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Kipl)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P27~(Kipl)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一、P27~(Kipl)与食管癌研究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乐颖[1](2019)在《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通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中miR-196b-5p的表达水平,分析初治MDS患者骨髓miR-196b-5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MDS患者治疗前后miR-196b-5p表达变化情况,以及其变化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以探讨 miR-196b-5p 在 MDS 疾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MDS患者诊断时及治疗后的骨髓液,每一位患者根据预后分层、年龄和体能状态等均接受了相应的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收集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骨髓液作为对照。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在21例初诊MDS患者(按照IPSS预后评分,包括1 1例低危和中危1在内的相对低危组患者、10例中危2和高危在内的相对高危组患者)、8例由MDS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及14例健康对照组骨髓中检测 miR-196b-5p 及 ANXA1 和 DICER1 的表达量,分析 miR-196b-5p 在MDS各亚组之间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量与MDS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在MDS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再次检测MDS患者治疗后骨髓中miR-196b-5p及ANXA1和DICER1的表达量,分析MDS治疗前后miR-196b-5p的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96b-5p和ANXA1、DICER1在初治MDS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iR-196b-5p在MDS患者中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1×10-4);分析miR-196b-5p在MDS不同危险分层中的表达情况,miR-196b-5p在相对低危组(低危组+中危I组)中表达升高,大约为健康对照组的2.2倍(P=0.035);且miR-196b-5p的表达量在相对高危组(中危II组+高危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更为显着,大约为对照组的3.3倍(P=1><10-3);在转白组中,miR-196b-5p的表达量增加了 7.2倍(P=6×10-6),提示miR-196b-5p的表达量随着MDS危险度的增加而升高,而ANXA1及DICER1的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并无差异。(2)分析MDS患者骨髓miR-196b-5p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包括外周血血象、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iR-196b-5p的表达量与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数呈显着正相关(r=0.541,P=0.002),而与染色体核型无明显相关性(核型正常组:0.66±0.65,核型异常组:0.73±0.59,P=0.278),miR-196b-5p的表达量与外周血血象也无明显相关(白细胞计数:r=0.282,P=0.13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r=0.200,P=0.299;血红蛋白:r=0.103,P=0.593;血小板:r=-0.139,P=0.472),而 miR-196b-5p 的表达量与乳酸脱氢酶(LDH)呈显着正相关(r=0.525,P=0.003)。(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DS患者治疗后骨髓细胞中miR-196b-5p的表达水平,并与治疗前的miR-196b-5p 比较,结果显示,MDS患者治疗前后miR-196b-5p的表达量变化,总体来说是下调的,尤其是在去甲基化治疗组和化疗组,MDS患者经治疗后,miR-196b-5p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4)分析miR-196b-5p的表达与MDS患者PFS关系,结果显示:MDS患者治疗前miR-196b-5p的表达量与PFS无显着相关,同时分析MDS患者治疗前后miR-196b-5p表达量的变化情况与PFS的关系,发现MDS治疗后miR-196b-5p下降程度大的患者,其总体PFS、1年PFS和2年PFS均优于治疗后miR-196b-5p下降程度小的MDS患者。结论(1)miR-196b-5p在MDS患者骨髓细胞中显着高表达,在不同危险分层中其表达均升高,且随着危险度的增加miR-196b-5p表达水平也随之上升,miR-196b-5p的表达量与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外周血乳酸脱氢酶呈显着正相关,提示miR-196b-5p可能参与了 MDS的发生与疾病进展。(2)MDS患者治疗后miR-196b-5p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且治疗后miR-196b-5p表达量下降大的患者其PFS优于下降小的患者,是MDS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提示miR-196b-5p可能参与MDS的进展且与MDS预后相关。

陈静[2](2019)在《抗BAP31胞内抗体的筛选及其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4大肿瘤死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化疗虽然能够适当的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是其副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对胃癌的各种信号通路的逐渐认识,在分子水平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胃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分子靶点较少。近年来研究发现BAP31是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并且可以促进一些癌症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Oncomine和GCBI数据库分析发现BAP3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胃癌细胞中也验证了此结果。通过抗体芯片分析BAP31与肿瘤相关因子的关系,发现BAP31与p27kip1呈负相关,与EpCAM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BAP31与p27kip1相互作用并且调节其蛋白酶体降解。p27kip1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在细胞凋亡与分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抑制p27kip1的降解可能会杀伤胃癌细胞。细胞内抗体是指将小分子抗体基因添加定位信号序列,使其在细胞内特定部位表达,可以中和或调节位于特定亚细胞部位的活性分子或触发免疫反应。细胞内抗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治疗手段,在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及HIV/AIDS等治疗方面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人源单域抗体库中筛选得到BAP31的特异性单域抗体基因,添加内质网信号序列,成功构建了内质网滞留型的胞内抗体。其中VH-D1可以特异地阻碍BAP31与p27kip1的相互作用,抑制p27kip1的蛋白酶体降解。本文对VH-D1是否通过抑制p27kipl降解而杀伤胃癌细胞进行了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VH-D1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了胃癌细胞异种移植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胃癌干细胞,是胃癌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CD44是最早发现的胃癌干细胞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CD47也可以作为胃癌干细胞的一个标记物。利用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分离出CD44+CD47high细胞。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细胞克隆球形成实验,证明CD44+CD47high具有胃癌干细胞特性。