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

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

一、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胜[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分析杨文涛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剂,整理、挖掘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和新方,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用药参考。方法:1.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病例,分析和总结导师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2.将筛选出的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导师杨文涛教授在门诊治疗过慢性列腺炎患者154例,完整有效处方268首。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软件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中录入患者病历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分析”功能,对处方中的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类进行统计,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法方法、k均值算法+模拟回归算法挖掘常用药物组合、配伍规律、潜在新方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154例CP患者发病多以中青年为主,以湿热瘀滞证、湿热蕴结证多见。2.纳入的268首处方中共使用161味中药,四气以寒温平性药为主;五味甘苦辛味药为主;归经肝肾经脾经最多;治疗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为主。3.对161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且居前15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萆薢、石菖蒲、黄芪、车前子、蒲公英、生地黄、马鞭草、薏苡仁、菟丝子、牡丹皮、桂枝、泽泻、甘草、续断。4.基于关联规则排在前5的组合分别是“泽泻->茯苓”“石菖蒲,车前子->茯苓”“萆薢,石菖蒲,车前子->茯苓”“萆薢,车前子->茯苓”“茯苓,石菖蒲,车前子->萆薢”。5.基于聚类分析时,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分别是(1)萆薢、石菖蒲、茯苓、车前子、泽泻、菟丝子;(2)白芍、黄芪、甘草、桂枝、石菖蒲、牡蛎;(3)生地黄、牡丹皮、马鞭草、茯苓、薏苡仁、黄芪;(4)茯苓、桂枝、甘草、厚朴、续断、砂仁;(5)红花、夏枯草、路路通、牡丹皮、地龙、车前子。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数据挖掘导师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得出了较全面科学的统计结果。数据挖掘结果展现了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对推动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弥补总结导师临床用药经验缺乏临床数据支持的不足。

王璐[2](2021)在《李海松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CP组方规律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李海松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探究其用药规律、核心处方及核心中药。进而对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索核心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作用机制。为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中药筛选及实验验证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整理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李海松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处方中的药物性味归经、使用频次等进行分析;基于关联规则得出常用药物组合;进而得到核心药物及处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分析新处方。(2)通过中医药数据库(TCMSP,http://tcmspw.com/tcmsp.php)检索出前核心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Uniprot(https://www.uniprot.org/)数据库将筛选后的靶蛋白名称转换为靶点简称,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数据库(https://www.genecards.org/)检索慢性前列腺(检索词:prostatitis),获得慢性前列腺炎的疾病靶点。将核心处方药物有效成分的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得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将筛选得到的共同靶点在 STRING 平台(https://string-db.org/)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模型。将数据导入Cytoscape3.8.1软件进行网络内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分析平台,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1)处方分析部分:共纳入326个处方,涉及药物145味。药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温、寒、平、凉、热;药味按照比例降序排列依次是苦、辛、甘、酸、咸、涩;归经按照比例降序排列依次为肝、脾、胃、肺、心、肾、胆、大肠、膀胱、心包、小肠、三焦。根据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各6组。核心处方由药物频次前10的药物构成:白芍、黄芪、茯苓、柴胡、王不留行、丹参、青皮、白芷、炙甘草、延胡索。(2)网络药理学分析部分:核心处方中的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作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结果颜色核心处方与慢性前列腺炎共有249个交集靶点。通过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249个靶点共存在4447项相互作用。将数据导入Cytoscape3.8.1软件进行网络内拓扑分析,进行相关筛选,最终得到44个核心靶点。核心靶点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过程中出现炎症、免疫等反应关系密切。GO富集分析程度较高的功能主要涉及基因表达,蛋白质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与炎症及癌症进展有一定的联系。KEGG富集程度较高的前20个通路中,与癌症反应、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关系较为密切。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李海松教授通过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核心处方由白芍、黄芪、茯苓、柴胡、王不留行、丹参、青皮、白芷、炙甘草、延胡索构成。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到核心处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豆固醇、异鼠李素等。核心靶点为PTGS2、HSP90AB1、PTGS1、SCN5A等靶点。通过GO分析,发现核心处方具有调控基因表达,蛋白质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癌症通路、前列腺癌、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可能是核心处方发挥作用的主要通路。

