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有知与英山草堂

莫有知与英山草堂

一、莫友芝与影山草堂(论文文献综述)

封树芬[1](2021)在《博古斋主柳蓉邨及其《旧书经眼录》写本价值考略》文中研究说明博古斋柳蓉邨是民国上海古旧书业重要代表人物,对古籍版本颇有研究,不仅收购了大量的古籍善本,而且还精心影印大部头古籍丛书,与民国时期众多学者常有书籍交易活动。其所编《旧书经眼录》记载了柳氏经手的众多善本古籍版本信息,实为一部珍稀善本书目,历来对此缺少关注。此目为我们研究珍本古籍递藏及版本源流等提供了重要信息,学术价值重要。

黄盼[2](2021)在《清代满族词人承龄宦黔交游考述》文中认为承龄出守黔中十余年,历任贵西道员、贵州安顺府和贵州按察使等职,政绩突出,广受百姓爱戴,後病卒於贵州任。他公务之余亦笔耕不辍,所作《黔南集》收诗凡一百零五首,记録其与黔州同僚刘书年、张鉴,乡贤莫友芝、莫庭芝兄弟,後进黎兆勳、黎庶昌昆仲等人的交游唱和活动。承龄与黔中文人的翰墨之缘,既源於其惜才爱才之心,又无形中促进了黔地文化圈的繁荣。

张峰[3](2021)在《莫友芝印存及其印风特色》文中研究说明"西南硕儒"莫友芝自刻篆印今主要见于《郘亭印存》,其印风颇具特色,既有对前代书家"以篆入印"的继承,又有个人对篆法的理解与巧变,即便在篆刻名家辈出的晚清印坛,亦能显示出极高的辨识度。莫氏毕生致力于古文研究,对他的印风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莫氏印存及印风在篆刻、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这为他个人及其所代表的古代贵州书法艺术争得了一席之地。

陈必应[4](2021)在《论莫友芝《影山词》的语言特色》文中提出莫友芝学优才赡,在学者、诗人之身外,兼擅作词。在晚清词衰亡的趋势之下,莫友芝《影山词》一方面接受秦观、周邦彦、姜夔、史达祖的影响,又推崇张炎"清空"之说,一时佳评颇多。在莫友芝《影山词》中,语言之美为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词遣字雅淡自然,具雅正之美;二是意象搭构以景见情,有灵动之趣;三是用典化句精简凝练,显累积之厚;四是词法纯熟,体现其词人本色,亦从中见其学力之雄。

林伯珊[5](2020)在《从莫友芝研究看民族地区高校专题文献馆藏建设》文中研究表明莫友芝学术成就斐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通过莫友芝研究铸就了莫学研究在学院学科建设、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品牌地位。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研究资源优势,开展对莫学研究文献资源系统的征集、整理并加以专题资源库及数字化建设,探索共享服务途径、体现社会价值。

郭霞丽[6](2020)在《近现代藏书家藏书归属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私家藏书作为图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担负着传承文化的职能。近现代社会动荡不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无不给文献典籍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许多藏书家为保存文化典籍,以一己之力奔走各地抢救文献,又在建国之后纷纷将藏书捐献国家。这些藏书最终如江河汇海归入全国各大图书馆,有了更好的归宿。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各馆珍藏的善本古籍不断被发掘、着录,各馆的藏书来源问题得到重视。近现代藏书家及其藏书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但对于近现代藏书家的藏书归属问题,仍缺乏一个整体性的归纳总结。因此,通过藏书家藏书归属个案的研究,明确这些藏书的去向,以便于利用,这是我们确立研究课题的初衷。本篇论文重点论述近代藏书家的藏书归属,将近现代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归属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归纳近现代着名藏书家的大宗藏书归宿,期望为学者研究某位藏书家藏书提供便利。本文选取近现代最着名的藏书世家十六家,及藏书家四十三位,按他们的祖籍地域分章,对他们的藏书归属进行探讨研究,明确他们的藏书归属。

梁光华,梁茜[7](2020)在《《巢经巢诗钞》莫友芝序批手稿整理述评》文中认为莫友芝序批郑珍《巢经巢诗钞》手稿,今藏于上海图书馆,从未有人整体研究过。本文首次对此手稿进行整理介绍,对其中莫友芝序批及圈批三十七处逐条整理述评,藉此填补郑珍、莫友芝研究中的空缺,窥见郑珍《巢经巢诗钞》刊印前原貌,及莫友芝对郑珍诗歌之文学批评。

