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一、“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唐玲,丘燕飞[1](2022)在《培养学生度量意识 促进数学量感发展》文中指出量感一般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需要学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能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还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杨倩[2](2021)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可以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提高,这种能力在学生以后学习几何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也是在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尹含悦[3](2021)在《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应用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数学这一科目中,"数"和"形"是最基本的内容,是构成数学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经常难以理解抽象难懂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内容,因此开展数形结合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数形结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通过以数解形和以形助数来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李德虎,汪晓勤[4](2021)在《HPM视角下的项目化数学教学设计——以“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PM视角下"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的教学以"选美大赛—古书修订—厚积薄发—建章立制—牛刀小试—画龙点睛"为主线,重构式运用数学史,运用项目化学习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为小数学家进行"古书修订",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讨论制订长方体直观图画法的三条规则,形成"斜二测"画法,再现了"斜二测"画法诞生的过程。本节课是项目化学习与HPM视角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次尝试。

蒋超[5](202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作为学生参与的一种学习过程,其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是合乎逻辑的.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需要逻辑上的推理,也需要基于体验的感知与体悟,从班级授课的角度来看,综合实践活动应当是满足学生感悟的最佳方式.初中数学教学不完全是基于已有知识体系的演绎,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经验与直觉的参与,而要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的直觉水平,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向性最强、过程效率最高的方式.

刘静[6](2020)在《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几何概念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重要前提。由于几何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小学生自身抽象思维发展的不完全性,使得几何概念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对几何概念的学习开始进入立体几何和曲线图形层面,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改变都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图和依据,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规划,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APOS理论为指导,从当前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了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方法。首先,本文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几何概念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几何概念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践层面为教学设计提供启示。然后依据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对APOS理论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包括:基于APOS理论的前期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设计案例(长方体的认识、圆的认识)。最后通过教学实验将其中一个教学设计案例在实际教学中予以实施,以验证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存在表面化、片面化现象,教师对学生发现概念本质属性的探索过程不够重视;学生缺乏运用几何概念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未能深化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教师缺乏主动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学生缺乏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对APOS理论下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进行一般化的设计。包括:活动阶段的设计(活动材料的选择、活动方式的选择),过程阶段的设计(反思操作活动、辨析概念本质属性),对象阶段的设计(组织数学语言、进行变式训练、例举正反例),图式阶段的设计(梳理学习过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图式意识)。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罗淇[7](2020)在《基于变易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小学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与严密的逻辑性,这对小学阶段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难以掌握的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也被摆在了重要的地位,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前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变易理论是一种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的学习理论,在变易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会更有意识地分析学生在概念学习上的困难,确定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设计变易图式,呈现学习内容的变与不变,突出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把握了变易理论的内涵,了解到变易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其特殊性就在于变易图式的设计,对教学内容变与不变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把握概念教学的重难点,说明变易理论与概念教学的适配性。随后通过课堂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分析了吴正宪老师是如何处理“平均数”学习内容的,并改进y老师“认识图形(一)”的教学设计,和进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涉及了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三大领域,兼顾到描述型、定义型和感知型三个类别的概念。从分析名师教学设计,到已有改进教学设计,进而独立进行教学新设与实施,展现了变易理论是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发现,在变易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教师会更关注“教什么”,从上位数学知识中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解读课程标准中把握教学目标,在教材研读中把握教学重点,在诊断学生中把握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变易图式带出学习功能,最后在学习内容的可变性中评价教学设计。基于变易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多的研究者了解什么是变易理论,了解如何利用变易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设计的素材。

赵天彬[8](2020)在《范希尔理论视域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教育界对几何教育的逐渐关注,复兴几何教学的口号被明确提出,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几何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存在困难的现象极为普遍,教师只有改变教学策略才能够拥有精彩课堂从而提升学生图形与几何的成绩。范希尔理论是一个侧重教师在了解学生几何思维情况基础上设计实施教学的几何教学理论,因此它可以为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教学策略构建与实施的指导。本研究运用改编后的范希尔理论几何思维水平测试卷,在基于测试卷信度和效度合格的前提下测试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为研究提供数据。此研究在测量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同时对其错题出现量等有关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其结论是研究对象确定、教学策略构建及教学策略效果讨论的依据。通过对小学六个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错题主要集中于五六年级,数据显示五六年级学生的错题出现率明显高于其它年级,同时根据教师反映五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学习图形与几何较为吃力的现象。因此,笔者将五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范希尔理论对教学策略进行构建和实施。本研究以范希尔理论的几何思维水平和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为理论依据,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及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范希尔理论构建出适合小学五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形成猜想并验证猜想→抽象猜想形成规律→简单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实践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是根据学生原有思维水平设计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教学并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和学业成绩提高。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兼顾所有学生、知识传授与兴趣培养并存的原则。本研究教学策略实施于教学实践中,以课例《多边形的面积之梯形的面积》《长方体的体积》为例说明教师如何运用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与流程。这样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业成绩的提升,但是不同图形与几何课程运用的具体教学方也法存在一定差别。通过对实施教学策略前后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和图形与几何错题数量及图形与几何学业成绩方面的数据收集分析及讨论后发现:学生在接受了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后错题出现数量降低,学习成绩提高,说明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效果良好。

