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营养支持体验

早期的营养支持体验

一、早年采用营养支持的一段经历(论文文献综述)

柳建坤,张云亮[1](2021)在《童年时期灾害经历与个体捐赠行为——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文中认为不同于既有解释个体捐赠行为的个体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视角,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考察童年灾害经历对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童年时期遭遇灾害的个体不仅更可能进行日常捐赠,并且这一关系在针对汶川地震的特殊捐赠事件中同样存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童年灾害经历在促进个体增加捐赠支出的同时会减少享受型消费的支出,从而显示出共情机制发挥的作用。此外,童年灾害经历对个体捐赠行为的正向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灾害经历对童年期生活在农村的个体的捐赠行为有影响,而童年时期生活在城镇的人们则不受该经历的影响。

刘伯东[2](2021)在《朱震象数易学研究》文中认为宋代是中国易学发展的一座高峰,诞生了众多的易学家和易学着作,可以说宋代是研究易学史不可忽略的一个时代。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宋代不仅仅继承了魏晋隋唐的义理易学,源自于汉代的象数易学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图书易学的发展。纵观宋代的象数易学发展有一个较为关键性的时间就是两宋交替的时期。北宋时期虽然诞生了像邵雍这样的象数易学大家,但是以胡瑗、王安石、二程、苏轼等为代表的义理易学家把握着易学发展的主流。宋高宗建立了偏安的南宋政权之后,易学发展开始出现了义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融合。南宋初年的易学家朱震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传统的象数易学又一次得到了发展契机,他的着作《汉上易传》对汉代以来直到朱熹更是确定了义理易学也要兼采象数之说,易学发展展现了全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南宋初年象数易学以及代表性易学家朱震的概况。第一章,阐述了朱震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象数易学思想形成的源流;同时对其着作《汉上易传》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进行探究。第二章,本章主要对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进行探讨,通过对朱震易学思想中的核心思想——卦变思想为主,结合前人以及与其同时代易学家思想的比较,对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进行研究。第三章,阐述朱震思想理论方面的成就。本章主要以朱震对二程、张载等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朱震富有浓厚易学特色的思想进行介绍。第四章,本章在论证朱震的易学史地位的同时兼论南宋象数易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南宋以后象数易学发展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进行探索。对朱震和南宋初年象数易学的研究既是对宋代思想史的一种很好补充,又是对易学史本身的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马瑞佶[3](2021)在《出世与入世的融合:南怀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文中指出南怀瑾(1918-2012)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与传播者。从他的着作与传记中,人们得以领略到他出入世相结合的处世方式,可目前却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他进行深入分析的先例。因此,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的方法,以他本人留下的着述、诗歌以及记录他生平经历的知名传记作为研究资料,基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阿德勒的自卑-超越理论对他童年至中年的成长经历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试图揭示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借以探讨他融合出入世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背后的缘由。研究发现:(1)童年时期,“耕读传家”的家族文化与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对南怀瑾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具有型塑作用。其中,兼具出入世精神的父亲南仰周成为了他童年的自居对象,而在传统学校教育的环境下,他由虚弱的身体状况引发的自卑感则寻求到了补偿。(2)青少年时期,在提倡习武强身的社会环境、积极济世的儒家文化和由转学事件诱发的自卑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南怀瑾将认同对象由父亲转向了古代英雄人物,树立了从戎报国的人生志向,并将追求卓越感的目标转向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可是,因为无法对过往的认同对象进行有效地整合,他难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平衡,这使他在这一阶段遭遇了同一性发展危机。(3)成年早期,南怀瑾与袁焕仙在灵岩寺相遇,在“成就理想,不离现实”的禅宗文化和提倡居士禅的袁焕仙的共同影响下,南怀瑾不但得以找到新的认同对象,并将追求卓越的目标从提高自身能力转向了宗教。在此过程中,他在出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也由此完成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4)成年中期,在文化贫瘠的社会环境中,南怀瑾在模仿过往认同对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自此投身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并进一步将追求卓越的目标放到了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上,这既是对过往认同对象的超越,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超越。通过探讨南怀瑾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家庭环境、文化氛围、社会环境与自卑感对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应从多个方面关注自我同一性的健康成长。

