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引水工程20年效益与展望

滦州引水工程20年效益与展望

一、引滦枢纽工程运行20年的效益与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邱铁鑫[1](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张翠平[2](2019)在《滦河流域下游水库群防洪风险决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高发且损失巨大,防洪任务十分繁重,而水库是控制洪水、防洪减灾最常见、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因此,如何利用水库及水库群的特性进行防洪优化调度,确保水库自身及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减少或避免洪灾损失,是一个有现实意义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滦河流域下游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以及桃林口水库,进行水库群防洪风险优化调度研究,建立基于模糊优选技术的水库群防洪风险优化调度模型,计算不同调度方案的风险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充分分析滦河流域下游,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桃林口水库的各级建筑物防洪标准和目标。根据最大下泄量、最高洪水位、调洪末水位、防洪对象及自身的防洪风险等,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得到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集。(2)确定了水库群防洪风险调度的计算方法,采用事件树分析法,得到水库群防洪风险调度中的4种风险因子,分别是:入库洪水过程、水位-库容关系、泄流能力不确定性以及调洪规则和运行管理的不确定性风险率,并应用蒙特卡罗法分析了相对应的概率分布。(3)基于模糊优选模型技术和上述4种风险因子,建立了水库群防洪风险优化调度模型。结合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桃林口水库的实际情况,进而从整体角度对合理的水库群运行方案进行选取,得到最优化调度,从而降低洪灾损失。本文对水库群防洪风险优化调度进行研究,得到10年一遇洪水的最优化方案是方案25,其最大下泄流量:潘家口是1229.62m3/s,大黑汀是1516.88m3/s,桃林口是1849.71m3/s;20年一遇洪水的最优化方案是方案18,其最大下泄流量:潘家口是2055.15m3/s,大黑汀是2783.28m3/s,桃林口是3953.74m3/s。

孙洪磊[3](2014)在《哲学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中,中国创造的发展奇迹为世界所瞩目。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重要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更是科技、人才等优质要素密集和市场优势明显的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我国整体发展格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京津冀三省市同属京畿重地,相互包容,具有天然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区域理应协同发展并且发展的更好更快。但实事求是的说,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行政区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区域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近两年来,京津冀区域连续发生严重雾霾,三地PM2.5持续爆表,群众怨气很大;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京津冀区域隐藏的巨大共同发展的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与中央提出的形成新的增长极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京津冀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是发展的动力,正因为差异的存在而呼唤协调。认识、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从体制、观念、市场等多个角度入手,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形成突出特色、保持优势、有分有合的良好发展局面,是京津冀区域的客观要求。此外,如何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协作,综合推动京津冀区域多核增长极驱动,层级推进,以及深入研究并阐释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过程,这些对中国整体发展和各区域发展,都是亟待破解、极富意义的话题。特别是2014年2月,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和落实的历史阶段。因此,对于该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区域演化的进程和趋势、区域协调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症结、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进行研究,不仅是中央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所急需,更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方面结合实际工作中对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量实证性探索,另一方面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经典着作和观点,以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系统论述,力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引言就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考和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是中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对世界主要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主要特征和基本认识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区域发展观与实践探索及其效果,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第二章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在系统阐述区域的概念和特征,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特征和对于特征的理解的基础上,从区域协调的本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的差异化三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方法论指导。第三章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困境,回顾了京津冀区域演化的历史过程,阐述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阶段,深刻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第四章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全面阐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动力是群众的共同期盼、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矛盾运动的推动和利益关系的转变,系统论述了京津冀区域在政治、经济、空间规划、社会、生态五个维度的现实性。第五章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总结提炼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互利、平等、互信和共享。针对京津冀区域的政府与市场双失调的归因现实,有针对性、有重点的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在政府方面,包括合理的协调机制、共同的价值观引导、共享的社会建设,在市场方面,包括合作的经济分工、互补的空间规划、系统的环境保护。结语部分强调要以京津冀区域为龙头,继续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和管理模式。

