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接口协调机制研究

研发接口协调机制研究

一、R&D界面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孔志岗[1](2020)在《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文中指出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 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 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李金秋[2](2019)在《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知识产权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逐渐壮大,知识产权保护极大促进了外商在华投资和中外技术合作,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我国实现了在众多领域中研发并成功运营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加快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仍将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制度保障,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日益强劲的动力。然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出现,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尚未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如何推动知识产权数量质量的协调发展,加快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是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发展问题,对于我国驱动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梳理、归纳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内涵、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基于系统理论和知识产权理论,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保护管理子系统角度深入剖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结构;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CAS理论,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内涵、特征和条件;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并根据概念模型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框架及内容作了解析。其次,基于布鲁塞尔器模型分析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条件;并基于尖点突变和熵理论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定;在此基础上,从自创生,自重组和自稳定三个层次,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方式;深入剖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路径,通过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理论,进一步解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分岔,突变和涌现,适应路径;基于Logistic方程来剖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过程,并根据种群生态理论剖析系统发展的演进阶段。再次,从多主体视角出发,基于释意理论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进行初步识别;采用ISM方法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关键动力因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基于结构——功能——原理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内部构成、功能及运行原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接下来,从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单元、多主体共生平台、多主体共生界面和多主体共生网络四个方面展开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要素的解析;基于共生理论及种群生态理论,从竞争共生、合作共生以及竞合共生三个角度,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对于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伴选择机制进行分析,给出一种基于动态区间直觉正态模糊算子的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并剖析了多主体共生情形下伙伴选择的决策行为策略;剖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内部多主体共生竞合机制,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内多主体共生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共生模式下的多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分析,梳理了多主体之间的多阶段博弈的行为;并从知识转移与扩散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沟通交流机制。此外,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界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内涵,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体系;基于耗散理论和熵理论,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熵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揭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理;结合隐喻方法,基于B-Z反应,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进一步结合仿真模拟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发展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从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和子系统协同发展机制两方面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制。最后,从政府调控机制、产学研耦合机制和中介机构服务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保障机制。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调控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进行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引导、监督和环境保障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政府调控机制;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机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纵向国家整体视角和横向区域视角,采用耦合度模型测度我国整体和31个省市地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并从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主体学习机制和环境激励机制三个层面设计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机制的三个子机制;最后,针对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分析,并从信息聚集机制、资金调节机制和平台服务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机制。

刘伟[3](2018)在《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研究 ——以创新型化工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目前,我国创新型企业群体成长整体势头良好,但部分企业存在着孤立地注重技术创新问题,忽视技术要素其与他要素的协同作用,成长持续性较差,难以做到基业长青。因此,研究创新型企业成长机理,分析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对于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成长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为研究内容,以创新型化工企业为案例企业,以协同学理论、创新型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甄别成长要素、分析协同机理、实证协同关系、应用协同理论等展开研究。一是,甄别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并分析构建了成长要素模型。从内外两个角度提取了技术、制度、组织、市场、文化、战略、社会服务等7个成长要素,通过152家企业的278份创新型企业问卷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提出的7个成长要素进行甄别,获得技术、制度、战略、市场4个成长要素;进而提出了一个包含上述4要素的三维空间模型,技术、制度、市场共同构成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支撑三角”,而战略要素通过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配置起作用,决定了这三要素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并从平面、立体、演化角度,分析了4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在技术主导、市场主导和制度主导三种模式下企业成长路径的演进逻辑。二是,探索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的基本原理与测度方法。基于协同学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析了成长要素协同的内涵、目标、动力、层次;构建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全面协同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战略、技术、组织、管理、市场、文化等6个成长要素,以技术要素为核心要素,技术和其它5个要素之间构成单独协同以及所有要素之间构成全面协同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成长要素全面协同过程和每一阶段协同的内容和典型的行为特征;借鉴综合协同度模型,构建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全面协同度模型(DTS),提出了全面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和各子系统序参量及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三是,研究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的影响因素。构建成长要素协同、企业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组织结构要素和管理要素直接作用于成长要素协同程度,其中又以企业管理的影响更大;企业组织与管理直接受企业家影响,体现为企业家偏好及决策行为;外部环境,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制度环境,虽然对企业成长要素协同有显着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家间发挥作用;环境因素的不同造成了企业家偏好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以及成长要素协同;相比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对企业家的影响更大。四是,实证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的相关性。在前述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单独协同和全面协同关系,提出了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和测度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问卷数据展开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提炼了5个协同因子和2个绩效因子;通过方差分析揭示了基于异质性特征下企业成长绩效和要素协同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和规律;通过相关分析证实了“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单独协同-成长要素全面协同-成长绩效”三者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在控制了股权性质、成立年限、公司规模、产业类型等企业特征变量后,通过回归分析证实了三者之间存在稳健的正向回归关系,其中技术-文化协同、技术-管理协同、技术-战略协同对全面协同影响最大从而对成长绩效影响最大。最后,对创新型化工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进行了案例研究。应用全面协同度测度模型(DTS)及指标体系,运用创新型化工企业数据,设定了各子系统序参量及二级指标权重,以万华化学为例,具体测算了2006-2015年企业成长要素全面协同度,分析了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协同的相关对策。

