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改革相得益彰:论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共同提升

互动改革相得益彰:论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共同提升

一、互动改革 相得益彰——论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汪静一[2](2021)在《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在古今社会转型和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应时而生。这种“新音乐”是基于学习、借鉴西方音乐基础上的创构,并经历了一个由萌生、起步、发展、繁盛的历史过程。“新音乐”以其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大潮流。在这一音乐潮流的驱动下,儿童歌舞剧的艺术形式悄然涌现,并成为“新音乐”发展的一个亮点。儿童歌舞剧是在吸收西方歌剧的创作形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西方歌剧形式进行的本土化的改造实践。儿童歌舞剧的创生旨在推广国语,为时代鼓呼,陶冶儿童心性、发挥音乐作用。“五四”前后兴起的各类音乐社团组织,不仅为推动当时中国音乐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成为衔接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桥梁,利用社会音乐教育资源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春蜂乐会”就是那时候的一个音乐社团的代表,其成员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歌舞剧,与黎锦晖等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构成了中国现代音乐史上这一体裁的一座音乐高峰。研究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一方面基于研究界对其价值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系统梳理、阐释其历史演进、艺术特征、时代价值等,可以丰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宽度;另一方面,儿童歌舞剧的独特艺术形态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其在儿童美育、德育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可为新时代美育教育的推进提供借鉴参考。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其从被挖掘至今,尚未被全面、系统地梳理、剖析,学界的研究视野更多局囿在黎氏作品,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尚未被充分阐释,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基于此,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逻辑统一,通过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作品的史料挖掘,在剧本、音乐、舞蹈、表演、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等多个角度进行本体的整体性分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合历史文献、历史研究方法、文献学、音乐学分析等方法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进行研究,探究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纵向的历史阐释及横向的结构性分析,探寻其历史成就和现实意义。全文由绪论、五章和结论组成。绪论阐明论文的关键概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方法思路与创新点等。第一章“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创生与发展”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创生的多元背景及历史分期演进,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笔者认为“新儿童观”的确立是儿童歌舞剧创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国民政府相继出台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国语运动的推行、西方歌舞音乐的传入等外因作用下,儿童歌舞剧从1920年创生伊始即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是期间不可忽视的一股中坚力量。抗战全面爆发后,学校办学受到战争影响,儿童歌舞剧的创作群体、作品主题及受众群体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化,伴随着抗战剧和中国歌剧的不断孕育生长,其创作与发展进入到转型期。第二章“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作曲家”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主要创作者陈啸空、沈秉廉、邱望湘及钱君匋四人进行了艺术创作轨迹和艺术成就的归纳提炼。四位作曲家在共同教育理念和创作宗旨的基础上又突显了各自专属的创作领域与风格。第三章和第四章围绕“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作品”则采用分析法从戏剧元素和音乐要素两个视角切入,对于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剧本选材、戏剧结构、舞美表演、音乐旋律、词乐结合五个方面进行了形态分析,并涉及同时代如黎锦晖、叶圣陶等作曲家、文学家创作的其他儿童歌舞剧作品,展开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以充分展现春蜂乐会作曲家创作的特点,找出他们的共性与特殊性。第五章“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价值”从史学价值、教育价值、资鉴价值三方面展开阐述,作为一个群体性创作组织,其共同的创作理念与宗旨将儿童歌舞剧这一特殊体裁的艺术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地,肯定了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在当时国语推广、中国歌剧孕育、美育践行及普通学校教育上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在研究历史中反思当下,把握当下儿童歌舞剧的发展趋向,对儿童歌舞剧走进校园的可行性与路径作了探索与讨论。最后是结论,因时代而生是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鲜明特质,为儿童而作是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创作实践原点,为艺术而求是春蜂乐会作曲家创作的至高理想,让美育承续是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当代价值。