裔兆宏[4](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彭澄瑶[5](2011)在《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正处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更是有数百个正在规划或者建设的城镇。城市化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剧增以及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情况也在加剧,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打击。但是,城市的规划依然多以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为主导,基础设施、能源与水源规划作为辅助,很少把水资源规划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人文等因素真正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仍然存在且日益严重。只有能够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特性的、合理的、可持续的并且可以被实践的水资源规划才能保证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能够享用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本课题旨在将水的社会循环与水的自然循环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理论根基,深入研究水在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形态下其社会循环形态的变迁,以及与水的自然循环形态之间新的互动。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现代城市的发展形态对水资源需求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城市对水资源的显性与隐性需求以及各供需组分之间的平衡和契合点,总结出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路。课题还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敏感性水资源规划的概念,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城市取水、用水、排水以及水资源配置模式,分析不同的水资源规划情景对于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及其敏感程度,寻找能与现代城市发展相契合并且充分尊重水环境生态功能的和谐用水新模式。通过研究国外着名的流域管理案例,不难发现城市的水资源不可持续问题症结不仅在城市发展本身,大多也要归咎于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必须要跳出城市的范畴以流域观的角度去审视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循环状态与流域内水生态环境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流域内水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寻求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亲身参与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水资源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将对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之间辩证关系的新理解予以实践,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城市规划定位,在生态城的水资源配置规划中研究如何达到水资源显性与隐性需求的平衡,寻求可替代的非传统水源以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运用城市敏感性水资源规划的思路,把规划中的生态城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把生态城的水环境与规划区周边的水环境构成的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水资源规划中各个指标的设定与实现的技术路径对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显性和隐性影响,通过对城市的敏感度分析的整合来决策水资源规划。同时,在生态城的水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实践了流域观的概念,研究如何修复严重污染的地表水环境以保证流域内水体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结合空间布局搭建起城市内的水系并研究维持修复后水体功能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水系补给方案。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是技术上的规划和工程上的实践,更离不开政策性的引导和普及性教育,生态城的水资源规划也包括了对于节制用水和水资源管理举措的研究。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水的自然与社会循环关系在现代城市发展形态下的全新理解,以及在此指导下的对城市水资源显性与隐性需求的解读,强调了通过研究各供需组分之间的平衡与契合点来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课题中研究了城市敏感性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规划和水环境修复的流域观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并且将其实践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水资源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这一个真实的案例当中,同时也检验了理论研究的可实施性。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本课题的理论研究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实践为如何从根本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及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等问题、寻找适合生态新城发展的和谐用水模式以及实现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牛军宜[6](2010)在《供水枢纽工程水环境系统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深入研究供水枢纽水库所在流域的水量、水质演变规律,准确评估供水枢纽工程水环境的系统风险并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对保障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的供水安全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天津于桥水库供水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于桥水库的水环境系统风险,并提出了应对水环境系统风险的相关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以于桥水库流域水文时序为研究对象,联合运用Markov理论、游程理论、S变换、差积曲线、线性滑动平均等方法,研究了该水文时序的丰枯变化特性、丰枯持续特性、多时间尺度波动特征、周期变化特征及趋势特性。(2)详细讨论了运用多元Copula函数建立多维联合分布模型的具体步骤,并采用该多维联合分布模型定量地研究了于桥水库上游流域三个分析区之间以及引滦水库之间的丰枯补偿特性。(3)在统计分析于桥水库流域水质超标情况时,采用三维显示技术,将超标倍数、超标年份、超标月份刻画在同一坐标系中,使读者能对水质超标的严重程度、超标所在年份、超标的季节特点等一目了然。然后采用季节性肯德尔秩次检验法分析了水质时序的月序列变化趋势、季节性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趋势。(4)根据于桥水库流域水质时序具有结构复杂性和方差非平稳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Markov状态切换理论的水质时序自回归模型,并将该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结合起来,对水质时序进行了随机模拟,然后运用模拟结果进行了水质超标风险的评估。(5)将基于多元Copula函数的多维联合分布模型应用于于桥水库水环境系统组合风险的分析,研究了影响于桥水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定量分析了于桥水库上游来水关键污染因子超标的组合风险。(6)识别出了于桥水库水环境系统风险的来源,发现了于桥水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是磷元素;于桥水库7-9月份的蓝藻暴发事件主要是由库区底泥中磷元素的释放所引起的,并且底泥中的磷原素是受铁氧化还原控制的。最后,针对于桥水库污染风险的不同来源,提出了针对于桥水库外源性污染风险的应对措施、内源性污染风险的应对措施、蓝藻暴发的应急措施等。