陈奕希[4](2021)在《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斤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横跨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三个创作阶段的作家,他的小说以精湛短小的创作特点被无数后辈作家以及研究者认可。然而比起同时代的老作家,林斤澜的作品关注者相对较少,在2007年的北京作家终生成就奖获奖的过程中也是经历了一番艰辛。80年代末期,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以家乡温州在改革开放下的发展为背景,以“新笔记体”小说的艺术形式让许多研究者感到“怪味”的同时也不得不被作家悠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本论文对林斤澜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对林斤澜不同阶段小说的创作心理、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小说创作之流变。本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林斤澜的创作历程进行梳理,根据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风格将其创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作家不同时期下的创作心理进行探讨。第二章研究林斤澜作品中的主题流变。上世纪50年代的表现政治;新时期回归文坛后的叩问历史;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体察人性;90年代末到新世纪以后的感悟生命,揭示作家从现实主题到抽象主题下的创作变化。第三章研究林斤澜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流变。在对作家笔下人物形象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农民新人、知识分子、温州人、老艺术家四类形象,揭示作家创作中人物形象的阶段性特征。第四章研究林斤澜小说的艺术流变。从林斤澜小说的语言创新、文体探索、审美体验、创作方法四个方面呈现出作家小说的艺术流变。

曹子达[5](2021)在《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宁[6](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说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易纾曼[7](2020)在《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今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胡风新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身份一直被强调,而作为旧体诗人的胡风却鲜少有人关注。本论文旨在讨论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论。根据胡风的人生经历、文艺思想与旧体诗词文本,来探讨其间歇式地、爆发式地、“否定”式地创作旧体诗词的动因,梳理其旧体诗词的主要思想意蕴,发掘其旧体诗词背后的古今演变渊源。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根据胡风的成长经历和思想立场来探讨其创作旧体诗词的动因。一方面胡风少年时代的旧学修习经历是其创作旧体诗词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则根据胡风的创作时期分开来谈,抗战时期他以五四文学为中心、不完全否定旧形式的民族形式立场是其小规模创作旧体诗词的主要动因,而狱中时期强烈的情感抒发需要与旧形式的诱惑则是其大规模创作旧体诗词的主要动因。第二部分探讨的是胡风旧体诗词的思想意蕴,以时间和写作主题为线索,结合诗人的创作心理与经历,分为五个部分来谈:抗战风云、狱里狱外、怀旧忆友、监外酬唱、以古讽今。第三部分采用古今演变的研究方法,探究胡风旧体诗词的艺术风格渊源与创作心理渊源:第一是胡风创造的“连环对”体诗歌一定程度上从中国传统诗歌中汲取了营养,第二是其旧体诗——尤其是七律,在意象、语体、章法结构和精神意识等方面有着对鲁迅旧体诗的借鉴和传承,第三是其在创作中呈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情怀与儒家政治文化心理、传统退隐意识交织在一起的多面诗人形象。本论文从作家创作动因、旧体诗词主题意蕴及古今演变探源三个角度,对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从而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

