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草案)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草案)

一、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玲[1](2021)在《物理学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几次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中对物理学史的强调,体现了物理学史具有教育价值。广大中学物理教师也重新认识到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实现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已经成为了我国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以教育重演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教育价值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统计分析了 2002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2003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与2017年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规定,从呈现内容和呈现方式角度分析了在这三个版本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物理学史。结果显示,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的价值取向从重视对学生知识、个性品质培养,到强调知识价值和个性品质价值的基础上,突出方法价值、能力价值的要求,再到显性强化物理学史的方法价值和能力价值,体现了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丰富内涵,也彰显了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三个版本的教科书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出现频率也在不断递增,而且在不同教育价值维度上体现得越来越均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学史内容不仅在教材正文中从四个维度凸显教育价值;而且通过科学足迹、科学漫步和练习来强化物理学史的能力价值,通过STS、STSE强调个性品质价值,通过旁注和科学方法的概括强调方法价值。试图通过不同教材内容模块逐步实现全面渗透物理学史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要想真正贯彻实施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必须抓好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这个主阵地,为此本研究从教育价值理论框架出发设计问卷,从物理学史的掌握情况、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认识情况、对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态度以及物理学史的应用情况几个方面调查中学物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知和实践。分析发现:一线教师在物理学史知识的掌握方面有待加强,整体上,教师对于电学和力学相关的物理学史内容掌握要优于热学和光学;对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认可度越高的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态度越趋向于主动,也会更积极地将物理学史融入教学实践中。同时也发现,使物理学史有效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的资源相对缺乏,较少学校开设物理学史相关的校本课程,教师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优质示范资源。因此,从物理学史的发展视角来开发中学物理实验,挖掘教学设计新思路,值得大力探索。教学实践和评价的价值导向有很强的关联,为此论文统计分析了近十年来77套以全国卷为主的高考真题中物理学史相关试题及其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发现物理学史相关试题的题型相对单一,多为选择题;考查内容多集中于力学和电磁学,热学和光学较少;且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学史的知识价值和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个性品质价值的考查十分稀少等。从课标要求和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评价应该注重挖掘方法和个性品质价值的考核,为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导向。为了让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论文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强对一线教师物理学史内容及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培训;优化物理学史评估内容;挖掘物理学史史料,大力开发相关的高中物理课程资源,包括从经典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提炼方法价值及能力价值,从中国古代物理学史发展中提炼方法价值及个性品质价值,从物理学发展中的失误、挫折中提炼方法及个性品质价值,将HPS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等。

许晶[2](2020)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二十一世纪课程变革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课程研究者们对课堂教学和学业考试的质量问题尤为关注,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和学业考试领域更为明显。在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推动下,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已成为了课程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本文以J省初中数学教师以及该省近五年的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采用“SEC”课程实施调查模型,探讨了J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状况。具体问题如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如何?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如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如何?三者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如何等?在哪些维度是一致的,在哪些维度是不一致的?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一致性水平的相关建议。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对于这些问题当前还未进行深度探究,研究此类问题,能够掌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状态,关键是可以建构本土化的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框架,进而调查与分析基础教育领域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情况,详细检测基础教育领域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教师的课程实施程度,从而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创新等。对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和学业考试以及课程领域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分析总结,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通过建构的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码、对J省T市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查与编码、以及对本省近五年的学业考试试卷的编码结果,采用“SEC”课程实施调查模型作为检测工具,对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状况分析,分析了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以及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发现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状况分析,分析了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以及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发现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一致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的一致性状况分析,分析了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以及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发现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一致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的总体状况分析,具体分析了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以及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的差异状况,发现了包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特征,三者之间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之间的一致性水平相对较高,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水平相对居中,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相对较低。研究发现: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的一致性程度高于两者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对课程内容要求的把握高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对“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关注的不多;不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出了如下提升建议:加强对命题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水平;消除学业考试的负面影响,回归以数学素养为核心的数学课堂;重视“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立足本土化,研制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分析工具。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促进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促进命题人员编制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考试试卷,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优化学业考试设计。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杰,郭玉英[4](2019)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育部最新修订的2017年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本质教育的要求。基于国际科学本质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内容和复杂度的科学本质二维分析框架,对"2017版课标"和"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相关条目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版课标中科学本质教育强调次数更多,比例更大,涉及方面更全,要求更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建议。

