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DLW工厂向孟加拉再出口10台内燃机车

印度DLW工厂向孟加拉再出口10台内燃机车

一、印度DLW工厂再向孟加拉国出口10台内燃机车(论文文献综述)

汪雪红[1](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组织运行研究》文中认为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近年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提前两年完成《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并提出打造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成为向西开放物流枢纽。新疆如何搭乘中欧班列发展“便车”,对此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展开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参考相关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明确当前国内外对于中欧班列和新疆国际货运班列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情况,从而选定对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组织运行展开研究,并界定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第二章,从宏观上阐述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和发展现状,选取国内领先梯队城市的“X新欧”班列,从运行路线、增长速度、班列服务、货物结构等方面对比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已进入优胜劣汰的关键期。第三章,首先,梳理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历程,论述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发展历史;其次,重点分析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发展现状,包括集结中心建设情况、开行线路、开行数量、产品结构;最后,重点分析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两种组织运行模式,通过流程图详细描述每种模式的业务环节,一一比较每个环节,分析其异同点,并总结两种模式下货物出口的操作顺序和时间截点。第四章,通过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取7个疆内城市,从工商业发展水平、行业发展环境、政策支持和用地条件四个方面建立物流节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是建设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最佳节点城市。第五章,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进行详细分析。优势包括班列运营公司背景优异、出境选择多样、能够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时效性;劣势包括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货源争抢、箱源缺少、“返空”严重、阿拉山口拥堵;机会包括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自治区大力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危险包括外向型经济落后,外贸依存度低,中亚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与中亚国家贸易增长趋缓。第六章,提出打造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平衡出境口岸过货量,扩大货源品类,延伸多元增值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操作,加强与内地城市合作,打造中欧班列中亚集结服务中心,依托“一带一路”提升互联互通建设水平。

刘方平[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援助包含着深刻的价值意义,援助国提供的对外援助只是该国本身所秉持的价值理念的一种外化形式,由此产生出了不同的援助类型、方式和目标追求。中国的对外援助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其理论来源,反映出中国援外深刻的价值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在“两个大局”、“两种挑战”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援外开启了现代化的转型之路。在经历了数次援外改革以后,中国对外援助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援助理念上,中国援外实现了由重视政治利益到重视经济利益转变;在援助原则上,平等互利四项原则成为中国援外的指导原则;在援助政策上,中国援外实现了由不附加任何条件到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转变;在援助治理体系上,中国援外建立了以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为主要归口机构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援助的方式上,优惠贷款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中国援外新发展的引领下,中国对外援助实践逐渐进入到全方位发展阶段。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以亚洲、非洲、加勒比和拉丁美洲的欠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为主,中国对外援助的领域大多集中在发展领域,在政治、安全等领域对受援国的援助相对较少,这也符合外交服务于经济的改革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南南合作的深化。通过Eviews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知,中国对受援国的援助与受援国GDP增长、双边贸易额以及中国对受援国的投资都乘正相关。中国对受援国的援助也为维护自身利益带来帮助。例如,受援国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以及挫败国际反华提案等问题上给予中国宝贵的支持,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援外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援外宣传工作不到位、援外项目生态问题政治化、援助手段较为单一以及援助理念有待进一步升级等。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援助实践表明,中国应当继续坚持“援助+合作”的特色援外模式,它既符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又有助于促进双边经济发展,推动南南合作进程。中国还应当加强援外企业的社会责任建构,进一步促进援外领域的平衡,提高援外宣传工作,提升中国在援外领域中的话语权,为增进中国整体国家利益服务。但是,中国需要理性看待援助作用的边界,它并不是万能的,不应当在主观层面将其功能予以夸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援外体系,与美国、日本、英国等OECD组织成员国以及苏联相比,中国援外表现出了互利共赢、治理规范、经济优先、卓有成效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应当在中国援外的实践中继续发扬光大。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的对外发展战略,这对中国援外来说,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既可以提升中国援外战略地位,又可以提升中国援外治理水平,还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援外理论,提升中国在国际援助领域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强化援外的战略功能,使其承担起更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援外的有效性,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稳定的地缘安全环境?这是“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援外带来的现实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援外需要做出战略调整。在微观层面,中国可以考虑设立中国国际开发合作署来统筹援外工作,将援助的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并适当增加军事、安全援助,丰富援外手段,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在中观层面,中国援外应当以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为主要战略目标,实现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分工;在宏观层面,中国应当升级援外理念,引领人类全面发展需求,带动沿线国家参与国际治理,促使国际秩序更加公平。