路明[3](2021)在《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晚清社会积贫积弱,文化和教育的危机对于中华民族堪为灾难。挽救危亡的根本集中到教育变革之上。学制作为教育变革的对象首当其冲。象征新学的学制系统为教育近代化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的近代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也由此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学制也是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一个变量的建设过程。作为本文研究高等艺术教育的原点,围绕学制的建立、更迭、废止、重塑、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着重探讨其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艺术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本文研究以近代由国家主导设计的《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四部学制为基本脉络(见附录)。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研究开端,至1949新中国成立作为本文陈述和讨论的基本时间逻辑。可以说,在学制的建立过程中,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制度化建设上经历了学习泰西、师法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复杂多变的时局也是促成每一次抉择和转换的历史背书。本文考察的高等艺术教育指涉三大场域,其一是晚清尚未有学制建立时的实业学堂教育,通过对各类实业学堂相关图绘课程的考察,初步建立起高等艺术教育的最初面貌,其中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为考察中心;其二,依据晚清陆续推出的两个学制,在学制指导下的相关制度规约中梳理出以两江师范学堂为考察中心的早期图画手工教育;其三是民初学制的建立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完善,以上海美专、北京美专和杭州艺专为考察中心,兼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学系的师范艺术教育。四部学制确立了从军工学堂的“图绘”到高等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考察在这个视阈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的自我生长与不息变动,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反思,为当代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战红岩[4](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可儿[5](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个案调查与教学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部2018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国家课改顶层设计被提出。对高中音乐课程中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17版课标中要求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课程理念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本选题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以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为研究主体,首先从理论上阐述核心素养的实质与内涵,随后通过对北京市教研员、高中音乐教师与学生的访谈与调查,客观分析和评价北京市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试图探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于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讨,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解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与内涵;第二章,客观展示对北京市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学生的调查过程及调查结果,揭示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客观评价及成因分析;第三章,依据调查结果,围绕北京市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的音乐鉴赏课教学进行课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实践做出概括、总结;结论,对本课题研究做出结论性陈述,并提出展望。

钱虹屹[6](2020)在《“弦歌学道”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寓意深刻的重要讲话,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音乐教育应该、也可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就不仅应是技术的传授,更应该回归传统文化以乐“弘道”的道路上来。在传承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词应是“弦歌”。《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弦歌”是多种思想的融合,是一个富有“和合”精神的理念。它承载着传统文化,也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体现。音乐具有育人功能,研究如何通过“弦歌”更好的传递传统文化精神,是本课题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弦歌学道”课程体系中,笔者根据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选择了一件可以承载课程体系,兼具普及化、民族化、儿童化、兴趣化的创新型民族乐器作为教学载体。阐述如何在当代音乐教育中,“道器合一”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融合不同学科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合力育人的目标。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研究,分别从不同课程、不同角度对“弦歌学道”教学理念进行分析与总结。由此,本课题基于“弦歌学道”教学理念,通过文献的梳理与学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课程内容的拓展与丰富,探索一套以“弦歌”为起点,以弹拨乐器载体,以传承传统音乐为核心,以乐育人为宗旨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龚平[8](2020)在《湖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中,正越来越重视自弹自唱这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程。为了了解湖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的现状,笔者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邵阳学院与湖南工业大学等六所高校,对这六所高校自弹自唱课程的开设情况与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本研究致力于通过目前的教学现状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自弹自唱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提升自弹自唱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一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对自弹自唱课程相关文献的读取与分析,确定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对自弹自唱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后,说明本调研抽取调研对象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对弹唱课学生与教师所填写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课程名称及教材、教学目标、课时及相关课程安排、评价考核等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六所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以此来了解自弹自唱课程的现状。通过进驻课堂实地观察与记录,借用崔允漷教授的四维度课堂观察法,分析每所学校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的现状。