靳玉贤[4](2016)在《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识别与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复杂性的提高、知识创造速度的加快以及行业生命周期的缩短,合作研发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我国的企业也积极加入到合作研发的队伍中,但现在,企业合作研发中存在的界面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界面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企业很难对所有的界面进行管理。因此,对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界面识别与整合进行研究,有助于国内企业通过有效的界面管理更好地适应合作研发活动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论文首先对合作研发、界面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综述,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并对合作研发项目内涵、企业合作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界面内涵及分类等进行了界定。其次,对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的界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合作研发项目界面产生的原因有目标差异、文化差异、知识差异、信息差异、风险态度差异等,基于合作研发项目涉及的主体要素的不同,论文从企业层面、部门层面、个人系统层面对界面进行了分析。再次,论文提出了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识别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由于关键界面的识别要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在确定了关键界面识别评价指标后,本文选取了决策实验法来识别合作研发项目的关键界面,并应用到了具体案例中。案例的成功应用表明决策实验室法在合作研发项目的关键界面识别上具有应用可行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目标整合、人才整合、文化整合、信息整合四个整合原理和协调沟通机制、协调激励机制、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四个整合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通过企业研发合作项目界面系统层次分析,构建界面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决策实验室法对企业研发合作项目关键界面进行识别,并提出了界面整合原理和界面整合机制,从而为企业对研发合作项目界面冲突进行综合协调提供理论依据。

杨震宇[5](2016)在《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于我国快速走出危机阴影、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现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选择等问题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视角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背景,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运用扩展了的新熊彼特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新兴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形成机理,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路径,最后进一步展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历次产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并梳理了金融危机后欧美、日韩和新兴经济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各主要国家近年来研发投入和高端产业的发展特征,并侧重分析各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规划以及所采取的发展方略,为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部分通过测算相关数据指标,从总体规模到各分类产业规模、从行业层次到上市公司层次、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等角度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首先这部分利用2009—2013年的行业数据测算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Moore值、就业弹性、就业偏度、区位熵,通过量化研究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区位发展动向。然后这部分采用索洛残差法重点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并实证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因素,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最后这部分还深入探讨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金融创新政策。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在市场培育、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以及金融市场支持等领域出现的典型问题,并分别总结为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表现为政府干预失当以及金融支持不足的制度障碍等相关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发展现状进行经验分析,最后利用2009—2013年行业或微观企业数据,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分别测算产能过剩程度、产业技术效率以及制度障碍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损失。第四部分首先从供给与需求动因角度探讨创新对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绩效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两个层面阐述新熊彼特理论关于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解释。最后借鉴新熊彼特理论所提出的公共部门、产业部门和金融市场合力决定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中观轨道视角,并在这一视角中融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和规律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将根据前述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干预、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支持三个角度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从政府补贴角度分析了政府作用对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补贴影响到企业的进入或退出、研发投入强度等相关的市场结构变化,作用效果会随着补贴率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着补贴率的两个临界点。当政府补贴率处于这两个临界点之间时,产业中的企业会倾向于加大研发力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优化发展。而补贴过度或不足会导致企业退出研发或者是削减对研发的支出。随后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产业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发展中,政府补贴有过度的可能,损害了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并造成产业市场结构的“畸形发展”。其次,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不确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在考虑不确定性情况下市场需求对产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斯塔克伯格竞争格局下,当市场需求波动率超过一定临界值之后,市场需求对产业研发作用的负效应会超过正效应,形成对企业研发决策的抑制作用。而结合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着产业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过高,投机资本过多的情况,在这种市场需求的作用下会出现企业研发动力不足,资本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最后,本文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存在一定的金融抑制时,企业的技术选择会受市场资本利率水平的影响。而利率的过度管制会使得企业主动选择较低的技术水平以及较低的研发资本占比,从而造成技术选择的“利率陷阱”。本文还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下,金融发展并没有对企业的技术选择形成积极的影响,长期金融抑制环境下的金融发展并没有激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发展。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核心竞争力获取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但是造成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又是由政府作用、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环境共同造成的。这就印证了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的多维作用机制的有效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产物。第六部分在总结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由一维的定性描述扩展到了兼具定性和定量的三维分析空间,并涵盖有政府补贴率、市场需求波动率以及金融市场利率等。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有效快速发展必须处于有效的三维通道中,否则将出现新熊彼特理论所预言的产业过热或者产业萧条,而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产业走向衰败。最后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并着重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以及国家最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压力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迎来发展。

张雷勇[6](2015)在《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被明确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被提及,产学研合作也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是一个过程,其合作的开始通常是技术的研发,而终端为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因此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也就存在着科学技术的转移和转化。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达80%,而在我国这个指标仅仅为25%,最终真正能实现转化的技术不足5%。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着的关系松散、动力不足、模式不稳定、机制效率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产学研合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形成了我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瓶颈。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开始逐步跨越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的缺失使得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了业界的共识。这也使得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解决当前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问题,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效率也就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此外,产学研合作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过去,产学研合作往往是点对点的,合作主体数目较少,很多合作是一次性或者项目性的。而在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数目巨大,一家合作单元可能会与几家甚至是几十家其他合作单元有着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了合作网络。