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

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

一、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道中[1](2014)在《南京广电接入网典型技术分析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广电运营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已经展开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竞争。尽管三网融合可以提高每用户利润产出,同时给传统的广电运营网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广电运营商采取部署光纤到x的信息基础设施,该网络结构背后的业务驱动力来自于互联网电视业务、高清电视业务、互动电视业务、超宽带互联网访问、企业级宽带业务(如电话会议)、网络电话以及互联网虚拟运营商。这些业务需求依赖于广电网络不断地提升用户接入带宽。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参与广电网络建设的经验围绕接入网的发展演进以及下一代广电网络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广电事业的发展,指出未来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以及技术发展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现有接入网技术的原理、规范。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南京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规划。着重考虑了南京现有广电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场景研究了具体的接入网演进策略。同时考虑了技术改造的同时,如何保护既有投资最大化投资收益的问题。本文还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下一代广电网络规范制定的经验,重点阐述了南京市未来广电网络发展规划。以国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为指导,从基础物理网络、城域网、接入网、家庭网络和终端、网络支撑系统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宽带化、光纤化、IP化、对称交换和全业务承载的NGB发展方向。NGB将为云媒体电视、多媒体通信、电视互联网、宽带接入等全业务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基础保障。

周浩宇[2](2014)在《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多业务接入网规划、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网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广电与电信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前进。广电行业开展融合性业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想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必须要在巩固视频传输优势的基础上,提供宽带接入、语音、互动增值业务等,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目前,广电与电信运营商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升级改造,试图开发出更为多元化的业务,两者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势必对通信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宽带接入网是三网融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传统广电接入网为单向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FC),双向化改造后可承载“窄带”数据业务,但要达到能开展多业务的“宽带甚至超宽带”要求仍比较困难。PON、EOC、FTTH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广电多业务接入网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在总结国际三网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目前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对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与电信各自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了接入网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PON、EOC、FTTH等关键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接着提出了符合实际需求的多业务接入网规划和设计,再对设计的有效性、经济性以及技术先进性进行详细分析;最后通过示范网络工程的建设验证规划的适用性,并对以后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进行展望。

姚建明[3](2010)在《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接入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接入网在规模和结构上向多协议多平台演化。通信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改善网络性能并不断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是通信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长远来看,FTTH(光纤到户)无疑是未来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全光网络成本目前还较高,高带宽需求还不是很普遍的情况下,多业务和多技术融合,利用一套接入平台实现不同技术的应用,提供向全光网络的平滑过渡是目前接入网较切实的做法,即采用“光进铜退”缩短铜缆长度实现DSLM物理位置向用户侧下移,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传输带宽。