刘润杰[5](2019)在《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始于教育。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实施技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关乎着我国未来科技的走向。在深入总结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广泛借鉴国际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底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对我国通用技术教育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即便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也不能保证十全十美,仍有可以改进优化之处。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我国未曾停止过与优秀国家进行技术教育方面的交流比较与借鉴引用,从中得到的收获也颇丰。因此,将我国新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国外优秀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是十分有益的。科技巨擘加拿大在技术教育方面表现卓越,选取安大略省技术教育课程标准作为比较对象更是优中选优,通过对两国课程标准比较分析,必定得出有价值的、符合我国教育实情的启示与借鉴。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中加两国现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共设置了六个章节,包括绪论、四个核心比较章节、结语。本文从课程标准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中加两国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优势借鉴。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创新之处等进行叙述。第二章至第五章依次对两国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两国课程标准的异同,并从异同中提炼出可供我国所用的借鉴之处。最后一章是结论,主要是对本研究进行整体的、宏观的总结以及阐述本研究的不足。

陈柯[6](2017)在《物理课标修订前后课程难度对比研究及启示》文中指出运用业已建立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重点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难度变化进行静态定量分析,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就总体而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对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课程难度略有增加,其中可比深度有所降低,可比广度升高幅度较为明显,这对于教材编写理念以及教师教学策略的选用都有影响。

宋运明[7](2014)在《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文中提出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材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印刷品,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媒介、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编写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教材是否有编写特色是衡量其编写质量的重要标志,而教材编写特色是否鲜明是衡量其编写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易教利学程度有重要影响。然而,教材编写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研究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需要。例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属性的集中体现,其编写特点直接影响教材质量也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材编写特色中占据突出地位。本研究以例题编写特色为切入点对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小学数学新教材是指我国自2001年实施新课改以来依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小学数学教材,下同)的编写特色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为: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有哪些利教利学的特点,有何凸显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具体可以分解为4个子问题:1)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文本分析的框架,也即是从哪些类目分析教材文本中例题的编写特点?2)在教材文本中,各版本例题编写在框架各类目上存在哪些特点?3)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文本中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如何?4)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有哪些利教利学的特点,有何彰显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其中第1)和2)个问题是研究的重点,第3)个问题是研究的难点,第4)个问题是研究的归宿。研究与凸显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编写特点,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材多样化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乃至促进教育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借鉴有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教版、西师版和苏教版四至六年级数学新教材中的例题编写特点进行了文本分析与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对课程教材政策文件、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其中例题的编写特点及其他相关(数学)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成果、小学数学教材文本的综合分析,构建小学数学新教材文本中例题的分析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对所选择的教材文本中的例题进行分析、统计,进而比较得出各版本教材例题在分析框架各个类目上的共同特点与各自特点。再次基于文本研究的典型结论制定问卷,对383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例题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调查研究,采用18.0版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综合上述静态和动态研究的主要结论,概括提炼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的利教利学特点,针对存在局限提出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尤其是其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其一,例题文本分析框架分为12个类目:所占篇幅,所含情境类型,所属情境倾向,所含插图类型,所含解题阶段,对知识的处理方式,所含启发方法,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开放性,所含对话交流引导,所含动手操作引导,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其中大多类目分为若干亚类目或若干类型,如开放性分为所含“问题”信息是否充足、答案是否唯一、是否含“提出问题”提示语三个亚类目;所属情境倾向分为农村情境倾向、中性情境和城市情境倾向三种类型。其二,在文本分析中,三版本教材例题编写的共同点:平均每道例题长度占半个正文页面多一点。属于生活情境类型的例题占比约六成,属于其他学科和动画情境类型的例题占比较低。具有中性情境的例题个数占八成以上,隶属农村情境倾向的例题占比很低。含插图例题比重占七成以上;在三个知识领域(如不特别说明,三个知识领域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下同)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含功能性插图例题比重最高。在波利亚解题理论的四个解题阶段中,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例最小,含拟定计划阶段的比例次小,而含执行计划阶段的比例最高,回顾阶段得到足够重视;留白例题比例约六成;执行计划阶段含关键处点拨例题比重超过含该阶段例题的两成。用以获取知识的例题比重在54.7%-86.9%之间。使用启发方法的例题比重在三成以上;寻找模式和绘图处在教材例题启发方法使用频率的前三位,而且这两种启发方法主要分布在数与代数领域。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例题比重在15%-22%之间;在三个知识领域中,数与代数领域含有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例题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领域。“问题”信息不充足和含“提出问题”提示语的例题很少,答案不唯一例题比重在14%-18%之间。含对话交流引导的例题比重在43%-58%之间。含动手操作引导的例题比重在15%-30%之间;四至六年级中,四年级含动手操作引导的例题比重最高。重视例题间深层结构变异与概念连接,同时注重通过例题后的“提示或小结”诱发学生的自我解释。三版本各自例题编写也有特性,如人教版例题较注重联系其他学科,西师版较重视农村情境,苏教版在问题解决多样化方面较突出等。其三,在对32个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师认同度最高的特点是:含插图例题个数比重在72.9%-80.5%之间,平均为76.2%;认同度最低的特点是:具有农村情境的例题个数比重在0.6%-10.5%之间,平均为4.5%。小学数学教师是否使用过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版教材对其认同度的影响较小;数学学科教龄、职称和最后学历的影响一般;学校位置(城市或农村)与是否使用过西师版教材对认同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四,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利教利学的共同特点有:呈现形式注重图文并茂,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方式倡导对话交流,例题功能注重新知获得,例题之间注意变式连接,活动设计强调动手操作。各版本教材例题也有一些利教利学特性,在三版本中,如西师版使用启发方法的次数最多,使用启发方法的例题个数比重最高;苏教版含回顾反思阶段的例题个数比重最高等。其五,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对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1)全力彰显例题编写的个性化特色;2)加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例题编写的教学属性;3)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尤其适当提高农村情境倾向例题比重;4)增强例题与动画情境、其他学科的联系;5)适度增强例题的开放性;6)适度增加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重,减少裸例题比重。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1)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组织、难度等应多样化;2)坚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活动化的编写思路;3)关注小学数学教材的地方特色,尤应关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4)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经验;5)深入挖掘教材编写特色切入点,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6)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放宽教材审查标准,特别是对教材形式的规定。论文分为8章。分别为导论,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研究设计,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结论与建议,结束语。本研究创新之处:1)该研究是国内首例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相关研究甚少,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2)以定量分析为主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进行研究,其中构建了例题的文本分析框架,而国内大多已有教材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3)提出了彰显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本研究不足之处:1)研究者仅对三个版本的教材例题进行了研究,而对有些比较有特色的教材版本没有涉及,致使有些所得结论说服力不强。2)调查研究中,问卷需进一步改进,调查对象没有涉及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高校数学教育研究者。