李学森[7](2009)在《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决策方式及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性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使得跨流域调水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决策方式与管理模式研究是水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避害趋利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跨流域调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针对目前跨流域调水系统缺乏统一有效的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和调度决策中忽视水资源预报信息的问题,对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决策方式和管理模式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以往跨流域调水系统进行调度规则确定时,主要依据的是旬月径流系列信息;基本不考虑场次洪水过程信息,调节计算中将洪水过程均化,因此确定的调水规则不符合实际,设计的各时段约束水位偏低,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参照单库的防洪兴利连续调节方法,且将长系列法和遗传算法相融合,提出一种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规则优化决策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兴利信息,而且考虑防洪信息,在全信息条件下处理问题;利用遗传算法采用群体方式组织优化搜索,并行地处理目标函数的多个局部峰值,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搜索速度快,占用内存少,寻优效率高,是一种有效的自适应随机搜索算法,优化的调度决策规则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2)跨流域调水工程最优供水方案的选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属于多目标寻优决策过程。本文通过引入评价指标的权重趋势系数,将经验权重与系统客观发展趋势有机结合,构建一种跨流域调水系统供水方案的模糊优选方法,因而使方案优选结果更能逼近未来的实际。实例表明,所建立的考虑权重趋势系数的模糊优选方法既考虑了决策者的倾向和意愿,同时也考虑了各目标的未来发展趋势,优选出符合用水发展趋势的最优方案,使其更趋合理,亦弥补以往方案的选取方法的不足。(3)针对目前跨流域调水系统一直采用计划供水的调度方式及其规则,且入库水量缺乏预报信息的现状,本文首先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GFS(Global ForcastingSystem)模式的10天降雨数值预报信息,建立其信息可利用性的统计方法;将气象预报与水文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提出基于决策树技术的GFS信息分级实时预报调度方法,给出跨流域调水系统实时预报调度规则,及其预报误差风险分析结果。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于充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是提高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水平的有效途径。(4)跨流域调水工程如何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保证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其规划目标,获得最大综合效益,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针对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缺乏统一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问题,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模式研究。以北方某调水工程为例,采用多目标效用函数评价模型,推荐统一管理模式。为我国相应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新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的设置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有待进~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张晨[8](2008)在《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加大开展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力度,其中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是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但至今尚未系统解决。作者在参加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的过程中,探索研究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若干重要问题,得到了一些启发,进而开展了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归纳总结国内外长距离调水工程的特点和研究水质状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的基本概念,认为调水工程水质安全不单单是水源区和输水线路上水体自身的水质状况达标,更深一层是调水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归根到底是调水区和受水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将河道水质模型、湖泊(水库)水质模型和水质评价模型联合起来,建立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模型。从实际工程出发,以引滦入津调水工程为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引滦20年来的水文水质监测成果,通过模型率定和模型验证,引滦入津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模型精度较好,能对引滦全线水体水质进行趋势预测,掌握沿线各特征断面的水质的变化情况。(3)基于引滦入津工程水质现状,分析引滦沿线和于桥水库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应用引滦入津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模型,解决水质安全问题:研究黎河段河道冲污以解决输水初期入库水质比静水期差的问题;模拟于桥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对于桥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及预警;对于桥水库洪沥面源污染进行模拟分析进而控制面污染源;对水污染突发事件进行模拟预测,精确掌握污染物扩散速度和对下游的影响,为及时做出响应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4)以引滦入津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模型为核心,结合网络、计算机、数据库、通信、3S等信息技术开发了引滦入津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引滦入津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为其他引供水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经验。

蒋旭光[9](2008)在《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一条有效途径。有不少学者对跨流域调水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由于跨流域调水的复杂性、所涉及问题的综合多样性以及各跨流域调水系统自身具体情况的不同,使得到目前为止,已有的成果仍不能完全解决跨流域调水系统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仍需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系统工程理论,运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数学工具,对跨流域调水系统中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和水价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滦入津调水系统为对象进行了一定的实例分析。