这使得过去的微观合作关系的相关理论逐渐不再适用于当前产学研合作关系的描述和研究;其次,以往产学研合作中,合作形式有限,合作内容贫乏,而在新时期的产学研合作中,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给产学研合作关系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新的微观分析理论来对这种合作关系进行解析和处理;第三,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推进,产学研主体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包办”的支持手段难以适应产学研合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诸如治理理论等新兴理论对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将大有可为。正是由于产学研合作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并且其本身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就需要构建一套新的理论或者研究框架来对新时期产学研合作进行描述和研究。而这套研究的框架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这套研究框架要在解决产学研当前的困难具有理论可行性和实践价值;其次,要能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微观合作关系的解构和宏观结构的整合,并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再次,要能在这套框架中引入合适的理论,对政府定位的变化和官产学研合作关系的进一步优化给出政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就是尝试构建这样一套研究框架。产学研网络的提出,解决了产学研合作的多主体问题,并且网络结构的变化或演化使得对产学研合作宏观结构变化的研究成为可能。但由于当前产学研网络大多将创新主体当作节点而网络关系当作连接线,这会丧失掉产学研合作关系丰富的微观内涵。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共生关系对于描述和处理产学研合作关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产学研合作关系是一种高效的关系,而共生关系也具备相同的特征。二者关系形成、关系维持和关系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共生关系可以解释和替代产学研合作关系,从而就可以利用共生理论来研究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共生理论和网络理论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框架后,笔者尝试引入治理理论,来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自组织机制和功能结构进行揭示和分析,构建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共生理论和网络理论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分析了其体系和方法论的指向,并讨论了其发展评价问题、分类和稳定性的相关问题。为了说明本文所倡导的产学研共生网络模型的实践价值,本文运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典型案例进行佐证。在模型构建结束后,本文引入了网络治理理论,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条件、治理模式开展了分析和研究,揭示和分析了自组织机制和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的机制网,并从共生信任机制、共生协调机制和共生能量分配机制、投融资机制、维护机制、约束机制和适应机制等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许成磊[7](2014)在《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团队正在成为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载体、管理机制革新正在成为提升团队创新质效(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抉择、营造和谐氛围正在成为打造团队品牌优势的关键手段,与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和谐管理氛围营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得到广泛关注。这种情景下,专注于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构建、解析、评价及优化研究,对健全团队管理机制、提升团队管理氛围和谐感受、增强团队创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及理论研究意义。鉴于此,为全面解构、梳理和分析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系统、全面评价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管理质效,本文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研究,相应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列述如下。首先,界定创新团队和谐管理的概念,提出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给出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情景化评价策略及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为充分认知创新团队的固有特质,借鉴和谐管理思想及界面管理理论,在探讨创新团队和谐管理需求及团队界面管理适用性的基础上,界定给出创新团队和谐管理的概念,进而从环境适应机制、自主管理机制、共享沟通机制、资源处置机制和耦合优化机制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基本构成和作用关联。借鉴和谐主题辨析的思想,在系统归纳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主题辨析复杂属性、提炼主题辨析情景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参考界面秩序层次划分及关键界面耦合优化的思维,给出系统评价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情景化解析要点。其次,界定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主体界面类型概念与机制和谐度概念,构建识别主体界面类型的CPT-ANP方法、识别静态关键客体界面的F-DEMATEL方法和识别动态关键客体界面的方案前景比较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方法组合应用创新性。借鉴社会资本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结构化梳理提炼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内涵、存在形式、关联特征和表现特质的基础上,结合和谐主题漂移视角给出依据社会资本关系平等程度划分的无层次、有层次、交叉层次三种类型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概念,在此基础上构造改进现有累积前景方法、能够实现主体界面关系类型动态辨识及优化的CPT-ANP决策方案。基于对传统和谐思想、近现代和谐管理思想的简析,整合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氛围的多层次内涵,引入协同学中的“序参量”概念界定给出表征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客体界面间整体作用关联的无层次、有层次、交叉层次三种类型和谐度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针对静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的能够有效辨析界面系统复杂涌现关系的改进模糊DEMATEL方法,并结合“和谐度”的动态评价需求提出针对动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的方案前景比较方法。最后,构建用于和谐度评价的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以云南省创新团队为例进行案例应用,具有一定的方法创新性和实践应用创新性。针对目前群决策所展现的决策导向多元、决策方案众多、决策属性异构、决策信息多样特征,在引入票权概念解析群决策偏好一致性判定复杂性、刻画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偏好信息表征假设情景的基础上,遵循从方案层面到属性层面的整体决策信息判定策略,分别依据不同专家知识基础导致的判断偏好差异和不同认知方式导致的整体判断差异,构造能够有效检验专家决策信息偏好一致性的和谐度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评价方法。选取云南省九个创新团队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结合调查访谈获取信息简析相关团队管理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辨析样本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类型、识别和谐管理机制关键客体界面、评价各团队和谐管理机制和谐度,并依据上述分析结论给出案例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完善对策。通过以上研究,系统构建了一套用于评价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方法,可以全面解构、分析和评价创新团队管理机制的运行质效。创新团队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问题是创新团队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长期问题,本研究的完成能够为有效给出更具针对性、系统化的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分析方案与完善对策,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理论与方法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团队管理氛围的和谐感受、增强团队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游达明,王美媛[8](2014)在《界面管理研究动向及未来展望》文中指出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将"界面"概念引入管理领域,界面管理已逐渐成为我国管理界研究的热点。以界面管理相关的111篇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分布、研究类型、主要研究者和研究方向、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我国界面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观点,指出界面管理研究存在的不足,为界面管理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黄学[9](2014)在《基于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匹配的全球研发系统架构设计规则》文中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静态能力的比拼,而日渐成为平台之间的竞争与网络之间的竞争。面对提升技术的急迫需求,研发国际化已经成为新兴经济国家的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必然路径。后发企业必须打破封闭条件下的能力追赶模式,依托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机会,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与海外技术资源相结合,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突破。在这样的情境下,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后发企业,越来越多得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起服务于自身技术能力提升的全球研发系统。设计与构建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关键,在于处理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之间动态的匹配关系。学术界对于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镜像假设”是否成立,即“为了实现系统运行效率的最大化,技术模块性和组织模块性是否应该完全对应”。许多学者发现,现实中的企业会选择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并不对应的方式构建系统架构。本文加入这一经典争论的探讨之中,在紧密围绕“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设计规则”这一主题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回答“在研发全球化情境下,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应当如何进行匹配以促进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这一具体的研究问题,来对架构理论研究中的镜像假设争论作出深入探讨。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展开了四个系统性关联的子研究。首先,通过探索性的多案例比较分析,研究技术差距在全球研发系统架构构建过程中呈现出的前因作用。随后,通过集合论式的实证分析,研究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在全球研发系统架构内如何影响组织模块性、技术模块性与技术追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比较区域制度认同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在作用机制上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基于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同构/异构”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探讨研发系统架构构建的动态过程,从而在上述三个子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全球研发系统架构设计规则的全景。