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资源的利用与产业化

昆虫资源的利用与产业化

一、昆虫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常燕青,黄慧敏,赵振振,殷俊,张红亮,张进锋[1](2021)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文中指出餐厨垃圾兼具污染属性和资源属性,其高效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一直是当下餐厨垃圾处理的难题。分析了我国餐厨垃圾的组分特性,阐述了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现状。从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率和后端产品附加值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国内外餐厨垃圾高值化利用的新技术,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郭勇[2](2020)在《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调查和环保昆虫转化处理模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境内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得到了县域内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和资源化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等环保昆虫转化处理技术,开展了白星花金龟转化处理“玉米秸秆+猪粪”混合物料最佳配比试验和黄粉虫转化处理蔬菜废弃物和麦麸最佳配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探究论证环保昆虫转化处理技术在县域推广的可行性。以期为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生态化处理模式,也为县域推广环保昆虫转化处理技术提供借鉴。1.采用草谷比法对20152019年郓城县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量进行测算,得到20152019年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年资源总量始终保持在450万t以上,可分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蔬菜废弃物、菌渣4大类,包含猪粪、玉米秸秆等19小类。2.调查显示,郓城县农作物秸秆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为主,畜禽粪便以猪粪、牛粪、羊粪为主,蔬菜废弃物以叶菜类、白菜类、瓜菜类、茄果类等蔬菜产生的尾菜、秧蔓为主。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猪粪、牛粪、羊粪5种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占全县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80%。3.调查显示,目前,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已达87%以上,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最高,达到91.5%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蔬菜废弃物利用率最低为24.5%,菌渣利用率为38.8%。4.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转化处理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和猪粪混合物料,在取食力和转化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每饲喂100 g 40%玉米秸秆+60%猪粪配比饲料,取食量可达72.47 g、排粪量可达58.09 g、虫体增重量可达1.24 g,均优于试验中其他5种饲料配比处理,为最佳配比饲料。5.试验表明,随蔬菜废弃物质量占比的增加,黄粉虫在取食量、生物增长量和排粪量上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死亡率也随之增加。每饲喂1000 g 75%蔬菜废弃物+25%麦麸配比饲料,黄粉虫取食量、虫体增重量、排粪量分别为970.52 g、209.17 g、271.96g,均显着性高于其他处理。75%蔬菜废弃物+25%麦麸为试验中4种处理的最佳配比饲料。

韩日畴,吴华,陶海平,丘雪红,刘桂清,饶中臣,曹莉[3](2019)在《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文中提出冬虫夏草是具有食药用价值的传统名贵生物资源,其研发历史贯穿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全过程。低海拔人工培植成功开创了传统资源现代化的壮举,对科学和产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从冬虫夏草菌、蝙蝠蛾寄主昆虫、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和药理药效作用、安全性等方面综述我国冬虫夏草70年研发进展、现存问题和未来展望。

王小云,雷朝亮,朱芬[4](2019)在《昆虫资源产业化的前景与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昆虫是营养丰富且高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许多昆虫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有助于缓解当前全球粮食和饲料短缺问题。本文就传统昆虫产业化发展状况、产业化发展新方向及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昆虫的产业化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张家琛,周学永,蔡珉敏,郑龙玉,喻子牛,张吉斌[5](2018)在《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对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世界各地对食用昆虫的利用概况,分析了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以及昆虫在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方面、作为人类食品和作为动物饲料代替鱼粉方面的应用情况、产业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对食用昆虫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姜义仁,王志强,王楠,刘限,秦利[6](2017)在《中国资源昆虫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昆虫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尤其蚕丝产业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资源昆虫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及挑战。资源昆虫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宣传普及工作不到位、种类普查不力及基础研究缓慢、资源昆虫产业上下游环节小弱散和产业人才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应出台资源昆虫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保护和发扬现有资源昆虫产业、开拓新资源昆虫种类;加大资源昆虫产业基础研究及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构建资源昆虫产业发展新模式;宣传和树立资源昆虫产业知识及产权意识;重视资源昆虫产业人才培养;促进互联网与资源昆虫产业深度融合。以期为资源昆虫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改造,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有效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参考。

代金英[7](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提出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曾凡勇[8](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9](2011)在《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植物保护学科(P1ant Protection)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之中的一级学科,是研究植物病害、虫害、杂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危害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以及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生物领域中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等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较完整的植物保护学科体系。植物保护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

盛炜彤,何英[10](2009)在《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本报告是在综合林业科学学科主要二级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差距、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对策与建议。所论述的林业科学学科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森林培育学、经济林

二、昆虫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我国餐厨垃圾的组分特性
3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
4 餐厨垃圾高值化利用新技术
    4.1 餐厨垃圾废油脂的高值化利用技术
        4.1.1 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4.1.2 废油脂生产生物塑料技术
    4.2 餐厨垃圾制备饲料蛋白技术
        4.2.1 餐厨垃圾昆虫养殖技术
        4.2.2 餐厨垃圾制备微生物蛋白饲料技术
    4.3 餐厨垃圾能源化利用技术
        4.3.1 餐厨垃圾制备生物燃料技术
        4.3.2 餐厨垃圾生物制氢技术
    4.4 餐厨垃圾制备中链脂肪酸技术
5 结论与展望

