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社区0~18月龄婴幼儿辅食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陕西农村社区0~18月龄婴幼儿辅食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一、陕西农村社区0~18个月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朱贤[1](2021)在《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养育照护和早期综合发展状况,分析各民族地区儿童在体格发育、常见病、伤害和早期发展等维度的早期综合发展情况差异,并探究看护人的养育照护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养育照护改善措施,为中西部各地区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服务提供参考,也为未来持续关注该脆弱群体的早期综合发展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课题专家组统一设计的问卷,通过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河南省、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6个县的家庭最小5岁以下儿童的看护人进行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儿童进行血红蛋白、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对儿童养育照护、体格发育、常见病和伤害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对儿童早期发展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或方差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共在中西部地区调查了1348对5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河南地区483对,全为汉族;四川地区720对,以彝族为主(彝族占83.3%);西藏地区145对,全为藏族。2养育照护状况:被调查儿童留守率为45.5%;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合格率为34.0%;看护人至少在3个关键时刻洗手率为31.2%,看护人用肥皂洗手率为47.0%,饮用水来源受保护率为52.8%;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4.2%,及时辅食添加率为39.3%;1岁以内体检4次及以上率为7.6%,预防接种建卡率为95.2%;暴力管教率为72.7%;参加早教活动率为24.8%,良好亲子互动率为51.3%。不同民族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1)体格发育:营养不良率为17.8%(西藏最高,33.1%),超重肥胖率为8.0%(河南最高,10.6%)。(2)常见病:贫血率为41.7%(四川最高,49.9%);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7.6%(四川最高,25.4%);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两周患病率为35.5%(河南最高,40.6%)。(3)意外伤害:意外伤害率为2.1%。(4)早期发展:早期发展总得分为(2.95±2.38)分。不同民族地区儿童体格发育、常见病和早期发展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1)营养不良:≥12~月龄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0~月龄组(12~:OR=2.006,95%CI=1.196~3.366;24~:OR=4.312,95%CI=2.513~7.400;36~:OR=3.295,95%CI=1.743~6.230;48~59:OR=4.771,95%CI=2.461~9.252),看护人文化程度为文盲和小学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高中及以上(文盲:OR=3.473,95%CI=1.512~7.978;小学:OR=2.701,95%CI=1.163~6.272),饮用水未煮沸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煮沸(OR=1.627,95%CI=1.039~2.549),看护人仅用清水洗手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肥皂洗手(OR=1.448,95%CI=1.002~2.093),西藏和四川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高于河南(西藏:OR=5.437,95%CI=2.400~12.319;四川:OR=3.518,95%CI=1.801~6.874)。(2)常见病:<36月龄组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高于48~59月龄组(6~:OR=7.575,95%CI=3.874~14.812;12~:OR=4.822,95%CI=2.609~8.912;24~:OR=2.164,95%CI=1.166~4.016),未达到最低进食频率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高于达到(OR=1.494,95%CI=1.032~2.162),未预防接种建卡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高于建卡(OR=2.562,95%CI=1.017~6.453),西藏儿童发生贫血的可能性低于四川(OR=0.395,95%CI=0.200~0.780)。<24月龄组儿童发生腹泻的可能性高于48~59月龄组(0~:OR=5.751,95%CI=1.881~17.580;12~:OR=5.542,95%CI=1.890~16.247),留守儿童发生腹泻的可能性高于非留守儿童(OR=1.724,95%CI=1.172~2.538)、西藏和四川儿童发生腹泻的可能性高于河南(西藏:OR=3.267,95%CI=1.374~7.770;四川:OR=5.080,95%CI=2.208~11.689)。河南和四川儿童发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的可能性高于西藏(河南:OR=3.445,95%CI=1.681~7.061;四川:OR=4.163,95%CI=2.112~8.207),家庭第一个孩子发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的可能性高于第三个及以上(OR=1.530,95%CI=1.021~2.294)。(3)暴力管教:24~和48~59月龄组儿童遭受暴力管教的可能性高于12~月龄组(24~:OR=2.615,95%CI=1.674~4.086;48~59:OR=2.602,95%CI=1.459~4.638),看护人为母亲的儿童遭受暴力管教的可能性高于非母亲(OR=1.824,95%CI=1.266~2.628),看护人支持体罚儿童遭受暴力管教的可能性高于不支持(OR=9.447,95%CI=6.165~14.475)。(4)早期发展:月龄越大(β=0.429,P<0.001)、良好亲子互动(β=0.189,P<0.001)、至少拥有3本读物(β=0.116,P=0.001)、正确引导(β=0.070,P=0.002)和参与早教活动(β=0.164,P<0.001)的儿童早期发展得分越高;低体重(β=-0.055,P=0.034)、孩次数越大(β=-0.064,P=0.033)的儿童早期发展得分越低。结论中西部被调查5岁以下儿童的养育照护状况较差,不同民族地区差异较大。暴力管教、缺乏早教活动、缺乏良好亲子互动、1岁以内体检次数不够等问题突出;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欠缺、卫生洗手行为较差、儿童缺乏科学喂养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方面,藏族和彝族地区营养不良、常见病、伤害和早期发展4个维度均形势严峻、亟待改善。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儿童月龄、看护人角色、看护人文化程度、留守儿童、饮用水煮沸、看护人洗手方式、最低进食频率、预防接种建卡、体罚态度、亲子互动、读物、低体重、孩次数、正确引导和早教活动情况。建议将藏族和彝族地区作为未来儿童健康发展干预项目的重点地区,采取改善饮用水习惯、看护人手卫生,加强儿童科学喂养、预防接种,改变传统的暴力管教观念,促进良好亲子互动、加强儿童系统早期教育、多购买图书和多进行正确引导等养育照护方面针对性措施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武大伟[2](2020)在《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现况调查及健康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人类持续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儿童的健康水平反映了人类总体的经济和医疗水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健康水平的体现。提高儿童的健康、促进儿童健康管理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学龄前儿童由于各种营养摄入不足,缺乏营养或卫生习惯差等原因,导致学龄前儿童容易出现贫血、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龋齿、肥胖等疾病,严重影响了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生长。因此对儿童健康现况的调查及健康管理对策的研究必不可少。目的: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贫血、消瘦、低体重、生长迟缓、超重和肥胖等营养状况的流行现况及变化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管理提供合理科学的健康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海口市4个市辖区,每个辖区随机抽取1个社区,共抽取4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幼儿园,对抽中的社区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的海口市户籍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自制问卷收集被调查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家庭收入等)、生活方式、日常饮食情况、饮食行为等资料。