本文从接入网的技术发展的角度入手,对接入网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接入网设计中所涉及的技术作一回顾和总结。结合电信运营商对宽带业务的需求,从三网融合的角度,对目前接入网设计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详细论述了Litespan1540接入网系统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关键技术。从中我们看到Litespan1540接入网系统是如何实现多功能多业务综合接入的,以及它的总线设计思想的先进性和开放性。第一章全面分析了接入网市场和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接入网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接入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出解决目前接入网问题的可行方案及相关几个核心问题。第二章主要内容为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介绍了典型的ADSL宽带接入技术,包括ADSL的调制技术、系统结构和特点。第三章从Litespan1540多业务宽带接入系统出发,介绍了接入网设计中的先进的总线设计思想和多业务线路机框设计方案,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总线性能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基于总线设计的开放性特点,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组成接入网系统的功能单元设计成各种线卡,用多业务机框整合构成完整接入系统,很好地适应了接入网IP化升级的需要。第四章结合接入网IP化升级的需要,设计了新型的MLS多业务机框宽带控制器GEBC,采用摩托罗拉PowerPC MPC8260高性能通信微处理来实现以太网标准接口协议,分LANx以太交换和NT网络控制两部分介绍了宽带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接口技术。第五章介绍了MLS多业务机框宽带用户线路卡EFLCA/B的设计技术。EFLCA/B是基于以太网接入技术设计的用户线路卡,硬件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线路卡各功能组成部分独立设计,主要模块包括:电源模块、时钟模块、IXP2350网络处理器控制接口模块和中断模块等,在中断模块设计中采用了CPLD设计技术,大大简化了整个线卡控制电路的设计。最后,分别介绍了EFLCA/B宽带用户线路卡的测试程序开发平台以及主要功能测试程序段的设计原理。第六章为全文总结和展望。

贺铁龙[4](2010)在《基于IP技术的三网融合》文中研究指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探讨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也就是基于IP技术的三网融合。

杨岳涛[5](2008)在《通信接入网的光纤化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由于因特网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业务迅速发展,传统的电路交换方式将逐步让位于包交换方式。用户的业务种类也由单一的话音业务发展为各种宽带业务,如会议电视、远程教育、按需点播、交互多媒体通信和家庭购物等。如何将宽带信息传送给用户,实现端到端全数字式的多媒体通信,是全世界通信界所关注的。随着SDH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和ATM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的主干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光纤化、宽带化和数字化,相比之下,原来模拟的、窄带用户环路就成为制约当前电信网宽带化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首先对接入网技术做了概述。通过对定义、物理参考模型、接入技术、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的简要介绍,说明了光纤接入网是接入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主流运营商的第一公里接入网络仍然主要以双绞线铜缆网络为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实现光纤接入,现有的铜缆接入网就必须进行改造。然后,本文深入研究了铜线接入和光纤接入这两种接入网的接入技术,着重研究光纤接入尤其是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目前主流的FTTx(Fiber To The x)。接着,本文对“光进铜退”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由于现有的铜缆接入方式存在无法满足业务开展要求、大量占用管孔资源、铜价格上涨导致投资建设成本增大,维护成本增大等弊端,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电信业务主流运营商纷纷提出了接入网升级策略—“光进铜退”技术。所谓“光进铜退”是指根据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利用光缆替换原有铜缆的接入技术升级方案。“光进铜退”即FTTx,是宽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选择。最后,本文对大连城域网的“光进铜退”解决方案、设计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具体设计了两个支局的“光进铜退”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李建荣,吴懿峰[6](2008)在《集团客户综合业务接入网技术解析》文中指出文章从集团客户综合业务特点以及接入网的定义、定界出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线接入技术领域xDSL(数字用户线)、HFC(光纤同轴混合)、宽带无源光接入xPON技术以及无线接入技术领域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WiMAX等几种比较主流的接入网技术,并结合移动公司网络特点提出可优先发展无源光接入、无线接入技术作为主要的集团客户综合业务的接入手段。