通过四个子研究的系统性递进,本文解构了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协同机制,剖析了技术差距和组织身份认同差距这两个关键因素的作用机制,从而深入阐释了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设计规则,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结论:(1)基于“不对称假设”的全球研发系统架构设计规则,更符合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实际。在研发国际化情境下,由于面临与目标组织单元之间的技术差距,包括单体技术差距和系统技术差距,后发企业往往难以设计并控制其架构的关键部分,继而无法同步完成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设计,并难以遵照传统的“镜像假设”实现两者完全对应的理想状态。后发企业需要根据单体技术差距和系统技术差距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步建立、不完全对应或模块性程度不一的技术架构和组织架构。这样的架构构建方式虽然没有遵循理论上更为有效的镜像假设模式,但却是特定情境下最为可行的路径选择。(2)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对于技术模块性与组织模块性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用新产品开发绩效表征系统的技术追赶时,一方面由于知识与身份认同在集体性实践中的共同嵌入,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会负向影响技术模块性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模块性设计对子系统的分隔效应,组织身份认同差距正向影响组织模块性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因而组织模块性的设计相比于技术模块性的设计更容易在组织身份认同差距较高的情境下发挥作用。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存在,同样让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之间难以呈现出符合镜像假设要求的设计。此外,区域制度认同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产生的影响作用高度趋同,这种趋同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区域制度认同差距是通过影响组织身份认同差距而间接影响研发系统的技术追赶。(3)后发企业可以选择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之间“同构/异构”的不同协同模式,应对技术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带来的影响。在构建全球研发系统并进行架构协调的过程中,在理论上松散耦合程度更高、模块性更强、更符合镜像假设的架构设计并不一定适用于后发企业面临的情境。后发企业必须选择最合适的设计规则来实现组织模块性和技术模块性的协同匹配,其协同模式可以包括“短时同构、长时同构、短时异构、长时异构”四种类型,分别适用于技术与制度因素影响之下的不同情境。在实现全球研发系统模块性设计的过程中,后发企业可以引入实时的、人为的协调策略与控制策略,并通过实施“接受、减弱、回避、整合”等组织身份认同管理响应机制,保障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之间协同匹配的顺利进行。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1)填补了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机制研究的欠缺。现有文献相对缺少对于后发企业通过构建全球研发系统的方式实现研发国际化这一新兴现象的关注,更忽略了对于全球研发系统的具体构建路径和构建过程的解构与剖析,继而也忽略了从中体现的连接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前因与后果的中间机制。本研究创新性得从技术模块性和组织模块性协同匹配的动态过程视角出发,针对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中遇到的创新体系整合失败、境外单元运行困难、技术学习难以实现等问题,分析全球研发系统的构建路径、协同模式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从而弥补了国际化文献中对于后发企业全球研发系统构建过程机制研究的欠缺。(2)促进了架构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模块化研究的情境化发展。本文从设计规则的角度分析了组织模块性和技术模块性在边界条件影响下展现的动态关系,提出“同步同构”的匹配方式并不一定是后发企业构建研发系统的最佳选择,并讨论了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协同的四种模式,对于镜像假设的理论争论作出进一步探讨。同时,本文选取新兴经济国家后发企业寻求技术追赶的这一特殊且重要的情境,探讨后发企业构建研发系统架构过程中的模块性问题,发现技术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存在让不符合镜像假设的架构设计反而拥有更强的适用性,从而对架构理论与模块化研究的情境化发展做出贡献。(3)对于组织身份认同研究的跨领域拓展作出探索。本文在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内,引入组织行为研究关注的与“组织身份”相关的构念,认为“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影响了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在全球研发系统内发挥的作用,并比较了区域层面与组织层面的认同因素在影响机制上的异同,最终将“组织身份认同差距”认定为影响后发企业全球研发系统架构构建最为关键的制度要素。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本文将组织身份认同相关的研究进一步融入到战略管理这一主流管理研究领域之中,从而对“组织身份认同”这一核心构念的跨领域拓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本文针对开展研发国际化以寻求技术赶超的后发企业所存在的架构构建通病,基于模块性设计的思路来呈现、分析与解构系统建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并对案例企业中呈现出的经验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剖析,为正在或将要面临这些问题的中国企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与架构设计的实践参考。

赵淑英[10](2014)在《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模块化具有“持续创新+敏捷制造”的特征,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研发和设计的自由度,对市场多变的个性化的需求能快速响应,所以,在计算机、汽车、手机、建筑、家具等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强调个性化的持续创新的高技术复杂产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日渐扩大趋势,导致这些行业产业组织形态演化出现模块化网络化新趋势。模块化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因对高技术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的独特影响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结合计算机、汽车、手机等产业,主要从技术操作层面和产业组织模块化层面关于模块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模块化是个全球开放系统,应融入模块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影响,即从模块化生产网络视角,深入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使用模块化最彻底的计算机制造业行业数据给予实证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鲜有研究的情况下。研究结论对引导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如何高效利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角度展开研究。首先使用产业组织理论、分工理论和博弈论等系统地分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模块化生产网络通过模块化分工、“背对背”竞争、合作和技术溢出四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其次,因计算机制造业是模块化最彻底的产业,是模块化的典型代表,且本土企业较“三资”企业更能代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接下来,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中国本土PC产业产品设计和生产模块化分析、中国本土PC产业在模块化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研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最后,利用1995-2012年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是否成立。因为创新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增加创新绩效利润,所以进一步完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创新绩效利润影响的扩展检验。同时,还做了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R&D经费投入“挤出”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讨论,以便给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全面的分析与检验。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论文提出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成立,模块化生产网络内具有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特征的模块化分工深化、模块化分权基因带来“背对背”竞争加剧、合作加强和知识共享带来的更多技术溢出有利于提升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有利于增加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创新绩效利润。同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R&D经费投入不存在“挤出”效应,即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自主R&D资源没有因垂直专业化分工从创新系统中“漏出”。第三,依据中国台湾以低端价值模块切入全球价值链最终实现成功转型的经验分析,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瓶颈给出一个与文献不同的解释——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自身的原因和没有高效利用好模块化生产网络原因,导致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不能向模块化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本文研究结论对始终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实施模块化生产方式,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其他行业如何高效利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也具有借鉴意义。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验证鲍德温、克拉克和青木昌彦等学者与该问题相关的一些理论分析,因为本文提出的影响机理中的一部分是源于他们的思想,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基于他们的理论分析进行后续的实证检验。

二、R&D界面协调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D界面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1.2.1 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钨岩浆的形成机制
        1.2.2 S型、A型、I型花岗质岩石与钨成矿作用
        1.2.3 矽卡岩型钨矿的研究现状
        1.2.4 江南钨矿带东部与弱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研究现状
        1.2.5 皖南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区域构造演化
        2.2.2 褶皱
        2.2.3 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特点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3 岩浆岩及岩相学特征
    3.4 矿体特征
    3.5 矿石矿物特征
    3.6 矿化蚀变分带
        3.6.1 蚀变分带
        3.6.2 矿化分带
    3.7 矿化阶段划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4.1.3 锆石Lu-Hf同位素
        4.1.4 锆石微量元素
    4.2 岩石分异程度
    4.3 岩石成因类型
    4.4 成岩时代
    4.5 成岩条件
        4.5.1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4.5.2 温度
        4.5.3 压力和深度
        4.5.4 氧逸度
    4.6 成岩作用机制
        4.6.1 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成因
        4.6.2 MME的成因
        4.6.3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4.7 成岩物质来源