马雷雷[8](2017)在《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基于“肾络症瘕”理论,开展以消症散结法为主要治法的中医药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方法:(1)研究一:通过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分析每年进入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原发病情况、透析时机变迁、血液透析通路等,并与同期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年度数据报告进行比较,然后将2011年至2015年所有患者按照透析起始 eGFR 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n=293 例),eGFR≤5ml/min/1.73m2组(n=226例),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生存预后情况,再将两组患者数据经SAS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2)研究二:采用连续入组、非随机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以及河北省迁安市肾脏病医院就诊的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治疗组,n=67例),常规+中医治疗组(简称中医治疗组,n=69例),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主要观察指标为延缓首次透析的时间,终点事件为进入透析或eGFR≤5ml/min/1.73m2。随访结束后通过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治疗延缓患者首次透析时间以及累积生存率。同时统计中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就诊频次,每次就诊症状,中药处方,分析与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和用药特点。结果:研究部分一: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纳入616例患者,其中男性367例,女性249例,男女比例约为1.47:1,616例患者平均年龄58.0±13.4岁,年龄中位数为59岁。男性平均年龄57.0±13.4岁,女性平均年龄59.9±13.2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患者占比51%,大于60岁(含)患者占比49%,所有透析患者中年龄大于75岁(含)者占17%。导致透析的首要原发病因为慢性肾炎,比例达36%(221例),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占比33%(204例),高血压肾病所占比例为9%,间质性肾炎5%,多囊肾4%,其他原因占13%,而且在2016年,糖尿病肾病比例首次超过慢性肾炎(38.1%vs32.0%)。历年进入透析患者透析起始实验室指标在血肌酐、尿素氮、总蛋白、血磷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白蛋白(p=0.027)、血钙(p=0.009)、血红蛋白(p=0.02)方面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透析起始平均eGFR为6.31±3.85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起始eGFR(7.92±4.95)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5.51 ±2.84 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中43%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5 ml/min/1.73m2,透析起始5 ml/min/1.73m2<eGFR≤10ml/min/1.73m2的患者占比45.8%,仅有11.2%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10 ml/min/1.73m2。从201 1年到2016年,每一年90%左右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0 ml/min/1.73m2。在透析起始血管通路方面,50%的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采用的是自体动静脉内瘘,41%的患者是临时置管,长期置管透析的患者占5%,仅有1%的患者采用的是移植血管内瘘。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起开始透析的患者按照透析起始eGFR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和eGFR≤5ml/min/1.73m2组),然后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未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两组共纳入519例患者,其中eGFR>5ml/min/1.73m2组293例,随访结束时在透204例,肾移植6例,死亡41例,失访42例,eGFR<5ml/min/1.73m2组226例,随访结束时在透167例,肾移植6例,死亡27例,失访2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累积生存率log-rank 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299)。将上述两组数据经 SAS 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以后,两组共纳入患者276例,每组患者13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除血肌酐、透析起始eGFR、尿素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547)。研究部分二:本研究共筛选274例CKD5期非透析患者,共排除138例,其中8例<18岁,13例>75岁,46例继发性肾功能衰竭,37例eGFR<10ml/min/1.73m2,34例血压>150/90mmHg,最终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36例,其中中医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常规治疗组6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两组病例性别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30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肌酐、eGFR、尿素氮、总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至随访终点时,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34.8%,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83.6%,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其中中医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5月(95%CI:18.2-31.8),常规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9月(95%CI:7.6-10.4),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进行延缓首次透析时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12.6月(95%CI:10.5-14.7),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8.5月(95%CI:7.4-9.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自诊断为CKD5期到首次透析时间显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进入透析原因分析: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6例因为心衰、消化道症状以及水肿等原因进入透析,18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19例患者因心衰、消化道症状原因接受透析,37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分析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发现,临证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基本方,根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慢肾衰患者心脏病防治,针对本虚证注重健脾补肾,选用四君子和五子衍宗丸随症加减,针对标实证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结论:1.我院近6年透析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大于60岁患者占比较高,新进入透析患者病因主要为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第三位,2016年糖尿病肾病已经超过慢性肾炎成为导致血液透析的首要病因。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前期血红蛋白、血磷、血钙达标率较低,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时机较晚,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起始eGFR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稍高,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主要以动静脉内瘘为主,但中心静脉置管所占比例仍较高,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对于患者预后影响无差异。2.“肾络症瘕”理论是慢性肾脏病的共通病机,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延缓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首次进入透析时间,减少CKD5期患者透析事件发生率。3.CKD5期非透析患者本虚证以气虚、血虚证最为常见,而标实证则以血瘀证、溺毒证、湿热证最为常见。4.导师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思路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临证中依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对于慢肾衰患者心脏病的防治。同时针对本虚注重健脾补肾,针对标实则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

