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率是衡量节目质量的唯一标准吗?

收听率是衡量节目质量的唯一标准吗?

一、收听率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吗?(论文文献综述)

张凡[1](2020)在《媒介评价:演变轨迹和社会影响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媒介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媒体性质由早期收归国有到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改革,媒介属性由纸质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媒体,媒介边界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不断更新媒介评价手段,尤其到21世纪初,更是打造出一套“政策、市场、专业”平衡的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代表“追求政治导向、经济收益和专业权威”,对稳固我国媒介生态平衡,促进国家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媒体融合”、“互联网+”等成为时代热潮,该平衡体系被逐渐消解,呈现“受众话语增强”、“市场占据主导”、“政府规制前弱后强”这几大新型特征。这一现象的产生使得媒介生态失调、舆论场杂音不断。为防止新媒体越轨,政府需重新主导评价体制,以政策力量调整媒介生态。本文将对不同时期的媒介评价方式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主体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政府在其间的地位,以寻求如何在新时期构建媒介评价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媒介评价与特色媒介产业高度契合,经历了早期追求“政治诉求”到改革开放后“领导、专家主导评价话语”、“市场评价手段介入”转向“多元评价”的一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质都未脱离“国家管控”,媒介评价体系被视为在政府主导下的用以改良政治制度的策略,让媒介机构/媒体人能追求国家权威认可,又可获得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但新媒体带来的生态革新,新的评价方式消解传统平衡,市场再次占据主导,这种新型评价方式自由度过高难以把控,由此带来一定失序。因此政府需及时调整,重塑政策话语,以寻求多方平衡,在新时期防止失衡、脱节。

张慧玲[2](2020)在《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文中提出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新政权开始接管上海,接管上海旧广播电台即属接管工作之一。上海人民政府通过对不同性质的广播电台采用不同的接管办法,顺利地完成了上海电台新旧性质的转换。其中原上海公营电台被没收,大部分私营电台依旧存在,私营电台的广播内容较之前却有所变化,教育与服务节目需占一定的比例,以配合国家建设等宣传。由于私营电台的商业性质,其经营管理与政府的管制标准存在差距。因此,出于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政府开始有步骤地对私营电台进行改造,首先组织成立具有公私合营性质的联合广播公司;其次,上海人民电台对具有私营性质的联合广播公司进行收购,上海的电台由此改造完成。随着对电台管制步骤的推进,广播节目发生变化,沪剧播音时间随着私营电台的减少和广播周率的合并逐渐下降;另外,为配合社会主义的宣传,沪剧播音剧目中现代戏有所增多。所有电台改造完成后,上海的电台进入国营化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广播电台的管理。广播工作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在大跃进时期、“文革”前夕和“文革”期间,广播电台的政治色彩浓厚。沪剧播音节目也不例外,现代戏占主导地位,经典传统剧目或被积压,或被禁止播出。在“文革”前夕,诸多经典剧目甚至被归入“坏”节目行列,直接限制了沪剧题材的多样化发展,节目驱于单一,广播艺术呈现僵化的特点。在新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广播工作的调整,促进了广播节目的开放。沪剧新剧目的创作、旧剧目的开放以及沪剧新人的培养,为沪剧播音提供了剧目与人才,广播电台亦为沪剧本身及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沪剧播音繁荣景象的背后,由于受到电视媒体、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及听众收听爱好的变化等影响,沪剧播音开始出现了危机。新时期下,沪剧播音出现生机与危机并存的局面。