考察VH-D1对胃癌干样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VH-D1可以抑制胃癌干样细胞的干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且抑制了其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此外,BAP31胞内抗体VH-F12可以特异性的降低EpCAM的表达,诱导MKN-45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且诱导细胞产生自噬,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证明,BAP31的胞内抗体VH-D1通过阻碍BAP31与p27kip1的相互作用,抑制了p27kip1的蛋白酶体降解,使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且诱导了胃癌细胞的凋亡,抑制了胃癌细胞在鼠内的生长,VH-D1还可以抑制胃癌干样细胞的增殖和更新。此外,VH-F12可以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产生自噬。为胃癌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叶劲军,费春明,周国仁,黄克伟,蒋鸣,张治,孙磊[3](2015)在《食管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2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食管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Skp2、p27的表达;分析Skp2、p27蛋白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Skp2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07%(55/82)和20.0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35.37%(29/82)和90.00%(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kp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27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侵犯深度、TNM分期无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kp2、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50,P<0.001)。结论 Skp2和p27参与正常食管组织向食管癌的演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谢瑞莲[4](2014)在《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世界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趋于西化,生活节奏加速,社会压力增加,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预计,未来在203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将高达23.4万例,发病数较2008年增加31.15%,而乳腺癌死亡人数将达7.0万例,死亡数则升高47.94%[1]。因此乳腺癌在我国发展形式口趋严峻。随着乳腺癌诊治水平不断地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存期显着延长。一般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因素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以及目前按照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的ER、PR、Her-2和Ki-67表达情况,常分为四种亚型:Lunminal 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样型,更加增强了对乳腺癌生存预后的预测和细化临床治疗选择,并且在临床上以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临床上仍有许多患者病情相似,治疗方法相同,但是最后的转归和预后却相差甚远。所以仅凭借上述传统的指标做出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全面,因此积极寻找新的、更多有效的预后因子或治疗靶点,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细胞周期研究深入,发现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直接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者本身就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因子,当它们发生突变、缺失、异位、扩增等变化,可引起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周期的调控失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最终出现肿瘤发生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细胞周期性疾病。p27Kipl(简称p27)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G1期特异性cyclin-CDK复合物,阻止细胞周期由G1期(DNA合成前期)进入S期(DNA合成期),故p27在细胞周期进程中起到的负向调控作用,其作用结果导致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在静止期时,细胞内p27高表达,而进入S期后表达明显下降。因此认为p27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改变与肿瘤的形成及预后有关。研究发现在乳腺癌变过程,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95%至非典型增生的85%,至导管原位癌的40%,最后浸润性乳腺癌的34%,细胞核p2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2]。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核内p27表达下降,患者生存预后不良,并且认为p27表达下调是肿瘤复发或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3]。也有少数研究发现p27胞浆表达上调和预后不良相关,故明确细胞核p27和细胞质p27错位分布定量表达与预后关系,有助进一步理解p27的功能,但目前尚无该方面报道。细胞内p27表达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进行调控,包括多种激酶磷酸化、泛素蛋白酶体介导降解、胞核转运机制等[4]。磷酸化可以直接调节p27的稳定性,而Ser10是p27主要磷酸化位点,占所有磷酸化位点的70%左右,p27Ser10磷酸化后,导致p27滞留在细胞浆,使得细胞周期进入S期,引起细胞增殖,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在G0期至G1期时,磷酸化p27Ser10与出核因子CRM1结合后,p27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浆,导致p27的降解,引起p27功能的改变。P27的出核转运通过 KPC1/2(Kip1 ubiquitylation-promoting complex,KPC,泛素化启动复合物)诱导的泛素依赖降解方式调控。p27Ser10磷酸化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由不同的蛋白激酶调控,在G0期,活性最强的Mirk/DYRKIB使得p27在静止细胞磷酸化和稳定;有丝分裂原作用下激酶相互作用去稳微管蛋白(kinase-interacting stathmin,KIS)结合 p27 的 C 端功能域,在 GO 期至 G1 期过渡时,使p27Ser10发生磷酸化,促进胞核向胞浆转运。所以在GO期,p27Ser10磷酸化起到稳定p27的作用,而在G1期早期和晚期阶段,p27Ser10磷酸化介导了 p27出核转运的降解过程。p27的其他磷酸化位点,如Thr157、Thr198、Thr187等,也影响着p27的稳定和细胞定位。研究人员通过外源性过氧化氢调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黑色素细胞p27表达状态,当黑色素瘤细胞去除过氧化氢作用时,细胞核p27表达明显,而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下降;黑色素细胞核p27表达明显时,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显着低于黑色素瘤细胞,而此时黑色瘤细胞胞浆p27表达升高;加入外源性过氧化氢酶后,黑色素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且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增加,导致p27分布在细胞浆;所以p27亚细胞定位与细胞恶性程度有关,以及 p27Ser10 和 p27T198 磷酸化调控 p27 亚细胞定位[5]。JNK(c-jun N-terminal kinase,c-Jun氨基端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在C6胶质瘤细胞研究证实,野生型JNK3过表达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抑制JNK激酶使p27Ser10磷酸化,通过阻断JNK信号转导通路,降低了细胞p27的稳定性,所以p27Ser10磷酸化受JNK通路的调控,JNK激酶影响C6胶质瘤细胞的p27蛋白表达,导致细胞生长抑制[6]。现在研究证实p27蛋白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临床预后因子和治疗预测靶点。细胞核p27表达与磷酸化p27表达呈负向关系,两者生物学行为相反,所以磷酸化p27表达水平也可能是肿瘤恶性程度有效的评价指标、预后因子和治疗靶点。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微小非编码RNA分子,长约22nt,miRNAs对许多基因的表达发挥转录后修饰,如肿瘤抑癌基因通过结合它们的靶mRNA上特异序列,抑制多肽的合成。