刘晶[9](2017)在《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哲学是在社会主义文教体制下对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当代哲学家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特别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等共同问题,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领域内用不同的范式阐述该问题。根据学术背景、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等差异性可以粗略地将中国当代哲学家划分为新儒家共同体、西方哲学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等研究群体。1949年以后,社会整体背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当代哲学的论述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背景下完成。中国当代哲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被这个时代所裹挟,在经历了数次政治变迁和思想改造之后,哲学家个体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对于这种转变海内外学者一直聚讼不已。本课题旨在通过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知识社会学等方法分析和揭示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和重组的内在逻辑。论文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第二至四章将当代哲学家划分为新儒家共同体、西方哲学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通过对哲学家个体的命运和思想转变找寻共同体存在和变化的内在逻辑性;第五章结语部分旨在说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即通过对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分化与改造营造出全新的哲学家共同体。

沈捷[10](2016)在《记忆的青春 ——知青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文中指出由于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一代作为特殊年代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特殊人生。本研究选择在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发端近50周年,知青一代领导人步入政坛的当下时间节点,阐述普通知青对插队记忆的建构和传承。研究借助社会记忆理论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法为主,辅以参与观察和文献研究法,重点突出两个研究问题:一是当下知青记忆的建构和评价,二是知青记忆的多主体传承。论文在对相关议题进行再诠释的过程中,一方面补充和修正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研究视角。论文由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正文、结语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讨论知青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相互关系;阐释知青记忆的主线——“受苦”和理性选择,以及青春有悔/无悔评价背后的复杂动因;解说有关知青记忆的自我传承、家庭代际传承和物化传承。本研究力求深入而全面地讨论知青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相互建构,既探求形形色色知青个体记忆的共性特点,也从群体内部分析不同知青次群体和个体或明显或隐晦的记忆差异。就知青群体而言,其集体记忆蕴含在千差万别的个体故事叙述中。在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里,他们的诉苦主题为下乡之苦和城乡之别。在“诉苦”的集体记忆强音之下,个体记忆的“微光”依然时时闪现,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等精神在生存理性面前或多或少受到了压制。不过尽管诉苦和生存理性是知青记忆的两条主线,但正因为受苦深重才启动了生存理性,最终的诉说还是落脚于“苦难”的主旨。在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里,本研究力求多向度解读青春“无悔”抑或“有悔”的争议。从人生价值角度而言,知青对插队生涯的评价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双重评判标准。从生命历程理论角度来看,知青的下乡经历和后知青时代的人生历程都影响其对知青生涯的评价。再者,美化青春记忆的现象在近年步入老年阶段的知青群体中日渐流行。他们在怀旧与乡愁交织的情绪下生发了对青春岁月的眷恋。而作为在两种意识形态夹缝里存活的群体,知青又不得不以美化或规避过往伤痛的姿态来保持认同一致。从知青记忆的传承来看,知青不仅积极进行自我记忆的传承,也开拓家庭记忆传承渠道,并与政府、市场合力推动知青物化记忆的流传。知青自身的记忆传承包括身体和文本两种传承方式。而在知青记忆的家庭代际传承里,苦难记忆、有悔/无悔记忆和“知识改变命运”记忆是传承的三大主题。“青二代”对知青记忆有一定的情感附着,但物质生活和价值观差异、“文化反哺”现象令知青记忆的代际传承面临挑战。就知青记忆的物化传播而言,知青群体对记忆流传的需求与政权合法性需求、市场经济利益需求一起,共同推动了知青物化记忆的传承。政府和市场以知青博物馆、纪念碑、主题器物售卖等方式把控重塑记忆的话语权,但也遭遇知青群体和非知青群体的话语解构。论文的结语部分进一步探究知青记忆的建构性和官方知青记忆与延安记忆的勾连。知青记忆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社会变迁而改变,具有当下性特征,也不乏连续性。知青记忆的建构性也意味着不存在绝对真实的知青记忆。而当下出于维护政治秩序的需要,拥有知青经历的现任国家领导人对知青记忆进行筛选,将其与延安精神紧密勾连,形成对延安记忆和知青记忆的双重再建构。不过受访知青的记忆建构并未受官方记忆掌控。