阮金之[3](2010)在《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中国和印度两个邻国相继展现大国崛起态势,这也是它们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情况。缅甸与中印地理相邻并有着密切而悠久的历史联系,两国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与缅甸的友好关系。中缅印三边关系,更为具体地说,中印两国在缅甸是竞争、合作,抑或是其他关系,将是本文所探究的最主要问题。中印崛起使得缅甸在各自国家利益视野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如对中国而言,如缅甸是维护周边和平与安宁的重要一环,是南下印度洋的最佳陆路战略通道。而对印度来说,缅甸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解决东北部分离主义的困扰需要缅甸的配合与帮助,平衡中国“南下”同样需要与它保持良好关系等。中印两国都有着与缅甸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但是,中印两国发展与缅甸的友好关系,必须与缅甸自身的国家利益相耦合,必须能够满足缅甸外交政策的实际需要。本文尝试用SWOT因素分析与三边关系相结合予以分析。基于缅甸的具体需要及挑战,中印在各自与缅甸的关系发展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中印在缅甸的共同利益多于彼此分歧。首先,两国在维护缅甸的稳定这一最根本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其次,中国和印度在与缅甸关系上所体现与发挥的竞争优势各具特点。再次,中印在与缅甸的关系中最大问题是战略互信不足,特别是印度对中缅关系发展存在较深的疑虑。

王媛[4](2005)在《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现状、发展前景及政策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成套设备是指为了完成某种机能而将机械、装置及有关其他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的集合体。成套设备不仅仅是将从各个机器制造部门购买的设备装配成套,而且还包括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及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大型设备是指单机(台、件)金额在 20 万美元(含)以上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是指以各种方式出口的金额在 100 万美元上的整套或部分成套机电设备。成套设备是创汇率较高的产品,标志着一个国家机械工业的综合水平。在技术贸易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成套设备交易方式主要有以下 3 种:交钥匙合同、半交钥匙合同与合作制造相结合的成套设备合同。成套设备的订价方法一般采取固定订价法和调值订价法,成套设备的价格分析应考虑到技术条件和商务条件。从世界成套设备市场总体上看,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成套设备的出口额将进一步增长。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硬件贸易与软件贸易相结合,市场行情复杂,“买方市场”是成套设备市场的基本特点。成套设备还可带动各类物资、工程、劳动力、资本的输出。以成套供货和工程承包为依托,带动设备出口,建立起成套供货和工程承包作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的模式。成套设备出口之所以能保持稳步增长的出口势头,除去自身的种种优势外,在客观上还存在着需求成套设备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贸易竞争焦点集中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上,前者市场主要在西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后者市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机电产品中的大型和成套设备出口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机电工业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具备扩大大型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培育和不断开拓,我国大型设备出口的品种有很大发展,市场覆盖面更为广阔,出口方式与渠道呈现多元化,经营主体也起了变化。尽管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受到美、日等国增势减缓的影响,大型设备需求不像前几年那么旺盛,但从长远来看,仍较乐观。但是,我国目前大型成套设备生产及出口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原因是成套设备科研与开发水平、系统设计与可靠性设计、成套设备制造水平、配套能力、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和成套设备项目的管理水平。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成套设 2<WP=6>备项目发展规划与政策、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及国产化的状况与措施、经济体制及市场竞争机制和成套设备经营管理模式、企业集团的实力及其管理水平。为了扩大成套设备的出口,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政府在机电产品出口、流动性资金贷款、政策性信贷和保险、出口退税、境外加工贸易、质量认证和出口商检和机电产品出口秩序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除采用传统的出口方式外,还鼓励企业运用当前国际上比较受欢迎的新方式,如以技术和成套设备作为股本投资建厂的形式,或者用 BOT、BOO 的方式,或者将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与对外援助、工程承包相结合。在继续巩固和发展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的同时,鼓励企业开拓拉美和非洲市场。充分发挥商会的协调作用,维护大型和成套设备正常的出口秩序,制止对外低价竞销行为。对现行的政策中不足的地方,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一、建立生产服务体系。遇有特别大型的成套设备出口项目时,政府和银行可以及早参与考察、谈判,疏通上层渠道,提供信誉担保。优先建设与出口有关的公路、铁路、港口、保税区、出口生产区及通关系统,对重点出口工业企业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为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给予必要的投资补贴和税收优惠,海关、商检、外管、外事等部门加快建立相应的支持措施。二、建立出口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担保体制。为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提供信贷支持,为先进的技术产品出口提供信贷担保,加大买方信贷力度,在用贷计息、授信额度、结算还贷期限等方面能考虑大型设备出口经营特点予以改革。对外融资担保取消现金质押,或减少押金比例到最低限度。对融资担保允许以固定资产作为质押或允许外汇质押,同时降低担保费率。完善出口保险体制,在国内银行贷款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开辟其他融资渠道。建立市场开发和促进基金,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扶持发展基金,用于专门支持成套设备出口生产和经营。采取适用的补贴措施。新时期,我国政府在遵守 WTO 承诺的前提下,要学习和借用当前国际上实施补贴的通常作法。三、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补贴或奖励,根据开发投入的比例和产品销售增长率给予奖励。建立“技术中心”,开展实验性工程的建设,提高其成套设备的开发能力。组成高科技投资风险担保公司或投资基金,由政府设立相应的担保公司或投资基金,给技术转化为商品提供足够的支持。为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特别优惠。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补贴,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 3<WP=7>四、完善政策体系。成套设备出口属于资本型货物出口,除了银行部门要在出口信贷规模、项目前期贷款、出具保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外,还要从政策上争取给生产、出口成套设备的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抓紧对出口企?