王慧[8](2014)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比较教学论的研究视角,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的相关理论,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提出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综述了我国课程标准的演变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比较教学论、科学方法教育理论和学科能力理论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基于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维度,即:专用术语界定、科学方法教育、学科能力培养、教学方式选择。并对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设计方案进行了梳理,进而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文本内容的比较研究和基于研究维度的问题分析。第五部分,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研究对象,按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排的顺序,对物理课程标准的文本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指出了修订前后的变化,并基于四个研究维度对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价。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课程标准修订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行了讨论。第七部分,提出了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些建议。例如,明确专用术语的界定;区分能力目标与方法目标;整合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等。最后,对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反思。

马静[9](2013)在《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研究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切入点,以乌鲁木齐市和参加“国培计划”的新疆各地州初中物理教师共193人为研究样本,结合问卷调查、量表测量、深入访谈、方差分析、频数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和影响教学设计水平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按照学校性质、教龄、学历的不同将研究样本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类型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理解、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以及对教学设计方案自我评价等六个方面的进行数据统计及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下新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整体水平一般。在教学设计要素能力的发展上呈现不均衡性,即初中物理教师能较好的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对《标准》理念的贯彻情况也较好,但不同学历教师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教师学情分析能力不足,基本上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教龄不同的物理教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较为薄弱,在目标行为动词的使用上不够准确,没有突出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功能,不同学历和不同学校性质的教师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相对较好,城市学校的教师优于其他学校性质的教师;教学媒体使用能力相对不足,教龄在2-4年的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更为熟练,农村地区学校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受到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的制约;教学设计评价能力层次不齐,不同学历教师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现行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理念相矛盾。通过进一步与教师进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造成现状的主要因素是:(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知识储备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落后,没有自我提升意识;(3)教师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

唐文杰[10](2013)在《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名词术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蒙文名词术语在近代学术名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术语(terminology)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交流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伴随着新的理论诞生,新的理论又催生新的学术名词。本次物理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改革,伴随着“人本理论”的出现,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些与新的理论相匹配的新名词。物理名词术语是物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和规范物理名词术语,对物理知识的传播、交流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物理名词术语是物理的概念、定义、定理等的语言载体。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由选题的缘起和意义、本课题的国内现状和本论文所采用的方法组成。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翻译和术语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了术语翻译中应坚持的相关原则和选择及构成术语的要求。第三章总结了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统一和规范的名词术语,指出了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发现的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名词术语的不足之处。第四章研究了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名词术语,探索和提出了规范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名词术语方面的自己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论文提纲范文)