二、早年采用营养支持的一段经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年采用营养支持的一段经历(论文提纲范文)

(1)童年时期灾害经历与个体捐赠行为——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说明
        1.因变量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童年灾害经历对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
    (二)验证共情机制
    (三)稳健性检验
        1.处理遗漏变量偏差
        2.处理样本选择偏差
        3.队列分析
    (四)异质性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2)朱震象数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朱震与《汉上易传》的创作
    第一节 朱震所处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朱震的生平及易学思想源流
第二章 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
    第一节 朱震易学的结构和特色
    第二节 以“卦变”为核心的象数易学理论
    第三节 易图思想特色
第三章 《周易》“太极”思想及其人文关怀
    第一节 构建“太极”为核心的易学思想
    第二节 对二程人生体验思想的继承
    第三节 易学思想与社会使命的结合——强化君臣观念
第四章 朱震为代表的象数易学在南宋的兴衰及意义
    第一节 朱震对易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 南宋以后象数易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三节 南宋象数易学发展的启示和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出世与入世的融合:南怀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缘由
2 文献综述
    2.1 南怀瑾
        2.1.1 南怀瑾传略
        2.1.2 南怀瑾的相关研究
    2.2 自我同一性
        2.2.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2.2.2 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
    2.3 心理传记学
        2.3.1 心理传记学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2.3.2 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模式
3 研究步骤
    3.1 传主的选择
    3.2 资料的收集与筛选
    3.3 悬疑性问题的提出
    3.4 依据的理论基础
        3.4.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3.4.2 阿德勒的自卑-超越理论
4 研究意义
5 研究结果
    5.1 儿童时期南怀瑾的自我型塑
        5.1.1 代际之间的影响:家庭背景
        5.1.2 自居作用的形成:文化浸染
        5.1.3 学校教育的推动:私塾受教
        5.1.4 小结
    5.2 青少年时期南怀瑾的自我探索
        5.2.1 对自卑感的疏解:居家自修
        5.2.2 认同对象的改变:效仿英雄
        5.2.3 对卓越感的追求:西湖求学
        5.2.4 自我整合的危机:投身军旅
        5.2.5 小结
    5.3 成年早期南怀瑾的自我整合
        5.3.1 度过心理社会延缓期:川蜀访道
        5.3.2 认同对象的再度转变:灵岩学佛
        5.3.3 完成自我同一性整合:峨眉闭关
        5.3.4 小结
    5.4 成年中期南怀瑾的自我超越
        5.4.1 出入世之间的圆融:重返世俗
        5.4.2 职业同一性的发展:着书立说
        5.4.3 对不同文化的整合:融汇中西
        5.4.4 对认同对象的超越:创办协会
        5.4.5 小结
6 总结与启示
    6.1 总结
    6.2 研究的启示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林斤澜小说创作研究现状
第一章 林斤澜的创作分期与创作心理的变化
    第一节 顺应时势:歌颂新生活
    第二节 重返文坛:在暴露中自省
    第三节 回归家乡:从断处生发
    第四节 唱出自己的歌:低处偏是深处
第二章 林斤澜小说主题之变
    第一节 从表现政治到观照命运
    第二节 从叩问历史到深层反思
    第三节 体察人性:从发现善到揭露恶
    第四节 感悟生命:从遗憾到释怀
第三章 林斤澜小说人物之变
    第一节 农民形象:共性中透出丝丝个性
    第二节 知识分子:苦难中依旧执着坚守
    第三节 “皮实”的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奋斗者
    第四节 老艺术家:“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第四章 林斤澜小说艺术之变
    第一节 语言创新:由北京话到瓯语
    第二节 文体探索:由散文化到“笔记体”
    第三节 审美体验:由生活体验到艺术感受
    第四节 创作方法: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发掘胡风旧体诗词的价值
        (二) 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构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
        (二) 对胡风新诗创作的研究
        (三) 对胡风旧体诗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胡风旧体诗词创作动因分析
    第一节 胡风早年的旧学修习
    第二节 胡风的“民族形式”立场
    第三节 政治受难与旧形式的诱惑
第二章 胡风旧体诗词思想意蕴管窥
    第一节 抗战风云:“几人欢笑几人悲,莽莽河山半劫灰”
    第二节 狱里狱外:“廿载心花成镜影,春光荡漾上囚衣”
    第三节 怀旧忆友:“广邀智者成亲者,共跨南端到北端”
    第四节 监外酬唱:“心交万里不愁遥,耻笑雎鸠占鹊巢”
    第五节 以古讽今:“传情今鲁迅,授愿古曹沾”
第三章 胡风旧体诗词古今演变探源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借鉴
    第二节 鲁迅旧体诗传统的追寻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诗人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透析时机选择与透析患者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 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消症散结法延缓CKD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中国革命胜利(1919-1949)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建国初期的探索与失误