高洁[3](2019)在《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大多围绕长期财务政策,但是从企业实践中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甚至存亡,是现在无法忽视的重点问题。GD企业作为一家老牌传媒企业,面临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GD企业运营资金管理问题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案例分析—发现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的逻辑展开研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计算分析,笔者发现,GD企业在营运资金的管理与所选上市企业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包括:企业存在一定的筹资风险和偿债风险、企业内部拆借占用过量资金、企业自身商业信用利用不足以及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力度不够。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大多归根于外部市场因素以及金融环境的影响,而内因则更具有多样性,包括:企业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的理念、内部营运资金管理的制度和手段不够完善以及企业内部缺少健全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了能够使GD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提升企业的价值,笔者经研究后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树立营运资金管理新理念;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建立企业营运资金保障体系;提升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GD企业的性质及管理模式适用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但是也要注意对风险的评价与控制。本文希望通过对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研究对该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邱健[4](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认为“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汪春林[5](2018)在《融合传播趋势下城市台自办节目研究 ——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技术的革新对电视节目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城市电视台带来威胁与机遇的同时,也为其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可能性,然而究竟会有哪些可能性,这些改变又是如何发生的,电视节目在使用新媒体技术以及它们的信息时又会有哪些不当的地方,而在其他各种强势媒体的重重挤压下,城市台又是否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的融合传播突破重围,重拾辉煌,这些正是本文所试图探寻的。本文首先从城市台自办节目本身出发,缕清自办节目的概念、重要性,分析出在如今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的内外动因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因素,指出我国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的内动力在于媒介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在当代环境下,受众消费习惯的不断迁移,媒介技术的成熟让普通的城市台也拥有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而受众对于网络视频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在不断驱使着城市台进行变革。在外驱力上,其主要因素便是城市台受众的不断流失及与之带来的收入的减少,城市台作为事业单位会有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但由于技术的落后、人才的流失等诸多因素,让其无法如省级卫视一般搭上媒介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其自办节目融合传播的现状也是不容乐观。在第二章中,笔者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为核心,从其自办节目生产的各个环节着手,每个环节会以一个相关的案例为核心,具体分析铜陵市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融合发展的实践现状。融合传播为城市台自办节目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在电视节目的策划阶段,它使得从业人员不再拘泥于本土的“一亩三分地”,可以更多的吸收外来信息,实现本土化的再造,它也会提高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能力,使得电视节目更加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在电视节目的制作阶段,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融合传播可以让电视节目的画面更为丰富、故事展现也更加立体化,新媒体的赋权也可以让用户生产的内容成为节目自身的一部分。在电视节目播出的维度,由于多屏化的发展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单纯以收视率为主体的节目播出模式,如今城市台在评价一个电视节目优劣时也增加了多屏的指标,并可以在海量数据中了解到受众视听的真实情况。在电视节目运营中,融合传播则可以拓宽电视节目的运营渠道,使得其运营方式多元化、运营对象更加精准化发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着双面性,融合传播对于城市台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着消极负面的影响,在第三章中笔者根据对铜陵市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的分析,具体指出在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整体的运作体制而言,存在着管理混乱等局面,而从节目本身来说也是缺乏创意,抄袭有余本土化创作不足,没有品牌节目,没有差异化的生产运营手段的硬伤。在生产要素方面,更是存在着制作团队相对不成熟,人才流失严重,以及专业的硬件设备不完善等生产困境。最后一章中,笔者会结合之前所综合论述的关于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发展的现状,其所存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节目组成员进行深度的访谈,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比如在节目策划阶段应该顺应新媒体环境以及自身的核心优势,对相关节目进行本土化再造,要构建相应的节目创新机制,不能对网络上的节目形式进行照搬照抄;在节目制作阶段应该注意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把关,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而对于已经有一定新媒体平台基础的城市台而言,则需要搭建全方位的融合平台,电视台自身需要长足发展就需要顺应融合发展的潮流,而电视节目也需要在全媒体平台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最后则是需要做到体制机制的联合互动,这意味着城市台应以内容制作、渠道运营、技术升级及整合运营为中心,贯穿整个节目生产、发布、互动与反馈过程,从而实现城市台自办节目全面融合传播的目的。