并采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的儿童健康档案数据。分析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分布特征,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632份,回收有效问卷596份。调查对象男童317(53.19%),女童279名(46.81%),男童平均月龄54.87±11.41,女童平均月龄55.71±11.69。2.在调查的儿童中,儿童贫血检出率为12.22%,营养不良检出率7.14%(低体重2.73%、生长迟缓3.57%、消瘦3.15%),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2.39%(超重9.66%、肥胖2.73%)。3.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贫血风险更低(OR=0.489,95%CI 0.248-0.963);每周吃虾和贝类频次≥5天比<5天儿童的消瘦风险更高(OR=4.671,95%CI 1.376-15.856);少数民族比汉族儿童的低体重风险更高(OR=5.042,95%CI 1.308-19.441);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儿童的超重及肥胖风险更高(OR=2.679,95%CI 1.524-4.710)。4.相关性分析显示,儿童HAZ与由祖父母或其他人照顾、家庭收入水平、每周吃豆制品、每周和奶制品正相关;与户籍、每天累计运动时间、每天累计睡眠时间、挑食)与负相关。儿童WAZ与由祖父母或其他人照顾、独生子女、家庭收入水平、每周喝酸奶频次和食物响应正相关;与每日睡眠时长、不良进食习惯和外因性进食负相关。儿童BAZ与独生子女、食物响应和主动进食能力正相关;与每周吃虾及贝类的频次和不良进食习惯负相关。结论:1.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整体营养状况一般,生长发育水平低于WHO标准,贫血和营养不良情况还有很大改善空间,营养过剩情况较好,但存在逐年上升趋势。2.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受到自身特征、生活情况、日常饮食以及饮食行为的四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提示我们应加强家庭、社区、幼儿园、政府之间合作,完善儿童健康监管体系,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提高家长健康意识水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监管,形成科学规范的儿童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李玉萍[3](2021)在《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地区妇女孕期膳食模式特点,分析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探讨云南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影响。[方法](1)本研究依托在云南宣威农村地区2个乡镇建立的出生队列,在前期研究已随访的基础上,建立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影响的双向性队列研究,搜集孕期相关资料,继续前瞻性观察婴儿至1岁时。(2)收集孕期相关的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孕产史;既往健康状况;孕早中晚期感知压力状况和被动吸烟情况;孕前补充营养素情况;丈夫在孕妇怀孕前一个月饮酒情况。分娩时的胎龄、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婴儿出生的身长、体重、头围;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3)通过自行设计问卷面对面调查婴儿母亲或主要看护人,调查1岁时婴儿既往健康状况、疾病史、辅食添加情况、主要照顾者、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和玩耍时间、12月龄的身长、体重、头围。运用Bayley-Ⅲ对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进行评估。(4)将收集到的孕期食物频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膳食模式,根据因子得分,将得到的膳食模式分为T1(低分组)、T2(高分组)两组。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参与本研究的母亲-婴儿对共228对,妇女平均年龄为25.53±5.64岁,以汉族为主,占88.6%;82.0%的农村孕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80.3%的妇女在家务农。69.7%家庭年收入不及3万元。68.0%的孕妇孕前BMI正常;孕期空腹血糖<7 mmol/L占97.4%。大部分妇女孕期增重在9~12kg;孕早期有轻微妊娠呕吐的孕妇占81.8%;68.8%的孕妇为经产妇;分娩方式以顺产为主。平均分娩孕周39.26±1.12W;所生婴儿中女婴占53.5%,婴儿出生时体重3211.34±383.35g,出生身长 50.26±1.34cm,出生头围 33.89±1.67cm。94.6%的婴儿出生至1岁时内是由母亲照顾,55.7%的婴儿在6月龄内开始添加辅食;53.9%的婴儿添加的营养剂主要是钙剂和维生素D。67.4%的婴儿未添加奶粉。辅食添加种类前五名分别是蛋类(96.2%)、水果(94.7%)、谷类(93.8%)、蔬菜(92.8%)、肉类(88.4%)。(2)孕早中晚期以及合并孕中晚期均得到3种膳食模式: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腌制型以腌菜/酸菜、火腿/腌肉为主;动物蛋白型以动物内脏、畜肉、禽肉、鱼虾为主;传统型以洋芋/红薯、米面及制品、蔬菜为主。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膳食模式的高分组(T2组)分别占60.1%、49.1%、45.6%。(3)将孕期膳食模式高分组(即T2组)作为因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晚期处于夏季和秋季的孕妇选择腌制型T2组的可能性分别是冬季孕妇的13.607倍(P=0.004)、6.599倍(P=0.009)。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的孕妇选择动物蛋白型T2组的可能性分别是高中孕妇的0.322倍(P=0.043)、0.349倍(P=0.037)、孕中期高感知压力的孕妇选择动物蛋白型T2组的可能性是低感知压力孕妇的0.275倍(P=0.004)。(4)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的平均得分为98.84±16.66,认知得分范围为55~145,发育落后率(发育迟缓和边缘水平)为8.8%。绝大部分婴儿认知发育处于平均水平,占44.7%。(5)将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妇女孕期选择传统型膳食模式,1岁时婴儿认知得分越低(β=-12.272,P=0.002)。主要照顾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1岁时婴儿认知得分越高(β=12.476,P=0.035)。[结论]云南宣威农村孕妇膳食模式可以分为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3种类型;学历低、孕早期有高感知压力、孕晚期处于夏季和秋季的孕妇更偏向选择腌制膳食模式。农村地区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处于中等水平,孕期传统型膳食模式会延缓婴儿认知发育。

姚晓璐[4](2021)在《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妇幼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提升母婴健康素养,对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医院等妇幼保健机构担负着履行公共卫生职责,负责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相关的医疗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因此,从医院的角度为妇幼保健提供服务,了解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因素,对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研究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的母婴健康素养现状水平,分析主要影响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进一步确定提升母婴健康素养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为医院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构建更完善的孕产妇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卫生部2012年编制的测评工具《母婴健康素养评价问卷》,对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上海市某医院的部分备孕人群、孕妇夫妇、婴幼儿家长三类人群,共计42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般情况和母婴健康素养测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3.1创建的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分析比较不同人口特征间的健康素养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中的逐步回归法进行影响因素筛选。为了更好地了解孕产相关人员对母婴健康素养的理解和自我评价、最易接受的提高母婴健康素养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孕产服务供需双方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结果:1.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现状:共有18人具备了母婴健康素养,母婴健康素养的总具备率为4.24%。