(2)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调查和环保昆虫转化处理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农业有机废弃物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1.1 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不当带来的危害
        1.1.2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1.1.3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1.2 环保昆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研究进展
        1.2.1 环保昆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典型技术
        1.2.2 环保昆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存在的问题
    1.3 郓城县农业生产情况
        1.3.1 郓城县农业区位情况
        1.3.2 郓城县农业生产情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原料
        2.1.3 供试仪器和器具
    2.2 研究方法
        2.2.1 县域农业有机废弃物数据调查
        2.2.2 环保昆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研究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现状分析
        3.1.1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量
        3.1.2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类
        3.1.3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
    3.2 环保昆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分析
        3.2.1 白星花金龟转化处理玉米秸秆和猪粪混合物料最佳配比研究
        3.2.2 黄粉虫转化处理蔬菜废弃物和麦麸最佳配比研究
4 讨论
    4.1 县域农业有机废弃物数据调查
        4.1.1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量调查
        4.1.2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调查
    4.2 环保昆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研究
        4.2.1 白星花金龟转化处理玉米秸秆和猪粪混合物料最佳配比研究
        4.2.2 黄粉虫转化处理蔬菜废弃物和麦麸最佳配比研究
        4.2.3 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环保昆虫处理模式探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分布
    1.1 分布特点
    1.2 关键影响因子
2 冬虫夏草真伪鉴定
3 冬虫夏草菌
    3.1 培养和产业化
    3.2 群体遗传
    3.3 分子操作
4 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
    4.1 蝙蝠蛾昆虫分类
    4.2 生物学和人工培育
    4.3 肠道微生物
    4.4 分子操作
5 冬虫夏草
    5.1 菌群多样性
    5.2 人工培育
    5.3 生物化学与分子操作
6 冬虫夏草成分
7 冬虫夏草药效作用
    7.1 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疲劳
    7.2 抑菌和抗病毒
    7.3 抗炎和抗肿瘤
    7.4 免疫调节
    7.5 动物模型和临床应用
8 安全性
9 问题与展望
    9.1 冬虫夏草菌的遗传操作
    9.2 蝙蝠蛾昆虫的生殖调控
    9.3 冬虫夏草菌与蝙蝠蛾昆虫的交互作用
    9.4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智能化
    9.5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
    9.6 冬虫夏草与环境的作用
    9.7 保护与利用的协调

(5)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
    1.1 蛋白质
    1.2 脂类物质
    1.3 碳水化合物
    1.4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2 食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
3 食用昆虫作为食物或饲料的应用
    3.1 食用昆虫作为人类食品
    3.2 食用昆虫作为蛋白饲料
4 食用昆虫产业化研究
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5.1 养殖企业专业知识缺乏
    5.2 人们对昆虫食品接受程度偏低
    5.3 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5.4 规范管理亟待加强
6 结语

(6)中国资源昆虫产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资源昆虫产业发展现状
    (一) 泌丝昆虫
    (二) 食用、饲用昆虫
    (三) 植物传粉昆虫
    (四) 观赏娱乐昆虫
    (五) 中医药用昆虫
    (六) 工业原料昆虫
    (七) 害虫天敌昆虫
二、资源昆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资源昆虫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
    (二) 资源昆虫产业的宣传普及工作不到位
    (三) 资源昆虫种类普查不力及基础研究缓慢
    (四) 资源昆虫产业上下游环节小弱散
    (五) 资源昆虫产业人才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资源昆虫产业发展方向
    (一) 完善资源昆虫产业法规及管理办法
    (二) 大力保护资源昆虫种质资源
    (三) 加大资源昆虫研发投入力度
    (四) 构建资源昆虫产业发展新模式
    (五) 提升资源昆虫产业知识及产权意识
    (六) 重视资源昆虫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七) 促进互联网与资源昆虫产业深度融合

(7)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2.2 亲本配合力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4.2 分子设计育种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2 性状调查
        2.3 表型数据分析
        2.4 杂种优势分析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2.7 配合力分析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6 讨论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2 性状调查
        2.3 表型数据分析
        2.4 杂种优势分析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2.7 配合力分析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6 讨论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内容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2.10 结实调查
        2.11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4 讨论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1 全文讨论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2 全文主要结论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昆虫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J]. 常燕青,黄慧敏,赵振振,殷俊,张红亮,张进锋. 环境卫生工程, 2021(01)
  • [2]郓城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调查和环保昆虫转化处理模式探究[D]. 郭勇.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3]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J]. 韩日畴,吴华,陶海平,丘雪红,刘桂清,饶中臣,曹莉.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5)
  • [4]昆虫资源产业化的前景与问题[J]. 王小云,雷朝亮,朱芬. 华中昆虫研究, 2019(00)
  • [5]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张家琛,周学永,蔡珉敏,郑龙玉,喻子牛,张吉斌. 生物资源, 2018(03)
  • [6]中国资源昆虫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 姜义仁,王志强,王楠,刘限,秦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7]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8]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9]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A].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 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
  • [10]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A]. 盛炜彤,何英. 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9

标签:;  ;  

昆虫资源的利用与产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