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混合物的实验室试验研究

冷再生混合物的实验室试验研究

一、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栾英成,陈田,马涛,马源,王宁[1](2021)在《基于精细化DEM建模的冷再生混合料断裂性能分析》文中指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含水泥、乳化沥青、旧料等成分,具有材料组成复杂、界面结构多变的特点,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细化的数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细观结构特征精细重构和力学参数精确获取。采用彩色乳化沥青区分材料内部真实组成结构,并经过图像处理和MATLAB程序处理导入离散元(DEM)数值仿真软件中,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结构精细化重构;结合SEM原位力学测试方法获取考虑试件尺寸和加载速率影响的沥青砂浆精确力学参数,建立精细化的离散元数值仿真模型;基于精细化建模开展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和关键失效机理分析,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细观结构精细化重构和材料参数精确获取的离散元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分析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冷再生混合料的整体断裂特性属于脆性断裂,抗拉强度低的冷再生沥青砂浆是混合料内部的薄弱区域,混合料内部主要断裂界面为冷再生沥青砂浆-骨料界面。提高沥青砂浆黏聚强度和材料内部界面强度可以显着改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吴聪[2](2021)在《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于公路中,可以循环使用旧沥青材料,具有利用率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路用性能,本文以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为突破点,对其各项性能展开研究分析,同时研究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实体工程现状出发,同时借鉴山东、河南、陕西等具有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成功应用经验的省份,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并及时找出问题改正。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破碎方式,比较其优劣性和对级配的影响,选出一种合适的破碎方法;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破碎,展开对路面原材料性能指标研究,为后面研究作铺垫;对比现有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选出一种适合本文的研究方法,并说明其合理性的依据;通过室内试验进一步展开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混合料性能数据,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模拟,推荐适合我区的典型路面结构,并进行现场试验路铺设和传感器的埋设;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提出施工工艺关键控制点。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比较反击式破碎机和颚式破碎机两种破碎方式之后,得出反击式破碎法更适合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通过试验得出回收料、乳化剂、乳化沥青、水泥、水等原材料技术参数都符合相关技术要求,都可以用于冷再生;(2)通过对比现有冷再生配合比设计方法,选择马歇尔设计方法作为本文研究的方法,来设计本文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3)通过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研究,建立了劈裂强度、残留稳定度、动态模量、疲劳特性等性能指标体系;(4)通过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数值分析,分析不同路面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选择适合我区的典型路面结构,成功进行试验路铺设和传感器埋设;(5)通过现场施工情况并结合室内试验,提出了厂拌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关键控制点。

马昊天[3](2021)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房易路大修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由旧沥青路面铣刨、破碎、筛分得到的旧料与乳化沥青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拌和而成,经过摊铺、碾压和养生等工艺之后形成一定的强度,通常作为路面的上基层和中下面层使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常温施工、节能环保、废旧材料再利用等优点,但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存在旧集料变异性大、新旧集料掺配比例对冷再生混合料早期稳定性、水稳定性、强度增长规律、回弹模量以及疲劳性能影响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北京市房易路回收的旧沥青混合料特性、交通和施工环境等特点,本文拟采用旧沥青混合料掺加比例分别为60%、80%和100%进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评价相关混合料性能特点,推荐满足要求的旧料掺配比例,供工程应用。首先,对房易路旧料进行调查取样和筛分处理,将旧料分为粗细两档料并用于级配设计;然后,对60%、80%两种不同的旧料比例、不同的水泥和乳化沥青用量进行组合试验,由混合料的干密度、空隙率等指标确定水泥掺加比例为混合料质量的1.5%;再根据浸水劈裂强度并结合干劈强度与劈裂强度比确定60%、80%和100%三种旧料掺量条件下水的用量分别为2.6%、2.95%、3.0%;利用三种级配的混合料劈裂强度多项式回归,由强度峰值点确定乳化沥青用量分别为3.4%、3.5%、3.6%。再次,分别对旧料比例为60%、80%和100%的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和水稳定性进行性能验证,并检测评价其强度增长规律、回弹模量以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旧料比例为60%、80%和100%的冷再生混合料在25℃和45℃养生条件下抗车辙性能均满足要求;但RAP料掺量为100%时,其水稳定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仅对60%和80%旧料掺量下的再生料进行静态回弹模量试验和疲劳试验。