李明勇[8](2018)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使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基础,同时也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活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图书成为了贵州社会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活动在贵州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题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在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图书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现实活动,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传播环境中,图书传播活动与当时以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以印刷技术、造纸工业、驿传系统构成的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的传播环境对当时图书传播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历时性视角来看,晚清时期贵州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宽松的出版制度、媒介技术的改进、驿传系统的建立、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施行等方面都为当时图书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但从共时性视角来看,贵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媒介技术方面都极其落后,又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苗多汉少,语言不通,这样的传播环境又严重制约着图书传播活动的开展。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在复杂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整个图书传播活动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第二、三章就是对这些特色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归纳和分析。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在官刻系统中,主要刊刻经典文献、地方志书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相关的书籍,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刻本质量较高;在私家刻书系统中,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官宦个人出资,要么刊刻自己作品和经典文献,要么刊刻乡贤着作,所刊刻之书一般校勘精细,用纸用墨较为讲究,有不少精刻本;而坊刻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刊刻文化市场需求较大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书籍,而在用纸用墨方面不讲究,常采用低劣纸张,因此质量普遍不高。纵观晚清时期贵州刊印之图书,与贵州以往的刻本来看,呈现出图书内容丰富、刻本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丛书刊刻等方面的特征;而与同时期周边省份的刻书来看,呈现出刻本篇幅普遍较小以及字体圆润、质地柔软而颜色偏暗的特点。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涉及到图书交易、藏书、文人传播以及传抄借阅这四个方面。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交易主要有刊售合一的坊刻、专门售书的书铺以及贵州文人的省外购运这几种形式;而藏书包括学宫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这些藏书很好的起到了文献传承的作用,成为了书籍流通的特殊方式。在交通不便的贵州社会里,文人传播也成为了图书流通的一种方式,既有文人之间的相互赠予,也有客籍文人的输入和本地文人的输出。由于贵州书少价昂的现实,传统的抄书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随着印本书的增多,藏书思想变得开放,图书的借阅活动开始频繁,并出现了现代的图书流通形式。图书传播活动经过生产和流通环节之后,便进入到图书的消费环节阶段而被受众所接受。本文第四章则是对晚清时期图书传播的受众(包括受众类型、受众接受动机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受众类型主要有文人雅士、科举士子和普通识字家庭,但他们各自在消费图书时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文人雅士更多是出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的接受动机,科举士子则更多表现为对仕途的追求而读书,而普通识字家庭却更多以实用性为其目的。这些众多的图书受众,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府州县;从受众的成员构成来看,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从受众籍贯来看,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的家族、师友群体。本文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对贵州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通过受众的评价体现出来。受众评价包含了图书内容的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以及对图书版本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则是图书对受众在感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作用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群体的崛起、经世致用思想观念的自觉以及救亡图存活动践行诸多方面。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加快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重塑着贵州的文化生态,并提倡科学与民主,成立各种学会,创办各种报刊,进而助推着贵州社会文化的变革。在结语中,本文提出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贵州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促进了贵州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还通过对受众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助推着贵州近代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为当下贵州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梁光华[9](2017)在《论影山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莫友芝为主要代表的影山文化是晚清以来在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地域文化。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其产生形成的历史时期、文化源头基础、学校教育基础、家学渊源基础、代表学者及其学术文化成就,在中国的文化影响力等等历史文化条件,其次总结了影山文化的精神是传承光大中华优秀文化和彰显贵州文化自信自强。

黄伟[10](2013)在《莫友芝旧藏善本流散海外地区考述》文中指出莫友芝是我国近代史上着名的藏书家,其一生藏书无数。寓居江南期间,莫友芝大力搜寻江淮及吴越等地的遗书,因此莫氏的藏书在当时是富甲一方的。但是莫友芝去世后莫氏家族开始衰落,莫友芝的旧藏书籍大量流散,不少善本甚至流散到海外地区。本文试图通过藏书印及相关途径,查找莫友芝散落在海外的旧藏书,以期为研究莫友芝提供些许方便。

二、莫友芝与影山草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友芝与影山草堂(论文提纲范文)

(1)博古斋主柳蓉邨及其《旧书经眼录》写本价值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1柳蓉邨与博古斋的创建
2与当时学者的交往
    2.1刘承干
    2.2张元济
    2.3王国维
    2.4傅增湘
    2.5吴梅
3编着《洞庭柳蓉村旧书经眼录》
    3.1着录版本,实为一部善本书目
    3.2载录书中诸多钤印,可推知善本之由来
    3.3辑录书中题跋,保存稀见文献
    3.4可供辑补版本信息
    3.5对古书略作校勘,订正讹误

(4)论莫友芝《影山词》的语言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词遣字,雅淡自然
二、意象搭构,以景见情
三、用典化句,精简凝练
四、词法纯熟,词人本色
五、结 语