王坤生[5](2005)在《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定中国铁路车辆产品这一独特产品领域,对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研究了为解决问题与挑战所应采取的一些国际营销策略,以期对同行业企业全面地、系统地了解铁路车辆产品所处的国际市场环境及营销状况,掌握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特定环境运用一些灵活适当的国际营销策略,进而为更好地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首先阐述了与研究方向有关的一些原理和理论,然后对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取得的业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同时较全面地提出了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对开展国际营销所处的亚洲、非洲、美洲、澳洲一些有特色的国家或地区的铁路车辆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将中国铁路车辆产品的竞争力同较差的、相当的以及较强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之后对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出口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进行了确定,通过对上述的分析研究和确定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国际营销策略。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会使中国铁路车辆制造出口企业在如何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对增强企业的国际营销决策能力有所帮助,进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整体出口实力,也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A.K.Sharma,王正民[6](2003)在《印度铁路内燃机车出口挑战》文中提出简要介绍了印度铁路迄今以来的内燃机车出口情况 ,其中包括几种典型的出口机车的主要设计特点和技术参数 ;同时还描述了对出口内燃机车的要求和未来的挑战 ,其中包括技术升级 ,降低生产成本和寿命期成本 ,对样机进行验证和试验 ,缩短设计周期 ,加强市场调研和售后服务等

O.P.Gupta,王东梅[7](2002)在《迎接新千年的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印度铁路下属的DLW工厂的发展概况 ,其中包括早先它与美国ALCO公司合作制造的内燃机车和其后它自行研制的几种国产化内燃机车以及在几年前引进美国GM公司技术制造的GT4 6MAC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简要情况。简述了DLW工厂的产品出口、产品质量改进情况和企业的良好劳资关系等

