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芬太尼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芬太尼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一、小剂量芬太尼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华[1](2019)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在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血流动力学、拔管时间与ICU停留时间的优劣。方法:计算机分别检索英文数据库和中文数据库,包括:EMBAS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同时还通过手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查找在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相关研究。根据文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并对研究的质量及其存在的偏倚风险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借助Rev Man 5.3.5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研究于786篇文献中最终纳入1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有1324个病例,其中瑞芬太尼组638例,芬太尼组686例。在患者基础值、插管后,以及锯胸骨后心率变化,与瑞芬太尼组相比,芬太尼组在插管后、锯胸骨后,HR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基础值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锯胸骨后,与瑞芬太尼组相比,芬太尼组MAP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之间在基础值、插管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VP方面,在基础值、插管后及锯胸骨后3个时点,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拔管时间方面,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停留时间方面,瑞芬太尼组短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余研究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心脏手术中相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以实现早期拔管,并缩短ICU停留时间。

卜心怡[2](2018)在《甲氧明治疗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和比较静脉泵注甲氧明和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停机经容量治疗后低血压的疗效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心肺转流停机经容量治疗后低血压(MAP低于基础血压的70%)的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65岁,ASA II或III级,随机分为甲氧明组(M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每组28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后开始静脉泵药,M组起始速度为3μg·kg-1·min-1,P组起始速度为0.24μg·kg-1·min-1,根据患者血压调整泵药速度,单次递增、递减速度均为起始的1/3,使MA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20%。分别于泵药前、泵药后3、5、10、15、30 min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CVP、SVI、SVRI、PVRI;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窦收缩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SVTI)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DVTI),计算冠脉窦血流量(CSBF)。记录CSD。记录研究过程中不良反应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M组有5例患者因TEE不能获得满意切面退出,3例患者因泵药前左室射血分数≤50%退出。P组有6例患者因TEE不能获得满意切面退出,3例患者因泵药前左室射血分数≤50%退出。与泵药前比较,泵药后各时点M组和P组MAP、SVRI、SVTI、DVTI、CSBF明显升高(P<0.05或P<0.01);泵药后15、30 min M组SVI、LVEF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M组泵药后5、10、15、30 min DVTI和CSBF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静脉泵注甲氧明和去氧肾上腺素均可纠正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增加冠脉血流量。但甲氧明在纠正低血压、增加每搏量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同时,对冠脉血流量的增加作用比去氧肾上腺素更加明显,可能对冠心病患者更为有利。

封赞祥[3](2018)在《主动灌注在急性心肌缺血中心肌保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比主动灌注与传统分流拴(shunt)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猪30头,完全随机分为5组:sham(假手术组)组、A1(shunt组55%狭窄)组、A2组(shunt组75%狭窄)、B1组(主动灌注组55%狭窄)、B2组(主动灌注组75%狭窄),(n=6)。实验组缝扎前降支近端部分管腔,分别造成横截面积55%、75%冠脉狭窄模型。测量主动脉压力与狭窄后冠脉灌注压(P0、P1),计算出冠脉有效灌注压(P1/P0);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NF-α、cTnI、Mb、CK-MB、IL-6、IL-1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凋亡率。结果: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部分缝扎法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狭窄横截面积55%、75%的心肌缺血模型。与sham相比,55%、75%狭窄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着下降(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凋亡率显着上升(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模型建立成功(ST段抬高1mm)30分钟后,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着增加(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凋亡率显着降低(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1)。结论:B组与A组相比,可以更好的维持心肌灌注,减轻心肌缺血损伤。

蔡鹏举,谢国柱,刘新法[4](2017)在《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麻醉术中镇静,观察两者对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可否用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脏外科初次行非停跳冠脉搭桥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P组(丙泊酚组),各18例。术中麻醉维持D组: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7μg/k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P组: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 m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观察指标:(1)分别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锯胸骨时(T2)、前降支(T3)、回旋支(T4)穿钢丝关胸(T5)为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各时点MAP、HR、RPP的变化。(2)观察记录患者在ICU的清醒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3)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的情况,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D组较P组平稳,更易调控。术后苏醒拔管丙泊酚组较早,但两组在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P组苏醒期躁动1例,D组无苏醒期躁动。结论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心肌的兴奋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中无知晓,可以取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

