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治

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治

一、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曾艳群[1](2020)在《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牵动亿万人心弦的必然要数“教育改革”。这一场教育变革牵动了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各大教育专家,以及社会热心人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普及,各种各样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纷纷露出水面,翻转课堂就是时下最热门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张金磊等人在研究中给出了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1]。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微课、慕课、云课堂的出现和发展,翻转课堂应用得更为广泛。研究和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成效,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大量的时间和实践证实,在高中阶段,课前翻转和课后翻转受到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导致实施困难,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受到学习者和教育者们的青睐。本论文选择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在对翻转课堂和课内翻转相关理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前人的相关研究理论的梳理分析后,将微课技术支撑课内翻转教学模式,配合一系列的调研。本研究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师能力、外部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而构建了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并采用两个班级对照实验充分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在学生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实验班实施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则继续传统的讲练法教学,实验时长为一学期。通过能力分析、成绩分析、问卷及访谈分析多维度的对比,检验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对学生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两节不同类型的课作为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课,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操作课,并通过课例做具体的成效分析,从多方面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班。即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是有助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郭爱娟[2](2020)在《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生产和生活,同样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育是要培养适应并建设未来社会的人的一种组织活动,所以我们要学习新信息技术,才能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教育工作者们所要思考的问题,而如何设计新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实践,但理论知识往往是实践的基础,是基础教育中应该培养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态度。相比较而言,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是比较单调的,不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的许多概念又不是特别的通俗易懂,学习者基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会对其有迷思概念的存在。目前已有相关的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帮助学习者将迷思概念转变成科学概念,而在针对概念学习的教学中,概念卡通出现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运用在科学课中帮助学习者实现概念转变的学习。本研究尝试将概念卡通融入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既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旨在探索一种适合信息技术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并通过准实验研究进行检验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调查研究、准实验研究以及课堂观察法进行研究,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构建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活动。将构建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验证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效果。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出概念卡通和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了解目前概念卡通的发展方向。其次,通过对影响构建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各种因素,既概念卡通、学习者、教师、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依据各种原则,构建出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然后将构建出的教学模式通过准实验研究法应用于教学实验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通过二阶段测试法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信息技术概念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观察收集实验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最后对搜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自信度”、“需求度”、“注意力”、“愉悦度”和“挑战性”。(2)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能够是大多数学习者的概念学习保持中上等水平,既能够提高中等学生的学习成绩。(3)随着课堂的进行,该模式下的学习者课堂参与度在“互动”、“倾听”和“自主”方面表现较好。因此可以证明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对学习者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可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晓东[4](2019)在《病毒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给人类提供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虽然杀毒软件,补丁程序,防火墙等技术是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手段,但是当新型病毒爆发时,这些技术却显得束手无策,为对抗计算机病毒,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对病毒的传播机理进行深入的了解,期望能为能够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学位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研究。(1)在经典SIRS(易感-感染-免疫-易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的改进SIRS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理论推导得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得到阈值条件,当系统满足阈值条件时,计算机病毒最终消失;不满足阈值条件时计算机病毒将始终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中。同时也表明了本文改进的SIRS模型更贴近现实情况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过程。给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2)针对机理模型在刻画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不足,本文结合猩红热20122017年发病率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SIS模型近似解析解的改进模型,NAR神经网络的猩红热传染病预测模型,以及基于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猩红热传染病预测模型,用以描述猩红热的传播过程。运用所建立的三种模型分别对2018年1-6月份猩红热发病率进行预测,计算各模型误差以及和方差,得出相较于近似解析解模型,改进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而言,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能更加精确的描述猩红热传染病的发病趋势。

兰忠臣[5](2018)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病毒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的数据,导致计算机不能正确使用指令,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预防它、消灭它。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爆发性、潜伏性等特征,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措施,进一步保护计算机资源的安全性。

倪玺濠[6](2017)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文中指出计算机病毒教学是我们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师在讲课时,重点给我们讲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对基本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重点讲述,为我们安全和高效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对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介绍,深入分析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对策,希望能给班级内其他同学的计算机病毒学习提供借鉴。