结果显示,旧料掺量为60%和80%时冷再生混合料15℃和20℃抗压回弹模量值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给出的热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模量值相当;不同应变水平条件下RAP料掺量为80%的混合料疲劳寿命优于RAP掺量为60%的混合料,基于此推荐房易路施工采用80%的旧料掺量。最后,结合房易路大修工程对所涉及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工程应用,通过钻芯取样及路面性能检测,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80%旧料掺量下的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李昊隆[4](2021)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能有效节约建筑材料资源、减少道路建设成本以及降低道路建养过程中的碳排放,但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冷再生结构层由于材料本身特性和组成、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内部水分不能及时蒸发、排除和消耗,阻碍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导致冷再生结构层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足够的强度。本文针对北京地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发展初期的特征展开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分别从材料组成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研究冷再生早期强度的发展规律,分析冷再生早期强度的主导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评价冷再生早期强度的技术指标,从而为优化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早期强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养生温度25℃、养生湿度60%,选取4种水泥掺量、4种含水率,设计了 16种不同类型冷再生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标准差、平均信度和相对区分度对比分析了间接拉伸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15℃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四种评价指标的试验结果,发现从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来看,间接拉伸强度>15℃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湿劈裂强度比;对试验结果的稳定性而言,间接拉伸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15℃劈裂强度>干湿劈裂强度比。其次,通过室内模拟养生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水泥掺量、含水率和灰水比)对冷再生早期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发现水泥可显着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15℃劈裂强度均线性增长,干湿劈裂强度比均大于75%。适量的含水率能使冷再生混合料获得最大的拉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和15℃劈裂强度线性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干湿劈裂强度比无显着性变化规律。随着灰水比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非线性增长、15℃劈裂强度线性增长,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无显着性变化趋势。建议北京地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灰水比范围为0.6~0.75。第三,对比分析不同养生方式对冷再生早期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发现不同养生温度和养生时间与间接拉伸强度、15℃劈裂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拟合关系,与干湿劈裂强度比之间均无一致性变化规律,养生时间越长、养生温度越高,冷再生早期强度增长越快,建议在高温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时,应加快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速度,以避免破坏冷再生结构层的强度。最后,采用方差分析对冷再生早期强度进行不同因素的敏感性分析,从材料组成方面来看,间接拉伸强度受水泥掺量、含水率和灰水比的影响均较为显着,15℃劈裂强度受灰水比的影响更为显着,无侧限抗压强度受水泥掺量较为显着,最后是干湿劈裂强度对三种因素的影响均不显着,水泥掺量、含水率和灰水比对四个指标影响显着性的排序为:灰水比>水泥掺量>含水率。从不同养生方式来看,养生时间对间接拉伸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15℃劈裂强度的影响程度大于养生温度,但对水稳定性的影响不显着,不同养生方式对四个指标影响显着性的排序为:养生时间>养生温度。因此,本文推荐间接拉伸强度作为冷再生早期强度发展的评价指标。

云天[5](2021)在《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养护与维修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可以将大量废旧路面材料回收利用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水发泡的冷再生技术因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道路建设者的重视,在甘肃省内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结合甘肃省内的材料特点,优化沥青发泡质量,开展室内试验,探究不同材料组成对基于振动成型的冷再生混合料的三轴抗剪性能与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首先,选用甘肃省内常用的SK90#和克炼90#沥青进行发泡试验,分析发泡机理和评价指标,选用膨胀率和半衰期作为评价沥青发泡质量的指标;探究沥青发泡质量与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沥青种类之间的相关性和显着性。使用显着性差异分析方法对比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与不同沥青发泡质量的显着性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发泡用水量对发泡质量影响最为显着,发泡温度次之。同时,确定了两种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其次,对RAP料中的旧沥青和级配特征进行研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配合比,通过室内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利用干湿劈裂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各个级配的最佳泡沫沥青用量。