刘胜京[3](2021)在《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临床观察及调控PI3K/AKT/NF-κB通路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Ⅲ型前列腺炎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盆腔区域疼痛不适和排尿异常,临床表现具有持续性、难治性和部位多变性等特点。西药治疗以抗生素类及α受体阻滞剂为代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部分症状,但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因其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作用,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导师郭军主任医师基于“疮疡内消法”立论,针对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拟定归黄方。归黄方在前期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临床观察,对归黄方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机制预测,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探索性RCT的方法,收集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归黄方组)以及对照组(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组),治疗6周,随访2周,以NIH-CP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同时评价安全性。2.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作用靶点及富集通路,预测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3.实验研究采用目前公认的自身免疫性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通过SD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物原位注射法建立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归黄方低剂量组、归黄方中剂量组、归黄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归黄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4.9g/kg·d、9.8g/kg·d、19.6g/kg·d归黄方灌胃,30d后取材,计算大鼠前列腺、脾脏、胸腺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免疫组化观察前列腺间质CD3+和CD45+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IL-6、COX-2、TNF-α、MCP-1促炎细胞因子水平,RT-PCR检测前列腺组织PI3K、AKT、P65 NF-κ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PI3K、p-PI3K、AKT、p-AKT、P65 NF-κB、p-P65 NF-κB 蛋白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本临床研究共入组66例(33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脱落病例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剔除病例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最终符合方案集(PPS)的病例共58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27例)。(2)试验组在治疗结束后,NIH-CPSI评分由28.62±8.61降低为10.58±4.03;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NIH-CPSI评分由26.74±7.72降低为13.44±5.9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可降低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P<0.05),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5)。(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同期比较,试验组在降低NIH-CPSI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NIH-CPSI排尿评分方面,两者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3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胃部不适,嘱饭后服药后不适消失;对照组2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嘱睡前服用后不适消失,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2.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结果(1)筛选得到归黄方的143个主要活性成分及278个作用靶点,与Ⅲ型前列腺炎靶点相映射后,得到111个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靶点。(2)PPI互作网络分析显示,蛋白互作频次较高的基因主要涉及凋亡、氧化应激、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与目前Ⅲ型前列腺炎的机制研究内容相符。(3)GO分析结果显示,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能发生在囊泡腔、膜筏、核染色质等部位,通过调控细菌来源分子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对脂多糖及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等生物途径,与磷酸酶、蛋白磷酸酶等结合而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归黄方可能涉及PI3K-Akt、NF-κB、MAPK、mTOR、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体现了中药多途径的治疗特点。(4)“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提示药物之间的配伍展示了良好的“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5)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及文献研究,预测归黄方可能通过PI3K/Akt/NF-κB通路起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作用。3.实验研究结果(1)通过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物原位注射法可成功复制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2)归黄方可显着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及胸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前列腺间质CD3+和CD45+细胞浸润。(3)归黄方可抑制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血清IL-6、COX-2、TNF-α、MCP-1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表达。(4)归黄方可抑制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PI3K、Akt、P65NF-κBmRNA表达及抑制PI3K、Akt、P65NF-κB蛋白磷酸化表达。结论1.临床研究显示:试验组可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NIH-CPSI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P<0.05),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5)。且在降低NIH-CPSI的总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在NIH-CPSI的排尿评分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应用中推广。2.网络药理学显示:归黄方可能通过涉及凋亡、氧化应激、增殖和分化等过程,通过PI3K-Akt、NF-κB、MAPK、mTOR、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多靶点、多靶点、多通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3.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归黄方可显着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及胸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前列腺间质CD3+和CD45+细胞浸润,抑制血清IL-6、COX-2、TNF-α MCP-1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表达。此外,归黄方可抑制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PI3K/AKT/NF-κB通路激活。