其中,母孕期基本知识、婴幼儿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以及基本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11.06%(47人)、21.18%(90人)、6.35%(27人)和11.06%(47人),四个方面的具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母孕期基本知识掌握的因素。调查对象、性别、家庭收入是影响婴幼儿基本知识掌握的因素。调查对象、性别、文化程度和分娩次数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掌握的因素。调查对象、性别、文化程度是影响基本技能掌握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母孕期基本知识的具备相关;调查对象、性别、家庭收入,与婴幼儿基本知识的具备相关;调查对象、性别、分娩次数,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具备相关;调查对象、性别、文化程度,与基本技能的具备相关。备孕人群、男性、低文化程度人群为重点对象。3.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访谈结果:孕产相关人员:普遍反映自己对母婴健康素养知识了解不够,希望获得母婴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最关注当前影响最大、关系最紧密的健康问题。在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方面,对于专业从业人员宣教的方式最为接受;同时,同伴间妈妈群分享也是孕产相关人员接受度较高的方式;希望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以便及时获取知识。专业从业人员:认为问卷的部分内容过于专业,个别问题晦涩难懂,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对于备孕人群以及处于孕周较小的人群,要做到准确应答难度更大。由于劳动强度大、接诊时间有限,每次产检重点关注和孕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而对于母婴健康素养,关注度和宣传力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医院管理者:医院虽然提供了特定的时间、场地和人员做相关健康教育服务,但是从参与率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缺乏客观可靠的测评工具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的探索与提升、宣传具备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性是重点内容。研究结论:1.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和同期上海市平均健康素养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与其他地区相比未显示出明显差异。2.母婴健康知识和技能具有专业性强和实操性强等特点,需要进行专门学习。3.孕产相关人员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而对于健康行为的掌握相对较差,说明掌握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行为,知识未能很好地转化为行为,“知-信-行”统一是今后工作的重点。4.利用好每次的门诊时间,以孕产相关人员接受度高的多种方式,结合孕妇孕周或孩子月龄,通过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推送有关的健康信息,同时提供查找健康信息的可靠途径,方便随时查阅。5.随着母婴健康素养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相应政策的支持和人员保障的落实,将健康教育作为专业从业人员日常工作考核的一个部分,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6.需要社会、社区、医院、个人共同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素养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吴贻乐[5](2021)在《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学龄前期是儿童大脑发育、行为习惯、个性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敏感期,其心理行为模式和社会技能迅速发展且会影响后期发展。心理弹性发展良好是儿童发展适应成功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于处于逆境中的儿童至关重要。国内外针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相对缺乏,且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发展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村学龄前期儿童的健康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本项目根据安徽省地理分布特征,按照北部(淮河以北)、中部(江淮之间)、南部(长江以南)地理位置,以安徽省阜阳市、合肥市、马鞍山市部分农村地区学龄前期儿童为调查对象,运用心理弹性量表开展心理弹性横断面和纵向研究,探索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诸多个体内部及外部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儿童心理弹性与唾液皮质醇的关联,以期为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干预及探索HPA轴在心理弹性发展中的作用和心理弹性评估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阜阳市、合肥市、马鞍山市农村地区26所幼儿园的学龄前期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父母和家庭相关情况、饮食及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虐待经历、心理行为状况和心理弹性状态。心理弹性使用中文版《Devereux学龄前期儿童心理韧性评估量表(第二版)》进行评估。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心理弹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变量之间的关联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第二部分: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横断面调查中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儿童建立随访队列,纵向随访自2020年10月开始,截止2020年12月收回有效随访问卷共1196份。随访调查仍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的《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纵向调查心理弹性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模型。随访期间心理弹性不同变化模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第三部分: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丰县1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学龄前期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弹性及一般社会人口学及其他基本情况的调查,并进行1个上学日清晨觉醒、觉醒后30分钟和夜晚入睡前3个时点的唾液样本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唾液皮质醇含量测定。组间唾液皮质醇浓度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组在3个时点唾液皮质醇浓度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部分:横断面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36份,总体有效应答率为95.63%。其中男性1970人,女性1666;留守儿童1463名,非留守儿童2173名。心理弹性总分为38.9±8.0分,其中主动性、自我调节和依恋/关系维度得分分别为40.1±8.8分、44.1±9.0分和36.5±8.6分;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中等和偏低人数分别为62人(1.7%)、1294人(35.6%)和2280人(62.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更大年龄、马鞍山地区样本、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每日户外活动4小时及以上、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亲社会行为与总体心理弹性呈显着正相关;母亲孕期情绪平静、6月龄后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训斥责骂教育方式、困难问题与总体心理弹性呈显着负相关。就心理弹性不同维度而言,马鞍山地区样本、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年龄35岁及以上、每日户外活动4小时及以上、家庭月收入10000元以上、亲社会行为与主动性维度呈显着正相关;留守经历、母亲孕期情绪平静、6月龄后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采取训斥责骂教育方式、困难问题与主动性维度呈显着负相关。更大年龄、马鞍山地区样本、更好饮食行为习惯、家庭月收入5000元10000元、亲社会行为与自我调节维度呈显着正相关;12月龄后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采取训斥责骂教育方式、言语虐待、困难问题与自我调节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留守经历、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高中及以上文化、家庭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言语虐待、亲社会行为与依恋/关系维度呈显着正相关;阜阳地区样本、独生子女、母亲孕期情绪平静、612月龄添加辅食、更好饮食行为习惯、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困难问题与心理弹性依恋/关系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第二部分:纵向研究纳入1196名学龄前期儿童,男性663人,女性533人。