    4.8 成岩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1 石榴子石显微结构
        5.1.2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5.1.3 石榴子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5.1.4 石榴子石生长模式
        5.1.5 辉石
        5.1.6 角闪石类
        5.1.7 绿帘石
        5.1.8 硅灰石
    5.2 白钨矿特征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5.2.1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5.2.2 白钨矿矿物化学特征
        5.2.3 成矿过程的示踪
    5.3 W的成矿作用过程
    5.4 成矿时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6.1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
        6.1.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时限
        6.1.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6.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矿床的岩体特征
        6.2.1 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特征
        6.2.2 弱分异还原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6.2.3 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6.3.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6.3.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分析及演化发展概念模型
    2.1 知识产权管系统内涵、结构及特征分析
        2.1.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内涵
        2.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
        2.1.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结构解析
        2.1.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特征
    2.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内涵、特征及条件
        2.2.1 复杂系统理论及其适用性
        2.2.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内涵
        2.2.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特征
        2.2.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条件
    2.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及机制框架
        2.3.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
        2.3.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机制框架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理
    3.1 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3.1.1 模型介绍及其转译
        3.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实证分析
        3.1.3 基于势函数的耗散结构形成条件
    3.2 基于管理熵变和突变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稳定性分析
        3.2.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管理熵变分析
        3.2.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稳定性判定分析
    3.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方式
        3.3.1 自创生的演化方式
        3.3.2 自重组的演化方式
        3.3.3 自稳定的演化方式
    3.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路径分析
        3.4.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3.4.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分岔和突变路径
        3.4.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涌现路径
        3.4.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适应路径
    3.5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3.5.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状态
        3.5.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进阶段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4.1 多主体视角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初步识别
        4.1.1 释意理论的基本原理
        4.1.2 基于释意理论的动力因素初步识别
    4.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识别及分析
        4.2.1 动力因素体系构建
        4.2.2 基于ISM方法的关键动力因素识别
        4.2.3 动力因素识别结果分析
    4.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
        4.3.1 动力机制的SFP分析
        4.3.3 动力机制模型构建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机制
    5.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要素解析
        5.1.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单元
        5.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平台
        5.1.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界面
        5.1.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网络
    5.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
        5.2.1 竞争共生
        5.2.2 合作共生
        5.2.3 竞合共生
    5.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机制构建及分析
        5.3.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机制模型构建
        5.3.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合作伙伴选择机制
        5.3.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竞合机制
        5.3.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沟通交流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制
    6.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理
        6.1.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内涵
        6.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体系
        6.1.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熵变模型
        6.1.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理分析
    6.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子系统协同演进模型
        6.2.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6.2.2 模型假设
        6.2.3 Logistics模型构建
        6.2.4 模型分析
    6.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子系统协同演进的实证分析
        6.3.1 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6.3.2 数据收集及处理
        6.3.3 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6.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制构建
        6.4.1 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6.4.2 子系统协同发展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保障机制
    7.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政府调控机制
        7.1.1 政府宏观调控分析
        7.1.2 政府调控模型
        7.1.3 政府调控机制
    7.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产学研耦合机制
        7.2.1 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机理分析
        7.2.2 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度测度模型
        7.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耦合机制
    7.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中介机构服务机制
        7.3.1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分析
        7.3.2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服务机制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3)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研究 ——以创新型化工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
        1.2.2 企业成长要素
        1.2.3 企业成长绩效
        1.2.4 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
        1.2.5 成长要素协同度测度
        1.2.6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创新型企业理论
        2.1.1 创新型企业
        2.1.2 创新型企业成长
    2.2 企业成长理论
        2.2.1 企业成长经济理论
        2.2.2 企业成长战略理论
    2.3 协同学理论
        2.3.1 协同学概念
        2.3.2 管理协同的基本原理
    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3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甄别及成长要素模型构建
    3.1 企业成长要素
        3.1.1 一般企业成长要素
        3.1.2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
    3.2 创新型企业成长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成长要素作用机理假设
        3.2.1 创新型企业成长系统动力学基本模型
        3.2.2 创新型企业成长系统动力学分析与要素作用机理假设
    3.3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实证分析
        3.3.1 指标选择和变量设计
        3.3.2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3.3.3 实证过程与结果
    3.4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模型构建
        3.4.1 三维空间模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3.4.2 三维空间模型的平面关系分析
        3.4.3 三维空间模型的立体关系分析
        3.4.4 三维空间模型的空间演进轨迹——成长路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理论分析与测度方法研究
    4.1 成长要素协同的内涵与分析框架
        4.1.1 成长要素协同的含义
        4.1.2 成长要素协同的目标和动力
        4.1.3 成长要素协同的层次
    4.2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全面协同模型构建
    4.3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全面协同的过程