周健[7](2007)在《基于HFC网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多功能的智能化小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为了在小区内营造一个宽带的数字化传输网络,推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将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与电话通信网三网合一。目前三网合一的历史并不长,出现了许多技术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利用光缆同轴电缆网(HFC)技术是当前三网合一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作者参与了一些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开发,主持了一个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撰写,文中对技术方案的设计原则、网络结构的选择方法、业务频带的划分策略等给出了较详细的阐述;对网络信道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小区功能的实现进行了重点剖析。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智能小区和三网合一的相关基础,通过分析各网的现状,阐明了三网合一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网合一现有的技术要点。接着通过剖析各种接入网技术的特点,选择HFC网络,并将HFC双向网络的原理应用于智能小区的设计中。然后针对基于HFC技术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方案及功能实现作了详细介绍,在设计中遵循软件工程的系统开发原则,具有超前意识,使小区的技术处于先进地位。作为对基于HFC技术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可行性验证,论文的最后以某小区的三网合一工程为应用实例,通过实践表明了其设计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并获得好评。本文所设计实现的基于HFC技术的智能小区,可以实现有线电视CATV、视频点播(VOD)、计算机网络、物业管理、室内防盗、紧急求助和信息查询等功能,不仅能使小区系统的功能得到扩展,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设计为智能小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具有参考价值和一定的推广性。

胡国庆[8](2005)在《基于新型HFC网络的IP电话关守软件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宽带化和“三网合一”的发展,视频、语音和数据业务逐步统一为同一网络平台,HFC网络将发展成为宽带综合业务网络,而如何在新型HFC网络中提供IP电话业务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研究的是基于新型HFC网络的IP电话关守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常用的IP电话都要进行数据压缩,以适应网络带宽窄的现实,因此,难度大、价格高。而新型HFC网络带宽大、费用低,是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优选方案。这种网络中IP电话的数据可以不压缩,成本低,具有目前IP电话不可比拟的优势。关守(Gatekeeper)是管理网关之间通信业务的软件实体,根据新型HFC网络的特殊性,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新型HFC网的关守软件对基于HFC网络开展IP电话业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分析、比较了IP电话标准的相关协议后,深信H.323协议比其它协议更成熟,应用更广泛;我国采用H.323协议作为IP电话行业标准是完全正确的,本论文中的关守软件当然采用H.323协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关守的相关协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协议栈的功能特点,协议栈结构以及协议的通信控制过程。 论文的重点是研究关守软件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方法,先对关守软件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需求分析,本关守软件依据H.323标准第四版进行设计,但必须保证与其它H.323设备互通,具有地址解析、呼叫接入、区域管理、呼叫管理和带宽控制等协议中所规定的功能,还支持Web管理,运行参数动态修改,以及支持NAT运行环境和能够通过Radius协议进行认证和计费等其它来自客户的应用功能需求。根据这些需求论文提出了关守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ASN.1原码完成H.323协议栈的设计,给出了关守的模块划分。并对各个模块的功能、接口作了详细说明。对关守的核心模块作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部分实现细节和重要工作流程。最后描述了关守的测试运行环境,给出了与其他IP电话终端互通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关守软件功能比较完善、实用、可靠,符合要求。

刘静[9](2004)在《唐钢三网合一可行性技术论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网络世界逐渐发展壮大成熟,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单一的网络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需要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网络,这样就推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即是把现有的传统的公共交换电信网,计算机网络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当前“三网合一”的主要难点是接入网问题,接入网是指从用户端到局端或网络节点的所有设备,包括网络终端、网络单元、分配单元,线路终端及传输媒介等,现阶段,接入网技术主要有HFC和基于铜线的XDSL技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要实现三网合一,建立一个宽带综合数据网络,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系统进行改造,以此为平台建立并实现多种业务。