钟海清,邓铸强,梁明启,李宁清,陈秋成[5](2014)在《瑞芬太尼在高龄冠脉搭桥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高龄冠脉搭桥手术中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择期进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和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进行麻醉,于诱导前(T0)、插管后(T1)、关胸即刻(T2)以及术后1 h(T3)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相近,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在T1和T2时点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P<0.05),在对症治疗后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的冠脉搭桥手术中瑞芬太尼在有效缩短术后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的同时,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更适用于快通道麻醉。

张加强[6](2013)在《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心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常用方法,由于心胸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方式已经成熟,但手术成功率与手术中心肌保护措施密切相关。研究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方法对提高此类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主要在于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引起机体的强烈应激反应,诱发中枢性儿茶酚胺释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脏氧供需平衡失调而诱发心肌损伤;第二主要在于体外循环的影响,体外循环技术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同时体外循环期间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上的紊乱及病理变化。主动脉夹闭后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心肌细胞无氧代谢增加、乳酸聚集、心肌细胞内酸中毒,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伤。开放主动脉后,血流重新灌注心肌,再灌注后自由基迅速增加,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PB时血液暴露于氧合器,血液与硅胶管道内表面的接触,注射肝素、鱼精蛋白,麻醉手术刺激等引起补体激活和单核细胞激活,引起细胞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的释放,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因此,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更好的心肌保护、最大程度的抑制应激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和手术后恢复。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期间大脑处于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状态,脑动脉栓塞/脑血流灌注不足是引起CPB期间脑损伤的主要原因。CPB引起的炎性反应和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脑损伤损伤进一步加重。CPB对心脏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的损伤是心脏手术所造成的非心血管致死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多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以模拟临床冠脉搭桥手术或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动物模型研究中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主要有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药物预处理、药物后处理或者联合应用等。这些方法也已运用到临床研究中,预防CPB下心血管手术的心肌损伤。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为高度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中主要表现为交感阻滞、镇静和镇痛作用。作用于突触前膜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可抑制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冠脉搭桥手术中应用可增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维持心脏氧供需平衡。回顾性研究显示术中应用Dex可降低心血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脏传导阻滞、心跳骤停、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并减少1年死亡率。Dex在动物脑缺血损伤的模型中也证实具有减少S100β蛋白等脑损伤标志物的作用。目前,Dex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在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剂量,以及能否起到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无心肌保护作用及脑保护作用,尚无定论。本研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研究以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Dex应用的合适剂量、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对脑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右美托咪定心血管手术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其应用的剂量多为负荷量1μg/kg后持续静脉泵注,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不同剂量Dex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心血管手术中Dex应用的合适剂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否起到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以及应用的剂量探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在于探讨不同剂量Dex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的影响。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由于体外循环的影响,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而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在炎症反应动物模型中证实具有抗炎作用,但Dex是否能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尚无定论。本研究第二部分探讨右美托咪定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及脑损伤的影响。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Dex的心肌保护作用存在争议,对其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Dex为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静脉用药后根据其药理作用,具有抑制中枢性交感神经活性作用,本研究假设Dex的心肌保护作用与其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关,而交感神经末梢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是否产生损伤作用存在争议,但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可刺激血管内皮产生内皮素,内皮素具有强烈的心肌损伤作用。本研究第三部分以猪为研究对象,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Dex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率失常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Dex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抑制中枢肾上腺能反应及心脏交感神经反射有关。材料和方法1.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择期全麻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0例,年龄:1865岁,体重:5075kg,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大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2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0.3mg/kg和罗库溴铵0.6mg/kg。顺利插入气管导管后行机械通气。右颈内静脉穿刺后放置三腔7F中心静脉导管。D1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Dex负荷剂量0.5μg/kg(10min注射完),然后静脉输注0.5μg/kg/h至术毕;D2组Dex负荷量1μg/kg,静脉持续输注0.5μg/kg/h;C组以相同速度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维持:吸入1%~2%七氟醚,泵注舒芬太尼0.40.7μg/kg/h,间断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维持BIS值40~50之间。记录注射试验用药前(T0)、试验用药注射负荷量后即刻(T1)、切皮前即刻、切皮后(T2)、劈胸骨前即刻、劈胸骨后(T3)、体外循环(CPB)前(T4)、停CPB后10min(T5)、手术结束(T6)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负荷量试验用药注射完毕后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发生情况。记录注射负荷量药物前后、切皮前后、劈胸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应用情况。注射试验用药前、停CPB10min、手术结束、术后6h及术后24h抽取中心静脉血4ml,离心后取血清-70℃保存,标本收齐后ELISA法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浓度。