而且miRNAs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过程,如凋亡、造血干细胞分化、代谢、中枢神经发育以及转移[7]。已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了 miRNAs对这些过程调控的重要性。在小鼠敲除负责miRNAs成熟的Dicer酶,导致鼠胚胎死亡[8]。因为人类一半miRNAs位于脆性染色体区域,该区域容易DNA扩增、缺失、易位,所以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s常常表达异常,这种异常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进展[9]。miRNAs产生需要多个多步骤的完成,首先转录产生一段长的初始miRNA(primiRNA),在RNA酶Ⅲ复合物Drosha-Pasha/DGCR8的切割下,产生一个长约80ntRNA发夹结构,即miRNA前体(pre-miRNA),之后miRNA前体从细胞核转运至细胞浆,在第2个RNA酶Ⅲ Dicer作用下,释放出一个微小RNA双链,其中一条链就是成熟miRNA。成熟miRNA结合至RISC复合物(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NA诱导沉默复合物)后,与目标mRNA的3’-UTR互补配对,导致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Let-7最早发现于秀丽隐杆线虫的miRNAs,执行时序调控作用,其中miRNAs let-7和lin-4表达决定了线虫从幼虫至成虫的发育过程。除在秀丽隐杆线虫,动植物和人类也存在数百种miRNAs,参与了生长、发育、癌变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人类成熟let-7家族由12个成员组成,已证实let-7 miRNAs调控多个癌基因,如HMG2、c-Myc、RAS和cyclinD[9-11],在肺癌体内实验证明了let-7负向调控RAS,结果抑制肺癌生长[1.2]。Lin28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胞浆RNA结合蛋白,最近研究表明let-7家族表达受到Lin28转录后的调控,抑制let-7前体的成熟过程。Lin28B是Lin28的同源体,两者功能相似。Lin28/Lin28B蛋白有两个RNA结合域:一个冷休克蛋白域(CSD)和一个逆转录病毒锌指结构域(ZFD),两者都能影响它们与let-7前体的结合力。Lin28/Lin28B直接结合起始let-7和发夹前体let-7,从而抑制Drosha切割形成起始let-7或Dicer切割形成let-7前体的过程,即抑制let-7成熟过程,该过程由Lin28蛋白和let-7前体直接作用介导调控。哺乳动物中Lin28/Lin28B一般表达于胚胎干细胞和发育组织,一般随着细胞分化成熟而表达逐渐下降,在肿瘤组织异常升高[14]。多种恶性肿瘤中已证实Lin28和Lin28B对于let-7抑制调控涉及三个反馈环路,包括两条双向负反馈环路:Myc-Lin28B-let-7-Myc和Lin28-let-7-Lin28,一条正反馈环路:NF-KB-Lin28-let-7-IL-6-NF-κB。由于Lin28mRNA和Lin28BmRNA本身就是let-7的目的mRNA,Lin28/let-7轴形成了双向负反馈环路,也是let-7与Lin28/Lin28B相互调控的主要环路,通过这个反馈环路,let-7高表达时,促细胞分化,Lin28/Lin28B高表达时,促进胚胎发育[131。大约15%肿瘤的Lin28蛋白被癌基因激活,主要通过抑制let-7成熟而实现。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肺癌、肠癌、肝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干细胞肿瘤,Lin28或Lin28B表达异常升高,并且与疾病进展可能相关。而且在卵巢癌、肠癌和肝癌中Lin28或Lin28B表达上调,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和生存预后。所以Lin28或Lin28B有希望成为肿瘤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目前关于p27、磷酸化p27Ser10在乳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Lin28B与p27的在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均未见相关报道;并且Lin28B的在乳腺癌中临床研究极少,仅2篇相关研究报道,尚未明确研究结论。本研究旨在明确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p27和磷酸化p27Ser10、Lin28B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作用,为乳腺癌寻找新的、有效的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方法1.实验对象:筛选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病例190例,均为女性,术前未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或抗肿瘤中成药治疗等。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全身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术后病理诊断明确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自赣州市肿瘤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病历记录,存档病理蜡块从赣州市肿瘤医院获取。所有肿瘤标本均先经两位以上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确认,取含有肿瘤细胞最多的部分组织做切片。2.实验方法和统计学处理: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27、p-p27Ser10和Lin28B表达,分析它们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各亚型的表达差别,同时分析p27和p-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导管癌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p-p27Ser1 0、Lin28B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类资料采用Kappa检验分析各检测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χ2或Fish精确检验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因素表达差异。分析各检测指标与Ki67相关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采用χ2或Fish精确检验。以上统计学方法均采用双尾检验,检验水准仅取0.05,数据的分析均采用SPSS19.0版本。研究结果1.p2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38.3%(41/107)和86.7%(13/15),而p-p27Ser10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64.5%(69/107)和26.7%(4/15),p27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有差异,P=0.004,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在癌旁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有差异,P=0.037,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在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亚组中表达存在差异,p27在组织分化G1级、Ⅰ-Ⅱ期、淋巴结阴性组表达较高,χ2分别为16.612、14.755、23.017,P值均<0.0001,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在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无差异,χ2分别是0.587、1.765、5.750,P 值分别 0.444、0.184、0.058。与 ER、Her-2、Ki67 表达有相关性,Kappa值依次是0.222、-0.281、-0.300,即p27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Her-2、Ki67则呈负相关,P值依次0.020、0.002、0.001,故这些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表达呈正相关性,Kappa值是0.152,P值是0.154,但是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亚组表达有差异,p-p27Ser10在组织分化G2级、Ⅲ-Ⅳ期、淋巴结阳性组表达水平较高,χ2值依次是7.688、4.408、10.591,P值依次是0.021、0.044、0.001,所以,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上无差异,χ2值分别是1.964、0.826、3.647,P值则是0.161、0.363、0.150。p-p27Ser10 与 ER、PR 表达呈表达负相关,Kappa 值分别是-0.046、-0.047,P值0.615和0.594,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与Ki67、Her-2表达正相关,Kappa值分别是0.171、0.126,P值是0.067和0.641,故这些相关性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p27在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存在表达差异,χ2=14.635,P=0.002,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27在Her-2过表达型表达阳性率较低。