沙德芳[6](2018)在《地域性广播节目口语传播的创新与发展——以KFM981《侬刚what》和《侬唱what》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裕。传统的广播节目在寻求生存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节目内容。本文从广播媒介的优势出发,以上海东方广播KFM981欧美潮流音乐电台为例,探讨地域性广播节目在口语传播上的创新与发展及如何结合当地方言主持节目,增加节目互动性、地域性、趣味性优点的同时也能更好贴近受众心理,让本地人对于收听到的节目产生更多认同感和共鸣,让外地听众通过节目了解本地语言文化,有意思的俚语方言能更形象表达,让人记忆深刻。

魏佳[7](2017)在《互联网+语境下电视剧现行评价机制探究》文中提出电视剧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节目类型,同时是所有电视节目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种类型,对于电视剧评价机制的探究意义重大。在互联网+语境下,电视剧评价方法有收视率、欣赏指数、评奖、网络点击率、网络评分,本文详细分析了这几种评价方法的优劣,并从自身状况、所有者、舆情评估、受众自身分析四个方面建构了新的评价体系。

詹益锦(Chan Yi-Chin)[8](2016)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蕞尔小岛的台湾约有2300万的人口,却有多达七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视新闻台,堪称是全世界电视新闻台密度最高的国家。此一盛况源于1991年台湾开放有线电视的设立许可,遂打破了长期以来党政军垄断电视媒体及言论一言堂的局面,渠料数量多样的电视新闻台却因为恶性竞争等诸多原因反而造成电视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内容多元化的期待落空,甚至引发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媒体的高度不满,批评媒体是社会的乱源。日益严重的电视新闻同质化趋向,使得台湾受众接收的是“非多元化”的信息,此一同质化是一种偏向性的失实,排挤公共信息的能见度,将不利于民主社会对多元声音的基本需求,这种偏向是信息生态的失衡,势将导致台湾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进一步地引发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危机。本论文主要借助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电视新闻产制生态现象,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对市场经济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进行考察和分析,解读电视新闻同质化对信息生态、媒介生态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一章针对媒介原生态,也就是从“组织层次”探究新闻同质化的关系,包括媒体生态位、媒介常规、市场导向等产业结构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本研究的六家新闻台都是市场导向的商业电视台,在生态位的选定上,就已经确立了商业利益至上的趋向,此一趋向导引着新闻台竞相产制感官主义式的新闻为主流,排挤公共议题信息的露出机会,导致公共舆论的社会效益被牺牲,且逐渐形成媒介的新常规,久而久之,媒体组织从高层到底层的新闻工作者,皆耽溺在常规中而停滞,不但欠缺创新突破的企图心,更无暇坚守应有的社会责任第二章针对媒介内生态,从“职业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一窝蜂的产制行为、记者间的互动与媒体博奕、记者间的会稿机制等产制环境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一窝蜂的产制行为是新闻工作者的惰性使然,而一窝蜂产制行为存在于采访、编辑到播报的流程中,同时,不同媒体的记者和记者间的人际互动需求、会稿机制,都导致了烂独家充斥、无关紧要独家新闻等无用信息,使得台湾电视新闻毫无差异性的同质化,另外,新闻工作者对于消息来源的过度依赖,进而受制于消息来源,媒体监视环境的能力式微。第三章针对媒介外生态,从“制度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收视率导向、新传播科技、异业媒体或第三方影音(tpv)等竞争市场与广告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收视率做为电视新闻台的产制指标,引领着新闻台的市场导向与记者的产制行为,日新月异的新传播科技不断地影响产制行为、产制流程与常规,异业媒体的竞争白热化,更影响电视新闻内容取向,导致电视新闻追逐经济效益的极大化,而大量产制污染的、伪劣的、表相的信息,使得真相性、知识性、重要性、思想性等信息匮乏,这是电视新闻台对社会责任的弃守。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分析,台湾电视媒介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严重冲击台湾电视新闻的生态环境,且从原生态、内生态、外生态都产生了质变,使得台湾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从原生态就出现根源上的病征,使得在内生态上也一并出现产制面的问题,加上外生态的竞争环境、广告等因素对原生态与内生态的影响,使得台湾电视新闻产业出现全面性的生态失衡。第五章从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以媒介生态平衡观进一步探究媒介生态的危机,媒介做为社会公器和人民喉舌的角色,台湾电视新闻台不论在原生态、内生态或外生态上出现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势必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本研究发现,台湾电视新闻生态有三大危机:(一)第四权力(thefourthestate)的退缩;(二)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的衰微;(三)电视新闻的弱智化。对于台湾电视新闻台所遭遇的生态危机,本研究也基于媒介生态平衡观,提出寻回生态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一)坚持平等—落实媒体“问责系统”机制的建构;(二)鼓励创新—跳脱收视率箝制,挖掘新的生态位;(三)倡导绿色—深化媒体识读教育与公民监督媒体机制;(四)提倡多元—实行生态位分离策略规避恶性竞争。过去针对电视新闻同质化的相关研究都是从单一层面切入,无法看到较为巨观的电视新闻同质化全貌,以及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本研究是第一个从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出发,探究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引发的信息生态失衡,以及信息生态失衡如何导致电视媒介生态的危机,是理论与实践交互验证的初探性研究,本研究从产制内容与市场竞争等结构面向进行媒介多元研究,有助于媒体多元理论的建构,同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电视新闻产业界改善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以及所引发的电视媒介生态危机,对于健全台湾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略尽棉薄之力。

