.1 院落组合
        2.4.2 院落单元
        2.4.3 建筑形式
    2.5 构成要素
        2.5.1 院落组成
        2.5.2 建筑元素
        2.5.3 防御性要素
    2.6 构造技术
        2.6.1 建筑材料
        2.6.2 建筑结构
        2.6.3 建筑物理
    2.7 本章小结
3 瑞安堡营建模式研究
    3.1 瑞安堡空间建构模式研究
        3.1.1 森佩尔四要素理论的模式分类法
        3.1.2 瑞安堡空间原型
        3.1.3 瑞安堡原型的建构要素
    3.2 瑞安堡生态经验的科学化模式研究
        3.2.1 武威建筑气候分区与策略
        3.2.2 保温与隔热
        3.2.3 日照与遮阳
        3.2.4 通风与防风
        3.2.5 绿植与排水
    3.3 本章小结
4 瑞安堡生态性能定量分析模拟研究
    4.1 生态性能定量模拟分析目的
    4.2 基于Ecotect下的光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2.1 光环境模型的设置
        4.2.2 临界照度下采光系数分析
        4.2.3 夏至日与冬至日遮挡分析
        4.2.4 最佳朝向分析
        4.2.5 挑檐最佳宽度光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3 基于Phoenics下的风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3.1 风环境模型的设置
        4.3.2 瑞安堡风环境分析
        4.3.3 堡墙高度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3.4 院落空间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4 基于DeST-H下的堡寨民居热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4.1 热环境模型的设置
        4.4.2 冬至日自然室温分析
        4.4.3 维护结构影响因素程度的定量分析
        4.4.4 围护结构优化策略的定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设计应用研究
    5.1 同地区其他堡寨民居案例比较研究
        5.1.1 武威及其周边地区堡寨概述
        5.1.2 营建模式比较研究
        5.1.3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用性
    5.2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
        5.2.1 营建模式的现代适应性分析
        5.2.2 技术要素的发展对瑞安堡营建模式传承的影响
        5.2.3 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策略
    5.3 敦煌山庄现代设计案例评析
        5.3.1 敦煌山庄项目概况
        5.3.2 对堡寨民居营建模式的传承
        5.3.3 对堡寨民居设计的创新
    5.4 山丹峡口村A户改造提升方案设计
        5.4.1 改造民居概况
        5.4.2 改造方案设计
        5.4.3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传承
        5.4.4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创新
        5.4.5 改造方案模拟分析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1.1 瑞安堡的营建模式
        6.1.2 瑞安堡营建模式现代设计应用结论
    6.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6)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热舒适研究
        1.3.2 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理论与技术
    2.1 热舒适及其影响因素
        2.1.1 环境参数对热舒适的影响
        2.1.2 人体参数对热舒适的影响
    2.2 热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2.3 热环境营造技术
        2.3.1 建筑保温技术
        2.3.2 建筑防潮技术
        2.3.3 建筑防热技术
        2.3.4 建筑遮阳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都市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调研
    3.1 成都市基本情况
        3.1.1 成都市简介
        3.1.2 成都市气候特征
    3.2 成都市办公建筑概况
    3.3 成都市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调研
        3.3.1 问卷设计
        3.3.2 测试仪器及调研建筑概况
    3.4 数据统计和分析
        3.4.1 基本信息统计
        3.4.2 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3.4.3 客观实测结果与分析
        3.4.4 PMV-PPD值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4.1 软件介绍
    4.2 办公建筑基础模型的建立
        4.2.1 基础模型的基本参数
        4.2.2 基础模型建立过程
    4.3 基础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4.3.1 室内全年气温分析
        4.3.2 室内全年湿度分析
    4.4 基础模型墙体改善措施
        4.4.1 墙体厚度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4.4.2 墙体材料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4.4.3 墙体保温材料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4.5 基础模型窗户改善措施
    4.6 基础模型遮阳措施
        4.6.1 水平遮阳技术
        4.6.2 垂直遮阳技术
        4.6.3 其他遮阳技术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综合优化策略
    5.1 室内热环境综合优化要点
        5.1.1 墙体优化要点
        5.1.2 窗户及窗玻的优化要点
        5.1.3 主要构件热工参数
        5.1.4 遮阳优化要点
        5.1.5 其他
    5.2 综合优化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5.3 优化模型与实测建筑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2 实测室内热环境参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大连老旧住宅室内热舒适评价及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量现状及应对措施
        1.1.2 老旧住宅建筑存量大
        1.1.3 老旧住宅建筑室内居住品质差
        1.1.4 老旧住宅建筑低碳改造与热舒适性提升的关联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1.7 框架图
2 大连市老旧住宅建筑现状调研及实测分析
    2.1 大连市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
    2.2 大连市老旧住宅建筑的发展及改造现状
    2.3 大连市典型老旧住区现状调研及热环境实测
        2.3.1 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2.3.2 老旧住区室外热湿环境实测分析
    2.4 大连市典型老旧住宅建筑现状调研及室内外热环境实测
        2.4.1 典型住宅建筑现状调研
        2.4.2 夏季室内外热环境实测
        2.4.3 冬季室内外热环境实测