p-p27Ser10在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存在表达差异,χ2=6.442,P=0.090,这种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乳腺浸润性导管p27和p-p27Ser10表达负相关性,Kappa值为-0.611,p<0.0001,这种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5.Lin28B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43.7%(83/190)和20%(4/20),Lin28B在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Lin28B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亚组表达存在差异,χ2值分别是呈13.790、9.213、30.966,P值分别为0.001、0.002、<0.0001,这种表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无差异性,χ2值分别是呈0.021、0.229、4.600,P值分别为0.884、0.632、0.103。Lin28B 与ER、PR、Her-2表达负相关,Kappa值为-0.009、-0.109、-0.028,P值依次为0.899、0.129、0.723,它们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Lin28B与Ki67表达正相关,Kappa值0.251,P值<0.0001,这种相关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7.Lin28B在乳腺癌亚型表达有差别,χ2=13.469,P=0.004,在LuminalB型的表达最高,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和Lin28B表达负相关,Kappa值为-0.202,P=0.032,,这种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低表达,癌旁组织细胞核高表达;p-p27Ser10在乳腺癌细胞质高表达,癌旁组织细胞质低表达;两者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故p27和p-p27Ser10均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以及复发、转移的潜在指标。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与ER、PR表达相关,提示p27与内分泌治疗有关。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p27和细胞质p-p27Ser10表达呈负相关,故p-p27Ser10介导的细胞核p27降解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机制。4.Lin28B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以及转移复发的指标及LuminalB型的潜在治疗靶点。5.Lin28B可能参与调控p27表达,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沈杰[5](2014)在《eIF3a和p27/Kip1表达变异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影响及eIF3a抑制剂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标: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化学治疗是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寻找肺癌化学治疗的影响因子及作用靶点,是当前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肿瘤中异常表达的基因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影响其它肿瘤相关因子和通路的状态。这些基因表达状态的异常对肿瘤的化疗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其本身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eIF3a是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的最大亚基,其在多种肿瘤呈现高表达现象。已知eIF3a参与调控翻译和分化,并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然而对其在肺癌等肿瘤表达的机制和意义并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对eIF3a在肺癌的表达及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eIF3a的高表达可增加肺癌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并证实eIF3a从翻译水平调控影响DNA修复的NER途径。我们由此推测eIF3a的表达可能对于肺癌的预后及化疗效果具有预测意义。同时,近来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与eIF3a密切相关的重要因子和通路,如p27/Kipl和ERK通路。这些因子和通路的状态,本身也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意义。并且,多数细胞水平研究显示eIF3a的过表达促进肿瘤的恶性表型和耐药性。因此,目前对于eIF3a对肿瘤发生和预后的意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研究拟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从组织学角度对eIF3a及与其相关的通路及因子进行证实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化疗可以有效改善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本研究计划在肿瘤组织水平研究与eIF3a相关的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并对NSCLC手术完全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eIF3a表达水平及相关因子对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的预测意义。含羞草酸为一类含有α-氨基酸结构的吡啶酮类天然化合物,抑制eIF3a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我们推测,eIF3a抑制剂可能产生特异的抗肿瘤增殖活性。并且,在研究eIF3a功能与肿瘤相关关系的时候,eIF3a抑制剂具有重要的先导化合物价值。因此本研究准备从抑制eIF3a及抗肿瘤增殖两方面,筛选一系列吡啶酮类衍生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方法: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拟采用下述研究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1)采用分子克隆及免疫方法制备eIF3a的原核蛋白及多克隆抗体;(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NSCLC组织中调查eIF3a及p27/Kip1和ERK通路等相关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评价各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相关程度,采用卡方检验生物标志物之间及其与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病理特征等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程度;(3)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疾病相关生存期(DSS)及无病生存期(DFS),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调查eIF3a表达水平与相关因子对肺癌术后及化疗预后的预测意义;(4)筛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调控eIF3a表达的合成吡啶酮类衍生化合物。研究结果:研究中我们获得下列结果:(1)获得了针对eIF3aC端的原核表达载体及高效价的eIF3a多克隆抗体;(2)eIF3a, p27/Kip1和ERK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普遍,且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eIF3a和p27/Kipl在亚细胞部位(胞浆及胞核)的表达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653(胞浆),r=0.716(胞核)。而p-ERK在NSCLC组织中显着低表达,阳性表达呈局部点灶状。尚不能评价p-ERK/ERK与eIF3a在组织表达水平的相关关系。同时eIF3a在分化较好,鳞癌组织中表达较高;p27/Kipl在分化较好的NSCLC中表达较高;(3)对537例NSCLC术后患者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胞核表达的eIF3a和p27/Kip1对NSCLC术后生存有积极意义,两者均高表达为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死亡风险比值比HR=0.360,95%CI=0.109-0.782,P=0.028)。化疗预后分析显示胞浆高表达的eIF3a对Ⅱ期NSCLC患者具有化疗预测价值。对扩大样本的Ⅱ期NSCLC患者进行验证研究显示,胞浆高表达eIF3a(P--0.036),胞核低表达p27/Kip1(P=0.031)的NSCLC患者能从术后化疗获益;(4)以吡非尼酮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其不同侧链修饰的衍生化合物。