本研究不仅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综合管理具有普遍的应用和参考价值,而且对南水北调和引滦入津调水系统的综合管理决策具有直接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归纳了水资源的定义与特征,分析了水资源的组成,探讨了水资源量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述了采用定额法进行流域需水预测的合理性,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2、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和模式出发,提出了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模糊优选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资源、效率合理性四方面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内的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其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3、对调水工程水质保护中污染物控制总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环境安全的概念,从污染源、水质和生态三个方面建立了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引滦入津工程为例,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实现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环境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最后,针对跨流域调水系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建立了一套水质保护对策。4、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特点,从水价分析、定价及实施三个方面入手,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分环节水价和三重构成水价的合理水价模型;针对目前跨流域调水系统水价计收中单一制水价的缺陷,阐述了两部制水价的优越性,提出了两部制水价的通用模型;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例验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价研究与制定起到借鉴作用。

司春棣[10](2007)在《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引水工程是为了满足工业、生活以及生态等日益增长的水需求量而修建的,引水工程的保质保量安全输水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高速前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安全工作多是针对单个关键输水建筑物或输水设施进行的,而以保障引水工程整体输水安全为目标的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同时,在安全管理中没有将日常运行管理评价提升到引水工程安全运行层面,缺乏引水工程的定性与定量综合监控评价。针对现有引水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引滦入津引水工程为背景,就如何建立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首次提出了完整的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概念,它包括引水工程安全评价系统和引水工程应急系统两个层次,其中,引水工程安全评价又分为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综合评价以及输水运行和水质安全综合评价。(2)在引水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七项原则基础上,将定量的仪器监测信息与定性的巡视检查信息相结合,建立了水库大坝、水闸、泵站、河道、明渠、隧洞、暗渠、倒虹吸等各类引水建筑物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新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取由专家给定的指标主观权重;借鉴传递熵的思想,建立可评价专家给定信息质量和给出专家自身权重的熵模型;最终给出了指标的加权融合权重。(4)提出了对指标进行直线型隶属度函数无量纲化处理和用统计学理论处理小概率事件方法的置信区间法两种定量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并引入模糊多维标度法解决了定性评价指标量化问题。(5)为满足置信区间法的工作需求,将遗传算法用于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的参数寻优,充分利用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特点,建立了遗传支持向量机土石坝安全监测预报模型。(6)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原理,给出了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模糊综合评价以及输水运行和水质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和流程。(7)开发了引滦入津工程输水安全与应急系统软件,为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由理论走向实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引滦枢纽工程运行20年的效益与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滦枢纽工程运行20年的效益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2)滦河流域下游水库群防洪风险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下游河道防洪要求
    2.2 工程概况
        2.2.1 潘家口水库
        2.2.2 大黑汀水库
        2.2.3 桃林口水库
    2.3 洪水资料
3 水库群防洪调度决策
    3.1 目标函数
    3.2 约束条件
    3.3 模型求解及计算步骤
        3.3.1 差分进化算法
        3.3.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防洪优化调度模型的步骤
        3.3.3 调度结果
        3.3.4 调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群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研究
    4.1 水库防洪调度风险概述
        4.1.1 风险因素的识别
        4.1.2 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
        4.1.3 风险因素计算方法
    4.2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水库防洪风险估计
        4.2.1 蒙特卡洛方法介绍
        4.2.2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水库防洪风险估计模型
        4.2.3 风险因素特性分析
    4.3 水库防洪风险计算指标体系
        4.3.1 风险计算指标体系介绍
        4.3.2 风险计算指标体系计算
    4.4 各指标权重
        4.4.1 确定各指标权重
        4.4.2 计算各指标权重
    4.5 本章小结
5 水库群防洪风险优化调度模型
    5.1 概述
    5.2 建立模型
    5.3 方案决策结果及分析
        5.3.1 决策结果计算
        5.3.2 决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哲学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难点及创新点
    四、 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一、 历史演进
        二、 主要特征
        三、 重要启示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发展观与实践
        一、 均衡发展观下的生产力平衡布局政策
        二、 不平衡发展观下的增长极政策
        三、 统筹兼顾发展观下的大区域整体开发政策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建立
        一、 区域划分过于模糊
        二、 区域政策政出多门
        三、 区域协调工具不健全
        四、 区域协调机制体系尚未成型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第一节 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一、 区域的概念
        二、 区域的特征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
        一、 协调发展的内涵
        二、 区域协调发展的特征
        三、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特征的理解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一、 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
        二、 区域协调发展的特征
        三、 区域协调发展的演进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历史进程和现实困境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演化的历史进程
        一、 北京市行政区划演变与河北省的关系