高琼[9](2016)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走转改”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由2011年8月至今,当初在全国新闻界曾掀起巨大浪潮的“走转改”活动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由当初“东风夜放花千树”的迅猛扩展到现今各新闻单位的稳步落实推进,新闻界“走转改”活动皆是成绩喜人,佳作频现,新风得树。本文则主要以广播界之翘楚《中国之声》“走转改”的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追溯“走转改”活动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之下,简述了“走转改”活动至今大致的研究现状,选取大量《中国之声》具体落实“走转改”精神的优秀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其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了目前《中国之声》在具体进行“走转改”新闻创作时常用的、有效的新闻实际操作技巧,以期为其它地方电台提供借鉴,并基于此挖掘概述了《中国之声》的新闻工作者在落实“走转改”活动时与活动本身形成的双赢良性循环业态。最后在新时代背景的关照下,针对《中国之声》在落实“走转改”过程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强化制度建设、拓宽传播方式等方法继续贯彻并推动“走转改”活动进一步常态化、长效化,从而牢固《中国之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使“走转改”真正成为所有广播人的职业理念和行为自觉,塑造媒体的公信力。

张韵,吴畅畅,赵月枝[10](2015)在《人民的选择?——收视率背后的阶级与代表性政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吗?在市场话语的主导下,收视率被视为传播效果的"客观"反映和一种"民主"的表达。出于对这一说法的回应,本文试图揭示,收视率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构性产物,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中国,收视率的商品化和收视率调查的制度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与电视媒体的社会主义属性之间形成张力。本文认为,"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作为一种市场话语,简化和遮蔽了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文化矛盾及媒体的阶级与代表性政治。在由政治与经济权力共同主导的中国广电系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收视率的商品化和制度化使"受众"取代了"人民",使资本积累的目标取代了建设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违背了体现"人民民主"原则的社会主义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宗旨。