采用冻融劈裂强度和车辙试验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验证,设计级配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探究沥青用量、水泥用量和沥青种类等关键因素对基于振动成型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三轴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同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对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选用发泡质量优异的沥青、合理的沥青用量、适当的水泥用量可以得到三轴抗剪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优异的冷再生混合料。添加适当的水泥,增大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内摩擦角,提高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最后,通过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路的拌和、摊铺、压实和养生,明确试验路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流程和控制指标。现场观测及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路的性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符合预期的效果。对比分析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效益,泡沫沥青冷再生可以节约一半的费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甘肃省经费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展现出巨大的环保效益。

谢伟,陈亚雄,刘胜全[6](2020)在《基于振动成型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传统室内试验与实际施工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发现振动成型法比重型击实法成型试件的最佳干密度大、最佳含水量小更加合理,并得出振动成型法室内试验成型时间应大于120s。将振动成型法、静压法和旋转压实法三种试件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振动成型法试件密实度更好,强度更高。将试验结果与修正的Burgers模型建立联系,证明其混合料抗剪切变形能力更强,冷再生路面具有更好的抗车辙能力。

倪晖[7](2020)在《REOB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非常迅速,随着大量新建公路已经投入使用以及使用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路已经进入了“大中修”及维修养护阶段,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堆弃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冷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减轻了环境污染。目前拌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所用的乳化沥青大部分为普通乳化沥青,对掺加再生材料的改性乳化沥青的使用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进行REOB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关试验,所用旧沥青混合料为G339国道某公路右侧行车道RAP料、自制模拟RAP料,分别采用普通乳化沥青、REOB掺量为2%、4%、6%的的改性乳化沥青与上述两种RAP料拌制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并通过宏观及微观试验,对其进行了压实特性的研究;(2).利用日照某二级公路铣刨RAP料,分别与普通乳化沥青、REOB掺量为4%、8%的改性乳化沥青拌制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及半圆弯拉试验对其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混合料级配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RAP料拌制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比新集料拌制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差,RAP料表面的旧沥青对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具有阻碍作用;(2).变化影响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影响混合料压实特性的显着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乳液温度>成型温度>再生材料种类>拌和温度>拌和时间>REOB掺量,采用REOB改性乳化沥青拌制成的混合料的压实特性较掺加再生剂拌制成的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相差甚小;(3).采用工业CT扫描仪对所成型的试件进行扫描,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内部孔隙尺寸大、数量多且大空隙相对密集,掺加REOB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内部孔隙尺寸相对较小、数量相对较少且空隙的分布相对分散,因此,REOB的掺加显着降低了混合料试件内部空隙的尺寸和数量,对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在所用RAP料级配相同的情况下,与普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比,掺加REOB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稍有降低,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有所改善,采用AMPT试验机对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及REOB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动态模量的测定,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及旋转压实次数,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