通过MTT法考察衍生化合物对高表达eIF3a的肺癌细胞A549及低表达eIF3a的肺纤维细胞NIH3T3的抑制作用,进行结构-选择性分析和构效分析,确定活性化合物,并从蛋白和核酸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研究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下列结论:(1)eIF3a与p27/Kipl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存在显着相关;(2)eIF3a和p27/Kipl在NSCLC组织的不同表达状态及相关关系,有助于预测NSCLC完全切除患者的中期预后,并可一定程度预测术后化疗的可能获益,可能成为NSCLC预后的候选生物标志物;(3)具有“Y”型结构的1-苯基-5-苯氧甲基-2吡啶酮衍生物呈现对eIF3a和肿瘤细胞的显着抑制活性.其中间二苯胺类化合物抑制eIF3a表达作用较强。这些新化合物的活性,理化性质均优于含羞草酸,可开发为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创新点:自主获得eIF3a的C端重组蛋白及相应抗体;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证实了eIF3a与p27/kipl的相互关系,首次探讨eIF3a作为肺癌预后和化疗预测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筛选了能够调节eIF3a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新型衍生化合物,为抗肺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贾小莉[6](2013)在《skp2、p27 mRNA在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高预后差,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化、年轻化趋势。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细胞周期有密切关系。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Skp2与p27表达异常,但skp2、p27kip1mRNA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Skp2-P27kip1通路作用的研究较少,本课题拟通过检测skp2、p27mRNA在50例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kp2、p27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因素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初步探讨skp2、p27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经Trizol一步法提取50例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组织标本总RNA, mRNA逆转录cD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半定量RT-PCR)法检测50对直肠癌组织、正常直肠组织中skp2、p27mRNA表达,分析skp2、p27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直肠癌组织中skp2mRNA的阳性表达率(78%)显着高于正常直肠组织(46%),(P=0.016);直肠癌组织中skp2mRNA的相对表达量(0.42±0.43)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0.10±0.22),(P=0.001);2)正常直肠组织中p27mRNA的阳性表达率(80%)显着高于直肠癌组织(50%),(P=0.003),正常直肠组织中p27mRNA的相对表达量(0.32±0.53)显着高于直肠癌组织(0.16±0.33),(P=0.044);3) skp2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具有相关性(r=0.359、0.332、0.346,P=0.01、0.018、0.014); p27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r=0.30,0.480,P=0.034、0.000);4) skp2mRNA表达与p27mRNA表达负相关(r=-0.338,P=0.016);结论:1)在直肠癌组织中skp2表达上调,p27表达下调共同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2)sk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27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正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于直肠癌的分期和预后判断。

刘向华[7](2013)在《ncRNA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基因组约98%的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 ncRNA),主要包括小分子RNAs (microRNAs等)和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形成细胞中高度复杂的RNA调控网络,在肿瘤发生中发挥广泛而多样性的生物学功能。ncRNA主要通过调控靶基因参与相关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miR-196a及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多种肿瘤中出现表达紊乱,可作为癌症诊断、预后的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但迄今为止,miR-196a、HOTAIR在胃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第一部分研究miR-196a在胃癌中的表达量及其调控靶基因p27kip1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分子机制。第二部分研究lncRNA HOTAIR在胃癌中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ceRNA调控的分子机制。第三部分研究lncRNA HOTAIR在NSCLC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调控NSCLC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分子机制。以上研究揭示了非编码RNA(microRNAs、lncRNAs)及蛋白编码mRNA等在细胞中形成高度复杂的RNA调控网络,这多类RNA在转录后水平相互影响的机制,体现了全新的宽范围转录组调控网络,为我们研究胃癌、NSCLC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靶标。第一部分 miR-196a调控p27kip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miR-196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机制。方法:定量PCR检测miR-196a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外源性封闭或过表达miR-196a,进而利用MTT,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miR-196a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的靶基因。同时活体动物实验证实miR-196a的表达上调能显着促进肿瘤的形成能力。结果: 相对于胃正常粘膜组织miR-196a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出现了显着的表达上调,并且其表达量与胃癌病人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等密切相关。外源性调节miR-196a的表达水平能显着性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进程而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但miR-196a对胃癌细胞的凋亡并无影响。同时活体动物实验证实miR-196a的表达上调能显着促进肿瘤的形成能力。荧光素酶结果证实p27kip1是miR-196a的靶基因,定量PCR及WB结果显示miR-196a能同时下调p27ki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且上调miR-196a的表达能拮抗p27kip1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胃癌中上调的miR-196a抑制了p27kip1的表达,从而促进了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提示miR-196a及p27kip1可作为未来临床治疗胃癌的新的分子靶标及胃癌治疗的预后指标。第二部分lncRNA HOTAIR作为ceRNA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lncRNA HOTAIR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的机制。方法:定量PCR检测HOTAIR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外源性封闭或过表达HOTAIR,进而利用MTT, 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HOTAIR对细胞增殖、侵袭功能的影响及ceRNA机制吸附miRNA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同时活体动物实验证实封闭HOTAIR的表达能显着抑制肿瘤的形成能力。