为此,我对我公司的有线电视系统的现状和当前的需求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调研,并且作了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对在我公司的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无论是从技术的可行性还是以后的市场前景,对我公司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改造后的系统,能和市广播电视局很好地连接,使我公司两万用户能很好地收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并能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其次,网络系统改造后,能很好地开展增值业务,不但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能为我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如,家庭计算机数据业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我把自己的设想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已经获得了领导的批准,准备明年投资对小区进行分批改造。改造后的网络系统,具备双向传输的基本要求。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进展,在改造好的网络上必将会开展越来越多的业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金蓉[10](2003)在《基于SNMP的宽带HFC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HFC网络作为一种宽带接入网络,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极宽的传输频带、丰富的频率资源、方便的接入手段和相对较低的技术改造费用。因此,近几年全世界HFC网络都在快速发展,网络规模越来越大,传输设备越来越多,网络构造也越来越复杂。而随着网络设备的增加,系统可靠性会逐步降低。为了保障网络高效安全地运营,宽带HFC接入网需要一套网管系统;为了与现代有线电视网络的干线网管系统相协调,宽带HFC接入网需要一套标准的网管系统;为了能同时支持模拟业务和数字业务的管理,宽带HFC接入网需要一套能同时管理模拟设备和数字设备的标准的网管系统。 顺应以上需求,本文推荐采用SNMP协议来建立宽带HFC的网管系统。由此,本文研究了TMN网管体系结构、SNMP网管协议,分析总结了宽带HFC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和接入方式,最后介绍了一种基于SNMP的宽带HFC接入网网管系统的实现。 第一章对网络管理的概念和功能、TMN网管体系结构及SNMP标准网管协议作了详细阐述。 第二章首先分析了现代有线电视网络结构,重点总结了宽带HFC接入网的两类接入方式,接着分析并提出宽带HFC接入网网管系统适合架构于TMN网管体系结构之中,适合采用SNMP网管接口。 第三章提出基于SNMP的宽带HFC接入网网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第四章首先阐述MIB、ASN.1的概念和规则、MIB的扩展方法以及ucd-snmp-4.2.5软件包,接着给出本系统中代理方模拟设备扩展代理的实现,重点阐述Linux下的扩展,最后也简要阐述了Windows NT下的扩展。 第五章首先阐述WinSNMP,接着给出本系统中管理者方的软件实现,重点阐述各个模块的实现。

二、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广电接入网典型技术分析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业务需求及技术选择
    2.1 未来业务开展方向
    2.2 宽带数据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2.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趋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接入网技术介绍
    3.1 接入网的概念
    3.2 基于同轴电缆接入的 DOCSIS 协议
        3.2.1 CMTS+CM 网络系统 Cable Modem 的结构
        3.2.2 CMTS+CM 网络系统前端的结构
    3.3 C-Docsis 模型
        3.3.1 C-DOCSIS 系统应用组网
        3.3.2 C-DOCSIS 接入网组网方案
    3.4 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
        3.4.1 EPON 技术分析
        3.4.2 EPON 和 FTTB+LAN 差异比较
    3.5 FTTLAN 技术
        3.5.1 FTTLAN 技术 Cable Modem 系统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有线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规划
    4.1 有线接入网络发展背景
    4.2 宽带业务与接入网现状
        4.2.1 宽带业务现状
        4.2.2 接入网现状
    4.3 有线接入网络发展目标
        4.3.1 业务发展目标
        4.3.2 网络发展目标
        4.3.3 网络建设规划
        4.3.4 新建网络建设规划
        4.3.5 商品房建设规划
        4.3.6 政策性住房建设规划
        4.3.7 老网扩容改造规划
        4.3.8 CMTS 网络升级改造规划
        4.3.9 光纤到楼小区的建设规划
    4.4 预期效果
        4.4.1 预算情况
        4.4.2 带宽变化情况
        4.4.3 业务支撑预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广电 NGB 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5.1 NGB 网络概念
    5.2 业务需求分析
        5.2.1 云媒体电视的产生
        5.2.2 云媒体电视特征
        5.2.3 云媒体电视对网络的要求
    5.3 NGB 网络建设思路和目标
        5.3.1 网络改造前状况
        5.3.2 总体思路和目标
        5.3.3 具体目标
    5.4 NGB 网络设计与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多业务接入网规划、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三网融合要求
        1.1.2 NGB 要求
        1.1.3 接入网“光进铜退”要求
    1.2 主要研究工作
        1.2.1 三网融合及 NGB 发展意义研究
        1.2.2 适应广电的有线宽带接入网技术研究
        1.2.3 广电多业务接入网项目实践
    1.3 论文组织构架
第二章 三网融合广电网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 三网融合发展与现状
        2.1.1 国际三网融合发展借鉴
        2.1.2 中国特色三网融合发展道路