王文钊[8](2020)在《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期间,路面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仍将是公路养护发展的重要方向,铣刨重铺仍是干线公路大中修养护中处治路面基层最主要的养护措施。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仅能够循环利用路面基层废料,同时在所有再生技术中经济效益最为显着。但是,目前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还很不深入,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仍不健全。基于此现状,针对干线公路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开展集成及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践验证,为该技术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有效保障运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工程质量。首先针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比不同基层铣刨料和新集料的性状特征,结合基层和再生技术规范的变革及其对基层原材料指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对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的性状特征、级配进行对比研究;其次分析静压成型、振动成型二灰碎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不同层位下集料颗粒排布特征,研究不同成型方式下冷再生混合料的纵向均匀性,进一步与现场取芯芯样颗粒排布特征进行对比,从而推荐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式;再次,研究级配、压碎值、不同养生条件、延迟成型时间以及RAP掺入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为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施工工艺提供参考;接着,依托扬州市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不同方案的实体工程试验段,深入研究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工程中实际运用,使室内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有效衔接,进一步研究完善现场水泥撒布方式、施工机组行进速度、单幅合理施工长度、基层碾压工艺等施工重要环节,跟踪观测运用该技术建成路段的技术状况,从而为该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对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材料、室内成型方式、路用性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为该技术实体工程应用效果和质量的改善提供依据。

张琳[9](2020)在《水泥稳定基层全深式冷再生应用技术研究 ——以山东东红路青州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公路达到使用年限,使得公路的维修养护工程量逐渐增加。公路维修产生大量的混合料废弃物,所以对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对部分或全部基层材料进行再生的全深式冷再生技术,在我国公路维修养护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山东省东红路S227号青州段大修工程为依托,对东红路青州段道路的使用现状、道路结构、交通量和道路破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合全深式冷再生技术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了以水泥为稳定剂的东红路全深式再生路面结构的组成方案。通过现场取样旧路材料,进行不同水泥用量、旧料掺量下的水泥稳定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研究,与不同旧料掺量下的配合比设计研究。综合评价水泥稳定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水稳定性、抗冻性能和抗冲刷性能。证明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不仅有着足够的抗压强度、水稳性能、抗冻性能和抗冲刷性,且100%旧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随着养护时间,在后期的性能更为突出。结合室内外试验,提出了6%水泥用量,100%旧料掺量的最佳方案。最后基于东红路青州段工程养护实际状况,提出了东红路青州段全深式冷再生施工的施工工艺流程和项目建设中铣刨、拌和、摊铺、碾压和养生环节的作业方法。对施工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探讨,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并进行验证。同时对东红路全深式冷再生工程进行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以便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李永波[10](2020)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可大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和环境资源保护规划提出的加快补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短板的战略核心目标和任务。利用泡沫沥青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可大幅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京哈高速长春至拉林河段道路改扩建工程,对泡沫沥青的制备、RAP回收沥青性能、再生料目标配合比的设计与验证、泡沫沥青冷再生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德国产WLB10S发泡机对基质沥青进行发泡试验,研究了沥青温度、种类、标号、发泡用水量、发泡剂对发泡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泡用水量和沥青种类对发泡效果产生影响较大,发泡剂的掺入能显着提高半衰期。通过不同工区铣刨设备采集的RAP旧料,研究RAP旧料级配特征,发现铣刨速度和原路面级配对铣刨料级配影响较大。通过基础试验、DSR试验、BBR试验,对SBS改性沥青、经过长期老化的SBS改性沥青及RAP抽提沥青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沥青老化后内部粘性组分明显增多,高温流变性能与低温蠕变特性均变差。基于再生料水稳定性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确定再生料最佳拌和及压实时用水量;以再生料湿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为控制指标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最后对再生料的目标配合比进行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该配合比下各性能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最后通过对比道路建设过程中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和传统热拌沥青路面产生的能耗与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产生的能耗与碳排放量明显较低,说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二、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精细化DEM建模的冷再生混合料断裂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试验材料与数值建模