赵晓峰[7](2016)在《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自计算机被发明出来以后,计算机便以其强大的功能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向全世界蔓延开来,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技术所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计算机逐渐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高度开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计算机病毒的滋生,而计算机病毒严重影响着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以及信息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综述,详细的探讨目前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从而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王国旭,万凯[8](2014)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不仅没有减少,还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威胁到网络和重要信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其他国家,甚至带来了计算机病毒作为信息战的新武器。深入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发展的研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重要信息的安全性,乃至对于信息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蓓蓓[9](2014)在《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 ——以南京XXX大学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失范信息行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栋梁之才,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加强对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研究,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论文依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借鉴信息传播学、信息行为学、信息伦理学、失范论及信息素养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探索了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表现,初步将大学生的失范信息行为划分为三个结构模块:大学生信息制造与发布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大学生信息搜寻、甄别与选择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大学生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失范行为。梳理并分析了各模块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表征以及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所产生的危害,探究了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本质特征。结合大学生各类失范信息行为的特征及危害,论文进一步对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学理分析,分别从大学生个体、高校、社会三个视角初步提出了防治对策。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道德和素养,高等学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社会如何进一步营造健康和谐的信息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孙瑜[10](2013)在《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文中指出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特点和现状,对其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掌握其传播方式,进而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才能对未来计算机科技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更好地研究。

二、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论文结构
2.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及学情分析
    3.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培养目标
    3.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3.3 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指向
    3.4 教学现状调研与分析
4.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4.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课内翻转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2 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
    4.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实施
5.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成效分析
    5.1 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5.2 学生成绩分析
    5.3 问卷及访谈分析
6.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学生综合能力检测原始数据表
    附录4 学生成绩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陈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基础
        1.4.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1.4.4 概念转变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概念
        2.1.2 概念性知识
        2.1.3 前概念
        2.1.4 迷思概念
        2.1.5 概念转变
        2.1.6 概念卡通
        2.1.7 教学模式
    2.2 研究现状
        2.2.1 概念转变国外研究现状
        2.2.2 概念转变国内研究现状
        2.2.3 概念卡通国外研究现状
        2.2.4 概念卡通国内研究现状
        2.2.5 现状总结
第3章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构建因素分析及模式构建
    3.1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构建影响因素分析
        3.1.1 概念卡通
        3.1.2 学习者
        3.1.3 教师
        3.1.4 教学理论
        3.1.5 学习理论
        3.1.6 教学环境
        3.1.7 教学内容
    3.2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构建
        3.2.1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3.2.2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构建的可行性
        3.2.3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3.2.4 对已有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案例的分析与借鉴
        3.2.5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4章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假设及变量
        4.1.4 实验工具
    4.2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案设计
        4.2.1 概念卡通的设计
        4.2.2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
        4.2.3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案例
        4.2.4 实验模式
    4.3 教学实验安排及实施
    4.4 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4.4.1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4.4.2 前测数据分析
        4.4.3 后测数据统计与统计
        4.4.4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总结
        4.4.5 访谈结果
    4.5 实验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2.1 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不足
        5.2.2 实验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病毒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基础知识
    2.1 计算机病毒简介
        2.1.1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程
        2.1.2 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及病毒的传播途径
        2.1.3 杀毒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2 几类经典的传染病模型简介
        2.2.1 SIS模型
        2.2.2 SIR模型
    2.3 数据建模简介
        2.3.1 神经网络建模
        2.3.2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方法简介
    2.4 平衡点的稳定性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SIRS模型的建立与稳定性分析
    3.1 本章简介
    3.2 经典SIRS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2.1 经典SIRS模型建立
        3.2.2 经典SIRS模型分析
    3.3 改进SIRS模型建立与分析
        3.3.1 改进SIRS模型的建立
        3.3.2 改进SIRS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3.4 数值模拟与仿真实验
        3.4.1 改进SIRS模型无病平衡点仿真
        3.4.2 SIRS地方病平衡点仿真
        3.4.3 无病平衡点及地方病平衡点MATLAB数值模拟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猩红热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
    4.1 本章简介
    4.2 猩红热数据的获取
    4.3 建模方法简介
        4.3.1 机理建模简介
    4.4 猩红热传播机理建模
    4.5 数据建模
        4.5.1 神经网络建模
        4.5.2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建模
    4.6 预测仿真对比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期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1.1 爆发性
    1.2 传染性
    1.3 潜伏性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2.1 计算机病毒技术高端化、多样化
    2.2 计算机病毒传播手段多样化, 攻击高速化
    2.3 计算机病毒更加隐蔽化、智能化, 难于监测
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4 结语