心理弹性总分由基线的40.1±8.1分上升至一年后随访时的41.5±8.6分(P<0.001)。其中主动性和自我调节维度随访时得分较基线有所提高(P<0.001);而依恋/关系维度得分在随访期间保持相对稳定(P=0.486)。随访期间心理弹性水平保持不变的儿童共有764人(63.9%),而36.1%的儿童心理弹性水平发生了改变。其中,基线心理弹性较高水平的23名儿童有87.0%在随访时转为中等或偏低水平,基线心理弹性中等水平的484名儿童分别有3.9%和33.9%转为较高和偏低水平,而基线心理弹性偏低水平的689名儿童中有33.2%转为中等和较高水平。随访期间心理弹性“典型”、“增高”、“下降”和“低水平”4种变化模式分别占比28.1%、19.1%、14.3%和38.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得分在随访期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得分上升幅度较大。多因素GEE分析显示,独生子女、母亲年龄35岁及以上、亲社会行为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的正向预测因素;相反,母亲孕期情绪平静、更多睡眠问题、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采取训斥责骂教育方式、困难问题、带养人焦虑症状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的负向预测因素。对于不同心理弹性变化模式,独生子女、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亲社会行为与“典型模式”呈显着正相关;相反,母亲孕期情绪平静、困难问题与“典型模式”呈显着负相关。剖宫产、612月龄添加辅食、带养人焦虑症状与“增长模式”呈显着负相关。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5000元10000元、亲社会行为与“下降模式”呈显着负相关。第三部分:共50名儿童完成了清晨觉醒时、觉醒后30分钟和夜晚入睡前全部3个时点的唾液收集。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总体心理弹性高分组皮质醇水平具有觉醒反应迅速、且恢复速度更快的趋势,但总体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日间唾液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收集时点而言,主动性维度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觉醒30分钟时唾液皮质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此外,总体心理弹性和不同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皮质醇觉醒反应(CAR)、日间皮质醇斜率(DCS)和日间皮质醇总分泌量(AUC)指标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调查包括的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中等及较高水平仅占37.3%,大部分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弹性状态是一种可变化的动态过程,儿童总体心理弹性在随访中有所升高,但心理弹性不同方面的发展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诸多围产期和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个体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与心理弹性存在关联,从纵向发展角度,独生子女、父母较高文化程度、母亲更大年龄、较高家庭月收入、更多亲社会行为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因素;而剖宫产、母亲孕期情绪不佳、较晚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训斥责骂教育方式、更多困难问题、带养人更多焦虑症状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发展的不利因素。应充分考虑学龄前期儿童个体特点,采用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实施心理弹性干预,从而达到提高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健康的目的。此外,本研究整体上未发现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与唾液皮质醇之间的显着关联,个别指标或维度上的显着关联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程宇[6](2021)在《遵义地区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调查遵义地区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A)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农村留守婴幼儿贫血预防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抽取遵义地区5个乡镇的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为调查对象。对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主要运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描述性分析:(1)本次研究共调查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有效例数675名,其中男童349名(51.7%),女童326名(48.3%),男女性别比为1.07:1;6~7月龄儿童有180例(26.7%),8~9月龄217例(32.1%);10~12月龄278例(41.2%)。(2)调查对象父亲年龄平均为(28.42±5.38)岁,母亲平均年龄(26.19±4.21)岁;父母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为主,其中父亲为65.8%,母亲为51.1%;37.6%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以父亲为主,占71.6%。(3)调查的儿童平均体重为(8.22±1.17)kg,平均身长为(70.01±3.59)cm,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的发生率分别为8.0%、2.7%、4.3%。(4)有264例诊断为IDA,患病率为39.1%,轻度IDA占88.6%(234/264例),中度IDA占11.4%(30/264例)。(2)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χ2=12.615,P<0.05)、出生体重(χ2=12.727,P<0.05)、出生孕周(χ2=10.122,P<0.05)、出生胎次(χ2=9.769,P<0.05)、体重低下(χ2=6.665,P<0.05)、消瘦(χ2=8.872,P<0.05)、母孕期贫血(χ2=38.584,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χ2=27.733,P<0.05)、喂养方式(χ2=18.360,P<0.05)、辅食添加时间(χ2=30.682,P<0.05)、辅食中摄入蛋类及肉类(χ2=6.097,P<0.05;χ2=12.680,P<0.05)、辅食结构(χ2=10.256,P<0.05)、补充铁元素(χ2=9.934,P<0.05)对遵义地区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存在影响。(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男性、低出生体重儿、消瘦、母孕期贫血、家庭人均年收入低、纯母乳喂养、辅食中未添加肉类、未补充铁元素是婴幼儿患ID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4~6月添加辅食属于保护因素。结论:(1)遵义地区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IDA患病率较高,为39.1%;(2)性别为男性、低出生体重儿、消瘦、母孕期发生贫血、家庭人均年收入低、纯母乳喂养、未补充铁元素是遵义地区农村留守婴幼儿患ID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4~6月添加辅食属于保护因素。

高向莹[7](2021)在《兰州市6~24个月缺铁性贫血儿童智能发育、气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对6~24个月儿童智能发育、气质的影响,并分析IDA的危险因素,为IDA的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27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6~24个月之间。根据血红蛋白值(hemoglobin,Hb)将其分为2组,IDA组(137人),对照组(139人)。由专业人员对所有研究对象行Gesell智力评估,由主要带养人填写气质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气质类型及各气质维度得分由电脑软件分析得出,以上均在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DA对6~24个月儿童智能发育及气质的影响,并分析IDA的影响因素。结果:1.IDA组在个人社交、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性的DQ(development quotient,DQ)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DA组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气质占比低于对照组,启动缓慢型、中间偏难养型、难养型气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各气质维度得分评估结果中,IDA组在趋避性、适应度、心境三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母亲孕期贫血、家庭饮食以素食为主、满6个月未及时添加辅食是IDA的危险因素,辅食添加肉食是IDA的保护因素。结论:1.IDA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区的发育较对照组落后。2.IDA不利于积极气质的形成。3.IDA的危险因素为:母亲孕期贫血、满6个月未及时添加辅食、家庭饮食以素食为主,辅食添加肉食是IDA的保护因素。