    1.1 SCB试样材料
    1.2 离散元建模
        1.2.1 离散元建模
        1.2.2 细观参数确定
    1.3 沥青砂浆原位SEM测试
        1.3.1 样品准备
        1.3.2 测试程序
    1.4 SCB室内断裂试验
2 结果分析
    2.1 原位SEM测试结果
        2.1.1 加载过程分析
        2.1.2 沥青砂浆细观参数
    2.2 2D-SCB虚拟断裂过程分析
    2.3 数值分析验证
3 结 语

(2)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回收料的预处理研究
    2.1 旧料破碎方法调研比选
        2.1.1 反击式破碎法
        2.1.2 工作原理
        2.1.3 破碎工艺
        2.1.4 使用注意事项
        2.1.5 破碎过程中的优势性能
    2.2 颚式破碎法
        2.2.1 破碎工艺
        2.2.2 工作原理
        2.2.3 破碎比
        2.2.4 颚式破碎机特点
        2.2.5 使用注意事项
        2.2.6 比选反击式破碎法的原因
    2.3 路面原材料技术指标研究
        2.3.1 回收料
        2.3.2 乳化沥青
        2.3.3 水泥
        2.3.4 矿粉
        2.3.5 水
        2.3.6 粗集料
    2.4 本章小结
3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 现有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3.1.1 Superpave设计方法
        3.1.2 Superpave设计方法原理
        3.1.3 Superpave设计方法步骤
        3.1.4 Superpave设计方法优势与不足
    3.2 马歇尔设计方法
        3.2.1 马歇尔设计方法原理
        3.2.2 马歇尔设计方法步骤
        3.2.3 马歇尔设计方法优势与不足
        3.2.4 Superpave设计方法与马歇尔设计方法对比
    3.3 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
        3.3.1 沥青混合料“假级配”
        3.3.2 沥青混合料“真级配”
        3.3.3 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
    3.4 本章小结
4 沥青混合料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4.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4.1.1 乳化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设计
        4.1.2 确定最佳含水量
        4.1.3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4.2 劈裂强度试验
        4.2.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2.2 试验结果
        4.2.3 试验分析
    4.3 残留稳定度试验
        4.3.1 试验方案
        4.3.2 试验分析
    4.4 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
        4.4.1 基本定义
        4.4.2 试验方案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
        4.5.1 试验方案
        4.5.2 应变水平的选择与确定
        4.5.3 试验温度的选择与确定
        4.5.4 加载波形和加载频率的选择与确定
        4.5.5 试验设备及疲劳试件
        4.5.6 试验参数的计算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典型路面结构
    5.1 推荐典型路面结构
        5.1.1 ABAQUS有限元
        5.1.2 路面模型建立
        5.1.3 不同路面材料下面层参数
        5.1.4 计算结果分析
        5.1.5 典型路面结构推荐
    5.2 试验路铺设
        5.2.1 试验路工程概况
        5.2.2 试验路铺设方案
    5.3 传感器埋设
        5.3.1 传感器埋设方案
    5.4 本章小结
6 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关键控制点
    6.1 冷再生施工工艺
        6.1.1 施工准备
        6.1.2 冷再生混合料的运输
        6.1.3 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
        6.1.4 冷再生混合料的摊铺
        6.1.5 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压
        6.1.6 接缝处理
        6.1.7 冷再生混合料路面养生
    6.2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6.2.1 施工的连续性
        6.2.2 铣刨过程的控制
        6.2.3 含水量的控制
        6.2.4 原材料级配
        6.2.5 再生剂用量的控制
        6.2.6 拌和过程质量控制
        6.2.7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2.8 完工后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房易路大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性质与评价
    2.1 RAP料
    2.2 新集料
    2.3 填料
    2.4 乳化沥青
第3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
    3.1 级配设计
    3.2 确定填料比例
    3.3 确定最佳用水量
    3.4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第4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验证及评价研究
    4.1 早期强度评价
    4.2 水稳定性
    4.3 强度增长规律研究
    4.4 静态回弹模量
    4.5 疲劳性能研究
        4.5.1 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4.5.2 试验方案设计
        4.5.3 试验结果