    2.5 大连市典型老旧住宅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大连市典型老旧住宅室内热舒适性评价
    3.1 室内热舒适性实测数据分析
    3.2 室内热舒适性主观评价
    3.3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模型建立
        3.3.1 夏季实测热感觉与预测热感觉模型
        3.3.2 冬季实测热感觉与预测热感觉模型
    3.4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模型拟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室内热舒适性提升的老旧住宅建筑碳排放评价
    4.1 典型老旧住宅室内碳排放量现状调研
    4.2 典型老旧住宅居民生活碳排放计算
    4.3 典型老旧住宅低碳综合评价
        4.3.1 建立老旧住宅低碳评价体系
        4.3.2 老旧住宅低碳评价体系调研问卷分析
        4.3.3 老旧住宅综合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改善策略模拟
    5.1 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改善策略
    5.2 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改善策略计算机模拟
        5.2.1 改善模拟模型的建立
        5.2.2 模拟参数设置
        5.2.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5.3 典型老旧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改善策略模拟结果分析
        5.3.1 外围护结构热负荷及节能率模拟分析
        5.3.2 外围护结构总能耗及碳排放量模拟分析
        5.3.3 外围护结构低碳改造提升热舒适率模拟分析
    5.4 典型老旧住宅最优改善方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综合国力提升与国家政策支持
        1.1.2 能源危机与体育建筑的高能耗问题
        1.1.3 盲目跟风与气候适应性不足
        1.1.4 绿色建筑设计时代的到来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指导意义
        1.2.2 环境意义
        1.2.3 经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调研分析法
        1.6.3 归纳演绎法
        1.6.4 模拟分析法
        1.6.5 理论总结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基础
    2.1 气候适应性的基本理论
        2.1.1 气候适应性理论的发展历程
        2.1.2 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其他相关理论
        2.1.3 建筑气候适应性思维
    2.2 体育馆建筑设计要素梳理
        2.2.1 体育馆设计基础要素
        2.2.2 影响体育馆室内物理环境的内部因素
    2.3 影响建筑设计的气候要素梳理
        2.3.1 太阳辐射(采光与日照)
        2.3.2 通风
        2.3.3 人体热舒适
        2.3.4 微气候调节
    2.4 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建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师大长安校区周边及此类气候特征区域内既有体育馆现状分析
    3.1 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选择
        3.1.3 调研方法
        3.1.4 调研内容
    3.2 实地调研分析
        3.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馆调研
        3.2.2 宝鸡市游泳馆调研
        3.2.3 宝鸡文理学院球类综合训练馆调研
    3.4 体育运动季节性变化调研分析
        3.4.1 体育活动季节性差异
        3.4.2 运动场所季节性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育馆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4.1 合理的功能定位及适需性设计
        4.1.1 功能转型设计
        4.1.2 空间优化设计
    4.2 建筑场地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4.2.1 建筑布局设计
        4.2.2 建筑外环境气候适应性设计
        4.2.3 小结
    4.3 建筑形体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4.3.1 平面形态设计
        4.3.2 屋面形态设计
        4.3.3 侧界面形态设计
    4.4 建筑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4.4.1 核心比赛厅设计
        4.4.2 辅助空间设计
        4.4.3 中庭设计
        4.4.4 空间尺度设计
    4.5 建筑界面气候适应性设计
        4.5.1 非透明维护结构——墙体设计
        4.5.2 透明维护结构——采光口设计
        4.5.3 遮阳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气候适应性设计分析
    5.1 西安地区气候环境分析
    5.2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训练馆气候适应性设计分析
        5.2.1 项目概况
        5.2.2 建筑场地设计
        5.2.3 空间布局设计
        5.2.4 界面形态适候化
        5.2.5 适宜技术运用
    5.3 核心比赛空间气候适应性模拟分析
        5.3.1 光环境分析
        5.3.2 热环境分析
    5.4 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基于气候适应性的陕南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以七里庙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传统村落民居资源的稀缺性
        1.1.3 传统村落民居保护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1.3.2 国内对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气候适应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优秀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传统村落及民居
        2.1.2 气候适应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2.2.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原则
        2.2.3 建筑保温隔热设计理论
    2.3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国内外传统村落及民居优秀案例
        2.3.1 国外传统村落及民居优秀案例
        2.3.2 国内传统村落及民居优秀案例
    2.4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陕南概况与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3.1 陕南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人文概况
    3.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概况
    3.3 陕南传统村落景观与民居调研分析