马听听[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周大勇主任膏方调理“疲劳型”亚健康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周大勇调理“疲劳型”亚健康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周大勇主任遣方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医堂周大勇主任门诊处确诊为疲劳型亚健康患者110例,纳入治疗处方110张,将从门诊收集的确诊病历信息录入Mrosoft Excel 2010中,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药物组成等要素,建立《患者病历信息》数据库,对11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形体、舌脉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将175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功效参照《中药学》[1]中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录入《病历中药使用表》中,数据录入采用二分类变量“0”、“1”格式输入,“0”表示未使用,“1”表示使用;在SPSS Modeler18.0中,将”1“替换成”Y”,“0”替换成“N”。将患者膏方中所用中药按照数据库要求格式录入数据库中,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数据透视表功能对用药种类及性味归经进行频数频次统计分析;然后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构建药物关联网络,并将网络参数导入Cytoscape3.7.2分析网络拓扑结构,筛选核心中药并进行网络图美化;然后再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计算中药间关联性分析;最后再利用IBM SPSS Statistic 25.0中的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注:饴糖、阿胶作为辅料未作统计)。研究结果:(一)此次研究纳入110例疲劳型亚健康患者中,其中男性46例,占41.82%,女性54名,占58.18%。所选病例中年龄分布在30-60岁人群,占70%。由此可见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疲劳型亚健康病例中,以中青年工作人群发病率最高,与其生活压力和职场压力密切相关。(二)纳入统计的110例疲劳型亚健康患者共涉及中医证型22个,其中前三大证型分别为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最为常见共31例。(三)纳入统计的110例疲劳型亚健康患者中,形体消瘦的频率最高,占比高达55.45%;其次是形体正常;形体肥胖仅有1例。疲劳型亚健康患者中形体消瘦患者明显高于形体肥胖患者。(四)纳入统计的110例疲劳型亚健康患者中,面色萎黄的患者频率最高,占比高达45.45%;其次是面色无华;面色正常及面色暗红占比最少,分别各占0.91%。(五)纳入统计的110例疲劳型亚健康患者中,舌质淡胖、苔薄白的患者频率最高,分别占比高达71.81%和44.54%,脉象以濡脉、沉濡脉为主,分别占比为40.91%、18.18%。(六)纳入统计的110首膏方中,共包含中药种类175种(膏方中的饴糖和阿胶作为用药辅料未纳入本次药物统计),药物使用频数共为2984次;通过统计分析后发现治疗疲劳型亚健康膏方中使用频次前三的分别为薏苡仁104次、对应频率为94.55%,山药90次、对应频率为81.82%,党参82次、对应频率为74.55%。对所选膏方中药物的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周师所用药物中以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高达34.89%,其次是平性药物,占比为12.99%;同时在药味统计分析中甘味占比高达38.06%,其次是辛味药物,占比为23.03%;在药物归经的统计分析中归属脾经药物使用频率最高,高达23.95%,其次是归属肺经及肝经的药物,分别占比为16.35%和16.05%。与周师主张的疲劳型亚健康当以辨肺、脾、肝、肾为主不谋而合。(七)探求药物之间关联强度,建立“源→类型→Apriori算法”数据流,设置最小支持度为10.00%、最小置信度为80.00%(在本研究中,支持度表示A中药与B中药同时出现的可能性;置信度则说明使用A中药时,再使用B中药的可能性),最大前项数为3时,获得关联规则共有19194条。二阶关联规则共有92个,其中支持度最高前五项分别为山药→薏苡仁,薏苡仁→山药,薏苡仁→党参,山药→党参,薏苡仁→白术。三阶关联规则共有3329个。其中支持度最高的前五项分别是山药→党参+薏苡仁、党参→白术+薏苡仁、山药→白术+薏苡仁、薏苡仁→党参+山药、党参→砂仁+薏苡仁。四阶关联规则共有15773个,其中支持度最高的前五项分别是山药→砂仁+党参+薏苡仁、党参→白术+山药+薏苡仁、芡实→炙甘草+党参+薏苡仁,党参→砂仁+山药+薏苡仁、党参→神曲+山药+薏苡仁。(八)在对所选膏方药物组成中根据药物的功效类别、配伍规律、用药习惯,经过分析认为将其分为8类聚类效果尚可,分别为:类1山茱萸、淫羊藿、附子、葫芦巴;类2:当归、艾叶;类3:山药、神曲;类4:白术、白扁豆;类5:党参、砂仁、陈皮、红花、柴胡、茯神;类6:炙甘草、芡实、黄芪;类7:薏苡仁、川芎;类8:麦冬、紫苏梗、太子参。小结:周师认为疲劳型亚健康临床主要以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肺、脾、肝、肾,用药上以药性平和的温补药物适宜,周师特别注重对经典名方的总结与利用,疲劳型亚健康患者多以倦怠乏力为主要表现,周师抓住其治病特点多选择在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等名方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用药。