第5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验证及配比调整
    5.1 试生产中发现的问题
    5.2 调整矿粉和新矿料后的级配与性能测试
第6章 实体工程应用
    6.1 工程背景
    6.2 路况调查及设计方案
    6.3 施工准备
    6.4 施工过程检测
        6.4.1 目标配合比复核分析
        6.4.2 马歇尔复核分析试验
        6.4.3 抗水损害性能复核分析试验
    6.5 混合料的拌和
    6.6 混合料的运输
    6.7 混合料的摊铺
    6.8 混合料的碾压及压实度检测
    6.9 养生及开放交通
    6.10 现场检测和质量评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1 国内外配合比设计方法
    2.2 原材料性能
    2.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3.1 级配设计
        2.3.2 最佳含水率
        2.3.3 最佳沥青用量
    2.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2.4.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形成机理
        2.4.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影响因素
    2.5 试验方案设计
        2.5.1 试验参数确定
        2.5.2 试验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评价指标研究
    3.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评价方法
        3.1.1 间接拉伸强度试验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1.3 15℃劈裂强度试验
        3.1.4 干湿劈裂强度比试验
    3.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因素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
    4.1 间接拉伸强度
        4.1.1 水泥掺量
        4.1.2 含水率
        4.1.3 灰水比
    4.2 15℃劈裂强度
        4.2.1 水泥掺量
        4.2.2 含水率
        4.2.3 灰水比
    4.3 无侧限抗压强度
        4.3.1 水泥掺量
        4.3.2 含水率
        4.3.3 灰水比
    4.4 干湿劈裂强度比
        4.4.1 水泥掺量
        4.4.2 含水率
        4.4.3 灰水比
    4.5 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养生方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发展规律影响
    5.1 间接拉伸强度
        5.1.1 养生时间
        5.1.2 养生温度
    5.2 15℃劈裂强度
        5.2.1 养生时间
        5.2.2 养生温度
    5.3 无侧限抗压强度
        5.3.1 养生时间
        5.3.2 养生温度
    5.4 干湿劈裂强度比
        5.4.1 养生时间
        5.4.2 养生温度
    5.5 显着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概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应用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沥青发泡及影响因素研究
    2.1 沥青发泡机理及评价指标
        2.1.1 沥青发泡机理
        2.1.2 评价指标
    2.2 沥青发泡
        2.2.1 材料
        2.2.2 试验方案
        2.2.3 试验结果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沥青种类
        2.3.2 发泡温度
        2.3.3 发泡用水量
        2.3.4 沥青发泡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2.4 最佳发泡条件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3.1 RAP旧料特性分析
        3.1.1 旧沥青特性分析
        3.1.2 旧料级配特性分析
    3.2 配合比设计过程
        3.2.1 设计指标
        3.2.2 配合比设计步骤
    3.3 矿料的技术指标
    3.4 矿料级配设计
    3.5 确定最佳拌和用水量
    3.6 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
    3.7 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验证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4.1 冷再生混合料的三轴抗剪性能研究
        4.1.1 机理分析
        4.1.2 试验方案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4.2.1 试验方案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应用研究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
    5.2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5.2.1 原材料选择
        5.2.2 施工工艺
        5.2.3 质量控制
    5.3 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验数据

(6)基于振动成型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振动成型法的振动参数与机具
    1.1 振动参数
        1.1.1 工作频率f与振动频率f0
        1.1.2 工作振幅A与名义振幅A0
        1.1.3 振动作用力Fs与激振力F0
    1.2 振动压路机结构
    1.3 振动成型仪结构
2 振动成型试验
    2.1 振动成型仪参数
    2.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数
    2.3 振动成型时间
    2.4 不同成型方法干密度与含水量比较
3 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性能分析
    3.1 成型试件参数比较
    3.2 无侧限强度试验比较
    3.3 车辙性能评价
4 结语

(7)REOB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旧沥青在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成型中的作用
    2.1 试验方案
        2.1.1 试验目的
        2.1.2 试验方案
    2.2 试验原材料
        2.2.1 普通矿料
        2.2.2 结合料
        2.2.3 RAP料
    2.3 配合比设计
        2.3.1 级配设计