(1)物理学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教育重演理论
    2.2 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解读
        2.2.1 教育价值
        2.2.2 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分类
3 课程标准与相关教材中物理学史的内容统计及其价值分析
    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关物理学史的内容要求
        3.1.1 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3.1.2 2003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3.1.3 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3.1.4 三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
    3.2 相关教材中所含物理学史的内容统计及其价值分析
        3.2.1 各版本教科书中物理学史的整体分布情况
        3.2.2 各册教科书中物理学史的具体分布情况
        3.2.3 各册教科书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具体反映情况
        3.2.4 各套教科书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
        3.2.5 各栏目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具体反映情况
        3.2.6 三套教科书的比较分析
4 中学物理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现状调查
        4.1.1 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4.1.2 调查对象
    4.2 问卷分析
    4.3 调查结论
5 近十年高考“物理学史料题”的统计与价值分析
    5.1 “物理学史料题”的内容统计
    5.2 “物理学史料题”的分析
        5.2.1 “物理学史料题”的整体分析
        5.2.2 “物理学史料题”的具体分析
    5.3 统计结果
6 探索在教学中实现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问题解决策略
    6.1 加强对一线物理教师的物理学史培训
    6.2 优化物理学史评估内容
    6.3 挖掘物理学史史料,大力开发相关的高中物理课程资源
        6.3.1 挖掘历史上经典物理实验的设计方案
        6.3.2 挖掘中国古代物理学史的史料融入教学
        6.3.3 挖掘蕴含HPS教育理念的史料融入教学
        6.3.4 挖掘物理学发展中的失误、挫折和信念等史料融入教学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1 课程标准与相关教材的分析情况
        7.1.2 中学教师认知调查情况
        7.1.3 近十年高考“物理学史料题”的分析情况
        7.1.4 提出实现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改善策略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推动
        (二)我国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
        (三)基于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的需要
        (四)基于标准的学业考试诉求
    二、研究的目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问题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价值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课程目标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课程目标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课程目标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标准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课程标准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课程标准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实施问题的研究
        (二)基于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状况的研究
    四、关于学业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一)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命题要求
        (二)基于标准的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现状的研究
    五、关于课程领域一致性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课程领域一致性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课程领域一致性问题的研究
    六、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课堂教学
        (二)学业考试
        (三)一致性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分析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量化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质性研究对象的确定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SEC”课程实施调查模型概述
        (二)课程标准的编码流程
        (三)课堂教学调查问卷的编码设计
        (四)学业考试试卷的编码设计
        (五)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框架的确定
    四、研究资料的整理过程与方法
        (一)量化研究数据的统计过程与方法
        (二)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一、课程标准的编码结果
        (一)课程标准中内容主题维度的编码分析
        (二)课程标准中认知水平维度的编码分析
    二、课堂教学的编码结果
    三、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教师总体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二)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四、初中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施
        (一)初中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中各内容主题的认识
        (二)初中数学教师对课程内容目标的认识与实施
        (三)初中数学教师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认识与实施
    五、本章小结
        (一)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
        (二)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四)初中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施情况分析
第五章 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一、课程标准中不含选学内容的编码结果
        (一)课程标准中内容主题维度的编码分析
        (二)课程标准中认知水平维度的编码分析
    二、学业考试的编码结果
    三、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系数
        (二)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四、不同年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不同年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
        (二)不同年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不同年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五、命题人员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六、本章小结
        (一)近五年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二)不同年度的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三)命题人员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情况
第六章 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的一致性研究
    一、课堂教学的编码结果
    二、学业考试试卷的编码
    三、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的一致性分析
        (一)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总体的一致性系数
        (二)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总体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总体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业考试的认识
    五、本章小结
        (一)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总体的一致性系数
        (二)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总体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总体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业考试的认识情况
第七章 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一、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二)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二、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同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二)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三、本章小结
        (一)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二)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
        (二)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的一致性程度高于两者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三)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对课程内容要求的把握高于课程标准
        (四)课堂教学与学业考试对“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关注度不够
        (五)不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
    二、建议
        (一)加强对命题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水平
        (二)消除学业考试的负面影响,回归以数学素养为核心的数学课堂
        (三)重视“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教学与评价
        (四)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五)立足本土化,研制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课时及主题分布
    附录三 :初中数学教师、教研员、命题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 :51名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编码的标准化表格
    附录五 :2015年——2019年J省学业考试试卷按主题分类
    附录六 :关于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试卷的编码调查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一)科学本质内容分析维度
    (二)科学本质复杂度分析维度
二、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本质教育条目比较
    (一)科学本质教育内容维度比较
    (二)科学本质教育内容复杂度比较
三、总结与建议
    (一)注重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本质教育的进阶发展
    (二)完善科学本质教育内容
    (三)引导教师重视科学本质教育价值,发展教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四)加强对科学本质教育进入课堂的研究