(5)从莫友芝研究看民族地区高校专题文献馆藏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莫学研究简述
    (一)三校合并前的莫友芝研究
    (二)三校合并后的莫友芝研究
三、莫友芝专题文献资源馆藏建设定位
四、莫友芝专题文献资源建设思考
    (一)校内相关文献资源的征集
        1.确定被征集人员名单,建立征集人员联系网
        2.明确采访学科馆员责任范围
        3.确定文献资源采集范畴
    (二)校外相关文献资源的征集
    (三)莫友芝专题文献的管理
五、结语

(6)近现代藏书家藏书归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 关于近现代藏书家的专着文献研究
        (二) 学术论文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山东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杨氏海源阁藏书归属
    二、 王献唐那罗延氏藏书归属
    三、 黄裳来燕榭藏书归属
第二章 安徽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刘世珩玉海堂藏书归属
    二、 徐乃昌积学斋藏书归属
    三、 陈一甫居敬轩藏书归属
    四、 周氏家族藏书归属
        (一) 周叔弢与自庄严堪~③藏书归属
        (二) 周明泰藏书归属
        (三) 周绍良蠹斋藏书归属
第三章 江苏苏州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常熟张氏家族藏书归属
        (一) 张海鹏借月山房藏书
        (二)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
    二、 常熟翁氏家族藏书归属
    三、 常熟瞿氏藏书归属
    四、 吴县潘氏藏书归属
    五、 苏州顾氏过云楼藏书归属
    六、 章钰四当斋藏书归属
    七、 丁祖荫湘素楼藏书归属
    八、 吴梅奢摩他室藏书归属
第四章 江苏其他地方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昆山李氏家族藏书
    二、 缪荃孙艺风堂藏书归属
    三、 盛宣怀愚斋藏书归属
    四、 宗舜年咫园藏书归属
    五、 董康诵芬室藏书归属
    六、 邓邦述群碧楼藏书归属
    七、 陶湘涉园藏书归属
    八、 丁福保诂林精舍藏书归属
    九、 卢前饮虹簃藏书归属
第五章 浙江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范氏天一阁藏书归属
    二、 汪氏振绮堂藏书归属
    三、 瑞安孙氏玉海楼藏书归属
    四、 杭州丁氏藏书归属
    五、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归属
    六、 叶昌炽治廧室藏书归属
    七、 罗振玉大云书库藏书归属
    八、 张元济涉园藏书归属
    九、 张钧衡适园藏书归属
    十、 叶景葵卷盦藏书归属
    十一、 张寿镛约园藏书归属
    十二、 蒋汝藻传书堂藏书归属
    十四、 朱希祖郦亭藏书归属
    十五、 刘承干嘉业堂藏书归属
    十三、 王国维藏书归属
    十六、 马廉不登大雅堂文库藏书归属
第六章 湘鄂赣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湘乡曾氏藏书归属
    二、 袁芳瑛卧雪庐藏书归属
    三、 杨守敬观海堂藏书归属
    四、 卢氏兄弟藏书归属
    五、 叶德辉观古堂藏书归属
    六、 王礼培小招隐馆藏书归属
    七、 李盛铎木犀轩藏书归属
第七章 西南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贵州独山莫氏藏书归属
    二、 傅增湘双鉴楼藏书归属
第八章 广东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孔氏岳雪楼藏书归属
    二、 丁日昌持静斋藏书归属
    三、 康有为延香堂藏书归属
    四、 梁鼎芬葵霜阁藏书归属
    五、 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归属
    六、 伦明续书楼藏书归属
    七、 莫伯骥五十万卷楼藏书归属
第九章 福建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一、 陈群泽存书库藏书归属
    二、 郑振铎玄览堂藏书归属
        (一) 郑振铎私人所藏典籍
        (二) 郑振铎为国家所收之典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巢经巢诗钞》莫友芝序批手稿整理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巢经巢诗钞》莫友芝圈批手稿本总貌特征简介
    1、“丁酉以后,春官奔走,郡乘牵绊,两人共晨夕尤夥。”
    2、“而子尹率然应之,其要害曲折,转益洞快。”
三、《巢经巢诗钞》卷一至卷九莫友芝朱墨批整理简评
四、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及圈批郑诗总评
    (一)莫序首先批评严羽“别材、别趣”之说,强调诗家要“破万卷,理万物”,“才力瞻裕”而为诗
    (二)莫序评价子尹才华横溢,主要精力在治经
    (三)莫序穿越时空隧道准确预评郑诗
    (四)莫序叙说与郑子尹的交情
    (五)莫序叙说作序缘由
    (六)总评莫氏关于《巢经巢诗钞》之圈批