        3.3.1 河口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2 群英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3 营梁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4 膀子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5 金坡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6 万福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7 湛家湾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3.8 七里庙湾村村落及民居调研
    3.4 陕南村落景观及民居调研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七里庙湾村村落与民居研究
    4.1 七里庙湾村概况
        4.1.1 行政区划
        4.1.2 村落资源
        4.1.3 地域文化
        4.1.4 历史发展
    4.2 传统村落及街巷空间气候适应性分析
        4.2.1 村落选址
        4.2.2 村落景观
        4.2.3 街巷空间
        4.2.4 植物种植
        4.2.5 水景营造
        4.2.6 策略总结
    4.3 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调研及分析
        4.3.1 民居形态
        4.3.2 民居平面布局及空间构成
        4.3.3 民居建筑材料
        4.3.4 民居结构形式
        4.3.5 民居细部构造
        4.3.6 策略总结
    4.4 现场实测及分析
        4.4.1 现场测试方案
        4.4.2 现场测试方法及内容
        4.4.3 测试结果分析
        4.4.4 策略总结
    4.5 计算机软件模拟
        4.5.1 建立模型
        4.5.2 日照分析
        4.5.3 太阳辐射强度分析
    4.6 陕南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4.6.1 村落选址的气候适应性
        4.6.2 村落气候适应性的环境营造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七里庙湾村景观及民居的提升改造设计
    5.1 七里庙湾村规划设计背景
        5.1.1 设计目标
        5.1.2 规划设计原则
        5.1.3 保护区域划分
    5.2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七里庙湾村景观提升设计
        5.2.1 总体布局
        5.2.2 道路设计
        5.2.3 水景设计
        5.2.4 种植设计
        5.2.5 特色景观设计
        5.2.6 公共设施设计
    5.3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七里庙湾村传统民居提升改造设计
        5.3.1 建筑评价
        5.3.2 民居院落改造设计
        5.3.3 民居单体改造设计
        5.3.4 地域材料选择及应用
        5.3.5 保温隔热构造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范围界定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现代住宅中的庭院空间设计概述
    2.1 庭院空间在现代住宅中应用的意义
        2.1.1 延展空间
        2.1.2 联系自然
        2.1.3 陶冶精神
    2.2 庭院空间在现代住宅中的运用类型
        2.2.1 底层架空
        2.2.2 入户花园
        2.2.3 阳台露台
        2.2.4 屋顶花园
        2.2.5 内置庭院
    2.3 庭院空间在现代住宅中的设计手法
        2.3.1 空间削减
        2.3.2 空间退台
        2.3.3 空间叠加
        2.3.4 户型组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的设计元素及原则
    3.1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构成要素
        3.1.1 铺装要素
        3.1.2 围合要素
        3.1.3 景观要素
        3.1.4 生态要素
    3.2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3.2.1 寒冷多变的气候条件
        3.2.2 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
        3.2.3 丰富多元的行为模式
        3.2.4 文脉延续的地域特征
    3.3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3.3.1 以人为本原则
        3.3.2 适应性原则
        3.3.3 地域性原则
        3.3.4 生态化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策略与实践
    4.1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策略
        4.1.1 适应气候的空间组织
        4.1.2 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
        4.1.3 合理规划的路径选择
    4.2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微气候环境设计
        4.2.1 空间朝向微气候设计
        4.2.2 围合形态微气候设计
        4.2.3 自然植物微气候设计
        4.2.4 人工水景微气候设计
    4.3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意境创造表达
        4.3.1 自然元素抽象与提炼
        4.3.2 地域文化继承与创新
        4.3.3 冰雪景观塑造与表达
        4.3.4 个性生活捕捉与升华
    4.4 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实践
        4.4.1 庭院空间设计构思
        4.4.2 庭院空间设计解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方法的苏州市城市热环境研究[D]. 季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及热负荷预测[D]. 黄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D]. 范东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
  • [4]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D]. 张敬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D]. 孙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策略研究[D]. 李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大连老旧住宅室内热舒适评价及改善策略研究[D]. 蒲萌萌.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体育训练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 姚怡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气候适应性的陕南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以七里庙湾村为例[D]. 席菁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寒地城市现代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研究[D]. 平志鹏.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城市发展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