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

一、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论文文献综述)

朱微,叶红,沈玲燕,顾彬彬,杨威,叶丽萍[1](2019)在《以复发性流产起病肝豆状核变性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患者女,43岁。因"呕血1d"于2018年10月14日入院,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非喷射性,总量约500g,含大量血凝块。急诊血常规检查提示:WBC 5.7×109/L,Hb 110g/L,PLT 60×109/L。急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炎伴黏膜糜烂;上腹部CT平扫检查提示:肝硬化、脾大、腹腔少量积液。否认肝炎及消化道出血病史,无饮酒史及输血史,父母及弟弟体健,否认2系3代家族性遗传病、精神病及重大传染病病史。有3段婚

周会,汪瀚,李祥[2](2018)在《肝豆状核变性生育期女性合并相关妇科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肝豆状核变性生育期女性患者可合并月经病、不孕症、异常妊娠等妇产科疾病,临床较为常见。论文综合既往及近年临床报道研究,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女性患者月经病、不孕症、异常妊娠相关发病机制,推测可能与铜代谢障碍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激素紊乱等有关。

周会[3](2018)在《生育期WD患者月经不调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WD生育期月经不调患者在WD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结合血清性激素六项检测数值分析与W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调查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年龄在18-45岁的肝豆状核变性的女性患者。依据WD判定标准进行中医证型的判定,并行月经期第3天血清性激素六项检测并加以统计分析。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中包括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亏证、脾肾阳虚证。结果:1.180例月经不调患者在WD中医证型中比例次序为:肝肾阴亏证27.78%(50例)>肝气郁结证25.56%(46例)>湿热内蕴证17.22%(31例)>痰瘀互结证16.11%(29例)>脾肾阳虚证13.33%(24例),其中月经不调以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最为常见。2.月经不调临床表现在WD患者中均有分布,但以月经过少、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及月经后期最为常见,占81.11%,而月经不调中以崩漏表患者相对少见。3.生育期WD月经不调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635岁之间,占57.22%。WD中医证型不同的患者平均年龄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育期WD常见西医分型中以肝-脑型患者月经不调居多。5.生育期WD患者中月经过少、月经先期在肝肾阴亏证,肝气郁结证中比较多见,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在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及湿热内蕴证中多见。6.月经不调的WD患者月经期第3天血清性激素六项检测数值中肝肾阴虚证患者的雌二醇平均水平偏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平均水平较高,(P<0.05)。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较高(P<0.05)。月经不调的WD患者月经期第3天血清泌乳素、孕激素及睾酮的测定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育期月经不调患者在WD中医辨证分型中以肝肾阴亏证、肝气郁结证最为常见,月经过少、月经先期在肝肾阴亏证,肝气郁结证中比较多见,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在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及湿热内蕴证中多见。2.血清FSH、LH、E2变化水平在WD中医证型中分布具有差异性,其中肝肾阴亏证患者的FSH平均水平偏高,E2平均水平偏低;脾肾阳虚证患者LH平均水平偏高,可能由于铜的异常沉积,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及代谢紊乱所致。

吴昊,张佳荣,徐先明[4](2017)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妊娠7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孕期处理和转归。方法:总结分析7例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孕期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5例患者获得满意妊娠结局,1例出现胚胎停止发育,1例孕75天时在患者要求下终止妊娠。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接受正规治疗且无症状者可正常妊娠,妊娠结局良好,建议孕期继续药物治疗。