饶雪[9](2020)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STEAM教育应运而生。STEAM教育提倡将学生置于现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利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但由于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降低,而STEAM教育的真实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实践过程可以获得新的体验。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STEAM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澄清。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厦门市H区多所小学的数学教师以及Y小学和W小学的三至六年级学生,得到以下结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初步具备STEAM教育实践的能力与意识,并且对STEAM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实际中师资力量匮乏和缺少教学设计这类资源无法进行实践;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解决问题的经验,并且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然后,根据STEAM教育的五大要素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所包含的STEAM教育要素,再结合案例说明五大要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对于学生发展所产生的作用。通过分析笔者有以下建议:(1)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隐含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不同的科学推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师在实际中要不断提升自己,学习各类技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借助多方面的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3)在教学前教师要创设具有复杂问题情境的工程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解决方案,最优地解决实际问题;(4)教师要把握好艺术的人文性与创新性两个特点,让学生基于实际生活的艺术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通过总结的这四点建议和STEAM教育的两类教育途径设计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

夏婵婵[10](2020)在《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水平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进阶”的概念源于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用来描述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对某一学习主题的理解的纵向思维发展过程。近年来,学习进阶逐渐进入数学等学科的教育研究中,但是我国与其相关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以小学阶段“图形的认识”为核心主题,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相应的数学教材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形概念学习的相关文献分析,在范希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范希尔有关几何认识的视觉阶段、分析阶段和非形式化的演绎阶段三个阶段,加入几何图形的维度的要素,将“3个阶段”详细描画为9个思维水平,提出“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假设。基于各个水平的特征编制“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的测试题,对一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测试,并结合测试结果和访谈进一步分析。最后,构建了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描述了学生关于“图形的认识”这一学习主题的具体学业表现,并得出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进阶发展水平。关于“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假设的构建,首先通过对“图形的认识”的学科本质、课标以及教材的分析,确定从图形的维度考虑“图形的认识”进阶,小学阶段“图形的认识”涉及认识3个维度的图形,即一维图形、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根据范希尔理论的前3个阶段,即视觉阶段、分析阶段和非形式化的演绎阶段的特征分析,将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进阶假设初步确定为3个阶段、9个水平。阶段一:视觉阶段,包括一维图形的视觉水平(Ⅰ-1)、二维图形的视觉水平(Ⅰ-2)和三维图形的视觉水平(Ⅰ-3);阶段二:分析阶段,包括一维图形的分析水平(Ⅱ-1)、二维图形的分析水平(Ⅱ-2)和三维图形的分析水平(Ⅱ-3);阶段三:非形式化的演绎阶段,包括一维图形的非形式化演绎水平(Ⅲ-1)、二维图形的非形式化演绎水平(Ⅲ-2)和三维图形的非形式化演绎水平(Ⅲ-3)。以上3个阶段中,假设每个阶段的3个维度图形的水平是相同的,发展顺序不分先后。关于“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测试题的编制,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图形的认识”相关知识的要求,以及对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整体内容的分析。题目编制参考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典型习题和尤西斯金(Usiskin)的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测试题,并进行了3次修改。访谈法作为数据收集的补充方法,分别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结合教学经验,访谈问题主要从一维图形、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这3个维度的图形中,各选取了一个较为常见、有代表性、且容易出现“迷思”的图形,了解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的表达和描述情况,为“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的构建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撑。研究发现,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水平主要为:L1—以二三维图形为主的视觉水平,L2—以一维图形为主的混合水平,L3—以一二维图形为主的分析水平,L4—全维度图形的非形式化演绎水平。同时,小学各年级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分别处于不同水平。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处于L1—以二三维图形为主的视觉水平,三年级主要处于L2—以一维图形为主的混合水平,四年级和五年级主要处于L3—以一二维图形为主的分析水平,六年级主要处于L4—全维度图形的非形式化演绎水平。本研究对课标设计、教材编排和教学实施提出3条建议:(1)一维图形的相关内容在课标设计中可适当提前;(2)图形的“维度”在教材体现中从隐性走向显性;(3)“图形的认识”在教学实施中要关注学生“迷思”。