        二、 天津市行政区划演变与河北省的关系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 区域协调发展的初始阶段
        二、 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化阶段
        三、 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阶段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
        一、 政府协调统筹性差
        二、 经济的平衡性差
        三、 整体发展质量差
        四、 生态环境恶化
        五、 社会公平性差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一、 京津之间的协调具备可能性
        二、 京津与河北省的协调具备可能性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
        一、 京津冀人民的共同期盼
        二、 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三、 社会矛盾运动的推动
        四、 利益关系的转变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性
        一、 政治协调,制度完善
        二、 经济发展,产业升级
        三、 空间合理,规划完善
        四、 社会公平,以人为本
        五、 生态良好,自然和谐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 平等的原则
        二、 互利的原则
        三、 互信的原则
        四、 共享的原则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府理念
        一、 合理的协调机制
        二、 共同的价值观引导
        三、 共享的社会建设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理念
        一、 合作的经济分工
        二、 互补的空间规划
        三、 系统的环境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平衡的新概念
    2.1 水的自然循环
        2.1.1 水是可再生的循环型资源
        2.1.2 水的自然循环作用
        2.1.3 水的自然循环特点
    2.2 人类活动对水的自然循环途径的改变
    2.3 水的社会循环与水的自然循环之间的关系
    2.4 现代城市发展形态下水的社会循环形态的变迁
    2.5 水的社会循环与水的自然循环平衡的新概念
        2.5.1 用水需求的多元化带来水资源利用的多元化
        2.5.2 水的社会循环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更加复杂
        2.5.3 水的社会循环和水的自然循环的平衡的新理解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敏感性水资源规划的新思路
    3.1 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
        3.1.1 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1.2 人口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
        3.1.3 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
    3.2 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3.3 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动态需求
    3.4 水资源规划对城市的影响敏感度分析
    3.5 城市敏感性水资源规划的新理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现代城市的和谐用水新模式
    4.1 现代城市的取用水新模式
    4.2 现代城市的排水新模式
    4.3 寻找可替代的新水源是必由之路
        4.3.1 深度处理回用的污水是稳定可靠的城市水资源补充
        4.3.2 雨水的收集利用是就地可用的水资源
        4.3.3 因地制宜地淡化海水补充城市水源
    4.4 有序、和谐、健康的用水新模式
        4.4.1 技术性规划
        4.4.2 政策性引导
        4.4.3 普及性教育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生态城的水资源本底调查与规划目标
    5.1 生态城选址及规划区现状
        5.1.1 生态城及周边区域分析
        5.1.2 生态城内部用地现状
        5.1.3 生态城地质结构概况
        5.1.4 生态城气候特点
        5.1.5 生态城地下水的分布
    5.2 生态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本底调查
        5.2.1 生态城及周边的河流水系
        5.2.2 生态城内的水库及生产性水面
        5.2.3 生态城临近海域
        5.2.4 生态城周边其他水资源
        5.2.5 生态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5.3 生态城水资源规划目标的设定
        5.3.1 以中国政府对生态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基本原则
        5.3.2 新加坡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先进理念的贯彻
        5.3.3 生态城水资源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5.3.4 生态城水资源规划的特点与挑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天津生态城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再生
    6.1 受污染地表水体的修复工程
        6.1.1 规划区及周边地表水体的目标水质
        6.1.2 规划区内地表水体的污染现况
        6.1.3 规划区内地表水体修复与再生的技术路径
    6.2 生态城水系的构建与蓄洪能力的分析
    6.3 有效的、高品质的补水是水环境修复与可持续的关键
    6.4 保护原生湿地、修复生态衰退型湿地、营建人工湿地三者并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生态城水资源规划的新模式
    7.1 生态城的供水特色
        7.1.1 地方性的用水特点
        7.1.2 生态城需水预测
    7.2 分质供水的质与量
        7.2.1 全直饮的特色自来水供应
        7.2.2 不同水质的供应补充市政杂用
    7.3 供水水源的保障
    7.4 给水管网系统的新挑战
    7.5 减排型的排水模式
    7.6 以涵养雨水为指导的雨水排放模式
        7.6.1 雨水集水区的划分
        7.6.2 暴雨径流量的测算
        7.6.3 雨水的涵养及回收利用
    7.7 以就地、就近循环利用为指导的污水排放模式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非传统水源开发与节水战略是水资源规划可持续的保障
    8.1 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水源优化供水水源结构
        8.1.1 再生水规划是实现城市内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
        8.1.2 雨水涵养是丰富再生水源结构、美化社区环境的必要辅助
        8.1.3 着眼于未来的新型替代水源探寻
    8.2 以改变用水习惯为目标的节水战略
    8.3 完备水源管理举措是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
    8.4 生态城水资源规划和水生态环境修复的经验小结
第9章 城市水循环与流域水环境关系的探讨
    9.1 就地微循环系统带动城市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9.2 以城市为单元的水循环系统优化流域内水资源循环的格局
    9.3 城市健康水循环与流域水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
    9.4 健全的流域管理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9.4.1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现状的探讨
        9.4.2 建立完善的流域管理机制的探讨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我国新兴城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要素
    10.1 因地制宜的水资源配置规划是基础
    10.2 技术性规划与政策性引导并行是根本
    10.3 地方性的管理机制与地方间的齐力协作相结合是关键
    10.4 改变用水习惯和普及教育是保障
    10.5 水资源规划决策机制的革新是必由之路