第三章,在上文对湖南省六所高校自弹自唱课程的教学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本章从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方面对六所学校的自弹自唱课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课程设置上,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以及考核评价这三点出发,找到六所学校的个性与共性、优势与劣势。教师教学上,对六位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技能基础、教学互动与应变能力、教学思维与课堂驾驭进行深入研究,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教师的教学特点及其与教学效果的关联。学生学习上,本文站在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培养、课堂实践与参与展示、课后练习与艺术实践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期待与学习现状进行论述。第四章,在前文的观察与分析中,提出解决方案。从明确自弹自唱的学科内涵、调整自弹自唱的课程内容、完善自弹自唱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出发,对自弹自唱学科的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使本文关于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的调研,更具有实践指导的作用。总之,本文在对高校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灵活的课程建设研究思路,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的研究理论,具备了较强的应用与实践指导意义。

李丹蓝[9](2020)在《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文中研究说明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是笔者以其多年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提炼的。纵观赵沨的一生,他在音乐界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角色,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创新,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在他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种观念,即“人——艺”观、“通才”观、“国民音乐教育”观和“素质教育”观,这四种音乐教育观是他音乐教育思想中最具突出影响的内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赵沨“人——艺”音乐教育观的源流进行考辨,探析其内涵与外延,并总结其理论特点。主要结合赵沨发表的言论,对“人——艺”观的内涵作以解读。赵沨的“人——艺”观,是他对“人文系统”和“技艺系统”辨证关系的总结,特点鲜明。第二部分,对“人——艺”观指导下的音乐实践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实践得出,对学生的培养,要在辨证地分析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后,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相应的培养方式,不盲目跟从国外音乐教育体制,必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这一音乐教育观对当今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也要辨证地看待过去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各项举措,找寻适应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的新途径。第二章,对赵沨的“通才”音乐教育观进行探究,笔者延续第一章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赵沨形成“通才”观的背景进行梳理,对其产生这一音乐教育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对“通才”观的理论特点进行概括总结。第二部分,对“通才”观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着重分析“通才”观在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得出结论,在专业音乐院校,也需培养“通才”。对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学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通才”培养举措,相对有所改变。针对这一系列的改革,笔者对试点学校的实践反馈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分析“通才”音乐教育观的影响。第三章,对赵沨“国民音乐教育”观进行探究,这一音乐教育观的实践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中都有所开展。第一部分,从该观念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出发,对赵沨“国民音乐教育”观的内涵进行探究,分析其理论特点。第二部分,对该观念的实践整理分析,对实践产生的影响作以整合。第四章,对赵沨的“素质教育”观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产生这一观念的历史背景,具体原因,总结该音乐观念内涵,归纳特点。第二部分,对河南当时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中最具代表性的河南师范大学进行的具体分析研究,并对归纳总结改革特点。

陈俊玲[10](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研究说明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二、互动改革 相得益彰——论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动改革 相得益彰——论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2)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陈述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关键概念
第一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创生与发展
    第一节 创生背景
        一、新儿童观的发现
        二、教育宗旨的引领
        三、国语普及的需求
        四、西方歌舞剧的传入
    第二节 历史演进
        一、抗战全面爆发前的黄金发展期
        二、抗战全面爆发后的转型变化期
第二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作曲家及其创作
    第一节 沈秉廉及其创作
        一、师范属性与儿童音乐教育
        二、文化启蒙与春蜂乐会创办
        三、家国情怀与儿童歌舞剧创作
    第二节 陈啸空及其创作
        一、突出的音乐人才培养成效
        二、基于时代的抒情歌曲创作
        三、促进普及的儿童歌曲创作
    第三节 邱望湘及其创作
        一、执着专业发展深耕音乐教育
        二、专业精湛的艺术歌曲创作
        三、中西融合的儿童歌舞剧创作
    第四节 钱君匋及其创作
        一、多才的艺术教育之路
        二、着名的出版篆刻专家
        三、优秀的儿童词曲编者
第三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戏剧构成分析
    第一节 剧本题材
        一、选材多元、关照现实
        二、凸显教化、以美育人
    第二节 戏剧结构
        一、结构严谨、类型多样
        二、简明达意、回旋呼应
    第三节 舞美与表演
        一、舞美简约、因地制宜
        二、表演互恰、相得益彰
第四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音乐特征分析
    第一节 旋律特征
        一、新创为主、中西融合
        二、外来素材、选曲填词
        三、节拍节奏、从简从易
    第二节 词乐结合
        一、剧词写作、文叙兼并