    4.4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全面协同度测度方法
        4.4.1 成长要素全面协同度测度模型
        4.4.2 成长要素全面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影响因素研究
    5.1 理论与假设
        5.1.1 企业家与内部控制
        5.1.2 外部环境与企业家
    5.2 数据与变量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与测度指标
    5.3 信度和效度分析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模型修正和检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实证
    6.1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假设与测度指标
        6.1.1 技术与战略要素协同
        6.1.2 技术与组织要素协同
        6.1.3 技术与管理要素协同
        6.1.4 技术与市场要素协同
        6.1.5 技术与文化要素协同
        6.1.6 成长要素全面协同与成长绩效
    6.2 实证分析
        6.2.1 数据收集
        6.2.2 因子分析
        6.2.3 方差分析
        6.2.4 相关性分析
        6.2.5 回归分析
    6.3 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对成长绩效的影响模型
        6.3.1 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6.3.2 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的回归分析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创新型化工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案例研究
    7.1 案例公司简介
    7.2 案例公司成长要素全面协同度测度
        7.2.1 指标体系设定与权重计算
        7.2.2 成长要素协同测度数据来源与处理
        7.2.3 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计算与要素协同状况分析
    7.3 优化创新型化工企业成长要素协同的对策
        7.3.1 明确技术战略
        7.3.2 变革组织流程
        7.3.3 加强协同管理
8 结论与展望
    8.1 创新之处
    8.2 管理启示
    8.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识别与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合作研发相关研究综述
        1.2.2 界面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的界定
    2.2 企业合作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
        2.2.1 知识吸收能力
        2.2.2 关系属性
        2.2.3 网络能力
    2.3 界面的概念及分类
        2.3.1 界面定义及特征
        2.3.2 界面分类
第3章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界面系统分析
    3.1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界面产生的原因
    3.2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界面的系统层次
        3.2.1 企业层次界面
        3.2.2 部门层次界面
        3.2.3 个人层次界面
第4章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识别
    4.1 企业研发合作项目界面评价指标体系
    4.2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界面识别的流程
    4.3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识别方法应用
第5章 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整合
    5.1 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整合原理
    5.2 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整合机制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数据选用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2 国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2.1 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2.2.2 新兴技术的研发绩效研究
        2.2.3 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研究
    2.3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2.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干预研究
        2.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研究
        2.3.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撑作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
    3.1 历史视角:五次经济长波与新兴产业的更替发展
        3.1.1 世界五次经济长波的发展脉络
        3.1.2 世界经济长波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兴产业发展
    3.2 全球化视野:危机后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3.2.1 世界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概述
        3.2.2 西方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
        3.2.3 世界各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动向
    3.3 各国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绩效测度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研究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演变测度研究
        4.2.1 产业结构演变的测度方法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变化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测度研究
        4.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经验分析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4.3.3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的测度研究
        4.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概述
        4.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区特征
    4.5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测度研究
        4.5.1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变化
        4.5.2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4.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4.7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实证研究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能过剩
        5.1.1 产能过剩的经验分析
        5.1.2 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缺失
        5.2.1 核心技术缺失的经验分析
        5.2.2 技术效率的测度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制度障碍
        5.3.1 政府干预失当的经验分析
        5.3.2 金融体系支持不足的经验分析
        5.3.3 资源错配导致生产效率损失的测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新熊彼特理论的解释
    6.1 新熊彼特理论的发展历程
    6.2 新熊彼特理论的基本内容
        6.2.1 熊彼特理论中的创新:动因与作用分析
        6.2.2 新熊彼特理论的概述
        6.2.3 新熊彼特理论的拓展:对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融合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中各部门的作用机制
        6.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公共部门作用机制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部门作用机制
        6.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市场作用机制
    6.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
        6.4.1 新熊彼特通道的概述
        6.4.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新熊彼特通道案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共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7.1 政府补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7.2 研发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7.2.1 财政补贴作用的经验分析
        7.2.2 财政补贴作用的模型构建
    7.3 实证研究
        7.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7.3.2 实证检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8.1 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2 需求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8.2.1 需求规模作用的经验分析
        8.2.2 不确定性条件下需求规模作用的模型构建
    8.3 实证研究
        8.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8.3.2 实证检验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9.1 金融抑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9.2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作用机制
        9.2.1 金融价格扭曲的经验分析
        9.2.2 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经验分析
        9.2.3 金融抑制作用的模型构建
    9.3 实证研究
        9.3.1 数据选取和变量设定
        9.3.2 实证检验结果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10.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熊彼特通道”
    10.2 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
    1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1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10.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
        10.4.2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准备与文献探讨
    2.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脉络
        2.1.1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2 引文分析
        2.1.3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和未来研究方向探索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内产学研合作研究梳理
        2.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简介
        2.2.2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2.2.3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梳理
        2.2.4 国内未来产学研合作研究方向预判
    2.3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新取向
        2.3.1 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不断凸显
        2.3.2 产学研合作共生关系逐渐明朗
    2.4 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