        2.3.2 最佳用水量的确定
        2.3.3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确定
        2.3.4 设计配合比的确定
    2.4 试验与结果分析
        2.4.1 试验步骤
        2.4.2 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新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特性研究
    3.1 成型工艺对压实质量的影响
        3.1.1 试验方案
        3.1.2 原材料及级配设计
        3.1.3 试验及结果分析
    3.2 再生材料对压实特性的影响
        3.2.1 试验方案
        3.2.2 REOB掺量对压实特性的影响
        3.2.3 不同再生材料对压实特性的影响
    3.3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试验
        3.3.1 X-ray CT扫描技术工作原理
        3.3.2 试验方案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4.1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
        4.1.1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
        4.1.2 高温稳定性试验
        4.1.3 试验数据及其分析
        4.1.4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
        4.1.5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
        4.2.1 试验方案
        4.2.2 试验及结果分析
    4.3 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试验
        4.3.1 MTS试验机
        4.3.2 抗疲劳性试验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
        4.4.1 动态模量试验简介(AMPT)
        4.4.2 试验方案
        4.4.3 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5.2 社会效益分析
        5.2.1 对废弃机油处理行业发展的作用
        5.2.2 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5.2.3 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5.3 环境效益分析
        5.3.1 试验方案
        5.3.2 试验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1.2.2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性状研究
    2.1 概述
    2.2 基层铣刨料性状特征分析
        2.2.1 基层铣刨料表面宏观特征
        2.2.2 基层铣刨料表面微观特征
    2.3 基层铣刨料性状指标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
        2.3.1 基层铣刨料性状试验方案设计
        2.3.2 铣刨料级配分析
        2.3.3 铣刨料压碎值指标分析
        2.3.4 铣刨料其他指标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成型方式和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3.1 概述
    3.2 不同成型方式下冷再生混合料物理特性研究
        3.2.1 试验方案
        3.2.2 最大干密度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3.3 不同成型方式下试件均匀性对比研究
        3.3.1 静压成型和振动成型试件均匀性对比分析
        3.3.2 与现场成型试件均匀性对比分析
    3.4 旧料性状指标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3.4.1 级配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4.2 压碎值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5 养生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3.5.1 养生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5.2 养生温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5.3 养生时间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6 延迟成型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3.7 沥青铣刨料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3.7.1 RAP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3.7.2 RAP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试验段工程应用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段研究分析及初步方案设计
        4.2.1 室内研究成果应与工程应用有效衔接
        4.2.2 冷再生现场施工设备调研
        4.2.3 试验段初步方案设计及检测指标
    4.3 试验段实施进展
        4.3.1 试验段前期检测
        4.3.2 试验段配合比设计
        4.3.3 试验段施工方案
        4.3.4 试验段检测
    4.4 试验段工程总结
        4.4.1 各路段试验段存在问题
        4.4.2 试验段研究结论初步汇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深入研究
    5.1 概述
    5.2 再生机组行进速度影响研究
    5.3 水泥撒布和新集料添加方式的影响研究
        5.3.1 不同水泥撒布方式对施工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5.3.2 不同新集料添加方式对施工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5.4 再生路段长度和碾压工艺的影响研究
        5.4.1 再生路段施工长度的合理性分析
        5.4.2 碾压工艺的研究
    5.5 再生效果跟踪观测研究
        5.5.1 工程试验段跟踪观测方案
        5.5.2 工程试验段跟踪观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水泥稳定基层全深式冷再生应用技术研究 ——以山东东红路青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深式冷再生技术的技术机理
    2.1 全深式冷再生的定义及分类
    2.2 全深式冷再生的适用条件
    2.3 全深式冷再生技术的优点