夏靖[5](2020)在《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和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归纳总结倪诚教授与王琦院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传承特点,分析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可传承性、可延续性和可重复性问题,以期实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2.系统分析倪诚教授门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案,探究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传承和组方用药规律,更新慢性前列腺炎的组方用药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研究通过文献的查阅与归纳、跟师门诊学习、聆听体质中心各位老师的授课等方法,归纳总结王琦院士诊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据此归纳,深入探究倪诚教授与王琦院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传承特点。2.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数据挖掘研究本课题收集自2008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倪诚教授国医堂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160例医案,共492诊次。对医案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新数据录入平台,建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中药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处理数据。通过对医案中的症状、处方用药等信息提取、统计和分析,运用频数、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和学术传承。结果:1.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在发病学上,王琦院士认为体质因素参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过程。在病位认识上,王琦院士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病位在精窍,倪诚教授根据肝司阴器理论,认为精窍与肝经相关。在病机认识上,王琦院士提出病机三论(“热毒蕴结论”、“瘀血论”、“瘀浊阻滞论”)。倪诚教授在继承王琦院士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湿热瘀浊阻滞精窍贯穿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整个过程。在防治思路上,王琦教授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特点,提出辨体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包括分群论治与分期论治。倪诚教授在继承王琦教授关于慢性前列腺炎三大症候群主病主方的基础上,重视精窍与肝经相关理论,加用茵陈蒿汤主入肝经,可清热祛湿,化瘀泄浊,此法贯穿于慢性前列腺炎三大症候群论治的过程中。2.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数据挖掘在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数据挖掘研究中,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发现体质类型频数统计分析中,单纯的湿热体质176例,血瘀体质98例,兼夹体质(湿热体质与血瘀体质)115例。体质用药频数分析得出,湿热体质多用茵陈、滑石、黄芩、黄连;血瘀体质多用桃仁、红花;兼夹体质多用桃仁、茵陈、红花;基于关联规则的体质用药分析,血瘀体质核心调体药物桃仁、红花,湿热体质核心调体药物茵陈、滑石,兼夹体质多用桃仁-红花、桃仁-茵陈药物组合。对尿路刺激症候群用药频次统计后,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分别是乌药、黄柏、生蒲黄、茵陈、炒山栀、生甘草、熟大黄、当归、苦参、桂枝、桃仁、浙贝母、白芍、肉桂、马鞭草、川萆薢。对盆腔疼痛症候群用药频次统计后,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分别是乌药、黄柏、熟大黄、生蒲黄、桃仁、当归、生甘草。基于关联规则对尿路刺激症候群进行分析,支持度124,置信度0.8,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黄柏-乌药、乌药-生蒲黄、黄柏-生蒲黄、黄柏-乌药-生蒲黄、黄柏-茵陈、茵陈-乌药、茵陈-炒山栀等。关联度较高的药物规则有黄柏,桃仁->熟大黄、桃仁,乌药->熟大黄、黄柏,生蒲黄,炒山栀->茵陈、黄柏,乌药,生蒲黄,炒山栀->茵陈、桃仁->熟大黄、生蒲黄,炒山栀->茵陈等;治疗尿路刺激症候群的核心药物是黄柏、乌药、生蒲黄、茵陈、炒山栀、熟大黄、当归、浙贝母、苦参、白芍、生甘草、桃仁、桂枝。基于关联规则对盆腔疼痛症候群进行分析,支持度为146,置信度为0.8,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黄柏-乌药、乌药-生蒲黄、桃仁-熟大黄、黄柏-生蒲黄、黄柏-乌药-生蒲黄、熟大黄-乌药、黄柏-茵陈等,关联度较高的药物规则有炒山栀->茵陈、茵陈,乌药->黄柏、黄柏,生蒲黄->乌药、茵陈->黄柏、黄柏,茵陈->乌药、桃仁,乌药->熟大黄等。治疗盆腔疼痛症候群的核心药物是黄柏、乌药、生蒲黄、桃仁、熟大黄、茵陈、炒山栀、当归。基于熵聚类方法对尿路刺激症候群处方规律进行分析,挖掘出强关联药对有茵陈-茜草、茵陈-菟丝子、虎杖-炒山栀、当归-王不留行、苦参-茜草等;核心药物组合有马鞭草-茜草-益母草、茯苓-牡丹皮-怀牛膝、川萆薢-茵陈-苦参-炒山栀等;新方药物组合有茯苓-牡丹皮-怀牛膝-泽泻-山药、川萆薢-茵陈-苦参-炒山栀-菟丝子-虎杖、茵陈-当归-苦参-炒山栀-浙贝母-菟丝子-虎杖等。基于熵聚类方法对盆腔疼痛症候群处方规律进行分析,挖掘出强关联药对有天花粉-延胡索、当归-红花、当归-虎杖等;核心药物组合有枳壳-川芎-赤芍、浙贝母苦参-炒山栀、桃仁-桂枝-熟大黄、桃仁-虎杖-熟大黄等;新方药物组合有枳壳-川芎-赤芍-甘松、浙贝母-苦参-炒山栀-菟丝子-川萆薢-虎杖-茜草、桃仁-桂枝-熟大黄-没药-川楝子-延胡索等。对医案中出现症状进行统计,出现频次较高的是暗红舌、尿不尽、尿频、会阴胀痛、小腹坠痛、阴囊潮湿、齿痕舌、暗紫舌等。基于关联规则对症状进行分析后,支持度设定为60,置信度设定为0.6,关联度较高的症状规则为尿急,暗红舌->尿频、尿不尽,尿急->尿频、尿急->尿频、会阴胀痛,齿痕舌->暗红舌、齿痕舌->暗红舌、尿频->尿不尽等。基于单一症状与中药之间的强关联分析得出,尿不尽、尿频、小腹坠痛、阴囊潮湿、尿急、尿分叉、尿热、尿无力、夜尿多、尿痛、尿等待、神疲、口干、腰痛、大便稀、尿中断多用黄柏、乌药、生蒲黄、茵陈;会阴胀痛、睾丸痛多用黄柏、乌药、桃仁、熟大黄;尿滴白、畏寒、腰酸、腹泻多用黄柏、茵陈、炒山栀、乌药;尿黄赤、不寐、阴囊潮热多用黄柏、乌药、茵陈;大便黏滞、急躁易怒、头面油多、汗多、多梦多用黄柏、乌药、生蒲黄、茵陈、乌药。症状组合与中药之间的强关联,其结果为尿频—尿不尽、尿频—尿急、尿频—小腹坠痛、小腹坠痛—阴囊潮湿、尿频—会阴胀痛等症状组合多用黄柏,乌药;尿不尽—小腹坠痛、尿频—阴囊潮湿、尿不尽—尿频—小腹坠痛等症状组合多用黄柏、乌药、生蒲黄;尿不尽—会阴胀痛症状组合多用黄柏、茵陈、乌药、生蒲黄、炒山栀;尿不尽—尿频—尿急症状组合多用黄柏、乌药、茵陈、生蒲黄;小腹坠痛—会阴胀痛症状组合多用黄柏、乌药、桃仁、熟大黄。通过以上对倪诚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医案的数据挖掘,发现倪诚教授在诊疗慢性前列腺炎尿路刺激症候群时常用黄柏、乌药、生蒲黄、茵陈、炒山栀、熟大黄、当归、浙贝母、苦参、白芍、生甘草、桃仁、桂枝,在诊疗盆腔疼痛症候群时常用黄柏、乌药、生蒲黄、桃仁、熟大黄、茵陈、炒山栀、当归。可以看出倪诚教授在继承王琦教授针对慢性前列腺炎三大症候群主病主方使用的基础上,都加用茵陈蒿汤加减方贯穿于症候群中,因茵陈蒿汤主入肝经,达精窍,以清热祛湿、化瘀泄浊,可主针对湿热瘀浊阻滞精窍的主要病机。同时,倪诚教授还继承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时辨病论治与辨体论治相结合,缓解时主要以辨体论治。结论:1.总结分析倪诚教授与其导师王琦院士诊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学、病机学、防治学、主病主方的传承特点,说明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可传承性、可延续性和可重复性。2.通过对倪诚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医案的辨体用药、辨病用药、症状用药等数据挖掘,发现倪诚教授在传承王琦院士诊疗慢性前列腺炎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组方用药思路有所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陈铭慧,李万瑶[6](2019)在《蜂针优势病种治疗》文中提出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1.古代对蜂针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对被蜂蜇的反应作出记载"蜂蜇有毒可疗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二十五-蛇虫等毒第二》中,其中复方"猪脂、蜜(各半升),蜡(二两)上三味,和煎如膏,