2.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年龄:4565岁,体重:5080kg,性别不限,ASA 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35%。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0.3mg/kg和罗库溴铵0.6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吸入1%~2%七氟醚,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0.7μg·kg-1·h-1,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麻醉诱导后D组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作为负荷剂量,10min注射完毕,然后静脉输注0.5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 C组以相同速度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简易智能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采用谵妄分级量表(Delirium rating scale, DRS)评估患者术后48小时谵妄情况。于麻醉诱导前(T0)、停CPB后10min (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6h(T3)、术后24h (T4)抽取颈静脉球部血液4ml,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6、S100β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3.右美托咪定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猪20头,体重3545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10例。所有动物均肌注氯胺酮1020mg/kg+咪达唑仑0.1mg/kg+阿托品0.2mg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导管后行机械通气。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负荷量,随后持续静脉泵入0.5μg/kg/h维持,罗库溴铵0.6mg/kg负荷量,随后0.6mg/kg/h维持。切开右侧颈部分离颈动脉及颈静脉,右侧颈动脉内放置套管针,监测动脉血压。右侧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连接VigilanceⅡ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麻醉维持: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维持呼气末浓度1.52%;DEX组同时静脉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持续泵入0.5μg/kg/h维持。动物麻醉后,切开右侧股动脉,放入导管鞘,置入导管后冠状动脉造影。开胸后暴露心脏,于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下1/3处,第二对角支分出处以下分离冠状动脉,将钝头针带7号丝线由冠状动脉下心肌穿过,套上聚乙烯导管,P组、S组及DEX组动物收紧聚乙烯导管,止血钳固定,阻断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阻断10min时行冠状动脉造影。30min后松开止血钳,恢复前降支血流。再灌注时间为60min。记录阻断前降支前(缺血前)、阻断前降支后(缺血)10、30min、再灌注后10、30、60min的MAP、HR、CVP、MPAP、CO、SV、CI、SVRI、PCWP、PVR。分别于开胸前、阻断后30min、再灌注后30min、60min抽取颈内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80℃保存待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法测定猪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1、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再灌注结束后再次结扎前降支后,分别在缺血区(左心室靠近心尖部)及非缺血区(右心室)取组织100mg,加入生理盐水1ml,放入匀浆机内制成匀浆,4℃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80℃保存待测。ELISA法测定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1含量。分别于阻断前、阻断后30min、再灌注后30min、60min抽取颈动脉血0.5mL,血气分析检测血pH值、HCO—3、血糖(Glu)及血乳酸(Lac)。心肌缺血再灌注20min对心房和心室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再灌注结束后,重新阻断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心室内注入伊文氏蓝(Evans blue0.25%)20ml对左心室未阻断区域进行染色。处死动物后取心脏,分离左心室,置于-20℃冻存120min,取出后纵轴切片,厚度为10mm。数码相机照相后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心肌梗死区面积。结果1.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的影响1.1血压及心率的变化T1时间点D1和D2组的SBP、DBP、MAP高于C组(P<0.05)。切皮后至体外循环前时间点C组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低于T0及D1组和D2组同时间点(P<0.05)。T5和T6时间点C组血压仍处于较低水平,低于T0及D1和D2组同时间点(P<0.05)。注射完负荷量实验用药前后C组的SBP无变化(P>0.05),D1和D2组患者注射完实验用药后SBP均升高(P<0.05)。切皮及劈胸骨引起C组SBP升高(P<0.05),D1组和D2组SBP无明显变化(P>0.05)。2.2血管活性药的比较D2组和D1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多巴胺使用量、肾上腺素使用率低于C组(P<0.05)。3.3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比较三组在停CPB、手术结束、术后6h、术后24h时间点的H-FABP、CK-MB及cTnI高于用药前(P<0.05),D1组和D2组停CPB、手术结束、术后6h、术后24h时间点的H-FABP均低于C组P<0.05)。D1组和D2组术后6h、术后24h时间点的CK-MB及cTnI低于C组(P<0.05)。2.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及神经损伤的影响2.1术后神经功能比较术后7天C组的MMSE和MoCA与低于手术前(P<0.05),Dex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天D组的MMSE和MoCA低于C组(P<0.05)。C组术后7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24分),Dex组4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8小时D组谵妄评分低于C组(P>0.05)。C组术后4例出现谵妄,Dex组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炎性指标及脑损伤标记物的比较T2、T3、T4时间点Dex组TNF-α和IL-6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后两组的S100β和NSE均升高(P<0.05)。术后6h时间点Dex组S100β低于C组(P<0.05),T1、T2时间点Dex组NSE浓度低于C组(P<0.05)。3.右美托咪定对开胸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3.1血流动力学比较C组的MAP在缺血后10min、30min及再灌注后30min降低(P<0.05),低于D组(P<0.05)。C组的HR在缺血后10min、30min上升(P<0.05),高于D组(P<0.05)。缺血30min时C组的MPAP升高(P<0.05),高于D组(P<0.05)。缺血后C组的CVP升高(P<0.05)。缺血后C组的PCWP升高(P<0.05),缺血后10min时D组的PCWP也升高(P<0.05),缺血30min时低于C组(P<0.05)。缺血后C组的CO明显下降(P<0.05),低于D组(P<0.05)。再灌注后60min C组的SVR下降,低于D组(P<0.05)。缺血后两组PVR均下降,低于缺血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2血清NE和ET-1的变化C组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NE和Big ET-1显着升高(P<0.05);D组再灌注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NE和Big ET-1升高(P<0.05)。D组再灌注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NE和Big ET-1低于C组(P<0.05)。再灌注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C组NSE和cTnI高于D组(P<0.05)。3.3心肌组织NE及ET-1的比较两组非缺血区N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缺血前NE心肌组织NE含量均高于非缺血区,D组缺血区NE含量低于C组(P<0.05)。两组非缺血区E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缺血前ET-1心肌组织NE含量均高于非缺血区,D组缺血区ET-1含量低于C组(P<0.05)。3.4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律失常评分比较C组和D组再灌注20min心律失常评分分别为(3.30±0.675)和(2.00±0.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IS%为42.4%,D组为2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麻醉诱导后注射Dex负荷量0.5μg/kg,持续输注0.5μg/kg/h可维持体外循环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手术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减轻CPB后心肌损伤。2.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中Dex负荷量0.5μg/kg,并以0.5μg·kg-1·h-1持续输入,可以减轻体外循环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手术后的谵妄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降低术后脑损伤标志物S100β和NSE水平。3. Dex减少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损伤,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4. Dex可使外周血液去甲肾上腺素和内皮素1释放减少,并可降低缺血区心肌组织内NE及ET-1含量。5. Dex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脏交感神经,NE及ET-1释放减少,减轻ET-1导致的心肌损伤有关。