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养学生度量意识 促进数学量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丰富表象,感知“量”
    (一)在体验中感知量的变化
    (二)在操作中感知量的多少
    (三)在生活中感知量的应用
二、开展实验教学,体验“量”
    (一)在具体转化中体验“量”的本质
    (二)在抽象建模中体验“量”的大小
三、联系不同维度,培训“量”
    (一)在横向宽度中领悟量感的生活价值
    (二)在纵向深度中领悟量感的数学价值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必须是循序渐进的
二、让学生利用实物培养空间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拓展学生的空间能力
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空间能力

(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意义
    (一)实现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处理
    (二)可以让数学规律得以形象的呈现
    (三)可以实现对复杂数学习题的简化处理
二、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当中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计算中
    (三)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复杂的数学应用题中
    (四)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空间教学中
三、结语

(4)HPM视角下的项目化数学教学设计——以“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史料及其运用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选美大赛
    (二)古书修订
    (三)厚积薄发
    (四)建章立制
    (五)牛刀小试
    (六)画龙点睛
三、学生反馈
四、结语

(5)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例析
用综合实践活动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有效地开展

(6)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的现实需要
        (三)APOS理论对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的适切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APOS理论研究现状
        (二)几何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实验法
第二章 APOS理论及其对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APOS理论概述
        (一)APOS理论的来源
        (二)APOS理论的四个阶段
        (三)APOS理论的内涵
    二、APOS理论对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为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带来了新思路
        (二)为小学高年级教师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提高了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二)访谈对象
    三、调查问卷与访谈题纲的设计
        (一)调查问卷与访谈题纲的编制
        (二)问卷内容的设计与访谈内容的说明
    四、问卷数据的整理、赋值与信效度检验
        (一)学生问卷数据的整理、赋值与信效度检验
        (二)教师问卷数据的整理、赋值与信效度检验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二)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
    一、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三、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一)基于APOS理论的《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基于APOS理论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五章 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应用实验
    一、实验研究方案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方案
        (五)实验材料
        (六)实验工具
        (七)实验程序
        (八)数据处理
    二、实验研究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二)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
        (三)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三、实验结论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变易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目的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一)变易理论相关研究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四)已有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变易理论
        (二)数学概念教学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合理性分析
    一、变易理论对学习的理解
        (一)学习内容是学习的方向标
        (二)识别变化是学习的关键
        (三)聚焦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是学习的需要
    二、变易理论下的教学设计
        (一)利用“变易图式”作为指导教学设计的工具
        (二)变易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流程
    三、基于变易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合理性分析
        (一)变易理论适用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二)变易理论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
        (三)变易理论便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第二章 基于变易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名师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以“平均数”为例
        (一)“平均数”教学设计的简述
        (二)“平均数”教学设计的分析
    二、已有教学设计的改进——以“认识图形(一)”为例
        (一)y老师已有的教学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二)对“认识图形(一)”“教什么”的分析
        (三)对“认识图形(一)”教学过程的改进及变易图式的设计
    三、变易理论指导下教学设计的分析与改进的特点
        (一)注重对“教什么”的分析
        (二)通过变易图式连接“教什么”和“怎么教”
第三章 基于变易理论的教学设计、实施与改进——以“千克和克”为例
    一、“千克和克”教学内容分析
        (一)上位数学知识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教材的编排
        (四)诊断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流程设计及变易图式
        (一)第一课时
        (二)第二课时
    三、教学设计的实施与改进
        (一)“千克与克”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分析
        (二)“千克与克”教学设计的不足与改进
第四章 研究结论
    一、变易理论应用于概念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
        (一)从上位数学知识中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在解读课程标准中把握教学目标
        (三)在教材研读中把握教学重点
        (四)在诊断学生中把握教学难点
        (五)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变易图式带出学习功能
        (六)在可变的学习内容中评价教学设计
    二、变易理论应用于概念教学设计的价值
        (一)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二)帮助教师重新审阅和改进教学设计
第五章 不足与反思
    一、本研究的不足
    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范希尔理论视域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5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流程与几何思维测试卷
        1.7.1 研究流程
        1.7.2 测试卷的编制
        1.7.3 测试对象
        1.7.4 测试卷信度、效度检验
2.基于范希尔理论构建的教学策略
    2.1 范希尔理论五个思维水平及其对应的五个教学阶段
    2.2 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的构建
        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 五年级学生几何思维水平