高国政,常轲祎,王芳[7](2018)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湿热瘀阻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法治疗湿热瘀阻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湿热瘀阻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分别给予前列舒通胶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单纯前列舒通胶囊,并检测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数目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有下降,卵磷脂小体数目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3.17%,高于对照组58.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法治疗湿热瘀阻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

洪志明[8](2016)在《前痛定方对CP疼痛及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前痛定方治疗经临床表型分类系统(UPOINT)分类属于T表型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有效性、安全性。并通过复制Ⅲ型CP动物模型,观察前痛定方对动物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前痛定方干预Ⅲ型CP疼痛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所在。方法:临床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深圳市中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经UPOINT分类属于T表型的120例Ⅲ型CP疼痛患者按其就诊先后顺序,根据区组随机化方法分配到治疗组(G1,n=40)、对照1组(G2,n=40)、对照2组(G3,n=40),G1组口服前痛定方(组成: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5g、甘草5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橘核15g、乌药15g、桃仁5g、红花5g、车前子15g、黄柏10g),水煎服,临床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论治灵活化载,若气郁甚见胸胁胀痛,加香附20g,郁金20g以增强解郁止痛;若气郁蕴热见心胸烦热,加栀子10g,淡豆豉5g宣泄郁热;气虚见神疲气短,加黄芪30g,炒白术15g以健脾益气;若寒痛明显,橘核换成荔枝核30g,乌药重用30g,加干姜5g,口服2次/d,连续用药30天。G2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次,每日一次,连续用药30天。G3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前痛定方,连续用药30天。治疗前、后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前列腺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环氧化酶2(COX-2)水平,并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情况。动物实验:80只6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150g左右)适应性饲养7天后,采取区组随机化法分为4组:正常组(A组,n=20)、假造模组(B组,n=20)、前痛定组(C组,n=20)、蒸馏水组(D组,n=20)。A组正常饲养;B组采用前列腺腹侧叶注射生理盐水0.1ml假造模,C组、D组前列腺腹侧叶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造模CP。手术后第5天开始,A组、B组、D组蒸馏水1ml/100g灌胃;C组前痛定方溶液1ml/100g灌胃,每天一次。所有大鼠一周称量一次体重,并随之改变灌胃药量。分别于手术后第5天、第11天、第18天、34天,每组抓出5只,采用热辐射刺激仪(50W,12V)发出直径5mm光斑照射大鼠足底,测定大鼠反射潜伏期(TWL);脱臼处死后打开腹腔,取出大鼠肝、肾、前列腺;纵行剖开椎管,取出L5-S2段脊髓。预冷的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去除血液后,肝、肾、前列腺左腹侧叶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全自动脱水,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镜检。前列腺右腹侧叶及L5-S2段脊髓剪碎,装入1.5ml无菌离心管,液氮速冻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P模型大鼠L5-S2段脊髓IBA-1 mRNA、p38MAP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5-S2段脊髓p38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CP模型大鼠脊髓、前列腺中P物质(SP)、TNF-α、COX-2 的水平。结果:临床研究:共有120名患者接受了本临床研究,G1组5例、G2组6例、G3组5例患者因中途自行接受其他治疗而退出,其余104名均顺利完成试验。研究前,三组间年龄构成、病程、CPSI总分、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TNF-α、IL-10、COX-2水平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三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研究后,组内比较,三组CPSI、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TNF-α、COX-2水平均较研究前降低,IL-10水平较研究前升高,其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①G1、G3组的CPSI、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TNF-α、COX-2水平均较G2组降低,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较G2组升高,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1组与G3组所有指标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1组(n=40)总有效率87.50%(治愈5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G2组(n=40)总有效率62.50%(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G3组(n=40)总有效率95.00%(治愈6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3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G2组,④研究过程中,G1组出现腹胀2例,腹泻1例,轻度瘙痒1例,总不良情况发生率10.00%;G2组出现胃脘不适3例,头晕1例,轻度瘙痒1例,总不良情况发生率12.50%;G3组出现腹胀1例,胃脘不适4例,头晕1例,总不良情况发生率15.00%,未发现其他重大不良事件,所有发生不良情况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在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后,不良情况均消失。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经比较,卡方值=0.4627,P=0.7935>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动物实验:所有SD大鼠均顺利完成研究,①解剖过程中肉眼观察各组肝脏、肾脏大体形态正常,包膜完整,色泽鲜红,均未见明显坏死、出血点、肿大等,亦未扪及质地有明显的变化。光镜下见所有组别肝脏及肾脏大致正常。②TWL值:A组、B组之间所有时间段TWL值,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5天,C组、D组TWL值较A、B组明显缩短,其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TWL值逐渐延长,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4天时,TWL值与A、B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第34天TWL值稍有上升,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直接观察:A组、B组见所有大鼠前列腺腹侧叶红润有光泽,未见明显水肿、充血以及坏死等。