    2.4 冷再生稳定剂及作用机理
        2.4.1 稳定剂类型
        2.4.2 稳定剂作用机理
    2.5 全深式冷再生施工工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S227 线青州段路况与病害分析
    3.1 S227 线青州段路面病害调查
    3.2 S227 线青州段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3.3 S227 线青州段路面病害治理方案
    3.4 病害治理之稳定剂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以S227线青州段为例
    4.1 再生原材料
        4.1.1 水泥
        4.1.2 集料
    4.2 击实试验
    4.3 无侧限抗压强度
    4.4 水稳定性能
    4.5 抗冻性能
    4.6 抗冲刷性能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稳定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效益研究—以S227线青州段为例
    5.1 东红路青州段全深式冷再生施工工艺
        5.1.1 施工准备
        5.1.2 施工工艺流程
    5.2 全深式冷再生关键施工环节与作业方法
        5.2.1 铣刨拌和环节与作业方法
        5.2.2 整平碾压环节与作业方法
        5.2.3 接缝处理环节与作业方法
        5.2.4 养生环节与作业方法
    5.3 全深式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5.3.1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求
        5.3.2 检查项目
        5.3.3 质量控制指标
    5.4 全深式冷再生效益分析
        5.4.1 经济效益
        5.4.2 环境效益
        5.4.3 社会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泡沫沥青发泡效果和流变性能研究
    2.1 泡沫沥青的制备及评价方法研究
        2.1.1 发泡装置
        2.1.2 泡沫沥青制备方法
        2.1.3 泡沫沥青发泡机理
        2.1.4 泡沫沥青发泡效果评价方法
        2.1.5 沥青发泡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2 沥青发泡特性试验研究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案
        2.2.3 沥青发泡试验结果
    2.3 沥青发泡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2.3.1 沥青种类对膨胀率和半衰期的影响
        2.3.2 沥青标号对膨胀率和半衰期的影响
        2.3.3 发泡用水量及沥青温度对膨胀率和半衰期的影响
        2.3.4 发泡剂对膨胀率和半衰期的影响
    2.4 发泡用水量对泡沫沥青性能的影响
        2.4.1 试验准备
        2.4.2 发泡用水量对泡沫沥青高温流变特性的影响
        2.4.3 发泡用水量对泡沫沥青低温蠕变特性的影响
        2.4.4 水对沥青微观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AP旧料性状及抽提沥青性能研究
    3.1 RAP旧料性状
        3.1.1 RAP旧料形态特征分析
        3.1.2 RAP旧料级配影响因素分析
    3.2 抽提沥青试验及回收沥青基础性能研究
        3.2.1 试验仪器选择
        3.2.2 基于三大指标的抽提沥青基础性能分析
        3.2.3 回收沥青表观粘度研究
    3.3 抽提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3.3.1 试验条件选择
        3.3.2 沥青粘弹性范围的确定
        3.3.3 基于频率扫描的沥青性能对比分析
        3.3.4 基于温度扫描的沥青性能对比分析
        3.3.5 基于MSCR试验的沥青性能对比分析
        3.3.6 基于Burgers模型的沥青低温蠕变特性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1 试验原材料
    4.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2.1 矿料级配设计
        4.2.2 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成型
        4.2.3 确定最佳拌和用水量
        4.2.4 泡沫沥青最佳用量(OAC)的确定
    4.3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验证
        4.3.1 力学性能
        4.3.2 水稳定性
        4.3.3 高温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泡沫沥青冷再生方式在道路施工阶段的环境效益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施工过程碳排放分析方法
    5.3 计算方法
    5.4 节能减排计算
        5.4.1 原材料生产阶段
        5.4.2 拌和阶段
        5.4.3 运输阶段
        5.4.4 现场施工阶段
    5.5 节能减排综合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精细化DEM建模的冷再生混合料断裂性能分析[J]. 栾英成,陈田,马涛,马源,王宁. 中国公路学报, 2021(10)
  • [2]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吴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房易路大修中的应用[D]. 马昊天.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D]. 李昊隆.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D]. 云天.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基于振动成型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J]. 谢伟,陈亚雄,刘胜全.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7]REOB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D]. 倪晖.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8]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 王文钊. 扬州大学, 2020(04)
  • [9]水泥稳定基层全深式冷再生应用技术研究 ——以山东东红路青州段为例[D]. 张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D]. 李永波.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冷再生混合物的实验室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