苏明[8](2002)在《印度DLW工厂再向孟加拉国出口10台内燃机车》文中研究说明

张务栋,张绍飞,冯春萍,吴建藩[9](1994)在《中国和外国铁路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开展中国与印度、美国、前苏联、德国铁路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对五国铁路网发展的背景条件、合理长度、路网组成、若干重要干线的建设、重大技术的推广、铁路建设的分区、资金和进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在综述外国铁路网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铁路网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为国家有关领导机构制订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二、印度DLW工厂再向孟加拉国出口10台内燃机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DLW工厂再向孟加拉国出口10台内燃机车(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组织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一带一路”与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2.中欧班列组织运行相关研究综述
        3.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组织运行研究综述
        4.中欧班列组织运行研究方法综述
    (四)概念界定
        1.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
        2.组织运行
    (五)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
二、中欧班列发展及运行现状
    (一)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1.运行路线
        2.开行数量
    (二)中欧班列的运营模式
    (三)重点城市中欧班列运行情况分析
        1.“渝新欧”起步最早,运行线路丰富
        2.“郑新欧”境内外集疏格局强大
        3.“西新欧”增长最为迅速
        4.“义新欧”开行创“五个第一”
        5.班列服务发展成熟
        6.货物结构多元化
        7.其他城市中欧班列运行现状
三、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组织运行研究
    (一)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发展历程
        1.新疆西行班列的发展
        2.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快速发展
        3.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定位
    (二)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运行现状
        1.建设情况
        2.开行线路
        3.开行数量
        4.产品结构
    (三)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组织运行分析
        1.运输方式
        2.集装箱装运方式
        3.新疆...中亚班列整箱发运的业务流程
        4.内地货物与本地货物集拼发运的业务流程
        5.两种组织模式的异同点
四、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物流节点实证分析
    (一)新疆集结中心选址研究
        1.实证对象选取
        2.实证方法选取
    (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1.指标选取
        2.相关性分析
        3.建立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物流节点指标评价体系
        4.构造判断矩阵
        5.计算指标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物流节点类型
        1.数据来源与获取
        2.数据整理
        3.输出结果分析
五、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es)
        1.班列运营公司背景优异
        2.聚零成整,降成本提时效
        3.双通道提供多样化出境选择
    (二)劣势(Weaknesses)
        1.同质化竞争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
        2.去程货源争抢激烈,组织困难大
        3.返程货源箱源缺少,“返空”严重
        4.运量增长迅速,阿拉山口拥堵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2.自治区大力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四)威胁(Threats)
        1.外向型经济落后,对外贸易依存度低
        2.中亚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
        3.新疆与中亚各国贸易增长趋缓
    (五)SWOT分析总结
六、打造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的对策及建议
    (一)平衡过货量,提高通关时效
    (二)扩大货源品类,延伸多元增值服务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操作
    (四)提升服务效率,打造中欧班列中亚集结服务中心
    (五)依托“一带一路”提升互联互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比较分析法
        (三) 数理统计分析法
第一章 对外援助的基本概念与价值意义
    第一节 对外援助的基本概念
        一、价值理念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二、工具理念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三、主客关系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第二节 对外援助的类型与划分标准
        一、以援助的目的作为划分标准
        二、以援助的方式作为划分标准
        三、以援助的资金类型作为划分标准
        四、以援助的主体作为划分标准
    第三节 对外援助的目标
        一、政治目标
        二、安全目标
        三、发展目标
        四、人道主义目标
    第四节 对外援助的价值意义
        一、对外援助与文化传播
        二、对外援助与价值观输出
        三、对外援助与理念追求
第二章 中国对外援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一、国际主义的概念内涵
        二、国际主义的渊源
        三、国际主义在中国援外中的新表现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一、八项原则的内涵与渊源
        二、八项原则的理论形成
        三、八项原则的具体践行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
        一、统一战线理论
        二、“中间地带”理论
        三、“三个世界”理论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
        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
        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追求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新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起点
        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
        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中国对外援助理论的新进展
        一、援助理念的改变:由重政治利益到重经济利益
        二、援助原则变迁:平等互利四项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三、援助政策的调整: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政策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对外援助治理体系的新发展
        一、治理机构的整合
        二、治理体制的调整
        三、治理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方式与新类型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方式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新类型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及评价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阶段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调整阶段(1978年至1993年)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4年)
        三、中国对外援助的增长阶段(2005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区域
        一、非洲地区
        二、亚洲地区
        三、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
    第三节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评价与总结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绩效评估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问题评估
        三、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经验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
    第一节 援助理念:互利共赢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互利性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共赢性
    第二节 援助体系:治理规范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治理机构规范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治理模式规范
        三、中国对外援助的治理制度规范
    第三节 援助实践:经济优先
        一、中国援外重点集中在经济基础设施领域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项目以生产性项目为主
        三、中国对外援助以促进双边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
    第四节 援助结果:卓有成效
        一、中国援助效率高效
        二、中国援助兑现率高
        三、中国援助促进了双边共同发展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拓展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新机遇
        一、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战略地位
        二、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治理水平
        三、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的话语权
        四、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援外理论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新挑战
        一、经济援助作用的边界需要明确
        二、对外援助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三、周边安全环境亟需构建
    第三节 中国对外援助需要战略转变
        一、构建中国特色援外理论
        二、提升中国援外价值内涵
        三、以配合“一带一路”作为主要战略目标
        四、丰富援外实践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一 中国历年援外支出数据及相关比重(1978-2015)
附录二 访谈记录
致谢