C组,手术后第5天,可见所有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明显,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较第5天各有所减轻,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第34天,已未见明显水肿、充血以及坏死等。D组,手术后第5天、第11天可见所有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明显,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第18天,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较前各有所减轻,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低34天,已未见明显水肿、充血以及坏死等。④光镜下观察:A组、B组见所有大鼠前列腺组织结构正常,腺体分布排列正常,腺腔内多有粉红色分泌物,间质内无水肿,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C组手术后第5天,前列腺腺体结构破坏,腺腔扩张,多数腺腔内可见组织细胞、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变性坏死组织等,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及腺体内灶状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较第5天明显消退,间质内偶见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34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消退,腺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排列较整齐,腔内有少量粉红色分泌物,间质有少量炎症细胞散在分布。D组手术后第5天、第11天,前列腺腺体结构破坏,腺腔扩张,多数腺腔内可见组织细胞、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变性坏死组织等,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及腺体内灶状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18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较第5天有所消退,间质内偶见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34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消退,腺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排列较整齐,腔内有少量粉红色分泌物,间质有少量炎症细胞散在分布。⑤A组、B组之间所有时间段L5-S2段脊髓内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所有组别、所有时间段内L5-S2段脊髓内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手术后第5天,C组、D组L5-S2段脊髓内IBA-1 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升高,与A、B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C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L5-S2段脊髓内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降低,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较,其差异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4天时,L5-S2段脊髓内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与A、B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⑨D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第34天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 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SP、TNF-α、COX-2 的表达水平,与手术后第 5 天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后第34天L5-S2段脊髓内SP、TNF-α、COX-2的水平,与A、B组比较,其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后第34天前列腺内SP、TNF-α的水平,与A、B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前痛定方能显着降低经UPOINT分类属于T表型的Ⅲ型CP疼痛患者的CPSI、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改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疼痛反应过程中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其安全性良好。动物实验表明:①前列腺腹侧叶注射FCA复制CP模型成功。②CP模型大鼠对于前列腺炎症具有自愈性。③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跟支配前列腺的L5-S2段脊髓发生继发病变、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有关。④前痛定方对CP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抗炎、止痛效果。⑤前痛定方可以通过降低CP模型大鼠前列腺内部炎性细胞因子比如SP、TNF-α、C0X-2的水平,间接地减弱L5-S2段脊髓内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信号转导、抑制小角质细胞的活化,从而降低L5-S2段脊髓内SP、TNF-α、COX-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发挥抗炎、止痛作用。⑥前痛定方还可以直接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内p38MAPK信号通路的传导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地降低L5-S2段脊髓内SP、TNF-α、COX-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继而发挥抗炎止痛作用。

申荣旻[9](2012)在《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局部疼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及精神抑郁焦虑症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中医的淋证、精浊、白浊等病的范畴。近些年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尚未有特效治疗手段,给患者及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慢性前列腺炎的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来有关中药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多,虽然各医家的用药用穴及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共性,但缺乏系统的整理、总结及统计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有关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针灸常用穴及经络、常用中药,并以古代相关文献为依据,提炼理论认识,探讨现代临床用药用穴的特点及规律,用以服务于临床,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下载近20年(从1991年至2011年)有关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文献。以纳入标准共检索出2339篇,按排除标准删除1467篇,符合要求的共872篇,其中针灸治疗方面的为141篇(包括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中药煎剂治疗方面的为658篇(包括中药内服、灌肠、坐浴),针药综合治疗方面为72篇。将每种不同疗法分别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常用腧穴、经络及常用中药方剂,并建立表格,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原则以清热祛湿、活血排浊、补肾补气为主。针灸以辨经取穴为主,以辨证辨病结合为特点。多应用任脉、膀胱经、肝经等经脉,常用腧穴是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气海、次髎、阴陵泉、秩边、会阴、足三里、太溪、太冲穴等。常用经方为萆薢分清饮、菟丝子丸、血府逐瘀汤、八正散等,临床应用自拟方较多,或在经方的基础上辨证对症加减使用。常用中药黄柏、丹参、牛膝、王不留行、车前子等。