        二、词乐关系、声韵合一
第五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多重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一、时代之用:国语推广的重要助力
        二、艺术之用:歌剧诞生的重要桥梁
    第二节 教育价值
        一、审美提升:美育助推
        二、德智涵育:协同作用
    第三节 实践价值
        一、时代选择: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必由之路
        二、路径探析:提升学生综合审美素养的实践方略
结论:时代性·实践性·艺术性——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基本思路及意义
第一章 学制的前奏:晚清学堂教育勃兴
    第一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施策
    第二节 近代学堂的开蒙与兴起
    第三节 学堂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辩
    第四节 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图绘课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制萌发:晚清图画手工教育发轫
    第一节 日本艺术教育改革与引介
    第二节 废旧立新与《壬寅学制》的初创
    第三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学校艺术教育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以两江师范学堂为代表的师范艺术教育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制更迭:民初高等艺术教育拓进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承续
    第二节 美国学制影响下的《壬戌学制》
    第三节 近代美育思想对学制的推动
    第四节 近代艺术教育家的践行与检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制推广: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探索
    第一节 不息变动的私立上海美专
    第二节 首创美术专门教育的国立北平艺专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国立杭州艺专
    第四节 师资养成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制审视:近代学制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第一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学制规约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第三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音
    第四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启迪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价值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一)傅彦长的演讲
        (二)丰子恺的演讲
        (三)刘质平的演讲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二)丰子恺与画展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二)经费紧张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个案调查与教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概念提出的背景介绍
    第二节 、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第三节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中学音乐教学的新要求
第二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教师问卷调查的设计理念与实施
        二、学生问卷调查的设计理念与实施
    第二节 北京市高中音乐课现状教师访谈
        一、北京市高中音乐学校及教师调查结果展示
        二、北京市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现状访谈综述
        三、北京市高中生音乐鉴赏课访谈结果展示
    第三节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
        一、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综述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尚存问题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第三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朝阳区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北京市朝阳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新要求
    第二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设计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设计的理念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素材选择标准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课例设计与展示
结论
    一、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优化
    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工作者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记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弦歌学道”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实用价值
    1.3 研究的条件与构成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1.5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厘定
        2.1.1 “弦歌”
        2.1.2 “学道”
    2.2 文献整理与分类
        2.2.1 传承传统文化的研究概况
        2.2.1.1 中国当代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2.2.1.2 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承的研究概况
        2.2.1.3 关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
        2.2.2 关于“以乐育人”的研究概况
        2.2.3 文献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 “弦歌学道”教学理念探讨
    3.1 “弦歌学道”理念初探
    3.2 “弦歌学道”课程体系初建
        3.2.1 弦歌古曲
        3.2.2 弦歌古韵
        3.2.3 弦歌民风
        3.2.4 弦歌戏曲
    3.3 “弦歌学道”课程之创新
        3.3.1 和音
        3.3.2 标记符号
    3.4 “弦歌学道”之发展
        3.4.1 全面普及
        3.4.2 因地制宜
第四章 教学实验过程
    4.1 实验流程
    4.2 实验设计
        4.2.1 教学对象选择
        4.2.2 教学模式选择
        4.2.3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选择
    4.4 访谈设计
    4.5 教学活动设计
        4.5.1 教学内容设计
        4.5.1.1 教师教学内容设计