(3)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与方法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重点与难点
    五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第一章 中缅与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缅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 古代中缅关系
        二 英缅时期的中缅关系
        三 冷战期间的中缅关系
    第二节 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 古代印缅关系
        二 英国殖民时期的印缅关系
        三 独立后的印缅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缅关系——中国的视角
    第一节 中缅关系发展的中国动力
        一 维护周边和平与安宁的重要一环
        二 南下印度洋的最佳陆路战略通道
        三 打击跨界犯罪活动的重要伙伴
        四 区域与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
    第二节 中缅关系:发展与现状
        一 中缅双边关系
        二 多边机制中的中缅关系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印缅关系——印度的视角
    第一节 印缅关系发展的印度动力
        一 冷战后印度外交的调整与新发展
        二 印度外交新视野下的缅甸
    第二节 印缅关系:发展与现状
        一 印缅双边关系
        二 多边框架下的印缅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缅甸的国家利益与中印战略的SWOT因素分析
    第一节 缅甸的国家利益与外交
        一 缅甸的国家利益
        二 缅甸外交:环境、思想与基本目标
    第二节 中印战略的SWOT因素分析及其比较
        一 中缅与印缅关系的共同环境因素:缅甸的外交需求与挑战(O与T)
        二 中缅关系的SWOT因素分析:中国的能力因素(S与W)
        三 印缅关系的SWOT因素分析:印度的能力因素(S与W)
        四 基于环境因素(O与T)的中印能力因素(S与W)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中印在缅甸:竞争、合作,还是其他关系?
    二 中缅印三边关系:消弭分歧扩大共识推动合作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现状、发展前景及政策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 1 章 世界成套设备市场
    1.1 成套设备概述
        1.1.1 成套设备的概念
        1.1.2 成套设备交易的基本方式
        1.1.3 成套设备的定价
        1.1.4 成套设备的特点
    1.2 成套设备市场分布
        1.2.1 成套设备的主要出口国
        1.2.2 成套设备市场容量
    1.3 成套设备出口的原因分析
        1.3.1 成套设备出口的优势
        1.3.2 成套设备出口的国际需求
第 2 章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现状
    2.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概况
    2.2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现状
        2.2.1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概况
        2.2.2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特点
        2.2.3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利弊分析
    2.3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主要出口国家(地区)
        2.3.1 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概述及其特点
        2.3.2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遭遇的阻碍
        2.3.3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发展前景
第 3 章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存在的问题
    3.1 产品自身的问题
    3.2 项目管理
    3.3 成套设备运输
    3.4 风险问题
第 4 章 我国促进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支持
    4.1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发展战略与部署
        4.1.1 “走出去”发展战略
        4.1.2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
    4.2 我国的主要支持政策
        4.2.1 机电产品出口支持政策
        4.2.2 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政策
        4.2.3 政策性信贷支持
        4.2.4 政策性保险支持
        4.2.5 出口退税政策
        4.2.6 其他支持政策
第 5 章 完善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政策支持的建议
    5.1 建立生产服务体系
    5.2 建立出口金融服务体系
    5.3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5.4 完善政策体系
    5.5 建立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提出的背景