        2.4.1 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化进程研究
        2.4.2 产学研合作网络相关研究综述
    2.5 产学研共生关系研究
    2.6 共生网络研究
    2.7 治理理论
        2.7.1 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2.7.2 治理理论的相关内涵
        2.7.3 治理的特征
第三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寻找一种新的理论
    3.1 产学研共生的基本问题
        3.1.2 产学研共生的条件与动因研究
        3.1.3 产学研共生的共生界面及其作用
    3.2 产学研网络的相关内涵
        3.2.1 共生的一般理论概述
        3.2.2 产学研网络的形成和运作机制研究
        3.2.3 产学研网络的特征研究
        3.2.4 产学研网络的功能机制研究
    3.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
        3.3.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
        3.3.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基本要素研究
        3.3.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能量生成与分配
        3.3.4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网络结构研究
        3.3.5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方法论指向
第四章 产学研网络共生的分类与稳定性研究
    4.1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不同类型共生关系稳定性研究
        4.1.1 产学研网络共生中Logistic模型设定
        4.1.2 不同类型网络共生关系的稳定性研究
        4.1.3 结论与启示
    4.2 产学研网络共生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扩展Logistic模型
        4.2.1 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
        4.2.2 产学研合作网络共生现象的分类
        4.2.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构建
第五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发展评价研究
    5.1 产学研共生网络评价模型的结构探讨
    5.2 基于两阶段链视角的产业产学研共生网络评价研究
        5.2.1 研究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3 产业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评价——以17个高技术产业为例
        5.2.4 结论和建议
    5.3 考虑共生过程的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评价研究
        5.3.1 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5.3.2 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研究
        5.3.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6.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述
        6.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背景概述
        6.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分类
    6.2 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在联盟研究中运用探讨
    6.3 基于产学研共生网络理论的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6.3.1 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介
        6.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产学研共生网络要素
        6.3.3 TD联盟的产学研共生网络诠释
    6.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层次结构与优化对策
第七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演化与培育研究
    7.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演化研究
        7.1.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演化阶段研究
        7.1.2 不同演化阶段的演化动力分析
        7.1.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动态演化模型
    7.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培育路径研究
        7.2.1 扩展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产学研共生网络特征研究
        7.2.2 产学研共生网络培育路线图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
    8.1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条件研究
    8.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
        8.2.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主体与治理结构
        8.2.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模式研究
    8.3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机制构建
        8.3.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机制网”
        8.3.2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的机制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成果

(7)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创新团队的概念和建设领域研究现状
        1.3.2 创新团队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现状
        1.3.3 创新团队的管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创新团队的类型、特征和发展阶段
        2.1.1 创新团队的类型
        2.1.2 创新团队的特征
        2.1.3 创新团队的发展阶段
    2.2 和谐管理的内涵、应用与思维范式
        2.2.1 和谐管理的内涵
        2.2.2 和谐管理的应用
        2.2.3 和谐管理的思维范式
    2.3 界面管理的概念、要点及理论前沿
        2.3.1 界面管理的概念
        2.3.2 界面管理的要点
        2.3.3 界面管理的理论前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界面解析
    3.1 团队和谐管理的实践需求及关键问题
        3.1.1 创新团队的管理特性与实践需求
        3.1.2 创新团队和谐管理的待解决问题
    3.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界面内涵
        3.2.1 界面管理对团队和谐管理的完善契机
        3.2.2 基于界面管理的团队和谐管理内涵
    3.3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界面构成
        3.3.1 团队管理机制研究的不足分析
        3.3.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内涵构成
    3.4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存在情景分析
        3.4.1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复杂性
        3.4.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特征
    3.5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情景化评价要点
        3.5.1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策略
        3.5.2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主题辨析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体界面层次的和谐度概念界定
    4.1 和谐管理机制的主体界面分类辨识
        4.1.1 主体界面的关联问题简析
        4.1.2 主体界面的类型划分
        4.1.3 主体界面的相关内涵
    4.2 主体界面特征辨析及层次概念界定
        4.2.1 主体界面的存在形式和关联特征
        4.2.2 主体界面的表现特质
        4.2.3 主体界面层次概念界定
    4.3 基于改进CPT-ANP的界面层次识别方法
        4.3.1 创新团队主体界面关系状态赋值
        4.3.2 网络整合评价与主体界面层次类型辨识
        4.3.3 前景评价与主体界面层次动态辨析
    4.4 和谐管理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内涵简析
        4.4.1 朴素和谐思想的哲学观点列述
        4.4.2 管理和谐的内涵阐释
        4.4.3 和谐视角下团队管理效果的评价要点简析
    4.5 和谐度概念界定
        4.5.1 协同学中的序参量概念引入
        4.5.2 和谐度内涵描述
        4.5.3 和谐度概念阐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键客体界面的识别方法构建
    5.1 和谐管理机制的客体界面分类辨识
        5.1.1 和谐管理机制的客体界面分类
        5.1.2 和谐管理机制的客体界面内涵
    5.2 客体界面特征辨析及探析要点
        5.2.1 客体界面特征辨析
        5.2.2 关键客体界面探析要点
    5.3 基于改进Fuzzy-DEMATEL的关键客体界面静态识别方法
        5.3.1 构建客体界面集合及模糊直接影响矩阵
        5.3.2 考虑专家权重的模糊直接影响矩阵去模糊化处理
        5.3.3 确定影响和谐度的关键客体界面
    5.4 基于前景理论的关键客体界面动态识别方法
        5.4.1 引入前景理论的适用性
        5.4.2 备选方案前景价值判断
        5.4.3 具有前景的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评价方法构建
    6.1 群决策信息一致性检判定的复杂性及完善思路
        6.1.1 群决策信息集结的缺陷及票权概念
        6.1.2 不同群决策情景下的偏好一致性判断复杂性
        6.1.3 群决策信息一致性检验的完善思路
    6.2 常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公理化描述
        6.2.1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分析的情景假设
        6.2.2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的问题刻画
        6.2.3 混合非结构多属性群决策分析的相关定义
    6.3 群决策偏好一致性检验
        6.3.1 群决策偏好一致性检验对策与情景假设
        6.3.2 不同方案之间决策导向的一致性检验
        6.3.3 不同偏好之间的一致性检验
    6.4 群决策判断信息调整与和评价信息集结
        6.4.4 判断信息调整策略
        6.4.5 评价信息集结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云南省创新团队的案例应用
    7.1 团队组建背景及发展情况分析
        7.1.1 南省创新团队的整体建设情况
        7.1.2 南省创新团队建设取得的总体成效与存在问题
        7.1.3 案例团队选取与建设现状
        7.1.4 案例团队访谈情况简析
    7.2 团队主体界面的社会资本关系类型辨析
        7.2.1 团队主体界面社会资本关系状态赋值
        7.2.2 团队各主体界面的相对权重求解
        7.2.3 网络整合评价、主体层次静态辨识与动态辨析
    7.3 团队和谐管理的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7.3.1 静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7.3.2 动态关键客体界面识别
        7.3.3 所有团队的关键客体界面识别结果
    7.4 团队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度评价
        7.4.1 给定初始群决策信息
        7.4.2 群决策评价导向一致性检验
        7.4.3 群决策偏好信息一致性检验
        7.4.4 群决策信息调整与多轮次检验
        7.4.5 和谐度评价结果计算
    7.5 和谐度评价结果与管理机制完善对策分析
        7.5.1 和谐度评价结果分析
        7.5.2 各案例团队管理机制完善对策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A:调查访问表格
附表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表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表D: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及荣誉