        2.1.3 三网融合现状
    2.2 三网融合挑战与机遇
        2.2.1 网络演进历程比较
        2.2.2 广电与电信优势对比
        2.2.3 广电网络应对之策
        2.2.4 广电网络发展机遇
    2.3 江苏有线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2.3.1 网络双向化改造
        2.3.2 数据业务运营
        2.3.3 云媒体电视
        2.3.4 三网融合枢纽中心项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电宽带接入技术研究
    3.1 宽带接入发展现状
        3.1.1 国外发展情况
        3.1.2 国内发展情况
        3.1.3 主流有线宽带接入技术
    3.2 光接入网技术研究
        3.2.1 EPON
        3.2.2 GPON
        3.2.3 EPON 和 GPON 技术对比
    3.3 电缆接入技术研究
        3.3.1 DOCSIS 技术
        3.3.2 EoC 技术
    3.4 FTTx 技术
        3.4.1 FTTx 应用分类
        3.4.2 FTTx 特征对比
        3.4.3 FTTx 实现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有线多业务接入网设计
    4.1 整体性规划
        4.1.1 规划原则
        4.1.2 规划目标
        4.1.3 规划思路
    4.2 多业务接入网实施内容
    4.3 具体网络设计方案
        4.3.1 FTTB+LAN 方案
        4.3.2 FTTB+DOCSIS3.0 方案
        4.3.3 FTTB+EoC 方案
        4.3.4 FTTH 方案
    4.4 接入网方案可行性论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示范网络建设实践
    5.1 整体建设技术方案
        5.1.1 光纤分光方式设计
        5.1.2 ODN 设计
        5.1.3 入户方式设计
        5.1.4 家庭内部网络设计
        5.1.5 推流方式设计
    5.2 中山陵某别墅小区试点方案
        5.2.1 场景介绍
        5.2.2 具体工程建设规划
        5.2.3 技术指标
        5.2.4 项目费用预算
    5.3 城北某老小区试点方案
        5.3.1 场景介绍
        5.3.2 具体工程建设规划
        5.3.3 项目费用预算
        5.3.4 项目验收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接入网现状与发展
    1.2 接入网运用的主要技术
    1.3 接入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本课题设计的技术背景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 接入网概述
    2.1 引言
    2.2 接入网AN(ACCESS NET)的定义
    2.3 接入网的特点
    2.4 接入网的分类
        2.4.1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2.4.2 根据接入技术分类
    2.5 ADSL 宽带接入系统介绍
        2.5.1 ADSL 的基本概念
        2.5.2 ADSL 的基本原理
        2.5.3 ADSL 的系统结构
        2.5.4 典型的ADSL 接入技术方案
第三章 LITESPAN1540 系统结构和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LITESPAN1540 接入网的系统结构
    3.3 LITESPAN1540 MLS 总线性能
    3.4 MLS 主要板卡型号与性能
第四章 MLS 宽带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MLS 宽带控制模块
    4.2 LANX 交换子模块硬件设计
        4.2.1 LANx 端口地址映射
        4.2.2 SGMII 千兆以太网介质无关接口
        4.2.3 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
        4.2.4 LANx 交换控制器
    4.3 NT 子模块硬件设计
        4.3.1 NT 部分详细功能描述
        4.3.2 外部接口设计
第五章 MLS宽带用户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MLS 宽带用户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
    5.2 EFLCA/B 宽带用户卡各功能部件设计
        5.2.1 EFLCA/B 功能部件框图
        5.2.2 DC/DC 直流电压转换器
        5.2.3 复位电路
        5.2.4 时钟发生与分发电路
    5.3 IXP2350 网络处理器
        5.3.1 IXP2350 功能配置
        5.3.2 IXP2350 外围扩展总线
        5.3.3 IXP2350 引导程序接口
        5.3.4 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
        5.3.5 IXP2350 内部介质交换结构MSF
        5.3.6 千兆以太网串并转换器GE SerDes(TLK2201BI)
    5.4 IXP2350 CPLD 逻辑设计
        5.4.1 Watchdog Timers 计时器
        5.4.2 中断控制器
        5.4.3 CPLD 编程接口
    5.5 IXP2350 调制解调接口
    5.6 外部接口GICI
    5.7 EFLCA/B 宽带线路卡测试技术
        5.7.1 EFLCA/B 测试程序开发平台简介
        5.7.2 EFLCA/B 主要功能测试段测试原理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附件

(4)基于IP技术的三网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三网融合的政策推进
3 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
    3.1 融合的技术
        3.1.1 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平台
        3.1.2 三网融合的接入网技术
    3.2 IPTV技术的应用
        3.2.1 IPTV系统架构
        3.2.2 IPTV的主要商业模式
        3.2.3 IPTV主要运营模式及分析