(5)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比较
    第一节 中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第二节 加拿大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第三节 比较分析
第三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理念及目标比较
    第一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理念比较
    第二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比较
第四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比较
    第一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结构比较
    第二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比较
第五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比较
    第一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比较
    第二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比较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物理课标修订前后课程难度对比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难度定量模型
二、《物理课标(2011版)》与《物理课标(实验稿)》课程难度的赋值与讨论
    1. 课程深度赋值
    2. 课程时间赋值
    3. 课程广度赋值
    4. 课程难度计算
三、比较与讨论
    1. 课程时间
    2. 课程深度与可比深度
    3. 课程广度与可比广度
    4. 整体课程难度
四、分析与启示
    1. 教材编写方面
    2. 教师教学方面

(7)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教材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教材编写特色发展与研究概况
    1.3 例题在数学教材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2.1 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研究
        2.1.1 对数学教材的认识
        2.1.2 数学教材的静态研究
        2.1.3 数学教材的动态研究
    2.2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2.2.1 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认识
        2.2.2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2.3 样例的相关研究
        2.3.1 对样例、例题及样例学习的认识
        2.3.2 样例内特征设计
        2.3.3 样例间特征设计
        2.3.4 样例与问题间特征设计
    2.4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相关研究
        2.4.1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重要性
        2.4.2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文本分析
        2.4.3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使用及其教学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第4章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4.1 我国数学课程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4.1.1 数学课程标准中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内容
        4.1.2 数学教学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4.1.3 数学教育测评中学生表现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4.2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4.2.1 例题所占篇幅
        4.2.2 例题所含情境类型
        4.2.3 例题所属情境倾向
        4.2.4 例题所含插图类型
        4.2.5 例题所含解题阶段
        4.2.6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4.2.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4.2.8 例题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4.2.9 例题的开放性
        4.2.10 例题所含对话交流引导
        4.2.1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引导
        4.2.12 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
    4.3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实施方法
第5章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1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1.1 例题所占篇幅
        5.1.2 例题所含情境类型
        5.1.3 例题所属情境倾向
        5.1.4 例题所含插图类型
        5.1.5 例题所含解题阶段
        5.1.6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5.1.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5.1.8 例题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5.1.9 例题的开放性
        5.1.10 例题所含对话交流引导
        5.1.1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引导
        5.1.12 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
    5.2 例题文本分析的主要结论
        5.2.1 三版本教材的例题编写共同点
        5.2.2 三版本教材各自的例题编写特色
第6章 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
    6.1 调查过程
        6.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6.1.2 问卷的基本情况
        6.1.3 样本的选取
    6.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6.2.1 统计分析的整体图景
        6.2.2 例题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差异检验
    6.3 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的利教利学特点
        7.1.1 呈现形式注重图文并茂
        7.1.2 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实际
        7.1.3 学习方式倡导对话交流
        7.1.4 例题功能注重新知获得
        7.1.5 例题之间注意变式连接
        7.1.6 活动设计强调动手操作
    7.2 对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
        7.2.1 全力彰显例题编写的个性化特色
        7.2.2 加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例题编写的教学属性
        7.2.3 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尤其适当提高农村情境倾向例题比重
        7.2.4 增强例题与动画情境、其他学科的联系
        7.2.5 适度增强例题的开放性
        7.2.6 适度增加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重,减少裸例题比重
    7.3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
        7.3.1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
        7.3.2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新成效探析——以西师版为例
第8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课程标准在我国历史上的演变概述
    2.2 课程标准及物理课程标准的内涵概述
    2.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综述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比较教学论
        3.1.1 比较教学论的定义
        3.1.2 比较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3.1.3 比较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原则