陈安定,郭曲练[7](2011)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n=35),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予以舒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的丙泊酚,F组予以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的丙泊酚进行静吸复合全麻,观察两组插管前(T0)、插管后(T1)、劈胸骨(T2)、搭回旋支(T3)及穿钢丝(T4)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1、T2、T4等强刺激时均升高(P<0.05),且F组较S组升高更显着(P<0.05);两组心率(HR)在T1~T4各时点均显着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在T3时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S组血压反应和心率明显波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具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病人的循环干扰小,是OPCABG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戚杨颂[8](2011)在《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55岁,体重55~94kg,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异氟醚组(I组)和七氟醚组(S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8mg/kg、舒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0~35mmHg?麻醉维持:I组吸入异氟醚,初始浓度1.2%,逐渐加大浓度,30min后达到2.8%;S组吸入七氟醚,初始浓度为1.7%,逐渐加大浓度,30min后达到4%;两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4μg·kg-1·min-1和维库溴铵0.8μg·kg-1·min-1,维持BIS值40~50?分别于入室时、切皮即刻、劈胸骨即刻和术毕时,记录HR、MAP和CVP?分别于切皮前即刻、术毕、术后2和4h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术毕、术后2和4h时I组CK-MB活性和cTnI浓度降低(P<0.05)?结论: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应用于非体外循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麻醉,并不降低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异氟醚对非体外循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更佳?