李粉粉[5](2017)在《调经汤联合西药排铜对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调经汤联合西药排铜对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2)评价调经汤联合西药排铜对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临床可行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取调经汤(大黄、黄连、当归、川芎、熟地、杜仲、山药、山萸肉、茯苓、枸杞、菟丝子)为基本药物+西药排铜为主治疗,对照组取西药排铜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24H尿铜,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月经症状积分值及月经不调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对比分析两组药物的疗效差异。(2)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计量资料实验数据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结果:P取双侧,当P<0.05时,表示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当P<0.01时,表示在统计学上具有极其显着性差异;当P>0.05时,表示在统计学上无差异。结果1.临床疗效分析:(1)24H尿铜排出量:在静脉排铜的第四个疗程中两组患者24H尿铜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表明调经汤+西药排铜效果优于西药排铜,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性激素FSH、E2、T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FSH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2同样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相对对照组升高明显,表明调经汤+西药排铜改善E2计数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T值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内膜厚度: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增厚明显,表明调经汤+西药排铜效果优于西药排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月经不调中医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值均有所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月经不调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完成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总有效率40.00%,经两组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三个月治疗后,调经汤+西药排铜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排铜。2.安全性指标分析:(1)血常规WBC、RBC、PLT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排铜药物有降低WBC计数的作用;治疗后治疗组的RBC、PLT轻微升高,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RBC、PLT轻微降低,与治疗前对比也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ALT、AST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调经汤可以改善肝功能。(3)肾功能BUN、Scr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组间对比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汤+西药排铜和西药排铜对女性肝豆状患者月经失调、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24H尿铜均有所改善,尤其调经汤+西药排铜效果相对单独西药排铜效果显着,起效快;通过本研究证实调经汤联合西药排铜是治疗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失调的有效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淑兰,赵兴,姜红[6](2014)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发现及产前基因诊断(附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HLD)的早期临床特点及产前基因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儿科诊治的以肝酶升高为主的5例HLD误诊情况及产前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本组入托体检时发现肝酶升高2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现肝酶升高1例;因腹部不适发现肝酶升高2例。误诊时间2个月至1.5年。1例患儿母亲生育第2胎产前基因检查为隐性基因携带,足月分娩胎儿,生后健康、肝酶及铜兰蛋白(CP)正常。结论对不明原因肝酶异常的患儿应高度怀疑HLD,及时检测血清CP、尿铜,检查角膜K-F环,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患儿母亲生育第2胎的产前基因检查,是确保下一代生育健康的重要因素。

焦海宁,朱岚,汪昭葵,喇端端[7](2011)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一例》文中研究说明肝豆状核变性(HLD)即Wilson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角膜色素环(K-F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软化、变性。HLD是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根本病因是铜代谢障碍导致了体内各器官功能异常。患此病的妇女生育能力极差,因HLD会并发慢性肝损害,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使患者出现月经失调、闭经和流产。有学者认为子宫组

刘静,杨爱国,周松,邹耀祥,聂凯,李冉冉,刘广欣,陈达丰,王曙光[8](2010)在《肝移植术后成功妊娠自然分娩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肝移植术后病人能否正常妊娠及自然分娩,长期以来一直是肝移植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国际上自1963年施行肝移植手术以来迄今施行肝移植已逾10万例,据文献报告已正常妊娠并分娩的仅有百余例。中国大陆报道已成功妊娠剖宫产3例,但迄今尚无妊娠并自然分娩的报告。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开始肝移植,其中1例女性病人于肝移植术后,于2008年7月4日自然顺产出一女婴,母女平安。报告如下。

王雅楠,杨孜[9](2009)在《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成功妊娠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及WD患者的孕期管理。方法报道我院WD患者成功足月妊娠1例,并以"妊娠"和"肝豆状核变性"为主题词检索CNK 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自1996年1月至2008年10月国内报道的10例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及1975年至今国外相关病例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妊娠期WD病程变化和产科及围产结局。结果文献报道WD合并妊娠者妊娠期WD病情可以进展,包括肝硬化加重、肝功能失代偿、凝血功能异常和溶血性贫血等,对妊娠的影响包括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本例孕期规范监控管理患者无并发症,WD病情无加重,获得成功妊娠。结论通过妊娠前的规律治疗及妊娠期间的严密监测及持续治疗,WD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于欢[10](2004)在《晚期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1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本文分析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成功妊娠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提出在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后,肝豆状核变性作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不仅可以正常生活,还具有生育能力。在妊娠过程中,要持续用药,注意孕期监测,保护肝脏功能,才能确保母婴安全。

二、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论文提纲范文)

(2)肝豆状核变性生育期女性合并相关妇科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WD生育期女性合并月经病
WD生育期女性合并不孕症
WD生育期女性合并异常妊娠
小结