(8)界面管理研究动向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统计分析
2 研究样本选取
3 国内界面管理研究动向
    3.1 核心论文分布
    3.2 研究类型
    3.3 主要研究者及研究方向
    3.4 研究视角
    3.5 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
        3.5.1 一般界面管理理论
        3.5.2 界面影响因素和机理
        3.5.3 界面管理方法或模型
        3.5.4 界面管理有效性评价
        3.5.5 界面管理柔性
4 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展望

(9)基于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匹配的全球研发系统架构设计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框架
        1.3.1 技术路线
        1.3.2 概念模型
        1.3.3 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方法选择
        1.4.2 研究对象
        1.4.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研发国际化
        2.1.1 研发行为的国际化研究
        2.1.2 后发企业的研发国际化
    2.2 架构理论与模块性
        2.2.1 模块化架构
        2.2.2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
        2.2.3 镜像假设在全球研发系统中的挑战
    2.3 技术差距
        2.3.1 技术溢出与技术差距
        2.3.2 复杂系统内的技术差距
    2.4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
        2.4.1 组织身份及其持续性特征
        2.4.2 组织身份与组织身份认同
        2.4.3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管理
        2.4.4 模块性设计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
    2.5 本章小结
3 技术差距对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理论基础
    3.3 研究设计
        3.3.1 方法选择
        3.3.2 案例选择
        3.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3.3.4 访谈内容
    3.4 研究发现
        3.4.1 东华与盾安的研发系统架构构建过程
        3.4.2 海康与迈瑞的研发系统架构构建过程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组织架构与技术架构的不同构建过程
        3.5.2 后发企业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设计规则
    3.6 本章小结
4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对研发系统架构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方法选择
        4.3.2 模糊集赋值方式
        4.3.3 样本选择
        4.3.4 构念编码依据
        4.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研究发现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与镜像假设
        4.5.2 技术模块性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
        4.5.3 组织模块性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
    4.6 本章小结
5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影响机制的比较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方法选择
        5.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 研究发现
        5.4.1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带来的影响
        5.4.2 区域层面与组织层面认同因素的共同作用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作用效应趋同性
        5.5.2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对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作用效应传导性
        5.5.3 区域与组织层面认同差距对架构设计空间的双重约束性
        5.5.4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可能会对国有企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协同模式研究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案例选择
        6.2.2 数据处理过程
        6.2.3 数据分析框架
    6.3 研究发现
        6.3.1 全球研发系统架构构建的特征
        6.3.2 全球研发系统架构障碍的管理
        6.3.3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同构/异构协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管理响应机制
        6.4.2 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障碍克服与协同运作机制
    6.5 本章小结
        6.5.1 同构和异构间的二元
        6.5.2 模块性和关联性间的二元
        6.5.3 权力和地位间的二元
        6.5.4 效率与效益间的二元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技术差距的前因作用
        7.1.2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调节作用
        7.1.3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的间接影响
        7.1.4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协同模式
        7.1.5 基于“不对称假设”的架构设计规则
    7.2 理论贡献与应用价值
        7.2.1 理论贡献
        7.2.2 应用价值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7.3.1 跨行业比较与细分行业分析
        7.3.2 技术特征的聚焦与解构
        7.3.3 跨层次研究的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0)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2.2.1 国外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2.3 其他相关的研究
    2.4 简要评析
第3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演化历史回顾
    3.1 生产方式变革带来产业组织形态演化
    3.2 产业组织形态演化历史
        3.2.1 以单体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
        3.2.2 以大型层级制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形态
        3.2.3 产业组织模块化网络化新趋势
第4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创新概述
    4.1 模块化
        4.1.1 模块的定义及特征
        4.1.2 模块化的定义及特征
        4.1.3 模块化系统的构成
        4.1.4 模块化系统的主要创新方式
        4.1.5 模块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4.1.6 模块化的几个层面
    4.2 模块化生产网络
        4.2.1 网络组织含义及特征
        4.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含义及特征
    4.3 技术创新
        4.3.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4.3.2 模块化系统技术创新新特征
        4.3.3 研发与技术创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
    5.1 分工机理
        5.1.1 模块化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5.1.2 模块化分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5.2 竞争机理
        5.2.1 模块化的分权基因加剧竞争
        5.2.2 网络内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5.3 合作机理
        5.3.1 网络内两种合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5.3.2 网络内合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博弈分析
    5.4 溢出机理
        5.4.1 SECI 模型与网络内知识创造
        5.4.2 网络内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5.5 模块化生产网络内抑制技术创新因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创新
    6.1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发展历史回顾
        6.1.1 计算机制造行业(产业)含义
        6.1.2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成长历程
    6.2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
        6.2.1 中国本土 PC 产业模块化
        6.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内影响创新因素
    6.3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研制和创新能力
        6.3.1 高性能计算机研制能力
        6.3.2 专用和特种计算机创新能力
        6.3.3 本土 PC 产业创新能力
        6.3.4 国产通用处理器研制能力
        6.3.5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经验分析
    7.1 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7.1.1 文献回顾
        7.1.2 假说提出
    7.2 变量测算和说明
        7.2.1 被解释变量
        7.2.2 解释变量
    7.3 计量模型设定
    7.4 计量结果、分析与检验
        7.4.1 回归结果及分析
        7.4.2 稳健性检验
        7.4.3 进一步讨论:基于创新绩效利润的扩展检验
        7.4.4 再进一步讨论:基于 R&D 经费“挤出”效应的扩展检验
        7.4.5 实证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8.1 结论
    8.2 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R&D界面协调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D]. 孔志岗. 长安大学, 2020
  • [2]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制研究[D]. 李金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3]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素协同与成长绩效研究 ——以创新型化工企业为例[D]. 刘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18(09)
  • [4]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关键界面识别与整合研究[D]. 靳玉贤. 吉林财经大学, 2016(11)
  • [5]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D]. 杨震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6]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D]. 张雷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6)
  • [7]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机制评价及应用研究[D]. 许成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8]界面管理研究动向及未来展望[J]. 游达明,王美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1)
  • [9]基于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匹配的全球研发系统架构设计规则[D]. 黄学. 浙江大学, 2014(12)
  • [10]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D]. 赵淑英. 辽宁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研发接口协调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