        1.1.2 论文撰写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动态
        1.2.2 国内外铁路车辆产品营销动态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跨国目标营销理论
        2.1.1 目标市场选择
        2.1.2 市场定位
    2.2 市场环境SWOT的分析评价理论
        2.2.1 机会与威胁
        2.2.2 优势与劣势
        2.2.3 SWOT系统分析
    2.3 客户关系管理(CRM)原理
        2.3.1 基本原理
        2.3.2 CRM与企业营销组织结构的融合
    2.4 市场导向出口定价法理论
        2.4.1 市场导向出口定价法
        2.4.2 市场导向出口定价法的运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铁路车辆国际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现状
        3.1.1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的主渠道及现状
        3.1.2 各车辆制造厂开展国际营销活动
    3.2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面临问题及分析
        3.2.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2.2 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铁路车辆国际营销环境分析、比较及目标市场选择
    4.1 国际环境分析
        4.1.1 对亚洲一些国家市场环境分析
        4.1.2 对非洲一些国家市场环境分析
        4.1.3 对南美洲巴西铁路车辆市场环境分析
        4.1.4 对澳大利亚铁路车辆市场环境分析
    4.2 国际比较研究
        4.2.1 中国同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较差国家的比较研究
        4.2.2 中国同巴西、澳大利亚等相当国家的比较研究
        4.2.3 中国同美国、德国等较强国家的比较研究
    4.3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目标市场选择
        4.3.1 目标市场选择
        4.3.2 市场定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
    5.1 建立国际市场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5.1.1 建立“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意义
        5.1.2 铁路车辆产品出口企业预警系统的建立
    5.2 建立国内车辆制造出口企业价格共同体
        5.2.1 价格共同体建立及其形式
        5.2.2 规避国外反倾销,扩大企业出口效益
    5.3 形成在国外组装生产能力,减少装运等环节费用
        5.3.1 国外组装生产及其发展原因
        5.3.2 国外组装业务的意义
    5.4 引进先进技术、强化质量管理与扩大出口相结合
        5.4.1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加速新产品开发
        5.4.2 通过提高产品性能、改进产品质量来扩大出口
    5.5 充分应用客户管理系统,改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5.5.1 运用客户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5.5.2 客户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选用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印度铁路内燃机车出口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过去的出口情况
2 目前的出口情况
    2.1 出口孟加拉国的2600英制马力宽轨电传动内燃机车
    2.2 出口斯里兰卡的2300英制马力宽轨电传动内燃机车
    2.32300英制马力米轨/三英尺半(1067mm)轨距电传动内燃机车
    2.4 出口越南的1350英制马力米轨电传动内燃机车
3 出口要求和未来的挑战
    3.1 技术升级
    3.2 成本控制和寿命期成本核算
    3.3 设计试验和验证
    3.4 设计周期缩短
    3.5 市场调研和服务支持

四、印度DLW工厂再向孟加拉国出口10台内燃机车(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组织运行研究[D]. 汪雪红.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6)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D]. 刘方平. 武汉大学, 2017(06)
  • [3]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 阮金之. 暨南大学, 2010(09)
  • [4]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现状、发展前景及政策支持研究[D]. 王媛. 中国人民大学, 2005(03)
  • [5]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 王坤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6]印度铁路内燃机车出口挑战[J]. A.K.Sharma,王正民. 国外内燃机车, 2003(01)
  • [7]迎接新千年的挑战[J]. O.P.Gupta,王东梅. 国外内燃机车, 2002(01)
  • [8]印度DLW工厂再向孟加拉国出口10台内燃机车[J]. 苏明. 国外内燃机车, 2002(01)
  • [9]中国和外国铁路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张务栋,张绍飞,冯春萍,吴建藩. 世界地理研究, 1994(02)

标签:;  ;  ;  ;  ;  

印度DLW工厂向孟加拉再出口10台内燃机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