二、收听率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听率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吗?(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评价:演变轨迹和社会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价值
    (四) 关键概念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点
    (七) 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政策主导时期(1949年-1978年)
    (一) 产生背景
        1. 政治层面: 建国初期斗争激烈
        2. 技术层面: 建立覆盖全国媒介网
        3. 文化层面: 媒体以公有制为主体
    (二) 评价手段
        1. 思想指导: 毛泽东新闻思想贯穿始终
        2. 作用场景: 在整风运动中自我完善
        3. 具体标准: 政治精英发表权威话语
    (三) 作用机制
        1. 结合政治运动
        2. 借助集体意识
        3. 紧跟发展需求
    (四) 社会影响
        1. 强化政治
        2. 凝聚人心
        3. 促进发展
二、市场崛起时期(1979年—1995年)
    (一) 产生背景
        1. 政治层面:国家话语转向幕后
        2. 经济层面: 广告经营日渐恢复
        3. 文化层面: 媒介形态日益多样
    (二) 评价手段
        1. 早期格局: 社会精英主导
        2. 主要评价: 数据决定价值
        3. 潜在力量: 多元方式萌芽
    (三) 作用机制
        1. 政策规制减弱
        2. 追逐市场利益
        3. 契合新型格局
    (四) 社会影响
        1. 解放生产力
        2. 出现虚假数据
        3. 媒介过度竞争
三、多元平衡时期(1995—2009年)
    (一) 产生背景
        1. 经济层面: 产业化成熟
        2. 技术层面: 媒介边界扩大
        3. 政治层面: 政府加强管制
    (二) 评价手段
        1. 隐形评价: 政策奠定底线
        2. 荣誉赋予: 奖项树立典范
        3. 市场多元: 注重受众满意度
        4. 精英重归: 专业贯穿始终
    (三) 作用机制
        1. 政府重塑话语权威
        2. 媒体人员身份转换
        3. 精英学者价值追寻
    (四) 社会影响
        1. 政策: 塑造荣誉场
        2. 市场: 激发新动力
        3. 学术: 保证专业性
四、网络评价时期(2009年—至今)
    (一) 产生背景
        1. 技术层面: web1.0到web3.0的变迁
        2. 文化层面: 文化危机渐显
        3. 经济层面: 新型盈利模式
    (二) 评价手段
        1. 市场评价: 点击率、舆情热度到流量为王
        2. 学术评价: 内容变现
        3. 政策评价: 管理力度前弱后强
    (三) 作用机制
        1. 技术驱动下评价方式变革
        2. 后真相时代受众情感需求
        3. 媒介业态变化需国家规制
    (四) 社会影响
        1. 技术变革下的自我沉迷
        2. 情感诉求下的伦理缺失
        3. 网络管控道阻且艰
五、总结
    (一) 单一力量至多元平衡
    (二) 市场化呈原始冲动
    (三) 政府力量难以缺失
    (四) 重新塑造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理论方法与史料来源
    四、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接管与改造时期的沪剧播音(1949-1953)
    第一节 上海旧广播电台被接管前后
        一、政府对旧广播电台的接管办法
        二、旧广播电台被接管后的播音情况
    第二节 私营电台改造时期的沪剧播音
        一、从私营到公私合营时期
        二、私营电台改造完成之际
    小结
第二章 政治运动频繁时期的沪剧播音(1954-1976)
    第一节 上海电台国营化初期的沪剧播音
        一、广播工作的改进与沪剧播音
        二、沪剧播音的回升
    第二节 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沪剧播音
        一、广播大跃进与沪剧播音
        二、广播工作的调整与沪剧播音
    第三节 “文革”前夕及“文革”期间的沪剧播音
        一、“文革”前夕沪剧播音革命化
        二、“文革”时期的沪剧播音
    小结
第三章 市场化时期的沪剧播音(1977-1990)
    第一节 广播电台节目调整与改革
        一、广播节目的改观
        二、综合文艺节目的创办
    第二节 沪剧播音与听众反映
        一、沪剧播音剧目变化
        二、沪剧播音新人辈出
        三、听众收听爱好的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营运资金的含义
        2.1.2 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
    2.2 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2.2.2 零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3 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3.1 GD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3.1.1 GD企业简介
        3.1.2 GD企业内部设置及分工
        3.1.3 GD企业营运资金相关管理规定
    3.2 GD企业营运资金规模及结构分析
        3.2.1 流动资产规模及结构分析
        3.2.2 流动负债规模及结构分析
    3.3 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果评价
        3.3.1 GD企业现金管理效果评价
        3.3.2 GD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果评价
        3.3.3 GD企业应付账款管理效果评价
        3.3.4 GD企业营运资金综合管理效果评价
4 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企业存在一定的筹资风险及偿债风险
        4.1.2 企业内部拆借占用过量资金