        4.5.1.2 学生教学内容设计
        4.5.2 课时内容设计
        4.5.2.1 教师课时内容设计
        4.5.2.2 学生课时内容设计
    4.6 教学过程
        4.6.1 教师教学过程
        4.6.2 学生教学过程
        4.6.2.1 教学案例——《画》弹唱
        4.6.2.2 教学案例——《山村咏怀》弹唱
        4.6.2.3 教学案例——《渭城曲》弹唱
        4.6.2.4 教学案例——《茉莉花》弹奏
        4.6.2.5 教学案例——《诗经·关雎》弹唱
        4.6.2.6 教学案例——《谁料皇榜中状元》弹唱
第五章 教学实验结果
    5.1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1.1 线下音乐课程问卷数据分析
        5.1.1.1 不同课程的难易分析
        5.1.1.2 不同课程的收获分析
        5.1.2 线上音乐课程问卷数据分析
    5.2 访谈
        5.2.1 访谈过程
        5.2.2 访谈结果总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愿景
    6.1 总结
        6.1.1 对于“弦歌学道”教师培训的启示
        6.1.2 对于“弦歌学道”学生课程的启示
    6.2 讨论
        6.2.1 礼乐相承,以“和”为贵
        6.2.2 大道至简,育人为本
        6.2.3 以乐弘礼,弦歌学道
    6.3 研究的不足
    6.4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8)湖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自弹自唱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自弹自唱与相关课程结合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五节 关于抽取调研对象的说明
第二章 湖南省六所高校音乐学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现状调研
    第一节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教师所填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二、对学生所填问卷的分析
    第二节 对教学大纲的研究
        一、课程名称及教材
        二、教学目标
        三、课时及相关课程安排
        四、评价考核
    第三节 课堂观察
        一、课堂设置
        二、课堂教学
第三章 湖南省六所高校音乐学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课程设置方面
        一、教学曲目各有侧重但范围有限
        二、能力培养强调均衡却难以突破
        三、评价考核重视结果淡化过程
    第二节 教师教学方面
        一、专业背景与技能基础的局限
        二、教学互动与应变能力的不足
        三、教学思维与课堂节奏的背离
    第三节 学生学习方面
        一、学习基础与能力培养失衡
        二、课堂实践与展示互动积极
        三、课后练习与艺术实践缺乏
第四章 高校自弹自唱课程建设的建议
    第一节 明确自弹自唱的学科内涵
        一、明确课程目标
        二、注重弹唱思维
    第二节 调整自弹自唱的课程内容
        一、重视理论构建的系统性
        二、调动授课教师的联合性
        三、丰富课程教材的多样性
        四、强调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第三节 完善自弹自唱的评价体系
        一、强调弹唱的多种形式,丰富考核内容
        二、重视弹唱的各项能力,完善评分标准
        三、关注弹唱的课堂实践,重视形成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课堂实录
致谢

(9)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赵沨的“人——艺”观
    第一节 “人——艺”观综合研究
        一、“人——艺”观溯源
        二、“人——艺”观内涵
    第二节 “人——艺”观的实践
        一、与时俱进、落实政策
        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小结
第二章 赵沨的“通才”观
    第一节 “通才”观综合研究
        一、“通才”观溯源
        二、“通才”观的界定
    第二节 “通才”观的实践
        一、“通才”观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二、“通才”观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小结
第三章 赵沨的“国民音乐教育”观
    第一节 “国民音乐教育观”综合研究
        一、“国民音乐教育观”溯源
        二、“国民音乐教育”观内涵
    第二节 “国民音乐教育观”的实践
        一、改变传统教学体制
        二、净化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
        三、提升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
    小结
第四章 赵沨的“素质教育”观
    第一节 “素质教育观”综合研究
        一、“素质教育观”溯源
        二、“素质教育观”内涵
    第二节 “素质教育观”实践
        一、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素质教育”改革实例
        二、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素质教育”改革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1.地点、时间与范围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3.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1.闽南文化特性
        2.闽南乡族观念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1.规模的扩大
        2.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2.良好的办学条件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1.培养尚雅情怀
        2.陶冶雅正情操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1.寓礼于乐中
        2.完善人性发展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1.增强凝聚人心
        2.强化价值感化
余论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互动改革 相得益彰——论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D]. 汪静一.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D]. 路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个案调查与教学实践为例[D]. 张可儿. 中国音乐学院, 2021(08)
  • [6]“弦歌学道”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D]. 钱虹屹.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湖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 龚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9]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D]. 李丹蓝. 河南大学, 2020(02)
  • [10]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互动改革相得益彰:论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共同提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