(3)生育期WD患者月经不调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
    1 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对象及材料
    4 研究方法
    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WD患者月经不调的相关分布
    2 性六项检测数值与WD中医证型的关系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
    2 中医学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及文献记载
    3 现代医学对WD生育期女性与月经不调相关性的认识
    4 中医学对WD生育期女性与月经不调相关性的认识
研究结果分析
    1.WD患者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
    2.WD患者常见月经不调与WD的关系
    3.月经不调的WD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六项的关系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妊娠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讨论
    2.1 肝豆状核变性病与妊娠
    2.2 肝豆状核变性病妊娠期的药物治疗
    2.3 肝豆状核变性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4 肝豆状核变性病与遗传

(5)调经汤联合西药排铜对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肝豆状核变性祖国医学的相关研究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论治
        1.4 中医治疗
        1.4.1 肝豆汤(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1.4.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2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现代医学研究
        2.1 定义及发病机理
        2.2 治疗方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各种临床症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诊断标准
        1.1.1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
        1.1.2 月经不调的诊断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对象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西药排铜+调经汤)
        2.2.2 对照组(西药排铜)
    3 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观察方法
        3.2.1 24小时尿铜
        3.2.2 性激素水平测定
        3.2.3 子宫内膜厚度
        3.2.4 月经不调中医症状量表积分
        3.2.5 月经不调临床疗效观察
        3.2.6 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观察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基本资料分析
        5.2 研究结果分析
        5.2.1 24H尿铜的排出量
        5.2.2 性激素水平指标
        5.2.3 子宫内膜厚度
        5.2.4 月经不调中医症状积分
        5.2.5 月经不调疗效评价
        5.3 安全性比较
        5.3.1 血常规
        5.3.2 肝功能
        5.3.3 肾功能
第三章 讨论
    1.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再认识
    2 调经汤方义及现代药理研究
    3 临床研究结果讨论
        3.1 疗效评定
        3.1.1 调经汤对 24H尿铜的影响
        3.1.2 调经汤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3.1.3 调经汤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3.1.4 调经汤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
        3.1.5 调经汤对月经情况临床疗效的影响
        3.2 安全性指标评定
        3.2.1 调经汤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3.2.2 调经汤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3.2.3 调经汤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发现及产前基因诊断(附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辅助检查
    1.3 产前基因诊断
    1.4 治疗及结果
2 讨论
    2.1 HLD早期诊断的思路
    2.2 HLD铜代谢紊乱的相关生化检查
    2.3 HLD筛查
    2.4 HLD基因诊断

(9)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成功妊娠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病例报道
    二、国内外文献复习和病例分析
讨论
    1. Wilson病及其产前诊断
    2. 妊娠合并Wilson病的孕期管理
    3. 孕期Wilson病的治疗

(10)晚期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1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 摘要
二、 论文主体
    1 、 前言
    2 、 病例介绍
    3 、 讨论
    4 、 结论
三、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四、 参考文献
五、 综述
六、 致谢
七、 个人简历

四、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复发性流产起病肝豆状核变性1例及文献复习[J]. 朱微,叶红,沈玲燕,顾彬彬,杨威,叶丽萍. 浙江医学, 2019(08)
  • [2]肝豆状核变性生育期女性合并相关妇科疾病研究[J]. 周会,汪瀚,李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06)
  • [3]生育期WD患者月经不调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周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妊娠7例分析[J]. 吴昊,张佳荣,徐先明.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7(09)
  • [5]调经汤联合西药排铜对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D]. 李粉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6]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发现及产前基因诊断(附5例临床分析)[J]. 王淑兰,赵兴,姜红.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8)
  • [7]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一例[J]. 焦海宁,朱岚,汪昭葵,喇端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01)
  • [8]肝移植术后成功妊娠自然分娩一例并文献复习[J]. 刘静,杨爱国,周松,邹耀祥,聂凯,李冉冉,刘广欣,陈达丰,王曙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07)
  • [9]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成功妊娠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王雅楠,杨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03)
  • [10]晚期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1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D]. 于欢. 中国医科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足月妊娠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