(8)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范围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 社会环境
        一、“改土归流”对图书传播的推动
        二、落后经济对图书传播的制约
        三、文化转型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环境
        一、以雕版印刷为主的印刷技术
        二、以小作坊为主的造纸工业
        三、以驿道为主的驿传系统
    第三节 地理环境
        一、“开门见山”的自然地理
        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地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时期贵州的刻书机构及其刻书内容
    第一节 官刻机构及其刻书
        一、府、州、县署刻书
        二、官书局
        三、教育机构及其他官刻书
    第二节 私家刻书
        一、郑珍家刻本
        二、独山莫氏家刻本
        三、遵义黎氏家刻本
        四、遵义唐氏刻本
        五、贵阳高氏刻本
        六、贵阳陈氏刻书
        七、贵阳颜嗣徽家刻本
        八、遵义华氏刻本
    第三节 坊刻书
        一、家荫堂刻本
        二、熊大盛堂
        三、黔省大文堂刻本
        四、贵阳文通书局
        五、遵义坊刻
        六、安顺坊刻
    第四节 晚清时期贵州刻本的特征
        一、历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二、共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
    第一节 图书交易
        一、刊售合一的书坊、书局
        二、专门售书书铺
        三、贵州文人的省外购书
        四、图书价格
    第二节 藏书
        一、学宫藏书
        二、私家藏书
        三、书院藏书
    第三节 文人传播
        一、文人互赠
        二、本地文人的输出
        三、客籍文人的输入
    第四节 传抄借阅
        一、抄书:传统流通方式的延续
        二、借阅:现代图书流通形式的开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受众类型
        一、文人雅士
        二、科举士子
        三、普通识字家庭成员
    第二节 受众动机分析
        一、实用性动机
        二、仕途晋升动机
        三、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动机
    第三节 受众特点分析
        一、受众分布:主要集中于交通要道一线
        二、受众构成:具有多民族性
        三、受众籍贯:主要以移民为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效果
    第一节 受众评价
        一、受众的及时性评价
        二、受众的延时性评价
        三、版本评价
    第二节 受众效果
        一、知识阶层的崛起
        二、经世致用意识的觉醒
        三、救亡图存活动的践行
    第三节 社会效果
        一、加深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
        二、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三、推动了贵州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晚清图书传播研究总结
    二、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的现代启示
    三、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晚清贵州图书出版大事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论影山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源头基础
二、学校教育基础
三、家学渊源基础
    (一) 在人品道德方面的家教家规
        1. 为人首先要正趋向, 立良德
        2. 安贫乐道励志为人
        3. 讲孝悌仁让, 有过则改, 和善待人
        4. 树楷模, 学名师, 明确努力方向
    (二) 在求学研治学问方面的家学家教
        1. 去浮华, 读书当求实用
        2. 日以朴学倡其徒, 教其子弟
        3. 学科举知识方法, 但不唯科举是问
        4. 家有勤奋文学之优良传统
四、代表学者及其学术文化成就
    (一) 教育学成就
    (二) 历史学成就
    (三) 文献学成就
    (四) 诗词文学成就
    (五) 目录版本学成就
    (六) 小学金石学成就
    (七) 书法艺术成就
    (八) 水族水书研究成就
    (九) 农桑学成就
五、影山文化的影响力
    (一) 影山文化主要代表着作刊刻出版情况
    (二) 影山文化百年系列文化学术活动
    (三) 影山文化的研究专家和现当代传人

(10)莫友芝旧藏善本流散海外地区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四、莫友芝与影山草堂(论文参考文献)

  • [1]博古斋主柳蓉邨及其《旧书经眼录》写本价值考略[J]. 封树芬. 图书馆杂志, 2021(09)
  • [2]清代满族词人承龄宦黔交游考述[J]. 黄盼. 词学, 2021(01)
  • [3]莫友芝印存及其印风特色[J]. 张峰. 地域文化研究, 2021(02)
  • [4]论莫友芝《影山词》的语言特色[J]. 陈必应.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从莫友芝研究看民族地区高校专题文献馆藏建设[J]. 林伯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6]近现代藏书家藏书归属问题研究[D]. 郭霞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巢经巢诗钞》莫友芝序批手稿整理述评[J]. 梁光华,梁茜. 贵州文史丛刊, 2020(01)
  • [8]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D]. 李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影山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力[J].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10]莫友芝旧藏善本流散海外地区考述[J]. 黄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标签:;  ;  ;  ;  

莫有知与英山草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