结果:胃癌组织标本中HOTAIR表达量显着性高于癌旁组织标本;且HOTAIR的表达量与肿瘤大小,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及预后差密切相关;干扰HOTAIR表达后,能显着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并在体内外水平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HOTAIR可发挥ceRNA活性,通过竞争性结合miR-331-3P,发挥类似miRNA海绵吸附作用,拮抗miR-331-3P负性调控靶基因HER2的功能。结论:HOTAI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着性上调,在调控肿瘤细胞转移进程中起积极作用,可作为癌症诊断、预后和治疗的靶点。初步证实HER2是HOTAIR通过ceRNA机制调控的靶基因,且晚期胃癌患者HOTAIR和HER2表达呈正相关性。因此,HOTAIR调控HER2的机制将有望为Herceptin(曲妥单抗)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胃癌的应用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lncRNA HOTAIR调控HOXA5促进NSCLC细胞侵袭转移机制研究目的:研究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的机制。方法:定量PCR检测HOTAIR在NSCLC及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外源性封闭或过表达HOTAIR,进而利用MTT,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HOTAIR对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的靶基因。同时活体动物实验证实封闭HOTAIR的表达能显着抑制NSCLC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果:NSCLC癌组织标本中HOTAIR表达量显着性高于癌旁组织标本;HOTAIR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封闭HOTAIR表达后,在体内外水平显着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bolt实验表明封闭HOTAIR可上调HOXA5、MMP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NSCLC中HOTAIR表达异常上调,发挥癌基因的功能,可能部分通过调节HOXA5、MMPs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提示HOTAIR可作为NSCLC预后差的新分子指标,为完善NSCLC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和提高生存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李蕾蕾[8](2012)在《Skp2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文中指出乳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是凋亡机制障碍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乳腺癌的发生是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综合过程,具体病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Skp2(S期激酶相关蛋白酶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F-box蛋白,它属于Skp-Cullin-F-box(SCF) E3酶复合体,其功能是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特异性地识别底物,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非常密切。p27kip1(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DKI)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它的功能是能阻止细胞通过G1/S,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两个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己成为近年来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性,同时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kp2mRNA和p27kip1mRNA的表达,比较其表达差异性,并进行半定量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kp2mRNA和p27kip1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并研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kp2mRNA的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高,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27kip1mRNA的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织中Skp2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度呈正相关;p27kip1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度呈负相关。两者均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肿块大小及病理学分期无明显相关性。乳腺癌组织中Skp2mRNA与p27kip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乳腺癌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度呈正相关;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度呈负相关。两者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肿块大小以及病理学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而且Skp2蛋白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负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kp2高表达、p27kip1(?)低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指标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对乳腺癌的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艳[9](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尽管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迁,但是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食管癌难以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目前,内镜下活检是食管癌早期发现及确诊的主要手段。活检组织主要是依靠病理作为定性诊断,但由于病理学诊断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癌前病变缺乏准确诊断。因此,识别各种病变的转化规律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并进一步发生癌变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分析食管癌前病变基因的变化,筛选出特异的早期高相关基因,用于进行早期基因诊断,才是提高内镜诊断特异性和弥补病理形态学诊断不足的有效方法。而众多研究表明,食管癌癌旁组织的改变代表了早期食管癌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作为对象,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和相互作用的拓扑学方法,通过分析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改变,试图发现并确立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与国际上其他民族、地区食管癌早期相关基因进行拓扑学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这将为实施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基因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建立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将极大的提高内镜下活检诊断的特异度。同时也为食管鳞癌多基因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应用半定量RT-PCR,分别在48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对42个候选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依据mRNA表达比率的变化,筛选出高相关基因。高相关基因进一步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mRNA检测,依据结果,初步筛选出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部分早期高相关基因在10例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2)扩大样本,在新的一组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对筛选出的早期高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同时,以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作为对照,将4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样本,600张切片分成26组,每组1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早期高相关基因蛋白进行检测。