薛华[9](2011)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效果。方法:按照贯序法将50例神经外科全麻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n=28例)和芬太尼组(n=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及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麻醉诱导5min后,启动微量泵分别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h(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2μg/kg/h(芬太尼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术后恢复时间、其他药物应用情况、不良反应、VAS评分及血糖、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结果: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的一般资料及手术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的MAP、HR、SVR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头架固定时及关闭硬脑膜时,MAP、HR、SVR舒芬太尼组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它时间点相应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使用其它药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后即刻、术后2h舒芬太尼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随访VAS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无术中知晓病例。两组间在麻醉前基础值、切皮后30min、拔管后即刻的血糖、血浆肾上腺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呼吸抑制轻,寒战躁动发生率低,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维持比芬太尼更有优势。

陈丽辉,袁宝龙,黄文起[10](2011)在《靶控输注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背景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相对单次推注和恒速输注方式,具有使患者血液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更迅速,麻醉深度可预知等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输注方式,T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其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仍很局限。目的旨在对呈现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现状,提出存在相关问题,为TCI在心脏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内容现将从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一综述。趋向虽然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但其将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心脏手术麻醉中。

二、小剂量芬太尼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剂量芬太尼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心肌保护研究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2)甲氧明治疗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主动灌注在急性心肌缺血中心肌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新型量化冠脉狭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主动灌注在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保护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照片
附表
附图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4 讨论

(5)瑞芬太尼在高龄冠脉搭桥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及监测方法
    1.3对麻醉的管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情况
3 讨论

(6)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心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A 谵妄分级量表
附录B 简易智能量表
附录C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附录D 手术附图
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绩
致谢

(7)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变化
    2.2 术中事件
3 讨 论

(8)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实验器材与药品
        1.1 麻醉与监护设备
        1.2 麻醉药品
    2 病例选择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患者分组
        3.2 术前准备
        3.3 术前预扩容与容量治疗方案
        3.4 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
        3.5 手术方法
    4 监测内容及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药物与设备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血流动力学变化
        1.4.2 相关时间
        1.4.3 术后不良反应
        1.4.4 血糖、血肾上腺素浓度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血流动力学比较
    2.3 手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2.4 术后其他药物应用情况比较
    2.5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2.6 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2.7 血糖、血肾上腺素比较
讨论
    3.1 本实验药物选择
        3.1.1 芬太尼
        3.1.2 舒芬太尼
    3.2 关于研究对象、用药、评分方法的讨论
    3.3 关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讨论
    3.4 术后不良反应的讨论
    3.5 相关时间的讨论
    3.6 术后疼痛讨论
    3.7 关于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综述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小剂量芬太尼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meta分析[D]. 王永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2]甲氧明治疗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D]. 卜心怡.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3]主动灌注在急性心肌缺血中心肌保护的研究[D]. 封赞祥. 武汉大学, 2018(12)
  • [4]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J]. 蔡鹏举,谢国柱,刘新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1)
  • [5]瑞芬太尼在高龄冠脉搭桥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作用[J]. 钟海清,邓铸强,梁明启,李宁清,陈秋成. 广东医学, 2014(23)
  • [6]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心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 张加强. 郑州大学, 2013(02)
  • [7]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J]. 陈安定,郭曲练.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02)
  • [8]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D]. 戚杨颂.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9]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比较[D]. 薛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10]靶控输注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 陈丽辉,袁宝龙,黄文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02)

标签:;  ;  ;  ;  ;  

小剂量芬太尼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