(5)通信接入网的光纤化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接入网发展概述
        1.1.1 接入网的定义
        1.1.2 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
        1.1.3 接入网的业务
    1.2 主要接入网技术
        1.2.1 铜线接入
        1.2.2 光纤接入
        1.2.3 无线接入
    1.3 主流运营商的选择
    1.4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铜线接入技术与光纤接入技术
    2.1 铜线接入技术
        2.1.1 铜线电缆传输介质的分类
        2.1.2 铜线电缆的传输性能
        2.1.3 数字用户线(DSL)技术
    2.2 光纤接入技术
        2.2.1 光纤接入FTTx
        2.2.2 光纤接入网的分类
        2.2.3 光纤接入的拓扑结构
    2.3 PON技术
        2.3.1 PON的拓扑结构
        2.3.2 PON技术的标准化
第3章 接入网升级技术研究
    3.1 升级技术提出的背景
    3.2 “光进铜退”技术实施要求
    3.3 “光进铜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设备
        3.3.1 EPON技术
        3.3.2 接入网关AG、综合接入设备IAD
第4章 大连城域网光纤化技术研究
    4.1 大连城域网现状分析
        4.1.1 大连本地宽带城域网网络构架
        4.1.2 软交换体系构架
        4.1.3 IP承载网网络组织
        4.1.4 城域网与NGN承载网的对接
        4.1.5 存在的问题
    4.2 大连城域网“光进铜退”技术方案研究
        4.2.1 “光进铜退”区域重新划分与设计
        4.2.2 “光进铜退”设计思路
第5章 大连城域网“光进铜退”技术方案实施研究
    5.1 “光进铜退”技术方案的实施研究
        5.1.1 “光进铜退”方案1
        5.1.2 “光进铜退”方案2
        5.1.3 “光进铜退”方案3
    5.2 “光进铜退”以及FTTH的实现举例
        5.2.1 “光进铜退”的设计实现
        5.2.2 光纤到户FTTH的设计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7)基于HFC网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小区的概念
    1.2 三网合一的概念
    1.3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1.4.1 本文主要工作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三网合一的技术论证及主要技术问题分析
    2.1 各网目前的主要状况及问题
        2.1.1 电信网
        2.1.2 有线电视网
        2.1.3 计算机互联网
    2.2 三网合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3 三网合一的关键技术
    2.4 三网合一接入网技术分析
        2.4.1 数字用户环路(xDSL)接入技术
        2.4.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
        2.4.3 全光纤(FTTx)接入网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FC 双向网络分析
    3.1 HFC 网的主要特点
    3.2 HFC 网的系统结构
    3.3 HFC 网的拓扑结构及结构形式
    3.4 HFC 网的频谱安排
    3.5 HFC 网双向传输的实现
        3.5.1 双向传输的实现方式
        3.5.2 数据语音的融合
    3.6 HFC 网络信道的问题处理
        3.6.1 HFC 网络的上行信道噪声来源及处理办法
        3.6.2 上行通道中的失真及解决
        3.6.3 HFC 网络中的冲突问题
    3.7 HFC 接入网的关键技术
        3.7.1 加扰与解扰技术
        3.7.2 软交换技术
        3.7.3 中间件技术
    3.8 HFC 接入网的关键设备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HFC 网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方案
    4.1 网络设计的原则
    4.2 网络设计的目标
    4.3 网络设计的总体概述
    4.4 网络设计的总体结构分析
        4.4.1 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的组成
        4.4.2 小区双向HFC 网络的工作原理
        4.4.3 多功能业务的频带划分
    4.5 网络设计中的若干体会
        4.5.1 传输体制的确定
        4.5.2 光波长的确定
        4.5.3 光节点的确定
        4.5.4 光纤网络结构的确定
        4.5.5 同轴网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HFC 网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功能实现
    5.1 基于HFC 网的智能小区的功能概述
        5.1.1 有线电视HFC 网的基本功能
        5.1.2 安全防范系统
        5.1.3 设备管理功能
        5.1.4 物业管理系统
    5.2 基于HFC 网的智能小区主要功能的实现
        5.2.1 基于HFC 网的VOD 视频点播系统的实现
        5.2.2 基于HFC 网的IP 电话系统的实现
        5.2.3 基于HFC 网的电子商务的实现
        5.2.4 基于HFC 网的设备管理的实现
        5.2.5 基于HFC 网的物业管理系统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HFC 的智能小区应用实例
    6.1 系统概述
    6.2 HFC 网络多功能的频谱划分
    6.3 光节点的选取和双向网络的建立
        6.3.1 HFC 网射频指标的选择
    6.4 计算机联网
    6.5 VOD 系统的接入
    6.6 网络设计
        6.6.1 电缆分配网
        6.6.2 双向光纤到楼区设计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 MCNS DOCSIS1.0/1. 1 标准的 Cable Modem 及 CMTS 技术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基于新型HFC网络的IP电话关守软件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2 HFC 网络