(3)对鉴定出的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利用STRING9.0在线数据库和Pajek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并与目前报道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早期食管鳞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比对42个候选基因在4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mRNA表达比率的差异,筛选出3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相关基因。(2)应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对36个高相关基因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进行了分析,初步筛选了 2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3)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半定量RT-PCR,以及18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26个早期高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4)对26个基因在早期个体标本中的表达分布进行分析,大约40%的个体都呈现的有 survivin、ETV5、MMP-7、TIMP-1、MMP-2、c-myc、c-fos、MTA1、CDK4、cyclinD1、MCM4、SKP2的基因表达组合。(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26个蛋白和目前报道的在食管鳞癌早期异常表达20个蛋白质,两组数据构建的拓扑图截然不同,各组骨架结点图也不同。结论:(1)c-fos、Ki67、MCM4、ETV5、SKP2、TIMP-1、MMP-2、CDK4、MEMD、MTA1、MMP-7、c-myc、c-jun、Survivin、CyclinD1、BAG1、SP-17、c-erbB2、EphB4、CK-1、MGMT、periplakin、Snail、p33、Bax、E-cadherin 共 26 个基因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早期高相关基因。(2)联合的多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特异性,不同基因的26种表达组合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实验依据。(3)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相互作用拓扑图具有民族特异性,其网络中心结点蛋白,对于食管鳞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张静静[10](2012)在《Skp2,p27,PTEN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Skp2,p27和PTEN表达的意义以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探索三者在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表达的特点。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从1995年到2011年手术切除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3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病变增生1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淋巴瘤组按病理类型分类(根据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修正的欧美淋巴瘤分类),取其中位于眼科前三位的B细胞NHL淋巴瘤类型,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9例,浆细胞瘤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标本中Skp2,p27禾PPTEN在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组织病变增生组的表达,并对两组的表达情况做对比,以病理分级作为淋巴瘤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Skp2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着增高(P<0.05).淋巴瘤p27kipl,PTEN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着降低(P<0.05,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淋巴瘤组中,Skp2在MALT,PL,DLBCL细胞核中的表达率是68.4%,83.3%,100%,p27kipl分别是84.2%,66.7%,40%,PTEN在三种淋巴瘤细胞质中的表达率分别是73.7%,33.3%,20%。随淋巴瘤病理分级的提高,Skp2在MALT, PL, DLBCL中的表达显着增高,而p27kipl和PTEN的表达显着降低。在MALT淋巴瘤中,我们发现Skp2与p27kipl呈负相关(r=—0.134,X2=12.58,p<0.05),Skp2与PTEN呈负相关(r=-0.883,X2=20.52,p<0.05)。而p27kipl与PTEN(r=0.828,X2=20.66,p<0.05)呈正相关。结论: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中,Skp2的表达水平随病理分级恶性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27kipl,PTEN的表达水平水平随病理分级恶性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Skp2高表达,p27kipl和PTEN(?)氐表达分别在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B细胞淋巴瘤中,Skp2与p27kipl,PTE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27kipl与PTEN呈正相关。联合三种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的指标。

二、P27~(Kipl)与食管癌研究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27~(Kipl)与食管癌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抗BAP31胞内抗体的筛选及其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胃癌的研究进展
        1.1.1 胃癌的现状
        1.1.2 胃癌的发病机制
        1.1.3 胃癌的治疗方法
    1.2 BAP31
        1.2.1 BAP31的结构
        1.2.2 BAP31的功能
        1.2.3 BAP31在癌症中的作用
    1.3 细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
        1.3.1 抗体药物的发展及其分类
        1.3.2 常用抗体库技术
        1.3.3 细胞内抗体的分类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BAP31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BAP31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
        2.3.2 BAP31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
        2.3.3 BAP31与周期蛋白p27~(kipl)负相关
        2.3.4 BAP31调节p27~(kipl)蛋白酶体降解并与其结合
    2.4 讨论与小结
        2.4.1 本章讨论
        2.4.2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BAP31 VH抗体的筛选及胞内抗体的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BAP31 VH单域抗体基因的筛选
        3.3.2 内质网滞留型细胞内抗体的构建
        3.3.3 VH-D1通过与BAP31的C末端特异性结合,阻碍了其与p27~(kip1)的相互作用
    3.4 讨论与小结
        3.4.1 本章讨论
        3.4.2 本章小结
第4章 VH-D1在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VH-D1抑制GC细胞增殖
        4.3.2 VH-D1阻滞GC细胞周期在G1期
        4.3.3 VH-D1诱导GC细胞凋亡
        4.3.4 VH-D1在体内对GC细胞的杀伤作用
        4.3.5 VH-D1感染的细胞对小鼠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本章讨论
        4.4.2 本章小结
第5章 VH-D1诱导GC干细胞分化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GC干样细胞的富集与鉴定
        5.3.2 胞内抗体VH-D1对CD44~+CD47~(high)细胞的影响
    5.4 讨论与小结
        5.4.1 本章讨论