(6)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一) 综合利用多种变成新技术成为计算机病毒主流
    (二) ARP病毒将成为局域网的最大威胁者
    (三) 病毒制作方法简单, 传播速度快
二、计算机病毒防控对策
    (一) 树立新型病毒防控理念
    (二) 建立健全的病毒防控机制
    (三) 明确病毒防控技术标准
三、结论

(7)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的综述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2.1 技术越来越先进
    2.2 传播手段越来隐蔽
    2.3 未来的发展趋势
3 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3.1 加强病毒防治意识
    3.2 有效的防治病毒的蔓延
4 解决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

(8)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病毒概述
二、主要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1. 隐藏 (Stealth)
    2. 多形性 (Polymorphism)
    3. 混合攻击 (Blended Attacks)
    4. 数据关联 (Data Associated)
    5. 新型媒介 (New Media)
    6. 速度为王 (Speed King)
    7. 跨越平合 (Cross Platform)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9)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 ——以南京XX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2.1 信息行为的基础理论
    2.1.1 信息传播要素论
    2.1.2 信息行为发生论
    2.1.3 信息生命周期论
    2.1.4 信息素养论
2.2 大学生的信息行为
    2.2.1 大学生信息行为的含义
    2.2.2 大学生信息行为的构成要素
2.3 大学生的失范信息行为
    2.3.1 “失范”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2.3.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界定
    2.3.3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特点
    2.3.4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表现
3.1 大学生信息制造与发布过程中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3.1.1 课余制造色情暴力信息
    3.1.2 随意发送垃圾短信和邮件
    3.1.3 误传虚假信息及谣言
    3.1.4 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3.1.5 泄漏组织或他人的机密信息
    3.1.6 用语粗俗过度随意
3.2 大学生信息查询、甄别与选择过程中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3.2.1 主动获取色情暴力信息
    3.2.2 不当的信息搜索
    3.2.3 信息窃取
    3.2.4 网络沉迷
3.3 大学生信息使用过程中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3.3.1 学科作业的抄袭与剽窃
    3.3.2 非法使用校内信息资源
    3.3.3 群体性使用盗版软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影响与危害
4.1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及危害
    4.1.1 价值观念混乱
    4.1.2 身心健康受损
    4.1.3 人际交往疏离
    4.1.4 创新能力与学业受阻
4.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对高校的影响及危害
    4.2.1 扰乱校园的正常秩序
    4.2.2 阻碍学校的育人职能
    4.2.3 污染校园的学术风气
    4.2.4 有损校园的外在形象
4.3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影响及危害
    4.3.1 信息污染加剧
    4.3.2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
    4.3.3 信息安全遭受威胁
    4.3.4 侵害他人权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成因与防范策略
5.1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成因
    5.1.1 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与心理困境
    5.1.2 高校正面教育引导的缺失
    5.1.3 社会规范滞后与监管乏力
5.2 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的防范策略
    5.2.1 学生自身:加强修养,自觉遵守信息法规
    5.2.2 高校层面: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5.2.3 社会层面: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1 繁衍性
    1.2 攻击性
    1.3 传染性
    1.4 爆发性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2.1 计算机病毒隐藏技术多样化
    2.2 计算机病毒传播手段多样化
    2.3 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高速化
    2.4 计算机病毒隐蔽性的增加
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3.1 谨慎操作
    3.2 多学习网络文化
4 结语

四、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曾艳群. 西南大学, 2020(05)
  • [2]基于概念卡通的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为例[D]. 郭爱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病毒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D]. 刘晓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5]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研究[J]. 兰忠臣. 黑龙江科学, 2018(01)
  • [6]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J]. 倪玺濠. 科技风, 2017(23)
  • [7]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J]. 赵晓峰. 赤子(上中旬), 2016(17)
  • [8]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J]. 王国旭,万凯.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3)
  • [9]大学生失范信息行为研究 ——以南京XXX大学为例[D]. 张蓓蓓.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10]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J]. 孙瑜.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21)

标签:;  ;  ;  ;  ;  

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