丰晓溟,窦传字,崔云华,谭琳蓥,刘慧荣,吴焕淦[10](2011)在《灸法治疗男科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男科病系指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遗精等在内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医男科学从起步到形成,经历了两千多年,纵观中医古籍,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对男科病的记载,但在中医临床上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专科理论,亦未给后人留下完整的男科学专着。本文试从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两

二、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1.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研究
        1.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型
        1.4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1.5 总结与展望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2.1 慢性前列腺炎定义及分类
        2.2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研究
        2.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的研究
        2.4 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2.5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2.6 总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来源
        2.2 疾病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2.3 门诊病历收集、录入及分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年龄统计
        3.2 证型统计
        3.3 症状统计
        3.4 性味归经统计分析
        3.5 药物频次统计及类别分析
        3.6 高频中药统计分析
        3.7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结果
        3.8 聚类分析及核心方挖掘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常见证型、症状分析
    3 用药经验分析
        3.1 性味归经分析
        3.2 药物功效分析
        3.3 高频用药分析
        3.4 组方规律分析
    4 聚类及新方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英文词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李海松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CP组方规律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治疗方法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经验传承
        1 数据挖掘的概念及过程
        2 数据挖掘技术用于方剂配伍规律探析
        3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
        4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医学科研领域
        5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医学发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李海松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组方规律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用药频次
        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3 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方分析及新方分析
    讨论
        1 药物频次分析
        2 药物组合及药对分析
        3 药物性味及归经分析
        4 新方讨论
    小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核心药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的筛选
        2 慢性前列腺炎疾病靶点的获取
        3 核心处方“药物-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构建
        4 构建PPI网络
        5 基因本体功能(GO)与基因相互作用KEGG富集分析
    结果
        1 核心药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
        2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靶点检索
        3 核心中药-有效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4 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5 GO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讨论
        1 核心药物有效成分分析
        2 交集靶点分析
        3 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3)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临床观察及调控PI3K/AKT/NF-κB通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国际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概述
    研究目的
    研究方案
        1 研究人群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受试者基线资料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
    概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
        2 药物及疾病靶点的获取与映射
        3 靶点间相互作用分析
        4 基因本体与通路富集分析
        5 可视化网络图构建
        6 分子对接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动物实验
    概述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建立
        3 分组与取材
        4 检测指标
        5 技术路线图
        6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2 大鼠脏器指数
        3 大鼠前列腺组织HE染色病理学结果
        4. 前列腺组织CD3+和CD45+细胞浸润情况
        5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6 RT-PCR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PI3K、AKT、P65 NF-κB mRNA的表达
        7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PI3K、p-PI3K、AKT、p-AKT、P65 NF-κB、p-P65 NF-κB蛋白的表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本文所用量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周大勇主任膏方调理“疲劳型”亚健康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2.研究方法
    3.数据预处理
    4.技术路线图
    5.统计分析结果
        5.1 频数频率统计分析
        5.2 关联规则分析
        5.3 聚类分析
第二部分 讨论
    1.研究结果分析
    2.小结
    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膏方调治亚健康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感谢

(5)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和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现状
        1 慢性前列腺炎的西医研究现状
        2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综述二 数据挖掘在中医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内容: 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和数据挖掘研究
    第一部分: 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查阅与归纳文献
        1.2 跟师门诊学习
        1.3 聆听相关授课与讲座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发病学上的认识
        2.2 病机学上的认识
        2.3 防治学上的认识
        2.3.1 分群论治
        2.3.2 主病主方
        2.3.3 分期论治
        2.3.4 辨体论治
        3 医案举隅
    第二部分: 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数据挖掘研究
        研究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研究方法
        1 医案数据规范化处理
        2 数据的组建
        3 原始数据的采集、记录、录入与处理
        结果
        1 病案的一般信息
        2 辨体用药
        3 辨病用药
        4 症状用药
        讨论
        1 辨体用药分析
        2 辨病用药分析
        3 症状用药分析
        4 基于熵聚类方法的慢性前列腺炎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5 倪诚教授对王琦院士慢性前列腺炎处方用药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与不足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中医体质量表
    附录二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
个人简历