        4.1.3 企业自身商业信用利用不足
        4.1.4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力度不够
    4.2 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外部市场因素及金融环境的影响
        4.2.2 缺乏规范营运资金管理的意识和理念
        4.2.3 营运资金管理的制度和手段不够完善
        4.2.4 内部缺少健全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5 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树立营运资金管理新理念
    5.2 优化企业内部资金结构
        5.2.1 改进企业融资方式
        5.2.2 控制企业长期资产规模
    5.3 建立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管理保障体系
        5.3.1 加强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管理
        5.3.2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5.4 提升企业营运资金使用效率
        5.4.1 重点关注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
        5.4.2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5.5 合理使用“零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题解与意义
    二、综述与视野
    三、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一、国民性乐教
        二、现代性伦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小结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小结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小结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小结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融合传播趋势下城市台自办节目研究 ——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一) 研究意义
    三、概念阐释
        (一) 关于城市台自办节目
        (二) 关于电视节目融合传播
    四、文献综述
        (一) 融合传播下城市台的突围策略
        (二) 融合传播对电视节目的影响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背景分析
    一、新媒体对城市台的冲击
        (一) 传统媒体的局限性
        (二) 城市台的融合传播困境
    二、融合传播趋势下城市台的优势
        (一) 接地气:地域和时间优势
        (二) 社区化:注意力和人际优势
        (三) 覆盖广:广泛的覆盖面和相对固定的人员优势
    三、城市台存在的必要性与融合发展机遇
        (一) 城市台存在的必要性
        (二) 城市台融合发展机遇
第二章 铜陵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调查分析
    一、铜陵台自办节目从业人员问卷调查
        (一) 调查问卷的目的
        (二)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二、铜陵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现状调查
        (一) 融合传播激发电视节目策划灵感——以《民意直通车》为例
        1、重视受众意见反馈
        2、赋予公众策划话语权
        3、推动电视节目形式创新
        (二) 融合传播提升电视节目制作水准——以《城事微聊》为例
        1、受众参与节目制作
        2、节目生产技术升级
        3、高效率制作沟通
        (三) 融合传播延伸电视节目播出渠道——以《铜陵节目》为例
        1、电视台自建平台播出
        2、搭载自媒体平台播出
        (四) 融合传播拓展电视节目运营方式——以《多彩校园》为例
        1、运营对象自主化、精准化
        2、运营渠道多元化
        3、运营方式全程化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电视节目策划阶段
        (一) 本土与外地失焦
        (二) 线上与线下失衡
        (三) 模仿与创新偏移
    二、电视节目制作阶段
        (一) 用户生产不规范
        (二) 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三) 节目制作品味匮乏
    三、电视节目播出阶段
        (一) 渠道创新流于形式
        (二) 互联网思维的欠缺
    四、电视节目运营阶段
        (一) 搜索与社交效果一般
        (二) 渠道与营销效果欠佳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路径优化
    一、电视节目策划阶段
        (一) 电视节目本土化再造
        (二) 构建节目创新机制
    二、电视节目制作阶段
        (一) 加强电视节目把关
        (二) 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三、电视节目播出阶段
        (一) 立足本土服务,强化节目互动
        (二) 建设融媒体平台,提升影响力
    四、电视节目运营阶段
        (一) 协同运营,强化传播效果
        (二) 拟人化对话,社群性运营
    五、本章小结
结语
    一、电视节目融合传播特征总结
    二、城市台自办节目融合传播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地域性广播节目口语传播的创新与发展——以KFM981《侬刚what》和《侬唱what》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KFM981地域性广播节目成因
    1.1 地域优势
    1.2 语言环境
    1.3 受众需求
2 地域性口语传播特点
    2.1 新潮活泼的话风
    2.2 新颖独特的编排方式
    2.3 方言、普通话和英语的结合
3 地域性广播节目在口语传播过程中的问题
    3.1 泛娱乐化
    3.2 盲目跟风
    3.3 形式主义
4 结论