    10.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供水枢纽工程水环境系统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水文时序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
        1.2.2 水质时序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
        1.2.3 水环境系统风险问题的研究进展
        1.2.4 水库水污染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
    1.3 于桥水库供水枢纽工程概况
        1.3.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1.3.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3.3 流域污染源概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水源地降水径流变化规律及补偿特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马尔可夫过程分析法
        2.1.2 游程分析法
        2.1.3 差积曲线法与线性滑动平均
        2.1.4 S 变换与多时间尺度分析
        2.1.5 Copula 理论与多维联合分布
    2.2 年降水丰枯变化规律
        2.2.1 年降水的丰枯划分
        2.2.2 年降水的丰枯变化特性分析
        2.2.3 年降水的丰枯持续特性分析
    2.3 年径流演变规律及趋势分析
        2.3.1 径流系列的统计特征
        2.3.2 年径流的长短系列分析
        2.3.3 年径流的波动特征及趋势分析
    2.4 水源地丰枯补偿特性分析
        2.4.1 黎河、沙河、淋河流域的补偿特性
        2.4.2 引滦水库天然年径流量的补偿特性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水源地水质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3.1 水质资料的选用及研究方法
        3.1.1 资料及其预处理
        3.1.2 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
    3.2 水质超标情况统计分析
        3.2.1 隧洞出口断面超标情况
        3.2.2 沙河下游断面超标情况
        3.2.3 淋河下游断面超标情况
        3.2.4 黎河下游断面超标情况
        3.2.5 果河桥断面超标情况
    3.3 水质时序变化趋势分析
        3.3.1 月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3.3.2 季节及全年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供水枢纽工程的水环境系统风险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马尔可夫状态切换理论
        4.1.2 Box-Cox 变换基本原理
        4.1.3 基于MS-AR 模型的水质时序随机模拟
        4.1.4 水环境系统组合风险评估理论
    4.2 水质时序的随机模拟
        4.2.1 氨氮浓度时序的随机模拟
        4.2.2 总磷浓度时序的随机模拟
        4.2.3 总氮浓度时序的随机模拟
        4.2.4 生化需氧量浓度时序的随机模拟
        4.2.5 溶解氧浓度时序的随机模拟
    4.3 水环境系统组合风险分析
        4.3.1 边缘分布的建立
        4.3.2 NH_3-N、TP、BOD_5、DO 的组合风险分析
        4.3.3 NH_3-N、TP、TN、BOD_5 的组合风险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供水枢纽工程水环境系统风险的应对措施
    5.1 于桥水库水环境系统风险来源的识别
    5.2 外源性污染风险的应对措施
        5.2.1 库区周边村镇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5.2.2 上游流域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5.2.3 应对外源性污染的工程措施方案
    5.3 内源性污染风险的应对措施
        5.3.1 底泥污染风险的应对措施
        5.3.2 藻类水华暴发的应急措施
        5.3.3 水库天然来水量减少的应对措施
        5.3.4 库区水动力条件不利的应对措施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总结
        6.1.2 水环境系统风险分析结果
        6.1.3 水环境系统风险应对措施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决策方式及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跨流域调水系统综述
        1.1.1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定义
        1.1.2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严重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1.1.3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分类
        1.1.4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特点及技术特性
        1.1.5 调水工程的技术特性
    1.2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相关领域工程现状
        1.2.2 国外相关领域工程现状
        1.2.3 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方式研究现状
        1.2.4 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1.2.5 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1.3.1 h河流域状况及D水库的工程背景
        1.3.2 WE调水工程背景
        1.3.3 WE调水工程实时运行阶段的特点
        1.3.4 研究WE调水工程运行方式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总体框架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总体框架
2 跨流域调水系统受水水库径流代表性分析
    2.1 问题的提出
    2.2 WE调水工程系统简介
        2.2.1 系统概况
        2.2.2 调节计算的基本数据与约束分析
    2.3 径流系列的随机模拟方法简介
        2.3.1 理论依据
        2.3.2 几种常用模型简介
        2.3.3 模型的检验
    2.4 基于随机模拟序列和实测序列的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结果比较
        2.4.1 WE调水工程受水水库径流随机模拟的模型选择
        2.4.2 年径流的序列生成及其时段分配过程
        2.4.3 模型检验及其适用性分析
        2.4.4 调度结果对比分析
    2.5 小结
3 基于实测序列的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规则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防洪兴利连续调节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3.3.1 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规则的优选方法选择
        3.3.2 WE调水工程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
        3.3.3 遗传算法设计
        3.3.4 基于实测序列的防洪兴利连续调节优化调度结果
    3.4 防洪兴利连续调节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分析
    3.5 基于实测序列的常规调度、防洪兴利连续调度和优化调度比较与分析
        3.5.1 调度结果的比较分析
        3.5.2 调度图的比较分析
        3.5.3 调度规则的对比分析及确定
    3.6 小结
4 考虑权重趋势系数的跨流域调水系统的供水方案多目标模糊优选方法
    4.1 概述
    4.2 模糊识别模型理论基础
        4.2.1 概述
        4.2.2 指标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公式
    4.3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构建
        4.3.1 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单元系统理论
        4.3.2 考虑权重趋势系数的模糊优选方法
    4.4 实例
        4.4.1 选题背景
        4.4.2 汤河水库供水可行方案集确定
        4.4.3 基于模糊优选模型的供水方案指标值与指标经验权重计算