颜玲[8](2020)在《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量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研制Citrin缺陷病(Citrin Deficiency,CD)照顾者对CD患者的饮食管理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估CD照顾者对CD患者饮食管理能力提供测评工具。2.调查CD照顾者对CD患者饮食管理水平的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者制定CD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确定量表的维度和条目,以现有的儿童饮食行为、儿童看护人喂养行为量表作为参照,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小组讨论等途径形成CD饮食管理量表条目池。2.邀请国内24位CD诊治研究领域和慢性病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后,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条目,经10名CD照顾者对条目语言表述及逻辑检测后,形成CD饮食管理初始量表。3.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CD饮食管理初始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复查的80位CD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法、条目分析法、Cronbach’sα系数法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再次筛选条目,形成CD饮食管理待验证量表。4.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CD饮食管理待验证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确诊的165位CD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量表信度评价指标为再测信度和Cronbach’sα系数;量表效度的评价指标为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采用统计学描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CD照顾者饮食管理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1.构建量表条目池综合文献回顾、专家函询及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由3个维度和31个条目构成的CD饮食管理量表的条目池。2.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第1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为58.3%,专家权威系数(Cr)平均值为0.900,专家评判依据(Ca)平均值为0.942。量表维度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187,量表条目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212。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专家意见提出率为52.2%,专家权威系数(Cr)平均值为0.887,专家评判依据(Ca)平均值为0.948。量表维度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201,量表条目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300。显着性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问卷内容表述测试计划性选取10名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照顾者对CD饮食管理初始量表内容的语言表述及逻辑进行检测。10名照顾者对量表内容均未提出疑惑,因此本阶段未作修改。4.初始量表条目筛选结果对80位CD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份,有效回收率为76.3%。采用条目分析法、项目分析法、Cronbach’sα系数法、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初始量表的26个条目进行二次筛选,本环节删除10个条目。最终形成了由4个维度和16个条目构成的CD饮食管理待验证量表。5.量表的评价结果(1)可行性对165位CD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实地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为92.73%。(2)信度量表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38,各维度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介于0.895~0.965之间,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1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介于0.746~0.884之间,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效度(1)内容效度: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81,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介于0.913~1.0之间。(2)建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MIN/DF、RESAE、PNFI、NFI、TLI、IFI、CFI分别为1.191、0.053、0.628、0.796、0.940、0.954、0.951。6.量表初步应用结果(1)CD照顾者饮食管理水平现状在153名CD照顾者饮食管理量表调查结果中,Citrin缺陷饮食管理量表最高分为92,最低分为48,平均得分70.49±9.84,47.06%CD照顾者最终得分低于平均分;特殊饮食知识维度最高得分为38,最低得分为9,平均得分25.12±7.14;健康饮食信念维度最高分得分为20,最低得分为8,平均得分18.65±1.98;饮食风险预防维度最高得分为25,最低得分为7,平均得分18.09±4.77;饮食管理行为维度最高得分为10,最低得分为2,平均得分为8.63±9.84。(2)CD照顾者饮食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健康饮食知识的影响因素为“CD照顾者照顾患者时间长短”,该变量解释了特殊饮食知识维度得分变异的2.1%;健康饮食信念的影响因素为“患儿入学状态”,该变量解释了健康饮食信念维度得分变异的2.9%;饮食风险预防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文化程度”和“患者入学状态”,2个变量共同解释了饮食管理行为维度得分变异的26%。结论1.本研究研制的Citirn缺陷病饮食管理量表包括特殊饮食知识、健康饮食信念、饮食管理行为和饮食风险预防4个维度,16个条目。2.本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能够准确测量CD照顾者对CD患者的饮食管理水平。3.CD照顾者饮食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患者是否入学、照顾者文化程度及照顾者照顾患者时长成为Citrin缺陷病患者照顾者饮食管理的影响因素。

金海玉[9](2020)在《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分析该地区婴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并为改善当地婴幼儿营养状况和进一步提高生长发育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吉林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延边地区3个城市和2个贫困县,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抽取该地区6~23月龄婴幼儿1598名,并对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月龄、性别、民族及居住地,用智能体检仪现场准确测量婴幼儿身长和体重,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实施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通过与中国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比较,了解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采用Anthro 3.2.2软件计算不同月龄的年龄别身长(Z-scores oflength/height for age,HAZ)、年龄别体重(Z-scores ofweight for age,WAZ)、身长别体重(Z-scores ofweight for length/height,WHZ),并根据WHO推荐的标准判定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超重和肥胖。现场采集婴幼儿指尖末梢血,用Hemocue Hb301型血红蛋白便携式分析仪快速检测其血红蛋白含量。结果:1.