(7)前列舒通胶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湿热瘀阻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疗效判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比较:
    2.2 EPS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8)前痛定方对CP疼痛及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Ⅲ型CP疼痛的西医研究现状
        一、Ⅲ型CP定义和分类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三、Ⅲ型CP的症状
        四、Ⅲ型CP疼痛的病因病机
        五、Ⅲ型CP疼痛的治疗
        六、小结
    第二节 Ⅲ型CP疼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研究
        一、Ⅲ型CP疼痛的病因病机
        二、Ⅲ型CP疼痛的治则与中医辨证论治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随机化原则
        四、样本含量估算
        五、治疗方法
        六、观测指标
        七、临床疗效(CPSI)判定标准
        八、脱落标准
        九、统计学方法
        十、伦理审查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组间均衡性分析
        二、疗效评价
        三、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四、随访
        五、脱落病例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方案
        一、实验动物
        二、药物和主要试剂
        三、主要仪器及设备
        四、动物分组及造模
        五、热辐射痛阈测定
        六、取材与制样
        七、检测技术
        八、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判读标准
        九、统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结论
        一、安全性指标
        二、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TWL值的比较
        三、大鼠前列腺结构光镜变化情况
        四、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脊髓IBA-1mRNA、p38MAPK mRNA表达的比较
        五、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脊髓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
        六、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脊髓、前列腺中SP、TNF-α、COX-2的水平
        七、结论
第四章 讨论
    一、UPOINT表型分类系统在CP诊疗中的作用
    二、前痛定方的组方原理和现代药理学证据
    三、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炎症因子与Ⅲ型CP疼痛的关系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
    附录3: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
    附录4: UPOINT表型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附录6: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
    附录7: 动物实验技术路线
    附录8: Leica ASP300型全自动脱水机相关程序
    附录9: 不同组别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X10倍物镜)
    附录10: 不同组别大鼠肾脏组织学改变(X10倍物镜)
    附录11: 不同组别大鼠前列腺组织学改变(X10倍物镜)
    附录12: 统计学审核证明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古今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1. 古代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2.1 湿热下注
        1.2.2 瘀浊阻滞
        1.2.3 肾精亏虚
        1.3 辩证治疗
        1.4 针灸治疗
    2 现代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和研究
        2.1 现代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2.1.1 临床表现
        2.1.2 病因病机
        2.1.3 辩证分型
        2.2 现代医学对CP的认识
        2.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2.3.1 针灸治疗
        2.3.1.1 针刺疗法
        2.3.1.1.1 毫针疗法
        2.3.1.1.2 芒针疗法
        2.3.1.1.3 电针疗法
        2.3.1.1.4 应用经验穴
        2.3.1.1.5 特殊手法
        2.3.1.1.6 针刺放血疗法
        2.3.1.1.7 头针疗法
        2.3.1.1.8 针刺疗法小结
        2.3.1.2 艾灸疗法
        2.3.1.3 针刺加灸疗法
        2.3.1.4 推拿疗法
        2.3.1.5 穴位贴敷疗法
        2.3.1.6 穴位注射疗法
        2.3.1.7 耳针疗法
        2.3.1.8 刮痧疗法
        2.3.1.9 小结
        2.3.2 中药治疗
        2.3.2.1 中药内服
        2.3.2.1.1 经方运用
        2.3.2.1.2 自拟方
        2.3.2.1.3 小结
        2.3.2.2 中药外用
        2.3.2.2.1 坐浴疗法
        2.3.2.2.2 药栓塞肛疗法
        2.3.2.2.3 中药灌肠疗法
        2.3.2.2.4 小结
        2.3.3 针药并用
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1 前言
    2 文献研究范围及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研究方法
        2.3 文献纳入标准
        2.4 文献排除标准
    3. 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3.1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3.1.1 针灸治疗CP的现代文献概况
        3.1.2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络应用情况
        3.1.3 现代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穴
        3.1.4 针灸各疗法的常用穴统计
        3.1.4.1 针刺疗法
        3.1.4.2 艾灸疗法
        3.1.4.3 穴位注射疗法
        3.1.4.4. 穴位贴敷疗法
        3.2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3.2.1 中药煎剂内服疗法
        3.2.1.1 经典方剂的运用
        3.2.1.2 常用药
        3.2.1.3 辨证用药的特点
        3.2.1.4 常用药的年份分布
        3.2.2 中药煎剂灌肠疗法
        3.2.2.1 常用药
        3.2.2.2 灌肠疗法常用药的功效分布
        3.2.3 中药坐浴疗法
        3.2.3.1 常用药
        3.2.3.2 常用药的功效分布
        3.3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3.3.1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CP的现代文献概况
        3.3.2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CP的现代文献统计及分析
        3.3.2.1 常用穴
        3.3.2.2 常用药
结论
    1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2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3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4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原则
    5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药、常用穴
    6 预防和调护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正文统计所用到的部分参考文献

四、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D]. 黄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李海松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CP组方规律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临床观察及调控PI3K/AKT/NF-κB通路实验研究[D]. 刘胜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周大勇主任膏方调理“疲劳型”亚健康用药规律[D]. 马听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倪诚教授辨体辨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传承和数据挖掘研究[D]. 夏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蜂针优势病种治疗[A]. 陈铭慧,李万瑶.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7]前列舒通胶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湿热瘀阻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 高国政,常轲祎,王芳. 山西中医, 2018(03)
  • [8]前痛定方对CP疼痛及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 洪志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D]. 申荣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灸法治疗男科病研究进展[A]. 丰晓溟,窦传字,崔云华,谭琳蓥,刘慧荣,吴焕淦.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 2011

标签:;  ;  ;  ;  ;  

高频治疗前列腺炎11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