        4.4.4 指标优属度计算与优选结果
        4.4.5 引入权重趋势系数的模糊优选方法的优选结果
    4.5 小结
5 基于GFS预报信息的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决策方法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GFS全球预报系统简介
        5.2.1 GFS预报降雨数值的读取
        5.2.2 GFS预报D水库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读取
    5.3 GFS降雨预报信息的可利用性研究
        5.3.1 对应某一量级预报降雨的实际降雨量概率分布推求方法
        5.3.2 GFS降雨预报分级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5.4 基于决策树技术的GFS预报调度分级方法研究
        5.4.1 决策树技术简介
        5.4.2 基于决策树技术的GFS分级预报调度模型
        5.4.3 跨流域引水决策树法分级方法应用实例
        5.4.4 基于分级决策树法的预报调度规则提取
        5.4.5 调度规则检验与结果分析
    5.5 基于决策树分级方法和GFS预报信息的跨流域引水调度风险分析
    5.6 小结
6 跨流域调水系统管理模式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国内调水工程管理体制
        6.2.1 江水北调工程
        6.2.2 引黄济青工程
        6.2.3 引滦入津工程
    6.3 国外调水工程管理体制
        6.3.1 美国
        6.3.2 法国
        6.3.3 澳大利亚
    6.4 基本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
        6.4.1 跨流域调水的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6.4.2 合理征收水费,开展综合经营
        6.4.3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6.4.4 政府应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实行必要的优惠扶持政策
        6.4.5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现代化科学管理
        6.4.6 调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5 WE调水工程的管理模式研究背景
        6.5.1 调水系统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6.5.2 取水头部-水库-配水站分管模式
        6.5.3 调水系统统管模式
    6.6 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6.6.1 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6.6.2 效用函数评价法的研究现状
        6.6.3 效用函数评价法与其他评价法之间的异同
        6.6.4 同度量化方法—广义线性功效系数法
        6.6.5 无量纲化函数构造原理
        6.6.6 效用函数值幂平均合成模型
    6.7 不同管理模式的调水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6.7.1 多目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6.7.2 计算结果与分析
    6.8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长距离调水工程概述
        1.2.2 河流健康状况研究进展
        1.2.3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1.2.4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
    1.3 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3.1 水动力模型发展和分类
        1.3.2 水质模型发展和分类
        1.3.3 水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研究
    2.1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的基本概念
        2.1.1 长距离调水工程特点
        2.1.2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现状
        2.1.3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2.1.4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的基本概念
    2.2 解决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问题的途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数学模型
    3.1 河道水质模型
        3.1.1 基本控制方程
        3.1.2 求解方法
    3.2 湖泊(水库)三维水质模型
        3.2.1 基本控制方程
        3.2.2 求解方法
    3.3 水质组分平衡方程
        3.3.1 溶解氧平衡方程
        3.3.2 氮平衡方程
        3.3.3 磷平衡方程
        3.3.4 藻类和浮游植物平衡方程
    3.4 水质评价模型
        3.4.1 模糊综合评价
        3.4.2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评价
    3.5 非机理水质模型
        3.5.1 BP神经网络法水质模型原理
        3.5.2 求解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模型在引滦入津工程中的应用
    4.1 引滦入津调水工程背景
        4.1.1 引滦入津工程概况
        4.1.2 引滦入津水质安全状况
        4.1.3 引滦入津输水线路
    4.2 黎河段水质安全研究
        4.2.1 黎河输水水质监测成果分析
        4.2.2 黎河段河道水质模型建立
        4.2.3 黎河段河道水质预测
        4.2.4 黎河段水质安全分析
        4.2.5 非机理模型黎河段水质安全研究
        4.2.6 黎河段河道冲污研究
        4.2.7 本节小结
    4.3 于桥水库水质安全研究
        4.3.1 于桥水库及流域概述
        4.3.2 于桥水库入库和出库污染负荷统计分析
        4.3.3 于桥水库水质现状及污染源分析
        4.3.4 于桥水库三维水质模型建立
        4.3.5 于桥水库富营养化状况预警与分析
        4.3.6 于桥水库洪沥面源预测研究
        4.3.7 本节小结
    4.4 于桥水库下游段水质安全研究
        4.4.1 于桥水库下游段渠道水质模型建立
        4.4.2 于桥水库下游段水质趋势预测
        4.4.3 水污染突发事件模拟预测
        4.4.4 本节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对策与面临的挑战
    5.1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对策
    5.2 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面临的挑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引滦入津水资源管理系统
    6.1 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6.2 引滦入津水资源管理系统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1.1.2 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与实施的作用和意义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面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1.2.3 水质保护对策方面
        1.2.4 水价分析方面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 水资源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2.1.1 水资源概念与内涵
        2.1.2 水资源特征分析
    2.2 流域水资源量计算
        2.2.1 水资源量计算基本原理
        2.2.2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水资源量
    2.3 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3.1 需水预测
        2.3.2 可供水量预测
        2.3.3 供需平衡分析
        2.3.4 缺水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优化研究
    3.1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和理论