        2.2.3 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
    2.3 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实施
        2.3.1 教学策略实施要素
        2.3.2 教学策略实施原则
3.基于范希尔理论构建的教学策略的课例研究
    3.1 课例选择缘由
    3.2 课例的呈现
    3.3 课例分析
        3.3.1 课例设计过程分析
        3.3.2 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应用效果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 范希尔理论的意义
    4.2 基于范希尔理论的教学策略的效果与不足
    4.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范希尔几何思维测试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1.1.2 STEAM教育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势
        1.1.3 研究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设计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STEAM教育
        1.3.2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STEAM教育理论基础和特点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多元智能理论
    2.2 STEAM教育的特点
        2.2.1 综合性和协作性
        2.2.2 体验性和情境性
        2.2.3 设计性和艺术性
第3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
    3.1 问卷设计
        3.1.1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3.1.2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3.3.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4.1 基于STEAM教育的五大要素分析
        4.1.1 科学要素分析
        4.1.2 技术要素分析
        4.1.3 工程要素分析
        4.1.4 艺术要素分析
        4.1.5 数学要素分析
    4.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STEAM
    4.3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4.3.1 融入科学要素的整合分析
        4.3.2 融入技术要素的整合分析
        4.3.3 融入工程要素的整合分析
        4.3.4 融入艺术要素的整合分析
    4.4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4.4.1 STEAM教育的两类路径
        4.4.2 基于小学数学的STEAM教育案例设计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水平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关注学习进阶是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图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3.“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研究呼应了课堂教学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一)学习进阶的研究综述
        1.学习进阶的提出
        2.学习进阶的内涵
        3.学习进阶的研究模式和一般步骤
        4.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综述
        5.小结:对学习进阶研究的评析与反思
    (二)儿童的几何思维发展研究综述
        1.皮亚杰的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研究
        2.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理论
        3.克莱门茨等人的儿童的几何思维发展研究
        4.小结:对儿童几何思维发展研究的评析与反思
    (三)“图形的认识”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综述
        1.关于“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的研究
        2.关于“图形认识”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教学策略研究
        3.关于“图形的认识”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学习进阶
        2.图形的认识
二、“图形的认识”的学科理解
    (一)“图形的认识”的本质的理解
        1.图形认识的本质是抽象
        2.图形的抽象关键在于“维度”
        3.“图形”与“几何”的关系
        4.“图形的认识”教育价值
    (二)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课程标准分析
        1.行为动词体现了由低阶到高阶的特点
        2.行为对象体现了由特征到关系的特点
        3.行为条件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特点
    (三)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材分析
        1.教材呈现顺序
        2.教材呈现内容
        3.教材中的知识点
三、“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假设
    (一)发展变量的确定
        1.维度作为发展变量的几何学依据
        2.维度作为发展变量的课程与教学依据
    (二)“图形的认识”的学习进阶假设
四、“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修正
    (一)工具设计
        1.测试题设计
        2.访谈问题设计
    (二)数据采集与整理
    (三)“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的结果分析
        1.“范氏三阶段”下3个维度的发展顺序
        2.“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水平的构建
        3.各进阶水平的具体学业水平表现
        4.各年级学生所处的进阶水平
    (四)修正学习进阶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可分为4个水平
        2.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水平
    (二)建议
        1.一维图形的相关内容在课标设计中适当提前
        2.图形的“维度”在教材体现中从隐性走向显性
        3.“图形的认识”在教学实施中关注学生“迷思”
    (三)未来展望
        1.不断改进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测评工具
        2.深入检验本文构建的“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
        3.推进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其它内容的学习进阶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测试题(一稿)
    附录 Ⅱ: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测试题(二稿)
    附录 Ⅲ: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测试题(正式测试版)
致谢

四、“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养学生度量意识 促进数学量感发展[J]. 唐玲,丘燕飞. 辽宁教育, 2022(01)
  •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 杨倩. 学周刊, 2021(36)
  • [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应用策略[J]. 尹含悦. 学周刊, 2021(34)
  • [4]HPM视角下的项目化数学教学设计——以“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教学为例[J]. 李德虎,汪晓勤.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11)
  • [5]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分析[J]. 蒋超. 数学教学通讯, 2021(32)
  • [6]基于APOS理论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设计研究[D]. 刘静.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变易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研究[D]. 罗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范希尔理论视域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D]. 赵天彬.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 饶雪. 集美大学, 2020(08)
  • [10]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学习进阶水平建构[D]. 夏婵婵.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