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身长和体重水平存在性别、民族、月龄差异,其中各月龄组男婴幼儿平均身长和体重均高于女婴幼儿,汉族婴幼儿的平均体重高于朝鲜族婴幼儿,平均身长和体重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延边地区各月龄组男、女婴幼儿平均身长和体重均高于中国(除15月龄身长)和WHO(除21月龄身长)参考标准,且HAZ、WAZ(除了 21~23月龄组)和WHZ均值均为正值;汉族婴幼儿WAZ值高于朝鲜族,城市WAZ和WHZ值均高于贫困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延边城市地区15~、18~、21~23月龄组男婴和各月龄组女婴(除6~月龄组)平均身长均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城区同月龄别平均身长,且15~、21~23月龄组男婴和8~、10~、15~、21~23月龄组女婴平均体重均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城区同月龄别平均体重;本地区贫困县各月龄组男、女婴幼儿(除15~、21~23月龄组)平均身长均高于2015年中国九市郊区同月龄别平均身长,且21~23月龄组男婴和8~、10~、15~、21~23月龄组女婴平均体重均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郊区同月龄别平均体重。4.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总的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2%、1.7%、1.8%、5.3%和1.5%,且面临着营养缺乏(6.7%)和超重肥胖(6.8%)双重负担。不同月龄组的营养状况有所不同,生长迟缓高发月龄在21~23月龄组(7.3%)、低体重高发月龄在15~月龄组(4.1%)、消瘦高发月龄在15~月龄组(3.3%)、超重和肥胖高发月龄均在6~月龄组(8.7%和2.4%),且高月龄组的营养缺乏患病危险较高,而低月龄组的超重肥胖问题却很严重。延边地区6~23月龄朝鲜族和汉族婴幼儿生长迟缓率分别为7.0%和3.0%,男、女婴幼儿肥胖率分别为2.1%和0.9%,城市和贫困县婴幼儿超重率分别为6.1%和3.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17.9%,12~月龄组以下贫血患病率为24.2%,12~月龄组患病率高达25.6%,而其后月龄组贫血患病率为11.5%,且不同月龄组贫血患病率差异显着(P<0.05)。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民族和月龄,且男婴幼儿生长迟缓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3.722,95%CI:1.891~7.325),朝鲜族婴幼儿生长迟缓患病危险高于汉族婴幼儿(OR=2.705,95%CI:0.989~7.399),生长迟缓的患病危险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增加,其β值为0.820(OR=2.270,95%CI:1.753~2.938);低体重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和月龄,且男婴幼儿低体重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5.488,95%CI:2.013~14.957),低体重的患病危险随着月龄增长而增加,其β值为0.568(OR=1.765,95%CI:1.518~2.052);消瘦相关因素是性别,且男婴幼儿消瘦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13.199,95%CI:2.722~64.002);超重及肥胖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和地区,且男婴幼儿超重及肥胖患病危险高于女婴幼儿(OR=1.426,95%CI:0.961~2.117),城市婴幼儿超重及肥胖患病危险高于贫困县(OR=1.440,95%CI:0.933~2.223);贫血相关因素包括月龄和生长迟缓,且贫血的患病危险随着月龄增长而降低,其β值为-0.081;(OR=0.923,95%CI:0.898~0.948),生长迟缓婴幼儿的贫血患病危险显着增加(OR=1.834,95%CI:0.929~3.621)。结论:1.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身长和体重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民族、月龄分布特征的差异。本地区婴幼儿WAZ和WHZ值存在明显的民族和地区分布特征的差异。2.本地区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高于国家(2009年版)和WHO(2006年版)参考标准,城市≥15~月龄组男婴和各月龄组女婴的生长发育水平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城区,且贫困县女婴平均体重低于2015年中国九市郊区,应选择适宜的参考值评估本地区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3.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总的营养状况相对良好,但是依然存在着营养不良现象,且存在性别(肥胖)、民族(生长迟缓)和地区(超重)分布特征差异。本地区婴幼儿生长迟缓、低体重及消瘦患病水平相对较低,超重肥胖和贫血是目前本地区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4.不同特征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危险性有所不同,应根据婴幼儿性别、民族、月龄及居住地等不同特征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营养改善措施。

王婧[10](2020)在《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文中指出0-3岁是婴儿发展的关键期,充分开发和利用婴儿关键期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农村地区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外部环境和传统思想等因素制约,婴儿家庭教育开展的较为缓慢。为此,研究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个人、经济、抚养和教育4个角度了解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现状,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善农村家长养育困境。从总体看,农村0-3岁婴儿家长面临主要的养育困境是经济负担过重,其次是与婴儿抚养相关和与自身相关的养育困境,而婴儿家长在婴儿教育方面面临困境较少。与家长自身相关的养育困境分量表中,对于自身身心发展、社会地位、人际交往和职业生涯这四方面因素的担忧造成婴儿家长养育困境;与经济相关的养育困境分量表中,较重的教育负担、医疗负担和喂养负担是当前婴儿家长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提出相应建议: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婴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以改善和提高农村婴儿家长养育能力;将0-3岁早期教育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要点,以保证农村地区0-3岁婴儿教育良性发展;为婴儿家长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在家庭合力氛围中科学养育婴儿。

二、陕西农村社区0~18个月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农村社区0~18个月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抽样方法
    1.3 研究工具与内容
    1.4 调查方法
    1.5 儿童身体测量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相关定义及评价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1.9 分析框架
2 结果
    2.1 儿童基本情况
    2.2 不同地区养育照护情况比较
        2.2.1 看护人及家庭一般情况
        2.2.2 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
        2.2.3 家庭卫生情况
        2.2.4 儿童喂养情况
        2.2.5 儿童预防保健
        2.2.6 儿童管教情况
        2.2.7 儿童早期教育情况
    2.3 不同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比较
        2.3.1 儿童体格发育情况
        2.3.2 儿童常见病患病情况
        2.3.3 儿童意外伤害情况
        2.3.4 儿童早期发展情况
    2.4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 儿童常见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2.4.3 暴力管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2.4.4 早期发展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中西部地区养育照护状况
        3.1.1 看护人健康知识素养情况
        3.1.2 家庭卫生情况
        3.1.3 儿童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
        3.1.4 儿童预防保健服务情况
        3.1.5 儿童早期教育情况
    3.2 中西部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儿童体格发育
        3.2.2 儿童常见病患病情况
        3.2.3 儿童伤害管教情况
        3.2.4 儿童早期发展情况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发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

(2)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现况调查及健康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儿童健康管理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质量控制
    1.8 统计分析方法
    1.9 技术路线
2 研究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变化