    3.2 科学方法教育理论
        3.2.1 科学方法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3.2.2 科学方法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3.2.3 科学方法教育的物理学基础
    3.3 学科能力理论
        3.3.1 学科能力理论的内容
        3.3.2 物理能力理论的建构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4.2.1 文献研究法
        4.2.2 内容分析法
        4.2.3 比较研究法
    4.3 研究维度的确定
        4.3.1 专用术语界定
        4.3.2 科学方法显化
        4.3.3 学科能力培养
        4.3.4 教学方式选择
    4.4 研究方案的制定
第5章 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与问题分析
    5.1 基于文本内容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5.1.1 内容比较——前言
        5.1.2 内容比较——课程目标
        5.1.3 内容比较——课程内容
        5.1.4 内容比较——实施建议
        5.1.5 内容比较——小结
    5.2 基于研究维度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问题分析
        5.2.1 维度一——专用术语辨析
        5.2.2 维度二——科学方法显化
        5.2.3 维度三——学科能力培养
        5.2.4 维度四——教学方式选择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对研究结论的讨论
第7章 研究建议与反思
    7.1 研究建议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文献综述
    2.1 教学设计研究概况
        2.1.1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2.1.2 教学设计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研究
    2.2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2.3 国内对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2.4 文献的总结
3 概念界定及整体研究思路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思路
        3.2.1 样本的选取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搜集
        3.2.4 数据分析
4 现状调查及分析
    4.1 教学理念现状的调查分析
        4.1.1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理念理解的现状调查
        4.1.2 对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现状的调查
        4.1.3 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理念现状的讨论与总结
    4.2 学情分析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4.2.1 学历不同的教师学情分析能力现状
        4.2.2 学校性质不同的教师学情分析能力现状
        4.2.3 教龄不同的教师学情分析能力现状
        4.2.4 新疆初中物理教师学情分析能力现状的讨论与总结
    4.3 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4.3.1 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现状的调查分析
        4.3.2 学历不同的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现状
        4.3.3 学校性质不同的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现状
        4.3.4 教龄不同的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现状
        4.3.5 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现状的讨论与总结
    4.4 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4.4.1 学历不同的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现状
        4.4.2 学校性质不同的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现状
        4.4.3 教龄不同的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现状
        4.4.4 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现状的讨论与总结
    4.5 教学媒体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4.5.1 学历不同的教师教学媒体使用设计能力现状
        4.5.2 学校性质不同的教师教学媒体使用设计能力现状
        4.5.3 教龄不同的教师教学媒体使用设计能力现状
        4.5.4 新疆初中物理教学媒体设计能力现状的讨论与总结
    4.6 教学设计自我评价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4.6.1 学历不同的教师教学设计自我评价能力现状
        4.6.2 学校性质不同的教师教学设计自我评价能力现状
        4.6.3 教龄不同的教师教学设计自我评价能力现状
        4.6.4 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自我评价能力现状讨论与总结
    4.7 新疆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整体情况分析
5 影响因素分析
    5.1 学生因素
    5.2 教师自身因素
    5.3 评价方式的因素
    5.4 教师培训因素
6 研究结论及不足
    6.1 关于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基本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名词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翻译和术语的概述
    2.1 翻译
    2.2 术语
        2.2.1 术语—概念的关系
        2.2.2 术语命名时遵循的原则
    2.3 术语翻译中应坚持的相关原则
    2.4 选择和构成术语的要求
    2.5 审定名词术语的原则
3 蒙文《物理课程标准》名词术语的研究
    3.1 命名《物理课程标准》的名词术语时,遵循的原则
    3.2 蒙文《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统一规范的名词术语
    3.3 蒙文《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名词术语的调查研究
        3.3.1 调研方案
        3.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4 蒙文《物理课程标准》的名词术语的不妥之处及展望
    4.1 蒙文《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名词术语的不妥之处
    4.2 规范蒙文《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名词术语的思路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四、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论文参考文献)

  • [1]物理学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D]. 刘国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 许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教育研究[J]. 杨杰,郭玉英.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7)
  • [5]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刘润杰. 聊城大学, 2019(01)
  • [6]物理课标修订前后课程难度对比研究及启示[J]. 陈柯. 教学与管理, 2017(03)
  • [7]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 宋运明. 西南大学, 2014(04)
  • [8]《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比较研究[D]. 王慧.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7)
  • [9]新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D]. 马静.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6)
  • [10]蒙文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名词术语研究[D]. 唐文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草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