(7)互联网+语境下电视剧现行评价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视剧评价体系的方法建构
    (一) 收视率
    (二) 欣赏指数
    (三) 网络点击率和网络评分
    (四) 评奖
二、对于目前评价方法的分析
    (一) 收视率的“万能”
    (二) 欣赏指数的“主观”
    (三) 网络分数的“水分”
    (四) 评奖的“质疑”
三、电视剧评价体系探索

(8)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媒介原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第一节 媒体生态位(Niche)相似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常规的束缚与影响
    第三节 市场导向(Market-Driven )下商品化的影响
第二章 媒介内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第一节 一窝蜂(Pack Journalism)的新闻产制行为
    第二节 人际互动关系与媒体博弈行为
    第三节 记者间之会稿机制与行为
第三章 媒介外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第一节 收视率导向的制约与影响
    第二节 新传播科技的运用与影响
    第三节 异业媒体与第三方影音之影响
第四章 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引发信息失衡
    第一节 原生态的信息失衡
    第二节 内生态的信息失衡
    第三节 外生态的信息失衡
第五章 台湾电视新闻的媒介生态危机与转机
    第一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
    第二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危机
    第三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转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走转改”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走转改”理论概况
    1.1“走转改”的提出背景与开展
    1.2“走转改”的核心内涵
    1.3“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中国之声》“走转改”活动中的新闻报道分析
    2.1《中国之声》“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报道的总体方案
    2.2《中国之声》“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报道内容特点分析
    2.3《中国之声》“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分析
第三章《中国之声》“走转改”活动的实效分析
    3.1 给受众提供一个认识国情、解决问题的窗口和捷径
    3.2《中国之声》媒体工作者的新闻素养得到提升
    3.3《中国之声》的媒体公信力得到提升
第四章 新形势下《中国之声》继续深化“走转改”前景展望
    4.1 深刻认识“走转改”的实质内涵
    4.2 加大“走转改”新闻的评论力度
    4.3 拓宽“走转改”新闻的传播方式
    4.4 打造“走转改”新闻的特色品牌
    4.5“走转改”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人民的选择?——收视率背后的阶级与代表性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拆解收视率:科学数据还是媒介商品?
三、从观众来信到“通用货币”:中国收视率的商品化进程
四、受众即人民?收视数据的代表性政治
五、结语

四、收听率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评价:演变轨迹和社会影响探究[D]. 张凡.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D]. 张慧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GD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 高洁. 扬州大学, 2019(06)
  • [4]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5]融合传播趋势下城市台自办节目研究 ——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为例[D]. 汪春林. 安徽大学, 2018(10)
  • [6]地域性广播节目口语传播的创新与发展——以KFM981《侬刚what》和《侬唱what》为例[J]. 沙德芳. 科技传播, 2018(02)
  • [7]互联网+语境下电视剧现行评价机制探究[J]. 魏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7(02)
  • [8]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D]. 詹益锦(Chan Yi-Chin). 苏州大学, 2016(11)
  • [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走转改”实践研究[D]. 高琼.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3)
  • [10]人民的选择?——收视率背后的阶级与代表性政治[J]. 张韵,吴畅畅,赵月枝. 开放时代, 2015(03)

标签:;  ;  ;  ;  ;  

收听率是衡量节目质量的唯一标准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