    2.3 不同特征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比较
    2.4 不同生活情况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比较
    2.5 不同日常饮食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比较
    2.6 不同饮食行为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比较
    2.7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8 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相关性研究
3 讨论
    3.1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日常生活现况
    3.2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日常饮食现况
    3.3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现况
    3.4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现况
    3.5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贫血现况
    3.6 海口市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现况
    3.7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3.8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3.9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3.10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4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策略探讨
    4.1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策略
    4.2 儿童贫血的防治策略
    4.3 儿童自身及家庭因素建议
    4.4 社会因素建议
5 结论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及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致谢

(3)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地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分析
    2.7 伦理学问题
    2.8 技术路线
结果
    3.1 队列入组及随访情况
    3.2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3.3 妇女孕期相关情况
    3.4 婴儿出生和1岁时体格发育情况
    3.5 婴儿出生后喂养和健康情况
    3.6 孕期膳食模式特点
    3.7 12月婴儿认知发育水平
    3.8 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9 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性分析
    3.10 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单因素分析
    3.11 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多元线性分析
讨论
    4.1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特点
    4.2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
    4.3 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水平
    4.4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4.5 主要照顾者学历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孕期膳食模式与婴儿生长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人口学基本特征
    二、母婴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结果
    三、小结
第二部分 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一、母婴健康素养单因素分析
    二、母婴健康素养多因素分析
    三、母婴健康素养状况讨论
    四、小结
第三部分 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访谈分析
    一、访谈目的与对象
    二、访谈内容与方法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四、小结
第四部分 上海市某医院母婴健康素养提升对策建议
    一、社会层面
    二、社区层面
    三、医院层面
    四、个人层面
    五、小结
总结
    一、主要研究结果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母婴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文献综述 国内外母婴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5)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心理弹性的基本概念
    2 儿童心理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现场与抽样方法
        1.2 样本量估算
        1.3 调查方式
        1.4 调查内容和评估工具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特征
        2.2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弹性现状
        3.2 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3 父母相关情况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4 饮食喂养及生活方式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5 家庭相关情况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6 虐待经历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7 心理行为状况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4 结论
    5 研究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变化的纵向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现场及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纵向研究学龄前期儿童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学龄前期儿童随访期间心理弹性变化
        2.3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GEE分析
        2.4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GEE分析
        2.5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变化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随访期间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变化
        3.2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4 结论
    5 研究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与唾液皮质醇的关联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现场与对象
        1.2 问卷调查和样本收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学龄前期儿童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学龄前期儿童唾液皮质醇与心理弹性关联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优缺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横断面调查使用问卷

(6)遵义地区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状况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遵义地区 1 岁以下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调查问卷
遵义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意见

(7)兰州市6~24个月缺铁性贫血儿童智能发育、气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缺铁性贫血定义及病因
    1.2 研究背景
    1.3 缺铁性贫血危害
    1.4 评估方法
        1.4.1 Gesell发育量表
        1.4.2 儿童气质概况及测评工具
    1.5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本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末梢血常规测定
        2.2.2 IDA诊断标准
        2.2.3 Gesell智力评估
        2.2.4 儿童气质问卷
        2.2.5 一般情况调查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出生体重