    第二节 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创立与发展
        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建立及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教会大学及其哲学教育的转型抉择
        三、1952 年院系调整后哲学系的分化与重组
        四、1966 年后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发展与壮大
        五、党校和社科院的哲学教育
    第三节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
        一、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
        二、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语境
        三、中国当代哲学家们的现实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透过表象考察新儒家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操守与担当并重的梁漱溟
        一、梁漱溟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
        二、梁漱溟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理性融通
        三、梁漱溟在耄耋之年的精神期盼
    第二节 一代狂哲——熊十力
        一、熊十力在建国初期的艰难抉择
        二、熊十力由佛学到儒学的后期思想论述转向
        三、熊十力在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找寻精神的超脱
    第三节 冯友兰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逢迎和疏离
        一、冯友兰后期生命际遇的转变与抗争
        二、冯友兰哲学共殊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三、冯友兰“新理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四、生命终点的自省与反思
    第四节 从唯心主义积极转向唯物主义的贺麟
        一、是光明的归宿还是创造力的扼杀
        二、从关注中西方唯心主义思想转向唯物主义理论的探索
        三、对贺麟在建国后巨大转变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过信仰与主义屏障审视西方哲学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张东荪与“张东荪叛国案”
        一、张东荪的“叛国案”与凄凉后半生
        二、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对张东荪晚年际遇的再思考
    第二节 游走于海德格尔思想、中国传统道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熊伟
        一、熊伟超脱释然的晚年际遇
        二、从独尊海德格尔哲学转向中、马、海思想相结合
        三、对熊伟思想变化的一点思考
    第三节 坚守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的洪谦
        一、“对不可言说的东西只能沉默”
        二、从积极宣传维也纳学派思想转向关注伦理问题
        三、对洪谦晚年人生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从克罗齐唯心主义美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朱光潜
        一、朱光潜在社会动荡中的生命洗礼
        二、从克罗齐唯心主义美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三、对朱光潜学术立场转变的一点思考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散步者”——宗白华
        一、宗白华推崇教育和远离政治的一生
        二、宗白华由“散步”方式展开的学术研究
        三、对宗白华晚年“散步者”形象的一点思考
    第六节 一代逻辑学大师——金岳霖
        一、金岳霖的“思想”与“改造”
        二、金岳霖整体学术思想的内部演变
        三、对金岳霖思想和行为转变的一点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革命理论和大众哲学之间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奋斗的一生
        二、艾思奇在建国后的研究重点与哲学论争
        三、从艾思奇的一生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杨献珍的哲学与“罪案”
        一、三次哲学论战中的杨献珍
        二、杨献珍在建国后的“三大罪案”及其申诉
        三、关于杨献珍人物性格和哲学“罪案”的思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家和教育家——李达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和教育工作奉献的一生
        二、李达在建国后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与毛泽东思想的解读
        三、对李达建国后遭遇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 在平凡的真理中探求冯定进击的一生
        一、调往北京大学后的冯定与修正主义批判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转向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对冯定晚年经历的一点思考
    第五节 摇摆于政治和学术之间的张申府
        一、由《呼吁和平》引发的人生转折
        二、“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
        三、对张申府晚年际遇的一点思考
    第六节 用“综合创新”思想引领中国文化研究新方向的张岱年
        一、张岱年与社会变迁
        二、从“创造的综合”到“综合创新”
        三、张岱年与中国现代哲学
        四、从“三流合一”到“综合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在新历史境遇下的分化与重组:兼结语
    第一节 新旧范式转变意义下的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一、范式与哲学范式
        二、新儒家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三、西方哲学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五、中国当代哲学学科研究范式变迁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分化与重组的一点思考