    2.1 HFC发展概况
    2.2 HFC网络的特点及结构
    2.3 HFC网络作为宽带接入网的优势
    2.4 HFC网络宽带接入网标准
    2.5 HFC宽带接入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5.1 HFC宽带接入网目前存在的问题
        2.5.2 HFC宽带接入网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
    2.6 新型HFC宽带接入网解决方案及优势分析
3 IP电话相关协议及比较
    3.1 IP电话发展的技术要求
    3.2 IP电话相关协议
        3.2.1 H.323协议
        3.2.2 SIP协议
        3.2.3 MGCP
        3.2.4 软交换技术
        3.2.5 其他重要协定及技术
    3.3 H.323和SIP协议的比较
        3.3.1 体系结构的比较
        3.3.2 复杂性的比较
        3.3.3 可靠性及服务质量的比较
        3.3.4 协议可扩展性的比较
        3.3.5 网络规模可扩展性比较
        3.3.6 支持业务的比较
        3.3.7 小结
4 关守软件遵循的协议(H.323协议)分析
    4.1 H.323协议栈的分析
        4.1.1 H.323协议的构架
        4.1.2 H.225.0呼叫信令和RAS信令
        4.1.3 H.245多媒体通讯控制协议
        4.1.4 H.235多媒体终端的安全和加密
        4.1.5 音频编码规范
        4.1.6 RTP/PTCP协议
    4.2 H.323系统的组成
        4.2.1 系统组成的拓朴结构
        4.2.2 H.323体系各部件功能
    4.3 H.323呼叫过程的各个阶段
        4.3.1 呼叫建立
        4.3.2 初始化通信和能力集交换
        4.3.3 建立音频/视频通信
        4.3.4 呼叫服务
        4.3.5 呼叫终止
        4.3.6 快速呼叫
5 关守软件需求分析
    5.1 关守特点
    5.2 关守的需求分析
        5.2.1 RAS功能
        5.2.2 呼叫处理功能
        5.2.3 用户界面和参数设置
        5.2.4 RADIUS Client程序
        5.2.5 网管功能
        5.2.6 其他功能
    5.3 关守的主要性能指标
    5.4 开发环境方法简介
6 关守软件的设计及其实现
    6.1 关守软件总体设计
    6.2 H.323协议栈的实现
        6.2.1 ASN.1编码的实现
        6.2.2 H.323协议栈的设计
    6.3 关守的实现
        6.3.1 关守功能模块
        6.3.2 关守主程序
        6.3.3 RAS消息处理线程
        6.3.4 呼叫处理线程
        6.3.5 搜寻多播接收处理线程
    6.4 呼叫转移的实现
        6.4.1 RAS过程后的两种信令和消息传送方式
        6.4.2 实现呼叫转移的信令过程
7 测试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9)唐钢三网合一可行性技术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三网合一的概论
    1.1 三网合一的概念
    1.2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三网合一的技术论证及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2.1 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领域阐述各个网独自发展的局限性并论证三网合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2 各网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以及新业务对网络的要求
    2.3 从技术角度分析三网合一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2.3.1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系统与简化的ADSL系统
        2.3.2 HFC网技术
    2.4 HFC网络三网合一的实现和问题的解决
        2.4.1 基于HFC的宽带通讯网
        2.4.2 HFC网络
    2.5 三网合一的前景
    2.6 基于HFC网络的三网合一
        2.6.1 系统结构
        2.6.2 数据传输的实现
        2.6.3 话音的传输
        2.6.4 与PSTN的互通
第三章 HFC双向网络的组建和技术难点
    3.1 HFC双向网络
    3.2 宽带HFC接入网络拓扑结构及结构形式
    3.3 宽带HFC交互式业务传输频带划分与配置
    3.4 双向传输的实现方式
        3.4.1 对称双向传输系统
        3.4.2 不对称双向传输系统
    3.5 上行通道的噪声和失真及抑制的方法
        3.5.1 上行通道的噪声漏斗效应
        3.5.2 噪声会聚因子与工作电平
        3.5.3 提高双向传输系统屏蔽系数,减少侵入噪声影响
        3.5.4 上行通道中的失真
    3.6 宽带HFC接入网的关键技术
        3.6.1 加扰与解扰技术
        3.6.1.1 加扰的定义
        3.6.1.2 加扰的几种方式
        3.6.2 软交换技术
    3.7 宽带HFC接入网中的关键设备
    3.8 宽带HFC接入网的新业务
第四章 宽带HFC接入网的新业务的实现技术
    4.1 基于HFC网的VOD数字视频点播信息服务
        4.1.1 视频点播VOD的特征
        4.1.2 系统构成
        4.1.3 系统性能描述
    4.2 基于HFC网的远程教育业务服务
    4.3 基于HFC网的IP电话业务服务
    4.4 基于HFC网的电子商务
第五章 选题依据
    5.1 我公司三网现状
    5.2 如何改造及方案介绍
        5.2.1 网络改造的目标
        5.2.2 网络总体结构概述
        5.2.3 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5.3 改造后的网络功能
第六章 预期效果和发展前景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SNMP的宽带HFC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与接口协议
    1.1 网络管理的概念与管理功能
        1.1.1 网络管理的概念