        3.1.4 分娩方式
    3.2 IDA组与对照组智能发育DQ值得分情况
    3.3 Hb值与智力发育各能区DQ值的相关性情况
    3.4 气质类型在两组间的分布情况
    3.5 两组的气质维度得分差异
    3.6 IDA组与对照组儿童单因素比较
        3.6.1 家庭因素比较
        3.6.2 母亲因素比较
        3.6.3 儿童饮食因素比较
    3.7 IDA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贫血现状
    4.2 IDA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4.2.1 IDA对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
        4.2.2 IDA对儿童适应性行为的影响
        4.2.3 IDA对儿童个人社交、语言的影响
    4.3 IDA对儿童气质的影响
    4.4 IDA影响因素分析
        4.4.1 母亲孕期贫血
        4.4.2 喂养情况
        4.4.3 家庭饮食习惯及辅食添加情况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婴幼儿气质类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6~24个月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8)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量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itrin缺陷病初始量表的研制
    2.1 研究方法和步骤
    2.2 结果
第三章 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待验证量表的形成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2 结果
第四章 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待验证量表信效度检验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4.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2 结果
第五章 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量表的初步应用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5.2 结果
第六章 讨论
    6.1 初始量表研制过程
    6.2 待验证量表的研制过程
    6.3 正式量表的研制过程
    6.4 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量表的初步应用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国Citrin缺陷病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营养低下流行现状
    1.2 微量营养素缺乏流行现状
    1.3 营养过剩或过度流行现状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3 评价标准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生长发育分布特征
    3.2 与其他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比较
    3.3 营养状况分布特征
    3.4 贫血分布特征
    3.5 贫血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3.6 营养状况和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生长发育状况
    4.2 营养状况
    4.3 小结
    4.4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10)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0-3岁是婴儿大脑发展过程中无法弥补的关键期
        (二)农村地区0-3岁婴儿教育受到忽视
        (三)农村家长养育困境是制约我国农村婴儿教育发展的关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婴儿期
        (二)家长
        (三)抚养
        (四)养育
        (五)养育困境
        (六)需求
    四、研究综述
        (一)家长养育困境的相关研究
        (二)家长需求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述评
        (一)已有研究启示
        (二)已有研究不足
    六、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三、问卷项目的形成与实施
        (一)预测问卷编制
        (二)问卷发放对象
        (三)数据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情况
        (一)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总体情况
        (二)与自身相关的养育困境具体情况
        (三)与婴儿教育相关的养育困境具体情况
        (四)与婴儿抚养相关的养育困境具体情况
        (五)与经济相关的养育困境具体情况
    三、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差异分析
        (一)不同身份的婴儿家长养育困境差异分析
        (二)不同户籍所在地的婴儿家长养育困境差异分析
        (三)不同文化程度的婴儿家长养育困境差异分析
        (四)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婴儿家长养育困境差异分析
第四章 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讨论
    一、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现状讨论
        (一)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总体情况讨论
        (二)与自身相关的养育困境情况讨论
        (三)与婴儿教育相关的养育困境情况讨论
        (四)与婴儿抚养相关的养育困境情况讨论
        (五)与经济相关的养育困境情况讨论
    二、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差异讨论
        (一)不同身份的婴儿家长与自身相关的养育困境差异讨论
        (二)不同户籍所在地的婴儿家长喂养负担差异讨论
        (三)不同文化程度的婴儿家长喂养负担差异讨论
        (四)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婴儿家长喂养负担差异讨论
        (五)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婴儿家长教育负担差异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婴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二)将0-3岁早期教育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要点
        (三)为农村0-3岁婴儿家长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监督机制
        (四)在家庭合力氛围中科学养育婴儿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的调查研究(预测问卷)
    附录2 关于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的调查研究(正式问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陕西农村社区0~18个月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养育照护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D]. 朱贤.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现况调查及健康管理对策研究[D]. 武大伟.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3]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D]. 李玉萍.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上海市某医院孕产相关人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D]. 姚晓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D]. 吴贻乐.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遵义地区6~12月龄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程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7]兰州市6~24个月缺铁性贫血儿童智能发育、气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高向莹. 兰州大学, 2021(12)
  • [8]Citrin缺陷病饮食管理量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 颜玲. 暨南大学, 2020(07)
  • [9]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D]. 金海玉.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农村0-3岁婴儿家长养育困境[D]. 王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陕西农村社区0~18月龄婴幼儿辅食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