        5.4.2 本章小结
第6章 VH-F12通过诱导MKN-45细胞自噬引起死亡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EpCAM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6.3.2 VH-F12抑制EpCAM的表达
        6.3.3 VH-F12诱导MKN-45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
        6.3.4 VH-F12诱导MKN-45细胞死亡
        6.3.5 VH-F12引起MKN-45细胞自噬
    6.4 讨论与小结
        6.4.1 本章讨论
        6.4.2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创新点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3)食管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0. 05) ,与分化程度、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 P < 0. 05) 。p27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侵犯深度、TNM分期均无关,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 0. 05) 。见表1。'>2. 2Skp2和p27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kp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均无关 ( P > 0. 05) ,与分化程度、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 P < 0. 05) 。p27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侵犯深度、TNM分期均无关,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 0. 05) 。见表1。
    2. 3食管癌组织中Skp2、p27表达的相关性
3讨论

(4)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27、磷酸化p27Ser10在乳腺癌表达和临床意义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乳腺癌Lin28B表达与p2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
统计学审稿证明

(5)eIF3a和p27/Kip1表达变异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影响及eIF3a抑制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EIF3A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试剂
        2.4 方法
    3. 结果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2 PCR扩增结果
        3.3 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IF3a双酶切鉴定
        3.4 序列测定与结果分析
        3.5 外源蛋白的诱导表达
        3.6 蛋白纯化结果
        3.7 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兔的eIF3a抗体效价
        3.8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特异性
        3.9 免疫组化法检测抗体特异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EIF3A及其相关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方法
    3. 结果
        3.1 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收集
        3.2 非小细胞肺癌中eIF3a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EIF3A及P27/KIP1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及化疗的影响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
        2.2 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病例资料收集
        3.2 术后生存分析
        3.3 化疗预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EIF3A抑制剂的抗增殖活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合物合成
        3.2 化合物抗增殖活性及结构选择性关系(SSR)分析
        3.3 对吡非尼酮及芳环结构取代物抑制eIF3a的作用分析
        3.4 吡啶酮类系列衍生物的构效关系(SAR)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skp2、p27 mRNA在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之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7)ncRNA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miR-196a调控p27kip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IncRNA HOTAIR作为ceRNA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IncRNA HOTAIR调控HOXA5促进NSCLC细胞侵袭转移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8)Skp2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主要实验器材与试剂
3 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初步筛查的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确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Skp2,p27,PTEN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标本获取
        1.1.2 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1.1.3 所需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切片的制备
        1.2.2 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
        1.2.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2.4 结果判定
    1.3 统计学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第3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P27~(Kipl)与食管癌研究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D]. 乐颖.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2]抗BAP31胞内抗体的筛选及其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D]. 陈静. 东北大学, 2019(01)
  • [3]食管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叶劲军,费春明,周国仁,黄克伟,蒋鸣,张治,孙磊.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5(07)
  • [4]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D]. 谢瑞莲.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5)
  • [5]eIF3a和p27/Kip1表达变异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影响及eIF3a抑制剂的筛选[D]. 沈杰. 中南大学, 2014(01)
  • [6]skp2、p27 mRNA在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D]. 贾小莉.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7]ncRNA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D]. 刘向华. 南京医科大学, 2013(12)
  • [8]Skp2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D]. 李蕾蕾. 郑州大学, 2012(09)
  • [9]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D]. 陈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5)
  • [10]Skp2,p27,PTEN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D]. 张静静. 青岛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P27~(Kipl)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