        3.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3.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3.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模式
    3.2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3.3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模型
        3.3.1 模糊优选模型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3.4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
        3.4.1 方案集设置
        3.4.2 方案评价具体指标体系
        3.4.3 基于模糊优选模型的评价
        3.4.4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
        3.4.5 两种模型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质保护研究
    4.1 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研究
        4.1.1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
        4.1.2 污染物负荷预测
        4.1.3 水环境容量计算
        4.1.4 污染负荷的消减和分配
    4.2 水环境安全评价
        4.2.1 水环境安全的概念
        4.2.2 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
        4.2.3 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4.2.4 引滦入津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实例分析
    4.3 水质保护对策
        4.3.1 点污染源控制
        4.3.2 面污染源控制
        4.3.3 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
        4.3.4 调水工程沿线水环境管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价问题研究
    5.1 水价的基本理论
        5.1.1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5.1.2 水价本质和内涵
        5.1.3 水价制定原则
        5.1.4 水价征收方式
    5.2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价分析与定价模型
        5.2.1 水价分析模型构建
        5.2.2 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5.2.3 水价定价模型构建
        5.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例分析
    5.3 跨流域调水系统两部制水价模型的探讨
        5.3.1 两部制水价的内涵
        5.3.2 两部制定价的效率分析
        5.3.3 两部制定价模型设计
        5.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部制水价的应用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引水工程安全监测
        1.2.2 引水工程安全评价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
    2.1 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框架
    2.2 引水工程安全评价
        2.2.1 引水工程安全评价的特点、原则和流程
        2.2.2 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综合评价
        2.2.3 输水运行和水质安全综合评价
    2.3 引水工程应急系统
        2.3.1 应急机制
        2.3.2 应急预案
        2.3.3 应急模拟
        2.3.4 应急与抢险
        2.3.5 恢复与重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综合评价的体系结构
    3.1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指标获取的一般要求和途径
    3.3 建筑物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3.1 安全实测信息
        3.3.2 巡视检查信息
    3.4 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4.1 指标权数的选择
    4.2 传统赋权方法
    4.3 层次熵赋权方法
        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主观权重
        4.3.2 基于熵值法的专家自身权重
        4.3.3 评价指标的加权融合权重
    4.4 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全评价指标的度量
    5.1 安全评价等级的划分
    5.2 中间指标评价赋值
    5.3 基础指标评价赋值
        5.3.1 定量指标量化
        5.3.2 定性指标量化
    5.4 定量指标赋值中监控模型的建立
        5.4.1 大坝实测数据处理的消噪分析
        5.4.2 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的大坝安全监测预报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引水工程安全输水的模糊综合评价
    6.1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6.2 引水建筑物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3 输水运行和水质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引滦入津工程输水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6.4.1 工程概述
        6.4.2 引滦入津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4.3 引滦入津工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6.4.4 引滦入津工程安全输水的模糊综合评价
        6.4.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引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实现
    7.1 项目背景简介
    7.2 引滦入津工程输水安全与应急系统
        7.2.1 系统开发总体设计
        7.2.2 系统开发平台
        7.2.3 系统数据流分析
        7.2.4 系统数据库设计
        7.2.5 系统功能模块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引滦枢纽工程运行20年的效益与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滦河流域下游水库群防洪风险决策研究[D]. 张翠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3]哲学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D]. 孙洪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4]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5]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 彭澄瑶.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9)
  • [6]供水枢纽工程水环境系统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D]. 牛军宜. 天津大学, 2010(07)
  • [7]跨流域调水系统调度决策方式及管理模式研究[D]. 李学森.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8]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研究与应用[D]. 张晨. 天津大学, 2008(07)
  • [9]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D]. 蒋旭光. 天津大学, 2008(05)
  • [10]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 司春棣. 天津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滦州引水工程20年效益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