        1.1.2 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
        1.1.2.1 配置管理
        1.1.2.2 性能管理
        1.1.2.3 故障管理
        1.1.2.4 安全管理
        1.1.2.5 计费管理
    1.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1.2.1 TMN的由来、基本概念
        1.2.2 TMN体系结构
        1.2.2.1 功能体系结构
        1.2.2.2 信息体系结构
        1.2.2.3 物理体系结构
        1.2.2.4 逻辑(分层)体系结构
        1.2.3 TMN的演进
    1.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1.3.1 TCP/IP网络管理的发展
        1.3.2 SNMP基本框架
        1.3.2.1 网络管理模型结构
        1.3.2.2 网络管理协议体系结构
        1.3.2.3 陷阱引导轮询(Trap-directed polling)
        1.3.2.4 代理员(Proxies)
        1.3.3 SNMP的优点与缺点
        1.3.4 其它网管接口协议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宽带HFC接入网网管体系研究
    2.1 有线电视网络管理
        2.1.1 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
        2.1.2 有线电视网络分级网管结构
    2.2 宽带HFC接入网网络管理
        2.2.1 传统有线电视网络结构
        2.2.2 宽带HFC网络结构
        2.2.3 宽带HFC接入网的接入方法
        2.2.3.1 频分复用方式
        2.2.3.2 空间完全分割方式
        2.2.3.3 两类接入方式的比较
        2.2.4 宽带HFC接入网网管体系
        2.2.5 宽带HFC接入网网管接口协议的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3.1 拟实现的管理功能
        3.1.1 光节点管理
        3.1.2 性能管理
        3.1.3 故障管理
    3.2 框架设计
        3.2.1 网管体系结构
        3.2.2 设备代理方方案
        3.2.3 管理者方方案
    3.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代理方实现
    4.1 引言
    4.2 MIB及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1)
        4.2.1 SNMP系统模型中的MIB
        4.2.2 MIB
        4.2.3 ASN.1概念
        4.2.4 模块定义
        4.2.5 SNMP数据类型、SNMP构造数据类型和SNMP宏
        4.2.6 用ASN.1定义SNMP的管理对象
        4.2.7 MIB变量的引用
    4.3 LINUX下用UCD-SNMP软件包进行SNMP扩展代理的实现
        4.3.1 关于UCD-SNMP软件包
        4.3.1.1 ucd-snmp介绍
        4.3.1.2 ucd-snmp 4.2.5软件包的内容
        4.3.1.3 ucd-snmp 4.2.5的文档
        4.3.1.4 ucd-snmp 4.2.5支持的操作系统
        4.3.1.5 ucd-snmp 4.2.5支持的SNMP协议版本
        4.3.1.6 其他
        4.3.2 光端机管理对象模块的定义
        4.3.3 LINUX下用UCD-SNMP实现光端机代理的步骤
    4.4 WINDOWS NT下SNMP服务扩展代理的研究
        4.4.1 扩展代理的实现机制
        4.4.2 如何开发扩展代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理方实现
    5.1 SNMP消息
        5.1.1 SNMP消息格式
        5.1.2 SNMP消息的发送
        5.1.3 SNMP消息的接收
        5.1.4 变量绑定
    5.2 WINSNMP
    5.3 SNMP原语通信模块的实现
    5.4 功能模块的实现
        5.4.1 添加光节点功能模块
        5.4.2 实时设备状态查询功能模块
        5.4.3 光端机轮询功能模块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英文缩略词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四、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广电接入网典型技术分析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规划设计[D]. 朱道中.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2]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多业务接入网规划、设计与应用[D]. 周浩宇.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3]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姚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3)
  • [4]基于IP技术的三网融合[J]. 贺铁龙. 中国有线电视, 2010(07)
  • [5]通信接入网的光纤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 杨岳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7)
  • [6]集团客户综合业务接入网技术解析[J]. 李建荣,吴懿峰. 移动通信, 2008(09)
  • [7]基于HFC网的智能小区三网合一的设计与实现[D]. 周健. 苏州大学, 2007(11)
  • [8]基于新型HFC网络的IP电话关守软件的设计[D]. 胡国庆. 重庆大学, 2005(01)
  • [9]唐钢三网合一可行性技术论证[D]. 刘静. 天津大学, 2004(07)
  • [10]基于SNMP的宽带HFC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研究[D]. 金蓉. 浙江工业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HFC接入网与宽带多媒体通信接入网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