        一、从社会制度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二、从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三、从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和意识形态双重存在的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记忆的青春 ——知青记忆的建构和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和背景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知青领导人积极重构知青记忆
        二、知青群体进入回忆黄金期
        三、笔者缘何研究知青记忆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回顾
    第一节 社会记忆研究
        一、记忆概念的界定和记忆类型的阐述
        二、社会记忆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知青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知青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知青:社会记忆的当代叙事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知青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
        二、参与观察
        三、文献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思路
第四章 知青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第一节 知青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
        一、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
        二、知青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
    第二节 知青集体记忆的形成
第五章 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受苦与理性选择
    第一节 苦难记忆研究和理性选择理论
        一、苦难记忆的研究
        二、理性选择理论
    第二节 知青记忆的下乡之苦
        一、强制性集体下乡与个体理性选择
        二、劳作与生活之苦
        三、竞争上调与个体理性选择
    第三节 知青记忆的城乡之别
        一、贫困乡村
        二、被农民排斥
        三、与农民修复关系的努力
        四、无法调和的城乡差异
第六章 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受苦与有悔/无悔的关联
    第一节 下乡受苦是否值得:生命价值视野下的“有悔”与“无悔”
        一、个体生命价值理论
        二、知青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三、知青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苦感与生命历程的关联:生命历程视野下的“有悔”与“无悔”
        一、生命历程理论
        二、下乡经历与有悔/无悔的关联
        三、后知青时代社会阶层分化与有悔/无悔的关联
    第三节 “无悔”话语背后的美化青春现象
        一、距离之美
        二、自由之美
        三、认同和谐之美
第七章 知青记忆的传承
    第一节 知青个体和群体的记忆传承
        一、知青的身体记忆传承
        二、知青的文本记忆传承
    第二节 知青记忆的代际传承
        一、知青记忆的家庭传承内容
        二、知青记忆代际传承面临的挑战
        三、知青记忆代际传承的可能性和价值意义
    第三节 知青物化记忆传承的兴起:个体、政府与市场的分歧和媾和
        一、知青记忆的传承形式与传承主体
        二、知青群体对政府和市场介入物化记忆的需求
        三、政府和市场对知青物化记忆的主导
        四、受众对知青物化记忆的解构
第八章 结语:个体苦难与集体政治的互构
    第一节 知青记忆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一、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
        二、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
        三、知青记忆的传承
        四、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知青记忆的建构性
        一、知青记忆的变迁性
        二、知青记忆的当下性
        三、知青记忆的延续性
        四、知青研究的真实性
    第三节 官方知青记忆与延安记忆的勾连
        一、上山下乡运动对延安记忆的重构
        二、当下官方以延安精神重塑知青记忆
        三、官方知青记忆对口述记忆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1:知青访谈名录
附录2:知青访谈提纲
致谢

四、早年采用营养支持的一段经历(论文参考文献)

  • [1]童年时期灾害经历与个体捐赠行为——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J]. 柳建坤,张云亮. 社会发展研究, 2021(03)
  • [2]朱震象数易学研究[D]. 刘伯东. 河北大学, 2021(02)
  • [3]出世与入世的融合:南怀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D]. 马瑞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D]. 陈奕希.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5]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D]. 曹子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6]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7]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D]. 易纾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D]. 马雷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D]. 刘晶.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10]记忆的青春 ——知青记忆的建构和传承[D]. 沈捷.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早期的营养支持体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